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sborne法分级提取青花椒籽蛋白质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瞿瑗 余国贤 +4 位作者 黎杉珊 申光辉 罗擎英 吴贺君 张志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73-2379,共7页
为探究青花椒籽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基本性质,采用Osborne法分级提取青花椒籽中的4种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并分析4种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青花椒籽中4种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3.06%、21.64%、6.41%、40.02%... 为探究青花椒籽蛋白质的组成及其基本性质,采用Osborne法分级提取青花椒籽中的4种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并分析4种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青花椒籽中4种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3.06%、21.64%、6.41%、40.02%,等电点依次为3.0、3.3、2.0、3.3。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清蛋白表面细致多层,谷蛋白呈山脊状,清蛋白和谷蛋白分子均连接紧密,局部有孔,孔径较大;球蛋白呈光滑的突触分层结构,结构相对密集,局部有较小孔隙;醇溶蛋白分子连接紧密,呈不规则的球状,连接成较大的分子基团。DSC分析表明,热变性温度分别为35.71、37.75、33.44、40.01℃。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清蛋白亚基的分子量分布在34.414、21.841、11.059 kDa,球蛋白亚基的分子量分布在32.924、20.683 kDa,醇溶蛋白没有谱带,谷蛋白亚基的分子量大致分布在32.441、19.801、11.059 kDa。本研究为花椒籽蛋白的精细高值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籽 osborne分级提取 蛋白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borne分级法提取藜麦糠清蛋白及功能性质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田旭静 段鹏慧 +2 位作者 陈文超 张婧婷 范三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4-269,276,共7页
以藜麦糠为研究对象,采取超声辅助Osborne分级法对藜麦糠中清蛋白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方法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以清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优化,确定藜麦糠清蛋白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 以藜麦糠为研究对象,采取超声辅助Osborne分级法对藜麦糠中清蛋白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方法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3个因素,以清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优化,确定藜麦糠清蛋白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7(g/m L)、提取温度46℃、提取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藜麦糠清蛋白提取率为43.21%,与理论预测值43.76%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1.25%。说明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后得到的回归方程在实践指导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对藜麦糠清蛋白功能(溶解性、持水力、乳化性、起泡性)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 H为2.5即等电点时,清蛋白的溶解度最低,持水力最小达到1.33 g/g,乳化性最低,乳化稳定性反而最好,而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在等电点附近均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糠 蛋白 osborne分级法 响应面分析法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borne分级法提取藜麦清蛋白的响应面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田旭静 张婧婷 +2 位作者 陈文超 叶铮 范三红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621-626,共6页
以藜麦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辅助Osborne分级法对藜麦中清蛋白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提取方案。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子,以清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和响应面分... 以藜麦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辅助Osborne分级法对藜麦中清蛋白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提取方案。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子,以清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条件,并作了响应面和等高线图。结果显示,藜麦清蛋白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45℃,料液比1∶25(g/m L),提取时间17 min,此条件下,藜麦清蛋白提取率为63.91%;与理论预测值64.72%相比,其相对误差约为1.25%,说明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后,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可以指导实践操作;各因素对清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先后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蛋白 osborne分级法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borne法分级提取五味子蛋白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海东 韩荣欣 +6 位作者 张红印 肖凤琴 于倩 庞会娜 李光哲 严铭铭 赵大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9-65,共7页
