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反应度研究 被引量:346
1
作者 刘绮 麦明泉 +1 位作者 肖灵君 伍少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反应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87例慢性腰痛患者参与了本研究,患者根据自己情况独立完成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3个量表。每一种... 目的:探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慢性腰痛患者的反应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87例慢性腰痛患者参与了本研究,患者根据自己情况独立完成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3个量表。每一种量表评定2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ODI总分和各领域评分;应用效应大小(ES)和标准化反应均数(SRM)来比较3个量表的内部反应度;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来检验ODI总分的变化值与患者自我疗效评估得分的相关性,分析ODI的外部反应度。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ODI总分和各领域评分比较,两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ODI的ES=1.63,SRM=1.46;ODI总分的变化值与患者自我疗效评估得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8(P<0.01)。结论:中文版ODI评定慢性腰痛患者具有良好的反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评定 反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腰痛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测量性能证据的COSMIN系统评价 被引量:48
2
作者 陈千吉 陈红 +4 位作者 张英 万颖 刘文可 王悦 于长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3,共5页
腰痛患病率稳居全球第一,是人类致残的首要原因[1]。我国慢性腰痛患病率为20.60%—41.54%[2],给个人及家庭生活、社会医疗系统均带来极大负担。功能障碍为腰痛临床试验的核心结局指标[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 腰痛患病率稳居全球第一,是人类致残的首要原因[1]。我国慢性腰痛患病率为20.60%—41.54%[2],给个人及家庭生活、社会医疗系统均带来极大负担。功能障碍为腰痛临床试验的核心结局指标[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是功能障碍的测量工具[4]。ODI量表基于中国腰痛人群的测量性能评价情况还未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腰痛患者 结局指标 临床试验 医疗系统 功能障碍 测量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睑板腺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柳 孟珠 +1 位作者 赵金荣 赵少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8-462,共5页
背景阻塞型睑板腺功能障碍(OMGD)是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目前认为OMGD是由于睑板腺导管的阻塞和/或睑脂分泌异常导致,因此睑板腺形态学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运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OMGD患者睑板腺的形态... 背景阻塞型睑板腺功能障碍(OMGD)是睑板腺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目前认为OMGD是由于睑板腺导管的阻塞和/或睑脂分泌异常导致,因此睑板腺形态学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运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OMGD患者睑板腺的形态学改变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6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的OMGD患者60例60眼,同时选择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对2个组受检者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泪膜破裂时间(BUT)、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观察睑板腺缺失情况、睑板腺开口评分及睑脂评分。根据OSDI评分分为轻度OMGD组(12.0〈OSDI≤22.0)23例、中度OMGD组(22.0〈OSDI≤32.0)21例和重度OMGD组(32.0〈OSDI≤100.0)16例。分别对3个组患者的睑板腺状况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OMGD组OSDI评分、睑板腺缺失评分及睑脂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425、-7.781、-8.954,均P〈0.05)。OMGD组和正常对照组BUT分别为(6.10±1.91)s和(10.67±2.11)s,睑板腺开口评分分别为1.35±0.90和0.88±0.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18、3.276,均P〈0.05)。轻度OMGD组、中度OMGD组和重度OMGD组间OSDI、睑板腺缺失评分及睑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52.121、37.180、13.642,均P〈0.05),BUT、睑板腺开口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191、8.474,均P〈0.05)。OSDI与睑板腺缺失评分、睑脂评分及睑板腺开口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708,P=0.000;r=0.759,P=0.000;r=0.270,P=0.003)。BUT与睑板腺缺失评分、睑脂评分及睑板腺开口评分之间呈负相关(r=-0.692,P=0.000;r=-0.691,P=0.000;r=-0.192,P=0.036)。结论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可以快速、精确地对睑板腺进行形态学观察。OMGD患者在眼表及睑板腺等方面与正常人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缺失 眼表疾病评分指数 Keratograph 5M眼表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焦卉朵 黄潭 +1 位作者 吴群强 廖春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硫化氢(H_2S)、神经营养因子(NGF)与脑血管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98例进...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硫化氢(H_2S)、神经营养因子(NGF)与脑血管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100例,单纯依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98例。比较与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NSE、H_2S、NGF与脑血管动力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SE(12. 36±6. 35)μg/L,H_2S(52. 19±3. 77)μmol/L,NGF(152. 94±32. 67) pg/m L。对照组治疗后NSE (16. 28±7. 45)μg/L,H_2S (36. 67±6. 95)μmol/L,NGF(129. 81±33. 02) pg/m L。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V_(mean))(26. 45±3. 79) cm/s,血流量(Q_(mean))(18. 52±3. 32) cm^3/s,外周阻力(RV)(82. 37±22. 39) k Pa·s/m,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DP)(0. 45±0. 08) k Pa. s/m,动态阻力(DR)(32. 36±10. 08) k Pa。