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7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P/n-CeO_2复合镀层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小卫 沈以赴 靳惠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5-309,共5页
在传统瓦特化学镀镍磷基础上,采用稀土改良型化学镀镍磷配方,在A3钢基体表面制备Ni-P/n-CeO2化学复合镀层。研究添加纳米稀土CeO2对酸性Ni-P化学镀层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纳米颗粒CeO2合理加入量在15~20g/L,稀土... 在传统瓦特化学镀镍磷基础上,采用稀土改良型化学镀镍磷配方,在A3钢基体表面制备Ni-P/n-CeO2化学复合镀层。研究添加纳米稀土CeO2对酸性Ni-P化学镀层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纳米颗粒CeO2合理加入量在15~20g/L,稀土纳米颗粒吸附在基体表面,降低界面能,形成自发形核的催化核心,形成纳米晶并细化晶粒,镀层P含量得到有效地提高(12%以上)。复合相颗粒n-CeO2伴随Ni、P复合共沉积,优先填充在微裂纹等缺陷处,降低镀层中杂质元素活性,净化晶界。腐蚀形貌E-SEM观察发现,添加稀土后,镀层由局部点蚀变成均匀化腐蚀,腐蚀程度降低。Tafel曲线测定表明,添加稀土后,复合镀层腐蚀电位正移,电流密度降低。在450℃2h时效热处理过程中,Ni-P/CeO2复合镀层中产生Ni纳米晶化和Ni3P相沉淀析出,并伴随产生化合物NiCe2O4、纳米相CeO2等,生成致密氧化物,钉扎在微孔等缺陷处,降低孔隙率,起到弥散强化作用,对微裂纹扩展起到有效地抑制,提高镀层的致密度和耐蚀性,显微硬度可高达1000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稀土 耐蚀性能 ni-p/n-Ce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n-n型碲镉汞小间距探测器研究
2
作者 王鑫 刘世光 +2 位作者 张轶 赵旭豪 王娇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398,共4页
p-on-n结构的碲镉汞红外探测器芯片的暗电流低、少子寿命长,是目前高性能红外探测器的主流发展方向,同时,为了满足未来红外探测器小型化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针对p-on-n型长波10μm像元间距1280×1024探测器芯片进行了研究,采用了p-o... p-on-n结构的碲镉汞红外探测器芯片的暗电流低、少子寿命长,是目前高性能红外探测器的主流发展方向,同时,为了满足未来红外探测器小型化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针对p-on-n型长波10μm像元间距1280×1024探测器芯片进行了研究,采用了p-on-n异质结的技术路线,对小间距台面成型及钝化技术进行研究,通过SEM评价台面及钝化形貌,通过CV测试评价出钝化层质量,并进行了探测器的研制,采用半导体参数测试仪对芯片在77 K下进行pn结的I-V特性的评价,测试出IV特性曲线,并对芯片进行倒装互连电路进行了性能测试,获得了性能较好的探测器芯片。该研究对小间距长波p-on-n碲镉汞焦平面器件的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镉汞 10μm间距 p-on-n 异质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型MgZnOS透明导电薄膜及其p-n结型自驱动紫外光电探测器研究
3
作者 郭紫曼 汪洋 +4 位作者 刘洋 张腾 陈剑 卢寅梅 何云斌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2,共10页
针对纯ZnO半导体的p型掺杂难题,提出采用阴(S^(2-))阳(Mg^(2+))离子复合取代、协同调控ZnO合金电子能带结构基础上,进行N受主掺杂的新思路,并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成功制备了N掺杂p型透明导电MgZnOS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光谱、霍尔... 针对纯ZnO半导体的p型掺杂难题,提出采用阴(S^(2-))阳(Mg^(2+))离子复合取代、协同调控ZnO合金电子能带结构基础上,进行N受主掺杂的新思路,并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成功制备了N掺杂p型透明导电MgZnOS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光谱、霍尔效应、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二次离子质谱测试分析了薄膜的晶体结构、光电学性质及化学组分。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MgZnOS∶N薄膜为六角纤锌矿结构,呈现c轴择优取向生长。薄膜在紫外-可见-近红外波段的透射率超过80%,且Mg掺杂可明显拓宽ZnO合金薄膜的光学带隙。所制备p型导电薄膜中的Mg和S含量分别为9%和25%,空穴浓度为2.02×10^(19) cm^(-3),霍尔迁移率为0.25 cm^(2)/(V∙s),电阻率为1.24Ω∙cm。在成功制备p型MgZnOS∶N薄膜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备了新型p-MgZnOS∶N/n-ZnO准同质p-n结型紫外光电探测器。