目的:采用Osborne法提取五味子各组分蛋白,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方法:用Osborne方法分级提取五味子中的蛋白质,得到四种组分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odium lauryl sul... 目的:采用Osborne法提取五味子各组分蛋白,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方法:用Osborne方法分级提取五味子中的蛋白质,得到四种组分蛋白: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odium laur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SDS-PAGE)电泳分析,并对不同组分蛋白和总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分级提取得到的四种蛋白质,清蛋白亚基分子量分布在15~25 kDa和40~55 kDa,球蛋白分子量大致分布在15~25 kDa和35~55 kDa,谷蛋白亚基分子量在15~20 kDa和30~40 kDa。以五味子总蛋白为参照物,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总蛋白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各分级蛋白;四种分级蛋白对Fe3+的还原能力强于总蛋白;在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中含量最高的谷蛋白效果最佳,其清除效果在一定的浓度下与Vc接近,同时,其在羟基、DPPH自由基与Fe3+还原能力的试验中抗氧化活性良好,表明五味子组分蛋白中谷蛋白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抗氧化潜在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osborne分级法 蛋白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清蛋白Osborne分级提取工艺优化及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舒 王长远 +1 位作者 谭朝印 冯玉超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4-178,共5页
以绿豆为原料,采用Osborne分级法从绿豆中提取清蛋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L 9(3^4)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绿豆清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绿豆清蛋白的亚基组成。结果表明,绿豆清蛋白的最佳提取... 以绿豆为原料,采用Osborne分级法从绿豆中提取清蛋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L 9(3^4)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绿豆清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绿豆清蛋白的亚基组成。结果表明,绿豆清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 10(g/mL)、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150 min,该条件下绿豆清蛋白的提取率为(86.79±0.31)%,清蛋白纯度为88.33%。提取的绿豆清蛋白中有4条亚基条带,分子量分别为56.2,46.8,26.3,21.9 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蛋白 osborne分级法 亚基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红袍花椒籽种仁蛋白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令叶 田呈瑞 权麻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18,共3页
对大红袍花椒种仁蛋白质进行了Osborne蛋白质分类,分离出花椒种仁清蛋白16.38%、球蛋白41.09%、醇溶蛋白2.53%、谷蛋白33.29%,然后将分类后的各种花椒种仁蛋白质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测定亚基大小。结果表明,蛋白质组分中含有大量盐溶... 对大红袍花椒种仁蛋白质进行了Osborne蛋白质分类,分离出花椒种仁清蛋白16.38%、球蛋白41.09%、醇溶蛋白2.53%、谷蛋白33.29%,然后将分类后的各种花椒种仁蛋白质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测定亚基大小。结果表明,蛋白质组分中含有大量盐溶性的球蛋白和碱溶性的谷蛋白,易采用盐溶法或稀碱提取;并且花椒种仁中各蛋白质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有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袍花椒种仁蛋白 osborne蛋白分类法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麸蛋白质的Osboren分类及SDS-PAGE电泳分析 被引量:36
7
作者 冯明珠 何聪芬 +1 位作者 赵华 董银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79,共3页
根据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了燕麦麸中蛋白质含量,40~60目之间的燕麦麸蛋白质含量最高,平均为19.42%;并对其进行Osboren蛋白质分类以及分类后各类蛋白质组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燕麦麸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占蛋白质总量依... 根据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了燕麦麸中蛋白质含量,40~60目之间的燕麦麸蛋白质含量最高,平均为19.42%;并对其进行Osboren蛋白质分类以及分类后各类蛋白质组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燕麦麸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占蛋白质总量依次为63.40%、15.18%、8.18%、13.24%。SDS-PAGE电泳分析各类蛋白的组成结果表明,燕麦麸中清蛋白含量最高且蛋白质亚基分布广泛。清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溶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为优质的营养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麸 蛋白 Osboren分类法 SDS—PAGE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糠蛋白的组成及功能性 被引量:39
8
作者 郑煜焱 曾洁 +1 位作者 李晶 李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43-149,共7页
