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CGRP及SP的明胶缓释微球用于修复家兔骨质疏松模型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伟 陈杰 +2 位作者 胡开进 张林林 丁宇翔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目的:将负载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SP)的明胶缓释微球植入骨质疏松兔的股骨缺损中,观察其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去势方法建立兔骨质松模型,利用乳化交联的方法制备负载不同浓度的CGRP及SP的明胶缓释微球。... 目的:将负载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SP)的明胶缓释微球植入骨质疏松兔的股骨缺损中,观察其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去势方法建立兔骨质松模型,利用乳化交联的方法制备负载不同浓度的CGRP及SP的明胶缓释微球。将24只骨质疏松兔随机分组,于股骨髁部制备骨缺损并分别植入负载10-6 mol/L、10-8 mol/L和10-10 mol/L的SP以及CGRP的明胶微球,3个月后处死观察结果。结果:负载不同浓度的CGRP及SP均能有效地促进成骨,影像学结果示SP在10-6 mol/L时其骨体积分数最高,并且能有效提高骨小梁数量,降低骨小梁间的间距(P<0.05),CGRP在浓度为和10-8 mol/L时效果即达到上述效果;而组织学结果示SP和CGRP均在浓度为10-6 mol/L时其新生骨组织比例最高(P<0.05)。结论:负载不同浓度的CGRP及SP均能有效地促进骨质疏松兔骨缺损的成骨,在所研究的浓度中,高浓度的效果优于低浓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物质 明胶 骨质疏松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P(St-CBA)核壳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及性质 被引量:9
2
作者 邱广亮 邱广明 +1 位作者 胡玲 柯云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4-277,共4页
运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Fe3O4 /P(St -CBA)核壳磁性复合微球。该微球粒径为 0 .0 75~0 .70 0 μm、w(Fe3O4 ) =0 .0 5 %~ 0 .90 % ,呈规整球型 ,表面光滑 ,在 0 .0 5T磁场中的磁响应性为3.0cm/min。制备微球的最佳条件为 :w(磁流体 ) =0... 运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Fe3O4 /P(St -CBA)核壳磁性复合微球。该微球粒径为 0 .0 75~0 .70 0 μm、w(Fe3O4 ) =0 .0 5 %~ 0 .90 % ,呈规整球型 ,表面光滑 ,在 0 .0 5T磁场中的磁响应性为3.0cm/min。制备微球的最佳条件为 :w(磁流体 ) =0 .5 %~ 3 .0 %、w(马来酸酐 ) =0 .0 %~2 .0 %、w(无水乙醇 ) =30 .0 %~ 7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磁性复合 分散聚合 磁液体 制备 性质 Fe3O4/p(St-C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12)P_5微球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淑玲 李淑 +1 位作者 石强强 李苗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885-1888,1893,共5页
以硫酸镍(NiSO4.7H2O)作为镍源,以乙二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利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了磷化镍(Ni12P5)微球。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分别对所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 以硫酸镍(NiSO4.7H2O)作为镍源,以乙二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利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了磷化镍(Ni12P5)微球。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分别对所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纯的四方相磷化镍(Ni12P5)微球,粒径约为2~5μm;研究了不同实验参数对样品尺寸、形貌及微球形成过程等的影响。最后对磷化镍微球的发光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物 Ni12p5 溶剂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大粒径P(GMA-St)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明亮 张秋禹 +2 位作者 刘燕燕 王为强 陈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5-809,共5页
以乙醇水溶液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为4~9μm的单分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共聚物(P(GMA-St))微球。研究了分散聚合中单体配比及浓度、醇水比、分散剂... 以乙醇水溶液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为4~9μm的单分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共聚物(P(GMA-St))微球。研究了分散聚合中单体配比及浓度、醇水比、分散剂及引发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P(GMA-St)微球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共聚合 单分散大粒径 p(GMA—St) St GMA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给药方式对^(32)P玻璃微球抑制舌鳞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卫国 李劲松 +2 位作者 蒋立坚 吴新中 林诗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顺铂不同腹腔注射方式联合瘤内注射32P玻璃微球(32P-GMS)对裸鼠舌鳞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探讨顺铂不同腹腔注射方式对32P-GMS间质注射内放射的增敏效果。