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精神狼疮小鼠中S1P/S1PRs通路变化与行为学、血瘀证目征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建斌 吴锐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1127,共7页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小鼠中S1P/S1PRs通路变化及其与NPSLE血瘀证目征积分、周细胞凋亡、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等的关系。方法 将12只MRL/lpr雌性小鼠分为NPSLE组(通过神经行为学测试与基线比较,若行为学表现超过20%的变化定义为NP...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小鼠中S1P/S1PRs通路变化及其与NPSLE血瘀证目征积分、周细胞凋亡、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等的关系。方法 将12只MRL/lpr雌性小鼠分为NPSLE组(通过神经行为学测试与基线比较,若行为学表现超过20%的变化定义为NPSLE小鼠)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各6只;6只MRL/mpj小鼠作为对照组。所有小鼠接受血瘀证积分和血瘀证目征积分的评估,并通过取血和提取脑组织进行后续分析。比较NPSLE与SLE小鼠在S1P/S1PRs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方面的差异,探讨其与NPSLE小鼠血瘀证目征积分、周细胞凋亡、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等生理参数之间的关系。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紧密连接蛋白以及S1P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NPSLE小鼠相比,SLE和MRL/mpj小鼠中央区活动频率、行走总距离以及中央区停留时长更高(P<0.01),在水中静止时间减少,游泳与攀爬行为时长显著增加(P<0.01),对新物体的探索活动增加(P<0.01);在血瘀证目征总积分上,NPSLE小鼠显著高于SLE和MRL/mpj小鼠(P<0.01);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与NPSLE小鼠相比,MRL/mpj和SLE小鼠S1P和S1PR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S1PR1、ZO-1、Cadherin和PDGFR-B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MRL/mpj小鼠相比,NPSLE小鼠中S1PR2 mRNA表达上调(P<0.01),PDGFR-β、S1PR1、ZO-1和Cadherin mRNA表达下调(P<0.01)。结论 S1P/S1PRs通路的异常活化可能与NPSLE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和血瘀证目征积分的增加有关,为NPSLE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狼疮 S1p/S1prs通路 血瘀证目征 行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清E2、P及ERα、PR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新荣 孟菊星 +6 位作者 马小卫 史海龙 胥冰 张卫华 马晓军 张迦琅 程经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2214-2217,I0003,共5页
目的:研究"通调针法"电针结合甲基睾丸素片溶液灌胃对MGH模型大鼠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空白(A)、模型(B)、电针治疗(C)、甲基睾丸素治疗(D)、针药结合治疗(E)组。C组选取天宗、肝俞、足三里(均双侧... 目的:研究"通调针法"电针结合甲基睾丸素片溶液灌胃对MGH模型大鼠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雌性未孕SD大鼠随机分空白(A)、模型(B)、电针治疗(C)、甲基睾丸素治疗(D)、针药结合治疗(E)组。C组选取天宗、肝俞、足三里(均双侧)和屋翳、合谷(均双侧)、膻中两组穴,电针治疗; D组给予甲基睾丸素片溶液灌胃; E组在给予甲基睾丸素片溶液灌胃同时电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第2对乳头直径和高度测量; HE染色检测乳腺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E2、P含量,荧光双染和蛋白印迹法(WB)法检测乳腺组织中ERα、PR含量。结果:(1) C、D与B组比较明显缩小(P〈0. 05),而E组与B组比较缩小更明显(P 〈0. 01)。(2) C、D乳腺形态均有改善,E组更明显。(3) C、D组E2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5),而E降低更为显著(P 〈0. 01))。C、D组P含量明显高于B组,而针药组更为显著。(4) C、D和E组乳腺组织中ERα下调、PR上调,E组更明显。结论:电针、甲基睾丸素片、电针结合甲基睾丸素片均能改善MGH大鼠乳头形态,使乳腺组织病理性得到改善,能下调E2和ERα、上调P和PR的含量;且针药结合要优于单纯电针和口服甲基睾丸素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电针 甲基睾丸素片 E2 p ERΑ 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及不同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p57^(kip2)、ER、PR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7
3
作者 罗祖强 周正平 +1 位作者 格桑志玛 肖庆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2-985,共4页
目的探讨p57kip2、ER、PR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2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20例增生性... 目的探讨p57kip2、ER、PR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2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20例增生性病变、20例增生期和20例分泌期组织中p57kip2、ER、PR蛋白的表达。结果 p57kip2蛋白在子宫内膜分泌期中表达最高,在增生性病变中表达最低,在EA中表达低于在EIN、分泌期中的表达,且高于在增生性病变、增生期中的表达;p57kip2在分泌期中的表达与EA、增生性病变、增生期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蛋白在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最高,在EA中的表达最低。