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时空演变研究
1
作者 户艳领 陈一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3-210,共8页
测度和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选取京津冀代表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运用莫兰指数从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总体格局、... 测度和分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对于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选取京津冀代表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并运用莫兰指数从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总体格局、生态产品价值空间演变两个方面分析生态产品价值空间相关性和局部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1)价值量较高的生态产品分别是局部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农产品;(2)价值量较低的生态产品分别是渔产品、淡水资源和生物质能;(3)2012—2021年,研究区域总价值和调节服务价值在总体上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存在一定范围的波动;调节服务价值在生态产品总价值中起主要影响作用;(4)各生态功能区总价值量整体上呈现空间正向相关,但是功能区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功能区 时空演变 京津冀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特点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2
作者 邹玲俐 盘波 +2 位作者 唐文秀 张琼 闫蓬勃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15,共14页
该文基于文献研究与野外调查,对广西区域内的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生境、观赏特点及其园林开发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引种栽培的52种该属植物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潜力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广... 该文基于文献研究与野外调查,对广西区域内的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生境、观赏特点及其园林开发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引种栽培的52种该属植物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潜力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广西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类96种(含种下等级),其中广西特有种59种,占广西该属总种数的61.46%,特有化现象非常明显。(2)水平分布上,该属植物在全区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桂西南、桂西-桂西北、桂北-桂东北以及中部的喀斯特山地中,尤其是与越南接壤的龙州、大新、靖西、那坡、宁明及其邻近的隆安、德保一带植物最为丰富;垂直分布主要集中于海拔200~800 m的区域。(3)园林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属植物多数物种兼具较高的景观美学价值和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可用作林下地被、花坛花境和镶边植物以及石灰岩和石景配置、专类园建设、盆栽观赏等,具有成为区域特色乡土观赏植物的巨大潜力。该研究结果可为广西该属植物的资源开发利用、植物景观设计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综合评价 资源分布 广西特有植物 观赏价值 生态适应性 喀斯特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流域为单元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3
作者 杜荣俊 华朝朗 +3 位作者 赵耀 蒋宏伟 李双智 郭辉军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以“流域”为单元,实施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统筹水文-生态-社会经济多维数据,对高原湿地流域进行全要素量化,为实施流域化综合治理提供研究范式。本综述分别从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流域... 以“流域”为单元,实施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基于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角度,统筹水文-生态-社会经济多维数据,对高原湿地流域进行全要素量化,为实施流域化综合治理提供研究范式。本综述分别从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流域研究、价值评估、生态补偿与价值实现4个方面,深入剖析研究动态。基于研究动态,从同化技术突破、价值评估优化、价值实现路径创新、流域生态协同治理4个方面,展开深入讨论。为以流域为单元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研究方案,为推动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与国家生态文明流域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湿地 流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功能价值法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通过增强草地植被种间关联性维持系统稳定
4
作者 火久艳 尹亚丽 +4 位作者 赵文 宋江琴 随奇奇 郑文贤 李世雄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4-906,共13页
补播是退化高寒草地重要修复措施,研究放牧对补播草地的影响,对于科学管理和利用补播草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补播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放牧和禁牧对植被群落组成及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禁牧相比,放牧显著增加植物多样性指... 补播是退化高寒草地重要修复措施,研究放牧对补播草地的影响,对于科学管理和利用补播草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补播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放牧和禁牧对植被群落组成及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禁牧相比,放牧显著增加植物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P<0.05),显著减少植被地上生物量和枯落物积累量;2)放牧提高了杂类草功能群的重要值,且其植物共生网络的平均连通度和平均聚类系数均显著大于禁牧;3)放牧管理措施下的植物群落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高于禁牧,主要由禾本科植物和杂类草占有利资源。综上,补播草地冷季放牧,增加了高寒补播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物种生态位分化明显,群落更稳定。该结果为祁连山区域补播高寒草地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牧 放牧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能群重要值 种间关联性 生态位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US模型的洛阳市生态系统服务预测及权衡协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毅洁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
