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反应度研究 被引量:343
1
作者 刘绮 麦明泉 +1 位作者 肖灵君 伍少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反应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87例慢性腰痛患者参与了本研究,患者根据自己情况独立完成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3个量表。每一种... 目的:探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反应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87例慢性腰痛患者参与了本研究,患者根据自己情况独立完成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3个量表。每一种量表评定2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ODI总分和各领域评分;应用效应大小(ES)和标准化反应均数(SRM)来比较3个量表的内部反应度;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来检验ODI总分的变化值与患者自我疗效评估得分的相关性,分析ODI的外部反应度。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ODI总分和各领域评分比较,两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ODI的ES=1.63,SRM=1.46;ODI总分的变化值与患者自我疗效评估得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8(P<0.01)。结论:中文版ODI评定慢性腰痛患者具有良好的反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评定 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腰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白跃宏 俞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对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致腰痛患者使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和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进行功能障碍评定,探讨CCS致腰痛患者术前、术后评定的实用性。方法:病程>6个月,经临床确诊为CCS致腰... 目的:对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CS)致腰痛患者使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和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CRMDQ)进行功能障碍评定,探讨CCS致腰痛患者术前、术后评定的实用性。方法:病程>6个月,经临床确诊为CCS致腰痛患者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CODI、CRMDQ评定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结果:CODI,术前(34.25±3.01)与术后(19.83±2.8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RMDQ,术前(7.66±0.89)与术后(3.76±0.6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文版ODI与中文版RMDQ相比,符合率高,差异有显著性。中文版ODI评定CCS致腰痛的康复疗效稳定、可靠,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功能障碍指数 功能障碍问卷 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腰痛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测量性能证据的COSMIN系统评价 被引量:46
3
作者 陈千吉 陈红 +4 位作者 张英 万颖 刘文可 王悦 于长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3,共5页
腰痛患病率稳居全球第一,是人类致残的首要原因[1]。我国慢性腰痛患病率为20.60%—41.54%[2],给个人及家庭生活、社会医疗系统均带来极大负担。功能障碍为腰痛临床试验的核心结局指标[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 腰痛患病率稳居全球第一,是人类致残的首要原因[1]。我国慢性腰痛患病率为20.60%—41.54%[2],给个人及家庭生活、社会医疗系统均带来极大负担。功能障碍为腰痛临床试验的核心结局指标[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是功能障碍的测量工具[4]。ODI量表基于中国腰痛人群的测量性能评价情况还未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腰痛患者 结局指标 临床试验 医疗系统 功能障碍 测量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信中 袁申元 +2 位作者 王召平 张京秀 谢荣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86-789,共4页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60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 及51名男性非糖尿病者(对照组)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 评分的差异, 并以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人群的血清性激...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与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比较60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 及51名男性非糖尿病者(对照组)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 评分的差异, 并以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人群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IIEF评分及总睾酮(TT)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为0. 000), 黄体生成素(LH)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00)。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着随年龄的增加游离睾酮(FT) 水平、IIEF评分降低, 而LH水平升高的情况, 此现象在男性非糖尿病者中也存在, 但程度较轻, 发生年龄更大。FT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呈负相关。结论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性腺功能及勃起功能减退, 睾酮水平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 提示对男性糖尿病合并ED的患者有必要检测性激素以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患者 勃起功能障碍 性激素水平 黄体生成素(LH)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 非糖尿病者 糖化血红蛋白 化学发光法 男性糖尿病 对照组 方法比较 问卷调查 游离睾酮 功能减退 性腺功能 血糖水平 睾酮水平 指导治疗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王军凯 徐丹枫 +5 位作者 刘玉杉 高轶 车建平 崔心刚 姚亚成 任吉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水平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关系。方法收集门诊主诉为ED的患者38例,分别填写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IIEF-5),评分均<21分,平均(12.3±2.4)分,根据得分高低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水平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关系。