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GBoost算法的v_(P)/v_(S)预测及其在储层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田仁飞 李山 +1 位作者 刘涛 景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3-663,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地层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勘探实践中发现,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断层发育、断距小,类型多样且成因复杂,给勘探、开发带来了较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变得至关重要。在分析大牛地气田敏感弹... 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地层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勘探实践中发现,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断层发育、断距小,类型多样且成因复杂,给勘探、开发带来了较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变得至关重要。在分析大牛地气田敏感弹性参数的基础上,建立地震属性与储层纵横波速度比(v_(P)/v_(S))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算法的地震多属性v_(P)/v_(S)预测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XGBoost算法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采用贝叶斯算法对XGBoost算法的超参数进行优化,从而找到最佳的超参数组合,以确保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性能均能得到提升。将XGBoost算法应用于Marmousi 2模型进行横波速度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系数超过0.88,而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低于6.55×10^(-7)和4%,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应用该方法获得的v_(P)/v_(S)成功识别出含气储层,结果与实际钻井数据一致。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XGBoost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精度较高,为直接由叠后地震属性预测v_(P)/v_(S)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波速度 碳酸盐岩储层 地震属性 XGBoost算法 纵横波速度比(v_(p)/v_(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技术在小断块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公社 宋玉龙 +2 位作者 丁伟 谭绍泉 刘美丽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4期367-369,共3页
华北某小断块油气田地处繁华城区,因此不能进行地面地震勘探。为此,对位于小断块的X井进行了多方位非零井源距VSP勘探,获得了井周边地区的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资料。通过标定,准确确定了任北潜山顶面的反射层位,对井周边地区的构造和小... 华北某小断块油气田地处繁华城区,因此不能进行地面地震勘探。为此,对位于小断块的X井进行了多方位非零井源距VSP勘探,获得了井周边地区的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资料。通过标定,准确确定了任北潜山顶面的反射层位,对井周边地区的构造和小断层进行了解释,圈定了位于潜山顶面的主要目的层——二台阶断块的范围和形态。同时,利用VSP纵波资料的“亮点”特征,并以转换波资料作为印证,对二台阶断块进行了含油气分析,经钻探获得了高产油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震剖面 断层 横波速度比 泊松比 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全新世火山区P波和S波速度及其比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白基 秦嘉政 +2 位作者 叶建庆 陈敏恭 刘学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9个发生于观测台网区域上地壳内的地震 ,用P波到时定位 ,从Tp~Ts -p图得出高Vp Vs值 ,显示了低速S波存在的信息。在资料有限情况下 ,假设震中距不变 ,反演震源深度 ,发震时 ,Vp和Vs ,得出Vp =5 90km s ,Vs =3 0 4km s ,Vp Vs =2 94... 9个发生于观测台网区域上地壳内的地震 ,用P波到时定位 ,从Tp~Ts -p图得出高Vp Vs值 ,显示了低速S波存在的信息。在资料有限情况下 ,假设震中距不变 ,反演震源深度 ,发震时 ,Vp和Vs ,得出Vp =5 90km s ,Vs =3 0 4km s ,Vp Vs =2 94。Vp比区域的同深度平均P波速度 6 0km s低 1 7% ,Vs比按弹性介质的S波速度 =Vp 1 732低 12 4%。这种低速结果符合富含液性物质介质的性质 ,在探测火山区内存在部分熔融岩石或岩浆囊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s波速度 p波速度 腾冲火山区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图像变形的PP与PS波层位直接匹配 被引量:6