对照组治疗后V_(mean)(19. 86±3. 73) cm/s,Q_(mean)(14. 79±2. 72) cm3/s,RV(95. 31±30. 45)k Pa·s/m,DP(0. 63±0. 14) k Pa·s/m,DR(42. 37±9. 67) k Pa。观察组治疗前FMA评分为(38. 41±7. 52)分,治疗后FMA评分为(54. 61±5. 34)分,改善值(16. 22±6. 46)分。MBI指数治疗前为(36. 75±6. 87),治疗后为(60. 33±12. 73),改善值为(23. 58±9. 34)。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16. 52±0. 68)和治疗后(4. 60±0. 22)。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16. 95±0. 83)分和治疗后(8. 72±0. 27)分。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帮助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神经功能,加速脑血管血流速度,减少压强阻力,从而达到治疗患者上肢及手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 针刺 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脑血管动力学 FMA评分 MBI指数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源分配评分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顾美蓉 刘民强 +5 位作者 戴韬寅 顾思佳 李小杉 许波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 分析肺源分配评分(LAS)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5例IP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以及LAS与术后1年... 目的 分析肺源分配评分(LAS)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5例IP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风险的相关性,以及LAS与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275例受者中,术后30、90、180、365 d内分别死亡62例、83例、95例和108例。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30、90、180、365 d死亡风险相关(均为P<0.05),但与术后365 d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PGD)、急性肾损伤(AKI)发生无关(均为P>0.05)。结论 LAS与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相关,LAS与术后早期PGD、AKI的发生无关,但应关注综合因素对PGD、AKI发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源分配评分 特发性肺纤维化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 急性肾损伤 氧合指数 胆红素 中心静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与病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卫杰 郭伟 +2 位作者 王飞 赵平 孙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56-3557,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病程、Oswestry指数(ODI)两病情指标与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两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老年慢性腰背痛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集102例门诊就诊的慢性腰背痛患者,记录患者病程,测量O...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病程、Oswestry指数(ODI)两病情指标与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两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老年慢性腰背痛诊治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集102例门诊就诊的慢性腰背痛患者,记录患者病程,测量ODI,测量患者站立侧位X线片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分析病程、ODI和腰骶角腰椎重力线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该组患者中,病程与腰骶角之间的相关系数r=0.145(P=0.147),病程与腰椎重力线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0.287(P=0.003);ODI与腰骶角之间的相关系数r=0.113(P=0.259),ODI与腰椎重力线之间的相关系数r=0.245(P=0.013)。结论: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病情指标与腰椎重力线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其腰骶角之间的相关系数,且有统计学意义,改善腰椎重力线指数的锻炼方法能改善老年慢性腰背痛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背痛 老年人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病程 腰骶角 腰椎重力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美霞 孙艳春 +1 位作者 彭慧茹 郭凯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75-477,481,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22例未使用或停用镇静剂8 h以上、成年患者(不含脑肿瘤及颅脑手术者)的BIS值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同时进行反应水平评分(Re...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22例未使用或停用镇静剂8 h以上、成年患者(不含脑肿瘤及颅脑手术者)的BIS值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同时进行反应水平评分(Reaction Level Score,RLS85),运用Spearman秩相关的统计学方法,分析BIS值与RLS85评分及MAP的关系。结果:22例患者的BIS值与RLS85评分显著负相关(P<0.01),BIS值与MAP正相关(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可用于评估脑功能障碍,同时可推测脑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平均动脉压 反应水平评分 功能障碍 脑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在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劳溢权 戴慧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偏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作用及效果,为降低致残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38例只给予常规康复治...