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敏洪 徐西西 童琴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2期2091-2092,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痛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以116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痛对日常功能的影响,同时记录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点和基本临床资料。结...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痛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以116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痛对日常功能的影响,同时记录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点和基本临床资料。结果量表总分为(21.90±9.92)分,ODI为(48.7±22.0)%。患者的腰痛程度平均得分为(3.38±2.10)分,受影响较小的3个领域为睡眠(1.93±1.02)分、自理能力(1.97±0.93)分和郊游(2.01±0.91)分,较大的3个领域为站立(2.69±1.12)分、提物(2.64±1.14)分和社会活动(2.61±1.20)分。结论腰痛患者具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尤其是提物、站立和社会活动等领域,这对于制定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功能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症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I及SBI指数、SF-36量表预测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童安 吴颖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ODI、SBI及SF 36量表对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因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临床疗效好中差依次分为A、B、C3组,并按70∶30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 目的:探讨ODI、SBI及SF 36量表对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因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临床疗效好中差依次分为A、B、C3组,并按70∶30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用测试集对模型效果进行验证,计算模型准确率。结果:A、B两组患者ODI与SBI分值均较C组更低,而两组患者SF 36量表所得分值显著高于C组(P<0.05);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疗效模型得出ODI系数为0.67,SF 36系数为-0.43、SBI系数为0.52;在临床疗效好的A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80.00%,在临床疗效为中的B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76.92%;在临床疗效为差的C组,模型预测正确率为44.44%。结论:综合考虑ODI、SBI与SF 36构建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脊柱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坐骨神经痛频率指数 36医疗结局研究量表 模型预测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筋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马成 赵飞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9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壮筋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60例OVCF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并择期行PVP,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 目的:观察补肾壮筋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60例OVCF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并择期行PVP,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壮筋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个月患椎高度丢失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后1周(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患椎椎体高度丢失比均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患椎高度丢失比低于术后1个月(P<0.05)。结论:PVP治疗OVCF对恢复患椎高度有良好疗效,术后加服补肾壮筋汤可促进OVCF患者骨折愈合,有助于减轻术后残余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腰椎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肾虚骨痿 经皮椎体成形术 补肾壮筋汤 疼痛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患椎高度丢失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
4
作者 苏彩风 李海军 +4 位作者 赵学寨 张仕锋 李岩 刘明辉 张小雷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经Quadr...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经Quadrant通道Mis-TLIF手术治疗,术后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比较手术前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比较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周末起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持续降低(P<0.01),术后1周末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末及6个月末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末起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持续降低(P<0.01),术后1个月末及3个月末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末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有助于尽快恢复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摘除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腰椎ModicⅠ面积与腰椎功能、疼痛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志巍 文娣娣 +3 位作者 崔博 张劲松 李天云 赵娓娓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62-1864,1869,共4页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患者腰椎ModicⅠ(MC1)面积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Pain visual analog scale,VAS)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因LBP且腰椎MRI有MC1表...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患者腰椎ModicⅠ(MC1)面积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Pain visual analog scale,VAS)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因LBP且腰椎MRI有MC1表现患者47例。于扫描3日内采集患者ODI和VAS,以及性别、年龄、BMI等一般临床资料信息。并在MRI评价每位患者退行性变最重的椎间盘、小关节和肌肉分级;记录患者有无腰椎间盘纤维环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 zone,HIZ)、椎间盘膨/突出;测量MC1总面积、最窄处椎管面积等。通过SPSS软件分析ODI、VAS分级与上述变量间相关关系。结果ODI与VAS分级、MC1面积、椎管面积、椎间盘膨/突、椎小关节分级之间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84(P=0.000)、r=0.509(P=0.000)、r=-0.320(P=0.028)、r=0.305(P=0.037)、r=0.297(P=0.042)。VAS分级除ODI外仅与MC1面积相关,且相关系数为r=0.321,P=0.028。结论相对于其他影像学征象,MC1面积与ODI、VAS分级相关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下腰痛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JOA评分、Barthel指数、VAS评分和ODI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戎涛 马艳红 张进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3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究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Barthel指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于航空总医院骨科、中医科... 目的 探究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及对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Barthel指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于航空总医院骨科、中医科就诊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治疗方式分组,实施针灸治疗42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针刀治疗42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JO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VAS评分、ODI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JOA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研究组JOA评分上升更明显,VA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均升高,OD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4周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ODI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相比常规针灸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针刀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腰椎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治疗 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评分 BARTHEL指数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的手法治疗联合核心肌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国庆 田民 +1 位作者 张英杰 马文上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22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的手法治疗联合核心肌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核心肌训练,观察组在核心肌训练基础上采用基于经筋理论...