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通道星载步进电机驱动复用技术研究
1
作者 张超 陈焕红 +2 位作者 陈雨航 张艾 康建兵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3,共10页
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空间光学遥感器机构中,传统设计驱动电路与电机单一对应,想要实现大规模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需要大量继电器进行信号切换,会导致电路的规模过大、成本过高;此外遥感器机构在发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锁定,一般通过步进... 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空间光学遥感器机构中,传统设计驱动电路与电机单一对应,想要实现大规模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需要大量继电器进行信号切换,会导致电路的规模过大、成本过高;此外遥感器机构在发射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锁定,一般通过步进电机的保持力矩来完成,但是大量步进电机的相绕组同时加电,也会导致相机分系统功耗过高的问题。为实现大规模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与弱电流锁定功能,文章对多通道星载步进电机驱动复用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驱动复用电路,可实现多台步进电机的分时运动控制以及同步锁定功能,锁定电流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针对设计的驱动复用电路,选用10台步进电机作为负载进行功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10台电机可实现分时运动控制功能,运行时电源电流为3 A,为步进电机额定电流值;10台电机可实现同步锁定功能,在100 kHz的调制频率下,锁定时电源电流为5 A,平均单台电机的锁定电流为0.5 A,仅为传统单相锁定电流的1/6。基于多通道星载步进电机驱动复用技术,不但可以对大规模步进电机的运动进行控制,还能够实现同步弱电流锁定功能,有效降低系统功耗,提高光学遥感器在发射过程和在轨运行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遥感器 驱动复用 分时控制 同步锁定 多通道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μm 9芯4模保偏光纤设计与性能研究
2
作者 沈骁 金思成 韦玮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6,共9页
针对光纤通信传输容量日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1.55μm新型结构9芯4模的保偏光纤。在纤芯周围设置椭圆形应力棒以及空气孔阵列,以实现保偏和降低芯间串扰的效果;使用异质纤芯结构以及沟槽结构,以降低芯间串扰和提高光纤的抗弯曲... 针对光纤通信传输容量日渐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1.55μm新型结构9芯4模的保偏光纤。在纤芯周围设置椭圆形应力棒以及空气孔阵列,以实现保偏和降低芯间串扰的效果;使用异质纤芯结构以及沟槽结构,以降低芯间串扰和提高光纤的抗弯曲性能。该光纤最多拥有72个独立的传输信道。在C+L波段上,每个纤芯内偏振模式间的有效折射率差大于10^(-4),相邻模式间的有效折射率差大于10^(-3),光纤的最大芯间串扰低于-30 dB/100 km,弯曲损耗小于0.2 dB/km,相关性能满足通信系统的传输要求,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空分复用 多芯少模光纤 保偏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多模干涉耦合器的模式选择开关
3
作者 王曼卓 姚振涛 +5 位作者 孙朝阳 张越 方记民 孙小强 吴远大 张大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9,共13页
提出并制备了一种由1×3多模干涉(Multimode Interference,MMI)耦合器和3×3 MMI耦合器级联构建的二氧化硅波导模式选择开关,通过热光调制改变输入至3×3 MMI耦合器光信号的相位,可实现一阶模(E_(10))输入转换为基模(E_(00... 提出并制备了一种由1×3多模干涉(Multimode Interference,MMI)耦合器和3×3 MMI耦合器级联构建的二氧化硅波导模式选择开关,通过热光调制改变输入至3×3 MMI耦合器光信号的相位,可实现一阶模(E_(10))输入转换为基模(E_(00)),并有选择地从目标端口输出;当输入为基模(E_(00))时,E_(00)可直接由选定端口输出。开关采用光束传播方法(Beam Propagation Method,BPM)进行设计和优化,并且通过标准CMOS技术制备。测试结果表明,一阶模(E_(10))在两个输出端口间切换时,驱动功耗分别为170 mW和395.3 mW。在1523~1556 nm波长范围内,三个输出端口的插入损耗、串扰和消光比分别≤10 dB、≤-15 dB和≥15 dB。开关的上升时间为0.9418 ms,下降时间为1.042 ms。所提出的模式选择开关在片上信号路由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多模干涉 模分复用 模式开关 二氧化硅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复用的18倍频16QAM毫米波生成方案
4
作者 王雪霞 马会芳 +2 位作者 闫映策 赵永丽 陈伟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38,共10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光纤带宽并提升RoF系统的通信能力,将光子矢量调制和光生毫米波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复用(PDM)的18倍频16正交振幅调制(QAM)毫米波生成方案。该系统包含倍频和矢量调制两个并联模块。在倍频模块利用两个双平行马... 为了更好地利用光纤带宽并提升RoF系统的通信能力,将光子矢量调制和光生毫米波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复用(PDM)的18倍频16正交振幅调制(QAM)毫米波生成方案。该系统包含倍频和矢量调制两个并联模块。在倍频模块利用两个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和一个光相移器生成±6阶光边带,经过半导体光放大器后激发四波混频效应,再经过滤波处理得到18阶边带。在矢量调制模块,利用八路10 Gbit/s的二进制NRZ信号驱动DP-MZM,结合偏振复用技术,实现了两个正交偏振方向上的16QAM的光域调制。将PDM-16QAM信号与18阶光边带耦合,经光电探测器拍频后生成了18倍频PDM-16QAM信号。仿真分析表明,当光电探测器接收功率为−25 dBm时,系统信噪比大于20.5 dB的矢量信号经过30 km的单模光纤传输后,系统性能良好,当SOA注入电流和激光线宽存在一定范围波动时,系统误码率仍可低于3.8×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生毫米波 矢量信号 偏振复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分复用光纤检波器阵列的延时参数测量方法
