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冬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制定
1
作者 赵翠荣 卢阳 +4 位作者 赵丹 戴维 邓超 王志安 赵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05-113,共9页
为促进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植物新品种保护,从源头推动原产中国的麦冬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并促进地方特色中药材麦冬产业的发展,开展了麦冬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测试指南的制定研究。通过种植观... 为促进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植物新品种保护,从源头推动原产中国的麦冬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并促进地方特色中药材麦冬产业的发展,开展了麦冬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测试指南的制定研究。通过种植观测93份麦冬类种质资源,研究了麦冬的栽培、繁殖方法和表型数据采集方法,筛选出27个性状用于麦冬品种的表型描述,明确了麦冬品种DUS测试对繁殖材料的要求,规定了麦冬DUS判定的一般原则,制定了麦冬DUS测试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 新品种保护 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测试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不同部位红外光谱分析及成分含量的测定
2
作者 李秀清 何江龙 +4 位作者 李盼盼 纪宝玉 裴莉昕 陈随清 董诚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麦冬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及多种成分含量差异,进行质量评价,为麦冬植株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麦冬块根、须根、叶片、花、果实、花葶不同部位进行快速鉴别,采用硝酸铝显色法、Folin-Cio... 试验旨在探究麦冬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及多种成分含量差异,进行质量评价,为麦冬植株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麦冬块根、须根、叶片、花、果实、花葶不同部位进行快速鉴别,采用硝酸铝显色法、Folin-Ciocalteu法、DNS法分别对麦冬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总酚、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麦冬不同部位的一阶红外光谱显示,麦冬花、花葶、叶、块根、果实、须根存在较大的相似性,3300、2930、2110、1420、1030 cm^(-1)等位置存在明显的共有特征峰,经二阶导数光谱分析可进一步区分麦冬不同部位;麦冬不同部位均含有还原糖、总黄酮、总酚,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果实中的还原糖、总酚、总黄酮含量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谱 总黄酮 总酚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对麦冬及其种植土壤的影响
3
作者 张静 刘沁珂 +2 位作者 冯定胜 王瑞 黄春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5-206,共12页
化肥的过量使用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破坏土壤结构,再加上连作障碍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将严重降低。本文以全国最大的麦冬种植基地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广泛种植的麦冬及其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三代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Seq,探究微生... 化肥的过量使用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破坏土壤结构,再加上连作障碍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将严重降低。本文以全国最大的麦冬种植基地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广泛种植的麦冬及其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三代高通量测序Illumina MiSeq,探究微生物菌剂对麦冬种植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施用微生物菌剂后,麦冬产量由原来的5344.05±987.00 kg/hm^(2)增长到6501.45±1154.10 kg/hm^(2),增幅达到21.63%(P<0.05)。土壤pH值由6.50±0.24显著提高到6.86±0.11(P<0.05)。同时,土壤有机质、总氮和总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和总氮深刻影响麦冬产量,分别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相关性。菌剂的使用改变了土壤微生态环境,施用菌剂后土壤中细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真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其中,对植物病原菌具有良好抗性的芽孢杆菌属和unclassified_Chaetomiaceae相对丰度也显著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麦冬产量与芽孢杆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MND1(Nitrosomonadaceae_MND1)、己科河菌属Rokubacteriales、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和unclassified_Chaetomiaceae相对丰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并与假古尔本基安菌属Pseudogulbenkiania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本研究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可提高麦冬种植土壤的pH值,缓解酸化,增加土壤总有机质、总氮和总磷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这些结果为微生物菌剂在麦冬生态种植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麦冬 产量 土壤微生物 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川麦冬质量评价
4
作者 张志强 袁涛 +3 位作者 陈娟娟 黄秋雨 黄毅 张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9-665,共7页
