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向接收低冲突率水声网络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1
作者 郑茂醇 韩笑 +2 位作者 葛威 孙瑶 殷敬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5-933,共9页
在全向水声通信网络场景中,较大的传播时延和较高的数据包碰撞率严重影响了网络性能。相比全向接收技术,声矢量传感器的声压和振速通过线性加权组合可以形成单边指向性,实现定向接收某个方向上的信号,进而提高网络的空间复用率。该文首... 在全向水声通信网络场景中,较大的传播时延和较高的数据包碰撞率严重影响了网络性能。相比全向接收技术,声矢量传感器的声压和振速通过线性加权组合可以形成单边指向性,实现定向接收某个方向上的信号,进而提高网络的空间复用率。该文首先分析了声矢量传感器定向接收模式下的网络中断概率,验证定向接收技术网络应用的可行性。然后,提出了定向接收低冲突概率媒体接入控制协议(DRLCP-MAC)。该协议利用指向性接收波束握手机制建立稳定的数据传输链路,通过状态转移策略构建多对并行通信链路,缩小虚拟载波监听范围,提高网络的空间复用度。仿真结果表明,与水下冲突避免多址接入协议(MACA-U)和时隙地面多址接入协议(Slotted-FAMA)相比,DRLCP-MAC协议使信道接入成本降低了约50%和60%,网络吞吐量提升了约60%和400%,端到端时延降低了约50%和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网络 定向收信 矢量传感器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EE 802.11 PCF的光载无线网络接入控制协议能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官铮 钱文华 +1 位作者 何敏 杨志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4-449,共6页
为提高网络能效,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 802.11 PCF工作模式的并行门限服务轮询(PGP)接入控制策略,用于光载无线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中.首先,通过休眠/唤醒和捎带机制降低接入能耗,通过门限服务方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从而实现接... 为提高网络能效,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 802.11 PCF工作模式的并行门限服务轮询(PGP)接入控制策略,用于光载无线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媒体接入控制中.首先,通过休眠/唤醒和捎带机制降低接入能耗,通过门限服务方式提高数据传输效率,从而实现接入能效的提升;然后,建立平均周期分析模型,得到接入能效与系统负载、数据到达率等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闭式表达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提出的接入策略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PGP系统接入能效最高可达到PCF的700%和绿色轮询的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网络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轮询 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多跳水声通信网络的媒质控制协议研究(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霞 杨文 苏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7,共6页
水声通信网络由于可以弥补传统海洋探测技术的不足,在海洋信息采集、环境监测、灾难预报、辅助导航、水声反潜等民用、军事领域有诸多重要应用.因此,组网技术也成为近年来水声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数据链路层的媒质控制协议关系... 水声通信网络由于可以弥补传统海洋探测技术的不足,在海洋信息采集、环境监测、灾难预报、辅助导航、水声反潜等民用、军事领域有诸多重要应用.因此,组网技术也成为近年来水声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数据链路层的媒质控制协议关系到信道资源的有效分配及网络性能.结合能量及网络吞吐量效率因素,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分布式远距离多跳水声通信网络的媒质控制协议协议.已有的的新性能的水声调制解调器并没有开发相应的低功耗网络媒质控制协议.有人提出了一类分布式能量有效的竞争媒质控制协议,称为Tone-Lohi(T-Lohi)协议,该协议采用了信道预约机制,共有三个类型:时间同步的T-Lohi协议、保守非时间同步T-Lohi协议及主动非时间同步T-Lohi协议.本文在分析该类协议的基础上讨论了分布式多跳水声通信网络的竞争型媒质控制协议.设计了多跳式的T-Lohi协议,通过采用动态竞争回合、优先权及新的竞争者计数方式等策略,将T-Lohi协议从单跳方式扩展为多跳方式,该协议不需要时间同步.为了充分结合原协议的优点,平衡网络信道利用效率和数据包丢失概率,本文还对竞争回合周期进行了改进.在OPNET仿真平台下对该协议的网络吞吐量性能、丢报率和公平性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所设计协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网络 媒质控制协议 多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网络快速反馈传输控制协议 被引量:3
4
