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转录因子κBp65蛋白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道明 李珊珊 +5 位作者 赵志华 任秀花 高冬玲 曹静 李海梅 闫爱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97-500,512,共5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1例食管鳞癌中NF-κBp65、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p65、IκBα蛋白的胞浆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1例食管鳞癌中NF-κBp65、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p65、IκBα蛋白的胞浆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但p65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IκBα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食管鳞癌中IκBα蛋白的胞浆和胞核阳性率均高于p65蛋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也无相关关系。结论:NF-κBp65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级、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IκBα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浸润转移 核转录因子 抑制蛋白 白及 IκBα蛋白 淋巴结转移 NF-κBp65 p65蛋白 食管鳞癌 免疫组化Sp 组织学分级 浸润深度 核表达 相关关系 相关 阳性率 统计学 胞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径流关系的区域规律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致家 于莎莎 +4 位作者 李巧玲 姚成 余钟波 颜梅春 芮孝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7-604,共8页
以湿润、半湿润、半干旱以及干旱地区的15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其P+Pa~Rs相关关系,然后对其中3个嵌套流域的P+Pa~Rs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与验证,比较各流域嵌套前后的P+Pa~Rs相关关系变化。采用相对平均误差和Cv为评定指标,对... 以湿润、半湿润、半干旱以及干旱地区的15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其P+Pa~Rs相关关系,然后对其中3个嵌套流域的P+Pa~Rs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与验证,比较各流域嵌套前后的P+Pa~Rs相关关系变化。采用相对平均误差和Cv为评定指标,对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降雨径流相关关系的区域性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嵌套流域的P+Pa~Rs相关关系线适用于该嵌套流域内的任何子流域。以蓄满产流为特点的降雨径流相关预报方法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精度较高,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精度较低。在半干旱流域,如果相对平均误差大于20%,Cv>1.1,流域的降雨-径流相关关系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LUS%pa^Rs相关关系 单点评定 综合评定 嵌套流域 蓄满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肝炎肝硬化中核心蛋白、p14^(ARF)和p21^(WAF1)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志培 王文亮 +5 位作者 王文勇 成胜权 杨彤涛 邓中荣 王丽 李擒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 检测HCV肝炎、肝硬化组织中的核心蛋白、p14ARF、p21WAF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对p14ARF、p21WAF1的表达作用。方法 收集HCV表达阳性的肝炎、肝硬化组织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HCV感染的肝炎、肝硬... 目的 检测HCV肝炎、肝硬化组织中的核心蛋白、p14ARF、p21WAF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HCV核心蛋白对p14ARF、p21WAF1的表达作用。方法 收集HCV表达阳性的肝炎、肝硬化组织2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HCV感染的肝炎、肝硬化组织的核心蛋白、p14ARF、p21WAF1的表达,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结果 核心蛋白、p14ARF、p21WAF1的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在核心蛋白均阳性的组织中,p14ARF的阳性表达率为69.6%,p21WAF1表达率为13%;三组间的阳性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HCV核心蛋白与p14ARF、p21WAF1各组间的P值均<0. 01;HCV核心蛋白与p14ARF、p21WAF1阳性强度两者间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rs分别为-0 .053、0 .45(P值分别为0 .72、0. 20),表明无相关性。结论 HCV核心蛋白对p14ARF、p21WAF1的表达有影响:可能间接促进p14ARF的表达,但抑制p21WAF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1^WAF1 p14^ARF 肝炎肝硬化 HCV核心蛋白 ENVISION 肝硬化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 HCV感染 阳性表达率 相关性检验 表达作用 强度比较 相关系数 表达及 两步法 细胞核 显著性 检测 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与三叉神经痛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云富 姜晓钟 +5 位作者 刘渊 苗林 胡世辉 叶挺军 赵奕 宋朝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 :观察三叉神经痛发病是否与P物质 (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血管活性肠多肽 (VIP)以及 β内啡肽 ( β EP)有关。 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SP、CGRP、VIP、β E... 目的 :观察三叉神经痛发病是否与P物质 (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血管活性肠多肽 (VIP)以及 β内啡肽 ( β EP)有关。 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SP、CGRP、VIP、β EP含量 ,正常志愿者颈外静脉血中SP、CGRP、VIP、β EP含量作正常对照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患者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SP、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差异。结果 :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SP、CGRP、VIP含量明显升高 ,患者血浆 β EP含量显著降低 ;痛支神经组织中SP、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总面积均显著多于、大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的SP、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结论 :患者体内神经肽的合成或释放异常可能与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 血管活性肠肽 Β-内啡肽 放射免疫测定 免疫组织化学 发病关系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算负载任务对事件相关电位信号特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娟 王索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1-15,49,共6页