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的手法治疗联合核心肌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核心肌训练,观察组在核心肌训练基础上采用基于经筋理论的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57.14%(36/63),高于对照组的39.68%(2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核心肌训练基础上采用以经筋理论为指导的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可减轻其疼痛,改善其腰椎功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经筋理论 手法治疗 核心肌训练 视觉模拟评分法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火针治疗湿热型腰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严媚 罗浩 李双飞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2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岭南火针治疗湿热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湿热型腰痛患者随机分成岭南火针组(31例)与常规针刺组(30例),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岭南火针组采用岭南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 目的:观察岭南火针治疗湿热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湿热型腰痛患者随机分成岭南火针组(31例)与常规针刺组(30例),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岭南火针组采用岭南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及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岭南火针组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岭南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0.32%(28/31),高于常规针刺组的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岭南火针组复发率为23.08%(3/13),低于常规针刺组的33.3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岭南火针与常规针刺治疗湿热型腰痛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岭南火针疗效更优,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火针 湿热型腰痛 生活质量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球囊扩张BKP治疗初次单一节段椎体强化术后新发OVCF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宋达玮 孟斌 +3 位作者 钮俊杰 陈广东 邹俊 杨惠林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2期2185-2187,共3页
目的探索二次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KP)治疗初次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共纳入2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历了初次椎体强化术后新发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且接受了二次BKP术治疗。其中24... 目的探索二次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KP)治疗初次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共纳入2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历了初次椎体强化术后新发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且接受了二次BKP术治疗。其中24例患者经历单一节段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5例患者为2节段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指数(ODI)分别用于评估患者的疼痛以及功能,局部后凸角和椎体高度百分比用于影像学测量和对比,并分别于二次BKP术前、二次BKP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间点记录和对比。结果纳入的29例患者,共34个椎体接受了二次BKP术。初次骨折节段21例,二次骨折节段26个椎体集中在胸腰段脊柱(T11-L2)。23个椎体为邻近节段椎体新发压缩性骨折,11例患者在远节节段椎体新发压缩性骨折。在VAS评分、ODI评分以及局部后凸角以及椎体高度百分比方面,较二次BKP术前,患者在二次BKP术后均获得了显著改善(P〈0.05),且在末次随访中均能够维持这一改善。结论二次BKP术对于初次BK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仍然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即刻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指数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观察
10
作者 黄素文 樊振勇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868-870,共3页
目的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椎间盘源性下腰痛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治疗前、后对... 目的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椎间盘源性下腰痛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磁共振成像髓核T2弛豫时间值的变化。治疗3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髓核T2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较治疗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能缓解患者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T2弛豫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以上随访的疗效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大巍 邵滨 +2 位作者 邢建强 房清敏 孙兆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以上随访的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随访2年以上...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以上随访的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随访2年以上,比较患者术前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病变节段椎体活动域、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80例随访24~35个月(平均28.5月),术前腰痛VAS评分中位数6(1~9)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3(1~5)分和末次随访时1(0~3)分(P<0.05);术前腿痛VAS评分中位数6(1~9)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2(0~6)分和末次随访时1(0~3)分(P<0.05);ODI术前(70.8±4.6)%,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16.6±1.6)%和末次随访时(9.9±1.2)%(P均=0.000);病变节段椎体活动域(过伸位角度+过屈位角度),术前L 4~5节段椎体间角度活动域为9.62°±0.78°,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9.91°±0.72°(P=0.037),但与末次随访9.91°±0.61°无统计学差异(P=0.058);L 5~S 1节段椎体间角度活动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分别为10.78°±1.27°、10.84°±1.43°和°,10.92°±0.97°,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260,P=0.771);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术前(6.52±1.12)mm,与术后3个月(6.38±0.93)mm和末次随访(6.42±1.29)mm无统计学差异(F=0.329,P=0.720)。按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患者术后优良率95.0%(76/8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能明显缓解症状,中期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老年病理性脊柱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樊李瀛 薛建利 +3 位作者 程斌 张纯 吴昊 董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6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病理性脊柱骨折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三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老年病理性脊柱骨折患者38例,共46个椎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和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病理性脊柱骨折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三科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老年病理性脊柱骨折患者38例,共46个椎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以下简称"单侧组"),双侧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组(以下简称"双侧组"),每组23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以及术后6个月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情况。对患者的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及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高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显著,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疗效也逐渐增加,两组患者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别。进一步两两比较,两组术后1 d、2d、6个月均低于术前,术后2 d、6个月低于术后1 d,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2 d,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术具有手术时间更短、受到辐射损害更小、骨水泥注射量小、治疗费用更低等优点,但远期看来,单侧和双侧PVP术在治疗病理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都有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老年病理性 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矢状曲度及活动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鑫冲 王军 +3 位作者 马朋朋 杨毅鹏 杨新明 张鑫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3期67-69,共3页