4
作者 蒋雪珍 芦俊 王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6-1117,共12页
多分量地震资料的矢量偏移、多波地震资料的联合解释与反演均需要估算纵横波的速度比,实现纵波与转换横波在时间或深度域的匹配.基于DTW,本文实现了一种适用于PP与PS波直接匹配的动态图像变形算法.该算法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使用二阶对... 多分量地震资料的矢量偏移、多波地震资料的联合解释与反演均需要估算纵横波的速度比,实现纵波与转换横波在时间或深度域的匹配.基于DTW,本文实现了一种适用于PP与PS波直接匹配的动态图像变形算法.该算法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使用二阶对称动态规划算法逐样点递归计算PP与PS波走时或深度的误差累积和;其次,在以误差累积和为目标函数的回溯阶段设定变形窗,并在纵横波速比约束的变形窗内递归回溯搜索匹配路径;最后,根据最大相关系数判定准则在匹配路径中确定最佳匹配路径,获得使PP与PS波匹配的拉伸或压缩时移量.利用所获得的拉伸压缩时移量计算纵横波速度比就可以实现PP与PS波之间的匹配.模型与实际陆上多分量地震资料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且对于信噪比、相似度较低的多分量地震资料,该方法也能产生较好的匹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地震 动态图像变形 纵横波速比 匹配 最大相关系数判定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L_(p)拟范数稀疏约束的纵横波速比直接反演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天悦 林凯 +3 位作者 文晓涛 赵炼 张雨强 雷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7,共8页
纵横波速比(vP/vS)是识别气藏、描述储层特征和判别岩性的重要解释工具。目前主要是通过反射系数近似方程反演得到纵、横波速度,再进一步计算纵横波速比,但是这种间接计算方法会产生累积误差。为了直接从叠前地震数据反演纵横波速比,文... 纵横波速比(vP/vS)是识别气藏、描述储层特征和判别岩性的重要解释工具。目前主要是通过反射系数近似方程反演得到纵、横波速度,再进一步计算纵横波速比,但是这种间接计算方法会产生累积误差。为了直接从叠前地震数据反演纵横波速比,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广义弹性阻抗方程,再进一步推导出一个与纵横波速比、纵波速度、密度相关的纵波反射系数近似方程。为了得到精度较高的反演结果,基于推导出的反射系数近似方程,提出一种基于Lp拟范数稀疏约束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并通过交替方向乘子算法求解。将提出的直接反演方法应用于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并与间接反演方法相对比,结果表明该直接反演方法的反演结果精度较高,对含气储层的边界刻画更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 纵横波速比 广义弹性阻抗 Lp拟范数 交替方向乘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南部历史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
6
作者 王霞 宋美卿 +3 位作者 吕坚 张娜 梁向军 郭文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3-828,857,共7页
利用山西及邻区2009-01—2023-06的天然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双差成像方法获得该地区重定位目录、较高分辨率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和波速比结构,讨论该区域6级以上历史地震的孕震环境。穿过山西南部地区6级以上历史地震的速度和波速比与深度... 利用山西及邻区2009-01—2023-06的天然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双差成像方法获得该地区重定位目录、较高分辨率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和波速比结构,讨论该区域6级以上历史地震的孕震环境。穿过山西南部地区6级以上历史地震的速度和波速比与深度的二维剖面结果显示,1303年洪洞8级地震处在高低速异常梯度带上,地震下方存在低速异常,表明韧性的中下地壳蠕变会导致脆性上地壳的应力应变局部集中而引发地震;该地震处于波速比低值区域,且临汾盆地下方为低波速比,其两侧山区波速比略高,这与盆地下方地壳经历伸展减薄的作用过程有关。速度和波速比结构均显示,罗云山山前断裂下方呈现出浅陡深缓的产状特征,断裂切割可延伸至约30 km深度,这与已有的地震反射剖面结果较为相似,可能是该处多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原因。山西南部多数历史地震发生在高低波速比梯度带附近,可能与这些区域位于盆山边界有关,因其地壳物质组成变化较为剧烈而易于积累应力应变,从而产生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层析成像 历史地震 山西南部 p波速度 波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中北部OBS2006-3地震剖面中横波的识别与应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卫小冬 赵明辉 +4 位作者 阮爱国 丘学林 夏少红 朱俊江 黄海波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80,共9页