以洛阳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20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构建“三生”用地主导功能分类体系,运用PLUS模型模拟2030年“三生”用地特征,深入揭示“三生”用地转型下洛阳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特征及其内在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30... 以洛阳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2020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构建“三生”用地主导功能分类体系,运用PLUS模型模拟2030年“三生”用地特征,深入揭示“三生”用地转型下洛阳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特征及其内在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30年来城镇生活用地、乡村生活用地增幅明显,农业生产用地逐年减少(-240.81 km^(2)),水域生态用地小幅增加(+88.39 km^(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呈增强趋势,总价值增长13.03亿元。在耕地保护、生态保护、自然发展、经济发展4种模拟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研究区西北上升、东南下降。2030年洛阳市城镇生活用地持续扩张,林地生态用地区域性蔓延,促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断提升,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协同关系明显,权衡关系较少且主要存在于支持与文化服务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三生”功能 PLUS模型 土地利用演变 权衡与协同关系 洛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学校生态美育课程的内涵、价值功能与实现策略
6
作者 熊茵 张放平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背景下,乡村学校同时肩负着提升学生艺术和人文素养,激发乡村文化活力的美育“双重使命”。研究依据美育原理整合生态美育三种形态,构建以艺术课程为主体的“一主体、双路径、三模块”生态美育课程。“合”... 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背景下,乡村学校同时肩负着提升学生艺术和人文素养,激发乡村文化活力的美育“双重使命”。研究依据美育原理整合生态美育三种形态,构建以艺术课程为主体的“一主体、双路径、三模块”生态美育课程。“合”政策之力,“聚”课程资源统筹后勤保障,“建”县域课程资源包,“推”资源包的教师培训与教研,既是生态美育课程达成“双重使命”功能价值的实现策略,亦是对《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的以县域为基点、市域为统筹、省域为指导路径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学校 生态美育课程 功能价值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绿化树种筛选——基于宣城市公园绿地树种调查与评价
7
作者 褚群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23-33,共11页
以宣城城区范围内150种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调查每种树木的11个功能性状,将观赏价值、生态功能和环境适应能力作为评价绿化树种的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每种树木3个指标的评价值和综合优势值,并以此筛选出宣城市适宜绿化树种物种... 以宣城城区范围内150种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调查每种树木的11个功能性状,将观赏价值、生态功能和环境适应能力作为评价绿化树种的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每种树木3个指标的评价值和综合优势值,并以此筛选出宣城市适宜绿化树种物种库。结果表明:宣城市绿化树种隶属57科97属,常绿树和落叶树比例与天然林近似。落叶树种观赏价值更高,综合优势值略高于常绿树种;乔木树种的生态功能优于灌木树种,两者综合优势值无明显差异。蔷薇科、木兰科、忍冬科、锦葵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具有明显优势。根据综合优势值共筛选出60种树种(包括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各15种)作为建群种或常见种,构建结构稳定的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为其他城市筛选绿化树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筛选 层次分析法 观赏价值 生态功能 环境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8
作者 王朝远 陶韬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典型国有林场为例,构建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经济价值量化、生态功能对比和服务价值计算等方法,系统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系统服... 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生态安全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典型国有林场为例,构建多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经济价值量化、生态功能对比和服务价值计算等方法,系统评估生态修复工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显示:经生态修复后,研究区域碳固定服务价值年均增加32.5%,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提升27.8%,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改善18.6%。不同修复模式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显著差异,综合生态修复模式的服务价值显著高于单一修复模式。研究还发现,生态修复工程不仅能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国有林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毛军 王立平 +6 位作者 高永龙 姚永刚 隗骥超 李卫兵 田赟 刘鹏 查天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2,共9页
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应用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数字生态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系统(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和天然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2004、2009、2014... 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是应用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数字生态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本文以北京市八达岭林场人工林生态系统(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和天然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2004、2009、2014年)和八达岭林场碳通量实时监测为基础数据源,通过野外调查及典型样方观测,开展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旨在探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的森林经营建议.结果表明:1)2004−2014年八达岭林场针叶林和灌木林面积增长率分别为40.48%和3.32%,而阔叶林和混交林分别减少46.33%和3.57%,林场仍以混交林(703 hm^(2))和灌木林(1182 hm^(2))为主.2)2004−2014年阔叶林中椴树逐渐成为主要树种,2014年涵养水源量较2009年提高了1.55倍.油松作为混交林的优势树种,其涵养水源实物量2014年较2004年提高了67%.灌木林在2014年出现了较大幅度增加,涵养水源实物量较2004年提高了1倍左右,其价值量也相应增加.