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钾胁迫对水稻(Oryza sativa L.)化感潜力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海斌 何海斌 +5 位作者 熊君 邱龙 方长旬 曾聪明 严琳 林文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219-6227,共9页
研究以国际公认的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Lemont为供体,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为受体,采用稻/稗共培体系,研究低钾胁迫对水稻化感潜力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受体稗草的形态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促使化感水稻PI31277... 研究以国际公认的化感水稻PI312777和非化感水稻Lemont为供体,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为受体,采用稻/稗共培体系,研究低钾胁迫对水稻化感潜力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受体稗草的形态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促使化感水稻PI312777对共培稗草的根长、株高和干重的抑制率均升高,增幅远大于非化感水稻Lemont。受体稗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化感与非化感水稻对受体稗草保护酶系(SOD、POD、CAT)及根系活力的抑制作用增强,但化感水稻PI312777比非化感水稻Lemont的抑制程度大,且达极显著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化感水稻PI312777根部与叶部中酚类代谢的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4-羟化酶、羟化酶、O-甲基转移酶的基因均上调表达,而非化感水稻根部相应酶均下调表达,叶部除苯丙氨酸解氨酶上调,其余酶也下调表达。而萜类代谢途径关键酶——HMG-CoA还原酶、角鲨烯合酶、单萜烯环化酶、倍半萜烯环化酶、二萜烯环化酶的基因,在两种水稻根部中呈现出相同或相似的表达方式(上调或下调),即HMG-CoA还原酶上调表达,角鲨烯合酶、单萜烯环化酶、倍半萜烯环化酶、二萜烯环化酶下调表达;而在水稻叶部,非化感水稻Lmont相应酶基因表达方式仍然不变,化感水稻PI312777除了角鲨烯合酶下调表达,其余4个酶均上调表达。水稻根系分泌物中酚类物质的HPLC分析结果表明,低钾胁迫下,化感水稻PI312777根系分泌物中,所检出的酚酸类物质总量是正常营养条件下的2.30倍,而非化感水稻Lemont则是正常营养条件下的0.91倍。综合分析认为低钾胁迫下,化感水稻PI312777抑草能力增强主要是由于酚类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上调,导致酚类代谢途径旺盛,分泌出更多的酚类物质,进而破坏受体稗草保护酶系统,抑制了稗草的正常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作用 低钾胁迫 基因表达 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感潜力水稻(Oryza sativa L.)苗期的氮素养分效率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邱龙 熊君 +4 位作者 王海斌 方长旬 何海斌 李兆伟 林文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77-684,共8页
为了阐明养分水平引起水稻(Oryza sativaL.)化感抑草潜力变化的生理生态机制,研究了不同N素营养处理下,不同化感潜力水稻苗期对N素营养逆境的响应特性及N素养分效率的差异,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FQ-PCR)检测与N素代谢和次生代... 为了阐明养分水平引起水稻(Oryza sativaL.)化感抑草潜力变化的生理生态机制,研究了不同N素营养处理下,不同化感潜力水稻苗期对N素营养逆境的响应特性及N素养分效率的差异,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FQ-PCR)检测与N素代谢和次生代谢关键酶的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弱化感水稻品种Lemont对N素营养胁迫较敏感,强化感水稻品种PI312777对资源波动的适应性较强,N素养分效率较高。FQ-PCR分析结果显示,在低N条件下Lemont中的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s)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调,PI312777分别下调了1.2倍和1.4倍,而Lemont分别下调了3.0倍和1.8倍,Lemont下调的幅度分别是PI312777的2.5倍和1.3倍,但对于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与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hmgr)而言,PI312777叶组织中的pal和hmgr均上调表达,与对照相比上调了6.0倍和1.6倍,而Lemont中对应的基因均下调表达,分别下调了1.3倍和6.8倍,佐证了上述差异的分子生态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养分 化感作用 N素效率 基因表达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境处理下水稻叶角质层蜡质积累及其与蜡质合成相关基因OsGL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玲艳 姜大刚 +3 位作者 李静 周海 曹伟炜 庄楚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5-1120,共6页
