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line-HHT方法在时间序列数据流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勇 王尤慧 程春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2-145,共4页
在研究已有时间序列数据流预测方法的前提下,给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时间序列数据流通用预测模型,提出能有效降噪并进行多尺度滑动窗口分析,进而进行预测的新方法Online-HHT,将数据流中的滑动窗口技术与HHT方法相结合从而达到在线分... 在研究已有时间序列数据流预测方法的前提下,给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窗口的时间序列数据流通用预测模型,提出能有效降噪并进行多尺度滑动窗口分析,进而进行预测的新方法Online-HHT,将数据流中的滑动窗口技术与HHT方法相结合从而达到在线分析的目的。使用此模型,通过实验证实了Online-HHT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时序数据流进行在线自适应趋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流 时间序列 online-HHT方法 滑动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信息和条件分布自适应的风电场阻抗智能辨识和稳定性评估
2
作者 林思齐 韦善阳 +4 位作者 周泓宇 姚伟 葛子澄 赵海宇 文劲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9-1392,I0026,I0027,共16页
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系统存在潜在的小干扰稳定风险。基于稳态运行数据的在线稳定性评估技术可为振荡预警提供关键支撑。针对风电场稳定性评估需求,基于数据驱动的阻抗稳定评估方法被提出。然而,这类方法需大量数据训练模型,难以应用于... 大规模风电集中并网系统存在潜在的小干扰稳定风险。基于稳态运行数据的在线稳定性评估技术可为振荡预警提供关键支撑。针对风电场稳定性评估需求,基于数据驱动的阻抗稳定评估方法被提出。然而,这类方法需大量数据训练模型,难以应用于实测数据较少的场景。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稳态信息和条件分布自适应的风电场阻抗智能辨识和稳定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稳态数据结合状态估计评估风电场稳定性,避免了直接量测法判断稳定性的滞后问题,并降低了噪声影响。为缓解数据驱动方法所需大量数据与实测量测数据不足的矛盾,应用条件分布自适应方法,结合大量仿真数据和少量实测数据,构建了风机阻抗辨识模型。并利用状态估计得到的相角构建了风电场阻抗模型并实现了在线评估,在不明显降低精度的情况下量测成本。最后,以25机风电场并网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稳定性评估 阻抗法 人工神经网络 条件分布自适应 状态估计 SimuN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纸搭口胶施胶量在线检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刘颖 李军平 +5 位作者 谢滨 刘海峰 王惠君 刘穗君 胡佳成 蔡晋辉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4,共6页
目的解决目前卷烟纸搭口胶施胶量检测方法为离线检测、施胶量小、检测难度大、效率不高的问题。方法设计2种搭口胶施胶量在线检测方法,分别为激光传感器法和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法,均通过测量某段时间内消耗的胶液质量以及生产的产品总数... 目的解决目前卷烟纸搭口胶施胶量检测方法为离线检测、施胶量小、检测难度大、效率不高的问题。方法设计2种搭口胶施胶量在线检测方法,分别为激光传感器法和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法,均通过测量某段时间内消耗的胶液质量以及生产的产品总数,得出单个产品的搭口胶施胶量。其中,激光传感器法主要通过测量皮带轮的转动圈数,结合皮带轮转动一圈输出的胶液质量计算总的胶液质量;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法主要通过测量胶管内搭口胶的累积流量,进而计算胶液质量。结果为验证2种方法的可行性,同时采用传统胶枪出胶量法、激光传感器法、超声波流量计法测量1.0、1.5、2.0 mg/支的搭口胶施胶量。由检测结果可知,在不同搭口胶施胶量下,激光传感器法的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法。结论激光传感器法、超声波流量计法均满足1.0~2.0 mg/支的产品搭口胶施胶量在线检测需求,激光传感器法的测量准确度更高,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法更便于安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搭口胶 施胶量 在线检测 激光传感器 外夹式超声波 胶枪出胶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水中油监测系统设计与海上应用
4
作者 李亚辉 杨敏 +2 位作者 杨鹏 郭琳琳 吴国俊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82,共13页
基于紫外荧光法设计了两型水中油传感器,传感器在0~100 mg/L的量程范围内测量精度优于0.1 mg/L,线性拟合系数R^(2)>0.97,依托该传感器搭建了海洋平台含油生产水在线监测系统并顺利完成了海上工况验证。试验过程中,水中油在线监测系... 基于紫外荧光法设计了两型水中油传感器,传感器在0~100 mg/L的量程范围内测量精度优于0.1 mg/L,线性拟合系数R^(2)>0.97,依托该传感器搭建了海洋平台含油生产水在线监测系统并顺利完成了海上工况验证。试验过程中,水中油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24 h连续不间断获取了海上平台外排生产水含油量数据。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荧光法水质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反映水中油浓度的动态变化,具备快速的响应特性和较宽的浓度检测范围。为进一步验证系统性能,在海上平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现场比对试验,对本系统与实验室国标红外法进行了同步监测。对比数据显示,两种方法的监测在趋势和测试结果上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充分证明了该荧光法监测系统在海上现场应用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法 水中油 在线监测 海上平台 应用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叠制冷系统的组分在线测量方法