纵横波联合探测可以获得丰富的地下结构信息。纵横波速比和岩石泊松比在预测岩石圈的岩性、物性等介质属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南海中北部OBS2006-3地震剖面垂直分量和径向分量上的纵横波走时、视速度以及质点运动轨迹,识别出了... 纵横波联合探测可以获得丰富的地下结构信息。纵横波速比和岩石泊松比在预测岩石圈的岩性、物性等介质属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南海中北部OBS2006-3地震剖面垂直分量和径向分量上的纵横波走时、视速度以及质点运动轨迹,识别出了转换横波震相。本文以OBS8和OBS10台站的数据为例,说明了横波识别的方法,并在拟合好的P波速度模型基础上,利用RayInvr软件对转换横波震相进行了射线追踪,确认了PwSs3、PgSs3、PmS等几组转换震相,计算了这两个站位下的波速比和泊松比。根据OBS2006-3测线下地壳高速层的P波速度(VP=7.20—7.25km·s-1)、S波速度(VS=4.20—4.23km·s-1)、泊松比(0.24)等参数,初步推断下地壳高速层是由上地幔岩浆底侵作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震仪(OBs) 转换横波 纵横波速比 南海中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页理缝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应用
8
作者 邹嘉齐 陈双全 +2 位作者 杨志芳 卢明辉 晏信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9-751,共13页
陆相页岩油已成为中国主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储层特征表现为页理缝发育、孔隙度低、水平与垂直渗透率差异大、孔隙结构复杂等。因此,厘清页岩储层的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页岩油储层预测十分重要。目前针对页岩的页... 陆相页岩油已成为中国主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储层特征表现为页理缝发育、孔隙度低、水平与垂直渗透率差异大、孔隙结构复杂等。因此,厘清页岩储层的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页岩油储层预测十分重要。目前针对页岩的页理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文中基于各向异性背景介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富含有机质的裂缝—孔隙型页岩岩石物理建模方法。通过岩石物理建模,对比分析了基质孔隙度、纵横比、连通系数和页理缝长度、宽度及数量对页岩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纵波速度受连通系数影响较大,横波速度不受连通系数的影响;长度大于100μm的页理缝对各向异性参数影响较大,不应将其归纳为本征各向异性;纵横波速度比(VP/VS)与页理缝的长度成正相关性,而与页理缝的数量关系是先降低后增加。所提方法对某实际工区的测井数据进行了应用测试,获得的纵、横波速度与实测的纵、横波速度变化一致性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适用性,可以将该方法作为中国陆相页岩油储层表征的重要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岩石物理建模 页理缝 弹性参数 纵横波速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Kuster-Toksz方程简化孔隙纵横比谱及判断储层孔隙类型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克超 陈文学 陶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通过对已发表文献中的孔隙纵横比谱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通过简化孔隙纵横比谱,利用纵、横波速度及总孔隙度资料,根据Kuster-Toksz显式方程估算孔隙纵横比分布、直接求解组分孔隙度参数、判断储层孔隙类型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理论模型计... 通过对已发表文献中的孔隙纵横比谱资料的统计分析,提出通过简化孔隙纵横比谱,利用纵、横波速度及总孔隙度资料,根据Kuster-Toksz显式方程估算孔隙纵横比分布、直接求解组分孔隙度参数、判断储层孔隙类型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理论模型计算、实际井资料处理以及与Anselmetti等判断灰岩储层孔隙类型经验方法的对比分析,证明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从而得到了一种简化孔隙纵横比谱、快速判断储层孔隙类型的简单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ster-Toksz方程 孔隙纵横比 储层孔隙类型 纵横波速度 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nc插值与相关谱的纵横波速度比扫描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荐 吴波 徐天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90,共6页
在多分量地震技术中,准确地求取出纵、横波速比(γ)是多分量资料处理、反演、解释各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由于地下同一层位具有相同的波阻抗比,因此该层位的反射纵波和反射转换波相互关联,纵横波速比与时间比存在相互转化关系。基于S... 在多分量地震技术中,准确地求取出纵、横波速比(γ)是多分量资料处理、反演、解释各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由于地下同一层位具有相同的波阻抗比,因此该层位的反射纵波和反射转换波相互关联,纵横波速比与时间比存在相互转化关系。基于Sinc插值算法与相关系数谱分析的纵横波速比扫描方法是通过设置一系列γ,利用Sinc插值算法将纵波拉伸后与转换波进行互相关,当互相关系数达到最大时即可求出相应的γ。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的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地震技术 转换波 纵横波速比值 sinc插值 互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纵、横波震源谱参数研究波速比——以岷县—漳县M_(S)6.6地震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丽娟 龚丽文 +2 位作者 董娣 王同军 陈继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8-165,209,共9页
