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复杂非结构化三维环境中的AMR路径规划
1
作者 谢星星 彭滔 +1 位作者 唐灿 彭俊虎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8-1425,共8页
针对复杂非结构化三维环境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路径规划的安全性和规划效率问题,基于真实地形模型数据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Q-learning(DEM initialization Q-table reward random exploration-exploitation balance Q-learning,DIRRQ-l... 针对复杂非结构化三维环境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路径规划的安全性和规划效率问题,基于真实地形模型数据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Q-learning(DEM initialization Q-table reward random exploration-exploitation balance Q-learning,DIRRQ-learning)与改进动态窗口法(DWA)的三维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来评估地面地形的复杂程度,建立了复杂非结构化的三维环境模型。其次,在三维环境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奖惩机制和引入地形特征初始化Q值表改进Q-learning,并调整了探索与利用的平衡策略以加快收敛速度,设计了DIRRQ-learning三维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实现了全局路径规划。在全局路径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实时三维环境模型中的未知障碍物通过改进DWA算法,实现动态实时避障的AMR局部路径规划。最后实验结果表明:在全局路径规划方面,DIRRQ-learning相比传统Q-learning算法在路径安全性方面提升了18.2%,收敛速度提高了20.79%;在局部路径规划方面,改进的DWA相比传统DWA算法在路径安全性方面提升了2.4%。因此,提出的三维路径规划算法显著增强了复杂非结构化三维环境中的路径安全性与规划效率,从而提高了AMR的路径规划通行能力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非结构化三维环境 自主移动机器人 Q-learning DWA 数字高程模型 三维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视域中的智慧学习环境理论演进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运武 黄荣怀 焦艳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全球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呼唤智慧学习环境实现理论突破。从全球看,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学习环境逐渐受到人们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智慧校园、智慧教室为代表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逐渐增多。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学习环境先后经历了五种... 全球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呼唤智慧学习环境实现理论突破。从全球看,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学习环境逐渐受到人们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智慧校园、智慧教室为代表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逐渐增多。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学习环境先后经历了五种类型,即场景、学习环境、数字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和泛在智慧学习环境。人类历史上就非常重视学习环境和氛围,尤其是数字化转型拓展了智慧学习环境内涵,智慧学习环境的内涵需要被重新定义。智慧学习环境分析框架包含六部分,即政策与标准、理论分析框架、九大场域、三大类型、关键技术和元宇宙。智慧学习环境十大理论基础是设计思维、情感化设计、人机交互、活动、沉浸、具身认知、分布式认知、情境认知、认知负荷和建筑色彩视觉造型。智慧学习环境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在从理论基础迈向理论创新。在数字转型背景下,面向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使命,迫切需要加快泛在智慧学习环境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智慧教育 智慧社会 智慧学习环境 知识创造 泛在创新 理论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联学习环境:内涵、框架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6
3
作者 祁彬斌 包昊罡 +1 位作者 郑娅峰 李艳燕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2-78,共7页
学习环境的构建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学与教方式变革的基础。推动学习环境的改造与智能升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联学习环境,实现精准推送学习服务,是发展数字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现实需求。围绕学习环境智联计算关键问题,从学... 学习环境的构建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学与教方式变革的基础。推动学习环境的改造与智能升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联学习环境,实现精准推送学习服务,是发展数字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现实需求。围绕学习环境智联计算关键问题,从学习环境多模态感知与监测、多场景学习过程记录与分析、跨场域学习场景建模与推荐、人机协同学习社群建构与支持四方面界定智联学习环境的内涵。遵循“数据处理、模型训练、智能服务”的逻辑,设计出涵盖物理环境改造与数据汇聚、数据指标与算法模型构建、精准自适应支持与智能服务的整体框架。以场景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为抓手,提出跨场域学习环境设计与评测标准、智慧学习环境计算引擎及大规模智慧教室监测平台研发、循证导向的规模化示范应用的实施路径。最后,探讨了实现智联学习环境的关键挑战,包括云边端算力基础设施、智能模型的教育可解释性、人机协同与交互体验设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联学习环境 学习者为中心 云边端协同 智能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理论视角下欧盟终身学习数字化政策目标、实践逻辑及经验镜鉴 被引量:2
4
作者 魏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73-80,共8页
