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离子瓜尔胶/氧化纳米纤维素层层自组装涂布纸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吕勇 宋词 戴磊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7-264,共8页
食品包装材料在满足绿色环保要求的同时,需要更加优异的阻隔性能。采用生物质材料在纸基材料表面进行构筑,是目前功能性纸基包装材料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高碘酸钠和亚氯酸钠对纳米纤维素(CNF)进行氧化改性,制备氧化纳米纤维素(OCNF)... 食品包装材料在满足绿色环保要求的同时,需要更加优异的阻隔性能。采用生物质材料在纸基材料表面进行构筑,是目前功能性纸基包装材料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高碘酸钠和亚氯酸钠对纳米纤维素(CNF)进行氧化改性,制备氧化纳米纤维素(OCNF),再将阳离子瓜尔胶(CGG)和OCNF在食品包装原纸上进行层层自组装(LBL)来制备全生物质纸基包装材料。对新型纸基包装材料的油接触角、抗油脂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进行测试,通过静电印刷和喷墨打印的印刷方式对纸基包装材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CGG和OCNF在纸基表面进行层层自组装过程中,其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随着CGG和OCNF的自组装层数增加,涂布纸的油接触角和抗油脂指数显著增加。当自组装层数为5层时,油接触角为49.2°,抗油脂指数达到12。当自组装层数由单层提高到6层时,水蒸气透过率从3.21×10-11g·cm-1s-1Pa-1下降到1.49×10-11g·cm-1s-1Pa-1。通过静电复印和喷墨印刷在CGG/OCNF层层自组装涂布纸上进行数码印刷打样。结果表明,喷墨印刷方式具有更大的色域和阶调再现性能,能满足数码印刷打样基本需求。CGG/OCNF涂布纸在抗油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标签及高附加值包装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纳米纤维素 阳离子瓜尔胶 层层自组装 涂布纸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制备LiCoO_(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2
作者 田文燕 胡洪瑞 +2 位作者 刘富亮 刘江涛 石斌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81,共5页
电极的制备工艺对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采用干法电极工艺制备钴酸锂(LiCoO_(2))电极,通过SEM、X射线能谱、电阻率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干法电极的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导电性以及电化学性能。纤维化的聚四氟乙烯... 电极的制备工艺对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采用干法电极工艺制备钴酸锂(LiCoO_(2))电极,通过SEM、X射线能谱、电阻率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干法电极的微观形貌、元素分布、导电性以及电化学性能。纤维化的聚四氟乙烯(PTFE)广泛、均匀地分布在LiCoO_(2)活性物质颗粒的周围,在干法电极内部形成一个完整、致密的三维网状结构;电阻率和EIS测试表明,干法电极具有更好的导电性;以1.0 C在2.5~4.2 V循环200次,容量保持率为80.28%,优于湿法电极的72.85%,表明由纤维状的PTFE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可改善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提升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酸锂(LiCoO_(2)) 锂离子电池 干法电极 纤维化 三维网状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对心房纤颤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丽媛 严华 +3 位作者 陈湘桂 黄军章 何东明 陈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6-597,共2页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对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入选125例孤立性房颤患者与60例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用气相色谱与质量光谱学法检... 目的: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对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入选125例孤立性房颤患者与60例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用气相色谱与质量光谱学法检测尿液异前列腺素(F2-IsoP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患者血清IL-6、IL-8、IL-10、TNF-α、MCP-1浓度均增高(均P<0.05),而尿F2-IsoPs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602)。在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三种房颤中,血清TNF-α、IL-10浓度逐级增加(均P<0.05)。结论:炎症与心房纤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标志物在房颤患者心房结构重构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1
4
作者 易茜 蹇朝 +4 位作者 李勇 肖颖彬 陈林 唐富琴 马瑞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多种氧化应激标志物在血清及组织中的动态变化,观察其在心房结构重构中的表达,探讨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我中心44例2014年2-5月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根据病史及术前动态心... 目的通过分析多种氧化应激标志物在血清及组织中的动态变化,观察其在心房结构重构中的表达,探讨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我中心44例2014年2-5月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根据病史及术前动态心电图记录分为2组:持续性房颤(AF)组26例,窦性心律(SR)组18例。术中取部分右心耳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右心耳组织NOX2蛋白表达,用ELISA法测定右心耳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ve protein products,AOPP)浓度以及血清中ROS、AOPP含量。