以米糠蛋白为原料,通过Osborn分级分离和氨基酸分析,对米糠蛋白的组成及营养价值进行分析,并分别研究不同pH值、温度和蛋白质量浓度对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等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米糠蛋白主要是由清蛋白和球蛋白构成,... 以米糠蛋白为原料,通过Osborn分级分离和氨基酸分析,对米糠蛋白的组成及营养价值进行分析,并分别研究不同pH值、温度和蛋白质量浓度对米糠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等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米糠蛋白主要是由清蛋白和球蛋白构成,氨基酸组成全面,比例合适,且米糠蛋白中的疏水性氨基酸含量较高。米糠蛋白在不同pH值和温度条件下溶解度、乳化性、起泡性不同;米糠蛋白溶解度在等电点范围趋于最小;蛋白质量浓度对米糠蛋白乳化性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osborn分级 氨基酸分析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麸皮蛋白的提取分离及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左光明 谭斌 秦礼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9-273,共5页
以苦荞二道荞麸为原料,进行复合蛋白提取和蛋白质Osborne分级分离,并对各蛋白组分进行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苦荞麸皮中最主要的蛋白组分为清蛋白,占蛋白总量的51.22%;其次为球蛋白和谷蛋白,分别占13.69%和17.07%;最少的为醇溶... 以苦荞二道荞麸为原料,进行复合蛋白提取和蛋白质Osborne分级分离,并对各蛋白组分进行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苦荞麸皮中最主要的蛋白组分为清蛋白,占蛋白总量的51.22%;其次为球蛋白和谷蛋白,分别占13.69%和17.07%;最少的为醇溶蛋白,占8.83%。苦荞麸皮复合蛋白及各蛋白组分均有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其中水溶性清蛋白和球蛋白清除自由基能力高于醇溶蛋白和碱溶蛋白,且在低浓度范围内,随蛋白质浓度增加,清除能力呈线性提高,但在高浓度时却无明显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麸皮 复合蛋白 osborne分级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麸蛋白的组成及功能性质研究 被引量:44
10
作者 管骁 姚惠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2-76,共5页
以燕麦麸为原料制备了燕麦麸浓缩蛋白(OBPC)。同时,也按照Osborne蛋白分级提取方法对燕麦麸蛋白进行了精细的分类,分别得到了燕麦麸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是燕麦麸蛋白的主要组分。清蛋白提取液中含有高含... 以燕麦麸为原料制备了燕麦麸浓缩蛋白(OBPC)。同时,也按照Osborne蛋白分级提取方法对燕麦麸蛋白进行了精细的分类,分别得到了燕麦麸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是燕麦麸蛋白的主要组分。清蛋白提取液中含有高含量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可以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的方法将其纯度由6.5%提高到67.2%。SDS-PAGE的结果表明OBPC及各蛋白组分有不同的分子组成。OBPC及各蛋白组分的功能性质,包括溶解性、持水持油性、乳化活性、泡沫性质也分别进行了测定,以评价燕麦蛋白作为一种潜在的配料在食品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麸 燕麦麸浓缩蛋白 osborne分级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籽分离蛋白的组成及功能性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宇 刘畅 +1 位作者 杨杰 刘石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65,共5页
以低温脱脂橡胶籽粕为原料,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制备橡胶籽分离蛋白。对橡胶籽分离蛋白的组成及功能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橡胶籽分离蛋白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所占比例依次为33.5%,4.8%,0.9%和60.8%。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 以低温脱脂橡胶籽粕为原料,采用等电点沉淀法制备橡胶籽分离蛋白。对橡胶籽分离蛋白的组成及功能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橡胶籽分离蛋白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所占比例依次为33.5%,4.8%,0.9%和60.8%。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其中谷氨酸含量较高,达到19.894 g/100 g。p H值对橡胶籽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影响较大;橡胶籽蛋白浓度与其乳化性和起泡性呈正相关;在温度为60℃时,橡胶籽蛋白乳化性和起泡性分别达到34.29 m L/g和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分离蛋白 osborn分级 氨基酸分析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籽蛋白的分级提取及产物功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石杰 宋淑敏 +1 位作者 魏连会 杨庆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2-136,共5页
采用碱提酸沉和经典Osborne分级分离的方法,分别制备得到了汉麻分离蛋白以及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并研究了这5种分离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吸水吸油性、起泡性、乳化性、成膜性及凝胶性。结果表明:4种蛋白分离产物中... 采用碱提酸沉和经典Osborne分级分离的方法,分别制备得到了汉麻分离蛋白以及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并研究了这5种分离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等电点、吸水吸油性、起泡性、乳化性、成膜性及凝胶性。结果表明:4种蛋白分离产物中汉麻球蛋白的占比最高为46.80%,其次为清蛋白18.47%和谷蛋白18.00%,醇溶蛋白最少;汉麻球蛋白的多数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组分,并表现出了优异的氨基酸组成特性;5种分离蛋白的等电点依次为pH 4.5、p H 4.0、p H 5.0、p H 5.5和pH 5.5;汉麻分离蛋白起泡性最好,汉麻清蛋白的乳化性最好,汉麻分离蛋白和谷蛋白吸水性较强,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吸油能力较强,5种分离蛋白在质量浓度50 mg/L下均可以揭膜,在200 mg/m L时汉麻分离蛋白、清蛋白和谷蛋白能够形成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籽蛋白 osborne分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籽壳蛋白与籽仁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文秋萍 李超 +2 位作者 徐丹萍 蔡沁玥 蒲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55,共6页