器件呈现典型的二极管整流特性(开启电压约为1.21 V),且在0 V偏压下表现出稳定的自驱动紫外光响应,峰值响应度2.26 mA/W(波长为350 nm)。经分析,认为上述自驱动光响应来源于p-n结内建电场对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和传输。本研究可为ZnO的p型掺杂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开发高性能全ZnO基光电子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p型掺杂 MgZnOS 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p,N)-策略控制下耐烦服务员不中断多重休假排队系统的性能分析
4
作者 尹伶玉 唐应辉 +1 位作者 余玅妙 魏瑛源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2-991,共20页
该文提出一个在(p,N)-策略控制下具有耐烦服务员和不中断多重休假的M/G/1排队模型,其中(p,N)-策略是指当服务员休假回来时,如果系统中等待的顾客数大于等于事先设置的阈值N(N≥1)时,则服务员立即开始服务直到系统再次空竭,若系统中有顾... 该文提出一个在(p,N)-策略控制下具有耐烦服务员和不中断多重休假的M/G/1排队模型,其中(p,N)-策略是指当服务员休假回来时,如果系统中等待的顾客数大于等于事先设置的阈值N(N≥1)时,则服务员立即开始服务直到系统再次空竭,若系统中有顾客但顾客数少于N个,则服务员以概率p(0≤p≤1)开始服务,以概率(1-p)不服务直到系统中的顾客数累积到N个时才服务.运用全概率分解技术、更新理论和拉普拉斯变换工具,详细分析了系统的性能指标,得到了队长瞬态分布的拉普拉斯变换表达式和队长稳态分布的递推表达式,进一步获得了稳态队长分布的概率母函数和平均队长的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实例讨论了系统的容量优化设计,以及系统的空闲率和附加平均队长对系统参数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n)-策略 耐烦服务员 不中断多重休假 队长分布 系统容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道次高温后Q345B钢的高周疲劳及γ-P-S-N曲线研究
5
作者 葛业豹 缑瑞宾 +3 位作者 张春雨 于敏 王念 徐浩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6,共10页
为评估二次火灾后钢材的疲劳性能,以工程常用钢Q345B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道次的升温、自然冷却模拟多次火灾环境,采用轴向拉伸与高周疲劳实验,对室温和经历二道次700、800℃高温自然冷却后的Q345B试样的拉伸与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评估二次火灾后钢材的疲劳性能,以工程常用钢Q345B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道次的升温、自然冷却模拟多次火灾环境,采用轴向拉伸与高周疲劳实验,对室温和经历二道次700、800℃高温自然冷却后的Q345B试样的拉伸与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温热处理的Q345B钢屈服平台更为明显;同一道次热处理温度越高,拉伸性能降低越明显。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珠光体减少,显微组织趋于结构均匀化;在二道次高温自然冷却后Q345B钢微观组织中的珠光体基本消失,显微组织由铁素体组成。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二道次高温自然冷却后Q345B钢的中值S-N曲线模型,随着温度的增加,Q345B钢的疲劳强度及寿命下降明显;在同一道次下,不同温度的中值S-N曲线趋于平行。通过采用单侧容限系数法得到基于置信度和试件存活率的安全疲劳设计曲线,即概率γ-P-S-N曲线,利用该模型可对火灾后Q345B钢的疲劳性能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B钢 二道次高温 拉伸疲劳试验 中值S-n曲线 概率γ-p-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N)-策略和不中断休假排队模型生产厂启动生产的控制策略
6
作者 袁雨梅 唐应辉 魏瑛源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47,共6页
本文将生产厂接受订单及其生产过程用排队服务过程刻画,研究了基于(p,N)-策略和不中断多重休假M/G/1排队模型的系统性能指标。利用排队系统稳态队长的随机分解定理得到了稳态下系统中订单数的随机分解结果与平均订单数的表达式,同时应用... 本文将生产厂接受订单及其生产过程用排队服务过程刻画,研究了基于(p,N)-策略和不中断多重休假M/G/1排队模型的系统性能指标。利用排队系统稳态队长的随机分解定理得到了稳态下系统中订单数的随机分解结果与平均订单数的表达式,同时应用Little公式获得了任意订单在系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表达式。进一步通过建立费用结构模型,利用更新报酬定理推导出了系统长期运行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期望成本费用函数的显示表达式。在没有等待时间约束下和有等待时间约束下分别讨论了系统的费用优化问题,并用数值计算实例确定了使系统期望成本费用最小的启动生产的一维最优控制策略N*和当休假时间为定长T时的二维最优控制策略(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n)-策略 不中断多重休假 随机分解 更新报酬定理 最优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交换法制备p-CaFe_(2)O_(4)/n-ZnFe_(2)O_(4)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光降解性能研究