欧盟终身学习数字化政策目标,从个人发展看,是提升数字化知识、技能与态度,以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从数字权利看,政策目标指向反社会排斥,着力推进数字化公平、包容与安全;从数字化与绿色化关系看,政策目标要求实现... 欧盟终身学习数字化政策目标,从个人发展看,是提升数字化知识、技能与态度,以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从数字权利看,政策目标指向反社会排斥,着力推进数字化公平、包容与安全;从数字化与绿色化关系看,政策目标要求实现二者有机统一;从国际竞争看,政策目标核心是建设一个更具活力与竞争力的欧洲。运用政策工具理论分析,供给型政策推动、需求型政策拉动、环境型政策保障,及其相互促进的关系,形塑欧盟终身学习数字化实践逻辑,促进其演化发展进程。检视欧盟终身学习数字化实践过程,我国应提高认识,加快建设全民数字化终身学习体系;打造平台,运用技术支撑终身学习数字化转型;提升师资水平,加强终身学习数字化效果评估;构建终身学习数字化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终身学习 数字化 供给型政策 需求型政策 环境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智化异构学习环境的学习者交互多层网络分析——基于Traces分析框架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军 苏晨予 余新宇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2,91,共11页
在数智时代,学习逐渐呈现出学习空间开放多元、学习过程复杂非线性的特点,学习的社会化、智能化、情境化、网络化特征愈发显著,学习发生的情境是一个复杂系统。连续的学习行为数据以不同粒度分散在多个异构学习环境中,关联这些环境中的... 在数智时代,学习逐渐呈现出学习空间开放多元、学习过程复杂非线性的特点,学习的社会化、智能化、情境化、网络化特征愈发显著,学习发生的情境是一个复杂系统。连续的学习行为数据以不同粒度分散在多个异构学习环境中,关联这些环境中的数据是对复杂学习行为形成连续认识、系统深入把握数智化学习规律的关键,而如何对粒度不一且分散的交互数据进行关联和分析是学习分析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研究指出基于多层网络分析法——Traces分析框架是应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系统梳理了Traces分析框架的特征、核心概念、各个层级的分析过程及支持方法,进而通过案例展示了该方法既可以整体应用于识别交互会话及关键参与者、识别学习者群组(社区)、分析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参与情况随时间的演变态势,又可以局部应用于微观层面的数据分析。研究表明,Traces分析框架能跨越多个数智化异构学习环境,从多个层次有效融合线程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突破单一维度和还原论分析法的局限,关注行动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扩展了分析对象,有助于研究者形成对复杂学习行为的连续性认识,堪称人类迈向“数据海洋”的数智时代教育研究新范式。该方法为全面地理解数智化异构学习环境中的交互规律,从整体和系统层面深度把握数智时代学习的复杂规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网络分析 Traces分析框架 数智化学习环境 关联数据 学习分析 复杂系统 人工智能 数据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 被引量:647
6
作者 黄荣怀 杨俊锋 胡永斌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84,共10页
学习环境的构建是实现学与教方式变革的基础。本文首先从社会信息化对学习环境变革的诉求出发,提出了智慧学习环境的概念,并指出智慧学习环境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其目的是促进学习者轻松的、投入的和有效的学习;然后,分析了普通... 学习环境的构建是实现学与教方式变革的基础。本文首先从社会信息化对学习环境变革的诉求出发,提出了智慧学习环境的概念,并指出智慧学习环境是数字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其目的是促进学习者轻松的、投入的和有效的学习;然后,分析了普通学习环境与智慧学习环境在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社群、教学社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六个方面的明显差异,提出了智慧学习环境的系统模型和TRACE3功能模型;其次,从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三个方面综述了当今技术发展对智慧学习环境建设的支持;最后,描述了五种典型智慧学习环境应具备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息化 数字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学习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 被引量:584
7
作者 黄荣怀 张进宝 +1 位作者 胡永斌 杨俊锋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7,共6页
学校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主要载体。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建设"智慧型"校园,不断推进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数字校园的缘起、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智慧校园的... 学校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主要载体。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建设"智慧型"校园,不断推进以学校为主体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数字校园的缘起、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智慧校园的五个基本特征和定义,认为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是数字校园发展的理想追求。文章最后提出了支撑智慧校园建设的五种关键技术,即学习情景识别与环境感知技术、校园移动互联技术、社会网络技术、学习分析技术、数字资源的组织和共享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息化 数字校园 智慧学习环境 智慧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T:一种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范式 被引量:13
8
作者 詹青龙 杨梦佳 郭桂英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7,共9页
当今时代聚焦于数字技术与创新理念深度融合(CIT)的智慧学习环境的蜕变。通过建立CIT智慧学习环境的基本理念,阐述基本要义和剖析主要特征,从而进行范式设计。CIT智慧学习环境,以环境感知、云端服务、智能工具和CPS为支撑,紧紧围绕学习... 当今时代聚焦于数字技术与创新理念深度融合(CIT)的智慧学习环境的蜕变。通过建立CIT智慧学习环境的基本理念,阐述基本要义和剖析主要特征,从而进行范式设计。CIT智慧学习环境,以环境感知、云端服务、智能工具和CPS为支撑,紧紧围绕学习活动、演化资源和智能空间核心三要素,构筑智学、智睿、智造三目标的智慧学习环境设计范式。该范式把创新和智慧作为数字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智慧教育的高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学习创新 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 设计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支持的体验学习研究述评 被引量:18