5
作者 李银龙 景栋梁 +1 位作者 刘国强 晏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7,共9页
针对自复叠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组分浓度难以实时连续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工质循环浓度在线测量方法,用于精确测量系统内组分循环浓度、热力学参数及系统能效。在线测量方法基于系统内部件的组分、质量和能量守恒关系,基于温度、... 针对自复叠制冷系统运行过程中组分浓度难以实时连续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工质循环浓度在线测量方法,用于精确测量系统内组分循环浓度、热力学参数及系统能效。在线测量方法基于系统内部件的组分、质量和能量守恒关系,基于温度、压力、流量数据测量组分循环浓度。搭建自复叠制冷系统实验平台,在柜内温度-58.6~-40.4℃的实验工况下验证了在线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并与气相色谱单时静态采样方法对比验证组分在线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组分的关键参数,实验测试值与在线测量值偏差小于3 K,组分循环浓度的在线测量值与气相色谱采样测量值对比最大偏差为4.45%。不确定度计算结果显示,组分循环浓度的在线测量不确定度低于2.0%,能效比和制冷量的在线测量不确定度低于7.5%。所提在线测量方法能够准确预测自复叠制冷系统的组分循环浓度,与气相色谱单时静态采样相比,可获取组分浓度的动态连续变化趋势,为从组分层面深入分析混合工质热力系统的性能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叠制冷系统 在线测量方法 混合工质 循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27.5 kV电缆护层感应电压与接地电流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泽辉 王凯金 +2 位作者 周学影 张俊博 王友彪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5,共8页
随着27.5 kV高压电缆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监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高速铁路高压电缆的接地方式,并特别针对长度1 km以下的高压电缆,研发1种基于监测接地电流来反映绝缘状态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 随着27.5 kV高压电缆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监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高速铁路高压电缆的接地方式,并特别针对长度1 km以下的高压电缆,研发1种基于监测接地电流来反映绝缘状态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高压电缆的绝缘状态,为铁路运营单位提供有效的工具,以掌握电缆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提高铁路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因电缆故障导致的运营中断,对于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5kV高压电缆 铁路牵引供电 接地方式 在线监测 接地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数学理论的电网停电事故网络舆情风险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于群 英启昊 +3 位作者 曹娜 何剑 孙为民 张晓涵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9-726,I0097,I0098,共10页
电力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停电事故的发生会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不仅会对社会安全和经济安全造成巨大影响,也会引发相关的网络舆情。若网络舆情引导不当,将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是网络舆情引导的基础... 电力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停电事故的发生会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不仅会对社会安全和经济安全造成巨大影响,也会引发相关的网络舆情。若网络舆情引导不当,将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是网络舆情引导的基础,通过分析停电事故与网络舆情的关系,从事件主体特性、公众关注度和政府调控力度3个维度建立了停电事故网络舆情风险评估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法和属性数学理论的停电事故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模型,并以2021年美国得州停电和2020年美国加州停电两次事故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两次停电事故造成的网络舆情风险等级,并将结果与层次分析法和网络舆情平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出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停电事故 网络舆情 属性数学理论 熵权法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面应急直接上升交会轨迹快速规划方法
8
作者 班焕恒 周聪 闫晓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2-1366,共15页