7
作者 高美琪 李松 +1 位作者 蔡佳佳 秦高梧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7,共10页
采用阳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成分可调的p-CaFe_(2)O_(4)/n-ZnFe_(2)O_(4)异质结光催化剂,利用SEM、TEM、XRD、XPS等技术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通过光降解亚甲基蓝评价光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法可成功制备p-CaFe_(2)O... 采用阳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成分可调的p-CaFe_(2)O_(4)/n-ZnFe_(2)O_(4)异质结光催化剂,利用SEM、TEM、XRD、XPS等技术对光催化剂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通过光降解亚甲基蓝评价光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法可成功制备p-CaFe_(2)O_(4)/n-ZnFe_(2)O_(4),该异质结界面连续、缺陷少,能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且形成的多孔结构,可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此外,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还与异质结的组成比例相关,ZnFe_(2)O_(4)占比为37.10%的CaFe_(2)O_(4)/ZnFe_(2)O_(4)的催化活性最高,光照300 min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83.0%。研究从界面特点、形貌特征、能带结构角度探讨了p-n结光催化剂增强光降解的机理。研究结果证实了尖晶石结构的二元金属氧化物的阳离子交换法制备异质结的可行性,可为微观尺度合成材料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 CaFe_(2)O_(4) ZnFe_(2)O_(4) p-n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i-floating gate ferroelectric phototransistor optoelectronic integrated devices
8
作者 SHANG Jia-Le CHEN Yan +7 位作者 YAN Hao-Ran DI Yun-Xiang HUANG Xin-Ning LIN Tie MENG Xiang-Jian WANG Xu-Dong CHU Jun-Hao WANG Jian-Lu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In the realm of optoelectronics,photodetectors play pivotal roles,with applications spanning from high-speed data communication to precise environmental sensing.Despite the advancements,conventional photodetectors gra... In the realm of optoelectronics,photodetectors play pivotal roles,with applications spanning from high-speed data communication to precise environmental sensing.Despite the advancements,conventional photodetectors grapple with challenges with response speed and dark current.In this study,we present a photodetector based on a lateral MoTe_(2)p-n junction,defined by a semi-floating ferroelectric gate.The strong ferroelectric fields and the depletion region of the p-n junction in the device are notably compact,which diminish the carrier transit time,thereby enhancing the speed of the photoelectric response.The non-volatile MoTe_(2)homojunction,under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gate