固碳、释氧、提供负氧离子、滞尘和吸收污染物等调节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均表现为混交林最高,针叶林次之,阔叶林最低(P>0.05);各林分服务功能价值量与功能实物量变化趋势相同,灌木林固土和保肥功能优于其余3种林分,混交林和针叶林营养物质累积量和生物多样性优于阔叶林.3)2004−2014年保育土壤(92.91%)、生物多样性保护(4.33%)及涵养水源功能(2.33%)对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的贡献率大于固碳释氧(0.37%)、森林防护(0.04%)和净化大气环境(0.02%)功能,其中混交林和针叶林对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贡献大于阔叶林和灌木林.由此可见,林分类型和林分面积是影响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强弱的主要决定因素.八达岭人工林经营应持续保持保育土壤功能,在保证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下,应注重固碳增汇功能,建议将现有林分多调整为混交林和灌木林,营造“异龄、复层”的理想人工林生态系统,逐渐提高北京八达岭人工林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固碳增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估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文连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0-188,共9页
【目的】湘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森林旅游区域实施林分抚育协同森林旅游开发,对推动地区绿色发展有益。【方法】面积迭置获取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依据,采用货币价值法、森林旅游功能指数(FTFI)和偏离-份额分析法(SS... 【目的】湘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森林旅游区域实施林分抚育协同森林旅游开发,对推动地区绿色发展有益。【方法】面积迭置获取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依据,采用货币价值法、森林旅游功能指数(FTFI)和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系统评价湘西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价值演变与空间特征。【结果】1)近20年来湘西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771.90万元/hm^(2),年均增长38.59万元/hm^(2),县均增加32.16万元/hm^(2)。区域单位面积价值排序为: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352.14亿元)>国有林场(121.06亿元)>国家森林(湿地)公园(115.86亿元)>自然保护区(99.18亿元)>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7.83亿元)>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7.71亿元)>文物保护单位(8.12亿元),森林旅游区域年均价值居前五位的是慈利县、永顺县、桑植县、永定区和沅陵县,居后五位的是洪江市、辰溪县、麻阳县、花垣县和新晃县;2)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价值最少县域为洪江市(1.16万元/hm^(2)),永定区、慈利县等12个县域的自然保护区区域价值为0,靖州县、龙山县等10个县域文物保护单位价值为0.01万元/hm^(2),桑植县、泸溪县等4个县域国家森林(湿地)公园单位价值为0,国有林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单位价值最少县域为芷江县(0.18万元/hm^(2))、花垣县(0.12万元/hm^(2))和麻阳县(0.08万元/hm^(2));3)森林旅游区域的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功能价值县均达390.43万元/hm^(2)和382.94万元/hm^(2),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较大,森林景观价值县均为11.01万元/hm^(2)。各时段永定区、慈利县、桑植县、永顺县的森林旅游功能指数较大,均超过了1.5的水平值,其他20个县域基本持平。【结论】湘西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多样、价值不断增加,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国有林场、国家森林(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是发挥生态服务价值的主要区域类型。加强县域协作,坚持森林主体功能定位,调整森林生态绩效结构,合理划定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分区,能提高森林旅游区域生态服务价值供给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区域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货币化核算 湘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木开发利用价值及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植国 武方方 +3 位作者 程建明 韩健 王晶 汪世忠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53-158,共6页
接骨木属(Sambucus Linn)植物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分布十分广泛,接骨木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食用保健价值、美容价值、观赏生态价值等,是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我国对接骨木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仅药用较多,食用、美容等其他综合利... 接骨木属(Sambucus Linn)植物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分布十分广泛,接骨木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食用保健价值、美容价值、观赏生态价值等,是重要的生态经济型树种。我国对接骨木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仅药用较多,食用、美容等其他综合利用很少。为推进接骨木产业开发利用,在对接骨木属植物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及分析的基础上,对接骨木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一些建议:接骨木作为药用植物,其药理活性尚需深化研究,为药用价值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作为木本油料栽培,应改进提取与加工工艺,积极推动接骨木油列入新资源食品名录;作为功能性配料,应加大接骨木花、果营养与活性成分及新产品开发利用研究,使之在食用及美容消费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生态绿化树种,应加大观赏价值高的接骨木新品种选育,为其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 药用价值 食用保健价值 美容价值 观赏生态价值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的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伟凤 刘耀彬 +1 位作者 李硕硕 魏国恩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7-67,共11页
