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二元边际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巍 管潇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45,183,共19页
运用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发现: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对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 运用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发现: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对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通过放松融资约束、提升ESG表现、增加创新产出提升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异质性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非高科技企业中更加明显,而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集约边际的影响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明显,对扩展边际的影响在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明显;拓展分析表明,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在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的作用,同时,新质生产力还增加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和在海外市场的收益能力。以上研究率先证实了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不仅丰富了现有的国际投资与生产力理论,还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 融资约束 ESG 创新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逆向创新效应:来自我国上市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静 罗长远 《国际商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共15页
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并将继续拓展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潜在空间,不断激发高水平投资的创新效应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途径。基于1999~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测度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投资效率,考察并阐释了非效率投资的创新抑制... 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并将继续拓展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潜在空间,不断激发高水平投资的创新效应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途径。基于1999~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测度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投资效率,考察并阐释了非效率投资的创新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增加非效率投资不利于企业创新,且投资不足的创新抑制效应大于投资过度;投资效率可通过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作用于企业创新;非效率投资的创新抑制效应因企业规模、所有权、行业属性、投资布局和投资结构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小型、民营、高竞争、高技术、弱多元化和高集中度的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效率 企业创新 跨国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别面板数据的非线性门槛技术回归 被引量:30
3
作者 韩玉军 王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4-105,共12页
本文首先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以2003—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3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 本文首先对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以2003—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3个主要发达国家的数据为样本,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技术差距、东道国研发(R&D)支出、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能力、制度环境是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正相关因素。同时,本文以技术差距作为门槛变量进行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差距存在单一门槛值,当中国与东道国之间技术差距较大时,技术差距对逆向技术溢出产生了正向影响;当技术差距缩小后,正相关关系仍然存在,但影响程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ofdi) 逆向技术溢出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文化与中国OFDI的利益动机 被引量:20
4
作者 闫雪凌 胡阳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共17页
文章基于2004-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制度、文化与利益驱动因素,研究显示:东道国优良的制度水平会吸引中国OFDI进入,而以基因距离所刻画的文化异质性则是中国OFDI区位选择中的阻碍因素;争夺市场... 文章基于2004-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制度、文化与利益驱动因素,研究显示:东道国优良的制度水平会吸引中国OFDI进入,而以基因距离所刻画的文化异质性则是中国OFDI区位选择中的阻碍因素;争夺市场、获取资源和避税是中国OFDI的三大利益驱动。进一步研究利益驱动因素的时空变化,我们发现:(1)从时间演变看,中国OFDI的避税动机显著减弱,而争夺市场与资源的动机微弱加强;(2)从空间分布看,为了获取市场和资源,中国OFDI在地理距离上表现出"舍近求远"的空间替换时间策略;(3)从制度与文化因素看,争夺市场和避税两大动因倾向于选择制度水平高、与中国文化接近的国家,而获取资源的强烈动机则突破了制度缺陷和文化差异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i制度质量 文化异质性 利益驱动 潜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OFDI能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产能治理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曹献飞 裴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6-104,共9页
产能治理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企业OFDI治理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大样本的企业微观数据,结合马氏距离匹配倍差法实证检验了企业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OFDI显著提... 产能治理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企业OFDI治理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大样本的企业微观数据,结合马氏距离匹配倍差法实证检验了企业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OFDI显著提升了产能利用率,且所得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和滞后性稳健检验后依然成立;分样本比较分析发现企业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企业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其中国有、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及投资于发达国家企业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显著大于民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及投资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应继续鼓励企业OFDI以化解产能过剩,分类做好企业对外投资的合理引导工作,并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便利条件,从而在微观上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在宏观上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能治理 高质量发展 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道国技术禀赋与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文化距离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吉鹏 衣长军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97,共8页
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中国企业获取技术战略资产的重要方式。关于东道国技术禀赋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现有研究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企业层面投资项目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考察了东道国技术禀赋与我国企业OFDI区... 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中国企业获取技术战略资产的重要方式。关于东道国技术禀赋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现有研究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企业层面投资项目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考察了东道国技术禀赋与我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距离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东道国技术装备、创新能力以及专利等技术禀赋对我国企业OFDI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文化距离负向调节了技术装备、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解释现有研究结论的分歧,并对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区位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技术禀赋 文化距离 负二项回归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FDI和O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成杰 刘天善 《技术经济》 2011年第1期5-9,23,共6页
