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s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rg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nd advections of plasma species under incompressible and compressible flows 被引量:1
1
作者 Shu-Xia Zhao Zhao Fe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348-360,共13页
In this work, incompressible and compressible flows of background gas are characterized in arg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by using a fluid model, and the respective influence of the two flows on the plasma propertie... In this work, incompressible and compressible flows of background gas are characterized in arg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by using a fluid model, and the respective influence of the two flows on the plasma properties is specified. In the incompressible flow, only the velocity variable is calculated, while in the compressible flow, both the velocity and density variables are calculated. The compressible flow is more realistic; nevertheless, a comparison of the two types of flow is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investigate the respective role of velocity and density variables. The peripheral symmetric profile of metastable density near the chamber sidewall is broken in the incompressible flow. At the compressible flow, the electron density increases and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decreases. Meanwhile, the metastable density peak shifts to the dielectric window from the discharge center, besides for the peripheral density profile distortion, similar to the incompressible flow.The velocity profile at incompressible flow is not altered when changing the inlet velocity, whereas clear peak shift of velocity profile from the inlet to the outlet at compressible flow is observed as increasing the gas flow rate. The shift of velocity peak is more obvious at low pressures for it is easy to compress the rarefied gas. The velocity profile variations at compressible flow show people the concrete residing processes of background molecule and plasma species in the chamber at different flow rates. Of more significance is it implied that in the usual linear method that people use to calculate the residence time, one important parameter in the gas flow dynamics, needs to be rectified. The spatial profile of pressure simulated exhibits obvious spatial gradient. This is helpful for experimentalists to understand their gas pressure measurements that are always taken at the chamber outlet. At the end, the work specification and limitations are li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flow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compressible flow fluid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centrifugal pump compressible flow field with different gas volume fractions
2
作者 WANG Like LIAO Weili +4 位作者 LU Jinling LUO Xingqi RUAN Hui ZHAO Yaping WANG Jing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6-111,129,共7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on the performance and internal flow field of a centrifugal pump,the steady three-dimensional flow with different gas volume fractions was simulated by appl... 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on the performance and internal flow field of a centrifugal pump,the steady three-dimensional flow with different gas volume fractions was simulated by applying the Reynolds-average N-S equation and mixture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model,and the compressibility of gas wa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simulation. Then the centrifugal pump characteristic and the gas distribution law in different gas volume fractions were analyzed.