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lumina-matrix oxide/oxide composites
1
作者 Makoto EZUMI Daisuke NOMOTO Takahiro AKAO Tetsuhiko ONDA Zhong-Chun CHEN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290-295,共6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商剑钊 吴小飞 +5 位作者 曹晔洁 吕云蕾 李精鑫 王晶 董宁 刘永胜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7,共13页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新兴民用等领域,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大多存在成本较高、周期过长等问题,限制其应用和推广,发展低成本制备工艺...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新兴民用等领域,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大多存在成本较高、周期过长等问题,限制其应用和推广,发展低成本制备工艺是推动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现状,总结了反应熔渗、纳米浆料浸渗瞬时共晶、浆料浸渗结合热压等低成本工艺的研究现状,围绕制备工艺优化、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了低成本制备工艺的未来研究方向,如熔盐法制备超高温陶瓷界面和反应诱导相分离制备具有孔隙结构均匀的多孔基体,可显著提升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低成本 反应熔渗 纳米浆料浸渗瞬时共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TiB_(2)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3
作者 刘钧 陈哲 +4 位作者 陈东 李险峰 吴一 夏存娟 王浩伟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7,共7页
原位自生TiB_(2)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兼具高模量、高强塑性、高抗疲劳与良好的加工成形性能,作为结构材料应用于航天飞行器,有助于实现相关构件的轻量化设计,且仅通过常规铝合金加工方法与设备,即可实现铝基复合材料构件的规模化... 原位自生TiB_(2)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兼具高模量、高强塑性、高抗疲劳与良好的加工成形性能,作为结构材料应用于航天飞行器,有助于实现相关构件的轻量化设计,且仅通过常规铝合金加工方法与设备,即可实现铝基复合材料构件的规模化制造。对比分析了原位自生TiB_(2)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铝合金、传统铝基复合材料的优缺点,介绍了铸造、变形和增材制造三大系列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与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系列铝基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典型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原位自生TiB_(2)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陶瓷颗粒 原位自生 铸造成形 塑性加工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激光加工技术研究综述
4
作者 尹泽坤 梅雪松 崔健磊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2-63,共22页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C_(f)/SiC和C_(f)/SiC)(CMC-SiC)作为一种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因其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和高强度性能,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的极端服役环境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系统报道了CMC-SiC激光加工技术的研...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C_(f)/SiC和C_(f)/SiC)(CMC-SiC)作为一种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因其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和高强度性能,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的极端服役环境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系统报道了CMC-SiC激光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连续激光和长/短脉冲激光加工及超快脉冲激光加工在该材料加工领域中的现状,并探讨了气体、液体、超声振动、电磁等多种能场复合激光加工方法对加工质量的提升效果,分析了激光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热影响区、氧化层、层间开裂、纤维拔出等关键问题,总结了当前多能场协同加工CMC-SiC的研究成果,为促进多能场复合加工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 激光加工 复合能场 激光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韩桂芳 陈照峰 +2 位作者 张立同 成来飞 徐永东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1,20,共5页
从基体和纤维的选择、制备工艺等几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着重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渗透法、反应熔体浸渗法、先驱体浸渗热解法、电泳沉积法、浆料浸渗热压和浆料浸渗结合氧化物先驱体浸渗热解法等... 从基体和纤维的选择、制备工艺等几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着重阐述了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渗透法、反应熔体浸渗法、先驱体浸渗热解法、电泳沉积法、浆料浸渗热压和浆料浸渗结合氧化物先驱体浸渗热解法等氧化物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原理及其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 制备 航空发动机 先驱体浸渗热解法 反应熔体浸渗法 化学气相渗透法 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抗氧化碳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闫联生 崔万继 +2 位作者 崔红 宋麦丽 刘博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1,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陶瓷涂层抗氧化改性C/C复合材料和陶瓷基体抗氧化C/C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主要包括1 800℃以下、1 800~2 200℃和2 200℃以上不同使用温度范围的抗氧化陶瓷涂层以及SiC陶瓷和超高温陶瓷基体改性复合材料.