9
作者 许亚锋 张际平 高丹丹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2年第4期20-29,共10页
体验学习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理论与实践方面也存在一些争议与问题。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体验学习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实践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的契机。为了全面、系统、深入地述评当前技术支持的体验学习的研究现状,... 体验学习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理论与实践方面也存在一些争议与问题。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为体验学习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实践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的契机。为了全面、系统、深入地述评当前技术支持的体验学习的研究现状,有必要从技术支持体验学习的发展轨迹、理论基础、典型技术、应用分布与学习环境设计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促进理论的融合与发展、强化当前研究薄弱点、拓展应用领域、加强新兴技术的应用四个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并对基于未来课堂的体验学习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学习 学习技术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学习环境设计 数字化游戏 未来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的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侯小杏 陈丽亚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8,共10页
全球化使得我们生活的环境日益多样化,学习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变迁,终身学习的诉求不断加强,非正式环境下的学习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被认为是应对各种变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现实和虚拟两个维度对非正式环... 全球化使得我们生活的环境日益多样化,学习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变迁,终身学习的诉求不断加强,非正式环境下的学习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被认为是应对各种变化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现实和虚拟两个维度对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的各种研究进行论述,介绍了非正式环境下学习研究领域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机构,并对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述评,以期对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环境 非正式学习 设计的环境 虚拟社区 数字游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技术变革教与学——访哈佛大学教育技术专家克里斯·德迪教授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现民 潘青青 +2 位作者 李冀红 李馨 赵云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克里斯·德迪(Christopher Dede)现为哈佛大学教育学院(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教授,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专家组成员,曾作为召集人之一参与制定2010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德迪教授长期从事技术变革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实... 克里斯·德迪(Christopher Dede)现为哈佛大学教育学院(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教授,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专家组成员,曾作为召集人之一参与制定2010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德迪教授长期从事技术变革教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其研究方向包括新兴学习技术、教育技术政策分析与评估、教育创新、多用户虚拟环境、在线教师专业发展等。此外,他还是国际移动学习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人物之一,提出了被广泛采用的教育创新扩展框架。德迪教授主持包括Eco XPT、Eco MOBILE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在世界一流顶尖刊物《科学》上发表。在访谈中,围绕"技术变革教与学"这一话题,德迪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对技术变革教育的内涵、技术与教学集成、新千禧年学习风格、未来学习特征、多用户虚拟环境研究、教育创新的扩展性、数字化教学平台等问题的理解。他指出,我们应该主动采用"社会技术法(Sociotechnical Approach)"去认识和发挥技术在变革教育中的作用;根据技术变革教学与学习环境的不同程度,可以将技术集成分为初级集成、中级集成和高级集成三个层次;技术支持的下一代学习具有三个明显特征:沉浸性、泛在性和个性化;多用户虚拟环境在重塑人类学习上具有无限潜能,可以从多维视角、情境学习和迁移三个方面提升教育效果;教育研究要提前从深度、可持续性、传播、转换和进化五个维度,设计考虑教育创新的扩展性问题。最后,德迪教授比较了数字化教学平台与学习管理系统的区别,并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变革教育 新千禧年学习风格 多用户虚拟环境 数字化教学平台 教育创新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场馆学习环境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志河 师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6期95-102,共8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学习理念的发展,对学习的研究逐渐转向对学习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其中,非正式学习环境以其独特的优势、丰富的学习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成为教育领域、学习科学等领域关注的热点。