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多萨假单胞菌DS04-T对Poly(3HB-co-4HB)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琳琳 高佳 +1 位作者 杨翔华 王战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59-463,共5页
考察了门多萨假单胞菌DS04-T对Poly(3HB-co-4HB)的降解行为。以Poly(3HB-co-4HB)为唯一碳源,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等因素对降解行为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获得了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 考察了门多萨假单胞菌DS04-T对Poly(3HB-co-4HB)的降解行为。以Poly(3HB-co-4HB)为唯一碳源,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等因素对降解行为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获得了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培养时间为28h,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H值为7.3,摇床转速为150r/min,培养基装液量为12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为1.5%(体积分数),此条件下菌株对Poly(3HB-co-4HB)的降解酶活力可达(26.2±0.7)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多萨假单胞菌 poly(3hb-co-4hb) 降解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HB-co-4HB)/PBS共混材料酶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炳新 韩春阳 +2 位作者 罗思 郭迎 揣成智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76-80,共5页
目的研究P(3HB-co-4HB)/PBS共混材料在脂肪酶溶液中的生物降解性能。方法将P(3HBco-4HB)/PBS共混材料置于脂肪酶溶液中进行酶解实验,利用质量损失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OM)等测试手段或指标,对材料的生物降... 目的研究P(3HB-co-4HB)/PBS共混材料在脂肪酶溶液中的生物降解性能。方法将P(3HBco-4HB)/PBS共混材料置于脂肪酶溶液中进行酶解实验,利用质量损失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OM)等测试手段或指标,对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质量损失率与SEM结果表明,实验用脂肪酶对P(3HB-co-4HB)的降解效果不明显,而对PBS有着较为显著的降解效果。X-RD分析表明,P(3HB-co-4HB)/PBS共混材料在19.9°和22.7°处的结晶衍射峰强度随酶解时间不断下降,表明主要是PBS组分发生了降解。POM结果表明,P(3HB-co-4HB)酶解前后球晶的形态基本不变。结论实验用脂肪酶对PBS酯键的水解相对容易,而对P(3HB-co-4HB)酯键的水解难度较大,P(3HB-co-4HB)/PBS共混材料在酶解时,存在PBS优先降解的情况。脂肪酶酶解对材料的晶区与非晶区并没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hb-co-4hb) pBS 脂肪酶 酶解 生物降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3HB-co-4HB)共混膜的制备及降解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肖茗匀 张丽影 +2 位作者 侯俊萍 赵小菁 范圣第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61,共3页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乳酸(PLA)改性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共混材料。通过对共混物拉伸性能以及其在土壤及模拟体液中的质量损失率、表面形貌的测定,研究了其降解行为,并同纯P(3HB-co-4HB)做了...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聚乳酸(PLA)改性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共混材料。通过对共混物拉伸性能以及其在土壤及模拟体液中的质量损失率、表面形貌的测定,研究了其降解行为,并同纯P(3HB-co-4HB)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PLA含量的提高,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均有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共混膜的降解能力显著提高,在土壤中降解90 d质量损失率可达98.2%,模拟体液中降解失重小于土壤降解,为6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聚乳酸(pLA) 降解 扫描电镜(SEM)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羟基丁酸含量对聚3-羟基丁酸与4-羟基丁酸共聚物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郭迎 孙炳新 +4 位作者 冯叙桥 揣成智 韩春阳 孙彬 陈彬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70,共5页
目的对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co-4HB)进行酶解测试。方法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失重率分析、热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和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物理性能及生物降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P(3HB-co-4HB)分子中4HB单体... 目的对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co-4HB)进行酶解测试。方法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失重率分析、热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和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物理性能及生物降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P(3HB-co-4HB)分子中4HB单体(文中均用摩尔分数表示)的引入提高了材料的柔韧性,材料的脆性下降;失重率方面,4种材料的降解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3HB)>P(3HB-co-5%4HB)>(3HB-co-10%4HB)>P(3HB-co-15%4HB);酶解前期,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强,而酶解后期材料的热稳定性逐渐下降;XRD结果表明材料降解过程中结晶度的变化不明显;P(3HB-co-4HB)分子中随着4HB单体含量的增加,材料表面粗糙度降低,酶解后材料表面被侵蚀,降解速率与失重率结果一致。结论 P(3HB-co-4HB)分子中4HB单体的引入显著影响了材料的机械性能,随着4HB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失重率越来越大,热稳定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材料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由于酶解过程属于从表面侵蚀开始,因此酶解过程中样品的结晶度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丁酸酯p(3hb) 3-羟基丁酸与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120—4hb)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