植物角质层蜡质在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以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为材料,分别以200mmol L-1 NaCl、12%PEG、1.0%H2O2、40℃高温和8℃低温为逆境,研究叶角质层蜡质的积累情况以及其与水稻蜡质合成相... 植物角质层蜡质在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试验以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为材料,分别以200mmol L-1 NaCl、12%PEG、1.0%H2O2、40℃高温和8℃低温为逆境,研究叶角质层蜡质的积累情况以及其与水稻蜡质合成相关基因OsGL1表达的关系。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叶角质层蜡质总量测定结果表明,12%PEG、1.0%H2O2和8℃低温处理下水稻幼苗叶角质层蜡质的积累明显增加,而200mmol L-1 NaCl和40℃高温处理下叶角质层蜡质覆盖量略有下降。RT-PCR分析显示,逆境处理下水稻蜡质合成相关基因OsGL1的表达量变化与水稻幼苗叶角质层蜡质的积累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逆境处理 角质层蜡质 OsGl1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SSL群体研究稻米AC和PC相关QTL表达稳定性 被引量:26
4
作者 翁建峰 万向元 +3 位作者 吴秀菊 王海莲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9,共6页
利用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具IR24染色体片段的置换系(CSSL)群体,在“2年4点”8个环境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AC)和蛋白质含量(PC)进行QTL定位和表达稳定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个AC和PC相关QTL,其中2个QTL在8个环境中都能重复出现... 利用以Asominori为遗传背景具IR24染色体片段的置换系(CSSL)群体,在“2年4点”8个环境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AC)和蛋白质含量(PC)进行QTL定位和表达稳定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个AC和PC相关QTL,其中2个QTL在8个环境中都能重复出现,即影响AC的qAC-8和控制PC的qPC-8,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1.0%和26.9%。qAC-8和qPC-8对应置换系与背景亲本Asominori在8个环境中相应性状的表现型都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都仅与8个环境中的2个环境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说明qAC-8和qPC-8的效应显著且稳定性较高。此外,qAC-8和qPC-8都被定位在第8染色体R727~G1149区间,IR24的等位基因可同时提高AC和PC,这为研究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形成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碳氮代谢协同调控的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链淀粉含量 蛋白质含量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 QTl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蜡质合成相关基因OsGL1-5的表达模式及逆境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周玲艳 倪尔冬 +2 位作者 朱丽雅 梁红 庄楚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38-945,共8页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蜡质合成相关基因OsGL1-5启动子序列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水稻中花11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的穗子为材料,通过半定量RT-PCR及mRNA原位杂交技术分析OsGL1-5的时空表达特征;同时,分别以200mmol·L-1NaCl、100μmol&...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蜡质合成相关基因OsGL1-5启动子序列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水稻中花11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的穗子为材料,通过半定量RT-PCR及mRNA原位杂交技术分析OsGL1-5的时空表达特征;同时,分别以200mmol·L-1NaCl、100μmol·L-1ABA和1.0%H2O2处理水稻幼苗,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逆境胁迫下OsGL1-5的表达模式。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sGL1-5启动子中包括大量与干旱、冷、盐等多种逆境胁迫相关的调控序列。时空表达特征分析表明,OsGL1-5主要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穗子中表达,且表达部位集中在稃片的毛状体和花药绒毡层中,叶中表达量相对较低,而茎和根中没有检测到表达。NaCl、ABA以及H2O2等逆境胁迫下,OsGL1-5表达量在不同处理时间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Gl1-5 表达 逆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LEA蛋白基因ihpRNA表达载体构建及烟草转化 被引量:2
6
作者 白永琴 康俊梅 +2 位作者 孙彦 杨青川 李燕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84-1489,共6页
