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复合香味防螨黏胶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健恒 李明华 +1 位作者 邢上上 于湖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将甜橙精油、薰衣草精油、桔子精油按照5.0∶1.5∶1.0混合后制成复合香味精油微胶囊,艾草提取物和白鲜皮提取物按质量比为3.0∶2.0制成20%水溶液,复合香味精油微胶囊添加量占纺丝液总体积2%,提取物水溶液按总的质量为纺丝液中甲纤质量的... 将甜橙精油、薰衣草精油、桔子精油按照5.0∶1.5∶1.0混合后制成复合香味精油微胶囊,艾草提取物和白鲜皮提取物按质量比为3.0∶2.0制成20%水溶液,复合香味精油微胶囊添加量占纺丝液总体积2%,提取物水溶液按总的质量为纺丝液中甲纤质量的10%添加与黏胶纺丝液共混,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线密度为1.67 dtex、长度为38 mm的植物中药复合香味防螨黏胶纤维,并对其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植物中药复合香味防螨黏胶纤维的结晶度、力学性能均能满足后续纺纱织造对纤维的要求;功能纤维香味浓郁,经12次洗涤后,留香率为27.30%,螨虫驱避率为73.53%,该功能纤维在针织服装、针织床品等方面具有较大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中药提取物 芳香 防螨 黏胶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蚊黏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君志 张洪宾 +1 位作者 仇明慧 徐静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4,共4页
文章介绍蚊虫驱避的主要方法、驱避剂种类及驱避机理。研究了驱蚊微胶囊对黏胶纺丝溶液指标的影响,并对纤维形态结构、物理机械性能、驱蚊效果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驱蚊黏胶短纤维具有不规则的锯齿状截面,微胶囊分布于纤维内... 文章介绍蚊虫驱避的主要方法、驱避剂种类及驱避机理。研究了驱蚊微胶囊对黏胶纺丝溶液指标的影响,并对纤维形态结构、物理机械性能、驱蚊效果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驱蚊黏胶短纤维具有不规则的锯齿状截面,微胶囊分布于纤维内部,其力学性能满足下游纺织的要求,蚊子驱避率可以达到9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纤维 驱蚊 微胶囊 功能性 驱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抗菌护肤远红外黏胶纤维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曹小楠 李明华 +1 位作者 赵心语 于湖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38,共4页
将金缕梅提取物10.0份、植物色素1.7份制成浓度为20%的水溶液,胶原蛋白肽8.4份配成50%的水溶液,远红外陶瓷粉3.3份配成浓度为20%的悬浮液,按总添加质量为甲纤质量的14%与黏胶纺丝液共混,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线密度为1.67dtex、长度为3... 将金缕梅提取物10.0份、植物色素1.7份制成浓度为20%的水溶液,胶原蛋白肽8.4份配成50%的水溶液,远红外陶瓷粉3.3份配成浓度为20%的悬浮液,按总添加质量为甲纤质量的14%与黏胶纺丝液共混,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线密度为1.67dtex、长度为38mm、颜色为樱花粉和柠檬黄的有色抗菌护肤远红外黏胶纤维。对纤维性能和功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有色抗菌护肤远红外黏胶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87.25%、蛋白质含量为3.77%远红外发射率和温升分别为0.86和1.90℃,性能超过国家和行业标准。纤维纵向和横向形态无显著变化,红外特性、结晶度、取向度、力学性能均能满足后续纺纱织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纤维 多功能 有色 抗菌 远红外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胶纤维用落叶松溶解浆的清洁漂白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峻 李智 +2 位作者 李军 莫立焕 陈克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062-4067,共6页
引言近年来,随着棉花价格的总体上涨和消费者对纺织材料舒适度的要求,给黏胶纤维带来了需求增长空间。作为黏胶纤维的原材料,国内目前的溶解浆产能难以满足客户需求。据统计。
关键词 黏胶纤维 落叶松 溶解浆 清洁漂白 A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胶纤维和Lyocell纤维作为香烟滤嘴材料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慎刚 刘民英 +3 位作者 曹少魁 刘初锋 贾俊江 谢跃亭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56-1759,1788,共5页
综述了黏胶纤维和Lyocell纤维作为香烟滤嘴材料的应用进展,总结出了烟用黏胶纤维在白度、卷曲、弹性模量和残硫等方面所应达到的主要技术参数,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黏胶纤维 LYOCELL纤维 滤嘴材料 技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湿发热型黏胶纤维的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海波 齐鲁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通过盐酸肼交联羧甲基化黏胶纤维制得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黏胶纤维,讨论了纤维在吸湿发热量、断裂强度、热性能及微观结构等方面的特性。结果表明:当纤维中氮的质量分数为2%~4%,回潮率为25%~26%(相对湿度90%)时,纤维吸湿发热效果明显... 通过盐酸肼交联羧甲基化黏胶纤维制得具有吸湿发热功能的黏胶纤维,讨论了纤维在吸湿发热量、断裂强度、热性能及微观结构等方面的特性。结果表明:当纤维中氮的质量分数为2%~4%,回潮率为25%~26%(相对湿度90%)时,纤维吸湿发热效果明显,发热量最高可达7.67J/g;交联使纤维的湿断裂强度明显提高,湿干强度比可提高16.9%,但对纤维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加,纤维的表面形貌变化比较明显,黏胶纤维表面的凹槽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发热 黏胶纤维 交联 盐酸肼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胶纤维在高透气度滤棒成型纸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颖 蔡耀辉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76,共3页
