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海南坡鹿源化脓隐秘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萨家祺 曾繁文 +5 位作者 翟俊琼 黄康 陈绚姣 王国蒨 陈兴永 张马龙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5,共8页
为确定广东省某动物园1只患病海南坡鹿(Rucervus eldii hainanus)的致病菌并探究其主要生物学特性,采集患病坡鹿脓汁,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和生化试验鉴定对分离株进行种属鉴定;通过药敏试验和毒力基因... 为确定广东省某动物园1只患病海南坡鹿(Rucervus eldii hainanus)的致病菌并探究其主要生物学特性,采集患病坡鹿脓汁,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和生化试验鉴定对分离株进行种属鉴定;通过药敏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对分离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菌落形态呈微弱β溶血、光滑湿润、乳白色、中间凸起且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呈圆形革兰氏阳性短杆状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显示,该菌与10株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参考菌株同源性在98.81%以上;生化试验鉴定显示,分离菌对蔗糖、麦芽糖和葡萄糖等呈阳性,对乳糖、鼠李糖和甘露醇等呈阴性。综合以上结果确定该分离株为化脓隐秘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等抗菌药物耐药。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携带Plo-g2、Plo-g1、NanP、NanH、FimA、FimE和FimC七种毒力基因。研究结果可为野生动物源化脓隐秘杆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为化脓隐秘杆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坡鹿 化脓隐秘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伴慢性骨髓炎大鼠模型建立的分析与展望
2
作者 焦琳茜 徐旭英 +3 位作者 张博 蔺莉 马逸朝 刘威池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糖尿病足伴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截肢率及致死率,目前缺乏可靠的治疗手段。建立成熟的糖尿病足伴慢性骨髓炎模型可促进治疗手段的进一步研发。根据糖尿病和骨髓炎各自的类型及成因,已有多种造模方法供研究选择... 糖尿病足伴慢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截肢率及致死率,目前缺乏可靠的治疗手段。建立成熟的糖尿病足伴慢性骨髓炎模型可促进治疗手段的进一步研发。根据糖尿病和骨髓炎各自的类型及成因,已有多种造模方法供研究选择,但目前尚未出现关于糖尿病足骨髓炎动物模型的研究报道。论文就骨髓炎模型以及糖尿病模型制备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了建立糖尿病足伴慢性骨髓炎大鼠模型方法,并分析各类模型的优缺点,旨在为建立一种用于研究糖尿病足骨髓炎的动物模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伴慢性骨髓炎 糖尿病 骨髓炎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脓隐秘杆菌灭活疫苗佐剂的筛选与免疫保护性评价
3
作者 熊静 张素辉 +3 位作者 徐登峰 沈克飞 付利芝 余远迪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6期106-112,共7页
为筛选适用于化脓隐秘杆菌灭活疫苗的合适佐剂,分别将化脓隐秘杆菌抗原与4种佐剂混合,制备了4种灭活疫苗(ISA 15佐剂疫苗、ISA 61佐剂疫苗、ISA 201佐剂疫苗和氢氧化铝佐剂疫苗)。随后,对4种化脓隐秘杆菌灭活疫苗进行物理性状观察和安... 为筛选适用于化脓隐秘杆菌灭活疫苗的合适佐剂,分别将化脓隐秘杆菌抗原与4种佐剂混合,制备了4种灭活疫苗(ISA 15佐剂疫苗、ISA 61佐剂疫苗、ISA 201佐剂疫苗和氢氧化铝佐剂疫苗)。随后,对4种化脓隐秘杆菌灭活疫苗进行物理性状观察和安全性检验,并将疫苗免疫小鼠,以检测血清抗体水平及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4种佐剂疫苗物理性状均合格;注射小鼠后,4种佐剂疫苗均有副反应(小鼠背部红肿),其中ISA 61疫苗的副反应最轻微;ISA 61组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其次是ISA 201组;三免后7 d,使用化脓隐秘杆菌对小鼠攻毒,发现对小鼠保护率最高的为ISA 61佐剂疫苗,保护率达90%,其次为ISA 201、ISA 15、氢氧化铝佐剂疫苗以及无佐剂灭活疫苗,保护率依次为60%、50%、40%、30%。结果表明,ISA 61佐剂疫苗副反应较小,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最高,同时提供了最高保护效力,即ISA 61为制备化脓隐秘杆菌灭活疫苗的首选佐剂。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化脓隐秘杆菌灭活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隐秘杆菌 佐剂 疫苗 免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慢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
4
作者 高丽香 袁慧书 张立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7-460,共4页
目的观察脊柱慢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脊柱慢性骨髓炎,其中18例合并、38例不合并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髓炎(SAPHO)综合征,观察其CT及MRI表现。结果56例中,25例(25/56,44.64%)累及颈椎;累及脊柱单节段、2节段、... 目的观察脊柱慢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脊柱慢性骨髓炎,其中18例合并、38例不合并滑膜炎-痤疮-脓疱病-骨肥厚-骨髓炎(SAPHO)综合征,观察其CT及MRI表现。结果56例中,25例(25/56,44.64%)累及颈椎;累及脊柱单节段、2节段、3节段及以上者占比分别为30.36%(17/56)、32.14%(18/56)及37.50%(21/56)。18例合并综合征患者中,11例(11/18,61.11%)3节段及以上脊柱节段受累,而38例未合并SAPHO患者中10例(10/38,26.32%)3节段及以上脊柱节段受累,前者高于后者(P<0.05)。全部56例中,16例(16/56,28.57%)合并压缩骨折,30例(30/56,53.57%)合并骨质增生,22例(22/56,39.29%)合并椎旁软组织肿胀,15例(15/56,26.79%)伴脊柱外受累;合并与未合并SAPHO综合征患者脊柱外受累者占比分别为72.22%(13/18)与5.26%(2/38),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脊柱慢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合并SAPHO综合征者多累及脊柱3个节段及以上,且多伴脊柱外累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髓炎 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骨髓炎的疗效评价与分析