作者 苏凡军 牛咏梅 邵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当多个服务器同时向一个接收端发送数据时,产生的数据流量易在瓶颈交换机的缓冲区溢出,造成丢包事件以及数据重传,导致TCP Incast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可快速反馈的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控制协议(FFDTCP)。该协议在TCP协议... 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当多个服务器同时向一个接收端发送数据时,产生的数据流量易在瓶颈交换机的缓冲区溢出,造成丢包事件以及数据重传,导致TCP Incast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可快速反馈的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控制协议(FFDTCP)。该协议在TCP协议的基础上采用显式拥塞通知机制,利用2个显式拥塞通知位通告4种拥塞级别,发送端根据拥塞信息所表示的拥塞级别快速调整拥塞窗口以减少拥塞,从而避免因瓶颈链路丢包而造成的吞吐量急剧下降问题。NS2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TCP协议相比,FFDTCP协议可以保证较低的时延和较大的吞吐量,有效缓解TCP Incast问题,提高数据中心网络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网络 显式拥塞通知机制 传输控制协议 快速反馈 TCP Incast问题 RE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无线网络传输控制协议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军 陆希 韩晨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14-117,共4页
在传统的无线网络传输控制协议中,错误调用拥塞控制机制会导致性能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TCP协议(TCP-FR)。通过判断数据相对传输时间的延迟趋势,区分网络拥塞丢包和无线链路误码丢包,并根据拥塞程度划分网络拥塞等级,动态调... 在传统的无线网络传输控制协议中,错误调用拥塞控制机制会导致性能下降。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TCP协议(TCP-FR)。通过判断数据相对传输时间的延迟趋势,区分网络拥塞丢包和无线链路误码丢包,并根据拥塞程度划分网络拥塞等级,动态调整拥塞窗口的大小。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保证网络对拥塞判断的准确性,并提高网络的信道利用率和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控制协议 无线网络 相对传输延迟 拥塞等级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网络中任务感知的传输控制协议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又明 黄家玮 +1 位作者 徐文茜 王建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148,153,共5页
现代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执行多个复杂的任务,而小任务和大任务公平共享带宽不利于减小任务平均完成时间。为此,提出一种任务大小感知的拥塞控制协议,依据任务大小因子和拖尾因子来调节发送速率。实验结果表明,与DCTCP、L2DCT、Baraat... 现代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执行多个复杂的任务,而小任务和大任务公平共享带宽不利于减小任务平均完成时间。为此,提出一种任务大小感知的拥塞控制协议,依据任务大小因子和拖尾因子来调节发送速率。实验结果表明,与DCTCP、L2DCT、Baraat协议相比,该协议可减少网络应用任务的平均完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网络 任务 完成时间 传输控制协议 拥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无线电网络双天线多信道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巍 钱裕乐 李云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77-3180,共4页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信道感知、选择和接入控制,其中感知时间和传输时间的长度对网络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双天线多信道分布式认知无线电MAC(TM-MAC)协议,不需要在传输之前对信道进行感...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的主要功能包括信道感知、选择和接入控制,其中感知时间和传输时间的长度对网络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双天线多信道分布式认知无线电MAC(TM-MAC)协议,不需要在传输之前对信道进行感知;节点可以在其他节点传输数据的同时对频谱资源进行检测,然后利用空闲的频谱资源通信;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在饱和网络状况下MAC协议的吞吐量。仿真分析表明TM-MAC协议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双天线 多信道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网络传输控制协议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赖峻 叶梧 冯穗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4期924-929,共6页
随着高速网络的发展,标准TCP的控制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由于高速网络具有高带宽-延时积的特点,标准TCP的控制机制在高速网络中对拥塞窗口有严重的限制,影响了高速网络的性能。文中结合高速网络的特点,通过源节点基本控制技术、... 随着高速网络的发展,标准TCP的控制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由于高速网络具有高带宽-延时积的特点,标准TCP的控制机制在高速网络中对拥塞窗口有严重的限制,影响了高速网络的性能。文中结合高速网络的特点,通过源节点基本控制技术、TCP稳态模型分析研究了原有的TCP传输控制技术。最后研究和分析了近年来提出的高速网络传输控制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控制协议 高速网络 拥塞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媒质接入控制协议的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瑾 杨建义 +1 位作者 周强 王明华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8,共4页