通过对比绵阳市、达州市、广安市3个产区川麦冬的核磁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4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各样品核磁指纹图谱特点并进行产区鉴别,还对总黄酮和总皂苷进行核磁积... 通过对比绵阳市、达州市、广安市3个产区川麦冬的核磁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4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各样品核磁指纹图谱特点并进行产区鉴别,还对总黄酮和总皂苷进行核磁积分相对定量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区的川麦冬样品存在明显差异,同一大产区中的不同小产区的样品间也存在一定差异。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PCA和PLS-DA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核磁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产区鉴别。相对定量结果显示绵阳产区麦冬标志化合物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麦冬 核磁指纹图谱 相似度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麦冬转录组数据的SSR序列特征分析及引物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钧 戴维 +6 位作者 赖强龙 叶坤浩 陈杰 冯伦 刘媛 何爱坪 赵丹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8,共9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麦冬转录组53466条Unigenes,并通过序列分析识别出35832个SSR位点,分布于24539条Unigenes上,SSR出现频率高达67.02%,平均分布距离为4.88 kb。对包含SSR位点的24539条Unigenes进行GO和KEGG注释,结果显示主要集...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麦冬转录组53466条Unigenes,并通过序列分析识别出35832个SSR位点,分布于24539条Unigenes上,SSR出现频率高达67.02%,平均分布距离为4.88 kb。对包含SSR位点的24539条Unigenes进行GO和KEGG注释,结果显示主要集中于生物学过程、植物-病原体互作等基因功能和代谢通路。从SSR重复基元类型来看,单核苷酸重复数目最多,占比57.06%,其中A/T为绝对优势类型,有20193个;五核苷酸重复平均分布距离最高,为4069.34 kb。从重复次数来看,基元重复10次以上的类型数目最多,有20849个,占比61.69%。随机挑选30个不同类型的SSR基元位点并设计引物,对川麦冬、浙麦冬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28对引物可以在两个栽培种中扩增出条带,其中16对引物可扩增出目的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转录组 SSR位点 引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化感作用对城市绿地原位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6
作者 成立闰 肖菲菲 +2 位作者 刘雨诗 周宇爝 黄玉梅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9-37,共9页
为进一步说明化感作用影响机制,为未来城市绿地的植物配置和养护管理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制备出麦冬梯度浓度水浸提液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并对梯度浓度水浸提液处理下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数据分析。(1)麦冬水浸提液试验共... 为进一步说明化感作用影响机制,为未来城市绿地的植物配置和养护管理提供一定理论参考。制备出麦冬梯度浓度水浸提液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并对梯度浓度水浸提液处理下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数据分析。(1)麦冬水浸提液试验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3148只,隶属于14目39科。(2)水浸提液不同浓度处理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常随浓度增大而减少。(3)不同浓度麦冬水浸提液处理下中小型湿生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5)。(4)不同处理时长间,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随时长增加而降低。(5)中小型湿生土壤动物较之干生土壤动物对化感物质水浸提液响应更灵敏。麦冬化感作用会影响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植物搭配与对土壤动物的长远影响,注意栽植密度,建设可持续的园林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城市绿地 土壤动物 化感作用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密植移栽机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克福 林子涵 蔡龙基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1-4,7,共5页
针对麦冬对种植密度要求较高、种植季节性强,且市面上已有的移栽机无法实现麦冬的密植和满栽,而采用人工栽植效率又低下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曲柄摇杆机构和凸轮机构耦合的自动夹取苗移栽装置。该装置可实现麦冬栽植过程中的自动取苗... 针对麦冬对种植密度要求较高、种植季节性强,且市面上已有的移栽机无法实现麦冬的密植和满栽,而采用人工栽植效率又低下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曲柄摇杆机构和凸轮机构耦合的自动夹取苗移栽装置。该装置可实现麦冬栽植过程中的自动取苗、栽植入土和快速推苗,栽植的株距和行距可调。试用结果显示:该装置在栽植机构每次栽16株、栽植速度1次/s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约6×10^(4)株/h的高效栽植,满足麦冬栽植的高密度和高效率的要求,提高了麦冬种植的机械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移栽机 自动取苗 密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遮阴处理对4种麦冬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娜 刘云 +3 位作者 岳伟 孙南 孙国栋 王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59-62,共4页