5
作者 董小卫 田志华 +4 位作者 李佳琦 刘飞 马俊修 李一强 汪志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0,共4页
为提高时分复用光纤检波器阵列中延时参数的测量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时分复用光纤检波器阵列的延时参数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数据矩阵提取方差向量,利用脉冲模板函数进行相关运算,识别干涉脉冲的位置,从而计算延时参数。实验采... 为提高时分复用光纤检波器阵列中延时参数的测量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时分复用光纤检波器阵列的延时参数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数据矩阵提取方差向量,利用脉冲模板函数进行相关运算,识别干涉脉冲的位置,从而计算延时参数。实验采用8时分复用阵列,在不同信噪比(SNR)条件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当SNR高于12 dB时,测量正确率达100%;SNR降至7 dB时,成功率仍超过98%;即使在-3 dB的极低信噪比下,仍能保持65%以上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分复用 光纤检波器 延时参数 方差向量 脉冲模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芯光纤中时空频碎片感知的频谱分配算法
6
作者 陈光明 任丹萍 +2 位作者 邓玉静 胡劲华 赵继军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57,共7页
为了有效解决基于多芯光纤的空分复用弹性光网络中资源分配导致的频谱碎片问题,提出了一种负载资源协同的时域空间域频域(时空频)(LRS-TSF)碎片感知算法。首先结合路径负载情况和业务频隙需求设计路由选择策略,优先选择路径负载较小、... 为了有效解决基于多芯光纤的空分复用弹性光网络中资源分配导致的频谱碎片问题,提出了一种负载资源协同的时域空间域频域(时空频)(LRS-TSF)碎片感知算法。首先结合路径负载情况和业务频隙需求设计路由选择策略,优先选择路径负载较小、业务频隙需求较少的路径;然后从时空频3维角度对可用频谱资源进行碎片度量,采用时空频碎片感知模型,减少业务分配过程中频谱碎片的出现,并为后续业务预留连续空闲频谱资源。结果表明,当负载为400 Erlang~960 Erlang时,LRS-TSF碎片感知算法相较于其它算法,在阻塞率、频谱利用率和碎片率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性能。该研究为进一步解决空分复用弹性光网中的频谱碎片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空分复用弹性光网络 时域空间域频域(时空频)碎片感知 频谱碎片 负载资源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合物波导的粗波分复用器设计制备技术研究
7
作者 于前程 刘旭 +2 位作者 马麟 吴金华 何祖源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68,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级联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聚合物波导粗波分复用器。通过在弧形波导与直波导的连接处引入偏移并开展系统优化设计,降低了器件损耗约1.5 dB,实现了低至0.4 dB的通道间相对插入损耗。采用紫外光刻与湿法显影工艺,实... 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级联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结构的聚合物波导粗波分复用器。通过在弧形波导与直波导的连接处引入偏移并开展系统优化设计,降低了器件损耗约1.5 dB,实现了低至0.4 dB的通道间相对插入损耗。采用紫外光刻与湿法显影工艺,实现了聚合物粗波分复用器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粗波分器件具有良好的中心波长精度,所有信道的中心波长偏差均小于0.5 nm,最小额外插入损耗为2.7 dB,3 dB带宽20 nm左右。此外,该器件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由室温加热至150℃时的中心波长偏移小于1.8 nm。提出的聚合物波导粗波分复用器在高速板级光互连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波导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紫外光刻 粗波分复用 光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弹性体复杂分子取向及多重形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振铭 成茗 +2 位作者 武子轩 邱昱元 刘言军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1-249,共19页