事件相关电位是神经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种认知电位,也是脑机接口中常用的特征信号之一。心算任务引起的心理负载能够诱发事件相关电位。常用的信号特征主要为时域波形特征。无法全面分析评估特征特点。研究中设计了三种心算任务,时域上... 事件相关电位是神经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种认知电位,也是脑机接口中常用的特征信号之一。心算任务引起的心理负载能够诱发事件相关电位。常用的信号特征主要为时域波形特征。无法全面分析评估特征特点。研究中设计了三种心算任务,时域上研究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的波形特征,频域上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研究任务脑功能网络连接,探讨三种心算任务诱发事件相关电位特征信号的效果和特点。为构建基于ERP特征信号的脑机接口新范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算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特征 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雨径流关系的区域规律 被引量:5
6
作者 邓元倩 李致家 +1 位作者 刘甲奇 张汉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6,共4页
以陕西地区汉江流域、渭河流域、北洛河和延河流域等15个典型的半湿润半干旱流域为例,分析了各流域的P+P_a-R相关关系,并对其产流规律的区域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地区汉江、渭河、北洛河和延河流域的P+P_a-R相关图后半部分与45... 以陕西地区汉江流域、渭河流域、北洛河和延河流域等15个典型的半湿润半干旱流域为例,分析了各流域的P+P_a-R相关关系,并对其产流规律的区域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陕西地区汉江、渭河、北洛河和延河流域的P+P_a-R相关图后半部分与45°直线的夹角总体上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大多数子流域为混合产流,大部分流域的P+P_a-R相关图的后半部分与45°直线有一定的夹角,其中志丹流域和杏河流域超渗产流占主导,P+P_a-R相关图较一致,但均严重偏离45°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LUS%pa-R相关关系 降雨径流 半湿润半干旱流域 陕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TASTE台阵拾震器方位角标定及其对SKS波分裂测量的影响
7
作者 毛鹏宇 叶勃 +1 位作者 陈永顺 盖增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2-838,共17页
在对塔里木岩石圈地震台阵(TASTE)的66个宽频带流动台站数据进行严格约束基础上,利用3种国际上常用的方法——P波主成分分析法、P波切向最小能量法和Rayleigh波相关系数法,实现地震仪的拾震器方位角标定。3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具有较高的... 在对塔里木岩石圈地震台阵(TASTE)的66个宽频带流动台站数据进行严格约束基础上,利用3种国际上常用的方法——P波主成分分析法、P波切向最小能量法和Rayleigh波相关系数法,实现地震仪的拾震器方位角标定。3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介于0.64~0.91之间),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最终的地震仪拾震器方位角。其中62个台站地震仪的拾震器方向较稳定,且所有台站均没有出现南北反向、拾震器方位角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系统性变化的情况。通过与磁偏角对比,发现有40个台站地震仪的拾震器方位角位于磁偏角的±3°范围内,说明TASTE台阵受到的外部干扰较小,台站部署质量较高。通过两个SKS波分裂实例,评估拾震器方位角对SKS波分裂测量产生的影响,论证了在地震学中进行拾震器方位角标定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拾震器方位角 p波主成分分析法 p波切向最小能量法 Rayleigh波相关系数法 磁偏角 SKS波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多台波速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学民 张天中 +2 位作者 李永红 李霞 刁桂苓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文中从多台计算波速比方法的原理入手,对不同公式计算的波速比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原理一致的条件下,波速比差异主要与拟合过程中自变量的选取及2组数据的相关系数有关。利用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山东省境内及江苏省北部共52... 文中从多台计算波速比方法的原理入手,对不同公式计算的波速比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原理一致的条件下,波速比差异主要与拟合过程中自变量的选取及2组数据的相关系数有关。利用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山东省境内及江苏省北部共52个数字及模拟台站的地方震P波和S波到时资料,选取有4个以上记录台站的地震。整个研究区域的平均波速比为1.716,反映了这个地区的波速比相对于华北其他地区偏高。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2°的单元,并剔除距离震中过远的台站,以保证区域特征能得到反映。通过对比不同单元的平均波速比发现,34°-37°,115°~119°的平均波速比明显高于其他单元,而它们正好分布在郯庐断裂的两侧,应该与该地区上地壳的岩石性质及震源深度分布范围较宽导致的平均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速比 p波到时 S波到时 相关系数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学与环境学上磷素测定方法在石灰性潮土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新民 侯彦林 +1 位作者 杨信廷 李见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30-1033,共4页