以山麦冬(Liriope spicata)、禾叶山麦冬(Liriope graminifolia)、金边麦冬(Liriope muscari var.variegata)、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var.prolifera)为试材,通过不同遮阴度处理90 d后,研究不同遮阴度对4种麦冬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 以山麦冬(Liriope spicata)、禾叶山麦冬(Liriope graminifolia)、金边麦冬(Liriope muscari var.variegata)、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var.prolifera)为试材,通过不同遮阴度处理90 d后,研究不同遮阴度对4种麦冬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园林中不同光照环境选择适宜的麦冬种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适度遮阴促进4种麦冬的叶绿素合成,山麦冬、禾叶山麦冬的叶绿素(a+b)含量均在25%遮阴度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8、2.10 mg/g,金边麦冬、湖北麦冬的叶绿素(a+b)含量均在50%遮阴度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2、1.81 mg/g;25%遮阴度时山麦冬净光合速率最大,为11.13μmol/(m^(2)·s),禾叶山麦冬、金边麦冬、湖北麦冬均在50%遮阴度时净光合速率最大,分别为6.15、6.82、8.01μmol/(m^(2)·s)。由此可知,山麦冬最适遮阴度为25%,禾叶山麦冬适宜的遮阴度在25%~50%,金边麦冬、湖北麦冬的适宜遮阴度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遮阴 叶绿素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挖掘式小型履带川麦冬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李爱潮 郑志安 +3 位作者 黄璐琦 高磊 崔宝聪 魏青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65,共8页
针对川麦冬收获时根土分离难度大、易损伤茎苗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前置挖掘式小型履带麦冬收获机,由挖掘装置、输送筛选装置、液压装置和行走装置等组成。为确定收获机的可行性,根据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法构建入土角度、振动链的输送... 针对川麦冬收获时根土分离难度大、易损伤茎苗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前置挖掘式小型履带麦冬收获机,由挖掘装置、输送筛选装置、液压装置和行走装置等组成。为确定收获机的可行性,根据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法构建入土角度、振动链的输送速度、振动轮的振动频率对麦冬收获损伤率、明茎率和带土率的回归模型,优化回归模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即机器的前进速度为0.1m/s、入土角度为20°、振动链的转速为190r/min、振动轮的振动频率为600Hz。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参数组合下,麦冬收获损伤率为2.94%,明茎率为96.7%,带土率为12.5%,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收获效果。研究可为麦冬收获机的完善和作业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 川麦冬 挖掘式 履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麦冬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对过度运动小鼠肝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任东根 龚婷 +1 位作者 王丽娟 关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3,共11页
该文对川麦冬多糖的结构特征、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过度运动小鼠肝损伤的改善作用。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川麦冬多糖(Ophiopogon japonicus polysaccharides,POJ),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POJ的单糖组成,利用红外光谱推测其特征基... 该文对川麦冬多糖的结构特征、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过度运动小鼠肝损伤的改善作用。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川麦冬多糖(Ophiopogon japonicus polysaccharides,POJ),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POJ的单糖组成,利用红外光谱推测其特征基团,并构建过度运动疲劳小鼠肝损伤模型,评价POJ对肝损伤的改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POJ得率为5.4%,重均分子质量为19315 Da,数均分子质量为17005 Da;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组成,4种单糖的摩尔比为4.35∶5.21∶1.34∶1,其异头碳为β构型,POJ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且与多糖浓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肝脏损伤模型结果显示,POJ能显著提高肝脏组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蛋白羰基化含量,同时还可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含量,病理结构图显示POJ具有改善肝脏细胞损伤的作用;同时,POJ能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denyl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α)/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信号通路,显著提高AMPKα、Nrf2、HO-1、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物酶、过氧化氢酶的mRNA表达。研究表明,POJ能够激活AMPK/Nrf2/HO-1信号通路,促进下游抗氧化酶基因mRNA的表达,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缓解过度运动疲劳对肝脏造成的氧化损伤。该研究为川麦冬多糖在医药及运动功能性食品方面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麦冬 多糖 抗氧化 过度运动 AMPK/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梯度对麦冬种植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11
作者 税军华 邵哲闻 +4 位作者 向可心 张萌 刘平 黄应平 袁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61-65,共5页
