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花果多酚提取纯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娟 张晶蕾 +2 位作者 王雨悦 耿晓桐 陈琼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79,共7页
试验旨在优化桂花果多酚的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分析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桂花果多酚的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大孔树脂法对桂花果多酚进行纯化,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羟基自由基法和总... 试验旨在优化桂花果多酚的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分析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桂花果多酚的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大孔树脂法对桂花果多酚进行纯化,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羟基自由基法和总还原力法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优化后桂花果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硫酸铵用量370 g/L、乙醇体积分数41%、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50 min,此条件下多酚提取率为0.362%。大孔树脂纯化的最佳方案为:上样量2 BV (柱体积)、水洗体积4 BV、解吸剂(乙醇)体积分数60%、解吸剂体积4 BV。体外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桂花果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8.45%和78.15%,表现出较好的还原能力。研究表明,响应面优化桂花果多酚的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大孔树脂纯化桂花果多酚工艺简单高效,桂花果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为桂花果多酚的提取纯化生产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果 多酚 提取工艺 双水相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有植物短丝木犀(Osmanthus serrulatus Rehd.)群落结构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国栋 钱慧蓉 +1 位作者 陈林 王贤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59-3068,共10页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短丝木犀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了四川省宝兴县东拉山短丝木犀植物群落地区的环境因子、TWINSPAN分类、物种和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DCCA排序。结果表明:1)TWINSPAN将东拉山短丝木犀24个植物群落里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短丝木犀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了四川省宝兴县东拉山短丝木犀植物群落地区的环境因子、TWINSPAN分类、物种和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DCCA排序。结果表明:1)TWINSPAN将东拉山短丝木犀24个植物群落里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分类结果在空间上反映了东拉山植物群落的演替变化趋势。2)短丝木犀植物群落生长在土壤含水量较高、郁闭度较高,并处于西南和南坡向的沟边。短丝木犀群落的主要伴生物种为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宝兴木姜子Litsea moupinensis、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a、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宝兴过路黄Lysimachia baoxingensis、糙苏Phlomis umbrosa和铁角蕨Asplenium trichomanes。3)DCCA排序结果验证了TWINSPAN分类结果的合理性,同时指出影响东拉山短丝木犀植物群落类型及空间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 DCCA排序 环境因子 短丝木犀 TWINSPAN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LCYB上游B2亚组ERF转录因子的筛选和鉴定
3
作者 李莉 庞天虹 +1 位作者 付建新 张超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的】筛选并鉴定参与调控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番茄红素β-环化酶OfLCYB基因的B2亚组ERF转录因子。【方法】以桂花品种‘堰虹桂’O. fragrans ‘Yanhong Gui’为材料,从桂花转录组数据库筛选B2亚组OfERF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筛选并鉴定参与调控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番茄红素β-环化酶OfLCYB基因的B2亚组ERF转录因子。【方法】以桂花品种‘堰虹桂’O. fragrans ‘Yanhong Gui’为材料,从桂花转录组数据库筛选B2亚组OfERF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以及酵母单杂交技术,对OfERF基因序列和表达特性及其对Of LCYB基因启动子结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OfLCYB基因启动子序列含有2个ATCTA顺式作用元件;基于桂花转录组数据库筛选出4个B2亚组ERF基因,均包含1个AP2保守结构域;RT-qPCR结果表明:OfERF72a与OfERF72b基因表达量均随着开花进程逐渐下降,与OfLCYB基因表达显著负相关,P分别为0.033 8、0.029 6;酵母单杂交结果证明:OfERF72b与OfLCYB启动子之间存在物理结合。【结论】OfERF72b可能通过调控OfLCYB的转录参与桂花类胡萝卜素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类胡萝卜素 ERF转录因子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四川地区不同品种桂花的风味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温福丽 蒋晓锋 +4 位作者 贾俊杰 牛曼思 杨阳 黄张君 王松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44-351,I0015-I0017,共11页