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脑梗死偏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作用及效果,为降低致残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7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38例只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偏瘫患者功能障碍的程度、Fugl-Meyer评定运动功能恢复的能力、改良巴氏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变化,并比较2组数据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运功功能、生活能力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三种量表评分的变化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巴氏指数治疗组由34.86±11.87升高到57.98±11.54,对照组由33.68±10.33升高到52.14±12.75,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有助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运动功能恢复 偏瘫患者 FUGL-MEYER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巴氏指数 脑梗死偏瘫 急性脑梗死 脑梗死患者 对照组 治疗组 临床依据 常规治疗 治疗前后 生活能力 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金田 周鑫 +4 位作者 李建华 朱清广 单一鸣 房敏 孙武权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0-1463,共4页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联合塞来昔布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干预周期为4周。测量的结果变量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McGill疼痛问卷简表(SF-MPQ)和Oswestry残疾指数(ODI)。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都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评分(P<0.001),但观察组疗效更优(P<0.001);2组都能显著降低患者ODI功能障碍指数(P<0.01),观察组疗效更优(P<0.01)。结论:推拿手法结合塞来昔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方面,优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 塞来昔布 疼痛评分 功能障碍指数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档位脊神经后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鹋 苗羽 +3 位作者 朱谦 毛鹏 司马蕾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85-59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档位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TPRA)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接受LTPRA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档位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TPRA)治疗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接受LTPRA治疗的92例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住院病人,根据LTPRA治疗的档位分为1档组(平均功率13 W,术区温度40℃左右,51例)与3档组(平均功率49 W,术区温度60℃左右,41例)。分别对两组术前、术后第2周、1、3、6、12个月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和/或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评估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1、3、6、12个月两组NRS评分和ODI评分均明显下降;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发现,术后1个月至12个月3档组NRS评分均低于1档组,术后2周以及术后6个月至术后12个月,3档组ODI评分均低于1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档组中更多比例病人出现术后短期轻度并发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1档、3档治疗均有效,3档的治疗效果更优、持续时间更长,术后短期可能出现轻度的并发症,但术后并发症与1档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不同档位 NRS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以上随访的疗效 被引量:44
11
作者 王大巍 邵滨 +2 位作者 邢建强 房清敏 孙兆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以上随访的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随访2年以上...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年以上随访的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随访2年以上,比较患者术前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病变节段椎体活动域、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80例随访24~35个月(平均28.5月),术前腰痛VAS评分中位数6(1~9)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3(1~5)分和末次随访时1(0~3)分(P<0.05);术前腿痛VAS评分中位数6(1~9)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2(0~6)分和末次随访时1(0~3)分(P<0.05);ODI术前(70.8±4.6)%,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16.6±1.6)%和末次随访时(9.9±1.2)%(P均=0.000);病变节段椎体活动域(过伸位角度+过屈位角度),术前L 4~5节段椎体间角度活动域为9.62°±0.78°,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9.91°±0.72°(P=0.037),但与末次随访9.91°±0.61°无统计学差异(P=0.058);L 5~S 1节段椎体间角度活动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分别为10.78°±1.27°、10.84°±1.43°和°,10.92°±0.97°,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260,P=0.771);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术前(6.52±1.12)mm,与术后3个月(6.38±0.93)mm和末次随访(6.42±1.29)mm无统计学差异(F=0.329,P=0.720)。按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患者术后优良率95.0%(76/8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能明显缓解症状,中期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效果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佳玮 王刚 +5 位作者 李飞 王艳 马玲 卢茜 王诗忠 毕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分析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的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门诊纳入NCNP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进行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对照组采用颈椎间歇牵引。每周5次... 目的分析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的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门诊纳入NCNP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进行中医推拿联合功法训练,对照组采用颈椎间歇牵引。每周5次,治疗2周。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和1个月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价。结果 77例患者完成训练和随访。干预后,两组VAS和NDI均显著下降(t〉9.330,P〈0.001)。观察组干预后和1个月随访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8.338,P〈0.01);观察组1个月随访时的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9.053,P=0.004)。结论中医推拿联合功法可有效缓解颈痛、改善颈椎功能,效果优于颈椎间歇牵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视觉模拟评分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间歇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c改变分型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推拿近期疗效 被引量:9