通过麦冬盆栽试验,控制土壤水分(10%、30%、70%、100%,W/W),对麦冬生长特性、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磷素形态以及磷酸酶活性等进行测定,并分析各测定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麦冬种植土壤总有机碳、全氮... 通过麦冬盆栽试验,控制土壤水分(10%、30%、70%、100%,W/W),对麦冬生长特性、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磷素形态以及磷酸酶活性等进行测定,并分析各测定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麦冬种植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呈降低趋势,但是全磷含量呈上升趋势,土壤磷素各形态占比对水分梯度响应差异性不明显;土壤C/N、C/P、N/P分别为8.79~10.46、15.95~18.68和1.53~2.15,对水分梯度响应特性不同,均属于弱变异;30%水分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种水分处理(P<0.05),可以直接利用磷比例为52.76%,略高于其他水分组;在30%水分组中,麦冬生物量、总根长、叶片全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根面积、叶绿素含量略高于70%水分组(P>0.05)且显著高于10%和100%水分组(P<0.05),100%水分组麦冬生长被显著抑制。30%水分梯度利于麦冬改善土壤质量,提高麦冬对土壤碳氮磷的利用,增加土壤对氮素的累积,利于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梯度 土壤碳氮磷 生态化学计量 麦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多糖咀嚼片的研制及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奉思思 姜娜娜 +3 位作者 包鸿慧 王怡君 王紫勤 周睿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0期1-5,16,共6页
以麦冬块根为主要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备麦冬多糖,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麦冬多糖咀嚼片。以感官评分和质构为评价指标,对麦冬多糖咀嚼片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麦冬多糖咀嚼片的最佳制备工艺,探究麦冬多糖和赤... 以麦冬块根为主要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备麦冬多糖,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麦冬多糖咀嚼片。以感官评分和质构为评价指标,对麦冬多糖咀嚼片进行综合评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麦冬多糖咀嚼片的最佳制备工艺,探究麦冬多糖和赤藓糖醇添加量及甘露醇与微晶纤维素的质量比对麦冬多糖咀嚼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冬多糖咀嚼片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麦冬多糖添加量18%(质量百分比,下同),甘露醇与微晶纤维素质量比5∶5,赤藓糖醇添加量7.5%。在此工艺配方下,麦冬多糖咀嚼片的感官评分为94.5分,紧实度为94228.74 g·s,硬度为14301.55 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2.28%,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39.33%。制备的麦冬多糖咀嚼片色泽较亮、颜色偏黄、质地均匀,且表面平整光滑,无开裂现象,具有麦冬风味和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多糖 咀嚼片 配方优化 正交设计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余伯阳 殷霞 +1 位作者 张春红 徐国钧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86-288,共3页
对从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块根中分离得的多糖成分进行了药理学实验观察。结果表明麦冬多糖能显著抗缺氧、增加小鼠的脾脏重量、增强小鼠的碳粒廓清作用、刺激小鼠血清中溶血素的产生、对抗由环磷酰胺和^(60)钴照射引起的小鼠白... 对从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块根中分离得的多糖成分进行了药理学实验观察。结果表明麦冬多糖能显著抗缺氧、增加小鼠的脾脏重量、增强小鼠的碳粒廓清作用、刺激小鼠血清中溶血素的产生、对抗由环磷酰胺和^(60)钴照射引起的小鼠白血球数下降、增强兔血红细胞凝集率。其中抗缺氧、增加免疫器官重量、碳粒廓清作用与同剂量人参总皂甙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多糖 麦冬 免疫功能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不同提取部位对过氧化氢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范俊 张小燕 +4 位作者 张志杰 梁侨丽 陆兔林 蔡宝昌 张旭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麦冬不同提取部位对H2O2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程度是否不同。方法分别用正丁醇、水和氯仿提取麦冬。含终浓度为12.9mg.L-1的各提取部位与H2O2100μmol.L-1共同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24h,流式细胞仪测定... 目的观察麦冬不同提取部位对H2O2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程度是否不同。方法分别用正丁醇、水和氯仿提取麦冬。含终浓度为12.9mg.L-1的各提取部位与H2O2100μmol.L-1共同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24h,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凋亡率,并测定上清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麦冬3个提取部位均能减少HUVEC凋亡,其中正丁醇提取部位作用更强些。3个部位均能提高细胞培养液中SOD活性;正丁醇和氯仿提取部位能降低MDA含量。结论麦冬正丁醇、水和氯仿提取部位均可不同程度地保护HUV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内皮 血管 过氧化氢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对麦冬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占妮 陶诗顺 谢美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35-2838,共4页
以四川省三台县直立型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和不同次数多效唑处理对麦冬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对麦冬株高、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均有明显的... 以四川省三台县直立型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和不同次数多效唑处理对麦冬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对麦冬株高、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均有明显的影响,可使麦冬营养根条数减少,块根个数、鲜重和干重明显增加,植株根冠比增大,中大型块根所占比例增大,明显提高了商品麦冬的产量和外观品质。多效唑处理的时期和用量(次数)对麦冬生长和产量存在明显的影响,在9月上旬进行第一次处理后,在10上旬或11月上旬再进行一次处理可取得最佳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 F )ker-gawl]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多糖的修饰及其抗氧化活性与空间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力妮 张静 +2 位作者 孙润广 王小梅 梁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3,共7页
