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私法协同视域下专利法对科技法的价值取向融合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友华 高卓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8-107,共10页
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公法改革的同时,为促进民事主体高效协同,专利法需要融合科技法的价值取向。专利法作为私法,其与科技法呈现出相对独立的状态。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私法路径中,应将“科技成果所有权”等科技法概念通过“专利权”... 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公法改革的同时,为促进民事主体高效协同,专利法需要融合科技法的价值取向。专利法作为私法,其与科技法呈现出相对独立的状态。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私法路径中,应将“科技成果所有权”等科技法概念通过“专利权”等具有稳定内涵的私法概念予以衔接。借助专利法“以公开换取保护”的市场激励功能,通过许可、转让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流转与实施,进一步发挥专利法的私法功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具体规范上,通过职务发明制度的利益倾斜配置机制,衔接公法赋权改革理念;完善专利共有制度,使“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在专利权按份共有框架下实现权益合理分割;激发开放许可的私法功能,降低科技成果实施交易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权改革 科技成果所有权 职务发明 开放许可 介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全方位法规体系协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栋 薛澜 +1 位作者 梁正 刘鑫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1,共11页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需要法规体系的协调支持。现行法规体系缺乏顶层设计统筹,一方面提倡赋能,一方面仍存在制约赋权的关键障碍;知识产权法、科技法、资产管理法等规定纷杂交错且多头冲突,对成果依法赋权与权能利用造成不利影响;职务...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需要法规体系的协调支持。现行法规体系缺乏顶层设计统筹,一方面提倡赋能,一方面仍存在制约赋权的关键障碍;知识产权法、科技法、资产管理法等规定纷杂交错且多头冲突,对成果依法赋权与权能利用造成不利影响;职务成果混合所有制、非资产化管理等权属赋能改革存在合法性困难。各地方改革探索从1.0版向2.0版深化发展,试图解决供应端、管理端、服务端、应用端的全要素赋能难题。结合试点改革经验,分析当前法规适应现实发展、政策需要的不足;分析科技成果的内涵类型、法律权能、权利取得与资产管理制度,面向科技成果创造到转化运用全周期,探究科技成果客体权属、主体所需权能与其不协调问题,剖析制约创新与转化的因素根由、对策机理、权能匹配方案。指出上游供应端、中游管理服务端、下游应用端的改革重点;提出构建多主体收益兼容的期权激励、处置与收益分管的相容举措,提升重要环节主体能动性;建议夯实职务科技成果的法律权利基础,明确权属改革依据;针对不敢转、无能转、没动力转和创新质量不足、市场条件不对接等现实障碍,提出增强基础研究权益激励、培育高质量创新、引导科技成果弹性定价、优化国有无形资产管理方式、强化权责利益匹配协同等制度对策,探索构建统一的职务科技成果法规,保障职务科技成果权能发挥长周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科技成果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全周期要素 权属改革赋能 法规体系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法视角下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规定模式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海芸 曹爱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4-141,共8页
职务科技成果权益归属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科技成果的权利性质、权利归属和管理权限划分,是政府引导市场机制发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用的前提和关键所在。目前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很多地区在地... 职务科技成果权益归属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科技成果的权利性质、权利归属和管理权限划分,是政府引导市场机制发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用的前提和关键所在。目前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很多地区在地方性法规中对其进行了规定。总结了我国各地法规对于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属的规定模式,并对比分析不同模式的优劣势。研究发现:目前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在地方立法中的规定包括原则性规定、奖励一定比例权属份额、分类规定权属、赋予全部或部分权利、单位弃权后科研人员优先取得等5种模式,不同模式各有优劣;即便是同一种模式,在不同地区立法中也有着不一样的解读,对于各地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所有权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被引量:11
4
作者 万丙良 陈少愚 +5 位作者 葛双桃 李珍莲 鲍文杰 舒军 梁勇 游艾青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2期4399-4401,4411,共4页
"十二五"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积极探索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完善成果权益分配制度,提高成果完成人的成果收益比例;建立绩效考评机制,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同考核;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开展商业化合作... "十二五"以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积极探索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完善成果权益分配制度,提高成果完成人的成果收益比例;建立绩效考评机制,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同考核;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开展商业化合作育种和实行技术总承包;加强种业成果交易平台建设,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这些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明显提高,创新成果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 成果权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8
5
作者 丁明磊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0,45,共5页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一些地方开展了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的探索。通过总结归纳有关典型做法和经验,分析改革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就推进科技成果归属权益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提出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科技成果 权属 混合所有制 改革措施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强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2-101,共20页