结果 AF组心房组织中MDA[(15.41±1.69)μmol/mg]、SOD[(13.32±1.25)μmol/mg]、ROS[(18.53±3.47)μmol/mg]、AOPP[(29.69±2.09)μmol/mg]含量与SR组MDA[(11.46±1.83)μmol/mg]、SOD[(10.65±1.15)μmol/mg]、ROS[(13.65±3.29)μmol/mg]、AOPP[(21.94±1.94)μmol/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组血清中ROS含量[(34.6±2.61)μmol/L]明显高于SR组[(17.8±1.03)μmol/L],2组患者血清中AOP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R组相比,AF组右心耳组织胶原纤维增生明显,NOX2蛋白表达呈强阳性。结论房颤时发生以间质纤维化改变的心房结构重构,氧化应激参与了房颤发生和结构重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心房重构 氧化应激 NADPH氧化酶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附甲素抗氧化和抗房颤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巧 孙建国 +4 位作者 黄潞 张丽 于雪莉 刘静涵 汤依群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5-241,共7页
研究关附甲素(Guanfu base A,GFA)的抗房颤和抗氧化作用。大鼠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Ca Cl210 mg/m L,Ach 66μg/m L),连续7 d建立房颤模型。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FA治疗组(6 mg/kg,12 mg/kg)、胺碘酮(Amiodarone,Ami... 研究关附甲素(Guanfu base A,GFA)的抗房颤和抗氧化作用。大鼠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Ca Cl210 mg/m L,Ach 66μg/m L),连续7 d建立房颤模型。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FA治疗组(6 mg/kg,12 mg/kg)、胺碘酮(Amiodarone,Ami)治疗组(50 mg/kg)以及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治疗组(10 mg/kg)。测定大鼠房颤持续时间和有效不应期(AERP),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试剂盒测定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GFA(6 mg/kg,12 mg/kg,po)治疗4 d后能缩短房颤持续时间,延长AERP,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提高,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心房肌p22phox、p47phox、p67phox、gp91phox表达下调,膜Rac-1与胞浆Rac-1比值显著下降,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0)表达升高。提示GFA(6 mg/kg,12 mg/kg)能有效抑制房颤引起的大鼠心房氧化应激损害,抑制房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附甲素 心房颤动 氧化应激 NADPH氧化酶 缝隙连接蛋白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房颤患者内皮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与血小板功能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3
6
作者 傅锐斌 吴平生 +1 位作者 吴书林 邱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1-773,共3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房颤内皮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与血小板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特发性房颤的患者和年龄、性别因素匹配的健康对照个体,测定其血小板计数,并采用Griess法测定血浆硝酸盐/亚硝酸盐(NOx),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性因子(... 目的研究特发性房颤内皮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与血小板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特发性房颤的患者和年龄、性别因素匹配的健康对照个体,测定其血小板计数,并采用Griess法测定血浆硝酸盐/亚硝酸盐(NOx),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性因子(vWF)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比较两组间这些指标差异,分析内皮功能指标和血小板激活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特发性房颤和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20.5×109±82.1×109)和(236.0×109±36.0×109)109/L(P=0.282),血浆NOx水平分别为(18.2±7.3)和(24.3±7.8)μmol/L(P=0.049),血浆vWF水平分别为(112.9±36.8)%和(106.1±34.3)%(P=0.404),血浆sP-selectin水平分别为(25.6±6.2)和(22.4±4.8)ng/ml(P=0.007)。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特发性房颤患者血浆NOx水平与sP-selectin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05,P=0.025)。特发性房颤患者血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降低,sP-selectin水平显著增高,NO水平与sP-selectin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房颤本身可能导致内皮功能减退和血小板功能激活,内皮功能减退可能为引起房颤血小板功能激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房颤 一氧化氮 可溶性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竹桃麻素对兔心房电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德贤 任凯 +3 位作者 官媛 张晔 王玉堂 单兆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抑制剂夹竹桃麻素对兔心房急性电重构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房快速起搏组和夹竹桃麻素+心房快速起搏组(夹竹桃麻素组),每组6只。对照组和心房快速起搏组术前生... 