方法收集门诊主诉为ED的患者38例,分别填写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IIEF-5),评分均<21分,平均(12.3±2.4)分,根据得分高低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38例患者(患者组)及15名健康成人(对照组)清晨空腹血瘦素水平,记录所有人的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瘦素水平均与BMI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病史无关;在排除BMI影响的情况下,患者组瘦素值(10.16±8.67)μg/L高于对照组(4.81±3.66)μg/L(P<0.05);同时轻、中、重度三组的瘦素值分别为(6.98±4.99)μg/L、(10.3±9.51)μg/L、(13.1±10.02)μg/L,两两分析显示,中、重度组患者的瘦素水平与轻度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瘦素水平与ED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体质指数 勃起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与病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卫杰 郭伟 +2 位作者 王飞 赵平 孙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56-3557,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病程、Oswestry指数(ODI)两病情指标与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两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老年慢性腰背痛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集102例门诊就诊的慢性腰背痛患者,记录患者病程,测量O...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病程、Oswestry指数(ODI)两病情指标与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两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老年慢性腰背痛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集102例门诊就诊的慢性腰背痛患者,记录患者病程,测量ODI,测量患者站立侧位X线片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分析病程、ODI和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该组患者中,病程与腰骶角之间的相关系数r=0.145(P=0.147),病程与腰椎重力线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0.287(P=0.003);ODI与腰骶角之间的相关系数r=0.113(P=0.259),ODI与腰椎重力线之间的相关系数r=0.245(P=0.013)。结论: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病情指标与腰椎重力线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其腰骶角之间的相关系数,且有统计学意义,改善腰椎重力线指数的锻炼方法能改善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背痛 老年人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病程 腰骶角 腰椎重力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档位脊神经后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被引量:3
7
作者 林鹋 苗羽 +3 位作者 朱谦 毛鹏 司马蕾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5-59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档位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TPRA)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接受LTPRA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档位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TPRA)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接受LTPRA治疗的92例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住院病人,根据LTPRA治疗的档位分为1档组(平均功率13 W,术区温度40℃左右,51例)与3档组(平均功率49 W,术区温度60℃左右,41例)。分别对两组术前、术后第2周、1、3、6、12个月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和/或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评估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1、3、6、12个月两组NR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下降;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发现,术后1个月至12个月3档组NRS评分均低于1档组,术后2周以及术后6个月至术后12个月,3档组ODI评分均低于1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档组中更多比例病人出现术后短期轻度并发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1档、3档治疗均有效,3档的治疗效果更优、持续时间更长,术后短期可能出现轻度的并发症,但术后并发症与1档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不同档位 NRS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以上随访的疗效 被引量:44
8
作者 王大巍 邵滨 +2 位作者 邢建强 房清敏 孙兆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以上随访的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随访2年以上...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以上随访的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随访2年以上,比较患者术前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病变节段椎体活动域、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80例随访24~35个月(平均28.5月),术前腰痛VAS评分中位数6(1~9)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3(1~5)分和末次随访时1(0~3)分(P<0.05);术前腿痛VAS评分中位数6(1~9)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2(0~6)分和末次随访时1(0~3)分(P<0.05);ODI术前(70.8±4.6)%,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16.6±1.6)%和末次随访时(9.9±1.2)%(P均=0.000);病变节段椎体活动域(过伸位角度+过屈位角度),术前L 4~5节段椎体间角度活动域为9.62°±0.78°,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9.91°±0.72°(P=0.037),但与末次随访9.91°±0.61°无统计学差异(P=0.058);L 5~S 1节段椎体间角度活动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分别为10.78°±1.27°、10.84°±1.43°和°,10.92°±0.97°,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260,P=0.771);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术前(6.52±1.12)mm,与术后3个月(6.38±0.93)mm和末次随访(6.42±1.29)mm无统计学差异(F=0.329,P=0.720)。