根据紫花苜蓿LEA蛋白MsLEA3-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EU665182)序列,设计两对含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LEAf1/LEAf2和LEAr1/LEAr2,以构建好的PMD-LEA质粒为模板,分别合成用于构建干扰载体的正反义片段pMD-F和pMD-R,将正反义片段分别插入... 根据紫花苜蓿LEA蛋白MsLEA3-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EU665182)序列,设计两对含有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LEAf1/LEAf2和LEAr1/LEAr2,以构建好的PMD-LEA质粒为模板,分别合成用于构建干扰载体的正反义片段pMD-F和pMD-R,将正反义片段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ART27的相应位置,构建成含有发夹结构的RNAi载体pART-F-R,经过NotI酶切鉴定,证明载体构建成功。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以干扰表达载体pART-F-R转化烟草,经过PCR检测,得到16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为MsLEA3-1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MslEA3-1基因 RNA干扰 ihpRNA表达载体 烟草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青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蛋白抗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光志 田维毅 +4 位作者 王安宇 王平 曹峰 黄高 王文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63,85,共6页
将经BamHⅠ和HindⅢ酶切的pMD18-T-LAAO和Pet28a(+)质粒的纯化回收产物进行连接,将产物Pet28a(+)-LAAO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被兔抗竹叶青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LAAO)阳性血清所识... 将经BamHⅠ和HindⅢ酶切的pMD18-T-LAAO和Pet28a(+)质粒的纯化回收产物进行连接,将产物Pet28a(+)-LAAO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被兔抗竹叶青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LAAO)阳性血清所识别.将鼻咽癌CNE-2Z、人宫颈癌LYA01021和卵巢癌A2780MSC细胞悬液接种小鼠建立小鼠实体瘤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重组蛋白接种荷瘤小鼠,根据瘤重和小鼠存活时间计算抑瘤率和对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对低、中和高剂量组荷瘤小鼠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与阴性对照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本研究为开发利用竹叶青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制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AO 表达载体 构建 重组蛋白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GinNdly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建业 陈力耕 姜国良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8,共3页
未知功能的植物基因一般需要通过转基因植物来研究和验证。银杏(GinkgobilobaL.)是一种童期很长的古老植物。LEAFY基因是一个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调控着植物开花的时间。用植物双元表达载体质粒pCAMBI-A1301构建了开花基因LEAFY的银杏... 未知功能的植物基因一般需要通过转基因植物来研究和验证。银杏(GinkgobilobaL.)是一种童期很长的古老植物。LEAFY基因是一个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调控着植物开花的时间。用植物双元表达载体质粒pCAMBI-A1301构建了开花基因LEAFY的银杏同源基因GinNdly的反义与正义植物表达载体。因pCAMBIA1301质粒的多克隆位点处没有启动子和终止子,将pBI121的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引入该质粒。通过PCR检测和酶切验证,证明质粒构建正确,为研究银杏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GinNdly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GinNdly 植物表达载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Ef7基因的一个新等位基因Ef7-l的遗传效应及表达分析
9
作者 赵冬生 张昌泉 +1 位作者 顾铭洪 刘巧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99-1805,共7页
水稻Ef7基因控制抽穗期。本研究从我国籼稻品种龙特甫中克隆了Ef7的等位基因Ef7-l,序列比对表明,Ef7-l编码序列与日本晴Ef7相比存在5个氨基酸的差异。利用两个等位基因的序列差异,以日本晴为受体构建了含有Ef7-l的近等基因系CL63。CL63... 水稻Ef7基因控制抽穗期。本研究从我国籼稻品种龙特甫中克隆了Ef7的等位基因Ef7-l,序列比对表明,Ef7-l编码序列与日本晴Ef7相比存在5个氨基酸的差异。利用两个等位基因的序列差异,以日本晴为受体构建了含有Ef7-l的近等基因系CL63。CL63在长日照条件下比轮回亲本日本晴延迟抽穗约6 d,但在短日照条件下两者抽穗期无显著差异。田间性状分析显示Ef7-l等位基因在长日照条件下能够使植株茎秆变粗,粒重显著增加,这可能是通过上调OsPHYB的表达水平而延迟水稻抽穗期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Ef7-l 等位基因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HSF基因OsHsf-like的生物信息学和转录表达分析
10
作者 万丙良 查中萍 +1 位作者 杜雪树 戚华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99-1103,共5页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主要调控植物热激蛋白基因的转录表达,对植物的耐热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出1个新的水稻HSF基因OsHsf-like,该基因编码1条719个氨基酸的预测肽链,肽链中包含1个HSF DNA结合域和1个由2个疏水的...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主要调控植物热激蛋白基因的转录表达,对植物的耐热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出1个新的水稻HSF基因OsHsf-like,该基因编码1条719个氨基酸的预测肽链,肽链中包含1个HSF DNA结合域和1个由2个疏水的七肽重复序列(HR-A/B)构成的寡聚域。OsHsf-like的DNA结合域具有典型的HSF DNA结合域的次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对寡聚域的结构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将OsHsf-like归于B类HSFs。OsHsf-like在水稻穗部低水平转录表达,表达水平不受热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热激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 转录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LEA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烟草转化