指...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陶瓷涂层抗氧化改性C/C复合材料和陶瓷基体抗氧化C/C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主要包括1 800℃以下、1 800~2 200℃和2 200℃以上不同使用温度范围的抗氧化陶瓷涂层以及SiC陶瓷和超高温陶瓷基体改性复合材料.指出了目前高超声速飞行器2 200℃以上超高温抗氧化热防护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C复合材料 抗氧化 基体改性 陶瓷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AZ31镁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结构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薛文斌 金乾 +1 位作者 朱庆振 马跃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2-616,共5页
采用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在SiC颗粒增强AZ31镁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保护性陶瓷膜.分析了陶瓷膜的表面形貌、截面组织和相组成,并测量了膜层的硬度、热震和电化学腐蚀特性.结果表明,陶瓷膜由MgO、Mg2SiO4和少量同电解液组成元素相关的相... 采用微弧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在SiC颗粒增强AZ31镁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保护性陶瓷膜.分析了陶瓷膜的表面形貌、截面组织和相组成,并测量了膜层的硬度、热震和电化学腐蚀特性.结果表明,陶瓷膜由MgO、Mg2SiO4和少量同电解液组成元素相关的相所组成,膜内还残留少量SiCP增强体.膜层的最高硬度可达到HV800,比复合材料基体提高五倍以上.经过100次热循环(500℃→水淬)后膜层与复合材料结合良好,显示该膜层有较好的抗热震性能.微弧氧化处理后,SiCP/AZ31镁基复合材料的抗腐蚀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镁基复合材料 陶瓷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组成与性能 被引量:17
8
作者 辛世刚 宋力昕 +1 位作者 赵荣根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3-229,共7页
微弧氧化是一种利用液相介质中阳极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放电合成氧化物陶瓷膜的技术.本文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氧化铝陶瓷膜.XRD和SEM分析结果显示,陶瓷膜由α-Al2O3、γ-Al2O3和ε-Al2O3组成,与基体结合效果好,... 微弧氧化是一种利用液相介质中阳极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放电合成氧化物陶瓷膜的技术.本文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氧化铝陶瓷膜.XRD和SEM分析结果显示,陶瓷膜由α-Al2O3、γ-Al2O3和ε-Al2O3组成,与基体结合效果好,陶瓷膜表面存在大量类似火山口的等离子体放电产物,说明陶瓷膜是沿着放电通道生长.陶瓷膜的最高硬度可达21GPa,分布在距界面12μm附近;恒电位极化实验结果显示,经微弧氧化后的铝基复合材料拥有非常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微弧氧化 氧化铝 陶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p/A356复合材料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生长规律与性能 被引量:16
9
作者 夏伶勤 韩建民 +2 位作者 崔世海 杨智勇 李卫京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6,共7页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SiC_p/A356复合材料表面沉积获得连续致密的陶瓷膜,测定了陶瓷膜的生长曲线和显微硬度,利用SEM与XRD分析了陶瓷膜的组织形貌和相组成,考察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的耐磨和防腐性能。结果表明:SiC增强体阻碍了微弧...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SiC_p/A356复合材料表面沉积获得连续致密的陶瓷膜,测定了陶瓷膜的生长曲线和显微硬度,利用SEM与XRD分析了陶瓷膜的组织形貌和相组成,考察了金属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的耐磨和防腐性能。结果表明:SiC增强体阻碍了微弧氧化膜的生长,但它并未破坏其完整性;微弧氧化处理初始阶段,陶瓷膜生长方式以向外生长为主,陶瓷膜主要由γ-Al_2O_3相组成;30min后,向外生长逐渐变慢,向内生长开始增强;处理20min之后,陶瓷膜主要由γ-Al_2O_3,α-Al_2O_3相和莫来石相构成;膜层耐磨性良好,耐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微弧氧化 陶瓷涂层 生长规律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碳化硅及铝合金氧化入渗 被引量:13
10
作者 徐文武 史玉升 +3 位作者 黄树槐 刘锦辉 程迪 郭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50-1954,共5页
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和金属直接氧化法相结合的技术,制备SiC-Al2O3-Al陶瓷基复合材料零件。研究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碳化硅零件坯体的工艺和脱脂预处理工艺对坯体孔隙率的影响规律,以及氧化入渗工艺影响因素;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 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和金属直接氧化法相结合的技术,制备SiC-Al2O3-Al陶瓷基复合材料零件。研究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碳化硅零件坯体的工艺和脱脂预处理工艺对坯体孔隙率的影响规律,以及氧化入渗工艺影响因素;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分别对成形好的复合材料进行微观形貌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和金属直接氧化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可以直接利用三维图形,快速成形出复杂形状的SiC-Al2O3-Al复合材料零件;其陶瓷相和金属相都呈三维网络状分布,SiC、Al2O3和金属相的体积分数分别为45.1%、32.7%和18.0%,孔隙率为4.2%,抗弯强度为361.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金属直接氧化 SiC-Al2O3-Al 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基体改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星 崔红 闫联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2-24,29,共4页