为明确四川地区不同品种桂花的关键性风味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PM)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及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 为明确四川地区不同品种桂花的关键性风味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PM)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及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析四川成都地区9个品种桂花的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挥发性物质总含量最高的3个品种为波叶金桂>速生金桂>汉桂(P<0.05);数量最多的3个品种为波叶金桂(36)>堰虹桂(34)>硃砂桂(34)。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二氢-β-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香叶醇、γ-癸内酯、β-苯乙醇、二氢-β-紫罗兰醇、己醛、苯甲醛、(E,E)-2,4-庚二烯醛和壬醛是9个品种桂花中主要的风味物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可区分不同品种桂花,金桂群3个品种和丹桂群3个品种均较为聚拢,但金桂群3个品种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丹桂群中,硃砂桂和汉桂无显著性差异,汉桂和堰虹桂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ROAV结果表明二氢-β-紫罗兰酮是桂花中最重要的香气贡献者,体现为木香、果香。(E,E)-2,4-庚二烯醛、二氢-β-紫罗兰醇、α-紫罗兰酮、β-月桂烯、香叶醇、α-紫罗酮、γ-癸内酯等化合物ROAV>1,可作为区分不同品种桂花的依据。实验从挥发性成分种类、含量差异以及香气贡献大小的角度考察了四川地区9个品种桂花,有利于桂花风味产业原料筛选和加工,为桂花风味品控、质量标准以及四川地区桂花品种区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阈值 相对气味活度值 二氢-β-紫罗兰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顾恒 杨秀莲 王良桂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8,共9页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一种集绿化、美化和香化于一体的重要观赏树种,备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推动了桂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该文基于现有文献,对桂花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综述...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一种集绿化、美化和香化于一体的重要观赏树种,备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推动了桂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该文基于现有文献,对桂花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综述了桂花全基因组和相关基因家族分析的研究;随后重点关注了转录组测序在桂花花色、花香、叶色等重要性状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概述了桂花蛋白组和功能基因的相关报道;最后对桂花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桂花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全基因组 转录组 蛋白组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技术桂花渣的品质:物理性质、营养成分、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6
作者 郭英杰 卞建明 +3 位作者 谢秋涛 李高阳 汪凯 朱向荣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81-292,共12页
为对桂花浸膏副产物即桂花渣的加工适应性进行考察和评价以及为其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对真空微波干燥(vacuum microwave drying,VM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热泵干燥(heat pump drying,HPD)制备的桂花渣的物理... 为对桂花浸膏副产物即桂花渣的加工适应性进行考察和评价以及为其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对真空微波干燥(vacuum microwave drying,VM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热泵干燥(heat pump drying,HPD)制备的桂花渣的物理性质、营养成分、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VFD桂花渣色泽良好,ΔE和褐变指数最低,分别为14.26±0.53和12.43±0.65,具有最高的总酚、总黄酮含量,表现出最高的持水力和抗氧化能力。VMD桂花渣具有最高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总苯乙醇苷、毛蕊花糖苷、红景天苷含量,表现出最优的持油能力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能力主要与总酚、总黄酮含量显著正相关,酪氨酸酶抑制活性与总苯乙醇苷、总糖、总单宁含量显著正相关。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以区分不同干燥技术桂花渣,并稳定具有良好预测性。根据Topsis分析,VFD桂花渣品质最佳,VMD桂花渣优于HPD桂花渣。综上所述,桂花渣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营养成分、抗氧化能力、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具有作为功能性食品、美白化妆品原料的潜力,本研究为不同干燥技术桂花渣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技术 桂花渣 物理性质 营养品质 抗氧化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花糖苷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改善BV-2细胞炎性损伤