5
作者 李丹丹 于竹君 +2 位作者 聂成 邹紫鑫 王建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5,共8页
目的评价双膦酸盐类药物在慢性非细菌性骨髓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影响疗效的药物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进一步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知网、... 目的评价双膦酸盐类药物在慢性非细菌性骨髓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影响疗效的药物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进一步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检索到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病例共489例,临床表现平均完全缓解率为80.37%,实验室检查平均完全缓解率为80.56%,影像学检查平均完全缓解率为79.22%。除奥帕膦酸钠外,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帕米膦酸钠、阿仑膦酸钠、奈立膦酸钠及唑来膦酸钠6种双膦酸盐均展现了较好的疗效,平均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00%、100%、81.64%、87.50%、69.23%及69.23%。在帕米膦酸钠组中,给药剂量0.5~1 mg/kg(单次最大剂量≤60 mg)亚组、给药频率每3月1次亚组平均完全缓解率均优于其他亚组。结论双膦酸盐类药物可用于治疗慢性非细菌性骨髓炎,其疗效受到不同药物类型、给药剂量及给药频率的影响。帕米膦酸钠的最佳给药剂量及给药频率分别为0.5~1 mg/kg(单次最大剂量≤60 mg)、每3月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 慢性非细菌性骨髓炎 疗效 药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骨髓炎抗生素治疗时程及预后影响因素
6
作者 姚远 吴静 +2 位作者 郑新莉 张姣 郑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骨髓炎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明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因糖尿病足感染就诊的患者。将确诊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短程组(抗生素治疗20 d,n=78)、长程组(抗生素治疗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骨髓炎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明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因糖尿病足感染就诊的患者。将确诊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短程组(抗生素治疗20 d,n=78)、长程组(抗生素治疗35 d,n=79)。比较两组中发生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结局,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骨髓炎愈合的风险因素。结果短程组36例患者发生糖尿病足骨髓炎,其中,24例骨髓炎完全缓解,22例糖尿病创面愈合;长程组40例发生糖尿病足骨髓炎,其中,26例骨髓炎完全缓解,24例糖尿病创面愈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FI创面评分>16、红蓝光照射、下肢动脉介入或手术治疗及部分切除感染/坏死骨组织是影响糖尿病足骨髓炎临床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足骨髓炎的治疗过程可适当控制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有助于降低细菌耐药;患者的初始糖尿病创面评分与预后相关,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红蓝光照射治疗、微创治疗扩张血管,改善血供,促进愈合,严格控制开展部分切除感染/坏死骨组织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骨髓炎 抗生素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肠道脓性肉芽肿为特征的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疗
7
作者 杨名 倪浩然 +3 位作者 朱超兰 冯芷珊 吴定洲 周雪影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1只7岁雌性已绝育的中华田园长毛猫因活动量减少、食欲不振而就诊,B超发现肠道肿物、肿物处肠壁分层不清,开腹探查发现“回肠至结肠段肠壁增厚”,行肠切除吻合术。术中切除的肿物经细针穿刺取样,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为... 1只7岁雌性已绝育的中华田园长毛猫因活动量减少、食欲不振而就诊,B超发现肠道肿物、肿物处肠壁分层不清,开腹探查发现“回肠至结肠段肠壁增厚”,行肠切除吻合术。术中切除的肿物经细针穿刺取样,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为猫冠状病毒(FCoV)阳性。该肿物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脓性肉芽肿炎症。患猫术后2月内每日注射GS441524,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腹膜炎 脓性肉芽肿 冠状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护方案在慢性骨髓炎病人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志红 郭亚丽 +1 位作者 李海婷 李金菊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2-996,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方案在慢性骨髓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髓炎科住院的150例慢性骨髓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方案在慢性骨髓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髓炎科住院的150例慢性骨髓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方案。比较两组病人伤口局部症状、舒适度、积极心理状况、创面愈合率。结果:入院第14天,试验组伤口局部症状得分为(15.33±1.93)分,低于对照组[(17.44±1.57)分];舒适度得分为(87.06±4.41)分,积极心理状况得分为(58.21±11.45)分,创面愈合率为(86.90±9.26)%,均高于对照组[舒适度得分为(70.54±4.33)分,积极心理状况得分为(52.23±10.07)分,创面愈合率为(68.91±8.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慢性骨髓炎病人中实施中医辨证施护方案,有利于促进病人伤口愈合,提高病人舒适度,改善病人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护理 慢性骨髓炎 伤口护理 舒适度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骨髓炎患者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实施