voltage pulses,can alter the orientation of the intrinsic electric field within the junction.As a photovoltaic detector,it achieves an ultra-low dark current of 20 pA,and a fast photo response of 2μs.The spectral response is extended to the shortwave infrared range at 1550 nm.Furthermore,a logic computing system with light/no light as binary input is designed to convert the current signal to the voltage output.This research not only underscores the versatility of 2D materials in the realm of sophisticated photodetector design but also heralds new avenues for their application in energy-efficient,high-performance opto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DETECTORS p-n junction ferroelectric field high-speed photodete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土壤干燥化后不同人工林土壤-叶片-凋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9
作者 成栋 吴贤忠 +3 位作者 王旭东 汪星 胡诗涵 马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150,共10页
【目的】探讨宁南山区不同人工林土壤、叶片以及凋落物的碳(C)、氮(N)和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差异,为该地区土壤干燥化后人工林再造与区域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王洼镇典型小流域区的5种人工林(山桃... 【目的】探讨宁南山区不同人工林土壤、叶片以及凋落物的碳(C)、氮(N)和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差异,为该地区土壤干燥化后人工林再造与区域生态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王洼镇典型小流域区的5种人工林(山桃纯林、柠条+山桃+刺槐混交林、杨树纯林、沙棘纯林、杨树+沙棘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调查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不同人工林土壤-叶片-凋落物碳(C)、氮(N)和磷(P)含量,并计算其化学计量比。【结果】柠条+山桃+刺槐混交林和杨树纯林的土壤-叶片-凋落物C、N、P含量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关系;混交林土壤C含量、C∶P值显著高于纯林,柠条+山桃+刺槐混交林土壤N和P含量以及N∶P值最高;山桃纯林叶片与凋落物的C∶P值和N∶P值均最高,5种人工林叶片和凋落物的N∶P值均显著高于土壤。土壤干化条件下人工林的N∶P值为4.89,比正常水分状况下N∶P值高34.3%。【结论】土壤干燥化后该区域人工林生长受到磷限制,氮的相对可用性降低,杨树+沙棘的混交造林模式可能更适宜区域人工造林。建议在宁南山区通过有机物料添加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p含量 土壤 叶片 凋落物 化学计量特征 宁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比对铁锂/硅碳体系全电池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郭旺中 于宝军 陈超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5-719,共5页
硅负极因有着极高的比容量而受到广泛关注,在负极中少量添加即可显著提升负极比容量,但是其巨大的体积膨胀会制约其循环寿命。在全电池中,可以通过改变N/P比来调节负极利用率,控制硅负极的嵌锂深度,从而改变电池比能量和循环性能。制作... 硅负极因有着极高的比容量而受到广泛关注,在负极中少量添加即可显著提升负极比容量,但是其巨大的体积膨胀会制约其循环寿命。在全电池中,可以通过改变N/P比来调节负极利用率,控制硅负极的嵌锂深度,从而改变电池比能量和循环性能。制作了1.09、1.06和1.03三种N/P比的聚合物软包电池,测试结果表明随着N/P比的降低,负极中硅总量减少,电池质量减轻,使电池的首次效率和比能量升高,但是在长循环测试时,硅负极嵌脱锂深度进行,体积膨胀加剧,最终导致循环寿命缩短。因此,在磷酸铁锂体系中引入硅负极,并设计合适的N/P比,有望以牺牲循环寿命为代价提升铁锂体系比能量至200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 n/p 磷酸铁锂 能量密度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成结模拟器研究n^(+)-n^(-)-p碲镉汞高温探测器
11