7
作者 黄文静 程芳 +5 位作者 杜敏 陈佳艺 向维 石珂 谢兴亮 盛艳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7-373,共7页
目的:探讨桂花中的主要成分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VB)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改善BV-2细胞炎性损伤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糖氧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法诱导BV-2细胞建立炎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OGD模型... 目的:探讨桂花中的主要成分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VB)抑制NLRP3炎性小体活化改善BV-2细胞炎性损伤及相关机制。方法:利用糖氧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法诱导BV-2细胞建立炎性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OGD模型组、桂花乙醇提取物(Osmanthus fragrans ethanol extract,OEE)处理组(OGD+OEE)、VB处理组(OGD+VB)。采用MTT法检测BV-2细胞活力;使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细胞毒性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上清中LDH释放量,评价其对细胞膜的影响;利用Hoechst33342/PI双染技术检测其对细胞焦亡的影响;此外,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研究VB对NLRP3、Caspase-1、IL-1β及TNF-α等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法结果表明,OEE和VB均能显著促进BV-2细胞存活(P<0.001);LDH检测结果显示,OEE和VB均能极显著地减少培养液上清中LDH的释放(P<0.001),可减少细胞膜损伤;采用Hoechst 33342/PI双染后,OEE和VB组中BV-2细胞的PI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0.01),荧光强度明显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经VB干预后,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细胞焦亡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VB能够改善OGD诱导的BV-2细胞炎性损伤,可能是OEE抗炎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其机制与抑制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糖苷 桂花 BV-2细胞 NLRP3炎性小体 OG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木犀花期和花色SNP分子标记开发
8
作者 李胜连 朱跃 +4 位作者 张敏 张道梧 张成 王贤荣 段一凡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8,共13页
基于68个木犀〔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样品(包括17个四季桂样品、18个银桂样品、12个金桂样品和21个丹桂样品)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木犀花期(四季桂品种群与非四季桂类)和花色(丹桂品种群与非丹桂类... 基于68个木犀〔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样品(包括17个四季桂样品、18个银桂样品、12个金桂样品和21个丹桂样品)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木犀花期(四季桂品种群与非四季桂类)和花色(丹桂品种群与非丹桂类)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了深入挖掘。结果显示:筛选到与木犀花期显著相关的SNP位点489个,与花色显著相关的SNP位点1525个,从中挑选位点进行SNP分子标记开发,并进行分型验证。开发出11个木犀花期SNP分子标记,其中位点HQ-1、HQ-2、HQ-3和HQ-8分型成功率较高,是理想的木犀花期SNP分子标记。开发出12个木犀花色SNP分子标记,其中位点HS-1、HS-2、HS-3、HS-9和HS-10分型成功率较高,是理想的木犀花色SNP分子标记。本研究开发的SNP位点可用于木犀品种鉴定、指纹图谱构建、辅助育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 全基因组重测序 花期 花色 SNP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结合香气活度值分析膜分离精制技术对桂花净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9
作者 郭英杰 郭智鑫 +5 位作者 卞建明 谢秋涛 李高阳 汪凯 郭佳婧 朱向荣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5-262,共8页