基体改性是对C/C复合材料进行氧化防护的主要措施之一。综合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报道,重点介绍了3种基体改性方法,指出基体置换法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而SiC陶瓷是比较理想的置换炭基体的材料。综述了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先驱体转化法(P... 基体改性是对C/C复合材料进行氧化防护的主要措施之一。综合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报道,重点介绍了3种基体改性方法,指出基体置换法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而SiC陶瓷是比较理想的置换炭基体的材料。综述了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先驱体转化法(PIP)和液相渗硅法(LSI)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优点及其不足。对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抗氧化 基体改性 SIC陶瓷 C/C-SIC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邹世钦 张长瑞 +1 位作者 周新贵 曹英斌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20,共5页
对碳纤维增强陶瓷材料抗氧化涂层的要求、组成与制备工艺以及最近抗氧化涂层体系的发展做了综述 ,并且对今后抗氧化涂层的发展作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抗氧化涂层 制备 功能层材料 抗冲蚀层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健波 张海军 +1 位作者 王军凯 张少伟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156,160,共6页
综述了近几年碳纳米管(CNTs)增强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镁和氧化锆)和非氧化物(氮化硅和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着重总结了CNTs增强氧化物陶瓷和非氧化物陶瓷的优缺点,并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解决碳纳米管... 综述了近几年碳纳米管(CNTs)增强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镁和氧化锆)和非氧化物(氮化硅和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着重总结了CNTs增强氧化物陶瓷和非氧化物陶瓷的优缺点,并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开发新型高效催化剂,解决碳纳米管成本昂贵的问题,改善碳纳米管与陶瓷基体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陶瓷基复合材料 氧化物陶瓷 非氧化物陶瓷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愈合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晓慧 堵永国 +3 位作者 肖加余 胡君遂 吴剑锋 芦玉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80,共6页
模拟生物自愈合的机理与过程制备出具有自愈合能力的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提高其高温抗氧化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近年国内外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自愈合机理,总结了影响愈合能力的主要因素,重点阐述了三种类型的自... 模拟生物自愈合的机理与过程制备出具有自愈合能力的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是提高其高温抗氧化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近年国内外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自愈合机理,总结了影响愈合能力的主要因素,重点阐述了三种类型的自愈合单元的成分与性能,并对未来自愈合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未来自愈合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新型全温区自愈合单元的研制和多种自愈合单元的复合应用实现全方位防御体系来进一步提高使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陶瓷基复合材料 自愈合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周立玉 李秀兰 +1 位作者 钟强 何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1-25,共5页
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低密度、良好的抗疲劳性、成本低等优点。综述了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制备工艺的优点、应用范围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展望了... 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性、低密度、良好的抗疲劳性、成本低等优点。综述了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制备工艺的优点、应用范围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铝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从制备到性能 被引量:5
16
作者 范宇驰 王连军 江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现代社会对于氧化物陶瓷材料的性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卓越性能的二维碳材料,非常适合作为增强相用于提高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性能。本文系统总结了过去十... 现代社会对于氧化物陶瓷材料的性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石墨烯作为一种具有卓越性能的二维碳材料,非常适合作为增强相用于提高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性能。本文系统总结了过去十年来基于石墨烯的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和报道,从石墨烯/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烧结、微观结构到性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从中可以看出:(1)石墨烯的引入使得氧化物陶瓷的力学性能在强度、断裂韧性、应变容忍度等方面获得全面的提升;(2)在电性能方面,石墨烯/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低渗流阈值和良好的电导,而且其载流子类型还可以通过调节氧化物基体中的氧空位浓度来调控。因此,基于石墨烯的氧化物陶瓷复合材料有望作为一种高性能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陶瓷基复合材料 材料制备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春园 闫联生 孟祥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396-401,共6页