利用甘肃省区域地震台网提供的地震波形,计算得到甘肃东南地区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183个M_(L)≥2.5地震纵、横波的拐角频率和零频极限等震源谱参数,分析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M_(S)6.6地震前后纵、横波拐角频率比值和零频极限比值的... 利用甘肃省区域地震台网提供的地震波形,计算得到甘肃东南地区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183个M_(L)≥2.5地震纵、横波的拐角频率和零频极限等震源谱参数,分析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M_(S)6.6地震前后纵、横波拐角频率比值和零频极限比值的变化特征,间接反映震源处波速比的变化。结果如下:(1)拐角频率比值的平均值约为1.32,而由零频极限比值计算得到的波速比平均值约为1.55,后者高于前者;(2)二者得到波速比的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个波速比在岷县地震前后呈现出“明显升高-下降-震前急剧下降-震后缓慢恢复”的变化过程;(3)二者得到的波速比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岷县地震震中附近及合作、舟曲等地区在震前出现低值异常,震中附近地区的波速比在震后有所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M_(s)6.6级地震 纵、横波拐角频率比值 纵、横波零频极限比值 波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响应研究——中国南海HD152测线应用实例 被引量:50
12
作者 刘学伟 李敏锋 +4 位作者 张聿文 张光学 吴能友 黄永样 王宏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前识别水合物的主要依据是BSR和其上具有高速特征的空白带。当BSR不存在, 或由于水合物饱和度较高导致空白带特征不明显时, 水合物的识别是未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提出了一种更实用的水合物识别模式: 低速背景中近似平行于海底... 目前识别水合物的主要依据是BSR和其上具有高速特征的空白带。当BSR不存在, 或由于水合物饱和度较高导致空白带特征不明显时, 水合物的识别是未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提出了一种更实用的水合物识别模式: 低速背景中近似平行于海底的高速地质体是水合物带的特征, 水合物带泊松比降低, 利用纵横波速度信息易于识别水合物带下是否存在游离气。基于上述水合物的识别模式, 以中国南海HD152测线为实例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的识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地震数据 纵波速度 横波速度 泊松比 中国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地震技术在中国部分气田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张明 董世泰 甘利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8-672,608+742,共7页
多波地震技术可同时采集地下地质体反射的纵、横波信息,通过处理提取反射纵、横波各项物性参数,并利用其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反射特征差异,进行综合对比和解释,以预测储层的横向变化和含油气性。自2002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鄂... 多波地震技术可同时采集地下地质体反射的纵、横波信息,通过处理提取反射纵、横波各项物性参数,并利用其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反射特征差异,进行综合对比和解释,以预测储层的横向变化和含油气性。自2002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鄂尔多斯苏里格气田、四川广安气田、柴达木三湖地区、松辽徐深气田开展了二维、三维多波地震勘探试验,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外多波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当前国内多波地震勘探应用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推进国内多波地震技术应用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地震勘探 转换波 含气层识别 纵横波速度比 转换波各向异性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多台波速比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学民 张天中 +2 位作者 李永红 李霞 刁桂苓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文中从多台计算波速比方法的原理入手,对不同公式计算的波速比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原理一致的条件下,波速比差异主要与拟合过程中自变量的选取及2组数据的相关系数有关。