为探究通过膜分离技术得到的精制桂花净油原液、截留液和透过液的香气品质差异,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桂花净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桂花净油样品中含有66种挥发性成分(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不同组分的VOC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 为探究通过膜分离技术得到的精制桂花净油原液、截留液和透过液的香气品质差异,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桂花净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桂花净油样品中含有66种挥发性成分(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不同组分的VOC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成功区分3种不同的桂花净油组分,预测准确率达到93.6%。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值>1筛选出了10种差异性化合物,通过聚类热图分析出桂花净油原液、截留液和透过液含量突出的VOC分别为9、3、1种;经过抗絮凝实验与流变学分析可知,桂花净油透过液具有良好的抗絮凝性与稳定的流变趋势,且其含有的棕榈酸及其衍生物含量最低。根据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对各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评估,发现桂花净油原液样品的花香味、果香味、油脂香味和古龙样香气强度最为显著,其OAV分别为1 371 871.65、41 885.15、37 199.21和3 050.71;而桂花净油透过液样品的草香味强度最为突出,其OAV为3 241 379.60。本研究结果可为膜分离技术应用于纯化桂花净油以及桂花净油膜分离后各样品的特征香气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净油 膜分离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香气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10
作者 朱永莉 沈永宝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6,共7页
为探讨桂花种胚发育过程及与种子休眠形成的内在联系,以紫梗籽银桂种子为材料,对其不同发育时期果皮、种皮、胚和胚乳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初期,种子表皮细胞由鳞形和长方形的细胞交替组... 为探讨桂花种胚发育过程及与种子休眠形成的内在联系,以紫梗籽银桂种子为材料,对其不同发育时期果皮、种皮、胚和胚乳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初期,种子表皮细胞由鳞形和长方形的细胞交替组成,排列较为疏松;随着种子的发育,种子表皮细胞开始脱水,出现明显沟壑状,种皮结构更加致密;至种子发育成熟,种皮中部变得较为平坦,种皮表面出现较多长条状纹饰;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果皮厚度明显增加,随着果实发育成熟,外果皮、中果皮逐渐变软,内果皮逐渐木质化变硬,形成种壳。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初期,在胚和胚乳细胞中液泡较多,细胞内有少量的嗜锇物质,细胞质较丰富,细胞体积较小;随着种子的成熟,胚和胚乳细胞内的脂滴和高电子致密物质不断增加,说明在紫梗籽银桂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内大分子贮藏物质不断积累,种子逐渐进入休眠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梗籽银桂 种子发育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新品种桂爽的选育
11
作者 林锦何 李花 +3 位作者 古莹珺 古幸福 叶翰江 刘观仪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30-1934,共5页
桂爽是从惠州市惠阳区镇隆大光村荔枝园丁香变异单株选种选育出来的晚熟、稳产、优质荔枝新品种。平均单果质量31.7 g,果实呈歪心形,果肉爽脆、无渣,具有桂花香味,可食率78.7%,果皮呈暗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7.1%~18.6%,焦核率86.7... 桂爽是从惠州市惠阳区镇隆大光村荔枝园丁香变异单株选种选育出来的晚熟、稳产、优质荔枝新品种。平均单果质量31.7 g,果实呈歪心形,果肉爽脆、无渣,具有桂花香味,可食率78.7%,果皮呈暗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7.1%~18.6%,焦核率86.7%。果实7月中旬成熟,具有果大、丰产稳产、成花易,品质优等突出特点,高位嫁接树第4年株产达17.3 kg,第5年株产达24.3 kg,适合两广等中晚熟荔枝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新品种 桂爽 遗传稳定 桂花香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精油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探究
12
作者 卢小倩 董秋伶 +1 位作者 李安琪 吴琼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4,共10页
本研究探讨桂花精油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和急性衰老小鼠模型的抗衰老作用。在体外实验中,本文通过测定桂花精油对SH-SY5Y细胞中衰老标志物的表达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来评估其抗衰老效果,结果表明,2~100μg/mL的桂花... 本研究探讨桂花精油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和急性衰老小鼠模型的抗衰老作用。在体外实验中,本文通过测定桂花精油对SH-SY5Y细胞中衰老标志物的表达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来评估其抗衰老效果,结果表明,2~100μg/mL的桂花精油对SH-SY5Y细胞无毒性,并能显著降低H2O2诱导的ROS水平及改善衰老细胞特征,包括降低衰老分泌相关表型(SASP)基因和衰老相关基因(P16、P53和P21)的表达,及减少SA-β-半乳糖苷酶(SA-β-gal)的产生。在体内实验中,不同剂量的桂花精油(0.0125、0.025及0.05μL/g)能显著提升急性衰老小鼠血清中的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同时降低丙二醛(MDA)和ROS水平。综合体外与体内实验结果,桂花精油通过其强大的抗氧化作用显著延缓了细胞和动物模型的衰老进程,为桂花精油在抗衰老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精油 抗衰老 抗氧化活性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风味小米复合甜酒酿的发酵工艺优化
13