研究了黏胶纤维替代部分针叶木浆生产高透气度滤棒成型纸的可行性,分析了黏胶纤维对滤棒成型纸透气度及抗张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针叶木浆打浆度22°SR,黏胶纤维用量40%,增强剂用量1%,滤棒成型纸手抄片可获得较高... 研究了黏胶纤维替代部分针叶木浆生产高透气度滤棒成型纸的可行性,分析了黏胶纤维对滤棒成型纸透气度及抗张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针叶木浆打浆度22°SR,黏胶纤维用量40%,增强剂用量1%,滤棒成型纸手抄片可获得较高的透气度和抗张强度,透气度达到3000 CU,抗张指数达到50 N.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纤维 针叶木浆 透气度 抗张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改性水刺黏胶纤维的制备及其Fe^3+离子吸附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凤权 刘锁 +2 位作者 武丁胜 李鑫 王雅倩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8-351,382,共5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接枝单体对水刺黏胶纤维进行接枝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并分析改性前后水刺黏胶纤维表面形态及化学结构变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溶液中F...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接枝单体对水刺黏胶纤维进行接枝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并分析改性前后水刺黏胶纤维表面形态及化学结构变化,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溶液中Fe^3+离子浓度,以探究改性水刺黏胶纤维对Fe^3+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水刺黏胶纤维对Fe^3+离子饱和吸附量达到271.3mg/g,同时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水刺黏胶纤维 吸附性能 等温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胶囊技术制备芳香黏胶纤维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罗秀丽 刘呈刚 +2 位作者 侯晓欣 于海龙 于湖生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26,共3页
以密胺树脂为壁材,薰衣草精油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芳香微胶囊,并与黏胶纺丝液共混,采用湿法纺丝纺制芳香黏胶纤维,并测试其形态结构、力学性能、红外光谱、残留甲醛含量和留香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黏胶纤维相比,芳香黏胶纤维的... 以密胺树脂为壁材,薰衣草精油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芳香微胶囊,并与黏胶纺丝液共混,采用湿法纺丝纺制芳香黏胶纤维,并测试其形态结构、力学性能、红外光谱、残留甲醛含量和留香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黏胶纤维相比,芳香黏胶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小,纤维形态无显著差异,芳香微胶囊与纤维素无化学反应,自然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留香性能,且经10次洗涤后,纤维的留香率仍可达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芳香黏胶纤维 薰衣草精油 留香性能 红外光谱 甲醛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胶纤维生产废气中H_2S、CS_2的治理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慧 童志权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79,共5页
将国内外治理黏胶纤维生产废气中H2 S、CS2 的方法归于分别处理法 (H2 S :湿法、干法 ;CS2 :冷凝、吸收、吸附 )和综合处理法 (氧化、辐射法、生物法 )两大类 ,介绍了各种方法及其机理。
