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破技术封锁:逆机会与资源稀缺双困局下的大企业创业——基于资源拼凑与编排的纾解 被引量:2
1
作者 牛璐 陈志军 +1 位作者 刘振 徐鹏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9,共13页
现有实践表明,单纯的技术研发并不能实现“卡脖子”问题的完全脱困,从技术到市场的过程仍需跨越从创新到创业的鸿沟,以公司创业突破“卡脖子”困境正在成为我国大企业突围式发展的重要模式。但国外厂商技术和市场的垄断既阻隔了行业内... 现有实践表明,单纯的技术研发并不能实现“卡脖子”问题的完全脱困,从技术到市场的过程仍需跨越从创新到创业的鸿沟,以公司创业突破“卡脖子”困境正在成为我国大企业突围式发展的重要模式。但国外厂商技术和市场的垄断既阻隔了行业内创业机会,又带来了我国企业特定创业资源的稀缺。如何解决这种双困局并构建关键技术驱动的创业赶超,成为我国大企业突围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依托资源拼凑和编排理论,以海信集团在芯片领域的公司创业为对象,遵循“创业困局—驱动机制—行动机制—创业模式”逻辑主线,探索大企业应对逆机会和资源稀缺困局的技术突破动机、路径及实现方式问题,挖掘大企业通过公司创业突破“卡脖子”瓶颈的内在机制。本研究发现:这一过程的主导逻辑为手段与目标导向并存、交互与分阶段演化;逆机会和资源稀缺困局的动态纾解,遵循“手头资源—资源重构—资源结构化—资源捆绑—资源利用转化”的演进机制;关键技术驱动的大企业创业呈现出“追赶型—超越型—市场导向型”的动态演进过程。本研究丰富了创业研究的差异化情境,对剖析我国企业成功突破“卡脖子”瓶颈的内在机制及拓展资源拼凑和编排理论的适用情境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机会 资源稀缺 公司创业 资源拼凑 资源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警觉、资源编排与市场双元创新战略:并购追赶情境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洪勇 王岩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5,共14页
以潍柴为案例研究对象,借鉴机会警觉和资源编排理论,构建并购追赶情境下中国企业市场双元创新战略演化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并购追赶情境下中国企业市场双元创新战略由“市场利用:巩固已有低端市场、跨越发展高端产品”到“市场探索:集... 以潍柴为案例研究对象,借鉴机会警觉和资源编排理论,构建并购追赶情境下中国企业市场双元创新战略演化过程模型。研究发现,并购追赶情境下中国企业市场双元创新战略由“市场利用:巩固已有低端市场、跨越发展高端产品”到“市场探索:集成创造系统方案、进军高端主流市场”,再到“市场利用与探索双元并进:引领传统产业市场、培育未来前沿赛道”演化;机会警觉是企业并购抉择和并购后市场创新战略制定的逻辑起点,随着追赶进程推进,机会警觉呈现“内源性警觉—外源性警觉—内外多源性警觉”演化特征,驱动市场双元创新战略适配演化;基于市场双元创新战略演化,资源编排呈现“吸收整合式资源编排—丰富集成式资源编排—协调开拓式资源编排”演化态势,以支持市场双元创新战略落实,加速“高端化—主流化—前沿化”追赶。研究揭示了并购追赶情境下市场双元创新战略具体内容、演化路径、驱动机制与实现机理,为中国企业基于市场双元创新打通并购追赶路径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追赶 市场双元创新战略 机会警觉 资源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制造企业如何走向平台化——基于数据资源编排视角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正银 张晨 李妍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5,共12页
平台企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战略支撑和新引擎,实施平台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但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平台化的过程与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小制造... 平台企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战略支撑和新引擎,实施平台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但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平台化的过程与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小制造企业平台化过程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1)不同发展阶段中小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编排实现平台化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依附—交互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意识萌发、参与—拓展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核心构建、联动—集成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价值创造,并形成“资源获取—转化能力—实施行动—形成结果”的数据资源编排过程。(2)平台化过程中数据资源编排驱动了中小制造企业“被动存储—主动建设—集成运用”的数据资源利用逻辑与“订单式—自主式—平台式”的核心业务拓展逻辑,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要素向数据资产转化,进一步激发企业从专注产品价值向追求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价值迈进。本文揭示了中小制造企业平台化过程机理,拓展了资源编排理论,为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制造企业 物联网平台 数据资源 资源编排 平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企业如何通过资源编排实现数字化转型——基于管理者认知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云乐鑫 董晓语 徐海卿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4,共7页