11
作者 白永琴 康俊梅 +1 位作者 丁旺 杨青川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15,共6页
运用已克隆的紫花苜蓿MsLEA3-1基因构建植物超表达载体,将MsLEA3-1插入带有启动子rolD和终止子nos的表达载体pKYLX7中,酶切鉴定表明,目的基因已正确地插入载体中。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烟草中,共获得25株卡那霉素抗性苗,对其中的... 运用已克隆的紫花苜蓿MsLEA3-1基因构建植物超表达载体,将MsLEA3-1插入带有启动子rolD和终止子nos的表达载体pKYLX7中,酶切鉴定表明,目的基因已正确地插入载体中。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烟草中,共获得25株卡那霉素抗性苗,对其中的4株进行PCR检测,全都扩增出目的条带;进一步对这4株进行Southern杂交检测和RT-PCR检测,发现4株系均有杂交带出现且均发生了基因转录,说明已成功获得能够表达MsLEA3-1基因的转基因烟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MslEA3-1基因 表达载体构建 烟草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OsGL1-2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12
作者 黄丹莹 叶能辉 庄楚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818-12820,共3页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水稻Os GL1-2基因反义片段及基因自身的启动子,并分别克隆到p UC19克隆载体上,得到含有Os GL1-2启动子+Os GL1-2反义片段的中间载体。对重组子进行PCR检测和酶切分析并测序,结果表明,长度分别为417和2 1...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水稻Os GL1-2基因反义片段及基因自身的启动子,并分别克隆到p UC19克隆载体上,得到含有Os GL1-2启动子+Os GL1-2反义片段的中间载体。对重组子进行PCR检测和酶切分析并测序,结果表明,长度分别为417和2 199bp。将Os GL1-2启动子+Os GL1-2反义片段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 Cambia1380多克隆位点,构建了该基因的植物反义表达载体p Cam GL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Gl1-2 启动子 反义表达载体 Gl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淡黄叶突变体pyl3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彬华 王平 +5 位作者 杜安平 李辉 王闵霞 白玉露 冀占东 蒲志刚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96-2703,共8页
利用^(60)Co-γ辐射诱变籼稻骨干恢复系川恢907(R907),从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份淡黄叶突变体pyl3(pale yellow leaf mutant 3)。为揭示pyl3突变体淡黄叶表型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对该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表型鉴定、主要农艺性状和基因定位... 利用^(60)Co-γ辐射诱变籼稻骨干恢复系川恢907(R907),从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份淡黄叶突变体pyl3(pale yellow leaf mutant 3)。为揭示pyl3突变体淡黄叶表型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对该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表型鉴定、主要农艺性状和基因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从苗期开始pyl3突变体整个生育期表现淡黄叶表型;与野生型相比,pyl3在苗期叶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成熟期pyl3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和结实率等农艺性状指标均显著下降。遗传分析结果表明,pyl3突变体的表型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分子标记连锁分析的方法将该基因初步定位于第3号染色体上InDel标记M4和M6之间,物理距离约为3.2 Mb。进一步基于BSA全基因组重测序和Sanger测序分析发现,pyl3突变体在定位区间内编码Mg-原卟啉Ⅸ螯合酶CHLI亚基的基因编码区第1034位碱基C突变为碱基T,导致编码的第345位的半胱氨酸(Cys)突变为酪氨酸(Tyr)。pyl3突变体中携带的CHLI^(pyl3)是已报道黄绿叶基因chl9/chli的新等位基因。qRT-PCR分析结果显示,pyl3突变体中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CHLI基因调控水稻叶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遗传材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淡黄叶突变体 光合色素 基因定位 基因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磷脂酶PLD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伟伟 张超 +2 位作者 易自力 陈智勇 谭炎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59-2264,共6页