当月面探测器出现某些突发状况而需要返回环月轨道器或地球时,上升器需具备自主规划出合适的应急上升交会轨迹的能力。以上升交会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基于序列二阶锥规划方法,建立直接上升交会轨迹优化模型,并构建求解直接上升交会轨迹... 当月面探测器出现某些突发状况而需要返回环月轨道器或地球时,上升器需具备自主规划出合适的应急上升交会轨迹的能力。以上升交会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基于序列二阶锥规划方法,建立直接上升交会轨迹优化模型,并构建求解直接上升交会轨迹优化问题的凸优化算法。为提高计算效率,对内点法进行定制化改进,主要改进有:线性方程组求解过程定制化改进;内点法热启动;二阶锥规划子问题求解精度动态调整。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月面应急上升交会轨迹优化方法可实现上升器的快速上升交会。与采用通用内点法求解器的传统序列二阶锥规划方法相比,在求解精度不变的情况下,所提的序列二阶锥规划问题求解加速方法可达到9.5倍左右的加速比。综合运用所提方法,有望实现月面上升器的自主在线轨迹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应急上升交会 序列二阶锥规划方法 内点法定制化 内点法热启动 在线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液航天器等效模型参数在轨辨识研究
9
作者 王世元 岳宝增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7-1468,共12页
现代航天器通常携带大量的液体推进剂,在轨运行时推进剂的消耗将导致等效模型参数的改变.为了获取准确的等效模型参数并将其引入GNC(guidance,navigation and control)系统闭环控制,提高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平方根容... 现代航天器通常携带大量的液体推进剂,在轨运行时推进剂的消耗将导致等效模型参数的改变.为了获取准确的等效模型参数并将其引入GNC(guidance,navigation and control)系统闭环控制,提高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R-CKF)的等效模型参数在轨辨识策略.首先,为了建立适用于金属膜片贮箱的等效模型,在等效球摆模型的悬挂点施加扭簧-阻尼器以等效金属膜片对推进剂的刚度-阻尼效应,并借助Kane方法建立了航天器刚-液耦合动力学方程.其次,针对状态反馈反步控制器中等效模型参数未知的情形,提出一种基于SR-CKF的等效模型参数在轨辨识策略.该策略可在航天器完成一次大角度姿态机动任务的同时,根据星载角速度计数据在线辨识出等效模型的各项参数以及贮箱内推进剂的剩余量,并预测出推进剂的分布运动状态.最后,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提出的在轨辨识策略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文章的工作对于航天器GNC系统中等效模型的校准迭代、研究推进剂在轨晃动行为及预测航天器服役年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模型 在线参数辨识 状态反馈反步控制 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 Kane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数据流分类的递归反向传播算法
10
作者 刘展华 文益民 刘祥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3,共8页
针对传统深度神经网络因数据流中发生概念漂移而出现分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增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能力,提出一种用于数据流分类的递归反向传播算法。该算法融合在线梯度下降算法的强大数据流学习能力与递归最小二乘法的快速收... 针对传统深度神经网络因数据流中发生概念漂移而出现分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增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能力,提出一种用于数据流分类的递归反向传播算法。该算法融合在线梯度下降算法的强大数据流学习能力与递归最小二乘法的快速收敛特性,当数据流发生概念漂移时,首先利用递归最小二乘法逐步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后切换至在线梯度下降算法,进一步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更深层次的数据流学习,优化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分类性能,并在多个人工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中实验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优异的概念漂移适应能力,数据流分类准确率超越仅使用在线梯度下降算法或递归最小二乘法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多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深度学习 在线梯度下降算法 递归最小二乘法 反向传播 深度神经网络 概念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病人法和IOM模型的公立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11
作者 杨雨婷 宋法盈 +3 位作者 李与涵 公雪 王旖旆 郭蕊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1,共6页