传统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资源与数字情境之间的匹配问题,随着数字情境的不断演变,企业资源编排行动也会相应发生调整与演化。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揭示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如何通过资源编排实现数字化转型。研究... 传统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资源与数字情境之间的匹配问题,随着数字情境的不断演变,企业资源编排行动也会相应发生调整与演化。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揭示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如何通过资源编排实现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管理者认知是影响企业资源编排演化的主要因素,在其影响下,传统制造企业的资源编排会经历“资源构建—资源捆绑—资源撬动”的演化过程以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旨在揭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资源编排演化的内在机制,丰富资源编排的理论体系,深化对制造企业资源编排的认知,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提供有力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编排 数字化转型 管理者认知 制造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编排视阈下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竞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晓红 仲晨昕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3,共14页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迭代,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大量涌现,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应运而生。研究表明,态势均衡的竞合机制对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与持续演进至关重要,然而,尚未有学者深入探究该机制的形成演化过程。由此,...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迭代,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大量涌现,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应运而生。研究表明,态势均衡的竞合机制对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与持续演进至关重要,然而,尚未有学者深入探究该机制的形成演化过程。由此,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浪潮科创中心为研究样本展开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竞合过程经历涌现、规范与更新三个阶段,通过资源数字化建构、捆绑与利用,推动在孵企业从资源数字结构化到能力化再到杠杆化发展;(2)在不同资源编排方式下,在孵企业的数字化创业过程支撑其竞合机制从依附式竞合到联盟式竞合演化,最终实现共生式竞合,产生成本效应、规模效应与创新效应。通过剖析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孵化数字创业企业的跃升演进规律,揭示其中竞合机制的动态演化过程和内在机理,拓展资源编排理论的研究情境与理论内涵,为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建构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创业生态系统 竞合机制 资源编排理论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资源编排驱动数字化能力构建的过程与机制——基于理想汽车的案例研究
6
作者 邢蕊 王欢 +1 位作者 叶宝琳 王国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26-138,共13页
数字经济叠加产业变革为汽车产业带来大量创业机会,从传统油车到智能电动汽车,数字化能力成为新进入车企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成功创业的关键。基于资源编排视角,以理想汽车为典型样本,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探究新进入企业如何通... 数字经济叠加产业变革为汽车产业带来大量创业机会,从传统油车到智能电动汽车,数字化能力成为新进入车企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成功创业的关键。基于资源编排视角,以理想汽车为典型样本,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探究新进入企业如何通过适应性资源编排开发创业机会、构建数字化能力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①内外部情境因素的动态交互触发企业适应性资源编排,是构建数字化能力的动因;②内外部情境因素、资源编排与数字化能力之间呈现迭代演化特征,形成“机会拉动-问题推动-成长驱动”的适应性资源编排路径;③数字化能力构建呈现从数智产品能力到数字组织能力再到数字运营能力的动态进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能力 适应性资源编排 新能源汽车企业 创业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编排、动态能力与流通企业成长性关系研究
7
作者 周春英 刘维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134,共4页
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背景下,资源编排为流通企业实现迭代成长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使用2015-2022年我国A股流通类上市企业相关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资源编排、动态能力与流通企业成长性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发... 在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背景下,资源编排为流通企业实现迭代成长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使用2015-2022年我国A股流通类上市企业相关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资源编排、动态能力与流通企业成长性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资源编排有助于提升流通企业成长性,动态能力在资源编排提升流通企业成长性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该结论对于理清资源编排与流通企业成长性的关系具有一定理论贡献,能够为流通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优化动态能力、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编排 流通企业成长性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区域低碳创新的影响:基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
8
作者 鲁锦涛 李振翠 +1 位作者 宋马林 宋祖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8,共12页