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gas volume fraction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entrifugal pump,and the efficiency and head of the pump are on the decline with the increase of it.Static pressure in the impeller increases in the radial direction,but the pressure gradient in the flow direction is different under the different gas volume fractions. The gas volume is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ipsilateral direction of impeller back shroud in the flow channel of the volute. On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blade inlet there is an obvious low-pressure area,which causes bubbles agglutination and higher gas volume fraction. With the gas entering passage flow,gas volume fraction in the suction decreases and the pressure surface rises gradually. Higher gas volume fraction causes air blocking phenomenon in the flow passage and the discharge capacity reduces. The increase of gas volume makes the turbulent motion within the impeller more and more intense,which leads to more and more energy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IFUGAL pump Mixture model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gas volume fraction compress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hifted lattice model to 3D compressibl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3
作者 黄好雨 金科 +1 位作者 李凯 郑晓静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312-320,共9页
An additional potential energy 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D3Q25 model,and the equilibrium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D3Q25 is obtained by spherical function.A novel three-dimensional(3D... An additional potential energy distribution function is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D3Q25 model,and the equilibrium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D3Q25 is obtained by spherical function.A novel three-dimensional(3D)shifted lattice model is proposed,therefore a shifted lattice model is introduced into D3Q25.Under the finite volume scheme,several typical compressible calculation examples are used to verify whether the numerical stability of the D3Q25 model can be improved by adding the shifted lattice model.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erical stability is indeed improved after adding the shifted lattic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shifted lattice model compressible flow finite volume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OW STRESS MODELING FOR AERONAUTICAL ALUMINUM ALLOY 7050-T7451 IN HIGH-SPEED CUTTING 被引量:15
4
作者 付秀丽 艾兴 +1 位作者 万熠 张松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The high temperatur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 compression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data relationship among strain, strain rate and flow stress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550 C for aeronautical ... The high temperatur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 compression experiment is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data relationship among strain, strain rate and flow stress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550 C for aeronautical aluminum alloy 7050-T7451. Combined high-speed orthogonal cutting experiments with the cutting process simulations, the data relationship of high temperature, high strain rate and large strain in high-speed cutting is modified. The Johnson-Cook empirical model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strain hardening, strain rate hardening and thermal softening is selected to describe the data relationship in high-speed cutting, and the material constants of flow stress constitutive model for aluminum alloy 7050-T7451 are determined. Finally, the constitutive model of aluminum alloy 7050-T7451 is established through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verification in high-speed cutting. The model is proved to be reasonable by matching the measured values of the cutting force with the estimated results from FEM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cutting flow stress models SHPB compression experiment FEM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IEW ON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SOME TWO-PHASE FLOW MODELS 被引量:3
5
作者 Huanyao WEN Lei YAO Changjiang ZHU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SCIE CSCD 2018年第5期1617-1636,共20页