以花椒籽为原料,主要研究花椒籽仁与籽壳脱脂后的基本化学成分、蛋白等电点、氨基酸组成、亚基组成以及蛋白组分等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显示,脱脂后的花椒籽仁和籽壳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1. 17%、8. 54%,其蛋白等电点分别为3. 5、4. 5。... 以花椒籽为原料,主要研究花椒籽仁与籽壳脱脂后的基本化学成分、蛋白等电点、氨基酸组成、亚基组成以及蛋白组分等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显示,脱脂后的花椒籽仁和籽壳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1. 17%、8. 54%,其蛋白等电点分别为3. 5、4. 5。花椒籽仁脱脂粉的氨基酸总量为43g/100 g,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27. 31%,籽壳脱脂粉的氨基酸总量为4. 07 g/100 g,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26. 78%,两者主要的氨基酸为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采用Osborne法对蛋白分类,花椒籽仁中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的含量分别为7. 76%、72. 06%、15. 80%、1. 22%,籽壳中相对应的蛋白含量分别为13. 12%、56. 54%、21. 45%、3. 25%。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花椒籽仁粗蛋白有7个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在0~66. 200 k Da之间,籽壳粗蛋白有2个条带,相对分子质量在18. 400~35. 000 k Da之间;花椒籽仁4种蛋白组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0~45 k Da之间,花椒籽壳4种蛋白组分分布范围较小,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14. 4~35 k D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 osborne分级提取 理化性质 蛋白 蛋白 蛋白 醇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固态酱油酿造过程中蛋白质组分构成及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亚芬 巩欣 +4 位作者 马千苏 高浩渊 程永强 纪凤娣 鲁绯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34,共5页
低盐固态酱油原料利用率低,废弃物酱油渣中残留大量蛋白质,造成极大的原料浪费。采用Osborne分级提取法,按照溶解性将蛋白质分类,通过分析酱油酿造过程中总蛋白及四种蛋白质组分的变化规律,发现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主要来源是清蛋白和谷... 低盐固态酱油原料利用率低,废弃物酱油渣中残留大量蛋白质,造成极大的原料浪费。采用Osborne分级提取法,按照溶解性将蛋白质分类,通过分析酱油酿造过程中总蛋白及四种蛋白质组分的变化规律,发现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主要来源是清蛋白和谷蛋白,酱油渣中残留蛋白质组分主要为谷蛋白(74.21%),进一步分析表明:原料蒸煮过程中蛋白质变性过度和部分谷蛋白不易被酶水解是造成酱油渣中谷蛋白残留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固态酱油 osborne 蛋白 蛋白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籽仁蛋白的组成及功能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露敏 代红发 +3 位作者 王报贵 陈绪军 肖彦骏 曾哲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3,78,共6页
采用以石油醚低温脱脂的樟树籽仁为原料,按照Osborne蛋白分级提取方法对樟树籽仁蛋白进行精细的分类,分别得到了樟树籽仁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四种组分,分别占总蛋白的25.64%、23.51%、2.32%和30.14%。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 采用以石油醚低温脱脂的樟树籽仁为原料,按照Osborne蛋白分级提取方法对樟树籽仁蛋白进行精细的分类,分别得到了樟树籽仁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四种组分,分别占总蛋白的25.64%、23.51%、2.32%和30.14%。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蛋白组分的功能性质,包括溶解性、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以及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结果表明,樟树籽仁清蛋白的溶解性、吸水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和起泡性及其稳定性较好,分别为59.15%、2.5 g/g、72.92%、80%和123%。樟树籽仁球蛋白的吸油性最好,为4.19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 蛋白 osborne分级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籽渣组分蛋白的理化与功能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志连 付开举 +5 位作者 彭芍丹 黄晓兵 李如一 曹玉坡 周伟 李积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7-253,共7页
辣木籽渣是辣木籽提取油之后的副产物,为了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本文以辣木籽渣为原料,通过奥斯本(Osborne)四步法提取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分析比较了4种组分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 辣木籽渣是辣木籽提取油之后的副产物,为了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本文以辣木籽渣为原料,通过奥斯本(Osborne)四步法提取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分析比较了4种组分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10.34%、0.69%、3.40%和3.65%,纯度均在82%以上,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的分子量均较低(5~25 kDa),且清蛋白的蛋白条带浓度最高。此外,清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及起泡性均为最优,但泡沫稳定性最差,在静置120 min后消散。4种组分蛋白的持油性均受温度的影响,球蛋白受温度影响最小。本研究表明辣木籽渣是一种较优质的植物蛋白资源,可为其在食品工业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渣 osborne四步法 组分蛋白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蛋白组分提取、抗氧化活性及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董红影 王英博 +6 位作者 庞会娜 肖凤琴 张红印 范琳 韩荣欣 严铭铭 邵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4-171,共8页