液晶弹性体作为一种具有可编程、多刺激响应、可逆形变的聚合软物质材料,在软体机器人、软体执行器、柔性电子器件、人造肌肉以及软光子学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液晶弹性体的多功能应用主要基于可编程的分子取向引起的复杂... 液晶弹性体作为一种具有可编程、多刺激响应、可逆形变的聚合软物质材料,在软体机器人、软体执行器、柔性电子器件、人造肌肉以及软光子学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液晶弹性体的多功能应用主要基于可编程的分子取向引起的复杂多重形变,而不同的尺度、不同形貌的液晶弹性体形变对分子取向提出了不同的技术要求。本文综述了液晶弹性体常见的取向方法以及基于不同取向方法的不同尺度和形貌体系的液晶弹性体的多重形变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基于可编程复杂形变的液晶弹性体在软体机器人、可调光学器件、智能织物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展望了液晶弹性体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弹性体 取向技术 分子取向 多重形变 软体机器人 可调光学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极分区寻址光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仪 胡成国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89,共5页
光学96孔板是高通量生化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平台,然而发展类似的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对于电化学传感方法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基于单电极分区寻址检测原理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采用单通道电化学检测设备及单个自动化寻址光源,构建出类似光... 光学96孔板是高通量生化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平台,然而发展类似的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对于电化学传感方法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基于单电极分区寻址检测原理的光电化学传感器,可采用单通道电化学检测设备及单个自动化寻址光源,构建出类似光学96孔板的便携式多目标/高通量生物传感体系,其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成本低廉,在电化学传感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综述以单电极分区寻址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信号产生机制为主线,介绍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传感器 光寻址生物传感器 多目标检测 高通量传感 光学96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通信的物联网关键节点状态实时感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春燕 费莉 郑秋菊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为加快物联网建设,提高物联网效率,设计基于光纤通信的物联网关键节点状态实时感知方法。针对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结构,在感知层中应用光纤传感器,实时采集物联网关键节点状态数据,实现初步关键节点状态实时感知;由感知层将... 为加快物联网建设,提高物联网效率,设计基于光纤通信的物联网关键节点状态实时感知方法。针对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结构,在感知层中应用光纤传感器,实时采集物联网关键节点状态数据,实现初步关键节点状态实时感知;由感知层将这些数据提供至网络层,在网络层中通过光纤通信的波分复用光载无线网络实现感知数据传输,将感知数据安全传输至物联网应用层中,在应用层对这些感知数据进行存储与处理。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完成关键节点状态感知的时效较优,且误差相对较小;在传输过程中可以提供较高的通信效率以及吞吐量。因此,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物联网关键节点状态实时感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物联网 关键节点 状态实时感知 波分复用 通信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径及探测器复用的多模式空间目标感知系统
11
作者 王晓恒 吕剑青 +2 位作者 程博阳 张怡壮 曾令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精确的空间目标感知是确保航天任务与空间安全的关键,目前空间目标探测载荷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感知模式单一,对特定目标的数据不足,对于重要目标无法进行更精细的刻画。此外,单一的探测模式难以适应空间环境的变化。文中提出了一种多... 精确的空间目标感知是确保航天任务与空间安全的关键,目前空间目标探测载荷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感知模式单一,对特定目标的数据不足,对于重要目标无法进行更精细的刻画。此外,单一的探测模式难以适应空间环境的变化。文中提出了一种多模式高集成的空间目标感知光学系统,通过集成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和变焦/定焦中波红外探测技术,实现对空间目标的高精度多源感知与分析。该空间目标感知系统的可见~近红外系统、短波红外系统和中波定焦系统采用共孔径的设计,中波定焦系统和连续变焦系统采用共用探测器的设计,在获得多源数据的同时保证系统的高集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 孔径复用 光学系统 目标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Gb/s 2×FR4硅光模块技术方案
12
作者 孙君妍 王宁 +1 位作者 张博 陈宏刚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3,共6页
为满足人工智能(AI)算力爆发对数据中心高速互连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800 Gb/s 2×FR4硅光模块技术方案。介绍了该光模块的组成单元,通过采用集成多路复用器(MUX)的硅光调制器芯片、氮化硅波导级联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复用结构和... 为满足人工智能(AI)算力爆发对数据中心高速互连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800 Gb/s 2×FR4硅光模块技术方案。介绍了该光模块的组成单元,通过采用集成多路复用器(MUX)的硅光调制器芯片、氮化硅波导级联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复用结构和行波电极设计,实现8×100 Gb/s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PAM4)信号的高效调制与复用。测试结果表明:硅光芯片的3 dB带宽大于30 GHz,损耗约为-9~-12 dB,光模块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协议的规定,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光芯片 波分复用 800 Gb/s硅光模块 数据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RGB beam combiner in micro display using entropy weight-TOPSIS method