The two-phase flow models are commonly used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such as nuclear, power, chemical-process, oil-and-gas, cryogenics, bio-medical, micro-technology and so on. This is a survey paper on the study o... The two-phase flow models are commonly used i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such as nuclear, power, chemical-process, oil-and-gas, cryogenics, bio-medical, micro-technology and so on. This is a survey paper on the study of compressible nonconservative two-fluid model, drift-flux model and viscous liquid-gas two-phase flow model. We give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s of these three two-phase flow models, respectively. In the last part, we give some open problems about the above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ible nonconservative two-fluid model drift-flux model viscous liquid-gas two-phase flow model WELL-POSED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对水平板冲击作用水气二相流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石晓 蒋勤 钟振宇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78-2887,共10页
冲击波压力是水工结构物的主要致灾动力之一.针对波浪裹挟气体作用于结构物的波浪冲击问题,考虑气体的可压缩性对准确计算结构物所承受的冲击波压力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简化的水-气二相流通用控制方程,结合动量源项造波法,采用加权本质无... 冲击波压力是水工结构物的主要致灾动力之一.针对波浪裹挟气体作用于结构物的波浪冲击问题,考虑气体的可压缩性对准确计算结构物所承受的冲击波压力具有重要影响.基于简化的水-气二相流通用控制方程,结合动量源项造波法,采用加权本质无振荡(WENO)格式求解对流项,同时使用以加权线性界面计算法改进的多维双曲线切线法的界面捕捉法(THINC/WLIC)追踪水气界面,建立了不可压缩-可压缩水-气二相流的数值波浪模型.首先,通过将数值模型生成的行进波和驻波结果与其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数值波浪模型在波浪生成和传播模拟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据此,本研究将模型应用于模拟规则波对水平板的冲击过程,将冲击压强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以及未考虑空气压缩性的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数值模型能有效再现空气可压缩性对波浪冲击过程中冲击压强的影响,能够给出较高精度的冲击压强定性和定量结果.同时对水平板底部的流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波浪冲击过程中不同的空腔形态会影响流速分布,从而对冲击压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二相流 波浪冲击 气相可压缩 动量源项造波 数值波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参数对300 M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运行的影响
7
作者 黄焰 王新超 徐志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7期80-83,88,共5页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手段,为研究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MSP平台建立300 M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力学模型,研究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压缩过程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空气温度增大,压缩...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手段,为研究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的影响,基于MSP平台建立300 M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力学模型,研究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压缩过程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空气温度增大,压缩机总功率增大,压缩过程时间增大;随空气湿度增大,压缩机总功率增大,压缩过程时间增大且变化幅度极小。研究结论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实际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参数 压缩空气储能 两相流 仿真建模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可压缩性对超空化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黄闯 罗凯 +2 位作者 白杰 王致强 蒋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41-1245,共5页
基于多相流模型和运动框架模型构建可压缩超空化流场的数值计算模型,分别使用具有不同物性的流体介质模拟水下跨声速超空化流动,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结果相互参验,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在液体可压缩性对跨声速超空化流动的影响.研究... 基于多相流模型和运动框架模型构建可压缩超空化流场的数值计算模型,分别使用具有不同物性的流体介质模拟水下跨声速超空化流动,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结果相互参验,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在液体可压缩性对跨声速超空化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液体可压缩性对流动参数的分布规律、空化物体的阻力特性和流场的空化情况均有显著影响;考虑液体可压缩性,随飞行速度的增大,射弹的阻力系数将增加,并且在高速工况下超空泡的尺度大幅度减小;可压缩超空化流场中,较300m/s工况,速度为1 900m/s时弹体阻力系数增大约22%,弹尾截面空泡直径减小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可压缩性 运动框架模型 可压缩超空化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空气泡沫管内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葛晓霞 高健 赵昊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08-1411,共4页
参考两相流流型的划分方法,给出了压缩空气泡沫流型的类型。搭建实验平台,观察不同工况下压缩空气泡沫在管内的流态特征,分析流速、气液比对流态的影响。结合泡沫流动特性,选取幂律模型描述泡沫的流动,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模型参数的算法... 参考两相流流型的划分方法,给出了压缩空气泡沫流型的类型。搭建实验平台,观察不同工况下压缩空气泡沫在管内的流态特征,分析流速、气液比对流态的影响。结合泡沫流动特性,选取幂律模型描述泡沫的流动,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模型参数的算法,确定摩阻系数及压力损失的计算方程。研究成果可为固定压缩空气泡沫灭火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空气泡沫 流态 阻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压缩湍流边界层壁面函数方法综述 被引量:10