ER蛋白在EA中的表达与在增生性病变、增生期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R蛋白在增生性病变、增生期中的表达最高,在EA中的表达最低,但在各组病变中的表达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EA中,p57kip2、ER、PR蛋白的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p57kip2与PR、ER与PR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p57kip2、ER、PR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组织恶性转变的重要生物学标志;孕激素可促进p57kip2蛋白的表达,协同负调控细胞周期、阻滞EA的发生、发展;雌激素可下调p57kip2蛋白的表达,推进细胞周期进程、促进EA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样腺癌 p57KIp2 ER p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倒虹吸渠系的P+PR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柳树票 王长德 +1 位作者 崔玉炎 王水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0-32,共3页
渠系中串联倒虹吸后引起水流的改变 ,影响了渠系的运行状态。利用圣维南方程组的特征线法、闸门同步操作技术和P +PR(比例 +比例复位 )算法 ,建立了串联倒虹吸渠系的控制模型 ,并编程对控制过程进行适时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该模型在较... 渠系中串联倒虹吸后引起水流的改变 ,影响了渠系的运行状态。利用圣维南方程组的特征线法、闸门同步操作技术和P +PR(比例 +比例复位 )算法 ,建立了串联倒虹吸渠系的控制模型 ,并编程对控制过程进行适时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该模型在较大的流量变化条件下 ,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过渡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LUS%pr算法 圣维南方程 倒虹吸 渠系 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C-erbB2、p53和Ki6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郭阿垚 于鹏飞 +1 位作者 姚凡 金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生物学标志物ER、PR、C-erbB2、p53和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C-erbB2、p53和Ki67的表达。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C-erbB2表达...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生物学标志物ER、PR、C-erbB2、p53和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C-erbB2、p53和Ki67的表达。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C-erbB2表达为阳性者的Her-2基因扩增水平。结果新辅助化疗后ER、C-erbB2和p53表达发生改变的分别为13例、7例和9例,这种表达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PR和Ki67表达发生改变的分别为15例、18例,前后表达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ER、C-erbB2、p53的表达没有影响,可以提高乳腺癌PR表达的阳性率,降低Ki67的表达水平。若C-erbB2表达阳性,需用FISH进一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ER pr C-ERBB2 p53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化学镀Ni-Fe-Pr-P合金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道伟 黄英 +1 位作者 苏武 李玉清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导电玻璃纤维,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玻璃纤维表面镀覆了一层均匀、致密的Ni-Fe-Pr-P合金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数字万用表、振动样品磁强计、矢量网络分析仪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分析了镀层成分、含量,研究...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导电玻璃纤维,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玻璃纤维表面镀覆了一层均匀、致密的Ni-Fe-Pr-P合金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数字万用表、振动样品磁强计、矢量网络分析仪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分析了镀层成分、含量,研究了材料的导电性与磁性能,并在8.2~12.4GHz频段内测试了材料的吸波性能。研究发现:掺杂稀土镨的镀层有较好的导电性,合金镀层中镨原子的含量最大可达9.21%;合金镀层的磁损耗值很低,是一种典型的电损耗材料;添加适量的稀土镨能显著地改善镀层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化学镀 Ni-Fe-pr-p合金 稀土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胰腺腺癌细胞系中p16基因、cyclin D1基因和pRb蛋白的改变 被引量:1
7
作者 许雅 陈杰 +3 位作者 刘彤华 谷丽君 高洁 李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胰腺腺癌细胞系 pRb- p16细胞调节途径相关因子的异常情况。方法用 PCR及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的方法检测 5株人胰腺腺癌细胞系 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用 Southern印迹分析 cyclin D1基因的扩增;用 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 pRb... 目的研究胰腺腺癌细胞系 pRb- p16细胞调节途径相关因子的异常情况。方法用 PCR及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的方法检测 5株人胰腺腺癌细胞系 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用 Southern印迹分析 cyclin D1基因的扩增;用 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 pRb基因的表达。结果 2株胰腺腺癌细胞系存在 p16基因第 1外显子纯合性缺失,未发现第 1、 2外显子的基因突变; 1株细胞系有 cyclin D1基因的扩增; pRb基因在 5株细胞系中均呈高磷酸化的表达。结论胰腺腺癌细胞系中存在 pRb- p16细胞调节途径的异常,主要表现为 p16和 cyclin D1基因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腺癌 p16 CYCLIN D1 pr6 细胞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前馈的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Quasi-PR控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杜强 高锋阳 +2 位作者 乔垚 强国栋 庄圣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322-3329,共8页