按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患者术后优良率95.0%(76/8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能明显缓解症状,中期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素侠 钟宝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布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躯干活动范围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布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躯干活动范围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治疗。两组治疗均持续4周。采用数字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疼痛程度变化,采用表盘量角器测量治疗前、后躯干活动范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估功能变化,QOL评定采用WHO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背疼痛减轻,VAS评分下降(P<0.05),且治疗组疼痛减轻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躯干前屈、后伸、侧屈活动范围均有扩大(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患者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减轻,ODI评分下降,SF-36评分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可减轻疼痛,增加躯干活动范围,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 肌内效贴布 数字模拟疼痛量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 WHO生存质量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c改变分型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推拿近期疗效 被引量:9
10
作者 袁仕国 张志伟 +4 位作者 徐明奎 周理 黄坚 陈美雄 李义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02-2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Modic改变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推拿治疗CNLBP患者82例,根据MRI中Modic改变分4组:A组Modic 0型43例;B组Modic I型13例,C组Modic域型20例,D组Modic芋型6例。所有患...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Modic改变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推拿治疗CNLBP患者82例,根据MRI中Modic改变分4组:A组Modic 0型43例;B组Modic I型13例,C组Modic域型20例,D组Modic芋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的推拿治疗。同时采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采用IBM 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组间患者性别、年龄、腰痛时间、治疗前ODI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组ODI明显减小(P<0.01)。A和B之间、C和D之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LBP Modic改变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之一。无Modic改变和Modic I型CNLBP比Modic域、芋型患者的推拿近期疗效好,提出Modic域、芋型患者需要考虑叠加其他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推拿 MODIC改变 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针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1
作者 张雪艳 卓春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5-637,共3页
目的:观察平衡针法治疗腰痛是否优于传统针灸法。方法:应用平衡针法治疗腰痛患者17例,与同期采用以传统针刺法为主的患者16例进行比较,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VAS评分:试验组第1次治疗前... 目的:观察平衡针法治疗腰痛是否优于传统针灸法。方法:应用平衡针法治疗腰痛患者17例,与同期采用以传统针刺法为主的患者16例进行比较,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VAS评分:试验组第1次治疗前、后为5.71±2.02、4.47±1.84,对照组为5.50±1.90、5.00±1.86,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06,P<0.05)。两组治疗10次(1疗程)后VAS评分试验组为3.53±1.12,对照组为3.75±1.1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ODI:试验组第1次治疗前、后为18.82±10.04,17.88±8.85;对照组第1次治疗前、后为17.75±8.08、16.50±8.4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10次(1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ODI为12.59±6.57,对照组为12.25±5.35,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衡针法治疗腰痛即时止痛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疗法,但对坐、行走、提物等各项功能无明显改善;治疗1疗程后两种方法皆有止痛及改善坐、行走、提物等各项功能作用,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平衡针法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袁仕国 秦小红 +4 位作者 邹宇聪 张佩 陈美雄 黄坚 李义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0期2056-2059,共4页
目的:前瞻性对比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cute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ANLBP)的临床疗效、接受程度、不良事件等。方法:60例ANLBP随机均分入A/B组。A组绝对卧床休息1周,B组传统推拿治疗1周。采集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 目的:前瞻性对比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cute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ANLBP)的临床疗效、接受程度、不良事件等。方法:60例ANLBP随机均分入A/B组。A组绝对卧床休息1周,B组传统推拿治疗1周。采集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接受程度评分、不良事件等临床资料。IBM SPSS20.0分析疗效等差异。结果:治疗1周后A、B组内VAS、ODI均较治疗前减小(t=14.67、11.55,P均<0.001和t=24.80、15.35,P均<0.001)。A、B组间VAS、ODI差异有统计意义(t=3.24、2.75,P=0.002、0.009)。接受程度评分和不良事件差异有显著性(t=2.65,P=0.01;χ2=10.00,P=0.002)。结论:卧床休息和传统推拿治疗ANLBP均能减轻疼痛,促进功能恢复,但传统推拿能更大幅度改善症状、更被患者接受、不良事件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特异性腰痛 推拿 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接受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