数字化转型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开展低碳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但现有文献鲜少就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区域低碳创新提供系统解释框架和理论机制。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文章运用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和... 数字化转型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开展低碳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但现有文献鲜少就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区域低碳创新提供系统解释框架和理论机制。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文章运用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区域低碳创新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化转型对区域低碳创新影响上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区域低碳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①数字化转型对区域低碳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②地方政府竞争增强了数字化转型对区域低碳创新的促进作用,而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并不明显。③数字化转型对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低碳创新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地方政府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作用在东部并不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发挥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在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对低碳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但知识产权保护削弱了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促进效果。④数字化转型对区域低碳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建议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低碳创新模式变革;积极引导地方政府良性竞争,持续完善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创新成果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保障;精准施策,结合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数字化转型战略;构建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与资源共享平台,努力形成创新联动发展格局。该研究丰富了数字化转型与低碳创新的研究范畴和经验证据,并为数字化转型赋能区域低碳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低碳创新 政府竞争 知识产权保护 资源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型参与者、平台赋能与竞争优势构建——基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 被引量:6
9
作者 杨佳铭 魏江 杨升曦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2,共12页
生态系统的外源型参与者发源且长期深耕于非数字平台场景,具有价值主张独立性、价值活动既有性、价值能力自主性三大核心特征。外源型参与者嵌入特定平台生态后,随即挑战了既有研究对于生态参与者战略目标单一性的假定,“如何有效利用... 生态系统的外源型参与者发源且长期深耕于非数字平台场景,具有价值主张独立性、价值活动既有性、价值能力自主性三大核心特征。外源型参与者嵌入特定平台生态后,随即挑战了既有研究对于生态参与者战略目标单一性的假定,“如何有效利用平台赋能来构建其在内外生态的竞争优势”成为外源型参与者亟须回答的重要命题。考虑到现有研究对于“生态参与者异质性”的刻画及“平台赋能作用路径”的关注仍十分不足,本文借助资源编排理论框架,以伊芙丽集团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索式案例研究,深入刻画并系统解析外源型参与者如何通过资源编排行动实现对平台赋能的有效利用,进而构建起生态内外竞争优势的动态过程。由此,本文以外源型参与者对平台赋能的响应和利用战略为切入点,打开了从“平台赋能”至“生态参与者战略”中间环节的黑箱,从生态参与者视角识别了平台赋能效能激发的作用路径,并构建起外源型参与者动态利用平台赋能构建其生态内外双重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为平台赋能、参与者战略等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生态系统 平台赋能 外源型参与者 生态参与者战略 资源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互动、资源编排与西部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基于甘肃省陇南市的纵向案例研究
10
作者 崔乾慧 高启杰 乔佳梅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0-63,共14页
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带动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农产品电商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基于多元互动关系和资源编排视角,通过对2020—2023年甘肃省陇南市农产品电商发展案例的持续追踪,构建“动因—过程—结果”的分析框架,运... 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带动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农产品电商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基于多元互动关系和资源编排视角,通过对2020—2023年甘肃省陇南市农产品电商发展案例的持续追踪,构建“动因—过程—结果”的分析框架,运用纵向案例分析方法,探索西部地区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动态过程及因果机制。研究发现,复杂情境因素是多元主体创新活动的起点,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针对各阶段农产品电商发展面临的问题,调适主体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构造差异化的资源编排行动,实现产业升级与农户带动。