9
作者 许文 郭珈宜 +5 位作者 陈睿 李海婷 吴松梅 王茜 李翠 郭亚丽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护理方案在慢性骨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患者积极心理状态及人文护理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11月选取74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7例... 目的探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护理方案在慢性骨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患者积极心理状态及人文护理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11月选取74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病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采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护理方案。采用心理积极状况量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患者关怀感知量表、心理弹性简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心理积极状况、自我护理能力、关怀感知评分和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护理方案,可以增强慢性骨髓炎患者积极心理状态和心理弹性水平,提高自我照护能力,提升患者人文关怀感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Swanson关怀理论 人文关怀感知度 心理积极状况 自我护理能力 负性情绪 心理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猪源化脓隐秘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龙玉 祝瑶 +4 位作者 林龙华 柴霁芸 马彩萍 张万江 夏利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5,共9页
为确定黑龙江省某养殖场因呼吸道症状急性死亡病猪的致病菌,并探究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病死猪内脏组织,通过细菌分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 RNA基因的PCR扩增、测序、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对分离菌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微量肉... 为确定黑龙江省某养殖场因呼吸道症状急性死亡病猪的致病菌,并探究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集病死猪内脏组织,通过细菌分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 RNA基因的PCR扩增、测序、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对分离菌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该菌对8类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Illumina PE150对细菌全基因组测序,采用ResFinder软件分析分离菌的耐药基因,并分析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的相关性。利用VFanalyzer软件、BLASTN比对分离菌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该菌株在10%脱纤维羊血平板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形成表面光滑具有β-溶血环的单菌落;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呈蓝紫色短棒状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生化特性与化脓隐秘杆菌符合。16S r RNA基因的PCR结果显示,扩增到1397 bp的目的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菌株与已报道的化脓隐秘杆菌同源性高达99%。16S r RN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与辽宁沈阳的牛源化脓隐秘杆株TZQ 01株处于同一分支,与日本的猪源分离株NIAH13531处于较近分支,以上结果可确定该分离菌为化脓隐秘杆菌,并将其命名为FY-4-Z-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噻呋,青霉素类的青霉素、阿莫西林,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截短侧耳素类的泰妙菌素等抗生素敏感,对四环素类的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耐药。利用组装软件SPAdes对获得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组装后获得了分离菌全基因组草图,结果显示分离菌基因组大小为2399.961 kb;耐药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基因组包含3种耐药基因,分别是氨基糖苷类的ant(6)-la、大环内脂类的erm(X)、四环素类的tet(W)耐药基因,其中在化脓隐秘杆菌中首次检测到ant(6)-la基因。该菌株对四环素和链霉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与其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相符,而红霉素敏感表型可能与其耐药基因erm(X)的移码突变有关。利用BLASTN和VFanalyzer软件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共检测到8个已知毒力基因和24个候选毒力相关基因。本实验进一步丰富了猪源化脓隐秘杆菌的相关研究,为规模化猪场化脓隐秘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用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隐秘杆菌 生物学特性 药敏试验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旭峰 郑亚虹 +5 位作者 杨懿 杨宁 丁予婷 陆健娟 刘艳艳 李家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4-679,共6页