目的探究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矢状曲度及活动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腰椎不稳并腰痛患者60例(观察组)、单纯腰痛患者57例(对照组)、体检正常无腰痛病史者56例(健康组),三组性别、年龄构成无统计学差异。测量三组治疗前腰椎椎矢状曲... 目的探究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矢状曲度及活动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腰椎不稳并腰痛患者60例(观察组)、单纯腰痛患者57例(对照组)、体检正常无腰痛病史者56例(健康组),三组性别、年龄构成无统计学差异。测量三组治疗前腰椎椎矢状曲度以及活动度;比较观察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矢状曲度及活动度;治疗后6个月比较观察组不同疗效患者ODI评分、矢状曲度以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腰椎矢状曲度大于健康组和对照组,腰椎活动度小于健康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腰椎活动度小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ODI评分、腰椎矢状曲度及活动度均改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疗效较佳者ODI评分和腰椎矢状曲度均小于疗效不佳者,腰椎活动度大于疗效不佳患者(P均<0.05)。结论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矢状曲度及活动度出现异常改变,此异常改变可作为评价腰椎不稳手术患者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定 腰椎矢状曲度 腰椎活动度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志强 于文浩 +2 位作者 孟昭英 牛朋彦 张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复发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LIF治疗32例复发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评估术后疼痛缓解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Suk方法评价植骨...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复发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LIF治疗32例复发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评估术后疼痛缓解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Suk方法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2例患者随访时间14~38个月、平均25.1个月。术前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后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疗效优27例、良5例。术后1年按照Suk标准判断均达椎间骨性融合。结论 TLIF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是病程长、症状重、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效果不佳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复发性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视觉模拟法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内固定与跨伤椎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殷剑 赵清斌 +2 位作者 肖伟 孙俊刚 赵巍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4期70-73,93,共5页
目的观察经伤椎内固定与跨伤椎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93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内... 目的观察经伤椎内固定与跨伤椎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93例,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AVH)、区域后凸角(LK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和3个月,两组AVH较术前增大,LKA较术前减小(P<0.05);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AVH大于对照组,LKA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内固定治疗可有效恢复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椎体正常生理结构,减轻患者腰部疼痛,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经伤椎内固定 跨伤椎内固定 椎体前缘高度比值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的效果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杜鑫冲 王军 +3 位作者 赵御森 李化光 马朋朋 杨新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8期80-85,共6页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93例,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 目的观察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93例,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对照组给予后路经伤椎跨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3、6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以及术后内固定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3及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术后3和6个月低于术后2周,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3个月(P<0.01)。术后2周、3及6个月,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内固定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改善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患者伤椎功能、维持术后伤椎高度及降低内固定失败率方面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 压缩性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 跨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 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D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迪 黄岩石 +2 位作者 郑铁牛 罗恒超 王淅克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4-66,8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4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4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照组56例患者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及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腰椎功能.结果 手术后1周末起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显著持续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手术后1周末起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显著持续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观察组腰椎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能显著改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经皮椎间孔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视觉模拟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围固定用于防治LDH反复发作型腰腿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滢 吴耀持 +2 位作者 孙懿君 林元杰 张峻峰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腰围固定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反复发作型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型腰腿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及低频电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腰围固定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反复发作型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型腰腿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及低频电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腰围固定疗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1年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疼痛、腰部功能评估、腰肌萎缩发生率和ASE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不同治疗阶段(治疗后1个月,3个月,1年)的VAS分值和ODI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3个月及1年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治疗后3个月及1年后腰肌萎缩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围固定疗法从远期疗效来看能更加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腰肌萎缩的发生率未增高,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ASE评分模型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腰围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L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淅克 黄岩石 郑铁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组48例(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与开放组49例(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 目的探讨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微创组48例(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与开放组49例(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骨密度、血清胶原分解片段、骨钙素、降钙素水平.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组(P<0.01),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P<0.01),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P<0.01).术后3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cnab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骨密度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两组间骨密度、血清胶原分解片段、骨钙素、降钙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开放手术效果相当,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恢复时间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骨密度,但对骨代谢指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配合倒悬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德辉 王尚巍 +1 位作者 赖耀铭 苏美意 《江西中医药》 2012年第10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倒悬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温针配合倒悬推拿,对照组用温针治疗。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倒悬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以温针配合倒悬推拿,对照组用温针治疗。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温针配合倒悬牵引组60例,痊愈23例,好转34例,无效3例;对照组60例,痊愈11例,好转38例,无效11例。2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配合倒悬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良好地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 倒悬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