研究热水浸提和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两种麦冬多糖以及它们修饰之后的抗氧化活性及三股螺旋结构。采用硫酸化、磷酸化、羧甲基化对多糖进行修饰,并用红外光谱表征,进行抗氧化性的测定,利用刚果红实验进行三股螺旋结构的检测。结果表明:各... 研究热水浸提和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两种麦冬多糖以及它们修饰之后的抗氧化活性及三股螺旋结构。采用硫酸化、磷酸化、羧甲基化对多糖进行修饰,并用红外光谱表征,进行抗氧化性的测定,利用刚果红实验进行三股螺旋结构的检测。结果表明:各种多糖都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超声提取的效果较优于热水浸提的。这几种多糖对DPPH和超养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但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弱,且经过修饰之后的多糖有一定程度的三股螺旋结构,而未经修饰的没有三股螺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多糖 化学修饰 抗氧化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皂苷和多糖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7
作者 阳美平 吴皓 +2 位作者 尹莲 张旭 段金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169-2171,共3页
麦冬是一味极其重要的滋阴药,具有保护心肌缺血、抗心肌梗塞、免疫调节、降低血糖、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而起作用的主要是麦冬皂苷和多糖,因此人们对麦冬皂苷和多糖的化学结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 麦冬是一味极其重要的滋阴药,具有保护心肌缺血、抗心肌梗塞、免疫调节、降低血糖、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作用,而起作用的主要是麦冬皂苷和多糖,因此人们对麦冬皂苷和多糖的化学结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提取方法发展了酶提取法,含量测定采用HPLC等先进技术等。本文就这两类成分作一全面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皂苷 多糖 提取分离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多糖中抗急性心肌缺血活性部位研究 被引量:59
18
作者 徐德生 冯怡 +3 位作者 周跃华 张晓晨 林晓 邓海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32-837,共6页
目的 :筛选麦冬多糖中抗心肌缺血的活性部位 ,明确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 :以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心肌坏死程度为评价指标 ,筛选麦冬多糖中不同分子量的组分 ,通过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冠状动脉痉挛实验以及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 目的 :筛选麦冬多糖中抗心肌缺血的活性部位 ,明确其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 :以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心肌坏死程度为评价指标 ,筛选麦冬多糖中不同分子量的组分 ,通过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冠状动脉痉挛实验以及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实验 ,证明了麦冬活性多糖的抗心肌缺血作用。结果 :麦冬活性多糖可拮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S T段抬高 ,可使结扎大鼠冠脉后升高的S T段明显降低 ,同时降低动物血清中CK和LDH含量升高 ,对心肌缺血造成的SOD降低和MDA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麦冬活性多糖可保护心肌细胞 ,同时具有抑制心肌缺血造成的自由基生成增加和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多糖 抗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8
19
作者 程志红 吴弢 余伯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从麦冬 (Ophiopogonjaponicus)的块根中分得两个环二肽类化合物 ,一个酰胺类化合物和一个多羟基脂肪酸类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分析 ,分别鉴定为cyclo- (Phe- Tyr) (1) ,cyclo (Leu- ILe) (2 ) ,N (2 - (4 -hydroxyphenyl)ethyl) - 4 - h... 从麦冬 (Ophiopogonjaponicus)的块根中分得两个环二肽类化合物 ,一个酰胺类化合物和一个多羟基脂肪酸类化合物。通过光谱数据分析 ,分别鉴定为cyclo- (Phe- Tyr) (1) ,cyclo (Leu- ILe) (2 ) ,N (2 - (4 -hydroxyphenyl)ethyl) - 4 - hydroxycinnamide (3)和天师酸 (4)。这四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沿阶草属植物分得。环二肽类化合物为首次从沿阶草属植物中分得的化合物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 肽类 麦冬 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酰胺类 环二肽 块根 沿阶草 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麦冬多糖含量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红英 钱斯日古楞 +2 位作者 赵前程 藏姝 金凤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8-630,共3页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麦冬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麦冬多糖占麦冬总干重的40.4mg.g-1,RSD=2.48%(n=5),总糖供试液和单糖供试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100.4%(RSD=0.17%)和101.1%(RSD=0.62%)。试验表明,DNS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简...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麦冬多糖含量。结果表明,麦冬多糖占麦冬总干重的40.4mg.g-1,RSD=2.48%(n=5),总糖供试液和单糖供试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100.4%(RSD=0.17%)和101.1%(RSD=0.62%)。试验表明,DNS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简单易行,且重现性好,可作为麦冬多糖含量的常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多糖 3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