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verlay组播网络中的服务组合算法
1
作者 潘耘 余镇危 王银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102,共3页
在Overlay组播路由中既需要考虑确保数据流能获得它所需要的服务,还需要确保不同的服务按照合适的次序到达,这是一个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称之为服务组合问题。该文研究了Overlay组播网络中的服务组合问题,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设计了... 在Overlay组播路由中既需要考虑确保数据流能获得它所需要的服务,还需要确保不同的服务按照合适的次序到达,这是一个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称之为服务组合问题。该文研究了Overlay组播网络中的服务组合问题,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大量的仿真表明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lay组播网络 服务 扩展最短路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erlay组播网络上带QoS约束的路由算法
2
作者 潘耘 张丽 +1 位作者 王励成 余镇危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339-343,共5页
为了保证多媒体应用的服务质量,本文在追求最大组播延迟极小化的同时考虑了网络节点的度约束条件,采用一种统一的方式来处理传输延迟和节点处理延迟,并基于此方法定义了带有QoS约束的Overlay组播路由选择优化模型,进而设计了一个求解该... 为了保证多媒体应用的服务质量,本文在追求最大组播延迟极小化的同时考虑了网络节点的度约束条件,采用一种统一的方式来处理传输延迟和节点处理延迟,并基于此方法定义了带有QoS约束的Overlay组播路由选择优化模型,进而设计了一个求解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O(|V|3),优于许多求解该问题的同类算法,这些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多为O(|V|4),V为给定网络的节点集合.仿真结果也表明,本文算法解的质量也更优,即延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lay网络 Q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时变图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组播路由算法
3
作者 段洁 闫子豪 +2 位作者 刘亮 孙春霞 赵国锋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9-1481,共13页
为了保障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组播业务的时效性,使能源消耗降低,提出了基于多元时变图的节能组播路由算法.首先,针对低轨卫星网络的组播路由能耗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多元时变图模型,表征低轨卫星网络的时变拓扑、能耗和时延等多元属性.然后,... 为了保障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组播业务的时效性,使能源消耗降低,提出了基于多元时变图的节能组播路由算法.首先,针对低轨卫星网络的组播路由能耗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多元时变图模型,表征低轨卫星网络的时变拓扑、能耗和时延等多元属性.然后,利用基于K-最短路径候选路径算法得到满足组播业务服务质量需求的路径集,再通过基于最小路径启发式的组播生成树算法得到能耗近似最优的组播树.最后,从理论上证明该算法构造的组播树在服务质量约束下能量消耗接近最优.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网络能耗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化网络 业务 服务质量需求 时变图 路由算法 能源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DMR:多域SDWN中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跨域组播路由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叶苗 胡洪文 +4 位作者 王勇 何倩 王晓丽 文鹏 郑基浩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7-1442,共26页
多域软件定义无线网络(SDWN)中的跨域组播路由问题不仅是NP难组合优化问题,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和组播组成员的动态变化,构建高效的跨域组播路由路径还需要及时灵活获取和维护全局网络状态信息并设计出最优跨域组播树问题的求解算法。针... 多域软件定义无线网络(SDWN)中的跨域组播路由问题不仅是NP难组合优化问题,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加和组播组成员的动态变化,构建高效的跨域组播路由路径还需要及时灵活获取和维护全局网络状态信息并设计出最优跨域组播树问题的求解算法。针对现有求解方法对网络流量状态感知性能欠缺影响组播业务对QoS方面需求的满足,并且收敛速度慢难以适应网络状态高度动态变化的问题,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的SDWN跨域组播路由方法(MA-CDMR)。首先,设计了组播组管理模块和多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机制来实现不同域之间网络状态信息的传递和同步,有效管理跨域组播组成员的加入和离开;其次,在通过理论分析和证明最优跨域组播树包括最优的域间组播树和域内组播树两个部分的结论后,本文对每个控制器设计了一个智能体,并设计了这些多智能体之间的协作机制,以保证为跨域组播路由决策提供网络状态信息表示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然后,设计一种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训练方式,以减少对实时环境的依赖并加快多智能体收敛速度;最后,通过系列实验及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网络链路信息状态下具有达到了很好的网络性能,平均瓶颈带宽相较于现有KMB、SCTF、DRL-M4MR和MADRL-MR方法分别提升了7.09%、46.01%、9.61%和10.11%;平均时延在与MADRL-MR方法表现相近的同时,相比KMB、SCTF和DRL-M4MR方法有明显提升,而丢包率和组播树平均长度等也均优于这些现有方法。