研究目的:构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评估模型,探究生态转移支付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的驱动机制,为促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以2009年颁布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作为一项准自然... 研究目的:构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评估模型,探究生态转移支付提升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的驱动机制,为促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以2009年颁布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办法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评估该生态补偿政策对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1)生态转移支付的实施使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提升了0.021,并显示出持续性影响。(2)通过促进生态环境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农业发展和生态旅游业开发,生态转移支付产生了环境效应和收入效应,从而提升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3)在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型生态功能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果显著,而在水源涵养和防风固沙型生态功能区实现效果不甚明显。此外,生态转移支付在财政能力较强、环境质量较低的生态功能区产生了更显著的效果。研究结论:应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特征的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完善转移支付核算标准,以体现长效激励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转化效率 生态转移支付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月 甄峰 +1 位作者 宁雷 顾思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兰西城市群是黄河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为给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和推进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及理论参考,对该城市群的基础条件、空间保障能力、产业支撑水平、... 兰西城市群是黄河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源。为给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和推进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及理论参考,对该城市群的基础条件、空间保障能力、产业支撑水平、环境承载能力等已有研究进行梳理,阐述了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联系,通过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思路研究框架,建立城市群由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向“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功能转化的路径。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重点在于:保障生态系统支持服务功能,以筑牢一体化地缘环境基础;发挥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功能,以破解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约束;释放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潜力,以加快自然资本绿色价值转化;赋能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以良好生态增进民生福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高质量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转化 研究框架 兰西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4
作者 王鹏翔 姜晓萱 +3 位作者 徐杨 王冬 霍军军 周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共11页
针对水电工程生态效益内涵模糊、生态效益价值难以量化等问题,以三峡工程为例,梳理现有生态效益研究,界定了水电工程生态效益内涵。基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供给服务功能、支持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4个方面提出水... 针对水电工程生态效益内涵模糊、生态效益价值难以量化等问题,以三峡工程为例,梳理现有生态效益研究,界定了水电工程生态效益内涵。基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从供给服务功能、支持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4个方面提出水电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框架,构建水电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收集相关数据,针对不同效益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采取影子价格法等方法将其转换成可量化的经济价值数据。结果表明,三峡工程供给服务功能效益价值为1 047.83亿元,支持服务功能效益价值为200.74亿元,调节服务功能效益价值为833.8亿元,文化服务功能效益价值为195.56亿元,共计2 277.93亿元。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效益评价 三峡工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北盘江流域观赏兰科植物及其功能群研究
15
作者 侯欢欢 安明态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7-178,共12页
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贵州北盘江流域野生兰科(Orchidaceae)植物资源,科学筛选高观赏价值兰科植物并探究其环境适应特征,该文以贵州省北盘江流域分布的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并使用聚类和冗... 为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贵州北盘江流域野生兰科(Orchidaceae)植物资源,科学筛选高观赏价值兰科植物并探究其环境适应特征,该文以贵州省北盘江流域分布的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种类,并使用聚类和冗余分析明确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功能群物种组成。结果表明:(1)研究区兰科植物共74属249种(含变种),在水平空间分布上有2个密集区,分别是望谟县与紫云县交界片区和盘州市西部片区;在垂直空间分布上,随海拔变化呈“中间膨胀型”分布,以800~1 600 m范围为主。(2)研究区观赏兰科植物可划分为三大等级,第一级为开发优等级,共51种兰科植物,第二级为开发储备级,共170种,第三级的28种观赏价值较低,没有作为观赏植物开发的必要。(3)研究区开发优等级的观赏兰科植物可划分为低海拔喜荫非石灰岩山地功能群、低海拔喜阳石灰岩山地功能群、中海拔喜荫石灰岩山地功能群和高海拔喜阳非石灰岩山地功能群4类,不同功能群间兰科植物适应环境类型差异较大。综上表明,对贵州北盘江流域观赏兰科植物的筛选和生态功能群的划分,为今后园林应用、科学保护、引种驯化开发、野外回归等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物种多样性 观赏价值评价 生态功能群 植物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阈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路径优化探析——以中部省份Z县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霞 刘皓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4,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辅相成、同向同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区域,在区域内采取的一系列限制和禁止开发措施,一方面更好地发挥了国家生态安全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从根本上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辅相成、同向同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区域,在区域内采取的一系列限制和禁止开发措施,一方面更好地发挥了国家生态安全保障作用,另一方面也使相关区域面临生态良好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之间的现实矛盾。