目的比较糖尿病(DM)合并肝脓肿(PLA)与非糖尿病(NDM)合并PLA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2002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PLA患者,按照是否合并DM分为DM+PLA组和NDM+PLA组。回顾性分... 目的比较糖尿病(DM)合并肝脓肿(PLA)与非糖尿病(NDM)合并PLA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2002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PLA患者,按照是否合并DM分为DM+PLA组和NDM+PLA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体征、并发症、生化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PLA患者695例,其中DM+PLA组191例(27.5%),NDM+PLA组504例(72.5%)。DM+PLA组患者中男性、合并高血压的占比高于NDM+PLA组,而胆道疾病及恶性肿瘤占比低于NDM+PLA组(均P<0.05)。DM+PLA组患者出现发热,乏力,并发贫血、低蛋白血症的占比高于NDM+PLA组(均P<0.05)。与NDM+PLA组相比,DM+PLA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而总蛋白、清蛋白含量及清蛋白/球蛋白比值均降低(均P<0.05)。DM+PLA组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检出、肝右叶脓肿发生的占比较NDM+PLA组更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恶性肿瘤是影响PLA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侵入性治疗是影响PLA患者临床疗效的保护因素,而血糖是影响NDM+PLA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DM+PLA较NDM+PLA患者感染症状重,且伴有更高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和肝右叶脓肿的比例。应加强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关注,控制好血糖水平,必要时应及时辅以侵入性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细菌性肝脓肿 临床特点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月龄以下和18月龄以上累及骨骺的急性干骺端骨髓炎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海亭 孙李华 +3 位作者 刘涛 孙琳 于嘉智 王世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3-767,共5页
目的骨骺和干骺端血管通道通常在15~18月龄消失。本研究以15、18月龄为界,对比分析15月龄以下和18月龄以上累及骨骺的急性干骺端骨髓炎患儿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22年10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45... 目的骨骺和干骺端血管通道通常在15~18月龄消失。本研究以15、18月龄为界,对比分析15月龄以下和18月龄以上累及骨骺的急性干骺端骨髓炎患儿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7月至2022年10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45例累及骨骺的急性干骺端骨髓炎患儿临床资料,12例15月龄以下患儿设为观察组,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19 d至1岁2个月;33例18月龄以上患儿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1岁7个月至12岁。对比分析两组性别、发病时长、脓液培养阳性率、起病时最高体温、入院24 h内炎症指标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有无关节炎。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最高体温分别为(38.78±0.69)℃和(39.29±0.85)℃,血白细胞中位数分别为13.59×10^(9)/L和12.98×10^(9)/L,中性粒细胞中位数分别为4.54×10^(9)/L和8.57×10^(9)/L,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位数分别为36.45 mg/L和69.10 mg/L,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分别为(59.75±20.63)mm/h和(70.97±24.34)mm/h,发病时长分别为(7.50±3.66)d和(6.94±3.18)d,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0.0 d和32.0 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液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6.7%(8/12)和69.7%(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5例合并关节炎,对照组22例合并关节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有2例出现髋关节脱位;对照组1例出现髋关节僵硬,1例出现膝关节挛缩。结论15月龄以下和18月龄以上累及骨骺的急性干骺端骨髓炎患儿临床特征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骨骺 体征和症状 病理学 临床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MHC-20的抗化脓性链球菌功效与作用机制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翠翠 周代红 +2 位作者 陈欣菀 钟佳伶 茆灿泉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以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为研究对象,探究了MHC-20的抑菌性能及作用机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以及常量稀释法测得MHC-20对化脓性链球菌的MIC值为31.25μg/mL或0.31%,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均有较强杀伤... 以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为研究对象,探究了MHC-20的抑菌性能及作用机制。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以及常量稀释法测得MHC-20对化脓性链球菌的MIC值为31.25μg/mL或0.31%,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均有较强杀伤作用。瞬时杀菌活性结果表明:MHC-20在5 min时可以完全杀死化脓性链球菌。定量生物膜与疏水性测定结果表明:MHC-20能够极显著降低化脓性链球菌细胞表面疏水性(P<0.0001)以及极显著抑制生物膜的形成(P<0.01)。细胞膜通透性测定结果表明:MHC-20作用下菌液相对电导率、碱性磷酸酶均上升、蛋白严重泄露,并且呈浓度依赖性。