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贯穿人的一生,而... 随着信息技术和学习理念的发展,对学习的研究逐渐转向对学习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其中,非正式学习环境以其独特的优势、丰富的学习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成为教育领域、学习科学等领域关注的热点。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贯穿人的一生,而场馆学习环境作为典型的非正式学习环境,具有情境感知、具身学习、分布式认知、移动互联与分享以及个性化体验等特点。场馆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实体场馆学习环境和数字化场馆学习环境。而场馆学习环境的构建主要包括实现实体场馆与数字化场馆的融通、借助网络技术和移动设备的支持等方面,旨在有效地促进非正式学习的发生,提高场馆的教育质量,提升公民的学习能力与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学习 数字化场馆 实体场馆 场馆学习环境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个性化智能推荐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劳模 马颖 王国栋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16期31-34,38,共5页
在当前家庭数字化日趋普及的环境下,为了给用户提供一种智能型、个性化的多媒体内容推荐服务,通过研究协同式信息过滤技术,结合数据挖掘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智能型、个性化的多媒体推荐系统。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使用时间、... 在当前家庭数字化日趋普及的环境下,为了给用户提供一种智能型、个性化的多媒体内容推荐服务,通过研究协同式信息过滤技术,结合数据挖掘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智能型、个性化的多媒体推荐系统。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使用时间、使用环境以及最近选择的项目进行分析,进行判断后列出最优推荐资源。系统通过研究个人信息的自我学习技术、个性化特征分析技术以及多媒体内容的搜寻技术,将上述技术应用在推荐服务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推荐系统 协同式信息过滤技术 家庭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网络学习的数字环境与生态环境体系设计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郑艳群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85,共8页
本文针对当前汉语网络教学的现状和发展需要,提出汉语网络学习环境基本架构的构建问题,把汉语网络学习所需要的环境归为内容系统和服务支持系统,进行汉语网络学习数字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体系设计,认为该体系可以满足汉语网络学习的多重需... 本文针对当前汉语网络教学的现状和发展需要,提出汉语网络学习环境基本架构的构建问题,把汉语网络学习所需要的环境归为内容系统和服务支持系统,进行汉语网络学习数字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体系设计,认为该体系可以满足汉语网络学习的多重需要。最后,文章论述了这一体系结构的内部设计、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网络学习 内容系统 服务系统 数字环境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板电脑的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应用效果调研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葆萍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96-103,共8页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布以来,教育机构努力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学校教育变革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其中以使用平板电脑为终端构建1对1数字化课堂,开展创新教学渐成趋势。然而尽管学界近两年进行了诸...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布以来,教育机构努力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学校教育变革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其中以使用平板电脑为终端构建1对1数字化课堂,开展创新教学渐成趋势。然而尽管学界近两年进行了诸多探索,但平板电脑的教学实践和推广过程依然存在阻力和困惑。为进一步揭示平板电脑的教育价值及应用情境,在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支持下,研究者结合自主学习特征和平板电脑特性,设计了1对1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设计框架,并在4所学校开展实验。研究发现,平板电脑构建的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应用从以往的教师端转移到学生端,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海量的学习资源和有效的认知工具支持,提升了学习的参与度和反馈效率,增强了学生的正面学习体验,促进了课堂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学习支持以及学习诊断方式的转型。但其价值的发挥需要完善的学习生态系统的支持,而这取决于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教师激励制度、1对1软硬件平台与工具的完善与更新、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家校双方持续的沟通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电脑 自主学习 教学案例 1对1数字化学习环境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创未来”项目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乐 郭绍青 章雪梅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4年第5期67-74,共8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已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在"一对一环境带来教学变革"理念的影响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戴尔公司资助下,启动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已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在"一对一环境带来教学变革"理念的影响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戴尔公司资助下,启动的"互联创未来"项目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实验研究。