10
作者 毛枚良 闵耀兵 +2 位作者 王新光 陈琦 叶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共11页
以建立工程实用的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模拟方法为目标,从湍流壁面函数是湍流边界层方程近似解的角度,梳理了相关文献的研究工作,得到如下认识:1)壁面函数与所求定解问题数值解的相容程度决定了壁面第一层网格允许放粗的程度,在流动分离... 以建立工程实用的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模拟方法为目标,从湍流壁面函数是湍流边界层方程近似解的角度,梳理了相关文献的研究工作,得到如下认识:1)壁面函数与所求定解问题数值解的相容程度决定了壁面第一层网格允许放粗的程度,在流动分离点和再附点附近区域,目前壁面函数尚需进一步完善,而“子网格”壁面函数从理论上解决了相容性问题,尽管要耗费更多计算资源,但在目前计算资源相对充裕的条件下,仍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2)对于具有强压缩性和显著气动加热的高超声速湍流边界层流动而言,常用的解析形式并未充分考虑可压缩性和传热的影响,并在文中进行了重点探讨。最后,建议基于数据驱动技术和依托“子网格”壁面函数方法来发展更加普适的壁面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湍流边界层 湍流模型 壁面函数 可压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进气道与发动机的匹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卢燕 樊思齐 +1 位作者 马会民 时瑞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325,共3页
以某二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的流场数值计算结果为基础,得到超声速进气道主要内特性能参数与其进出口边界条件和几何结构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此解析关系即为进气道的数学模型。根据此数学模型,研究了进气道与发动机之间的共同工作规律,... 以某二元混压式超声速进气道的流场数值计算结果为基础,得到超声速进气道主要内特性能参数与其进出口边界条件和几何结构参数之间的解析关系,此解析关系即为进气道的数学模型。根据此数学模型,研究了进气道与发动机之间的共同工作规律,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进气道二级斜板角度对进气道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进气道 数学模型 航空发动机 进气道 发动机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叶扩压器失速的三维可压缩流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枫 竺晓程 +2 位作者 刘鹏寅 杜朝辉 陈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25-1730,共6页
为了研究离心压缩机系统内无叶扩压器的失速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可压缩模型.采用奇异值分裂(SVD)方法求解离散后的三维可压缩流欧拉方程,得到了无叶扩压器失速时的临界流量系数和失速团相对转速.研究显示,在无叶扩压器较长的情况下,入... 为了研究离心压缩机系统内无叶扩压器的失速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可压缩模型.采用奇异值分裂(SVD)方法求解离散后的三维可压缩流欧拉方程,得到了无叶扩压器失速时的临界流量系数和失速团相对转速.研究显示,在无叶扩压器较长的情况下,入口马赫数对临界流量系数和失速团相对转速都有重要影响.此外,无叶扩压器临界流量系数还受到无叶扩压器出入口半径比、扩压器入口平均流动的轴向分布以及叶片后弯的影响.实验比较显示,三维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二维模型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缩机 无叶扩压器 失速 三维模型 可压缩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格斯模型参数调试与岩石蠕变特性颗粒流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杨振伟 金爱兵 +3 位作者 周喻 严琼 王凯 高玉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0-248,共9页
岩石作为地下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其物质组成和所赋存的复杂地质环境使其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基于三维颗粒流程序(PFC3D),采用由开尔文模型和马克斯伟尔模型串联组成的伯格斯(Burgers)流变模型,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伯格斯模型中弹性... 岩石作为地下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其物质组成和所赋存的复杂地质环境使其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基于三维颗粒流程序(PFC3D),采用由开尔文模型和马克斯伟尔模型串联组成的伯格斯(Burgers)流变模型,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伯格斯模型中弹性系数(Em和Ek)、黏性系数(?m和?k)和摩擦因数f对瞬时强度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分析得出数值试样的瞬时强度特性主要受马克斯伟尔体弹性系数Em和摩擦因数f影响:弹性模量和单轴抗压强度与Em和f均呈正相关,泊松比与Em呈正相关,与f呈负相关;而流变特性与各参数均呈现负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红页岩分级增量蠕变试验的模拟,通过与室内蠕变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PFC3D中的伯格斯模型用于岩石蠕变试验模拟的可行性,并将该方法用于分级增量循环加卸载蠕变试验和三轴蠕变试验数值研究。该研究内容是利用离散单元法研究岩石流变特性的一种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压缩蠕变试验 颗粒流程序 BURGERS模型 参数调试 流变特性 离散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龛稳焰超声速燃烧室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丽 叶中元 刘兴洲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用FLUENT软件对安装开式壁龛(长深比L/D<10)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高速可压缩流动进行冷态数值模拟,以方便处理试验结果。控制方程为二维N 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剪切修正的k ω模型。结果证明:在飞行马赫数Ma=4的情况,安装壁龛稳... 用FLUENT软件对安装开式壁龛(长深比L/D<10)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高速可压缩流动进行冷态数值模拟,以方便处理试验结果。控制方程为二维N 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剪切修正的k ω模型。结果证明:在飞行马赫数Ma=4的情况,安装壁龛稳定器可以达到掺混和稳定的目的,而且不会引起很大的总压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喷气发动机 燃烧室 超音速燃烧 可压缩流 剪切层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可压缩流的有限元状态空间模型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昆 张育林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66,共5页