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的技术溢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测算了1994—2008年我国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反映的外国R&D资本存量,并建立了R&D溢出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R&D资本和外商... 对国内外有关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的技术溢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测算了1994—2008年我国以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反映的外国R&D资本存量,并建立了R&D溢出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R&D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且国内R&D资本的作用更大;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微弱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政策层面上应继续加大国内R&D支出,加强外商直接投资,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推动我国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科技化如何助力企业“走出去”——来自金融科技专利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茂林 强皓凡 司登奎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8,共12页
本文通过手动整理我国银行部门金融科技专利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冲击背景下银行业科技创新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撑作用。结合“银行–企业”贷款关系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缓解企业资金约... 本文通过手动整理我国银行部门金融科技专利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冲击背景下银行业科技创新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撑作用。结合“银行–企业”贷款关系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缓解企业资金约束主要通过优化银行授信企业结构、降低对外直接投资贷款成本、缓解直接投资融资期限错配和促进企业资本市场融资4种渠道,从而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及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底层技术类金融科技对企业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相较于应用类技术更为明显,且该促进效应主要表现在四大行和民营企业样本中。此外,银行金融科技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提升企业海外经营收入和降低财务风险的正面经济效果。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如何提升金融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金融科技 对外直接投资 银企关系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I促进了中国的出口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GMM检验 被引量:6
9
作者 欧定余 魏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3-79,共7页
基于2003—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数据,选取41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数据,建立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估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 基于2003—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数据,选取41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数据,建立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采用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估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分组来看,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替代效应仍然存在,且发展中国家组更为显著;进一步以2008年分时间段进行检验发现,在2008年以前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没有显著的影响,但2008年以后表现出显著的替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 动态面板 系统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OFDI推动低碳经济的路径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良文 成晓杰 《技术经济》 CSSCI 2013年第7期76-81,116,共7页
深入分析了我国OFDI与低碳经济的关系,构建了我国OFDI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在低碳契机和低碳要求下,我国的OFDI应从投资动因出发,从投资产业、区位选择和进入方式方面建立低碳路径,引导低碳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而言:以低碳投资... 深入分析了我国OFDI与低碳经济的关系,构建了我国OFDI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在低碳契机和低碳要求下,我国的OFDI应从投资动因出发,从投资产业、区位选择和进入方式方面建立低碳路径,引导低碳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体而言:以低碳投资巧避发达国家的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用低碳投资化解"贸易隐含碳"的困境,在低碳投资中寻求技术溢出效应;采取跨国并购和国际战略联盟的方式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全球战略框架,以树立低碳大国形象,既实现低碳经济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升,又促进低碳经济在OFDI的引导下实现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对外直接投资 路径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姚战琪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4,共14页
基于2003—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签订双边自贸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正向效用,"一带一路&qu... 基于2003—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签订双边自贸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正向效用,"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东道国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经济距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而对不同国家的分析表明,2003—2014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获得的国外研发溢出效率排名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新加坡、巴基斯坦、越南、匈牙利和斯里兰卡。技术无效率函数的估计结果发现,东道国法律与腐败监管的严厉程度、东道国经济自由度在降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无效程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东道国当地的文化环境,同时应加快向东南亚、南亚及中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后,应制定政策鼓励国内研发实力强的企业对科技资源密集型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技术溢出 一带一路 对外直接投资(ofdi) 经济自由度 文化差异 经济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金融体制对一国OFDI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景红桥 董二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118,159,共8页
本文基于全球93个国家1990~2010年的面板数据,从比较金融体制视角探讨其对一国OFDI(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市场导向型金融体制是提升一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结论具有稳健性。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 本文基于全球93个国家1990~2010年的面板数据,从比较金融体制视角探讨其对一国OFDI(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市场导向型金融体制是提升一国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结论具有稳健性。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技术升级、制度质量、总储蓄以及文化差异等同样是影响OFDI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目前中国OFDI存量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中国作为典型的银行导向型金融体制国家,要进一步提升我国OFDI水平,除了在宏观层面创造和保持稳定的发展环境外,建立良好的市场导向型金融体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金融体制 对外直接投资 市场导向 银行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并购:中国企业OFDI模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晓宁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85,共17页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关键决策。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名录匹配基础上的补充数据,实证考察企业在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之间的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研究表明:随着企业生产率、资本密集度,以...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关键决策。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名录匹配基础上的补充数据,实证考察企业在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之间的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研究表明:随着企业生产率、资本密集度,以及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关税水平和制度环境的提升,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概率提高;随着企业规模、研发投入,以及东道国市场规模、文化距离的增大,企业选择绿地投资的概率提高;相比来看,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企业对各类影响因素更加敏感,在OFDI模式选择中受到的影响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模式选择 绿地投资 跨国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OFDI和企业生产率:来自选择效应还是学习效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广宇 张倩肖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6-192,F0003,共18页