【目的】磷脂酶PLD(Phospholipase D)家族是水稻中一类重要的蛋白,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以及非生物胁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水稻PLD家族的基本信息。【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该家族16个成员基因的结构、蛋... 【目的】磷脂酶PLD(Phospholipase D)家族是水稻中一类重要的蛋白,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调控以及非生物胁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水稻PLD家族的基本信息。【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该家族16个成员基因的结构、蛋白基序、时空表达模式以及激素诱导表达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水稻PLD家族基因的长度为2982~11305 bp,含有3~21个外显子,同亚类基因的外显子数目一致;所有家族成员在蛋白序列上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除OsPLDφ,OsPLDκ外的大部分成员含有3种相同类型的基序。提取RiceXPro数据库中的表达数据后发现,PLD基因在根、茎、叶、花药、子房等部位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胚芽和胚乳等部位中的表达量较低;PLD基因对不同激素的响应行为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它们受茉莉酸(JA)和脱落酸(ABA)诱导表达,受油菜素内酯(BR)和细胞分裂素(CTK)所抑制,而对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不敏感。【结论】成员含有相同类型的基序,表明它们在功能上具有保守性和一致性;各成员在不同激素处理后表现出不同的应答方式,暗示水稻PLD成员在逆境响应中执行不同的功能。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稻PLD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脂酶PlD家族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核糖体蛋白基因OsRPL2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载体构建
15
作者 宋丹妮 王春台 +3 位作者 刘学群 谭艳平 刘新琼 程钢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2773-2777,共5页
依据鉴定得到的水稻(Oryza sativa L.)核糖体蛋白质Os RPL2的序列设计了引物,从水稻叶片的c DNA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并对目的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鉴定和序列分析,同时在大肠杆菌中构建水稻核糖体蛋白质基因Os RPL2的原核表达载体p GEX-4... 依据鉴定得到的水稻(Oryza sativa L.)核糖体蛋白质Os RPL2的序列设计了引物,从水稻叶片的c DNA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并对目的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鉴定和序列分析,同时在大肠杆菌中构建水稻核糖体蛋白质基因Os RPL2的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RPL2,转化入BL21(DE3)后利用IPTG诱导外源蛋白质表达并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了水稻核糖体蛋白质基因Os RPL2的c DNA序列,大小为1 570 bp,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502个氨基酸。根据序列分析的结果,水稻Os RPL2基因与多个植物核糖体蛋白质L2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并且其编码的Os RPL2蛋白质具有2个与核糖体蛋白质功能相关的功能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具有p GEX-4T1-RPL2重组子,诱导表达后,纯化得到了带有GST标签的可溶性Os RPL2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核糖体蛋白质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OsDCL3b基因组织表达分析和沉默载体的构建
16
作者 岳怡涵 张健 +1 位作者 廖鹏飞 李绍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788-5790,共3页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籼稻93-11根、茎、叶和花药中OsDCL3b基因的表达,发现水稻不同组织OsDCL3b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花药中表达量最多,根中表达量最少。重点构建了水稻OsD-CL3b基因的沉默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粳稻中花11,获...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籼稻93-11根、茎、叶和花药中OsDCL3b基因的表达,发现水稻不同组织OsDCL3b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花药中表达量最多,根中表达量最少。重点构建了水稻OsD-CL3b基因的沉默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粳稻中花11,获得了转基因T0代阳性植株,为进一步研究OsDCL3b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DCl3b基因 组织表达 载体构建 基因沉默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OsRLCK167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马银花 刘桃梅 +7 位作者 万天雪 肖新波 胡琼 李萍芳 段仁燕 张斌 金晨钟 杜波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4,共7页