目的对我国公立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客观评价,为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提供可行建议。方法采用标准化病人法,依托IOM模型,从安全性和有效性、高效性、以患者为中心、可及性等维度对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进... 目的对我国公立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客观评价,为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提供可行建议。方法采用标准化病人法,依托IOM模型,从安全性和有效性、高效性、以患者为中心、可及性等维度对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公立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的诊断过程完整性(遵循问诊条目提问的百分比)占17.65%,诊断结果正确性占66.04%,治疗方式正确性占88.68%。平均诊疗费为50元。获得患者的疾病体验为4.00分,了解患者的社会情景为0,医患双方达成共识为12.00分。医生首次回复等待时间约1.60小时,次均回复等待时间约5.14小时,患者投入总时间约20.32小时。医生回复次数为3次,回复总字数为149.50字。结论公立医院互联网诊疗服务在诊断过程完整性、以患者为中心、可及性3方面尚存不足。提升互联网诊疗服务质量可从强化互联网诊疗服务“事中监管”、提高医师的综合诊疗能力两方面予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互联网诊疗服务 质量 标准化病人法 IO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健康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健康赋能结构维度与量表开发研究
12
作者 马海云 薛翔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162,共15页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健康赋能具有场景依赖与适应性的特性,由于用户与在线健康知识服务情境下的交互方式、自主性等方面与传统医疗场景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现有研究对用户健康赋能内涵和维度的阐释在在线健康知识...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健康赋能具有场景依赖与适应性的特性,由于用户与在线健康知识服务情境下的交互方式、自主性等方面与传统医疗场景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现有研究对用户健康赋能内涵和维度的阐释在在线健康知识服务下的适用性有限。本研究旨在探索在线健康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健康赋能的结构维度和测量方式,以期为在线健康知识服务领域提供一个科学的、系统化的用户健康赋能评估工具。[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混合研究方法,首先从用户访谈资料中提炼用户健康赋能的结构维度,并进一步遵循规范化的流程开发测量量表。[结果/结论]在线健康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健康赋能是由3个二级构念(包括心理赋能、结构赋能、资源赋能)以及8个三级构念构成的形成型构念结构。其中,心理赋能与传统医疗环境中的用户健康赋能识别的测量维度一致,但具体内涵更为丰富;结构赋能和资源赋能则进一步反映了在线健康知识服务情境中的医患交互新现象。正式量表包含27个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外部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外部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健康 健康知识服务 健康赋能 赋能结构维度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中24种磺胺类抗生素检测方法比对研究
13
作者 郭越 丁萌萌 +5 位作者 董瑞 刘亚萍 时百成 常淼 沈秀娥 刘保献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200,共13页
环境地下水中已有多种磺胺类抗生素被检出,污染平均值为ND~612 ng/L(ND表示未检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地下水中抗生素检测水平和效率,选取在线固相萃取和手工固相萃取2种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开展地下水中24种磺胺... 环境地下水中已有多种磺胺类抗生素被检出,污染平均值为ND~612 ng/L(ND表示未检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环境地下水中抗生素检测水平和效率,选取在线固相萃取和手工固相萃取2种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开展地下水中24种磺胺类抗生素检测。结果表明:在线固相萃取和手工固相萃取2种前处理方法检出限差异不大(分别为0.10~0.58 ng/L和0.08~0.59 ng/L),均达到ng/L检出级别;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法基体加标回收率为70.7%~144%,相对标准偏差为0.3%~15.2%,结果优于手工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法(基体加标回收率为25.1%~132%,相对标准偏差为0.8%~18.3%);2种方法线性范围分别为1.0~200 ng/L和1.0~200μg/L,相关系数(r>0.99)良好,均可满足磺胺类抗生素痕量分析测试的要求。与手工固相萃取法相比,在线固相萃取法前处理操作简单,用时短,使用工作曲线对水中磺胺类抗生素浓度的测定更为准确。将这2种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地下水样品中24种磺胺类抗生素检测,检出了9种磺胺类抗生素,检出率为5.9%~70.6%,检出值为ND~188.8 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 在线固相萃取 三重四极杆质谱 方法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混动态环境下多无人机轨迹规划
14
作者 胡克 孙洪飞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56,共12页