针对基于 ATM的无源光网络 ( ATM- PON)设计了一种媒质接入控制 ( MAC)协议。该协议的设计遵照 ITU- T有关 ATM- PON的建议 G.983.1 ( 1 998年 1 0月 )中所定义的帧结构。该协议能够支持 CBR/VBR、ABR和 UBR等多种业务 ,并能够保证用户... 针对基于 ATM的无源光网络 ( ATM- PON)设计了一种媒质接入控制 ( MAC)协议。该协议的设计遵照 ITU- T有关 ATM- PON的建议 G.983.1 ( 1 998年 1 0月 )中所定义的帧结构。该协议能够支持 CBR/VBR、ABR和 UBR等多种业务 ,并能够保证用户公平地接入和充分地利用网络的资源。其中 CBR/VBR业务的优先级最高 ,同时也确保 ABR业务至少能以最小信元速率通信。系统的剩余带宽资源被分配给 UBR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ATM 煤质接入控制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簇结构的移动自组织网络接入控制协议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强 袁万刚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6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结构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s)接入控制协议(CM-MAC).该协议主要适用于大规模多跳移动自组织网络,采用分簇技术将整个大规模网络分成多个簇,每个簇拥有不同的工作频段,各个簇之间互不干扰.簇内采用了动态时分多址协议...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簇结构的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s)接入控制协议(CM-MAC).该协议主要适用于大规模多跳移动自组织网络,采用分簇技术将整个大规模网络分成多个簇,每个簇拥有不同的工作频段,各个簇之间互不干扰.簇内采用了动态时分多址协议,每个节点根据自身业务强度动态地占用网络资源,簇与簇之间通过网关节点实现跨簇通信.本文采用了OPNET Modeler进行网络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大规模拓扑网络中,CM-MAC协议比标准USAP协议的吞吐量提升了约2.2倍,时隙复用率提升了约4倍,端到端延时降低了约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组织网络 分簇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时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重交点判别的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协议
11
作者 张硕 刘玉恒 +1 位作者 蒲菊华 熊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3-757,共5页
在保证一定的覆盖质量前提下,延长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提出一种以充分必要条件判断网络节点冗余性的分布式覆盖控制协议.该协议通过多重交点判别法则(MIER,Multi-Intersection Estimation Rule)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分布式节点的动态休... 在保证一定的覆盖质量前提下,延长传感器网络生存时间,提出一种以充分必要条件判断网络节点冗余性的分布式覆盖控制协议.该协议通过多重交点判别法则(MIER,Multi-Intersection Estimation Rule)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分布式节点的动态休眠控制,从理论上证明了MIER法则是判断网络节点冗余性的充分必要条件,能保证目标区域不出现覆盖盲点同时使活跃节点数降至最低.实验表明,MIER法则比CCP法则有了很大改进,消除由于法则本身引起的盲点数目,能更好的运用于覆盖控制协议中,更为准确的判断节点是否应该工作或休眠,是判别节点是否冗余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比Ottawa法则更加高效的减少整个网络功耗,延长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覆盖控制协议 冗余节点判别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网络传输控制协议研究
12
作者 肖甫 王汝传 +1 位作者 叶晓国 孙力娟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8-94,共7页
标准传输控制协议(TCP)直接用于卫星网络,由于其不能够区分丢包和慢启动的长时间需求等导致协议的非适应性。在分析卫星网络影响协议性能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针对这些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所增加的额外技术,并对现有提高卫星网络TCP... 标准传输控制协议(TCP)直接用于卫星网络,由于其不能够区分丢包和慢启动的长时间需求等导致协议的非适应性。在分析卫星网络影响协议性能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针对这些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所增加的额外技术,并对现有提高卫星网络TCP性能的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比较了这些TCP的特点,最后指出了卫星网络TCP的未来研究策略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网络 传输控制协议 拥塞控制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网络环境中传输控制协议的改进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牧 张勇丁 +2 位作者 向东蕾 于睿 王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复杂的无线信道环境,使得传输控制协议(TCP)在无线网络中难以发挥较优性能,导致网络吞吐能力大幅下降。