在形成阶段,面对电商发展资源匮乏、产品竞争不足等问题,多元主体间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带动的互动关系,通过获取外部资源、开发内部资源的资源结构化行动,转变农户思维,促进市场对接。在发展阶段,面对个体发展能力不强、上下游联系不紧等问题,多元主体间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互动关系,通过强化既有资源、拓展优势资源的资源能力化行动,构建农户组织化联结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深化阶段,面对服务体系联动不足、生产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多元主体间形成政府监管、市场主导、社会嵌入的互动关系,通过整合利用资源、持续挖掘资源的资源杠杆化行动,带动农户灵活创业就业,释放产业价值。因此,为推动西部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需强化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保障能力,营造农产品电商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各类主体间的联系,明确主体职能与定位;提高资源编排能力,整合与利用内外部资源,不断释放电商产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电商 多元互动 资源编排 纵向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编排视角下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毅 郑青昊 邓扬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5,共15页
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动荡的经济环境,增强供应链韧性已成为一个现实难题和重要的研究议题。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如何影响供应链韧性,并根据地区差异、企... 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动荡的经济环境,增强供应链韧性已成为一个现实难题和重要的研究议题。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如何影响供应链韧性,并根据地区差异、企业性质的不同以及行业集中度的高低,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了异质性检验。此外,还进一步探讨了“投入—产出”速度的机制效应,以及供应链金融在数字化转型和媒体关注度情境下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对于提升供应链韧性具有显著效果,尤其在东部地区、非国有企业以及高行业集中度的企业表现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供应链金融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了企业的“投入—产出”速度,从而增强了供应链韧性。情境分析表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的资源配置活力得到提升,有利于加强其对供应链韧性的正向影响;在高媒体关注度环境中,供应链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有所降低,削弱了其对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为企业利用供应链金融提升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对实践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韧性 供应链金融 “投入—产出”速度 数字化转型 媒体关注度 资源编排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数字创业团队深层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创业资源编排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祖辉 左明月 +1 位作者 周艳 刘志阳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3-829,共17页
数字技术为提升社会创业资源效率提供契机,使得数字创业团队的构成更加开放化,但数字创业团队深层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对社会创业资源编排过程的影响机制尚未获得系统的探讨与验证。本研究开展4项子研究:挖掘中国情境下数字创业团... 数字技术为提升社会创业资源效率提供契机,使得数字创业团队的构成更加开放化,但数字创业团队深层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对社会创业资源编排过程的影响机制尚未获得系统的探讨与验证。本研究开展4项子研究:挖掘中国情境下数字创业团队深层文化多样性的独特内涵与关键维度;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构建数字创业团队深层文化多样性影响社会创业资源建构的理论模型;基于合法性视角,从捆绑方式和时间两维度,探索数字创业团队深层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创业资源捆绑的演化机制;基于数字价值创造视角,从核心主体和支持性主体两方面,探讨数字创业团队深层文化多样性对社会创业资源撬动的动态演化过程。基于资源编排理论的过程视角,本研究提出数字创业团队是影响资源编排效果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创业者注意力和内外部合法性机制提供了指明企业战略目标匹配的资源建构与捆绑过程,促使社会企业“做正确的事”;支持性主体协同互动机制提供了规范资源有效率利用的资源撬动过程,确保社会企业“正确地做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创业 资源动员战略 深层文化多样性 数字创业团队 资源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如何赋能资源编排能力——结构洞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海兵 夏长衎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10,共14页
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价值创造逻辑逐步从企业主导向价值共创转变,企业的资源编排变得愈加复杂。本文基于社会技术理论,从生态层面探寻资源编排能力提升的角度,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对资源编排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考虑结构洞的中介作... 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价值创造逻辑逐步从企业主导向价值共创转变,企业的资源编排变得愈加复杂。本文基于社会技术理论,从生态层面探寻资源编排能力提升的角度,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对资源编排能力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考虑结构洞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互补性、共享性、模块化、开放性对资源编排能力具在正向关系。结构洞在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与资源编排能力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在理论层面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与资源编排能力的作用机制,丰富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中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在实践层面对平台企业重视和构建生态系统从而提升资源编排能力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 结构洞 资源编排 平台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化与数字化如何协同驱动价值创造——资源编排视角的双案例研究