作者 林加木 周松敏 +3 位作者 王溪 甘志凯 林春 丁瑞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第三代红外探测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高工作温度探测器。对于碲镉汞n-on-p探测器而言,n^(+)-n^(-)-p结构以及良好的钝化工艺能够有效的抑制暗电流的产生,从而在高工作温度条件下获得较好的探测器性能。基于自行开发的成结模拟器,对n^(... 第三代红外探测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高工作温度探测器。对于碲镉汞n-on-p探测器而言,n^(+)-n^(-)-p结构以及良好的钝化工艺能够有效的抑制暗电流的产生,从而在高工作温度条件下获得较好的探测器性能。基于自行开发的成结模拟器,对n^(+)-n^(-)-p结构地高温器件进行了工艺仿真和器件仿真,获得成结过程的制备参数,并结合抑制表面漏电的组分梯度钝化工艺,将高工作温度下的暗电流抑制至理论极限,研制出可以在更高温度工作下的碲镉汞n-on-p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经测试,中波n-on-p红外焦平面器件在不同工作温度下性能优异,在80 K工作温度下噪声等效温差(NETD)达到了6.1 mK,有效像元率为99.96%;而在150 K工作温度下噪声等效温差(NETD)为11.0 mK,有效像元率为99.50%,达到了同类器件的理论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镉汞 n^(%pLUS%)-n^(-)-p 高工作温度 红外焦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改性DOPO对环氧树脂阻燃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婧煊 芦悦 +1 位作者 何亮潮 孔庆红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0,189,共7页
为了设计和开发具有绿色、环保高阻燃效率的EP阻燃剂,以SAPO及Fe(NO_(3))_(3)·9H_(2)O、Bi(NO_(3))_(3)·5H_(2)O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水杨醛基席夫碱金属化合物SAPO-Fe、SAPO-Bi。研究了它们对E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 为了设计和开发具有绿色、环保高阻燃效率的EP阻燃剂,以SAPO及Fe(NO_(3))_(3)·9H_(2)O、Bi(NO_(3))_(3)·5H_(2)O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种水杨醛基席夫碱金属化合物SAPO-Fe、SAPO-Bi。研究了它们对E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并探究相关阻燃机理。结果显示,EP/6%SAPO-Fe、EP/6%SAPO-Bi的垂直燃烧测试通过UL 94 V-1等级;LOI值分别提升20.6%和16.2%;p HRR值降低28.6%和34.8%;THR值降低30.8%和14.2%;与EP相比,残炭量分别增加了74.1%和112.9%;TSP值降低了40.4%和38.9%;PCOP值降低44.4%和50%。阻燃性能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P、N元素与金属离子Fe^(3+)、Bi^(3+)的协同效应;残炭量的显著增加以及烟气释放的有效降低,归因于这些金属离子卓越的催化成炭能力,形成致密的炭层增强物理阻隔效果,从而有效阻止烟气的产生、可燃气体的逸出、氧气的进入以及热量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DOpO 阻燃性能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 p/n协同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n异质结CuO/TiO_(2)复合物高效的载流子分离能力构建超灵敏AFP光电化学分析
13
作者 郑德论 张锐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59,共8页
将TiO_(2)纳米粒子与Cu(pta)MOFs复合,通过高温煅烧策略制得CuO/TiO_(2)复合物.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基于复合物对可见光更强的吸收利用效率,CuO/TiO_(2)修饰的ITO电极展现出显著的光电化学(PEC)响应信号,其光电流值(59.4μA)分别是单组分T... 将TiO_(2)纳米粒子与Cu(pta)MOFs复合,通过高温煅烧策略制得CuO/TiO_(2)复合物.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基于复合物对可见光更强的吸收利用效率,CuO/TiO_(2)修饰的ITO电极展现出显著的光电化学(PEC)响应信号,其光电流值(59.4μA)分别是单组分TiO_(2)和CuO粒子的15.5和7.4倍.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试结果证实CuO/TiO_(2)/ITO电极比CuO和TiO_(2)材料具有更大的LSV响应强度.这可归因于获得的薄片层状CuO粒子及其兼有的多孔隙特征促进了光的多重散射/反射效应,同时CuO/TiO_(2)复合材料具有的典型p-n异质结构(能级带隙匹配)大幅促进了光生电荷载流子(e^(-)/h^(+))的分离与转移.