【方法】将40只荷瘤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 【目的】观察顺铂不同腹腔注射方式联合瘤内注射32P玻璃微球(32P-GMS)对裸鼠舌鳞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效果,探讨顺铂不同腹腔注射方式对32P-GMS间质注射内放射的增敏效果。【方法】将40只荷瘤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单纯32P-GMS组、大剂量顺铂联合32P-GMS组和小剂量顺铂联合32P-GMS组),分别处理两周后取出肿瘤称瘤体质量,计算各组抑瘤率,比较各治疗组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单纯32P-GMS组、小剂量顺铂联合32P-GMS组及大剂量顺铂联合32P-GMS组抑瘤率分别为46%、78%、57%。【结论】多次小剂量顺铂较单次大剂量顺铂对32P玻璃微球对裸鼠舌鳞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有更明显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32p玻璃 内放射治疗 舌鳞癌细胞 TCA81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微球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淑玲 李淑 +3 位作者 李苗苗 闫路 程芳玲 杜经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5期46-49,共4页
以氯化镍作为镍源,无水乙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采用硬脂酸钠辅助的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了Ni2P微球.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i2P具有纯的六方相结构,形状为微球... 以氯化镍作为镍源,无水乙醇和水作为混合溶剂,采用硬脂酸钠辅助的溶剂热法成功地制备了Ni2P微球.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i2P具有纯的六方相结构,形状为微球,其直径介于2~4μm之间.硬脂酸钠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溶剂配比等对样品尺寸、形貌及微球形成过程等均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比实验得出Ni2P微球的最佳条件是硬脂酸钠的质量百分数为0.42%,VH20∶VEthanol=1∶1,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物 Ni2p 溶剂热 加氢脱硫/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pH敏感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宁志刚 高媛 李洋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470-472,475,共4页
以单体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MA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无水乙醇溶液中,60℃时通过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出一系列的聚甲基丙烯酸/丙烯酰P(MAA/AM)微球。实验结果表明,成功的制备... 以单体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MAA)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无水乙醇溶液中,60℃时通过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出一系列的聚甲基丙烯酸/丙烯酰P(MAA/AM)微球。实验结果表明,成功的制备700~1 100 nm粒径范围内的单分散的微球;初步实现了对单分散的微球粒径大小及分布情况的控制设计。此外,微球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此性能与MAA的解离常数有关;通过对环境pH值的调节可以迅速控制微球自身体积的收缩与溶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 p(MAA/AM) pH敏感性 粒径分布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2P微球的合成、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仝建波 温俊涛 +2 位作者 闫路 刘淑玲 刘岩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通过简单溶剂热,以乙二醇(EG)和苯(Benzene)为溶剂,在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Ni2P微球.结果表明,产物为纯的六方相Ni2P,形貌为由大量20nm的粒子组成的球形,微球直径介于1~3μm.通过考察反应温度、溶剂体积比及... 通过简单溶剂热,以乙二醇(EG)和苯(Benzene)为溶剂,在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成功制备出了Ni2P微球.结果表明,产物为纯的六方相Ni2P,形貌为由大量20nm的粒子组成的球形,微球直径介于1~3μm.通过考察反应温度、溶剂体积比及反应时间等对产物的影响,得到Ni2P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160℃,溶剂比例V(EG)∶V(Benzene)=1∶1,反应时间12h.并以所制备Ni2P微球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样品的初始放电容量达1 915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2p 溶剂热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瘤内注射^(32)P玻璃微球对肝癌组织的影响
9
作者 王金胜 曹喜才 +7 位作者 汪雅娟 范志斌 姜付显 韩燕 李斌 阎世鑫 谭建 王晓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瘤内注射^(32)P玻璃微球(^(32)P-GMS)对肝癌瘤组织的影响及其最佳剂量。方法建立24只兔VX2肝癌模型,分为A、B、C、D 4组并分别经皮瘤内注射37、74、111和148个放射性强度单位(MBq)的^(32)P-GMS,7、14和21 d后分批处死实验... 目的探讨经皮瘤内注射^(32)P玻璃微球(^(32)P-GMS)对肝癌瘤组织的影响及其最佳剂量。方法建立24只兔VX2肝癌模型,分为A、B、C、D 4组并分别经皮瘤内注射37、74、111和148个放射性强度单位(MBq)的^(32)P-GMS,7、14和21 d后分批处死实验兔并取注药部位肿瘤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注射^(32)P-GMS剂量与肿瘤细胞的放射性损害相关。A、B组不能完全杀死癌组织;C组肿瘤细胞几乎完全消失,纤维结缔组织对瘤灶形成完整的包绕;D组未见存活的肿瘤组织,但见正常肝组织亦被累及。结论经皮瘤内注射适量的^(32)P-GMS可以最大限度地杀伤瘤组织,本实验显示111 MBg为最佳剂量,对于阻止肝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32p玻璃 瘤内注射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PPy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对水中结晶紫的吸附性能
