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分散大粒径P(GMA-St)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3
1
作者 马明亮 张秋禹 +2 位作者 刘燕燕 王为强 陈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5-809,共5页
以乙醇水溶液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为4~9μm的单分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共聚物(P(GMA-St))微球。研究了分散聚合中单体配比及浓度、醇水比、分散剂... 以乙醇水溶液为反应介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径为4~9μm的单分散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共聚物(P(GMA-St))微球。研究了分散聚合中单体配比及浓度、醇水比、分散剂及引发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P(GMA-St)微球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共聚合 单分散大粒径 p(gma—st) st gma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P(St-BA-AN)/PANI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制备与电性能
2
作者 闫建红 黄俐研 +2 位作者 刘正平 张军刚 侯文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90-2095,共6页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腈(AN)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单分散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P(St-BA-AN)]种子微球,再在该种子微球表面包覆聚苯胺(PANI),制得P(St-BA-AN)/PANI核壳结构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镜...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腈(AN)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单分散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P(St-BA-AN)]种子微球,再在该种子微球表面包覆聚苯胺(PANI),制得P(St-BA-AN)/PANI核壳结构复合微球.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透射光谱(FTIR)和漫反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种子微球和复合微球的形态、结构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并用四探针法测定了核壳结构复合物的导电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种子乳液共聚物的组成和加入苯胺的量及氧化剂的量等条件可调控复合微球的电导率.与P(St-BA)/PANI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相比,在核组成中引入了氰基的P(St-BA-AN)/PANI核壳结构复合微球的电导率明显提高,当加入苯胺的量为P(St-BA-AN)种子微球与苯胺单体总质量分数的40%时,其电导率可达到0.71 S/cm.红外光谱结果证实了P(St-BA-AN)种子微球中的氰基和壳层中聚苯胺的胺基之间存在某种相互作用,导致核壳结构复合物电导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t—BA—AN)/pANI 核-壳结构 复合 导电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