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座谈与访谈、课堂观察及信息技术能力测试等方法,分析项目,实施对于项目学校基础环境、网络支撑保障体系、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变革和促进城乡教师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等项目成功经验,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科学合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 基础教育信息化 “互联创未来”项目 影响及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研究——基于系统思维的分析思辩视角 被引量:119
17
作者 王运武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3年第2期21-28,共8页
数字校园推进的过程是数字校园系统及构成诸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促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对其进行分析。系统思维作为一种思考技术,能够深度分析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复杂性问题。当前数字校园建... 数字校园推进的过程是数字校园系统及构成诸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促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对其进行分析。系统思维作为一种思考技术,能够深度分析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复杂性问题。当前数字校园建设实践中缺乏系统思维的恰当运用,表现为数字校园内涵理解因人而异、功能结构偏离核心业务、规划与设计中顾此失彼、对数字校园认识简单化等,这不利于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运用系统思维可以对数字校园建设中的群体利益关系、系统的输入输出、推进困难的多重原因、系统的实体关系、系统循环等进行分析,以促进数字校园的良性循环发展。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下一阶段发展的更高形态,在系统分析数字校园当前发展不足的基础上,展望了智慧校园取代数字校园成为未来主流学习环境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校园 智慧校园 智慧学习环境 系统理论 系统思维 系统复杂性 复杂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人生”与数字化游戏式学习环境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旭卿 《远程教育杂志》 2007年第4期76-78,72,共4页
"第二人生"(Second Life)是一部模拟真实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它巧妙融合了联网游戏和在线虚拟社区的诸多概念,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网络空间。SL为信息时代的学习、教育提供了积极的、浸润式的数字化游戏式学习环境,一些... "第二人生"(Second Life)是一部模拟真实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它巧妙融合了联网游戏和在线虚拟社区的诸多概念,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网络空间。SL为信息时代的学习、教育提供了积极的、浸润式的数字化游戏式学习环境,一些大学和教育机构已经开始使用SL,鼓励师生探索、学习和合作。基于人与人、人与对象、对象与对象三种活动方式,SL中的教育潜力可以被不断发掘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人生 数字化游戏式学习环境 虚拟世界 模拟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中师生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应用取向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尚晓青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97,共7页
研究从数字化学习环境作用的三个层面设计调研问卷,采用方差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数学教学中师生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应用取向及其表现,证实了数字化学习环境在三个层面上的相互关联性和师生对其认可的一致性,发现了数字化环境应用... 研究从数字化学习环境作用的三个层面设计调研问卷,采用方差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数学教学中师生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应用取向及其表现,证实了数字化学习环境在三个层面上的相互关联性和师生对其认可的一致性,发现了数字化环境应用中的一些问题:(1)师生在认知层面的表现普遍低于内容和技术层面;(2)教师对内容的数字化加工程度和对技术探究性功能的开发程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3)数字化技术的连续性未得到充分应用,影响其认知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学习环境对数学教学的价值,教师需要从扩大技术手段应用、深化内容加工以及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环境 教学表征 应用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DEM在分散学习社区和学习环境开发中的应用
20
作者 黄瑛 郑国军 《远程教育杂志》 2007年第4期69-72,共4页
芬兰约恩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Jarkko Suhonen和Erkki Sutinen提出了FODEM(FOrmative DEvelopment Method)法,并指出FODEM是在极为分散学习社区中开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一种有效开发方法。本文阐述了FODEM法,介绍其在ViSCos课程开发中的应... 芬兰约恩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Jarkko Suhonen和Erkki Sutinen提出了FODEM(FOrmative DEvelopment Method)法,并指出FODEM是在极为分散学习社区中开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一种有效开发方法。本文阐述了FODEM法,介绍其在ViSCos课程开发中的应用实践,最后指出FODEM对我国西部分散学习社区中开发数字化学习环境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环境 形成性开发法 学习社区 芬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