10
作者 乔永生 沈腊珍 +1 位作者 郭永 李晓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2-536,共5页
采用化学聚合法将聚吡咯(PPy)原位聚合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制备得到了磁性Fe3O4/PPy复合微球,考察该复合微球对水中结晶紫的吸附性能。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产品进行了表... 采用化学聚合法将聚吡咯(PPy)原位聚合在Fe3O4纳米粒子表面,制备得到了磁性Fe3O4/PPy复合微球,考察该复合微球对水中结晶紫的吸附性能。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多个粒径约8nm的Fe3O4粒子包埋在聚吡咯微球内,形成直径约为130nm的Fe3O4/PPy复合微球,其比饱和磁化强度为52.2 A·m2/kg,展现出良好的磁响应性能和迅速从液相中分离出来的能力。50mg的Fe3O4/PPy复合微球在30min内能够吸附水中97%的结晶紫(30mg/L,50mL);70mg的Fe3O4/PPy复合微球在15min内能吸附水中95%的结晶紫;在60min内,50mg和70mg的Fe3O4/PPy复合微球均能吸附水中100%的结晶紫,表明制得的Fe3O4/PPy复合微球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吸附剂,可用于吸附工业废水中的结晶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 4/p pY 复合 结晶紫 吸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P玻璃微球间质治疗联合加热对肿瘤微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汪永跃 王大章 +1 位作者 郑光勇 毛祖彝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6-226,共1页
关键词 32p玻璃间质 联合加热 血管作用 恶性肿瘤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D型逆转录病毒p27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的建立
12
作者 刘助红 王静 +4 位作者 李秀珍 尹雪琴 张钰 郭鹏举 黄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23,共7页
目的构建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p27蛋白,并建立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用于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检测。方法通过PCR扩增p27基因片段,与p GEX-4T-1表达载体进行连接,转化至BL21(DE3)进行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的形式及最佳诱导时间... 目的构建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p27蛋白,并建立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用于猴D型逆转录病毒的检测。方法通过PCR扩增p27基因片段,与p GEX-4T-1表达载体进行连接,转化至BL21(DE3)进行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蛋白表达的形式及最佳诱导时间。采取GST树脂纯化目标蛋白,包被磁珠,建立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重组蛋白以可溶的上清液进行表达,诱导的最佳时间为4 h。包被磁珠后,成功建立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对阳性血清稀释81倍仍可检测为阳性,对猴类其他病原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与ELISA法同时对24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其中3份样品的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结果为阳性,ELISA检测结果为2份阳性,1份阴性,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结论成功表达猴D型逆转录病毒p27蛋白,并运用该蛋白建立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样本需求少的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为后续推广应用多重流式免疫荧光微球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D型逆转录病毒 p27基因 原核表达 流式免疫荧光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富含环氧基团的单分散P(St-GMA)共聚物微球的制备
13
作者 张小舟 陈鸿博 +2 位作者 李发家 李欢 朱清梅 《广东蚕业》 2017年第1期44-45,共2页
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共聚单体,用分散共聚方法合成了聚(St-GMA)微球。通过扫描电镜(SEM)对P(St-GMA)微球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溶剂条件对微球粒径的影响。
关键词 共聚物 环氧基团 分散聚合 p(St-GMA)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co-AA)聚合物模板法制备中空SiO_2微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翠 谈梦婷 +1 位作者 杨万泰 石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1,66,共4页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的苯乙烯(St)和丙烯酸(AA)阴离子型无规共聚物[P(St-co-AA)]微球为模板,不经过分离和离心、表面改性等任何后处理过程,采用溶胶-凝胶方法直接进行二氧化硅(SiO_2)包覆,成功制得中空SiO_2微球。探究了氨水用量、正...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的苯乙烯(St)和丙烯酸(AA)阴离子型无规共聚物[P(St-co-AA)]微球为模板,不经过分离和离心、表面改性等任何后处理过程,采用溶胶-凝胶方法直接进行二氧化硅(SiO_2)包覆,成功制得中空SiO_2微球。探究了氨水用量、正硅酸乙酯(TEOS)用量以及不同AA用量对中空SiO_2微球的影响,并对制得的SiO_2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中空SiO_2微球分散性优异,体系中无SiO_2实心小粒子,粒径均一,表面形貌呈树莓状,微球壁厚可控制在5~30n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SiO2 p(St-co-AA) 溶胶-凝胶法 无皂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P(St-BA-AN)/PANI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制备与电性能