13
作者 袁仕国 张志伟 +4 位作者 徐明奎 周理 黄坚 陈美雄 李义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02-2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Modic改变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推拿治疗CNLBP患者82例,根据MRI中Modic改变分4组:A组Modic 0型43例;B组Modic I型13例,C组Modic域型20例,D组Modic芋型6例。所有患...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Modic改变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推拿治疗CNLBP患者82例,根据MRI中Modic改变分4组:A组Modic 0型43例;B组Modic I型13例,C组Modic域型20例,D组Modic芋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的推拿治疗。同时采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采用IBM 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组间患者性别、年龄、腰痛时间、治疗前ODI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组ODI明显减小(P<0.01)。A和B之间、C和D之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LBP Modic改变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原因之一。无Modic改变和Modic I型CNLBP比Modic域、芋型患者的推拿近期疗效好,提出Modic域、芋型患者需要考虑叠加其他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推拿 MODIC改变 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针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雪艳 卓春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5-637,共3页
目的:观察平衡针法治疗腰痛是否优于传统针灸法。方法:应用平衡针法治疗腰痛患者17例,与同期采用以传统针刺法为主的患者16例进行比较,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VAS评分:试验组第1次治疗前... 目的:观察平衡针法治疗腰痛是否优于传统针灸法。方法:应用平衡针法治疗腰痛患者17例,与同期采用以传统针刺法为主的患者16例进行比较,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VAS评分:试验组第1次治疗前、后为5.71±2.02、4.47±1.84,对照组为5.50±1.90、5.00±1.86,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06,P<0.05)。两组治疗10次(1疗程)后VAS评分试验组为3.53±1.12,对照组为3.75±1.1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ODI:试验组第1次治疗前、后为18.82±10.04,17.88±8.85;对照组第1次治疗前、后为17.75±8.08、16.50±8.4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10次(1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ODI为12.59±6.57,对照组为12.25±5.35,与治疗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衡针法治疗腰痛即时止痛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疗法,但对坐、行走、提物等各项功能无明显改善;治疗1疗程后两种方法皆有止痛及改善坐、行走、提物等各项功能作用,二者疗效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平衡针法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颈椎病牵引治疗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黄娟 赵凯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4-676,共3页
目的:观察曲度牵引治疗青年颈椎病的疗效,为青年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颈腰椎三维曲度牵引仪进行曲度牵引治疗;对... 目的:观察曲度牵引治疗青年颈椎病的疗效,为青年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颈腰椎三维曲度牵引仪进行曲度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坐位电脑枕颌套牵引。治疗时间,每天治疗30min,每天1次,每周连续治疗5天,共治疗4周。两组治疗时间与次数均相同。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如下评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个时间点的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及颈曲评测。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VAS评分、NDI指数评分及颈曲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VAS评分(F=4.32,P<0.01),NDI指数(F=1.19,P<0.01),颈曲(F=5.40,P<0.05)。结论:曲度牵引可通过改善颈椎生理曲度,从而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易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牵引 视觉模拟评分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袁仕国 秦小红 +4 位作者 邹宇聪 张佩 陈美雄 黄坚 李义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0期2056-2059,共4页
目的:前瞻性对比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cute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ANLBP)的临床疗效、接受程度、不良事件等。方法:60例ANLBP随机均分入A/B组。A组绝对卧床休息1周,B组传统推拿治疗1周。采集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 目的:前瞻性对比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cute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ANLBP)的临床疗效、接受程度、不良事件等。方法:60例ANLBP随机均分入A/B组。A组绝对卧床休息1周,B组传统推拿治疗1周。采集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接受程度评分、不良事件等临床资料。IBM SPSS20.0分析疗效等差异。结果:治疗1周后A、B组内VAS、ODI均较治疗前减小(t=14.67、11.55,P均<0.001和t=24.80、15.35,P均<0.001)。A、B组间VAS、ODI差异有统计意义(t=3.24、2.75,P=0.002、0.009)。接受程度评分和不良事件差异有显著性(t=2.65,P=0.01;χ2=10.00,P=0.002)。结论:卧床休息和传统推拿治疗ANLBP均能减轻疼痛,促进功能恢复,但传统推拿能更大幅度改善症状、更被患者接受、不良事件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特异性腰痛 推拿 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接受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脑积水患者的早期发现及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真 陈革 +4 位作者 宋为群 汪洁 周景升 刘霖 王茂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总结早期诊断慢性脑积水的方法及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康复功能评价和影像学资料(除外其它导致脑室扩大疾病),28例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脑积水...