目的探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抑制剂夹竹桃麻素对兔心房急性电重构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新西兰白兔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心房快速起搏组和夹竹桃麻素+心房快速起搏组(夹竹桃麻素组),每组6只。对照组和心房快速起搏组术前生理盐水3 ml/(kg·d)灌胃3 d,夹竹桃麻素组予30 mg/(kg·d)药物灌胃3d。对照组术中不行心房快速起搏,心房快速起搏组与夹竹桃麻素组术中以最快的能维持心房1:1起搏的频率(500~600/min)给予快速刺激。分别在0、0.5、1.0、1.5、2.0、2.5和3.0 h时,测量基础刺激周长分别为200 ms和1 50 ms的右心房有效不应期(atrial effective rcfractory period,AERP),分析AERP频率适应性的变化,并记录心房颤动(房颤)的诱发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夹竹桃麻素组AERP_(200)和AERP_(150)无明显变化,心房快速起搏组AERP_(200)和AERP_(150)与心房快速起搏时间呈负相关(r=—0.650,P<0.01;r=—0.498,P<0.01);对照组和夹竹桃麻素组AERP频率适应性指标无明显变化,心房快速起搏组AERP频率适应性与心房快速起搏时间呈负相关(r=一0.341,P<0.05);心房快速起搏组和夹竹桃麻素组的房颤诱发率分别为66.67%和16.67%,平均房颤持续时间分别为37.75 min和0.6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竹桃麻素能够减缓心房电重构的发生、发展,降低房颤的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P 夹竹桃科 心房颤动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SIRT1表达以及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孙雪林 卜培莉 +3 位作者 刘军妮 王希 吴新宁 赵立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2-974,共3页
目的:观察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SIRT1的表达及其与心房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共38例,按照是否合并房颤分为两组:持续性房颤组25例(AF组),其房颤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窦性心律组13例(SR组)。在术中取其部分... 目的:观察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SIRT1的表达及其与心房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心脏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共38例,按照是否合并房颤分为两组:持续性房颤组25例(AF组),其房颤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窦性心律组13例(SR组)。在术中取其部分右心耳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右心耳组织SIRT1蛋白表达,同时测定右心耳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金属硫蛋白(MT)的含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发现AF组患者SIRT1表达(45.8±4.03)%高于SR组(19.7±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MDA为(7.24±1.05)nmol/mg,SOD为(1034.25±84.32)U/mg,MT为(7.21±1.46)μg/g,窦性心律组MDA为(3.01±0.47)nmol/mg,SOD为(723.63±65.23)U/mg,MT为(4.31±1.23)μg/g,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组SIRT1表达与MDA、SOD、M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7、-0.521、-0.394(P<0.05)。结论:房颤患者右心耳组织SIRT1表达增加,与氧化应激指标呈负相关,提示SIRT1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在房颤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房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梅 华琦 +1 位作者 刘荣坤 杨铮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患者88例,其中伴房颤者34例,分为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房颤组2组,实验室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心脏超声下评价心...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简称高血压)患者88例,其中伴房颤者34例,分为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房颤组2组,实验室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心脏超声下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各项指标。以34名健康人作对照组。结果高血压合并房颤组较高血压组左房内径显著增大,血浆ET水平和ET/NO比值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P<0.001),而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P<0.001)。结论高血压合并房颤病人左房在原有高血压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内皮细胞功能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功能 心房颤动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血浆内皮素(ET) 心脏结构和功能 高血压组 血浆ET水平 实验室测定 对照组 一氧化氮 心脏超声 左房内径 NO比值 NO水平 健康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延广 陈福坤 +6 位作者 邓龙 李娟 李瑞生 林琨 时向民 单兆亮 王玉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53-1256,共4页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PAF组(P组),每组6只。P组开胸暴露心脏,进行RAP;S组仅行手术,不进行快速心房起搏。3h后...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1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PAF组(P组),每组6只。P组开胸暴露心脏,进行RAP;S组仅行手术,不进行快速心房起搏。3h后获取心脏组织、血液标本,通过酶联免疫标记法检测2组兔左、右心房、外周静脉血的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及左、右心房组织的丙二醛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左、右心房内皮vWF表达情况。