15
作者 闫建红 黄俐研 +2 位作者 刘正平 张军刚 侯文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90-2095,共6页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腈(AN)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单分散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P(St-BA-AN)]种子微球,再在该种子微球表面包覆聚苯胺(PANI),制得P(St-BA-AN)/PANI核壳结构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镜...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腈(AN)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单分散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P(St-BA-AN)]种子微球,再在该种子微球表面包覆聚苯胺(PANI),制得P(St-BA-AN)/PANI核壳结构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透射光谱(FTIR)和漫反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种子微球和复合微球的形态、结构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用四探针法测定了核壳结构复合物的导电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种子乳液共聚物的组成和加入苯胺的量及氧化剂的量等条件可调控复合微球的电导率.与P(St-BA)/PANI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相比,在核组成中引入了氰基的P(St-BA-AN)/PANI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电导率明显提高,当加入苯胺的量为P(St-BA-AN)种子微球与苯胺单体总质量分数的40%时,其电导率可达到0.71 S/cm.红外光谱结果证实了P(St-BA-AN)种子微球中的氰基和壳层中聚苯胺的胺基之间存在某种相互作用,导致核壳结构复合物电导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t—BA—AN)/pANI 核-壳结构 复合 导电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t-EA-MAA)模板法制备中空二氧化硅微球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瑶 牛奎 +2 位作者 柯磊 段芳 陈明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9-672,共4页
以种子乳液聚合制得的P(St-EA-MAA)共聚物微球为模板,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为助结构导向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制备了P(St-EA-MAA)/SiO2复合微球,经高温煅烧除去聚合物模板,得到了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热重分析(TGA)表明模... 以种子乳液聚合制得的P(St-EA-MAA)共聚物微球为模板,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为助结构导向剂,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制备了P(St-EA-MAA)/SiO2复合微球,经高温煅烧除去聚合物模板,得到了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热重分析(TGA)表明模板剂的最佳脱除温度为600℃。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观察显示所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球具有典型的中空结构和良好的单分散性,其尺寸主要取决于共聚物微球的大小,通过调节微球模板的尺寸可以有效控制中空微球的大小。N2吸附-脱附曲线显示二氧化硅壁具有丰富的微孔,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容分别为117.87m2/g、1.98nm和0.21cm3/g。在制备复合微球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CTAB可以调整中空微球的壁厚和壁的孔结构,使其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和孔容增加到219.79m2/g、3.89nm和0.25cm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t-EA-MAA) 模板 二氧化硅 中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神经肽与P物质缓释微球对小鼠拔牙窝成骨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子健 丁宇翔 周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验证负载感觉神经肽与P物质(substance P,SP)明胶缓释微球能否促进拔牙窝牙槽骨生成。方法:乳化交联法制备直径10~100μm的明胶微球,将10-6 mol/L的SP、神经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与微球混合... 目的:验证负载感觉神经肽与P物质(substance P,SP)明胶缓释微球能否促进拔牙窝牙槽骨生成。方法:乳化交联法制备直径10~100μm的明胶微球,将10-6 mol/L的SP、神经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与微球混合制成载药缓释系统。27只成年KM小鼠随机分为SP组、CGRP组、SP/CGRP混合组,每组9只。分别拔除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一侧拔牙窝内放入含生理盐水的空白微球作为对照组,另一侧拔牙窝内放入载药微球作为实验组。于第4周处死小鼠,取上颌骨标本,制作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观察新骨形成情况。结果:术后4周测量新骨组织体积比例(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SP实验组为(30.25±0.92)%,同型对照组为(10.66±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RP实验组为(19.46±1.46)%,同型对照组为(8.78±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实验组为(59.45±3.07)%,同型对照组为(10.06±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实验组为(59.453±3.071)%,混合空白组为(10.062±3.