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慢性脑积水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总结早期诊断慢性脑积水的方法及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康复功能评价和影像学资料(除外其它导致脑室扩大疾病),28例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脑积水并及时给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术后积极开展肢体功能、语言、认知、心理、情感等神经康复治疗,强调预防性和主动性为主的康复治疗原则。结果:22例昏迷患者中,12例逐渐清醒,2例呈低反应状态,另外的6例非昏迷患者的功能障碍均有明显改善。昏迷患者的GCS评分治疗前为(4.50±1.16)分,治疗半年后为(14.16±0.8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8例患者标准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为(22.66±2.15)分,治疗半年后为(65.88±10.2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损伤6个月内的患者康复效果较好,而损伤6个月以上的患者预后差。结论:康复科医生是否能够早期发现慢性脑积水,及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开展以预防性、主动性为主的全面的康复治疗是决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积水 早期发现 临床研究 Barthel指数评分 脑室腹腔分流术 康复效果 神经康复治疗 昏迷患者 影像学资料 GCS评分 脑外伤后 早期诊断 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 脑室扩大 功能评价 肢体功能 治疗原则 功能障碍 主动性 预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刺结合痹祺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建辉 李洪涛 +1 位作者 吴振华 袁国栋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892-1895,共4页
目的:观察输刺结合痹祺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一科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输刺结合痹祺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一科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输刺结合痹祺胶囊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β(IL-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介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56/6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SCS、NDI、NPQ、VAS和炎症介质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刺结合痹祺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聚集,从而缓解颈肩部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 颈椎病 输刺 痹祺胶囊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视觉模拟评分 疗效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君 刘宇 +2 位作者 李志超 黄伟 刘耕心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66-969,共4页
目的:观察腰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并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价疗效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针刺华佗夹脊穴、... 目的:观察腰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并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价疗效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针刺华佗夹脊穴、环跳(患侧)、秩边(患侧)、阿是穴,30 min/次,1次/d,5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腰三针,治疗频次同对照组,2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均为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简易McGill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伤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指标变化,同时利用Image J软件测量腰椎MRI T2加权像中L_(3~5)椎体水平上竖脊肌和腰大肌的横截面积大小。结果:治疗后,2组简易McGill疼痛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竖脊肌和腰大肌的横截面积均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增加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McGill疼痛评分、ODI与腰大肌、竖脊肌同水平椎体面积比值呈负相关关系,JOA下腰痛评分与腰大肌、竖脊肌同水平椎体面积比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腰三针可明显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竖脊肌和腰大肌横截面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而改善患者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三针 竖脊肌 腰大肌 横截面积 疗效 McGill 功能障碍指数 JOA下腰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素侠 钟宝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布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躯干活动范围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布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躯干活动范围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治疗。两组治疗均持续4周。采用数字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疼痛程度变化,采用表盘量角器测量治疗前、后躯干活动范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估功能变化,QOL评定采用WHO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结果:治疗后两组下背疼痛减轻,VAS评分下降(P<0.05),且治疗组疼痛减轻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躯干前屈、后伸、侧屈活动范围均有扩大(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患者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减轻,ODI评分下降,SF-36评分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可减轻疼痛,增加躯干活动范围,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 肌内效贴布 数字模拟疼痛量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 WHO生存质量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