13
作者 ZHENG Yu ZHAO Yan-bing +4 位作者 ZOU Xin-jie WANG Ji-rong JIANG Xiang LIU Jian-zhe DUAN J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483-494,共12页
Red-green-blue(RGB)beam combiners are widely used in scenarios such as 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R/VR),laser projection,biochemical detection,and other fields.Optical waveguide combiners have attracted extens... Red-green-blue(RGB)beam combiners are widely used in scenarios such as 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R/VR),laser projection,biochemical detection,and other fields.Optical waveguide combiners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advantages of small size,high multiplexing efficiency,convenient mass production,and low cost.An RGB beam combiner based on directional couplers is designed,with a core-cladding relative refractive index difference of 0.75%.The RGB beam combiner is optim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ameter optimization.Using the beam propagation method(BP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GB beam combiner and individual parameters is studied,achieving preliminary optimization of the device’s performance.The key parameters of the RGB beam combiner are optimized using the entropy weight-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 method,establishing the optimal parameter scheme and further improving the device’s performance indica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optimization,the multiplexing efficiencies for red,green,and blue lights,as well as the average multiplexing efficiency,reached 99.17%,99.76%,96.63%and 98.52%,respectively.The size of the RGB beam combiner is 4.768 mm×0.06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waveguide combiners red-green-blue beam combiner beam propagation method entropy weight TOPSIS method multiplexing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分复用无源光通信网络信息并发式加密方法
14
作者 张媛 魏星合 尹政哲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191,共6页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具有结构多样性和数据传输高并发性的特点,使得传统的加密方法难以快速响应网络状态的实时变化,容易出现加密策略滞后、收敛速度慢等问题,进而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波分复用无源光通信网络信...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具有结构多样性和数据传输高并发性的特点,使得传统的加密方法难以快速响应网络状态的实时变化,容易出现加密策略滞后、收敛速度慢等问题,进而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波分复用无源光通信网络信息并发式加密方法。通过构建贝叶斯攻击图,计算波分复用无源光通信网络节点置信度,并以此作为加密的判断基准。通过更新和归一化网络节点的置信状态,分析通信网络信息面对的威胁程度。利用动态生成的加密密钥和构建的并发式加密目标函数,有效避免了在信息并发加密过程中常见的收敛速度缓慢问题。