本文工作源代码已提交至开源平台https://github.com/GuetYe/MA-CD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无线网络 跨域路由 多智能体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NDA:一种基于资源受限片上网络的深度神经网络加速器组播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一鸣 王奇 +2 位作者 汤飞扬 周武 李建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2-884,共13页
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有研究提出了基于NoC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加速器.基于NoC的DNN加速器设计利用NoC连接神经元计算设备,能够极大地减少加速器对片外存储的访... 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有研究提出了基于NoC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加速器.基于NoC的DNN加速器设计利用NoC连接神经元计算设备,能够极大地减少加速器对片外存储的访问从而减少加速器的分类延迟和功耗.但是,若采用传统的单播NoC,大量的一对多数据包会极大的提高加速器的通信延迟.并且,目前的深度神经网络规模往往非常庞大,而NoC的核心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针对资源受限的NoC的组播方案.该方案利用有限数量的处理单元(Processor Element,PE)来计算大型的DNN,并且利用特殊的树形组播加速网络来减少加速器的通信延迟.仿真结果表明,和基准情况相比,本文提出的组播机制使加速器的分类延迟最高降低了86.7%,通信延迟最高降低了88.8%,而它的路由器面积和功耗仅占基准路由器的9.5%和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网络 深度神经网络加速器 路由器架构 多物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播Overlay网络分布式动态路由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克俭 余镇危 程忠庆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8-100,共3页
给出了组播覆盖网络MON动态路由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ON动态组播路由计算所应考虑的问题,给出了基于分布式触发重组的MON动态组播路由算法PRRH-N和PRRH-D,最后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推证,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以EAD模型为基础平台... 给出了组播覆盖网络MON动态路由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ON动态组播路由计算所应考虑的问题,给出了基于分布式触发重组的MON动态组播路由算法PRRH-N和PRRH-D,最后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推证,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以EAD模型为基础平台的网络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lay 动态路由 分布式触发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播OVERLAY网络动态分布式路由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克俭 余镇危 程忠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31,75,共5页
给出了组播覆盖网络MON动态路由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ON动态组播路由计算所应考虑的问题,给出了基于Prüfer编码的覆盖组播树核的生成算法及基于分布式触发重组的MON动态组播路由算法NPPR-N,该文最后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推证... 给出了组播覆盖网络MON动态路由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ON动态组播路由计算所应考虑的问题,给出了基于Prüfer编码的覆盖组播树核的生成算法及基于分布式触发重组的MON动态组播路由算法NPPR-N,该文最后对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推证,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以EAD模型为基础平台的网络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lay 动态路由 分布式触发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Mesh网络低干扰组播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春静 刘明 +3 位作者 龚海刚 陈贵海 周帆 吴跃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95-1309,共15页