C/C复合材料超高温氧化防护问题严重限制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快速发展。C/C复合材料高温氧化防护措施主要有两种,即涂层技术和基体改性技术。综述了SiC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以及ZrC、ZrB_2、HfC等超高温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 C/C复合材料超高温氧化防护问题严重限制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快速发展。C/C复合材料高温氧化防护措施主要有两种,即涂层技术和基体改性技术。综述了SiC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以及ZrC、ZrB_2、HfC等超高温陶瓷改性C/C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C/C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基体改性 高温抗氧化 超高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密反应烧结SiC_f/Si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胡建宝 杨金山 +6 位作者 张翔宇 丁玉生 周海军 高乐 王震 何平 董绍明 《航空制造技术》 2018年第14期16-21,共6页
Si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航空发动机热结构部件的关键材料。基于国产KD-II碳化硅纤维,利用反应熔渗工艺制备了高致密的SiC_f/SiC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常温/高温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和高温长时氧化稳定性。反应熔渗制备的SiC_f... Si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航空发动机热结构部件的关键材料。基于国产KD-II碳化硅纤维,利用反应熔渗工艺制备了高致密的SiC_f/SiC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常温/高温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和高温长时氧化稳定性。反应熔渗制备的SiC_f/SiC显气孔率仅为1.6%,室温弯曲强度为(521±89)MPa,1200℃高温弯曲强度为(576±22)MPa,呈非脆性断裂特征,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稳定性。厚度方向常温热导率高达41.7W/(m·K),1300℃热导率为18.9W/(m·K)。SiC_f/SiC复合材料经1200℃氧化1000h仍保持非脆性断裂特征,弯曲强度为(360±54)MPa,仅下降19%,仍保持非脆性断裂特征。反应烧结制备的SiC_f/SiC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耐高温抗氧化性能,有望满足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对Si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SICF/SIC 反应熔渗 抗氧化 长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基复合材料多能场辅助高效低损伤铣削加工工艺 被引量:5
19
作者 安庆龙 李晗 +2 位作者 陈杰 明伟伟 陈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0-51,共12页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的特点,导致其在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严重,加工质量差,加工效率低。对经过激光烧蚀处理的试样进行铣削加工,证明了铣削粉末状烧蚀产物时几乎不产生力和热量。利用有限元仿真并进行... 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各向异性和非均质性的特点,导致其在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严重,加工质量差,加工效率低。对经过激光烧蚀处理的试样进行铣削加工,证明了铣削粉末状烧蚀产物时几乎不产生力和热量。利用有限元仿真并进行单向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发现超声振动辅助铣削工艺可以在不降低加工效率的前提下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低损伤切削加工。提出了激光烧蚀与超声振动辅助铣削的组合加工工艺。基于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刀具成本等多维指标对铣削加工策略进行综合评价。激光烧蚀+超声振动辅助铣削策略可以获得质量更好的已加工表面,同时加工时间少,刀具成本低,综合来看是可以实现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效低损伤铣削加工的工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铣削 多能场辅助加工 加工质量 低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F对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膜层生长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穆耀钊 杨艳 +1 位作者 李延安 王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8-150,154,共4页
在NaAlO2体系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F,对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了电压上升及陶瓷层生长速率随NaF浓度的变化规律;对所获得的陶瓷层用扫描电镜进行形貌及结构观察;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极化曲线测试;用X射线衍射仪对... 在NaAlO2体系溶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aF,对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了电压上升及陶瓷层生长速率随NaF浓度的变化规律;对所获得的陶瓷层用扫描电镜进行形貌及结构观察;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极化曲线测试;用X射线衍射仪对膜层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NaF浓度为1 g/L时,电压上升最快,陶瓷层生长速率最快,所获得的膜层致密性较好,耐蚀性能也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增强铝基复合材 微弧氧化 陶瓷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