应用3种农学上土壤有效P的提取法(Bray-1、Olsen和Mehlich-3分别表示为:BP、OP和MP)和3种环境学上土壤中P的提取法(氧化铁试纸法、阴离子交换树脂膜法和蒸馏水直接提取法分别表示为:FP、RP和WP),对30个石灰性潮土土样进行分析测定。结... 应用3种农学上土壤有效P的提取法(Bray-1、Olsen和Mehlich-3分别表示为:BP、OP和MP)和3种环境学上土壤中P的提取法(氧化铁试纸法、阴离子交换树脂膜法和蒸馏水直接提取法分别表示为:FP、RP和WP),对30个石灰性潮土土样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提取剂所测定的土壤P的含量顺序为MP>FP>RP>BP>OP>WP,它们之间是线性相关的,3种农学上土壤P提取法所测定的P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2)从0.807到0.869;3种环境学上土壤P提取法所测定的P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从0.470到0.817;BP和FP、RP、WP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8、0.893和0.953,MP和FP、RP、WP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0.789、0.857,OP和FP、RP、WP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5、0.701、0.761。另外,土壤全P和各提取法所测定的P的含量之间也是线性相关的,相关系数从0.703(MP)到0.811(BP);土壤P饱和度(DPS)和各种提取方法所测定的P的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从0.639到0.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 环境 土壤p 提取方法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海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漂移特点 被引量:10
10
作者 蔡文贵 贾晓平 李纯厚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5-72,共8页
根据1998—1999年粤西海域4个航次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在GIS和SPSS的支持下对该海域浮游植物栖息密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重心位置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春季、秋季和冬季浮游植物的分布趋势相似,均呈北高南低或近岸水域高、离... 根据1998—1999年粤西海域4个航次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在GIS和SPSS的支持下对该海域浮游植物栖息密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重心位置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春季、秋季和冬季浮游植物的分布趋势相似,均呈北高南低或近岸水域高、离岸水域低的分布趋势,其密集分布区均出现在电白至川山群岛一带的近岸水域,其中以冬季的分布范围最广,栖息密度最高,平均值达412.70×104cells·m-3,其次为秋季,平均值为149.75×104cells·m-3。夏季浮游植物密集分布区的范围较小,呈现出东北侧近岸水域密集程度高、西南侧水域低的分布特点,其栖息密度处于全年的最低值,平均值为15.64×104cells·m-3。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栖息密度与N/P比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无机氮、磷酸盐和硅酸盐的相关性不显著。栖息密度的重心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秋季和冬季浮游植物的重心位置彼此相近,漂移规律不明显;而夏季重心则明显向东南方向漂移,其最大漂移距离横向达24.74′,纵向达1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西海域 栖息密度 时空分布特征 近岸水域 重心位置 分析结果 1999年 相关关系 平均值 调查资料 初步分析 SpSS 分布范围 分布特点 漂移距离 分布区 GIS 冬季 秋季 密集 最低值 相关 N/p 无机氮 相关 硅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颅底的CT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文卫平 李健 +1 位作者 史剑波 许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与鼻颅底相关的CT影像学特征的研究,阐述它们在内镜下鼻颅底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对80例鼻窦冠状CT和50例轴位CT进行与颅底相关的结构测量。观测内容有:①筛板、筛顶的宽度;②筛板和筛顶的位置关系;③后组筛窦、蝶窦与... 【目的】通过对与鼻颅底相关的CT影像学特征的研究,阐述它们在内镜下鼻颅底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对80例鼻窦冠状CT和50例轴位CT进行与颅底相关的结构测量。观测内容有:①筛板、筛顶的宽度;②筛板和筛顶的位置关系;③后组筛窦、蝶窦与视神经管的毗邻关系;④蝶窦的气化类型;⑤蝶窦分隔;⑥蝶骨嵴至视神经管眶口的垂直距离。【结果】①筛板和筛顶的宽度前、中、后部略有不同。筛板和筛顶的位置关系可分为:高台型占43.75%,倾斜型43.75%,不规则型占8.75%,双侧不平衡型3.75%。高台型中筛板、筛顶间的高度差以4 ̄7mm者为多,占65%。②后组筛窦、蝶窦与视神经管毗邻关系中以蝶窦优势型为多占59%,筛窦优势型11%,筛蝶均势型30%。③蝶窦气化类型:全鞍型57.5%,半鞍型21.25%,蝶枕型和鞍前壁各10%,甲介型1.25%。④蝶窦分隔,正中者仅7.5%,其余形态各异。⑤蝶骨嵴至双侧视神经管眶口水平的垂直距离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和以往分类略有不同,筛板和筛顶的连接关系,应分为:倾斜型、高台型、不规则型和双侧不平衡型。②后组筛窦、蝶窦和视神经管的毗邻关系分为筛窦优势型,筛蝶均势型,蝶窦优势型。③蝶窦气化分型:以全鞍型为多,半鞍型次之。蝶骨嵴可以作为判断蝶鞍中线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特征 鼻颅底 CT 视神经管 后组筛窦 毗邻关系 p〉0.05 位置关系 垂直距离 蝶窦气化 显著性差异 蝶骨嵴 不规则 平衡型 筛板 手术中 内镜下 双侧 统计学 相关 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预后预测因素 被引量:7
12
作者 许澎 张高峰 +2 位作者 伍旭升 乔祺 俞利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10 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入选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6 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4 3例。随访 (11.9± 8.7)个月。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无创检查、合并症情况和冠状... 目的 探讨影响男性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10 4例男性冠心病患者入选 ,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6 1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4 3例。随访 (11.9± 8.7)个月。综合患者的人群因素、无创检查、合并症情况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分析提示 ,以重要心脏不良事件为因变量 ,前降支近中段病变是有意义的预测因素 (P <0 .0 5 ) ,相关系数为 2 2 .0 0。其他因素为无意义变量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预测因素 男性患者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后 心脏不良事件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p〉0.05 冠心病患者 危险因素 人群因素 无创检查 相关系数 前降支 合并症 因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