不同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Ad Hoc网络,无线Mesh网络中的组播主要侧重于提高吞吐量,而干扰是影响吞吐量的重要因素.在构建组播拓扑时,传统的方法主要考虑最小价值或最短路径,而通过减少干扰来提高组播性能的研究较少,且它们的干扰计算... 不同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Ad Hoc网络,无线Mesh网络中的组播主要侧重于提高吞吐量,而干扰是影响吞吐量的重要因素.在构建组播拓扑时,传统的方法主要考虑最小价值或最短路径,而通过减少干扰来提高组播性能的研究较少,且它们的干扰计算方法都采用单播的思想,并不适合于组播.例如,当n个接收节点同时从一个节点接收数据时,在组播中这n个接收节点之间不存在干扰,而在单播中认为存在干扰.因此,提出了组播冲突图来计算组播干扰,给出组播树干扰的定义.可以发现,求最小干扰组播扰树是NP完全问题,然后提出基于万有引力的启发式算法构建具有较小干扰的组播树.为了适用于多信道的情况,提出了满足不同干扰范围的多跳信道分配算法.最后,仿真结果显示,与MCM相比,所提出的算法无论是在单天线单信道还是多天线多信道下,都能取得较高的吞吐量和较低的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最小干扰 信道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Mesh网络组播路由协议 被引量:16
9
作者 方艺霖 李方敏 +2 位作者 吴鹏 刘新华 马小林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8-1325,共18页
组播服务是无线Mesh网络面向实际应用的一种重要服务,网络层组播路由协议则是服务实现的核心支撑协议.无线Mesh网络独有的结构特征、性能要求以及多射频、多信道和多速率的引入使得许多传统组播路由协议无法直接进行应用,近几年来,已有... 组播服务是无线Mesh网络面向实际应用的一种重要服务,网络层组播路由协议则是服务实现的核心支撑协议.无线Mesh网络独有的结构特征、性能要求以及多射频、多信道和多速率的引入使得许多传统组播路由协议无法直接进行应用,近几年来,已有不少针对特定无线Mesh网络的组播路由协议相继提出.归纳总结了协议的设计目标、原则和分类方法;阐述了各类典型协议的主要机制,并就这些协议的技术特点和性能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最后结合无线Mesh网络的发展趋势和协议面向实际混合业务环境的实用化目标分析了多射频、多信道以及多速率对组播路由的影响,指出了基于实测环境和实际业务需求建立组播路由跨层优化模型与具体优化机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络 路由 广 跨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编码的双路径组播树生成算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曲志坚 纪越峰 +2 位作者 柏琳 王肖玲 邢焕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56-2459,2464,共5页
为了将网络编码技术引入到全光组播网络中,提出了能够在多项式时间完成的基于网络编码的双路径组播树生成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两大步骤:首先,从给定的组播网络中根据节点间度平衡的原则为源节点和每个目的节点之间确定一条有向路径,从... 为了将网络编码技术引入到全光组播网络中,提出了能够在多项式时间完成的基于网络编码的双路径组播树生成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两大步骤:首先,从给定的组播网络中根据节点间度平衡的原则为源节点和每个目的节点之间确定一条有向路径,从而建立一棵传统有向树并保证有向树中任意节点的出度尽可能小,减少节点之间的关联性;其次,在所建立的传统有向树的基础上,从每一个目的节点到源节点根据冲突回溯原则建立源节点和每个目的节点之间的第二条路径,并保证源节点到任意目的节点间的两条路径为分离路径.算法中包含的约束原则能够保证所建立的双路径组播树包含最少的编码节点,从而使得所建立的组播树支持光域网络编码高效率实现,实现基于网络编码的全光组播并提升全光组播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全光 分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erlay组播路由中负载平衡问题的度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耘 余镇危 +1 位作者 王行刚 冯烟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9-742,共4页
该文改进了半径受限负载平衡组播路由问题模型中的负载平衡策略,同时考虑度约束、最小半径和负载平衡,建立了新的优化模型,并提出了节点的亏度和饱和度等概念,对overlay组播路由中的负载平衡程度从绝对亏度方差和相对亏度方差两个方面... 该文改进了半径受限负载平衡组播路由问题模型中的负载平衡策略,同时考虑度约束、最小半径和负载平衡,建立了新的优化模型,并提出了节点的亏度和饱和度等概念,对overlay组播路由中的负载平衡程度从绝对亏度方差和相对亏度方差两个方面进行了精细的度量。最后,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算例,进一步阐明了本文所提概念和模型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在计算上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lay 负载均衡 度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网络环境下的高稳定性应用层组播方案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俊义 魏延恒 +1 位作者 符杰林 郑霖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70,共6页
针对异构网络环境中由于节点转发能力异构而引起的应用层组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异构overlay拓扑建模进行了研究,分析出组播稳定所需满足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gossip协作机制的应用层组播方案。在所提机制能够均衡节点间负载,缓... 针对异构网络环境中由于节点转发能力异构而引起的应用层组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异构overlay拓扑建模进行了研究,分析出组播稳定所需满足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gossip协作机制的应用层组播方案。在所提机制能够均衡节点间负载,缓解能力弱的节点负载过重的问题;如果组播过程中有成员节点动态离开或转发能力不足,其他节点相互协作共同分担其负载以维持组播的稳定性。随后的链路强度分析表明,与传统的应用层组播方案相比,方案能够大幅降低拓扑的平均链路强度,提高组播系统的稳定性。通过OMNe T++仿真平台对本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实验证明在动态的异构overlay拓扑下,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数据分发成功率,保证组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 overlay网络 gossip算法 异构网络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erlay服务网络上的服务组合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耘 余镇危 +1 位作者 王银燕 贾民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5-27,共3页