关键词 黏胶纤维 废气治理 H2S CS2 综合处理法 分别处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氧基磷腈阻燃黏胶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狄友波 戴晋明 庄旭品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4,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法选择了APG/EL-20乳化分散体系,解决了HPTP颗粒大、分散性不好的问题。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法等方法测试了阻燃黏胶纤维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纤维断面上有分布均匀的绒... 通过正交试验法选择了APG/EL-20乳化分散体系,解决了HPTP颗粒大、分散性不好的问题。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TG)法等方法测试了阻燃黏胶纤维的燃烧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纤维断面上有分布均匀的绒毛状结构;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其阻燃效果明显增强,经30次水洗测试仍保持阻燃效果。制备的黏胶纤维,第一次分解温度减少约20℃,分解速度加快;二次炭化时变得困难,第二次分解速度变缓,炭化温度提高约30~50℃;纤维燃烧后表面生成炭化层,保留了纤维的结构;阻燃黏胶纤维强力比常规阻燃黏胶纤维大,但比普通黏胶纤维有一定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黏胶纤维 针织原料 苯氧基磷腈 乳化分散体系 性能研究 阻燃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黏胶纤维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双成 孙海波 +1 位作者 马军强 吕冬生 《针织工业》 2017年第10期6-8,共3页
介绍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黏胶纤维的制备工艺,详细介绍所用设备、生物质石墨烯分散浆料的制备、纺丝工艺以及技术关键点。测试并分析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黏胶纤维的性能,并与市场上功能性产品对比,所得黏胶纤维吸湿性好、易于染色、不易起静电... 介绍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黏胶纤维的制备工艺,详细介绍所用设备、生物质石墨烯分散浆料的制备、纺丝工艺以及技术关键点。测试并分析生物质石墨烯内暖黏胶纤维的性能,并与市场上功能性产品对比,所得黏胶纤维吸湿性好、易于染色、不易起静电,具有较好的可纺性能,同时具有超强的抑菌性、低温远红外功能和导湿速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石墨烯 内暖纤维 黏胶纤维 抑菌性能 低温远红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功能黏胶纤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湖生 吴娇 +1 位作者 刘逸新 李明华 《针织工业》 2016年第8期7-8,共2页
为研究植物源功能黏胶纤维的性能,选择绿茶、薄荷、草珊瑚、大青叶等4种植物源抗菌防臭功能性黏胶纤维,对其基本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并与普通黏胶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植物源功能黏胶纤维与普通黏胶纤维相比,其断裂强度、断裂伸... 为研究植物源功能黏胶纤维的性能,选择绿茶、薄荷、草珊瑚、大青叶等4种植物源抗菌防臭功能性黏胶纤维,对其基本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并与普通黏胶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植物源功能黏胶纤维与普通黏胶纤维相比,其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回潮率增加,比电阻呈下降趋势,抗菌性能都符合国家标准。植物源功能黏胶纤维可广泛用于制作内衣、袜子和床上用品,也可用于制作医疗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功能黏胶纤维 抗菌防臭 回潮率 力学性能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胶纤维在低温热处理过程中的热收缩性能
14
作者 陈惠芳 赵旭晨 +1 位作者 杜卫平 潘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3,共4页
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结合热失重曲线和红外光谱图分析了黏胶纤维在低温热处理过程中的热收缩行为,研究了催化剂、张力等因素对热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热解机理阐述了这一过程中黏胶纤维的结构变化,对于黏胶基碳纤维制备工艺参数的选... 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结合热失重曲线和红外光谱图分析了黏胶纤维在低温热处理过程中的热收缩行为,研究了催化剂、张力等因素对热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热解机理阐述了这一过程中黏胶纤维的结构变化,对于黏胶基碳纤维制备工艺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一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纤维 DMA 热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黏胶纤维的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乔艳丽 杨文芳 +5 位作者 张庆富 申晓星 逄奉建 王乐军 刘建华 姜明亮 《针织工业》 2011年第10期58-60,共3页
以黄麻和红麻为原料生产的麻黏胶纤维即麻赛尔纤维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采用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色法、显微镜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热重热差分析法,对其与常规黏胶纤维进行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手感目测法鉴别,普通... 以黄麻和红麻为原料生产的麻黏胶纤维即麻赛尔纤维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采用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色法、显微镜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热重热差分析法,对其与常规黏胶纤维进行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手感目测法鉴别,普通黏胶纤维手感柔软,白度较好,而麻赛尔纤维手感挺爽,白度较差;通过显色法鉴别,普通黏胶纤维呈现深蓝色,而麻赛尔纤维呈现带蓝光的棕色;另外,通过显微镜法和热重热差分析法也可鉴别出这两种纤维的差别。但燃烧法、溶解法和红外光谱法无法鉴别出这两种纤维,只能作为纤维测试的辅助手段。同时表明,此系列鉴别方法可推广应用到麻类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鉴别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纤维 纤维鉴别 显色法 溶解法 显微镜法 热重热差分析法 燃烧法 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黏胶纤维抗菌针织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玲 陈燕 《针织工业》 2017年第6期10-12,共3页