结果 P组外周血TM、vWF水平较S组明显升高[(125.36±26.66)μg/L vs(90.09±5.87)μg/L,P<0.05;(1332.96±252.53)ng/L vs(899.38±39.56)ng/L,P<0.05],且左心房血TM、vWF水平较右心房、外周血更高(P<0.01)。P组心房内皮vWF含量明显较S组增多,P组左心房内皮vWF含量增多较右心房更为显著。P组左心房丙二醛较S组左心房明显增高[(8.40±0.47)nmol/ml vs(5.43±0.71)nmol/ml,P=0.00],且P组左心房丙二醛高于右心房(P<0.05)。心房组织丙二醛水平与TM、vWF水平明显相关(r=0.68,P=0.01;r=0.47,P=0.04)。结论 PAF可以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且以左心房更为显著;组织氧化应激在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栓调节蛋白 von WILLEBRAND因子 丙二醛 氧化性应激 心律失常 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合欢素对糖尿病兔心房重构及心房颤动诱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洋 周玲玲 +3 位作者 吴小寒 李广平 许纲 刘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8-752,共5页
目的探讨金合欢素对糖尿病兔心房重构及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选取16只作为对照组,另32只成功建立四氧嘧啶兔糖尿病模型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金合欢素组(后颈部皮下注射金合欢素前体药物6 mg/k... 目的探讨金合欢素对糖尿病兔心房重构及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日本大耳白兔48只,随机选取16只作为对照组,另32只成功建立四氧嘧啶兔糖尿病模型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金合欢素组(后颈部皮下注射金合欢素前体药物6 mg/kg,2次/d,连续8周),各16只。检测各组白兔超声心动图及血流动力学指标,通过病理和电生理检查,测定3组白兔左心房胶原容积分数、250 ms起搏时房间传导时间、心房电生理参数及房颤诱发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糖尿病组左心房胶原容积分数高于对照组和金合欢素组[(11.58±2.39)%vs(3.40±0.72)%和(4.26±0.49)%,P<0.01],糖尿病组左、右心房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和金合欢素组减慢(P<0.05,P<0.01);房间传导时间长于对照组和金合欢素组(P<0.01),糖尿病组左心房传导异质性指数、300 ms和250 ms基础起搏周长时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高于对照组和金合欢素组(P<0.05,P<0.01),糖尿病组房颤诱发率高于对照组和金合欢素组(2.71%vs 0.63%和0.63%,χ~2=10.67,P<0.05)。结论金合欢素可改善糖尿病兔心房结构重构及电重构,降低房颤诱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房重构 心房颤动 黄酮类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猪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晓峰 王志荣 +3 位作者 张卓琦 张超群 徐晤 张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干预对快速起搏右心房诱发的持续性心房颤动(AF)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RES对持续性AF时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 18只小家猪(雌雄不拘)按完全随机设计的随机分组方法(采用动物...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干预对快速起搏右心房诱发的持续性心房颤动(AF)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RES对持续性AF时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 18只小家猪(雌雄不拘)按完全随机设计的随机分组方法(采用动物编号和随机分组表)分为起搏组(ATP组,n=6)、假手术组(Sham组,n=6)和RES干预组(n=6),采用Seldinger血管穿刺技术穿刺右或左侧颈内静脉送入双极电极至右心房并连接至实验用起搏器,快速起搏心房(500次/min)2周(Sham组猪不起搏)制备持续性AF实验模型。RES组猪于起搏前一周开始服用RES(2.5 mg·kg-1·d-1)。用ELISA法检测3组手术前后MDA、SOD水平。结果 (1)起搏前:MDA、SOD值在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起搏2周后:1与起搏前比较,ATP组和RES组MDA明显升高,SOD降低(均为P<0.01);Sha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间比较,ATP组MDA值明显高于Sham组和RES组(均为P<0.01),RES组MDA值稍高于Sha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P组SOD值明显低于Sham组和RES组(均为P<0.01),RES组SOD值明显高于ATP组(P<0.01),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起搏右心房诱导的持续性AF猪的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明显增高,另外RES可明显减轻持续性AF猪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心房颤动 氧化应激 心房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钒配合物抑制朊蛋白淀粉样肽的纤维形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宝红 胡国胜 +3 位作者 朱登森 王文姬 巩格辉 杜为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10-1818,共9页
采用荧光光谱(FS)、核磁共振(NMR)、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和透射电镜(TEM)方法研究过氧钒配合物(NH4)[VO(O_2)_2(bipy)]?4H_2O(1)和(NH_4)[VO(O_2)2(phen)]?2H_2O(2)与朊蛋白淀粉样肽Pr P106-126的突变体M109F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 采用荧光光谱(FS)、核磁共振(NMR)、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和透射电镜(TEM)方法研究过氧钒配合物(NH4)[VO(O_2)_2(bipy)]?4H_2O(1)和(NH_4)[VO(O_2)2(phen)]?2H_2O(2)与朊蛋白淀粉样肽Pr P106-126的突变体M109F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过氧钒配合物可直接与M109F肽结合,并通过甲硫氨酸112的氧化作用来达到对M109F肽聚集的抑制作用。与配合物2比较,配合物1显示出对M109F肽更好的抑制作用;过氧钒配合物1和2都可以有效地降低M109F肽诱导的细胞毒性。