为了加快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动态响应,避免电网电压矢量定向控制策略需解耦控制和多次坐标变换的不足,同时提高并网电流控制器对电网频率偏移的适应范围,将功率前馈及准比例谐振控制引入准Z源光伏并网系统中。在两相静止坐标下,将功... 为了加快准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动态响应,避免电网电压矢量定向控制策略需解耦控制和多次坐标变换的不足,同时提高并网电流控制器对电网频率偏移的适应范围,将功率前馈及准比例谐振控制引入准Z源光伏并网系统中。在两相静止坐标下,将功率前馈、准比例谐振控制与直通分段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相结合,设计了并网系统的完整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并与传统控制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采用功率前馈的准比例谐振控制策略能使系统较快地过渡到另一个稳态,且可实现对给定值的无静差跟踪控制,抗电网频率偏移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准Z源逆变器 功率前馈 准比例谐振 直通分段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组织中p57^(kip2)、ER、PR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罗祖强 庄志泉 +1 位作者 董为松 张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p57^(kip2)、ER、PR在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检测50例MBC、20例男性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和20例男性乳腺发育(gynecomastia,GYM)组织中p... 目的探讨p57^(kip2)、ER、PR在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 Vision法检测50例MBC、20例男性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和20例男性乳腺发育(gynecomastia,GYM)组织中p57^(kip2)、ER、PR蛋白的表达。结果 p57^(kip2)蛋白在GYM中的表达最高,在MBC中的表达最低;MBC与DCIS、GYM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57^(kip2)蛋白表达在DCIS与GYM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ER、PR蛋白在GYM中的表达最高,在MBC中的表达最低;ER、PR蛋白表达在MBC与GYM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MBC中,三者表达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p57^(kip2)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7^(kip2)与ER呈负相关(P<0.05),p57^(kip2)与PR、ER与P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男性乳腺组织从良性增生到恶性转化中p57^(kip2)、ER、PR蛋白表达逐渐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联合检测p57^(kip2)、ER、PR有助于MB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男性 p57KIp2 ER pr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_(204)-HCl-H_3AOH萃取Pr(Ⅲ)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兴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11期33-36,共4页
采用恒界面池法以P204-HCl-H3AOH萃取氯化稀土溶液中的稀土Pr(Ⅲ),研究了萃取过程中搅拌速度、温度、比界面面积、酸度、萃取剂浓度以及配合剂柠檬酸浓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经理论验证确定P204-HCl-H3AOH萃取Pr(Ⅲ)的过程属于扩散... 采用恒界面池法以P204-HCl-H3AOH萃取氯化稀土溶液中的稀土Pr(Ⅲ),研究了萃取过程中搅拌速度、温度、比界面面积、酸度、萃取剂浓度以及配合剂柠檬酸浓度等因素对萃取速率的影响,经理论验证确定P204-HCl-H3AOH萃取Pr(Ⅲ)的过程属于扩散控制机理,并得出萃取正向反应速率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04-HCl-H3AOH pr(Ⅲ) 恒界面池法 萃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S1PR2的活性可下调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SphK1和MCP-1的表达
11
作者 雷莎 王秋月 +3 位作者 吕川 吴灿 袁琴 韩金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高糖及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特异性拮抗剂JTE-013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鞘氨醇激酶1(Sph K1)、S1PR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大鼠GMC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G,含5.5 mmol/L葡萄糖)、... 目的观察高糖及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特异性拮抗剂JTE-013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鞘氨醇激酶1(Sph K1)、S1PR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大鼠GMC分为正常糖对照组(NG,含5.5 mmol/L葡萄糖)、甘露醇渗透压对照组(HM,含5.5 mmol/L葡萄糖、24.5 mmol/L甘露醇)、高糖组(HG,含30 mmol/L葡萄糖)、JTE-013干预组(HJ,含30 mmol/L葡萄糖、10μmol/L JTE-013)。