作者 余森艳 陈嘉琪 +3 位作者 李志红 卢珍兰 夏继蓉 何文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以小米、糯米和桂花为主要原料制备桂花风味复合甜酒酿。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固定发酵温度为35℃,以小米和糯米总质量为基准,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小米与糯米的质量比、桂花添加量、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对桂花风味小米复合甜酒酿感官评分... 以小米、糯米和桂花为主要原料制备桂花风味复合甜酒酿。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固定发酵温度为35℃,以小米和糯米总质量为基准,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小米与糯米的质量比、桂花添加量、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对桂花风味小米复合甜酒酿感官评分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小米与糯米的质量比1∶4.7、桂花添加量1.6%、酒曲添加量0.5%、发酵时间50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甜酒酿滋味柔和、甜糯爽口,具有桂花清香,产品的酒精度为2.3%,还原糖含量为21.86 g/100 g,总酸含量为0.34 g/100 g,蛋白质含量为6.2 g/100 g,感官评分为91.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糯米 桂花 甜酒酿 响应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对t-BHP诱导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冯庆 徐思远 +5 位作者 任梦 郝思怡 袁欣 陈佳蕊 杨旭 马萍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采用DPPH法、ABTS法、FRAP法评价了桂花水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究了桂花水提取物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桂花提... 采用DPPH法、ABTS法、FRAP法评价了桂花水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究了桂花水提取物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的人肝癌细胞HepG2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桂花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桂花水提取物与HepG2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抑制t-BHP诱导的HepG2细胞中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产生,还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抗氧化 HEPG2 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辐射诱变种质综合评价
15
作者 黄钰 赵薇 +5 位作者 马浅浅 何明星 王一涵 曹申全 郭朋 尚富德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0-410,共11页
【目的】筛选具有观赏价值的桂花种质资源,丰富桂花种质资源,推动桂花育种进程。【方法】以81份辐射诱变的桂花嫁接苗为样本,对与观赏性相关的叶形、叶色、叶质等15个指标进行观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灰... 【目的】筛选具有观赏价值的桂花种质资源,丰富桂花种质资源,推动桂花育种进程。【方法】以81份辐射诱变的桂花嫁接苗为样本,对与观赏性相关的叶形、叶色、叶质等15个指标进行观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灰色关联分析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对各样本的观赏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构建了包括3个约束层15个指标层的桂花观赏性综合评价体系,其权重范围为0.006~0.286,其中质量性状在约束层中权重最高,叶质在指标层中权重最高;根据81个辐射诱变桂花种质的综合评分将其分为5大类,第Ⅰ类综合评分高于3.5分,共2个种质,分别为S-RXG23032405-30-4和D-ZYH23032404-30-3,第Ⅱ类综合评分为3.0~3.5,共22个种质,第Ⅲ类综合评分为2.5~3.0,共30个种质,第Ⅳ类综合评分为2.0~2.5,共23个种质,第Ⅴ类综合评分低于2.0,共4个种质。根据层次分析所得权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23个加权灰色关联度>0.55的种质,与层次分析中达到Ⅰ、Ⅱ级的种质基本一致。【结论】运用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最终筛选出S-RXG23032405-30-4和D-ZYH23032404-30-3这2个具有较高潜在观赏价值的桂花种质,推动了桂花育种工作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层次分析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观赏性评价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区丹桂高海拔播种育苗试验
16
作者 倪克农 刘盛益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7期36-38,共3页
为探究播种方式对大别山区丹桂的育苗效果,本试验采用样方调查法,分析了试验地采用春播与秋播的苗木出芽率和苗高等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秋播较春播优势明显,良种壮苗率显著提高。秋播种子较春播早10d出芽,播种70d后发芽率达93%,较春播提... 为探究播种方式对大别山区丹桂的育苗效果,本试验采用样方调查法,分析了试验地采用春播与秋播的苗木出芽率和苗高等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秋播较春播优势明显,良种壮苗率显著提高。秋播种子较春播早10d出芽,播种70d后发芽率达93%,较春播提高17个百分点;一年生秋播苗株高、地径较春播苗分别增长25.8%和40.0%。本文为丹桂在高海拔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桂 播种育苗 秋播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大树移植及养护关键技术
17
作者 邵聘 王忠藏 牛夯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2期47-48,57,共3页