类受体胞质激酶(receptor-like cytoplasmic kinases,RLCKs)家族是一类特殊蛋白激酶,在植物生长和病原菌防御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对水稻RLCKⅥ家族成员OsRRK1基因的研究中发现水稻4号染色体上存在一个与其同源性特别高的基因,... 类受体胞质激酶(receptor-like cytoplasmic kinases,RLCKs)家族是一类特殊蛋白激酶,在植物生长和病原菌防御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对水稻RLCKⅥ家族成员OsRRK1基因的研究中发现水稻4号染色体上存在一个与其同源性特别高的基因,即OsRLCK167(LOC_Os04g56060)。为了丰富类受体胞质激酶家族并探究水稻胞质受体激酶基因的作用,本研究利用ExPASy-Protparam、Protscale、CD-search等在线工具和DNAMAN软件对OsRLCK167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RT-PCR技术对OsRLCK167基因做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OsRLCK167蛋白的分子量为43.77776 kD,为疏水性、不稳定的酸性蛋白;对该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预测,显示其主要由无规则卷曲(41.94%)、α-螺旋(35.29%)、延伸链(15.35%)和β-转角(7.42%)组成;该基因在水稻不同组织均有表达,且在叶鞘中的表达量最高。结果表明,OsRLCK167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水稻中具有功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RlCK167基因 组织表达模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高效的复杂载体构建的新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陆云华 马立新 蒋思婧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218,共7页
文章报道了一种简便、通用、高效的复杂载体构建方法。此法是在PCR引物设计时,在目的片段5′端加上随机设计的接头,利用PCR克隆目的片段,再用T4DNA聚合酶3′→5′外切酶活性处理PCR克隆目的片段,产生多个首尾相匹配的黏性末端,进行多片... 文章报道了一种简便、通用、高效的复杂载体构建方法。此法是在PCR引物设计时,在目的片段5′端加上随机设计的接头,利用PCR克隆目的片段,再用T4DNA聚合酶3′→5′外切酶活性处理PCR克隆目的片段,产生多个首尾相匹配的黏性末端,进行多片段定向连接、转化、重组子鉴定。以7片段拼接的水稻单交换质体定点整合表达载体pRSMGA的构建为例,应用上述方法构建只需做两次连接、转化,且其重组、转化效率高。数10次实验证明:这是一种简便、通用、高效的复杂构建载体的方法,该法至今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载体构建 新方法 T4 DNA聚合酶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双载体共转化法中部分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陆美芳 刘巧泉 +1 位作者 于恒秀 顾铭洪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5-62,共8页
以T-DNA区分别只含有潮霉素选择标记基因(HPT)和GUS报告基因的双元载体pCAMBIA1300和pCAMBIA0301用于农杆菌介导的水稻共转化试验。根据经农杆菌浸染并共培养3d后水稻愈伤组织中的GUS瞬间表达情况及其稳定共转化率,测定了不同农杆菌菌... 以T-DNA区分别只含有潮霉素选择标记基因(HPT)和GUS报告基因的双元载体pCAMBIA1300和pCAMBIA0301用于农杆菌介导的水稻共转化试验。根据经农杆菌浸染并共培养3d后水稻愈伤组织中的GUS瞬间表达情况及其稳定共转化率,测定了不同农杆菌菌株搭配及其不同浓度配比对共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农杆菌菌液浓度比为1:1的情况下,农杆菌EHA105/pCAMBIA1300与EHA105/pCAMBIA0301组合共转化水稻的效率要高于其他菌株的组合;在以农杆菌EHA105/pCAMBIA1300与EHA105/pCAMBIA0301进行共转化时,两种菌液浓度比为1:2时共转化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共转化 T-DNA区 GUS瞬间表达 水稻愈伤组织 农杆菌介导 共转化法 双元载体 GUS报告基因 中部 选择标记基因 转化效率 T-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b基因启动子及其诱导启动性初探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婵娟 杨世湖 +1 位作者 武亮 万建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9-694,共6页
将pib基因上游5.7 kb区段取代pCAMBIA1301中gus基因上游的35S启动子,构建了pib拟启动区-GUS+35S-hpt植物表达载体pNAR604。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成熟胚愈伤,获得了转基因抗潮霉素愈伤和36株转基因水稻植株。转基因抗性愈伤和转基因植株... 将pib基因上游5.7 kb区段取代pCAMBIA1301中gus基因上游的35S启动子,构建了pib拟启动区-GUS+35S-hpt植物表达载体pNAR604。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成熟胚愈伤,获得了转基因抗潮霉素愈伤和36株转基因水稻植株。转基因抗性愈伤和转基因植株根的组织化学GUS活性检测表明,光照培养下的抗性愈伤和转基因植株根不能使X-gluc显色,而暗处理24 h后的抗性愈伤和定植后转基因植株的根能使X-gluc显色。转基因植株GUS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GUS表达具有器官特异性,黑暗处理前根的GUS活性最高、茎次之,分别是叶片的7倍和3倍,叶片中仅有痕量本底。24 h黑暗处理后根、茎、叶中GUS活性都有增加,且叶片中的增加比例最大,其活性仅次于根。5 mmol/L水杨酸和0.3 mol/L NaCl叶面喷施转基因植株24 h后叶片中GUS活性分别为处理前的2.7和3.6倍。初步确定pib拟启动区是一个诱导型启动子。黑暗、水杨酸和NaCl能诱导该启动子启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pib启动子 GUS活性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