为此,在总结分析无线网络环境中影响TCP性能原因的基础上,针对信道高误码、链路中断引起的丢包,带宽资源竞争引起的时延抖动等所导致... 复杂的无线信道环境,使得传输控制协议(TCP)在无线网络中难以发挥较优性能,导致网络吞吐能力大幅下降。为此,在总结分析无线网络环境中影响TCP性能原因的基础上,针对信道高误码、链路中断引起的丢包,带宽资源竞争引起的时延抖动等所导致的TCP性能下降,综述相应的TCP改进机制,并对改进机制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TCP,这些机制能够更好地适应无线网络环境,提升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控制协议 无线网络传输 随机误码 链路中断 往返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收敛的高速网络可变结构拥塞控制协议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广 朱淼良 王东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4-779,共6页
针对可变结构拥塞控制协议(VCP)存在粗粒度的拥塞反馈信息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采用动态拥塞窗口控制和收敛控制器2种机制,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可变结构拥塞控制协议(EVCP).EVCP通过复用Ipv6报文头的4个二进制位提高拥塞反馈信息的粒度,并... 针对可变结构拥塞控制协议(VCP)存在粗粒度的拥塞反馈信息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采用动态拥塞窗口控制和收敛控制器2种机制,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可变结构拥塞控制协议(EVCP).EVCP通过复用Ipv6报文头的4个二进制位提高拥塞反馈信息的粒度,并基于实时的拥塞反馈信息实现动态拥塞窗口控制.收敛控制器的基本思想是如果EVCP传输流的拥塞窗口大于公平的拥塞窗口,当积性减少时,该传输流需要比往常更积极地减少拥塞窗口.仿真表明,EVCP不仅保持了VCP的优点,而且在公平性和收敛速度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可变结构拥塞控制协议(VCP) 高速网络 IPV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项式的高速网络拥塞控制协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小刚 单宝松 +1 位作者 陈锬 吕卫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8-622,共5页
基于HSTCP和二项式拥塞控制协议(BCCP),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在高速网络环境下传输流媒体数据的速率控制协议高速二项式协议(HSBCCP).介绍了HSTCP和BCCP,分析了其在高速带宽延迟网络下传输流媒体数据的缺陷;并从HSBCCP与TCP以及HSTCP的拥... 基于HSTCP和二项式拥塞控制协议(BCCP),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在高速网络环境下传输流媒体数据的速率控制协议高速二项式协议(HSBCCP).介绍了HSTCP和BCCP,分析了其在高速带宽延迟网络下传输流媒体数据的缺陷;并从HSBCCP与TCP以及HSTCP的拥塞窗口比较,HSB-CCP与TCP的链路利用率比较,以及HSBCCP与其他现有高速拥塞控制协议的链路利用率、平滑性以及网络自适应性等多方面作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HSBCCP具有较高的链路利用率,良好的速率平滑性和网络自适应性,有效地克服了TCP在高速网络中链路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和HSTCP速率振荡过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控制 高速网络 传输控制协议 丢包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网络中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H.248/MeGaCo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伟彦 张顺颐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4,共5页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是下一代网络演进中的重要协议,是软交换设备与媒体网关间的控制协议。本文结合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实践,从系统层面深入分析了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H.248/MeGaCo协议的模型、结构,从不同角度对...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是下一代网络演进中的重要协议,是软交换设备与媒体网关间的控制协议。本文结合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实践,从系统层面深入分析了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H.248/MeGaCo协议的模型、结构,从不同角度对两个协议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指出影响协议性能的原因所在,为协议的进一步完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下一代网络 H.248/MeGaco协议 MGCP 软交换设备 网络演进 研究实践 关键技术 研究分析 系统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电话网络新模型及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剑 李晓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首先介绍了现有的基于H .32 3协议的IP电话网络模型 ,随后介绍了一种新型的IP电话网络模型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简称 :MGCP) ,并结合具体的呼叫实例 ,描述了应用MGCP和