选用芦荟黏胶、棉纤维和Coolplus~短纤纱和长丝为原料,在24针/25.4 mm的单面和双面大圆机上,采用两种组织结构,通过变化原料的混纺比和交织方式,编织6种针织面料,并对面料的抗菌性能、吸湿快干性能、耐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含有... 选用芦荟黏胶、棉纤维和Coolplus~短纤纱和长丝为原料,在24针/25.4 mm的单面和双面大圆机上,采用两种组织结构,通过变化原料的混纺比和交织方式,编织6种针织面料,并对面料的抗菌性能、吸湿快干性能、耐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含有芦荟黏胶纤维的3种单面和双面针织面料均具有抑菌作用,面料的吸湿性和速干性均达到标准要求,面料的顶破强力和耐磨次数高于其他对照样,同时双面织物的抗菌性、导湿快干性和耐用性优于单层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黏胶纤维 Coolplus^(R) 抗菌性 吸湿快干性 耐用性 针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葵蛋白黏胶纤维及织物服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曲娴 狄友波 戴晋明 《针织工业》 2016年第6期26-29,共4页
基于秋葵蛋白黏胶纤维回潮率、膨松度、抗炎性的测试分析,利用秋葵蛋白黏胶纤维纯纺织物和秋葵蛋白黏胶、棉混纺织物进行对比,包括透湿性、导水性、透气性、保温性、缩水性等。结果表明:秋葵蛋白黏胶纤维回潮率、膨松度比普通黏胶纤维好... 基于秋葵蛋白黏胶纤维回潮率、膨松度、抗炎性的测试分析,利用秋葵蛋白黏胶纤维纯纺织物和秋葵蛋白黏胶、棉混纺织物进行对比,包括透湿性、导水性、透气性、保温性、缩水性等。结果表明:秋葵蛋白黏胶纤维回潮率、膨松度比普通黏胶纤维好,吸湿性较好;纯纺织物吸湿透湿性、导水性均优于混纺织物,并具有优良的热湿舒适性,缩水率较大;具有一定抗炎作用,亲肤性好,安全舒适,适用于婴幼儿贴身装、高档内衣及医疗织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葵蛋白黏胶纤维 纯纺织物 混纺织物 性能测试 抗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角蛋白改性黏胶纤维及其染色性能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雪敏 张海燕 谢跃亭 《针织工业》 2010年第11期30-31,共2页
简述了羊毛角蛋白的再生及纤维化技术,介绍了羊毛角蛋白改性黏胶纤维的物理性能,通过比较及分析普拉弱酸性染料、汽巴克隆FN型棉用活性染料和兰纳素毛用活性染料对该纤维(羊毛角蛋白含量约为13%)染色后的上染性能及目测外观,得出该羊毛... 简述了羊毛角蛋白的再生及纤维化技术,介绍了羊毛角蛋白改性黏胶纤维的物理性能,通过比较及分析普拉弱酸性染料、汽巴克隆FN型棉用活性染料和兰纳素毛用活性染料对该纤维(羊毛角蛋白含量约为13%)染色后的上染性能及目测外观,得出该羊毛角蛋白改性黏胶纤维不适合用弱酸性染料和毛用活性染料染色,而棉用活性染料对其有较好的染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化技术 羊毛角蛋白 改性 黏胶纤维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离子功能黏胶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
19
作者 胡雪敏 张海燕 刘广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9-50,共2页
通过实验分析各类活性染料在负离子功能黏胶纤维上的上染率、固色率、耐洗牢度等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对负离子功能黏胶纤维的染色性能优良,平衡上染百分率较高,半染时间短,色泽鲜艳,匀染性好,且双活性基的活性染料固色率高,牢... 通过实验分析各类活性染料在负离子功能黏胶纤维上的上染率、固色率、耐洗牢度等染色性能。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对负离子功能黏胶纤维的染色性能优良,平衡上染百分率较高,半染时间短,色泽鲜艳,匀染性好,且双活性基的活性染料固色率高,牢度优良,尤以中温型双活性基高固色率的染料最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功能黏胶纤维 活性染料 染色 固色率 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黏胶纤维织物改性的工艺研究
20
作者 周燕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5,共5页
利用丝胶对黏胶纤维进行整理,探讨了丝胶粉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丝胶改性后黏胶纤维织物透气性能、抗皱性能、白度及毛细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性,织物的抗皱性能、毛细效应得到了提高,透气性能有所下降... 利用丝胶对黏胶纤维进行整理,探讨了丝胶粉质量浓度、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等工艺条件对丝胶改性后黏胶纤维织物透气性能、抗皱性能、白度及毛细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性,织物的抗皱性能、毛细效应得到了提高,透气性能有所下降,白度几乎不变。综合考虑,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丝胶粉质量浓度30 g/L、焙烘温度105℃、焙烘时间8 min、渗透剂2 g/L、质量分数为30%柠檬酸60 g/L和三乙醇胺10 g/L,在此工艺条件下,丝胶对黏胶纤维织物的改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黏胶纤维织物 改性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