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名录数据库匹配后的样本数据,在将OFDI企业状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中国OFDI企业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进行检验。首先使用随机占优的KS非参数检验方法对不同... 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直接投资企业名录数据库匹配后的样本数据,在将OFDI企业状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中国OFDI企业是否存在自我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进行检验。首先使用随机占优的KS非参数检验方法对不同经营状态的OFDI企业进行检验,验证了两种效应的存在。接着使用系统GMM方法对样本数据分组进行回归实证检验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从样本总体来看,两种效应同时存在,但自我选择效应更加显著,说明生产率高的企业会自主选择境外直接投资来拓展国际市场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的学习效应更容易受到地区、行业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得有所差异。第二,分地区来看,东南、环渤海地区的OFDI企业学习效应要显著强于全国其他地区。第三,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的行业表现出的学习效应比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更强。第四,分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OFDI比重逐年增加,经营更加灵活,学习效应比国有企业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 企业生产率 自我选择效应 学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学中国”的经济红利:来华留学生如何促进了中国的OFDI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凯 宋紫倩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0,共10页
如何充分利用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的经济红利,推动中国企业向“一带一路”国家更好地“走进去”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45个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高等教育来华... 如何充分利用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的经济红利,推动中国企业向“一带一路”国家更好地“走进去”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45个东道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对中国OFDI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来华留学生规模每增加1%,中国对该国的OFDI将增加0.645%;在作用机制方面,来华留学生能通过文化认同和人才本土化两个渠道促进中国OFDI,但网络信息渠道作用不明显;本文还从学历类别、奖助类型、双边地理距离和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异质性考察。为进一步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OFDI的促进作用,本文认为提高高等教育水平、优化留学生正向选择机制等举措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文化认同 人才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民币汇率与OFDI、IFDI的互动效应实证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乔琳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28,共6页
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我国的OFDI和IFDI都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994年的汇率改革对IFDI的影响较大,对OFDI没有显著影响,改革前汇率和IFDI为正相关,改革后为负相关;2005年汇率改革对我国IFDI影响不显著,对OFDI影响显著,... 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我国的OFDI和IFDI都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994年的汇率改革对IFDI的影响较大,对OFDI没有显著影响,改革前汇率和IFDI为正相关,改革后为负相关;2005年汇率改革对我国IFDI影响不显著,对OFDI影响显著,汇率和OFDI为负相关。VAR模型表明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境外直接投资,不仅具有短期效应而且具有长期效应,此外,GDP对OFDI具有长期、持续且平稳的促进效应,因此,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直接投资 协整分析 脉冲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RCEP框架内13国OFDI效率评价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田泽 宋瑞杰 杨婧怡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4-101,共8页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在RCEP框架内实证分析了2014~2019年中国对13个国家OFDI前沿水平和效率损失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实测的OFDI效率进行了多维度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与东道国的总体经济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都对OFDI... 本文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在RCEP框架内实证分析了2014~2019年中国对13个国家OFDI前沿水平和效率损失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实测的OFDI效率进行了多维度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与东道国的总体经济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都对OFDI前沿水平有正向影响,而东道国技术研发水平会阻碍OFDI前沿水平的提高;(2)东道国产权保护度、法治水平、政府诚信度、商业自由度和投资自由度与OFDI效率正相关,东道国贸易开放度、宏观经济稳定度和劳动力市场效率与OFDI效率负相关,而东道国金融自由度的积极效用并不显著;(3)观测期内中国对13国投资效率总体偏低但有所改善,投资潜力仍亟待释放,对外投资总体回归理性且战略资产寻求型投资的比重增加。最后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潜力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区域异质性 投资区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OFDI与产业结构优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霍忻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56,共8页
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路径,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首先阐释了对外直接投资优化国内产业结构的实现机制,之后选取1982—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对外开放度、名义... 对外直接投资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路径,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首先阐释了对外直接投资优化国内产业结构的实现机制,之后选取1982—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对外开放度、名义GNI及产业结构优化指标的相关数据,构建了VAR模型,并采用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Granger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短期内两者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优化 经济转型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双芹 李敏燕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4,91,共8页
基于2006—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排名前45个东道国的投资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制度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规范性制度距离阻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东道国与中国的腐败距离和民主距离越大,中国... 基于2006—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排名前45个东道国的投资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析制度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规范性制度距离阻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东道国与中国的腐败距离和民主距离越大,中国投资规模越小;管制性制度距离正向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主要表现为东道国与中国的政治效率距离和监管距离越大,中国投资规模越大。分析管制性制度距离发现,管制性制度距离负向调节市场类投资,正向调节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类投资和发达国家创造性资产类投资。因此,中国企业应该针对各类投资需求进行不同的区位选择,以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距离 对外直接投资 投资区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OFDI的出口效应:抑制还是促进?——基于21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志帆 董佺 《产经评论》 2013年第5期152-160,共9页
近10年来中国从一个引资大国逐渐发展为对外投资大国。理论上,对外直接投资既可能抑制出口也可能促进出口。本文在引力模型的框架下利用2003年-2011年中国21个贸易投资对象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结果显示... 近10年来中国从一个引资大国逐渐发展为对外投资大国。理论上,对外直接投资既可能抑制出口也可能促进出口。本文在引力模型的框架下利用2003年-2011年中国21个贸易投资对象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总体不显著。将样本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后发现:对外直接投资轻微抑制了向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但显著地促进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最后对这一差异作出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促进 出口抑制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