关键词 IP电话 IP电话网络模型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Flow协议的光与IP网络统一控制架构的研究(英文)
18
作者 何锐颖 张杰 +2 位作者 赵永利 杨辉 张维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02-107,共6页
软件定义网络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基于集中式控制技术的新型网络架构.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软件定义网路为网络中的OpenFlow协议异构网络跨域的统一控制架构.此架构在实现对物理层光交换节点与电交换节点统一控制的基础上,以最小化减小运营... 软件定义网络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基于集中式控制技术的新型网络架构.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软件定义网路为网络中的OpenFlow协议异构网络跨域的统一控制架构.此架构在实现对物理层光交换节点与电交换节点统一控制的基础上,以最小化减小运营商损失的同时最大化保留IP网路与光网络自身的优势为目的,利用SDN实现多域中数据中心服务的统一控制与分配,最大化保留了IP网络无连接交换以及光网络大容量高速率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openflow协议 网络 跨域控制架构 网络架构 网络性能优化 光通信 性能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网络全双工定向碰撞避免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奇佩 乔钢 Suleman Mazhar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4-533,共10页
近年来水声网络(UAN)技术飞速发展,但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能量效率成为水声网络的首要考虑因素。此外,水声信道传播时延大且可用带宽受限,严重制约了水声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而限制了水声网络的整体性能。定向通信技术可以有... 近年来水声网络(UAN)技术飞速发展,但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能量效率成为水声网络的首要考虑因素。此外,水声信道传播时延大且可用带宽受限,严重制约了水声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而限制了水声网络的整体性能。定向通信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上述情况,通过波束聚焦能力将声波能量聚集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获得比全向通信更高的通信范围和信噪比,提升整个网络的能耗效率和空间复用率。但该技术需要对目的节点的位置具备先验知识,且会面临“聋节点”问题,因此该文提出一个水声网络全双工定向碰撞避免(FDDCA)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通过装备两个分别处于不同工作频带的全向换能器和定向换能器解决“聋节点”问题,并通过降低节点的冲突域解决了“暴露终端”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水下Aloha(UW-Aloha)和时隙地面多址接入(S-FAMA)协议相比,FDDCA在多汇聚节点的网络拓扑下吞吐量分别提升了140%和400%,网络能效上节省了90%和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网络 全双工 定向通信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NFuzz:基于指针生成网络的工业控制协议模糊测试框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田原 武淑红 +3 位作者 李兆基 辛昊光 李璇 陈永乐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0-318,共9页
工业安全问题一直是重要而紧迫的全球性问题,工控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ICS)组件之间的通信,其安全性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迫切需要保证所有工控协议的安全。网络协议模糊测试对保证ICS的... 工业安全问题一直是重要而紧迫的全球性问题,工控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 ICS)组件之间的通信,其安全性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迫切需要保证所有工控协议的安全。网络协议模糊测试对保证ICS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模糊测试方法提高了工控协议的安全性,其中许多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然而,传统的模糊测试方法严重依赖于工控协议的规范,使得测试过程昂贵、耗时、麻烦和枯燥,如果规范不存在,任务就很难进行。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指针生成网络(Pointer-Generator Networks, PGN)的智能且自动的协议模糊测试方法,并给出了一系列的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之上,设计了一个自动化智能应用模糊测试框架PGNFuzz,可用于各种工业控制协议。采用Modbus和EtherCAT等几种典型的工控协议对该框架的有效性和效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便捷性、有效性和效率方面均优于其他通用型模糊器(General Purpose Fuzzer, GPF)和其他基于深度学习的模糊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漏洞挖掘 模糊测试 工业控制协议 工业安全 深度学习 指针生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