分析了在Overlay服务网络上进行服务组合的必要性,指出了在进行组合时服务次序约束所带来的特定困难,进而给出了服务次序约束的形式化定义以及带OoS组播路由问题的数学优化模型。借助于罚函数的方法,将服务次序约束条件吸收到目标函数中... 分析了在Overlay服务网络上进行服务组合的必要性,指出了在进行组合时服务次序约束所带来的特定困难,进而给出了服务次序约束的形式化定义以及带OoS组播路由问题的数学优化模型。借助于罚函数的方法,将服务次序约束条件吸收到目标函数中,从而可以用求解一般组播优化模型的算法来求解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lay服务网络 服务次序 罚函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流的网络编码组播路由算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陶少国 黄佳庆 +2 位作者 杨宗凯 程文青 Rami S.Youail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7-109,117,共4页
网络编码是一种能显著提升组播传输性能的通信机制。在组播网络中部署和实施网络编码,必须建立传输路由和确定编码模式。对于后者,许多学者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而对于路由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由于网络编码自身固有的特点,基于网络... 网络编码是一种能显著提升组播传输性能的通信机制。在组播网络中部署和实施网络编码,必须建立传输路由和确定编码模式。对于后者,许多学者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而对于路由问题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由于网络编码自身固有的特点,基于网络编码的组播传输与传统的IP组播在建立传输路由的方式上有所不同。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流的网络编码组播路由算法,该算法与有的编码模式一起,能够构成完整的网络编码组播传输方案。仿真实验表明,与传统的IP组播相比,基于该算法的网络编码组播能够提升组播传输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路由 最大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Ad Hoc网络中基于链路稳定性预测的组播路由协议 被引量:36
15
作者 夏辉 贾智平 +1 位作者 张志勇 Edwin H-M Sha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6-936,共11页
节点的随机移动性导致了移动自组织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进而增加了重路由的频率,降低了网络通信性能.选择稳定性较高的路径进行路由,能够有效地降低重路由的频率,延长路由的生存时间.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的信号强度,文中提出一种新颖... 节点的随机移动性导致了移动自组织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进而增加了重路由的频率,降低了网络通信性能.选择稳定性较高的路径进行路由,能够有效地降低重路由的频率,延长路由的生存时间.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分组的信号强度,文中提出一种新颖的链路稳定性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传统组播路由协议中.仿真结果验证了预测机制的有效性,扩展协议LSPMR(Link Stability Prediction-based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能够显著地提高分组投递率,降低分组端到端平均传输延时,且控制开销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网络 稳定路径 信号强度 路由协议 投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路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协议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震 周贤伟 林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9,共6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际应用中,组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能量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一个有效的组播路由是非常困难的.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限制,通过寻求节点间最短路径,提出一种能量有效的链...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际应用中,组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能量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一个有效的组播路由是非常困难的.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能量限制,通过寻求节点间最短路径,提出一种能量有效的链路可靠组播路由协议(RLMR).该协议充分考虑到网络中节点的能耗因素和两节点间的链路可靠性等,通过对这两个因素的综合考虑,让能量较多并且以发送节点更靠近的节点承担更多传输任务的方式,为数据流优化路由选择,均衡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能量消耗,以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仿真结果证明了RLMR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节点能量 最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erSim:可扩展的应用层组播网络仿真框架 被引量:8