以葛根为原料,提取葛根蛋白组分,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SDS-PAGE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葛根蛋白组分进行亚基、结构分析,对谷蛋白进行功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谷蛋白的DPPH自由基、ABTS阳... 以葛根为原料,提取葛根蛋白组分,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SDS-PAGE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葛根蛋白组分进行亚基、结构分析,对谷蛋白进行功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谷蛋白的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及·OH清除率均可达90%以上,其IC50值分别为0.118、0.089、0.217 mg/mL,还原能力也较高,为1.33;亚基分析结果显示,葛根醇溶蛋白无条带,葛根清蛋白在10~55 kDa均有分布,葛根球蛋白主要分布于10~25 kDa,葛根谷蛋白主要分布于33~25 kDa;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4种葛根分级蛋白的氨基酸含量不同,其中葛根谷蛋白的氨基酸含量最高。FT-IR显示蛋白组分均有典型的蛋白吸收峰。谷蛋白的功能特性研究表明,pH值、温度及离子强度对葛根谷蛋白的持水(油)性、乳化及乳化稳定性、起泡及起泡稳定性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蛋白 osborne分级提取 亚基分析 氨基酸分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固态酱油原料蒸煮过程中蛋白质变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亚芬 程永强 +2 位作者 纪凤娣 高浩渊 鲁绯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6-71,共6页
低盐固态酱油渣中残留大量蛋白质,造成极大的原料浪费。蒸料时蛋白变性过度不利于发酵中蛋白酶解,降低了原料利用率。基于Osborne分类法,研究了不同蒸煮条件下熟料蛋白质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蒸料后清蛋白和球蛋白首先部分转化为... 低盐固态酱油渣中残留大量蛋白质,造成极大的原料浪费。蒸料时蛋白变性过度不利于发酵中蛋白酶解,降低了原料利用率。基于Osborne分类法,研究了不同蒸煮条件下熟料蛋白质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蒸料后清蛋白和球蛋白首先部分转化为较难溶解的谷蛋白,随着加热程度的增强,谷蛋白转化为不溶的残渣蛋白,降低了熟料蛋白的可利用性。结合熟料消化率作为指标,确定了蛋白质变性适度的蒸煮条件为:80℃润水20min,125℃蒸煮5min,熟料消化率可达73.12%。对生产中提高低盐固态酱油的原料利用率提供了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固态酱油 蒸煮 蛋白质变性 osborne 熟料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不同组分蛋白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婷 党斌 +2 位作者 张文刚 迟明 杨希娟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9期51-57,63,共8页
确定青稞不同组分蛋白的较优提取方法。采用传统Osborne法和超声波法提取青稞不同组分蛋白,比较2种建立方法的提取条件,并通过SDS-PAGE分析2种提取方法下蛋白分子量分布及其亚基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法为优选提取方法,优化条件下青稞... 确定青稞不同组分蛋白的较优提取方法。采用传统Osborne法和超声波法提取青稞不同组分蛋白,比较2种建立方法的提取条件,并通过SDS-PAGE分析2种提取方法下蛋白分子量分布及其亚基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法为优选提取方法,优化条件下青稞清蛋白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6,超声功率250 W,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提取率为60.13%;球蛋白为料液比1∶14,超声功率300 W,温度25℃,时间40 min,提取率为47.12%;醇溶蛋白为料液比1∶14,超声功率300 W,温度35℃,时间45 min,提取率为42.97%;谷蛋白为料液比1∶16,超声功率450 W,温度55℃,时间40 min,提取率为97.13%。与传统Osborne法相比,超声波法对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的提取率分别提高了19.94%,11.81%,16.60%,7.92%,提取时间极大缩短(30~75 min)。青稞组分蛋白等电点分别为清蛋白pH值2.5,球蛋白pH值3.5,醇溶蛋白pH值4.0,谷蛋白pH值4.0。SDS-PAGE电泳图谱表明超声波提取蛋白分子量分布较广、纯度高且组成更丰富。超声波法提取效率优于传统Osborne法,更适宜于青稞不同组分蛋白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组分蛋白 传统osborne提取 超声波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苦荞麦盐溶性球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颖 王啸 +2 位作者 邱树毅 马琳娜 郭佳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2-196,共5页
以苦荞麦为研究对象,采用Osborne分级法提取苦荞麦盐溶性球蛋白,考察了盐含量、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4个因素对蛋白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了苦荞麦中球蛋白提取工艺参数。优化提取工艺为盐含... 以苦荞麦为研究对象,采用Osborne分级法提取苦荞麦盐溶性球蛋白,考察了盐含量、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4个因素对蛋白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了苦荞麦中球蛋白提取工艺参数。优化提取工艺为盐含量1%,料液比1∶13(g∶m L),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9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苦荞麦盐溶性球蛋白提取率为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蛋白 osborne分级法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