在《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实施能够得到促进。修改后的《专利法》在制度发展路径和具体规则构建方面能够为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提供法律依据。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适用范围可以在科技成果的知识产... 在《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实施能够得到促进。修改后的《专利法》在制度发展路径和具体规则构建方面能够为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提供法律依据。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适用范围可以在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类型、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权利内容,以及科技成果混合所有的权利流转法律行为等方面进行拓展。在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权利行使中,在认定专利权共有类型、确定共有比例、转让共有份额等方面能够提供更多意思自治空间,可以建立权利行使表决机制并赋予科研人员分许可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法 职务科技成果 混合所有制 共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国立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所有权研究——基于美国ARS、NIH等10所科研机构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青 钟书华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确定科技成果所有权属是技术转移的关键一步,现行美国相关规定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开发与应用。通过对美国ARS、NIH等10所科研机构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在内部研究、合作研发协议及提供资金协议背景下科技成果所有权的归属模式,以此为基... 确定科技成果所有权属是技术转移的关键一步,现行美国相关规定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开发与应用。通过对美国ARS、NIH等10所科研机构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在内部研究、合作研发协议及提供资金协议背景下科技成果所有权的归属模式,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提出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科研机构 科技成果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立大学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分置制度的困境与完善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昕 卞欣悦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9,共9页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分置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我国职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然而由于知识产权归属制度不尽科学合理、科技成果处置路径存在局限性、科研人员奖酬机制失调,以及政府规制中存在的制度设计缺陷,该制度实施后并未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分置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我国职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然而由于知识产权归属制度不尽科学合理、科技成果处置路径存在局限性、科研人员奖酬机制失调,以及政府规制中存在的制度设计缺陷,该制度实施后并未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完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分制制度,发挥利益引导功能,是当前提高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经济相融合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属分置 职务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产权 国有无形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权改革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的行使逻辑 被引量:13
9
作者 葛章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2,共9页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改革举措,开辟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赋权之后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如何行使,成为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总结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共有在权源、主体、客体、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阐释职务...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改革举措,开辟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赋权之后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如何行使,成为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总结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共有在权源、主体、客体、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阐释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的规范行使要求,强调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目标的协调,进而揭示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的典型风险。研究发现:事前的风险防范需优化权属自治,引导科研人员和单位在赋权协议标准条款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充分与细致的协商;事中的风险防范需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沟通交流渠道以促进协同防范;事后的风险防范需厘清各方主体的责任,落实风险共担以回应权责利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权改革 职务科技成果 科研人员 共有权 权利行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财政资助项目科技成果权属的历史沿革、制度障碍和解决方案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波 何迎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8-55,共8页
《科学技术进步法》所确立的“科技成果所有权与知识产权”两权模式是中国构建国家财政资助项目科技成果权属的基本制度框架,是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本土化发展的经验总结,经历了“收权—放权—分权—有限分权”四个阶段。两权模式对科技成... 《科学技术进步法》所确立的“科技成果所有权与知识产权”两权模式是中国构建国家财政资助项目科技成果权属的基本制度框架,是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本土化发展的经验总结,经历了“收权—放权—分权—有限分权”四个阶段。两权模式对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从制度体系化角度而言,科技成果所有权法律内涵不明和两权关系不清造成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的不协调,容易引发理解混乱和预期落空。未来中国立法应在知识产权法的框架下,通过修正《进步法》第20条第1款和完善科技成果法人财产化,调整科技成果权属制度,实现科技政策的整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 权利归属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对高校科技成果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丽平 王俊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6-153,共8页