利用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山东省境内及江苏省北部共52... 文中从多台计算波速比方法的原理入手,对不同公式计算的波速比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原理一致的条件下,波速比差异主要与拟合过程中自变量的选取及2组数据的相关系数有关。利用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山东省境内及江苏省北部共52个数字及模拟台站的地方震P波和S波到时资料,选取有4个以上记录台站的地震。整个研究区域的平均波速比为1.716,反映了这个地区的波速比相对于华北其他地区偏高。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2°的单元,并剔除距离震中过远的台站,以保证区域特征能得到反映。通过对比不同单元的平均波速比发现,34°-37°,115°~119°的平均波速比明显高于其他单元,而它们正好分布在郯庐断裂的两侧,应该与该地区上地壳的岩石性质及震源深度分布范围较宽导致的平均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速比 p波到时 s波到时 相关系数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新技术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绪全 赵佐安 +1 位作者 唐雪萍 梁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32-34,113-11,共6页
常规测井在识别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如高阻(低矿化度)水层、低阻油气层方面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目前偶极子横波成像测井(DSI)可以获得可靠的纵波、横波时差和纵波能量等地层信息。当地层含气饱和度增大... 常规测井在识别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如高阻(低矿化度)水层、低阻油气层方面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成像测井技术的发展,目前偶极子横波成像测井(DSI)可以获得可靠的纵波、横波时差和纵波能量等地层信息。当地层含气饱和度增大时,纵波时差增大,横波时差保持不变,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减小,纵波能量及孔隙流体体积模量减小。通过计算干岩石骨架和湿岩石的纵波时差、横波时差,与测量值相比较,如果储层完全为气所饱和,则纵波时差曲线值与测井曲线值有差异;如果储层完全为液体(水或油)所饱和,则湿时差曲线与测井曲线基本重合。利用上述技术方法识别复杂碳酸盐岩储层的流体性质,较常规测井有了显著的进步,准确性更高。近年来在四川复杂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实践证实,上述流体性质识别新技术是可行的,较其它测井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极子横波成像测井 碳酸盐岩 储集层 纵波 横波 速度比 流体 体积模量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地壳及壳幔过渡带泊松比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安国 吕庆田 +1 位作者 杜建国 严加永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0-758,共9页
地震波泊松比蕴涵着丰富的地质信息,根据泊松比可以识别地壳岩石的基性程度,进而分析地球动力学与成矿背景。本文搜集整理了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等数据平台自20世纪80年代至2017年底的天然地震震相资料,经过数据筛选,得到华南研究... 地震波泊松比蕴涵着丰富的地质信息,根据泊松比可以识别地壳岩石的基性程度,进而分析地球动力学与成矿背景。本文搜集整理了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等数据平台自20世纪80年代至2017年底的天然地震震相资料,经过数据筛选,得到华南研究区内M≥2.0级地震事件11410个。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的走时-震中距关系直线方程,得到Pg波平均波速6.11 km/s, Sg波平均波速3.60 km/s,首波Pn波平均波速8.06 km/s, Sn波平均波速4.59 km/s。在此基础上,求得华南地壳平均波速比Vp/Vs为1.697,由公式计算得到华南地壳的平均泊松比为0.234,壳幔界面附近的平均波速比Vp/Vs为1.756,计算得到壳幔界面附近的平均泊松比为0.260。走时反演给出的泊松比结果显示扬子地块、华夏地块以及东南沿海地壳的物性差异。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之间存在大面积的低泊松比异常区,与江南造山带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而东南沿海、钦杭成矿带泊松比明显较高,解释为幔源物质注入地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天然地震 地震波速 波速比 泊松比 深部资源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度和旋度纵横波分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志远 梁光河 谷丙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12-2022,共11页