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MHC-20对菌体形态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最后,构建了小鼠化脓性链球菌皮肤感染模型,结果表明:复方MHC-20可以促进创口恢复,极显著抑制创口的细菌(P<0.01),5%MHC-20与20%MHC-20均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以及创口炎症因子IL-6表达(P<0.001),20%MHC-20极显著降低白细胞的表达(P<0.01),综上所述,MHC-20有望成为广谱抗菌剂以及抗化脓性链球菌皮肤感染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链球菌 MHC-20 中药材 机制 皮肤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和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致儿童急性骨髓炎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海亭 王玉亭 +3 位作者 孙琳 刘涛 于嘉智 王春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2-457,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致儿童急性骨髓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 目的对比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致儿童急性骨髓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1月至2022年3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脓液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68例急性骨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类分为MRSA组(24例)和MSSA组(44例)。对比分析MRSA组和MSSA组起病初期最高体温、炎症指标、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发病部位、有无关节炎、住院天数、手术次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发病部位、并发症、年龄、发病时间、起病初期最高体温、白细胞升高程度、中性粒细胞升高程度、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SA组和MSSA组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分别为(93.99±61.38)mg/L和(65.90±49.14)mg/L,住院天数分别为(39.75±15.16)天和(29.52±8.45)天,手术次数分别为(3.58±1.61)次和(2.68±0.77)次;MRSA组、MSSA组分别有11例(11/24,45.83%)、9例(9/44,20.45%)伴有临近关节炎;在同时出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的患儿中(MRSA组18例、MSSA组40例),MRSA组和MSSA组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比值分别为(2.17±0.98)和(1.46±1.07);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MSSA致儿童急性骨髓炎相比,MRSA引起的急性骨髓炎易合并关节炎,需要接受更多次手术治疗,住院时间较长。MRSA致儿童急性骨髓炎在起病初期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较高,在同时出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的患儿中,MRSA致儿童急性骨髓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的比值较MSSA致儿童急性骨髓炎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侵袭性真菌病导致上颌骨骨坏死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寇家豪 陈振兴 +3 位作者 李子慧 李科 赵凯 孙国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口腔颌面部真菌性骨髓炎在临床工作中极为少见,诊断非常困难,因其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及检验结果常会造成误诊,耽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报道了1例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上颌骨骨髓炎的联合诊疗经过。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案... 口腔颌面部真菌性骨髓炎在临床工作中极为少见,诊断非常困难,因其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及检验结果常会造成误诊,耽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报道了1例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上颌骨骨髓炎的联合诊疗经过。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案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骨髓炎 真菌感染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骨髓炎MRSA感染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鸿伟 田芳英 +3 位作者 赵明 王雪玉 张翰笙 崔欣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5,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骨髓炎患者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率。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骨髓炎患者MRSA感染率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由2... 目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骨髓炎患者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率。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骨髓炎患者MRSA感染率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由2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获文献独立进行筛选、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分(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以感染率为结局指标合并数据,采用R(4.3.1)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骨髓炎类型、患者年龄、研究地区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共包含20860名骨髓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髓炎患者MRSA感染率为0.240(95%CI:0.183~0.29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椎体骨髓炎(VO)患者、18~60岁、北美地区骨髓炎患者的MRSA感染率更高。结论:骨髓炎患者中MRSA的感染率较高,需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MRSA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骨髓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6例儿童急性骨髓炎病原学特点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菡 季泽娟 +1 位作者 高凯杰 裴保方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287,共5页