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混合空白组为(0.076±0.009)%,混合实验组为(0.132±0.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混合空白组为(0.841±0.212)%,混合实验组为(4.497±0.4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混合空白组为(0.184±0.072)%,混合实验组为(0.615±0.0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RP与SP均能够促进拔牙窝新骨生成,且两者对成骨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肽 p物质 明胶 牙槽骨 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照法制备载银P(St-co-MMA)复合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万斌 刘燕 +1 位作者 倪忠斌 陈明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62-1464,共3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BDK)为引发剂,在乙醇和水(V(乙醇)/V(水)=7/3)的混合介质中,由紫外(UV)光引发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分散共聚,研究了影响P(St-co-MMA)收率及其微球粒径的因素;...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BDK)为引发剂,在乙醇和水(V(乙醇)/V(水)=7/3)的混合介质中,由紫外(UV)光引发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分散共聚,研究了影响P(St-co-MMA)收率及其微球粒径的因素;在微球分散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AgNO3,经UV原位催化Ag+还原,制备出了负载有Ag纳米颗粒的P(St-co-MMA)复合微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光散射(LLS)和X射线衍射(XRD)对微球的粒径及Ag纳米颗粒的负载情况进行了表征,发现P(St-co-MMA)微球的粒径均一,可控制在500~800nm之间,Ag纳米颗粒较均匀地负载于微球的表面,平均大小为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分散共聚 p(St-co-MMA) 银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白血病病毒抗原高敏荧光微球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雨 刘亚涛 +7 位作者 王睿男 蒋菲 马英 李秀梅 王文 原小燕 顾小雪 王传彬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5期96-103,共8页
为建立快速定量检测家禽样本中禽白血病病毒抗原的方法,对禽白血病病毒p27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株2E5和3D5进行复苏、鉴定,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禽白血病病毒抗原高敏荧光微球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定量检测家禽样本中禽白血病... 为建立快速定量检测家禽样本中禽白血病病毒抗原的方法,对禽白血病病毒p27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株2E5和3D5进行复苏、鉴定,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禽白血病病毒抗原高敏荧光微球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定量检测家禽样本中禽白血病病毒,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对其他家禽病原无交叉反应且具有良好的检测重复性。对采自全国的240份临床家禽样品进行检测,同时用美国IDEXX公司生产的ELISA抗原试剂盒开展比较,结果发现两种方法符合率达93.98%,其中阳性样品符合率为90.83%,阴性样品符合率为95.83%;组内与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低于10%和15%。本研究建立的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高敏荧光微球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操作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 p27融合抗原 单克隆抗体 荧光 快速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温敏复合微球的制备及磁场中的释药行为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爱华 陈绮 +1 位作者 艾凡荣 王德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39-1243,共5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将Fe3O4与温敏性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共聚物[P(NIPAAm-co-Am)]复合,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温敏复合微球,并研究了其在60kHz,6.5kA·m-1交变磁场作用下的磁热性能和药物缓释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将Fe3O4与温敏性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共聚物[P(NIPAAm-co-Am)]复合,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温敏复合微球,并研究了其在60kHz,6.5kA·m-1交变磁场作用下的磁热性能和药物缓释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Fe3O4/P(NIPAAm-co-Am)复合微球具有良好的磁热性能,20min内即可使自身温度升高到温敏聚合物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约为42°C.复合微球在连续和间歇磁场作用下的药物释放行为显示,间歇性施加磁场能够延长药物的释放周期,而且能够有效增大药物的积累释放量.因具有良好的磁热和药物缓释性能,所制备的聚合物微球有望同步实现肿瘤热疗和化疗药物的可控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复合 药物缓释 FE3O4 p(NIpAAm-c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