实时定量PCR检测培养0、12、24、48 h的细胞中Sph K1、S1PR2、MCP-1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MC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G组相比,高糖培养下的大鼠GMC中Sph K1、S1PR2 mRNA的表达在12 h下降,之后随着时间延长基因的表达量升高,48 h达最高。MCP-1 mRNA的表达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12 h表达已升高,24 h表达为最高,48 h的表达下降。高糖诱导大鼠GMC的MCP-1蛋白分泌增加,呈时间依赖性。GMC经JTE-013处理后,高糖继续培养24 h,与HG组相比,HJ组Sph K1、S1PR2、MCP-1 mRNA及MCP-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抑制S1PR2的活性可引起高糖培养下的大鼠GMC中Sph K1、MCP-1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SpH K1/S1p信号通路 S1pr2 MCp-1 JTE-0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与原发灶中ER、PR、HER-2、p53、Ki-67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文华 张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7-730,共4页
目的探讨ER、PR、HER-2、p53、Ki-67在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与原发灶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156例乳腺癌原发病灶及对应的复发或转移灶中ER、PR、HER-2、p53及Ki-67的表达,比较各指标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发生局部... 目的探讨ER、PR、HER-2、p53、Ki-67在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与原发灶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156例乳腺癌原发病灶及对应的复发或转移灶中ER、PR、HER-2、p53及Ki-67的表达,比较各指标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与原发癌相比与各指标表达的一致性。结果乳腺癌局部复发组和远处转移组与肿瘤分期(P=0.015)、肿瘤直径(P=0.005)差异有显著性;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转移灶ER、PR阳性率比原发灶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ER、PR表达不一致(分别为18.6%、19.2%),差异有显著性(P=0.024,P=0.043);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HER-2表达有较高的一致性,表达不一致占5.1%;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p53的阳性率差异不大,p53表达不一致占14.1%;复发转移灶Ki-67高表达者比原发灶多,Ki-67表达不一致占30.8%,差异有显著性(P<0.001)。局部复发组和远处转移组各指标表达不一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ER、PR和Ki-67表达存在不一致性,HER-2表达有较高一致性。因此,检测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中各指标表达对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复发 转移 ER pr HER-2 KI-67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ShPR10基因的克隆及其编码蛋白与甘蔗线条花叶病毒P1蛋白的互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佳艳 冯小艳 +3 位作者 沈林波 王文治 胡海燕 张树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3-174,共12页
病程相关蛋白10(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 10,PR10)在植物抵抗病毒侵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以甘蔗线条花叶病毒(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SCSMV)编码的RNA沉默抑制子P1为诱饵,筛选获得一个甘蔗ShPR10蛋白。为探究ShPR10在... 病程相关蛋白10(pathogenesis related protein 10,PR10)在植物抵抗病毒侵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以甘蔗线条花叶病毒(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SCSMV)编码的RNA沉默抑制子P1为诱饵,筛选获得一个甘蔗ShPR10蛋白。为探究ShPR10在甘蔗应答SCSMV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甘蔗ShPR10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法分析ShPR10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采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验证ShPR10与SCSMV P1的互作关系,采用农杆菌共浸润瞬时表达系统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ShPR10对P1沉默抑制子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甘蔗ShPR10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570 bp,编码一个不稳定亲水蛋白,蛋白分子量为21.17 kD,等电点为4.77,含有一个P-loop基序,不含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ShPR10二级结构包含51.85%的无规则卷曲、35.98%的α-螺旋、7.41%的延伸链和4.76%的β-转角。ShPR10蛋白与玉米ZmPR10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1.53%,两者在进化树上聚为一个分支。ShPR10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与SCSMV P1在酵母细胞和烟草细胞中存在互作关系。ShPR10本身不具有沉默抑制子活性,其表达削弱了P1的沉默抑制子活性,但对P1蛋白的含量无明显影响。