选用戊二醛(GA)作为交联手臂分子,通过温和的醛胺反应将壳聚糖(CS)和anti-AFP抗体组装于CuO/TiO_(2)/ITO电极表面,再用牛血清蛋白(BSA)封闭活性位点,构建出PEC传感平台(BSA/anti-AFP/GA-CS/CuO/TiO_(2)/ITO),实现了对不同浓度甲胎蛋白(AFP)的高灵敏检测(检出限达到2.63×10^(-4) ng/mL).制备的传感电极同时展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层CuO粒子 CuO/TiO_(2)复合物 p-n异质结 光电化学传感器 AFp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基N,P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改性泡沫炭制备及电容去离子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祥鑫 张坤 +2 位作者 吴振威 李伟 刘守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26-6034,共9页
以落叶松木屑为原料,磷酸二氢铵(NH_(4)H_(2)PO_(4))为掺杂剂,氧化石墨烯(GOs)为改性剂,经过液化、树脂化、发泡、炭化以及CO_(2)活化制备出木质基N、P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改性泡沫炭(N,P-GCF)。采用SEM、XRD、Raman、XPS、接触角测量仪分... 以落叶松木屑为原料,磷酸二氢铵(NH_(4)H_(2)PO_(4))为掺杂剂,氧化石墨烯(GOs)为改性剂,经过液化、树脂化、发泡、炭化以及CO_(2)活化制备出木质基N、P共掺杂氧化石墨烯改性泡沫炭(N,P-GCF)。采用SEM、XRD、Raman、XPS、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N,P-GCF的表面形态、晶体结构、化学性质、亲水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改变NH_(4)H_(2)PO_(4)的添加量探究其对泡沫炭孔结构、电化学性能及电容去离子性能(CDI)的影响。结果表明:经GOs改性与NH_(4)H_(2)PO_(4)掺杂后,孔泡尺寸下降,无序性提高。N,P-GCF具有分级孔结构。当NH_(4)H_(2)PO_(4)掺杂量为2 g时,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2684.11 m^(2)·g^(-1))、总孔容(1.42 cm^(3)·g^(-1))和介孔率(49.45%),N、P质量分数分别为2.48%和3.46%。N元素主要以N-5、N-6、N-X形式存在,P元素主要为P-C、P-N。相比于CF,N,P-GCF2.0具有优异的润湿性及力学性能。在1 mol·L^(-1)NaCl电解液的三电极体系中,1 A·g^(-1)的电流密度时N,P-GCF2.0的比电容为256.48 F·g^(-1),当电流密度增加至15 A·g^(-1)时,比电容保持率达72.51%。在500 mg·L^(-1)的初始NaCl溶液、1.2 V的工作电压下,N,P-GCF2.0具有最佳脱盐能力(29.97 mg·g^(-1))及盐吸附速率(1.84 mg·g^(-1)·min^(-1)),10次循环后脱盐能力保留率为90.12%,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基 n p共掺杂 氧化石墨烯 泡沫炭 电容去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白枪杆幼苗生长生物量及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梅 叶澜 +2 位作者 李树萍 茶晓飞 董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4,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白枪杆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以及不同器官C、N、P积累与分配,探究白枪杆对不同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方法】以1 a生白枪杆幼苗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处理分别是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LS... 【目的】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白枪杆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以及不同器官C、N、P积累与分配,探究白枪杆对不同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方法】以1 a生白枪杆幼苗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处理分别是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SS)对白枪杆幼苗生长、生物量的积累量与分配、根冠比、各器官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分析和各器官C、N、P的积累和分配规律等指标测定。【结果】随干旱胁迫程度的上升,白枪杆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增长量显著降低(P<0.05)。叶片、茎和根的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叶片生物量占比降低,茎和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降低。