实现多无人机在野外未知混动态环境下的快速在线重规划具有较大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分布式的动力学规划方案,用于自主无人机集群在具有静态障碍和动态障碍的混动态环境中快速重规划动态可行轨迹。首先,提出一种改进的动力学路径搜索方法... 实现多无人机在野外未知混动态环境下的快速在线重规划具有较大挑战。本文提出一种分布式的动力学规划方案,用于自主无人机集群在具有静态障碍和动态障碍的混动态环境中快速重规划动态可行轨迹。首先,提出一种改进的动力学路径搜索方法,利用最优相互避碰算法弥补动力学路径搜索难以处理动态障碍和搜索效率低下的不足,获取一条安全的参考路径。然后,根据参考路径拟合出一条初始轨迹并通过基于梯度的优化方法进行优化。为提高优化效率,提出了一种适配动力学规划方案的避障梯度构建方法,它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快速构建避障梯度,使得轨迹优化可以在几毫秒以内完成。最后,通过与其他规划方案相比较,验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与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智能体 实时系统 运动规划 在线搜索 碰撞避免 优化 梯度方法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生物学课程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方法探索
15
作者 程郢 张国强 +2 位作者 张贝贝 许圣云 毛可欣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0,共5页
针对目前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知识更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媒体辅助教学以及科研支撑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同时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方式。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针对目前发育生物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知识更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媒体辅助教学以及科研支撑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同时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方式。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为发育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生物学 教学方法改革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新媒体辅助教学 科研支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网络问政中民生问题空间分析分异特征研究
16
作者 陈金星 黄莹洁 陈丽萍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176-181,237,共7页
运用Python获取2023年3月8日至2023年8月31日共4000条惠州市居民网络问政中的民生问题诉求及对应政府回应文本,并用坐标拾取其POI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得到惠州市网络问政民生问题的基本类型特征;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空间... 运用Python获取2023年3月8日至2023年8月31日共4000条惠州市居民网络问政中的民生问题诉求及对应政府回应文本,并用坐标拾取其POI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得到惠州市网络问政民生问题的基本类型特征;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和空间相关性分析对惠州市网络问政民生问题类型分布布局、空间分布特征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民生问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与地域性。公众诉求偏好特征分析表明,不同地域的民生问题类型分布具有不同的侧重点;通过政府回应主题内容分析发现,多数政府回应以民生问题处理和政策解释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问政 民生问题空间分析法 分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感知质量属性抽取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彤 党延忠 +1 位作者 徐照光 吴江宁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6-1507,共12页
感知质量是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的感性认识,对制造企业非常重要。考虑到消费者感知到的产品属性不同于企业生产中的属性体系,面向在线论坛数据,构建了基于扎根理论的感知质量属性抽取方法。该方法由两阶段构成,首先,在编码过程中通过归纳... 感知质量是消费者对产品属性的感性认识,对制造企业非常重要。考虑到消费者感知到的产品属性不同于企业生产中的属性体系,面向在线论坛数据,构建了基于扎根理论的感知质量属性抽取方法。该方法由两阶段构成,首先,在编码过程中通过归纳法流程提取规则,以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情境;其次,在理论饱和度检验中基于文本挖掘方法提出一个三阶段的检验流程,以降低人工工作量。在大量汽车论坛数据的实例分析中,得到了8个消费者感知到的汽车属性。该方法保证了属性抽取的完备性,并降低了人工工作量。研究对感知质量和属性抽取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也提高了制造企业的消费者大数据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在线论坛 属性抽取 文本挖掘 归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测量技术赋能燃煤电厂碳排放计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顺春 刘泽明 +7 位作者 卢志民 郭松杰 谢子立 李峥辉 黄泳如 李龙千 卢伟业 陈小玄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1,共14页