目的调查儿童急性骨髓炎病原学特点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66例儿童急性骨髓炎临床资料,统计患儿基本信息、病原微生物送检、药敏试验结果及... 目的调查儿童急性骨髓炎病原学特点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266例儿童急性骨髓炎临床资料,统计患儿基本信息、病原微生物送检、药敏试验结果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66例急性骨髓炎患儿均做病原学送检,148例培养出病原菌,检出阳性率为55.64%,共检出细菌154株,排名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4株(67.53%)、表皮葡萄球菌8株(5.19%)和人葡萄球菌7株(4.5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3.65%,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比较,MRSA感染患儿在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预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单独用药227例,占85.34%,以头孢曲松为主,二联用药39例,占14.66%,以头孢曲松联合万古霉素为主,静脉用药平均疗程为(40.20±15.68)d。148例药敏结果报告后,治疗有效,继续原方案治疗76例(51.35%);治疗效果差,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37例(25.00%);药敏结果提示敏感,但疗效欠佳,更换药物25例(16.89%);临床治疗有效,根据药敏结果更换为窄谱抗菌药物或由二联改为单药治疗10例(6.76%)。结论儿童急性骨髓炎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能够覆盖常见病原菌,结合临床疗效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但抗菌药物静脉用药疗程偏长,需进一步把握静脉用药序贯口服给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急性骨髓炎/儿童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峡炎链球菌群作为机会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静宜 王美娟 +1 位作者 周文娟 柳忠豪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2-767,共6页
咽峡炎链球菌群过去被认为是口腔正常菌群。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日益增多的病例报道证实咽峡炎链球菌群可作为机会致病菌引发一系列致死性感染疾病。因此,本文对咽峡炎链球菌群作为机会致病菌引发的疾病及其相关致病机制做一综述。
关键词 咽峡炎链球菌 中间链球菌 星座链球菌 机会致病菌 化脓性感染 脓肿 S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腺瓣修复临床Ⅱ期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术后缺损
19
作者 谢荣举 王卫红 +4 位作者 许彪 朱瑾 钱叶梅 李静宜 张洪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舌下腺瓣修复临床Ⅱ期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PNJ)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术后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舌下腺瓣修复慢性下颌骨坏死术后颌骨缺损的5例患者。其中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3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 目的:探讨利用舌下腺瓣修复临床Ⅱ期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PNJ)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术后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舌下腺瓣修复慢性下颌骨坏死术后颌骨缺损的5例患者。其中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3例,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患者2例。结果:5例患者临床检查评价治疗效果,术后2周内创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舌下腺功能正常。结论:利用舌下腺瓣修复慢性黄磷性颌骨骨髓炎和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术后下颌骨缺损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性颌骨骨髓炎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下颌骨部分缺损 舌下腺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骨症伴CLCN7基因突变1例
20
作者 曹永庆 查春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石骨症(osteopetrosis,OP)又名粉笔样骨、大理石骨病等,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因破骨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的具有遗传倾向的代谢性骨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影像学表现主要以全身骨密度广泛增高。本文报道一例石骨症伴下颌骨骨髓炎... 石骨症(osteopetrosis,OP)又名粉笔样骨、大理石骨病等,是一种罕见的、原因不明的因破骨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的具有遗传倾向的代谢性骨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影像学表现主要以全身骨密度广泛增高。本文报道一例石骨症伴下颌骨骨髓炎患者资料,复习既往文献,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及治疗作一概述,为以后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骨症 颌骨骨髓炎 CLCN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