综上,ShPR10可能通过结合P1来削弱P1的沉默抑制子活性,从而提高甘蔗对SCSMV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程相关蛋白 pr10 甘蔗线条花叶病毒 RNA沉默抑制子 p1蛋白 甘蔗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P/S1PR1通路依赖的压力对破骨前体细胞趋化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洁 叶茜 +1 位作者 李宇红 黄声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究S1P/S1PR1通路轴在压力下对破骨前体细胞趋化影响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压力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印迹实验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压力下Raw264.7细胞SPHK1和S1PR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采用Transwell 2... 目的:探究S1P/S1PR1通路轴在压力下对破骨前体细胞趋化影响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压力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印迹实验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压力下Raw264.7细胞SPHK1和S1PR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采用Transwell 24孔板通过趋化实验探究S1P/S1PR1在压力下对Raw264.7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0.5、1.0和2.0g/cm2压力作用下,Raw264.7细胞的SPHK1和S1PR1的表达及Raw264.7细胞的趋化显著降低。在S1PR1受体功能性激动剂FTY720作用下,压力作用下趋化能力被抑制的Raw264.7细胞趋化水平显著增加。结论:S1P/S1PR1信号轴在正畸治疗中调节破骨前体细胞迁移与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p/S1pr1通路 压力 破骨前体细胞 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P/S1PR1信号通路通过调控ROS/NLRP3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太平 王菁 +4 位作者 徐焕雨 杨佳 薛媛 张婷婷 田继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3-1148,共6页
目的探究S1P/S1PR1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处理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内S1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1PR1蛋白表... 目的探究S1P/S1PR1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葡萄糖处理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内S1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1PR1蛋白表达;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G组及HG+siS1PR1组,RT-PCR检测细胞E-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及Twist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α-SMA、Vimentin、NLRP3、ASC及NF-κB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S1P组及S1P+siS1PR1组,Western blot检测Vimentin、Snail、α-SMA、NLRP3、ASC及NF-κB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测定ROS水平。结果ELISA结果显示,高糖刺激下细胞内S1P含量明显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0 mmol·L^(-1)浓度时S1PR1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阻断S1PR1后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Fibronectin、Vimentin及Twist mRNA表达,上调E-cadher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Vimentin,α-SMA蛋白表达下降,同时可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和NLRP3,ASC,NF-κB蛋白水平;加入S1P激活剂后细胞内ROS水平,Vimentin、α-SMA、Snail、NLRP3、ASC及NF-κB蛋白水平表达均升高,阻断S1PR1后表达均降低。结论高糖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EMT,其机制可能与S1P/S1PR1信号通路作用于ROS/NLRP3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p/S1pr1信号通路 ROS NF-κB NLRp3 上皮间充质转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光LED用Ba_2LaF_7:Pr^(3+)微晶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志雄 欧阳绍业 +1 位作者 张约品 夏海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6-1050,共5页
采用高温熔制法制备得到50SiO_2-10AlF_3-5TiO_2-30BaF_2-4La F_3-Pr_2O_3(mol%)基质玻璃,玻璃样品分别经640℃、660℃和690℃热处理后,成功获得透明Ba_2LaF_7:Pr^(3+)微晶玻璃且维持着较高的透明度。用XRD和TEM分析热处理前后样品的相... 采用高温熔制法制备得到50SiO_2-10AlF_3-5TiO_2-30BaF_2-4La F_3-Pr_2O_3(mol%)基质玻璃,玻璃样品分别经640℃、660℃和690℃热处理后,成功获得透明Ba_2LaF_7:Pr^(3+)微晶玻璃且维持着较高的透明度。用XRD和TEM分析热处理前后样品的相变和结构变化,并研究了热处理前后样品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玻璃经热处理后生成了Ba_2LaF_7微晶颗粒;热处理前后样品光谱特性的变化表明:热处理后掺杂的Pr^(3+)离子逐渐进入到Ba_2LaF_7晶格位;在波长443 nm的激发下,660℃热处理过的样品实现了白光输出,对应的三色坐标为(0.323,0.3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2LaF7:pr^3%pLUS% 微晶玻璃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Pr)/Co-P复合阴极的性能研究
17