14
作者 刘慧倩 李雪莹 蔡琬琳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7-99,共13页
国际化与数字化已成为中国企业塑造竞争优势的关键动能。然而,现有关于国际化与数字化如何协同驱动价值创造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本文基于资源编排视角探究国际化与数字化协同驱动价值创造的机制及演化路径,对华立与均胜... 国际化与数字化已成为中国企业塑造竞争优势的关键动能。然而,现有关于国际化与数字化如何协同驱动价值创造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本文基于资源编排视角探究国际化与数字化协同驱动价值创造的机制及演化路径,对华立与均胜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首先,国际化与数字化对价值创造的驱动机制在于企业通过对海外资源和数字资源的组合、捆绑形成特定能力,嵌入全球网络激发资源价值,推动企业和产业的双层价值创造。其次,国际化与数字化在驱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涌现出“成人达己”与“成己达人”两条演化路径,一是共生型海外资源编排与渐进式数字资源编排形成需求牵引与组织改造的协同作用,促使企业通过角色蜕变适应性地嵌入网络,推动回声形态价值创造;二是杠杆型海外资源编排与跨越式数字资源编排形成技术支撑与优势塑造的协同作用,促使企业通过伙伴搜索主动性地嵌入网络,推动涟漪形态价值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编排 国际化 数字化 网络嵌入 价值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源投资中动态能力的演化路径探析——基于实物期权逻辑和资源编排理论的双重视角
15
作者 罗海贝 陈衍泰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10,共12页
数据资源已被普遍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许多企业对于数据资源投资能否真正增强竞争力和提升业绩仍然存在疑虑。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数据资源投资发展动态能力以创造价值,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华数传媒的探索性单... 数据资源已被普遍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许多企业对于数据资源投资能否真正增强竞争力和提升业绩仍然存在疑虑。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数据资源投资发展动态能力以创造价值,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华数传媒的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系统考察其数据资源投资的过程和效果。研究发现,数据资源投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与积累、数据整合与共享及数据应用与创新。在不同阶段中,实物期权逻辑视角下的高管认知和资源编排理论视角下的组织行为呈差异化特征,协同推进动态能力的演化。这一演化路径概括为“实物期权视角下的认知觉醒—资源编排理论下的行动革新—动态能力的跃迁升华”的迭代机制,推动了“数据驱动感知能力—数据驱动获取能力—数据驱动重构能力”三类动态能力的持续演进。该框架不仅丰富了数智化情境下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理论,也为企业实施数据资源投资和公共部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源投资 动态能力演化 实物期权逻辑 资源编排理论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引导基金全生命周期赋能创新型企业成长——基于资源编排视角
16
作者 柳伊淇 顾慧莹 杨庆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1,共7页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已达万亿级,其在投资过程中赋能大批创新型企业“从幼苗长成巨木”。在此背景下,政府引导基金在创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作用模式的变化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分阶段探究政府引导基金赋能案... 我国政府引导基金目标规模已达万亿级,其在投资过程中赋能大批创新型企业“从幼苗长成巨木”。在此背景下,政府引导基金在创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作用模式的变化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分阶段探究政府引导基金赋能案例企业贝达药业编排资源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赋能机制具备阶段性特征并与被投资企业形成递进式互助关系,即存在“直接注入”“间接引导”与“共创协同”三种参与途径,且呈现“帮扶—依赖”“支持—依托”“协作—反哺”三种对应的关系模式,最终赋能贝达药业资源建构、资源捆绑与资源撬动。研究揭示了政府引导基金赋能创新型企业成长各阶段资源编排的内在机理,旨在为地方政府更好地发挥引导基金职能、实现产融结合目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引导基金 资源编排 全生命周期 创新型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资源编排到价值跃迁:数据信用范式如何驱动供应链金融“脱核”
17
作者 林永民 黄柏铖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87-94,共8页