通过引入位置交错的两种有限控制体积单元——状态单元和速度单元,对其分别应用质量、能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 建立了一维可压缩流的有限元状态空间模型, 模型单元边界条件的处理方式简单有效, 适用于处理任意的物理边界条件。
关键词 管流 一维流 可压缩流 有限元法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势流及各向异性随上覆压力变化的填埋体饱和渗流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柯瀚 吴小雯 +2 位作者 张俊 陈云敏 胡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57-1964,共8页
生活垃圾由于组成成分的多样性及分层填埋,其孔隙呈不均匀分布,并且水平向多于竖向。填埋体中的渗流存在明显的优先流效应,各向异性显著并受上覆压力等因素影响。基于Poiseuille方程,根据上覆压力作用下生活垃圾孔隙形状、孔隙尺寸分布... 生活垃圾由于组成成分的多样性及分层填埋,其孔隙呈不均匀分布,并且水平向多于竖向。填埋体中的渗流存在明显的优先流效应,各向异性显著并受上覆压力等因素影响。基于Poiseuille方程,根据上覆压力作用下生活垃圾孔隙形状、孔隙尺寸分布及孔隙排列方向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优先流及各向异性的饱和渗流模型。揭示了新鲜生活垃圾分布变化规律,0~200 k Pa,大孔隙逐渐消失,平均孔隙直径与可排水孔隙率呈指数下降,孔隙排列角度逐渐水平向倾斜。采用新建饱和渗流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确定采用可排水孔隙率可比总孔隙率更好地模拟垃圾孔隙渗流特性。渗流由大孔隙优先流主导,0~600 k Pa内计算获得新鲜垃圾水平向饱和渗透系数变化范围为10^(-2)~10^(-5)cm/s。给出了渗流各向异性值的计算公式,渗流各向异性值大体随上覆压力增加而增大,并与初始孔隙排列角度相关;0~600 k Pa内计算得新鲜垃圾渗流各向异性值变化范围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上覆压力 孔隙分布 优先流 各向异性 饱和渗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ST模型的分离流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7
作者 甘文彪 周洲 +1 位作者 许晓平 王睿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5-602,共8页
对SST湍流模型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对典型分离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来检验和提高模型预测分离流动的能力。基于亚声速分离流动,提出了提高雷诺应力的模拟精度和分离流修正的改进方法,并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在亚声速分离流动分析结论基础... 对SST湍流模型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对典型分离流动进行数值模拟,来检验和提高模型预测分离流动的能力。基于亚声速分离流动,提出了提高雷诺应力的模拟精度和分离流修正的改进方法,并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在亚声速分离流动分析结论基础上,采用了可压缩性修正方法,开展了跨声速、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激波/边界层干扰分离流动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雷诺应力的模拟精度和采用分离流修正明显地提高了SST湍流模型对分离流动的模拟能力;适当地可压缩性修正对超声速和高超声速分离流动的计算精度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T湍流模型 分离流 雷诺应力 可压缩性修正 激波 边界层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压缩湍流圆孔射流的大涡模拟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常悦 吴丹 孙建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3-587,共5页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可压缩湍流圆孔射流问题,射流的马赫数为0.9,雷诺数为36 000。分析了射流的剪切层不稳定性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沿剪切层的对流马赫数小于0.6,剪切层中的扰动涡在初始阶段沿周向呈管状结构。剪切层的不稳定性过程分...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可压缩湍流圆孔射流问题,射流的马赫数为0.9,雷诺数为36 000。分析了射流的剪切层不稳定性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沿剪切层的对流马赫数小于0.6,剪切层中的扰动涡在初始阶段沿周向呈管状结构。剪切层的不稳定性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增长阶段、失稳阶段和混合阶段,剪切层的增长速度在失稳阶段最慢,射流流场的湍动能峰值出现在剪切层混合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可压缩流动 射流流动 亚格子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隧道初始压缩波一维流动模型的数值分析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梅元贵 周朝晖 +2 位作者 耿烽 许建林 李刚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8-512,519,共6页
基于隧道内空气流通截面是时间和距离的二元函数条件与一维流动理论,提出了高速列车驶入设有缓冲结构隧道端口时产生初始压缩波的数值分析方法。一维流动理论采用考虑摩擦、传热以及空气质交换等因素的一维可压缩非定常不等熵流动模型... 基于隧道内空气流通截面是时间和距离的二元函数条件与一维流动理论,提出了高速列车驶入设有缓冲结构隧道端口时产生初始压缩波的数值分析方法。一维流动理论采用考虑摩擦、传热以及空气质交换等因素的一维可压缩非定常不等熵流动模型。数值分析方法采用广义黎曼变量特征线法。与国外有关未设缓冲结构、开孔型与未开孔型缓冲结构的隧道端口三种情况的现车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本文所建方法正确、合理,能够模拟计算多种类型缓冲结构条件下的压缩波波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隧道-缓冲结构 初始压缩波 特征线法 一维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跨、超音速及不可压流动的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兴艳 苏莫明 苗永淼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7-401,共5页
为了对亚、跨、超音速及不可压无粘流动进行数值模拟 ,将 L U- SGS方法与预处理方法结合 ,给出了 PL U- SGS方法。方程离散基于有限体积法 ,采用高阶精度 AUSMPW格式。方程求解采用了特征边界条件。通过典型算例的数值试验对比分析 ,表... 为了对亚、跨、超音速及不可压无粘流动进行数值模拟 ,将 L U- SGS方法与预处理方法结合 ,给出了 PL U- SGS方法。方程离散基于有限体积法 ,采用高阶精度 AUSMPW格式。方程求解采用了特征边界条件。通过典型算例的数值试验对比分析 ,表明 PL U- SGS方法可以有效地对亚、跨、超音速及不可压流动进行数值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音速流动 跨音速流动 不可压无粘流动 超音速流动 PLU-SGS方法 计算流体力学 隐式时间推进法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