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绿色发展路径,激发区域绿色经济活力及提升经济效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绿色发展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黄河下游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碳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畅 谭梓柔 +4 位作者 张晓彤 孙小雅 郄雨欣 陈硕 刘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为了促进黄河下游生态脆弱河岸带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助力河岸带生态可持续发展,采用野外调查、ArcGIS、InVEST模型、当量因子法等方法,通过分析2000—2020年黄河下游河岸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揭示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ESV)和碳储量(C_(... 为了促进黄河下游生态脆弱河岸带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助力河岸带生态可持续发展,采用野外调查、ArcGIS、InVEST模型、当量因子法等方法,通过分析2000—2020年黄河下游河岸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揭示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ESV)和碳储量(C_(t))的变化。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下游河岸带湿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湿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水域,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比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草地面积占比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林地面积占比随河道距离变化不明显,2000—2010年湿地面积占比随河道距离减少,而2010—2020年远岸湿地增加,且主要位于距河道200~500 m区间。2000—2020年,黄河下游河岸带ESV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水域对ESV的贡献率最大,湿地次之,耕地、林地和草地的贡献率低,且不稳定。2000—2020年,黄河下游河岸带碳储量逐渐提高,湿地碳储量逐渐上升,然而林地、草地和水域碳汇能力则先增加后降低。水沙状况、人类活动以及国家政策是影响黄河下游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碳储量的重要因素。为减缓黄河下游人为调水调沙引发的河岸带生态功能减退,亟待提升湿地质量,适当退耕还林、还草和还水,以提高河岸带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和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碳储量 河岸带 生态功能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树木园林价值综合评价方法初探 被引量:13
18
作者 曲丹 姜卫兵 +2 位作者 魏家星 王小青 张斌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0期40-45,共6页
观赏树木是园林景观的要素之一,其园林价值直接反映园林景观的综合价值。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观赏树木综合园林综合价值评价体系,从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四大类16个指标对其进行评价。通... 观赏树木是园林景观的要素之一,其园林价值直接反映园林景观的综合价值。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观赏树木综合园林综合价值评价体系,从生态价值、观赏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四大类16个指标对其进行评价。通过此评价,可以确定各品种的优缺点,以便在运用中根据功能需求的不同,提出更为合理的配置方案,为城市园林建设特别是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树木 层次分析法 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珊瑚礁资源状况及其药用研究调查 Ⅰ.珊瑚礁资源与生态功能 被引量:24
19
作者 傅秀梅 王长云 +4 位作者 邵长伦 韩磊 李国强 曾晓起 管华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6-684,共9页
对中国珊瑚礁生物物种组成、资源状况、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功能进行了调查和评价。中国珊瑚礁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海诸岛海域和唬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近岸海域。中国造礁石珊瑚已记录21科,56属295种,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功... 对中国珊瑚礁生物物种组成、资源状况、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功能进行了调查和评价。中国珊瑚礁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海诸岛海域和唬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近岸海域。中国造礁石珊瑚已记录21科,56属295种,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八放珊瑚亚纲中柳珊瑚已记录7科,28属,75种,软珊瑚有6科,23属,113种,是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热点生物资源。中国珊瑚礁具有造礁与消波护岸、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生物资源和材料、生物地球化学与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与生态旅游等多种生态功能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物种分布 资源状况 生态功能 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生态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唐秀美 陈百明 +3 位作者 刘玉 潘瑜春 孙超 任艳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6-265,共10页
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承载着保证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功能,开展耕地资源价值测算研究,为耕地保护补偿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生态系统服务稀缺性变得越来越突出,耕地生态价值评估受到了空... 耕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承载着保证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功能,开展耕地资源价值测算研究,为耕地保护补偿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生态系统服务稀缺性变得越来越突出,耕地生态价值评估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本文对国内外耕地资源价值的研究体系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耕地生态价值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耕地生态价值评估将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生态价值 多功能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