纵、横波的分离是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中很重要的一步,其分离结果直接影响到后续数据处理的质量.各向同性介质中纵波为无旋场,横波为无散场,因此可以在频率-波数域利用散度和旋度算子对地震记录进行纵、横波分离,但是此处理过程必须... 纵、横波的分离是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中很重要的一步,其分离结果直接影响到后续数据处理的质量.各向同性介质中纵波为无旋场,横波为无散场,因此可以在频率-波数域利用散度和旋度算子对地震记录进行纵、横波分离,但是此处理过程必须知道地表处的纵、横波速度.本文给出了一种估算地表纵、横波速度的方法,可以在纵、横波速度值未知的情况下,将其估算出来.针对弹性波场进行散度和旋度运算时,纵、横波的相位和振幅比发生改变的问题,本文给出了相位和纵、横波振幅比的校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波分离 散度和旋度 频率波数域 波速 相位 纵横波振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波处理关键技术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维 王小卫 +3 位作者 冯会元 边冬辉 杨哲 刘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7-13,共7页
GeoEast处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多波资料处理技术,针对实际转换波资料处理过程中静校正、纵横波匹配、转换波速度建模、快慢横波时差提取的难点,应用转换波综合静校正技术大幅改善了转换波成像效果,利用井控纵波和转换波精细层位匹配技术... GeoEast处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多波资料处理技术,针对实际转换波资料处理过程中静校正、纵横波匹配、转换波速度建模、快慢横波时差提取的难点,应用转换波综合静校正技术大幅改善了转换波成像效果,利用井控纵波和转换波精细层位匹配技术获取了纵横波速度比,实现了纵横波层位的精确匹配,并通过转换波四参数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建模技术得到合理、准确的转换波偏移参数场,最后使用横波分裂分析与校正技术进一步增强了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效果。应用结果表明,GeoEast多波处理技术能够满足转换波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需求,通过纵横波资料相结合得到更丰富的转换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ast多波处理 转换波静校正 纵横波速度比 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 横波分裂分析与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地区波速比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洪艳 张广伟 +2 位作者 王晓山 张晨侠 康建红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9-839,共11页
利用吉林地区2001年1月至2013年6月模拟和数字化资料(共254次地震事件的P波和S波到时资料),采用单震多台和达法计算每个事件的平均波速比,重点分析吉林地区波速比的空间变化特征。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对收集到的震相数据和计算结... 利用吉林地区2001年1月至2013年6月模拟和数字化资料(共254次地震事件的P波和S波到时资料),采用单震多台和达法计算每个事件的平均波速比,重点分析吉林地区波速比的空间变化特征。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对收集到的震相数据和计算结果进行严格筛选和限定。结果表明,吉林地区波速比横向不均匀性显著,南北部差异较大。伊通-舒兰断裂带北侧波速比横向不均匀性突出,高低值异常区方向与NE向扶余-肇东断裂带一致;伊通-舒兰断裂带南侧波速比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火山区,其中长白山火山区北侧波速比低而西南侧较高,可能表明长白山下方低速异常体位于火山口的西南侧。通过分析波速比分布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认为在波速比高值区和高、低值过渡区为地震易发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震多台和达法 波速比 高、低值过渡带 吉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体瓦斯与地震波属性的相关性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汪志军 刘盛东 +2 位作者 路拓 张朋 赵立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5,68,共4页
在突出煤层巷道中,采用矿井巷道地震波超前探测方法,按照巷道腰线方向进行线性观测系统布置,三分量接收,人工锤击激发,进行多次跟踪探测试验;利用初至波求取掘进煤巷迎头前方30 m范围内的纵、横波视速度,并计算出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 在突出煤层巷道中,采用矿井巷道地震波超前探测方法,按照巷道腰线方向进行线性观测系统布置,三分量接收,人工锤击激发,进行多次跟踪探测试验;利用初至波求取掘进煤巷迎头前方30 m范围内的纵、横波视速度,并计算出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等地震波属性参数;对比分析对应的瓦斯检验参数发现,煤体中瓦斯含量与地震波属性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有望为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纵、横波视速度 泊松比 瓦斯绝对涌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