白枪杆幼苗C、N和P的积累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与适宜的水分处理相比,白枪杆幼苗各器官的C∶N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片和根的C∶P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白枪杆幼苗各器官N∶P低于14,表明生长主要受N限制。【结论】白枪杆幼苗生长及生物量和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的响应有差异,主要表现在随干旱胁迫程度的上升,白枪杆幼苗的苗高、地径增长量呈下降趋势,生物量的分配也倾向于地下部分,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利于白枪杆幼苗的生长,生物量的积累减少,C、N和P的积累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枪杆 干旱 生长 C∶np 适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N、P、K元素含量间异速生长关系对N、P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庄跃 汪梦婷 +4 位作者 贺斌 汪啟波 许玉兰 李伟 蔡年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4,共9页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不同器官N、P、K的分布特征,分析云南松不同器官N、P、K含量间的分配差异,进一步探讨各器官N、P、K元素间的异速生长关系。采用N、P二因素三水平的方法开展不同施肥试验,并对苗木采样测定,研究云南松苗木N、P、K元素含... 为了解云南松苗木不同器官N、P、K的分布特征,分析云南松不同器官N、P、K含量间的分配差异,进一步探讨各器官N、P、K元素间的异速生长关系。采用N、P二因素三水平的方法开展不同施肥试验,并对苗木采样测定,研究云南松苗木N、P、K元素含量间异速生长关系对N、P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云南松苗木对N、P、K在不同器官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策略,总体K变动较小,N、P波动较大且相似,在各器官中N、K分配表现为萌条>叶>茎>根;P表现为萌条>茎>叶>根。与对照相比,单施N、P和N、P配施均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产生一定差异,总体来看N、P配施更能促进苗木的养分合理分配,有效缓解单施N、P对植株的限制作用,使养分处于一个平衡状态,进而促进苗木的生长。随施肥时间的推移,各器官营养元素间的异速生长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且各器官表现为N、P的积累速度相接近,总体表现为K的积累速度低于N、P。总体而言,随施肥时间的改变,云南松苗木各器官之间元素的异速生长轨迹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不同的营养元素分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np添加 营养元素 养分分配策略 异速生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LPE技术的碲镉汞p-on-n双层异质结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17
作者 王文金 孔金丞 +6 位作者 起文斌 张阳 宋林伟 吴军 赵文 俞见云 覃钢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245,共13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碲镉汞p-on-n器件四种制备方式的优劣,其中,VLPE(Vertical Liquid Phase Epitaxy)技术具有原位As掺杂与高激活率的技术优势,是制备高性能p-on-n双层异质结器件的重要方式。针对该技术,从材料生长、器件工艺和器件性能方... 本文对比分析了碲镉汞p-on-n器件四种制备方式的优劣,其中,VLPE(Vertical Liquid Phase Epitaxy)技术具有原位As掺杂与高激活率的技术优势,是制备高性能p-on-n双层异质结器件的重要方式。针对该技术,从材料生长、器件工艺和器件性能方面回顾了国内外研究进展,讨论了国内外差距,明确了制约该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点,并提出了解决思路。最后,展望了VLPE技术pon-n异质结器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镉汞 p-on-n 台面异质结 富汞垂直液相外延(VL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Fe-P-N-H_(2)O体系E-pH图对硝磷酸体系合成磷酸铁的热力学分析研究
18
作者 谷任权 吴俊虎 +3 位作者 杨秀山 张志业 许德华 钟本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90-295,302,共7页