增强高校源头供给能力,提高科技成果创新质量是解决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有效路径。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市场导向理论和创新质量理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背景,引入心理所有权作为中介变量、市场导向作为调节变量,构... 增强高校源头供给能力,提高科技成果创新质量是解决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有效路径。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市场导向理论和创新质量理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背景,引入心理所有权作为中介变量、市场导向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与创新质量间的理论模型,并利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对创新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所有权在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和创新质量间存在中介作用;市场导向在心理所有权与创新质量间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 心理所有权 市场导向 创新质量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中科研团队法律地位研究——以契约型科研团队为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6,共8页
在高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中,科研团队具有法律主体地位有助于实现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主体的拓展。契约型科研团队可以被赋予民事主体资格,这能够促进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共有中科研人员的权利集合,平衡当事人之间的谈判地位。契约型科... 在高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中,科研团队具有法律主体地位有助于实现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主体的拓展。契约型科研团队可以被赋予民事主体资格,这能够促进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共有中科研人员的权利集合,平衡当事人之间的谈判地位。契约型科研团队在法律地位与权利行使方面具有中介性的特点,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表决机制行使权利。契约型科研团队成为法律主体,能够增强当事人约定职务发明创造专利共有份额的法律效力,促进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共有收益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成果 混合所有制 科研团队 法律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权分享的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琦 朱彤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140,共20页
在科研成果转化的三权改革模式中,科研人员没有处置权,科研成果处置权归科研单位所有,科研人员与转化中介被动接受科研单位主持的收益分配比例,没有平等参与分配方案制定的权利,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创造、处置、转化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 在科研成果转化的三权改革模式中,科研人员没有处置权,科研成果处置权归科研单位所有,科研人员与转化中介被动接受科研单位主持的收益分配比例,没有平等参与分配方案制定的权利,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创造、处置、转化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所有权也没有期限界定,导致科研单位处置积极性不足。本研究以产权明晰为分析框架,明晰科研成果的权益及科研成果处置权归属问题,提出五权分享模式和所有权动态归属制度,打破科研单位一方掌握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权,科研成果创造者权益受到不公待遇的格局,由科研人员与科研单位平等协商收益权分享比例,解决三权改革模式中得到改进而未完全得到解决的处置权、收益分配权进一步下移的问题。在三权改革基础上提出了转化权,强调转化权是整个五权分享结构的核心与关键,科研成果转化的核心是转化环节,对转化环节的开放,不能仅限于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需要引入转化中介的积极参与,将转化中介、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共同作为转化权的拥有者。同时,在五权分享与平等协商收益分配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大包干的分配制度,建立科技人员、科研单位与社会主体三方参与的所有权动态归属机制,形成三方主体分步骤介入科技成果处置与转化的竞争格局,有利于激活科技人员、科研机构与社会团体转化科技成果的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转化 三权改革 五权分享 所有权动态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科技成果转化中成果权属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25
14
作者 骆大进 王雪莹 常静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4-170,共7页
当前,有关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改革试点正在加快探索开展,其中相关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亟待加强。本文基于帕累托最优原理,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进行了理论探讨,结合对有关创新型国家... 当前,有关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的改革试点正在加快探索开展,其中相关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亟待加强。本文基于帕累托最优原理,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进行了理论探讨,结合对有关创新型国家科技成果权属的制度设计和实践经验的分析,研究了我国科技成果管理制度改革问题。本文认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重在权属管理改革,关键在于制度体系建设。本文建议,要统筹推进明晰科技成果资产属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管理改革和成果定价机制、成果转化模式、机构内控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机构 成果转化 权属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 被引量:28
15
作者 高艳琼 肖博达 +1 位作者 蔡祖国 熊展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8-125,共8页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能够破除现有体制障碍并从根本上激励成果所有人的转化积极性,具有重要推广意义。但现实中,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推行还存在诸多法律障碍,制度本身亦存在内容不明确、操作不便利等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明...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能够破除现有体制障碍并从根本上激励成果所有人的转化积极性,具有重要推广意义。但现实中,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推行还存在诸多法律障碍,制度本身亦存在内容不明确、操作不便利等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具体内容及适用主体、对象和方式,并进一步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规范,不断创新和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科技成果 混合所有制 知识产权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产权激励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成华 陈永清 张同建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0-135,共6页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严重滞后于西方国家,阻碍了我国科技竞争力的上升。