火力发电企业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和全球加速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下,火电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精确计量燃煤电厂的碳排... 火力发电企业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和全球加速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下,火电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精确计量燃煤电厂的碳排放量变得至关重要。在燃煤电厂碳计量中,烟气流量影响燃煤发电中在线监测法的精度,而燃煤消耗量、燃煤元素碳含量以及飞灰碳含量共同决定核算法的可靠性。目前,大多数燃煤发电企业只对流量和燃煤消耗量进行实时监测,在现场恶劣的环境中对燃煤元素碳含量以及飞灰碳含量进行短周期、高频次的直接监测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以及物力,流量监测设备也易受烟道环境影响。而软测量技术以其高效和低成本的特点,可为传统碳排放计量过程中关键参数的监测提供一种替代方法。鉴于此,首先阐述了软测量模型的建立过程,包含数据预处理、辅助变量选择、软测量模型建立以及模型校正。数据预处理能够确保数据质量,提高建模效率;辅助变量选择是从大量潜在的变量中筛选出对目标变量的辅助变量,进一步提高建模效率;软测量模型建立主要是基于机理建模和数据驱动建模,是实现目标变量预测的核心;模型校正通过实际的离线或在线数据,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优化,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其次,针对碳计量相关参数,分析了烟气流量、燃煤消耗量、燃煤元素碳含量和飞灰碳含量监测存在的问题,论述了软测量技术在上述碳计量关键参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应用,评估了机理建模和数据驱动建模技术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实用性。其中,机理分析建模主要基于电厂锅炉进出口的能量平衡以及烟风质量守恒等原理,有着确定的数学物理关系式,具有高度可解释性和稳定性,但是建模过程复杂,预测精度较低;数据驱动建模主要是利用各种机器学习方法,基于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丰富的运行数据,对碳计量关键参数进行“黑箱建模”,克服了机理分析建模复杂的过程分析,精度相对较高,但是建模过程不明确,且模型对于不同机组的泛化能力较差。最后,对于软测量技术在碳排放计量领域的发展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对电厂各参数之间的时序结构、电厂自身计算能力的限制以及机理分析融合数据驱动方法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并对国外二氧化碳预测性排放系统结合软测量技术在国内外燃煤电厂的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碳排放计量 软测量技术 在线监测法 核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县域城乡教师网络研修:样态、困境与破解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立国 林攀登 +2 位作者 梁凯华 刘晓琳 曾庆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5,104,共7页
县域城乡师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网络研修为突破这一难点提供了数字化战略选择。如何推进县域城乡教师网络研修,是县域义务教育数字化转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县域城乡教师网络研修主要... 县域城乡师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网络研修为突破这一难点提供了数字化战略选择。如何推进县域城乡教师网络研修,是县域义务教育数字化转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县域城乡教师网络研修主要存在区域常规式网络研修、名师引领式网络研修和校际协同式网络研修三种样态。县域城乡教师网络研修“形象”虽已数字化,但“灵魂”依旧停留在工业化阶段,整体上还是依附于原有的教师研修体制机制,沿用了传统教师研修的方式、方法。数字化与工业化的矛盾引发了县域城乡教师网络研修的诸多困境。破解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供给改革,由原来的供给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关键在于统筹规划,以教学实践为核心构建“教—研—训”一体化研修体系;落脚点在于以方法创新推进数字技术与教师研修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城乡教师 网络研修 需求驱动 方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算力-能量全分布式在线共享的5G网络负荷管理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毅 陈恺 +4 位作者 郑顺林 王文婷 于芃 李开灿 董文秀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165,共12页
5G与边缘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海量部署造成运营商用电成本上升,需推动边缘网络与电网的能量互动以节能降本。现有研究重点关注边缘网络参与日前经济调度,未考虑可再生能源和网络流量双重随机性造成的网络能量供需不平衡问题。针对强随机... 5G与边缘计算等信息基础设施海量部署造成运营商用电成本上升,需推动边缘网络与电网的能量互动以节能降本。现有研究重点关注边缘网络参与日前经济调度,未考虑可再生能源和网络流量双重随机性造成的网络能量供需不平衡问题。针对强随机环境下的网络负荷管理问题,提出面向虚拟化边缘网络的能量实时管理策略。首先,以网络用能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联合网络资源管理、储能充放电与能量共享模型。其次,针对未来网络信息未知无法直接求解的问题,提出基于随机对偶次梯度法的在线管理策略。然后,针对资源共享涉及运营商隐私问题,提出全分布式的计算资源与能量协同共享算法。最后,仿真验证表明,所提在线算法在无需先验知识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5G边缘网络的用能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 在线调度 信息能量耦合 资源共享 随机对偶次梯度法 联邦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