通过计算整体数据流的平均置信度,并将其与预设的信度阈值比较,从而实现精准有效的信息并发式加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加密并发程度显著超过了0.9,同时信息的不可见性表现达到了理想的1.0水平,充分证明了本方法确保信息通信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贝叶斯网络 并发式加密 置信度评估 动态密钥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er optic strain twin-sensor-array for smart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士刚 苑立波 《智能系统学报》 200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A multiplexed white light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twin-sensor-array was designed to monitor the structural health of large buildings.In this sensing system,based on a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an optical path match... A multiplexed white light interferometric fiber optic twin-sensor-array was designed to monitor the structural health of large buildings.In this sensing system,based on a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an optical path matching technique is used to demodulate each twin-sensor.Each twin-sensor-array consists of a 2×N sensing element linked by a 3 dB coupler.When one of the twin-sensor is used to measure strain,variations caused by temperature can be compensated for by referencing the other twin-sensor.The multiplexing capacity of the sensing scheme has been analyz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with a 2×3 twin-sensor-array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敏感器 双敏感器数组 干涉仪 多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域联合数据辅助MIMO均衡算法的多维度复用千公里级相干传输系统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博 王晨 +18 位作者 谭宇璇 王凯辉 丁俊杰 朱博文 田凤 沈磊 张磊 王瑞春 闫长鹍 陈伟章 叶兵 任建新 李凡 邓磊 李建平 秦玉文 李朝晖 忻向军 余建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3-1561,共9页
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式复用系统利用单根纤芯中的正交模式实现各独立信道的并行传输,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容量,解决单模光纤系统的容量危机.本文联合使用模式复用、波分复用与偏振复用技术,基于六模渐变型光纤实现了80个波长通道下32 Gbaud四... 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式复用系统利用单根纤芯中的正交模式实现各独立信道的并行传输,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容量,解决单模光纤系统的容量危机.本文联合使用模式复用、波分复用与偏振复用技术,基于六模渐变型光纤实现了80个波长通道下32 Gbaud四模双偏振16阶正交振幅调制信号的1000 km相干传输,并在接收端使用时频域联合数据辅助8×8多输入多输出最小均方算法,以补偿由光纤传输导致的模式耦合及模间色散等线性损伤.与传统的纯时域或纯频域多输入输出最小均方均衡算法相比,该算法分别实现了57.1%的收敛速度提升与25.1%的收敛误差下降.经过1000 km少模光纤传输后,80通道每个模式及偏振态的误码率均低于开销为20%的软判决前向纠错编码阈值2.4×10^(-2),系统净速率达68.2 T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传输系统 多维度复用技术 数据辅助均衡 多输入多输出数据均衡 时频域联合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OM2光纤的大容量模分复用传输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新阔 李建平 +5 位作者 秦玉文 杨海林 彭迪 向梦 许鸥 付松年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61-2467,共7页
基于传统多模光纤的模式资源,来构建多维复用超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可以有效提升通信系统传输容量,满足急剧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在本文中,我们联合波分复用、偏振复用和模分复用技术,基于传统OM2光纤实现了40个波长信道(1 535.04~1 566.3... 基于传统多模光纤的模式资源,来构建多维复用超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可以有效提升通信系统传输容量,满足急剧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在本文中,我们联合波分复用、偏振复用和模分复用技术,基于传统OM2光纤实现了40个波长信道(1 535.04~1 566.31 nm)×2个模式信道(LP01和LP11b)的60 G波特偏分复用16阶正交幅度调制(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xing 16-ary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PDM-16QAM)信号的短距模分复用相干光传输.整个模分复用链路由一对基于多平面光转换(Multi Plane Light Conversion,MPLC)的模式复用/解复用器和20 m OM2光纤构成.由于高模式隔离度的模式信道特性(<-20 dB),本系统无需相应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进行模式解复用,而仅需2×2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算法完成偏振解复用.在实验中,除了对系统关键参数,包括脉冲成型滤波器的滚降因子、削峰比及接收光功率进行了优化外,还引入了Volterra判决反馈均衡方案.该均衡方案不仅能够补偿调制器引入的非线性信号损伤,而且能够缓解前馈均衡方案导致的高频噪声增强问题.最终,实验结果显示所有80个信道的误码率皆低于20%软判决前向误码纠错(Soft Decision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SDFEC)阈值2.7×10-2,系统总容量达38.4 Tbit/s,表明基于多模光纤的模式复用相干光传输方案在未来超大容量短距光互联系统中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模分复用 波分复用 相干检测 非线性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芯光纤WDM器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丽 肖清明 +1 位作者 王敏 蒋磊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71,共6页