本工作为潜在金属药物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蛋白神经肽 过氧钒配合物 纤维化 甲硫氨酸氧化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房颤的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磊 杨劲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0,共5页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但是由于存在较高的心律失常复发率和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随着对房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大量临床试验和动物试验数据的支持,抗...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但是由于存在较高的心律失常复发率和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随着对房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大量临床试验和动物试验数据的支持,抗炎治疗、抗氧化应激、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调节、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功能的调节等有可能成为房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上述几种过程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以及一系列相关的非离子通道阻断剂的临床试验结果,希望能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炎症 氧化应激 RAAS 缝隙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纳米纤维素/壳聚糖施胶涂布纸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词 吕勇 +1 位作者 童树华 孟育 《数字印刷》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66,共7页
为了满足绿色包装需求、提高纸包装材料的绿色环保性及阻隔性能,本研究使用高碘酸钠对纳米纤维素(CNF)进行氧化改性,制备氧化纳米纤维素(OCNF),将OCNF与壳聚糖(CTS)进行复配制备OCNF/CTS复合施胶剂,然后在食品包装原纸上进行表面施胶涂... 为了满足绿色包装需求、提高纸包装材料的绿色环保性及阻隔性能,本研究使用高碘酸钠对纳米纤维素(CNF)进行氧化改性,制备氧化纳米纤维素(OCNF),将OCNF与壳聚糖(CTS)进行复配制备OCNF/CTS复合施胶剂,然后在食品包装原纸上进行表面施胶涂布,测试纸张的抗油脂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最后利用喷墨打印和静电印刷对纸张进行数码印刷适性评价。结果表明:OCNF/CTS施胶剂在表面涂布过程中,OCNF和CTS之间发生了一定的交联反应。在相同的涂布量下,随着OCNF含量增加,涂布纸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出现先减少后增大。当OCNF含量为0.5%(质量分数)时,抗油脂指数能达到12,水蒸气阻隔性能、抗油脂性能最佳。对OCNF/CTS涂布纸进行数码印刷打样,其在喷墨印刷中具有更大的色域和阶调再现性能,能满足数码印刷打样基本需求。研究表明,OCNF/CTS涂布纸在个性化包装材料、标签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纳米纤维素 壳聚糖 涂布纸 阻隔性能 印刷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氧化应激途径对犬无菌性心包炎所致房颤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中 单守勤 +4 位作者 郑强荪 赵晋波 阎春草 石桦 孔令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6-1072,共7页
目的采用犬无菌性心包炎模型检验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对房颤的影响及其对心房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20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UFAs组,分别行开胸造无菌性心包炎模型。PUFAs组实验开始前4周给... 目的采用犬无菌性心包炎模型检验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对房颤的影响及其对心房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20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UFAs组,分别行开胸造无菌性心包炎模型。PUFAs组实验开始前4周给予PUFAs 2g/d,术前和术后第2天分别测量心房各项电生理学指标(AF的诱导性和持续性指标、心房有效不应期、房内传导时间),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房组织中3-硝基酪氨酸水平。结果术前两组间心房各项电生理学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与对照组相比,PUFAs组房颤可诱导性[(11.0±7.4)%vs(28.0±10.3)%,P〈0.001]和持续性[房颤时程中位数:1 105(655.8-1 406.5)s vs 2 516.5(1 187-3 361)s,P〈0.05]降低,并且心房有效不应期延长[(133.4±4.1)ms vs(129.8±4.3)ms,P〈0.05)],房内传导时间缩短[(46.6±4.4)ms vs(51.9±4.8)ms,P〈0.05],心房组织3-硝基酪氨酸水平降低(P〈0.000 1)。结论 PUFAs可以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危险,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作用于房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 氧化性应激 心包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达 周建庆 +3 位作者 林海燕 徐光泽 王自成 王圣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741-3744,共4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血清中尿酸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5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的25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血清中尿酸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5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的25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hs-CRP、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左房内径(LA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 <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尿酸、hs-CRP、LVEF、LAD、年龄及应用β-blocker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年龄、LVEF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具有相关性,但尿酸是直接参与了心房的重构过程,或者只是代表了氧化应激或炎症反应过程的一个标志物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氧化应激 心房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心房颤动上游治疗中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雪峰 江凤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6期459-462,共4页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导致的脑卒中及其他血栓栓塞事件是患者死亡或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AF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对现有的治疗手段也提出了挑战。上游治疗实质上是近年来提出的非抗心律...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导致的脑卒中及其他血栓栓塞事件是患者死亡或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AF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对现有的治疗手段也提出了挑战。上游治疗实质上是近年来提出的非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和治疗AF的一种新方法,即针对炎症、氧化应激、离子通道等途径产生影响…,贯穿于所有类型AF的各个阶段.从而减轻/逆转心房重构,其本质就是AF的一、二级预防心[2]。2010年欧洲心脏病协会AF指南首次将其正式确定为AF治疗的新策略、新方法[3]。我们就他汀类药物在AF上游治疗中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阐述,为他汀类临床药物的研究及AF的治疗策略提供~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心房颤动 炎症 氧化性应激:多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纳米纤维素纤丝/聚乳酸复合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勇 候百权 +1 位作者 宋词 戴磊 《数字印刷》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1,共6页
纳米纤维素纤丝(CNF)具有生物质及纳米材料的双重特性,在聚乳酸(PLA)基体中添加CNF,可以提高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在食品包装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高碘酸钠氧化纳米纤维素纤丝制得氧化纳米纤维素纤丝(OCNF),采... 纳米纤维素纤丝(CNF)具有生物质及纳米材料的双重特性,在聚乳酸(PLA)基体中添加CNF,可以提高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在食品包装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高碘酸钠氧化纳米纤维素纤丝制得氧化纳米纤维素纤丝(OCNF),采用溶液浇注方法制备了不同OCNF及CNF添加量的复合膜,测试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同时分析薄膜红外光谱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当OCNF含量为4.0wt%时,OCNF/PL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为62.2MPa,弹性模量为4.52GPa,断裂伸长率为14.5%;与CNF/PLA复合膜相比,分别增加了19.4%、9.7%、13.5%。通过红外光谱和微观形态分析,氧化改性后的OCNF与基体PLA发生了一定的交联,且OCNF具有更多的分丝和物理"交联",提高了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水蒸气阻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纳米纤维素纤丝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水蒸气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有关心房重构、纤维化、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正 王晓晨 +4 位作者 盛建龙 何非 程诚 章超惠 许邦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有关心房重构、纤维化、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方面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6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心房重构[包括骨保护素(OPG)、核因子...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有关心房重构、纤维化、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方面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6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心房重构[包括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纤维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氧化应激[包括活性氧(ROS)、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胰岛素抵抗[人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网膜素-1(Omentin-1)]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AOPP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心房重构及纤维化相关指标、ROS及FGF-2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了解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重构机制有助于房颤的预防和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不仅容易出现心肌纤维化现象而且会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及胰岛素抵抗,临床中应加强相关指标的检测,以期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重构 纤维化 氧化应激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