为丰富城市园林景观效果,近年来城市绿化栽植树种的规格越来越高。桂花树形优美,花香怡人,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食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该文介绍了桂花大树的生物学特点及其起苗、运输、栽植技术,并从设立支架和遮阳网... 为丰富城市园林景观效果,近年来城市绿化栽植树种的规格越来越高。桂花树形优美,花香怡人,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食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该文介绍了桂花大树的生物学特点及其起苗、运输、栽植技术,并从设立支架和遮阳网、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预防冻害等方面阐述了桂花大树移栽后的管护措施,以达到尽早恢复树势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生理特点 大树移植 管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桂花复合饮料的工艺优化及品质评价
18
作者 陈晓莹 温伟腾 +3 位作者 杨晓铭 乐镕祥 许国忠 马娟娟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53-57,共5页
以余甘子和桂花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余甘子桂花复合饮料的工艺参数,并对制备的饮料进行品质评价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余甘子桂花复合饮料最佳工艺参数为余甘子果汁添加量40%,桂花提取液添加量10%,果葡糖浆添加量5%... 以余甘子和桂花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余甘子桂花复合饮料的工艺参数,并对制备的饮料进行品质评价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余甘子桂花复合饮料最佳工艺参数为余甘子果汁添加量40%,桂花提取液添加量10%,果葡糖浆添加量5%,柠檬酸添加量0.06%。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余甘子桂花饮料适口醇厚,具有桂花独特的香气,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形含量为12.2%,蛋白质质量浓度为1.22 mg/mL,pH值为3.08,黄酮质量浓度为0.951 mg/mL。当余甘子桂花复合饮料中黄酮质量浓度为0.1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1.67%,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0.42%,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余甘子复合类饮料产品的精深研发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桂花 复合饮料工艺优化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气候下桂花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19
作者 曾文力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8期6-8,共3页
华南地区以其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著称,为众多植物的生长创造了优越条件。桂花作为一种兼具观赏与香料价值的植物,不仅经济价值显著,而且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华南地区实现桂花的优质高产栽培,以促进当地农业... 华南地区以其独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著称,为众多植物的生长创造了优越条件。桂花作为一种兼具观赏与香料价值的植物,不仅经济价值显著,而且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华南地区实现桂花的优质高产栽培,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分析桂花的生长特性,并结合华南地区的气候特征,提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策略,以期为桂花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气候 桂花 优质高产 栽培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桂花浸膏与净油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郭英杰 郭智鑫 +4 位作者 卞建明 谢秋涛 李高阳 汪凯 朱向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1-160,共10页
为分析与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桂花浸膏与净油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桂花浸膏与净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通过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 为分析与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桂花浸膏与净油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桂花浸膏与净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通过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并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香气雷达图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干燥方式下,桂花浸膏与净油样品中共鉴定挥发性成分有113种,不同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PLS-DA筛选出36种变量投影重要性大于1的标志性挥发性成分,对不同干燥方式浸膏和净油的区别判断预测准确率为99.6%。ROAV和香气雷达图结果表明,二氢-β-紫罗兰醇、香叶基香叶醇、壬醛、β-紫罗兰酮、二氢-β-紫罗兰酮对桂花浸膏和净油香气贡献较大,上述挥发性成分提供了花香、木香、果香气息,尤其是冷冻干燥提取的浸膏香气更为浓郁,PCA表明冷冻干燥有利于桂花浸膏和净油香味品质的提升。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干燥方式桂花浸膏与净油的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差异,为其产品的工艺优化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浸膏 桂花净油 干燥方式 亚临界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相对气味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