空分复用技术是提高光通信系统传输容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技术包括多芯光纤(MCF)、少模复用和轨道角动量复用等,其中MCF技术是空分复用技术中较成熟的一种。【目的】为解决光通信传输系统中容量受限的问题,文章设计和研制了一种新型的... 空分复用技术是提高光通信系统传输容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技术包括多芯光纤(MCF)、少模复用和轨道角动量复用等,其中MCF技术是空分复用技术中较成熟的一种。【目的】为解决光通信传输系统中容量受限的问题,文章设计和研制了一种新型的4芯光纤波分复用(WDM)器件。【方法】文章首先对WDM、空分复用、MCF和MCF耦合技术等进行分析,选取了以毛细管、透镜和腐蚀光纤方案制作的4芯扇入扇出器件为媒介,然后利用MCF和WDM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4芯光纤的选取、4芯WDM调试原理和调试方法出发,最后利用4芯扇入扇出器件设计和研制了一种新型的4芯WDM原样,并利用4芯扇入扇出器件使用差值法对文章研制器件进行了指标测试。【结果】根据实验样品测试的结果显示,该4芯WDM原样1的各反射端和透射端的插入损耗能够控制在0.8 dB以内,反射端的各路隔离度>15 dB,透射端的各路隔离度≥40 dB。【结论】根据测试结果可得到以下结论:与传统单芯WDM方案相比,在同样器件体积下,新型4芯WDM原样可以实现4路通信,极大地提高了光通信容量,同时,填补了国内外对基于MCF技术的空分复用光器件研究的空缺,并且拓展了空分复用的应用范围,让MCF具有长距离传输的潜能。基于空分复用系统制作的WDM器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分复用 多芯光纤 波分复用技术 光纤耦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波段低弯曲损耗非耦合三模组渐变折射率光纤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卓 崔明杰 余长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59-2667,共9页
光纤是现代通信网络中最为稳定的信号传输媒介,提升光纤模式的数量是满足通信容量日益增加的有效方法.本文设计了低弯曲损耗的非耦合三模组(LP_(01),LP_(11),LP_(21))渐变折射率光纤,运用分层分析法给出了渐变折射率光纤中模组的严格截... 光纤是现代通信网络中最为稳定的信号传输媒介,提升光纤模式的数量是满足通信容量日益增加的有效方法.本文设计了低弯曲损耗的非耦合三模组(LP_(01),LP_(11),LP_(21))渐变折射率光纤,运用分层分析法给出了渐变折射率光纤中模组的严格截止条件.此外,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求解光纤模式的有效模场面积和弯曲损耗,得到低弯曲损耗条件下在C+L波段(1530~1625 nm)传输三模组的设计区间.揭示了纤芯中心折射率凹陷和沟槽层共同作用可促进光纤径向高阶模式的截止.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光纤的模组间有效折射率差大于等于3×10^(-3),弯曲半径为30 mm时的最大弯曲损耗为1.3 d B/km,符合ITU-T推荐的低弯曲损耗条件.而且,在1550 nm波长下,模组内简并模有较小的差分模式群时延(≈176 ps/km),可通过4×4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补偿简并模之间的串扰.该光纤可适用于C+L波段上实现模组间非耦合的空分复用信号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模光纤 渐变折射率 低弯曲损耗 空分复用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交换的硅基二氧化硅AWGR的设计与研究(特邀)
20
作者 李奕璇 钱灏泽 +3 位作者 张世成 薛旭伟 郭秉礼 黄善国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4,共6页
【目的】以N×N矩阵形式构成的阵列波导光栅路由器(AWGR)具有光学并行和波长路由能力,能在不同信道上同时传输N路信号,具有扩展性好、延时低和频带宽等优势,结合可调谐光源能实现快速光交换,是下一代光交换数据中心网络的潜在技术... 【目的】以N×N矩阵形式构成的阵列波导光栅路由器(AWGR)具有光学并行和波长路由能力,能在不同信道上同时传输N路信号,具有扩展性好、延时低和频带宽等优势,结合可调谐光源能实现快速光交换,是下一代光交换数据中心网络的潜在技术方案之一。为了解决现有AWGR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串扰大、有额外耦合损耗、偏振敏感和损耗非均匀性大等问题,进一步扩大数据中心规模和提升数据交换速度,文章分别对4×4和12×12通道的AWGR进行了研究。【方法】文章通过仿真软件进行基本设计参数的计算,分析研究了AWGR设计流程,并采用光束传播法(BPM)进行了仿真模拟。同时,采用在平板波导和条形波导连接处加入锥形波导taper结构和增大输入、输出波导间距等方法进行了性能优化。【结果】仿真结果得到良好的性能参数:4×4 AWGR插入损耗为-0.714 dB,串扰为-35.556 dB,损耗非均匀性为1.907 dB;12×12 AWGR插入损耗为-0.294 dB,串扰为-36.019 dB,损耗非均匀性为3.428 dB。文章制作设计器件流片并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4×4 AWGR插入损耗为-2.586 dB,串扰为-29.473 dB,损耗非均匀性为1.921 dB;12×12 AWGR插入损耗为-3.692 dB,串扰为-23.874 dB,损耗非均匀性为3.873 dB。【结论】文章的研究在串扰和损耗非均匀性等方面进行了性能优化,为后续设计迭代和进一步提升性能参数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分复用 光交换 阵列波导光栅路由器 复用器/解复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