17
作者 崔建群 赖敏财 +1 位作者 蒋文斌 陈传河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共5页
应用层组播作为IP组播的一个可行替代方案日益成为Internet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如何仿真大规模、动态的应用层组播覆盖网络已经成为应用层组播方案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几款主流的覆盖网络仿真软件的基础上,提... 应用层组播作为IP组播的一个可行替代方案日益成为Internet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如何仿真大规模、动态的应用层组播覆盖网络已经成为应用层组播方案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几款主流的覆盖网络仿真软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OMNet++网络仿真环境的Over-Sim覆盖网络仿真框架来模拟大规模、动态的应用层组播覆盖网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可扩展的应用层组播方案。最后我们采用OverSim实现了对应用层组播协议Scribe的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OverSim可以在有限的硬件环境下,稳定地仿真高达上万个节点的大规模动态覆盖网络,仿真过程中内存消耗较低,且与覆盖网络规模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 覆盖网络 网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主动网络的大规模可靠组播协议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晓林 李冀 +3 位作者 魏明亮 陆桑璐 陈贵海 谢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038-1041,共4页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主动网络的大规模可靠组播协议LARMP(Large -scaleActiveReliableMulticastProto col) ,它较全面地解决了NACK/ACK (NegotiateAcknowledge /AcknowledgeImplosion)风暴、选择重发、分布恢复负担、拥塞控制、健壮性这五... 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主动网络的大规模可靠组播协议LARMP(Large -scaleActiveReliableMulticastProto col) ,它较全面地解决了NACK/ACK (NegotiateAcknowledge /AcknowledgeImplosion)风暴、选择重发、分布恢复负担、拥塞控制、健壮性这五个Internet上的可靠组播面临的关键问题 .LARMP采用一个由四级主动路由器支持的主动组播树结构 ,利用组播树中的主动路由器实现动态主动组播树的建立和维护、NACK抑制、NACK/ACK聚合、缓存数据报文并为组播树中报文丢失节点恢复报文、及时检测网络拥塞并反馈给发送者以便其调整发送速度等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网络 协议 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M全光网络中实时组播的分布式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传河 陈莘萌 贾小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464-1469,共6页
在WDM网络中 ,由于每条链路上可用波长是动态变化的 ,在考虑波长转换延迟的条件下 ,实现实时组播连接的路由与波长分配是十分困难的 假定WDM网络中每条链路有多根光纤 ,只有部分结点具有波长转换器且波长转换时间是不可忽略的 ,据此提... 在WDM网络中 ,由于每条链路上可用波长是动态变化的 ,在考虑波长转换延迟的条件下 ,实现实时组播连接的路由与波长分配是十分困难的 假定WDM网络中每条链路有多根光纤 ,只有部分结点具有波长转换器且波长转换时间是不可忽略的 ,据此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立实时组播连接的分布式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 该算法以Prim最小生成树算法为基础 ,生成一棵满足给定延迟时限的最小成本树 当最小成本树不能包括所有目的结点时 ,对剩余目的结点生成一棵最短延迟树 ,然后合并两棵树得到一棵组播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M网络 路由与波长分配 路由 延迟限制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编码对组播通信的性能改善 被引量:8
20
作者 康巧燕 孟相如 王建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0-152,163,共4页
介绍了用于改善组播通信性能的一种新方法,即网络编码;详细分析了网络编码对于组播通信的性能改善,包括提高组播网络的容量、改善网络链路的负载均衡、节省网络带宽资源消耗、节省无线网络节点的能量消耗、减小信息传播的路径时延、提... 介绍了用于改善组播通信性能的一种新方法,即网络编码;详细分析了网络编码对于组播通信的性能改善,包括提高组播网络的容量、改善网络链路的负载均衡、节省网络带宽资源消耗、节省无线网络节点的能量消耗、减小信息传播的路径时延、提高网络链接的鲁棒性和提高网络的纠错效率等;最后指出了关于网络编码的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最大流 流量负载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