硝磷酸法合成磷酸铁新工艺因生产流程简单、磷源成本低、设备投资小、能耗较低、绿色环保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利用FactSage和HSC等热力学软件中已有的热力学数据并运用E-pH图的绘制原理,得到Fe-P-N-H_(2)O体系不同浓度、298~473 K的E-p... 硝磷酸法合成磷酸铁新工艺因生产流程简单、磷源成本低、设备投资小、能耗较低、绿色环保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利用FactSage和HSC等热力学软件中已有的热力学数据并运用E-pH图的绘制原理,得到Fe-P-N-H_(2)O体系不同浓度、298~473 K的E-pH关系图。研究表明,在水溶液中,磷酸铁具有较大的热力学稳定区域,能够很好地解释现有的液相沉淀法制备磷酸铁的实际操作条件。此外,从E-pH图中获得了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的合适条件:温度为363 K左右、高氧化还原电位为0.5 V、适宜pH为1~3、浓度为0.01 mol/L,该工艺为硝磷酸体系共沉淀法合成磷酸铁提供了热力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p-n-H_(2)O体系 磷酸铁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坑森林植物叶-凋落物-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贵 余林兰 +2 位作者 刘昕宇 陈铭 薛跃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7-377,共11页
为探究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森林群落的C、N、P养分循环特征,比较了天坑内外森林群落的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与天坑外部森林相比,天坑... 为探究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森林群落的C、N、P养分循环特征,比较了天坑内外森林群落的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其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与天坑外部森林相比,天坑内部森林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呈现出C低N、P高,土壤为C、N低P高的格局。植物叶片C:N、C:P与凋落物C、N:P显著正相关,植物叶片C与土壤P显著负相关;天坑外部森林的植物叶片N、N:P与土壤N:P显著负相关,植物叶片C:N与土壤C、C:N显著正相关,说明天坑森林内部凋落物的C、P养分可能主要来源于植物叶片,而天坑外部森林的植物叶片C、N主要来自土壤。土壤C:N:P对植物叶、凋落物的C:N:P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90.7%和50.6%,其中土壤P对植物叶和凋落物的C:N:P计量特征变化的解释度最高,坑内生境植物对P含量变化更为敏感、坑外植物对于N含量变化更为敏感,表明天坑内部森林可能是P素受限位点、天坑外部森林是N素受限位点。喀斯特天坑内部森林和外部森林植物叶-凋落物-土壤的C:N:P的差异和联系,体现了天坑内外森林群落的养分循环特征和植物群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 凋落物 天坑森林 磷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效应调控的高性能p-NiO/i-BaTiO_(3)/n-ITO自供能紫外光电探测器
20
作者 洪涵真 刘可为 +6 位作者 杨佳霖 陈星 朱勇学 程祯 李炳辉 刘雷 申德振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3-1180,共8页
近年来,自供能的紫外光电探测器由于无需任何外部偏压即可工作而成为军事和民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钛酸钡(BTO)作为一种宽禁带铁电材料,拥有良好的铁电、压电和热电性能,可以产生本征自发极化场来分离光生载流子,从而实现自供能紫外... 近年来,自供能的紫外光电探测器由于无需任何外部偏压即可工作而成为军事和民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钛酸钡(BTO)作为一种宽禁带铁电材料,拥有良好的铁电、压电和热电性能,可以产生本征自发极化场来分离光生载流子,从而实现自供能紫外光电探测。到目前为止,基于BTO的自供能光电探测器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除了使用高质量的单晶材料外,所报道的器件往往表现出低响应度(10^(-8)~10^(-7) A·W^(-1))。本文利用低成本的射频溅射技术,制造了一种高性能的NiO/BTO/ITO p-i-n异质结构自供能紫外光电探测器。通过将BTO的铁电去极化场和p-i-n结的内建电场耦合,能有效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因此,该器件在正极化态下255 nm波长紫外光照射下的响应度可以达到3.4×10^(-5) A·W^(-1),远远高于其他已报道的基于非晶态和陶瓷BTO制备的紫外光电探测器。此外,该器件具有0.3 s/0.4 s的快速响应时间。本工作为提高BTO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铁电极化 自供能 紫外光电探测器 p-i-n 去极化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