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资源编排理论和协同演进理论双重视角出发,以京东科技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数据信用范式驱动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资源编排理论和协同演进理论双重视角出发,以京东科技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数据信用范式驱动供应链金融“脱核”的演化路径以及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在此过程中发挥的功能。研究发现:通过“信用资产构建—数据资产捆绑—‘脱核’能力利用”三个阶段的动态演进,数据信用范式有效促进了供应链金融“脱核”;而金融科技平台企业作为多方链接载体,在“脱核”进程中先后发挥了信用枢纽、服务枢纽和价值枢纽的递进式“三重”枢纽功能。本研究丰富了数据信用范式驱动供应链金融“脱核”的路径与机制研究,深化了对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功能领域的探索,为推动供应链金融“脱核”发展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脱核” 数据信用范式 资源编排 协同演进 中小微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能源互联网环境的通信网资源智能编排技术
18
作者 刘晴 汤玮 +6 位作者 彭琳钰 刘旭 石际 刘康 廖畅 郑智浩 方浩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能源互联网建设背景下,各类新兴业务的发展对通信网的数据传输与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引入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构建通信网资源智能编排架构。其次,分析能源互联网业务的差异化时延与可... 能源互联网建设背景下,各类新兴业务的发展对通信网的数据传输与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引入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构建通信网资源智能编排架构。其次,分析能源互联网业务的差异化时延与可靠性需求,建立以保障不同类型业务需求为目的的优化问题。最后,针对业务差异化需求保障、多维资源联合分配、多业务资源竞争冲突等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匹配的通信网资源智能编排算法,通过资源块聚合降低匹配维度,通过自适应调整匹配成本增量在解决资源竞争冲突的同时实现业务差异化需求感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基于静态匹配的网络资源编排(fixed matching-based resource orchestration algorithm,FMRA)算法和基于贪婪匹配的网络资源编排(greedy matching-based resource orchestration algorithm,GMRA)算法分别降低业务平均时延60.93%和73.34%,提高业务平均可靠性39.93%和7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资源编排 网络功能虚拟化 服务功能链 自适应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小制造企业如何编排资源利用数字机会——基于资源编排理论的fsQCA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马鸿佳 王亚婧 苏中锋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100,208,共12页
利用数字机会是中小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资源编排理论指出,利用数字机会离不开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支持,尤其要将各种资源和能力有效组合起来。但大量中小制造企业难以有效编排自身资源和能力来利用数字机会。为此,本文关注中... 利用数字机会是中小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资源编排理论指出,利用数字机会离不开企业资源和能力的支持,尤其要将各种资源和能力有效组合起来。但大量中小制造企业难以有效编排自身资源和能力来利用数字机会。为此,本文关注中小制造企业的五种传统资源和能力(实物资源、关系资源、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创新能力)及两种数字资源和能力(大数据资源和数字平台能力),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对392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五种传统资源和能力及两种数字资源和能力都不能单独作为中小制造企业数字机会利用的必要条件,但数字平台能力作为核心条件能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同时,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机会利用存在三种路径,可归纳为“内向型”“外向型”和“内外兼顾型”,通过进一步聚焦高技术制造业,发现其数字机会利用存在两种路径:“渐进型”和“突破型”。本文有助于发现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编排企业资源和能力,拓展了资源编排理论的研究情境(数字化背景)和研究范围(数字资源和能力),回应了识别“数据时代的资源编排规律”的呼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数字机会利用 资源和能力组态 资源编排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视角下资源编排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国红 林欢 黄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7-86,共10页
资源编排理论为探索数字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培育提供了新思路。聚焦资源编排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揭示两者间的作用机理与边界条件,以334家中小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构建、资源协调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具有正向... 资源编排理论为探索数字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培育提供了新思路。聚焦资源编排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的影响,揭示两者间的作用机理与边界条件,以334家中小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构建、资源协调对中小企业组织韧性具有正向影响;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中介资源编排与组织韧性的关系,而数字感知能力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未得到证实;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数字运营能力、数字协同能力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结论可打开数字化视角下组织韧性培育过程的“黑箱”,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实施资源编排行为以强化组织韧性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编排 组织韧性 数字化能力 变革型领导 中小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