产权激励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但我国科技人员的产权激励处于缺失状态。基于我国科技成果的样本数据,实证性的检验解析了科技人员产权激励对科技成果转化的...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严重滞后于西方国家,阻碍了我国科技竞争力的上升。产权激励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但我国科技人员的产权激励处于缺失状态。基于我国科技成果的样本数据,实证性的检验解析了科技人员产权激励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驱动机理,发现了产权激励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产权激励的改进策略,从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研究表明,科技人员产权激励的主要改进策略包括:重视产权激励的作用,提高使用权和收益权的激励功能,激活所有权、交易权、处置权的功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律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人员 产权激励 所有权 税收优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的法治标准及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影航 李金惠 李炳超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105,共9页
中国公立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进入赋权科研人员的改革深水区。赋权改革关系到公共财产合理处置与国家知识产权安全建设,必须在法治框架内施行。只有以落实单位权属法定与依法赋权原则为形式标准、以落实合比例赋权原则为实质... 中国公立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进入赋权科研人员的改革深水区。赋权改革关系到公共财产合理处置与国家知识产权安全建设,必须在法治框架内施行。只有以落实单位权属法定与依法赋权原则为形式标准、以落实合比例赋权原则为实质标准推进改革,才能以法治手段规避改革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当前中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面临试点方案违背上位法、赋权决策不合比例等法治难题。鉴于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梳理完善职务科技成果单位所有与依法赋权的顶层设计,从目的适当性、手段必要性与结果均衡性等实质法治标准出发修正现有赋权改革措施,重点完善公立科研单位赋权科研人员的国资管理宽容规范、权利共有规则体系以及公益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 公共财产 知识产权安全 依法赋权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法律释义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政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130,共7页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是从权属规则设计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国家政策。但现行《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对政策试点形成制约,弱化了政策实施力度。从法律视角廓清科技成果定义及类型...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是从权属规则设计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国家政策。但现行《合同法》、《科技进步法》、《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对政策试点形成制约,弱化了政策实施力度。从法律视角廓清科技成果定义及类型,界定科研人员性质及范围,探寻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的政策目的,并对政策执行面临的法律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以意定优先为原则修订相关法律,以有利于科研人员的基准进行立法解释,并通过单位与科研人员事前协议、约定职务科技成果归属等路径,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依法赋予科研人员,从而解决法律规定与政策执行冲突,确保政策实施的法律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 职务科技成果 混合所有权 成果转化 法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制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运行机理及改革路径 被引量:24
19
作者 邓恒 王含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01-108,共8页
一直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都是社会热点且亟待解决。权属分配是政府引导转化工作的突破点,而权属分配又与专利制度紧密相关。“拜杜法案”以美国专利法修正案形式发挥着促进成果转化的作用,也同样暗示了专利制度对成果转化的重要... 一直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都是社会热点且亟待解决。权属分配是政府引导转化工作的突破点,而权属分配又与专利制度紧密相关。“拜杜法案”以美国专利法修正案形式发挥着促进成果转化的作用,也同样暗示了专利制度对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现阶段,确有必要探讨成果转化激励失效与专利制度的关联性,分析专利制度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运行机理及决定性作用,并结合我国部分地区改革实践经验与相关法学理论观点,论证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的合理性。同时,对赋权改革如何疏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堵点进行分析,结合《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展望专利制度变革及相关规则体系建设的前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专利制度 高校 专利权属 赋权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路径探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康治平 付媛 +1 位作者 唐旭 肖硕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4,共8页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是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热点和工作难点,学术界和产业界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但仍缺少可复制、可借鉴的赋权改革实施路径,从而阻碍科技成果转化,制约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机制和...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是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热点和工作难点,学术界和产业界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但仍缺少可复制、可借鉴的赋权改革实施路径,从而阻碍科技成果转化,制约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机制和模式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赋权改革中成果类型、赋权目的、赋权实施等关键问题,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而不单纯考虑所有权存在方式,从赋权形式、收益激励、决策管理、保障服务等方面提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实施路径和对策建议,为中国当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务科技成果 所有权 长期使用权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