作者 胡瑞英 崔秀良 +1 位作者 王强 陈康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8,共8页
化学镀Ni P/Co P复合阴极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性能 ,但在稳定性方面尚有欠缺 ,在内层引入稀土Pr后 ,由于稀土元素特殊的外层电子结构 ,促进了内层非晶化过程 ,提高了镀层的致密性和耐蚀性。化学镀Ni P(Pr) /Co P复合阴极 ,相对于Ni P/Co P... 化学镀Ni P/Co P复合阴极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性能 ,但在稳定性方面尚有欠缺 ,在内层引入稀土Pr后 ,由于稀土元素特殊的外层电子结构 ,促进了内层非晶化过程 ,提高了镀层的致密性和耐蚀性。化学镀Ni P(Pr) /Co P复合阴极 ,相对于Ni P/Co P复合阴极 ,长期电解的稳定电位降低了 2 0mV ,在抗反电流实验中平台电位也下降了 2 0mV左右 ,增强了电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p(pr)/Co-p复合阴极 非晶态 稳定性 电催化性能 析氢活性 Ni-p/Co-p复合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注意力和schatten-p范数的息肉分割网络
18
作者 李苏 刘国奇 +1 位作者 刘栋 赵曼琪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35,共13页
自动准确的息肉定位分割方法可以在结直肠癌病变早期及时地发现息肉,大大降低癌变几率。编解码结构作为近年来息肉分割中最主流的网络结构,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如提高模型捕获全局上下文特征和局部特征的能力,使用深层特征对浅层解码... 自动准确的息肉定位分割方法可以在结直肠癌病变早期及时地发现息肉,大大降低癌变几率。编解码结构作为近年来息肉分割中最主流的网络结构,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如提高模型捕获全局上下文特征和局部特征的能力,使用深层特征对浅层解码做指导。但是息肉形状和大小不一,在编码时,由于卷积特性容易过于陷入局部信息挖掘,而失去远程信息依赖关系;还有一些息肉图像存在对比度低、空间复杂的特性,导致息肉与背景两者极易混淆。本文提出了基于多重注意力和schatten-p范数的息肉分割网络。其中,轴向多重注意力模块利用轴向注意力补充图像中的远程上下文关系,同时补充对边缘、背景信息的关注以实现特征互补,在注意全局特征的同时加强对局部细节特征的捕捉;利用矩阵奇异值和矩阵隐含信息的关联性,引入schatten-p范数作约束,从矩阵角度分析数据,辅助模型辨别前景和背景。通过设置大量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且MASNet在Kvasir-SEG数据集上对比不同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割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分割 卷积 注意力 schatten-p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型活性膜系统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
19
作者 许家昌 郭佳 苏树智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克服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的局限,提高扩展膜系统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优化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型活性膜系统(P system)的改进北方苍鹰优化(improved 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INGO)算法——PINGO.采用北方苍鹰优... 为克服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速度慢的局限,提高扩展膜系统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优化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型活性膜系统(P system)的改进北方苍鹰优化(improved 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INGO)算法——PINGO.采用北方苍鹰优化算法作为基本膜中的进化规则,通过更新苍鹰的状态进化基本膜中的对象,将INGO算法作为局部进化规则来进化子膜中的对象.该系统根据活性膜自身的特点在基本膜中溶解或产生子膜,通信规则用于实现不同膜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在数据集BSD300和BSD500上,分别采用海鸥优化(seagull optimization algorithm,SOA)算法、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er,GWO)算法、INGO算法和PINGO算法,对不同优化阈值个数的图像进行分割.结果表明,PINGO算法在分割后的图像上的峰值信噪比均优于其他算法,特征相似度最优值也占了83%,在保持色彩与纹理的同时提高了分割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了所提彩色图像分割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分割 p系统 活性膜结构 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进化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类电流互感器饱和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2
20
作者 景敏慧 孔霄迪 +1 位作者 覃松涛 李九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94-97,109,共5页
微机保护被广泛使用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由阻感性变为电阻性,且故障切除时间缩短,使P类电流互感器残留剩磁大大增加,常引起下次故障时,电流差动保护区外误动和距离Ⅰ段延时动作。文中通过实例和理论分析,说明了剩磁和一次电流非周... 微机保护被广泛使用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由阻感性变为电阻性,且故障切除时间缩短,使P类电流互感器残留剩磁大大增加,常引起下次故障时,电流差动保护区外误动和距离Ⅰ段延时动作。文中通过实例和理论分析,说明了剩磁和一次电流非周期分量对电流传变的不同影响,建议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线路保护使用PR类电流互感器,以消除剩磁对保护的影响,同时能够保证距离Ⅰ段范围内故障的快速切除。对于PR类电流互感器,在考核互感器饱和对保护的影响时,只需考虑非周期分量引起的暂态饱和,因此依据"故障发生5ms后电流互感器出现暂态饱和"对保护进行考核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类电流互感器 剩磁 饱和 pr类电流互感器 线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