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1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lass of twostep continuity Runge-Kutta methods for solving singular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its convergence 被引量:1
1
作者 Leng Xin Liu Degui +1 位作者 Song Xiaoqiu Chen Lir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5年第4期908-916,共9页
An idea of relaxing the effect of delay when computing the Runge-Kutta stages in the current step and a class of two-step continuity Runge-Kutta methods (TSCRK) is presented. Their construction, their order conditio... An idea of relaxing the effect of delay when computing the Runge-Kutta stages in the current step and a class of two-step continuity Runge-Kutta methods (TSCRK) is presented. Their construction, their order conditions and their convergence are studied. The two-step continuity Runge-Kutta methods possess good numerical stability properties and higher stage-order, and keep the explicit process of computing the Runge-Kutta stages.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TSCRK methods are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RGENCE singular dela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wo-step continuity Runge-Kutta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掉层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佑发 黄振宇 陈铵旭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9,118,共10页
研究目的:山地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与常规结构有显著差别。本文针对一种典型的螺栓-钢板连接的干式连接装配式节点,基于静力非线性分析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的拆除构件法对装配式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和规律展开研究。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山地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与常规结构有显著差别。本文针对一种典型的螺栓-钢板连接的干式连接装配式节点,基于静力非线性分析和动力非线性分析的拆除构件法对装配式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和规律展开研究。研究结论:(1)提出了梁荷载系数、各层梁端轴力、各层梁端弯矩随失效节点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和柱底轴力、弯矩变化的影响范围,揭示了装配式掉层框架和现浇掉层框架在抗连续倒塌中的抗力机制差异;(2)采用动力非线性分析逼近两种结构的倒塌极限状态,得到了两种掉层框架在倒塌破坏模式上的差异;(3)装配式掉层框架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不如现浇掉层框架,并且由于节点受力性能的差异,装配式掉层框架在抗连续倒塌过程中的悬链线机制与现浇掉层框架不同,装配式掉层框架和现浇掉层框架在柱失效后产生主要抗倒塌承载力的楼层位置不同;(4)本研究成果可为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掉层框架结构 装配式 抗连续倒塌性能 拆除构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真空蒸馏制备4N5高纯锰研究
3
作者 孙院军 赵永喆 +2 位作者 杨双平 丁向东 孙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4-108,共5页
随着高新领域的发展,金属锰高纯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工作以电解锰为原料,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效蒸馏炉,结合分区冷凝,采用在冷凝区设置恒温冷凝段的方式,延长主金属冷凝区长度,达到提高金属收得率的目的,并一步制备出纯度4N5以上... 随着高新领域的发展,金属锰高纯化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工作以电解锰为原料,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效蒸馏炉,结合分区冷凝,采用在冷凝区设置恒温冷凝段的方式,延长主金属冷凝区长度,达到提高金属收得率的目的,并一步制备出纯度4N5以上的高纯锰。通过对电解锰真空蒸馏理论进行分析,并研究了不同蒸馏温度、时间对挥发率和恒温冷凝段温度(冷凝温度)对金属收得率的影响,同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不同蒸馏温度下冷凝锰中的杂质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选定的蒸馏温度下主金属Mn易与杂质金属分离,但温度越高分离能力越弱。随蒸馏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挥发率均呈上升趋势。设置主金属恒温冷凝段可大幅度提升金属收得率,随冷凝温度的升高,金属收得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随蒸馏温度的上升,冷凝锰中Cd、K、Na、Zn的含量基本不变,Mg、Ca、Pb、Cu、Cr、Ni、Fe、Co的含量整体呈增大趋势。综合考虑,在体系压强10^(-3)~10^(-2)Pa、冷凝温度1100℃、保温时间90 min、蒸馏温度1400℃条件下,可得纯度4N5的高纯锰,此时挥发率为86.94%,收得率可达9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锰 真空蒸馏 电解锰 一步法 分区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元嵌套网格的停堆剂量率方法初步验证及应用
4
作者 郑征 夏春梅 +4 位作者 梅其良 解均涵 史涛 高静 王梦琪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8-124,共7页
停堆剂量率计算分析是核反应堆辐射安全的重要内容。为了分析车载微型移动核电源的停堆剂量率,研究了基于栅元嵌套网格的停堆剂量率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严格两步法的计算框架下,对活化光子源的抽样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构建几何简单的包... 停堆剂量率计算分析是核反应堆辐射安全的重要内容。为了分析车载微型移动核电源的停堆剂量率,研究了基于栅元嵌套网格的停堆剂量率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严格两步法的计算框架下,对活化光子源的抽样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构建几何简单的包围盒,抽样得到源栅元内的粒子分布,从而提高了抽样效率和精度。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停堆剂量率基准题中进行了验证,该方法与参考解符合较好。基于该方法开展了兆瓦级车载微型移动核电源Megapower的停堆剂量率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热管贯穿端剂量率水平相对较高。该方法可用于反应堆停堆剂量率的计算分析,能够准确评估结构材料活化源及其产生的剂量率,对于反应堆屏蔽设计、维修计划的制定及退役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堆剂量率 严格两步法 源粒子抽样 ITER基准题 Mega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砂方式对复杂裂缝内支撑剂运移铺置的影响
5
作者 郭天魁 孙海程 +3 位作者 马代兵 陈文斌 吕明锟 陈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4,共10页
北美非常规储层压裂施工表明在泵注支撑剂时采用恒定砂比和砂比阶梯升高两种加砂方式相比产量接近,前者在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节省高液用量方面具有优势,目前两种加砂方式对不同条件下支撑剂铺置效果的差异缺少定量评价。基于考虑粗糙... 北美非常规储层压裂施工表明在泵注支撑剂时采用恒定砂比和砂比阶梯升高两种加砂方式相比产量接近,前者在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节省高液用量方面具有优势,目前两种加砂方式对不同条件下支撑剂铺置效果的差异缺少定量评价。基于考虑粗糙裂缝壁面、具备不同角度分支缝的大型可视化颗粒运移装置,开展不同施工参数下恒定和阶梯加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恒定和阶梯加砂在主缝和分支缝中的形态相差不大,恒定加砂对主缝远端和远井分支缝充填略有优势;在阶梯加砂中,随着高砂比阶段占比(高砂比支撑剂用量占总量的比例)降低,砂堤形态逐渐接近恒定加砂下的砂堤形态;随着砂比增加,不同加砂方式的砂堤形态差异逐渐减小,砂比10%时两种加砂方式的砂堤高度相差15.6%,砂比20%时相差3.2%,改变支撑剂粒径、密度、压裂液黏度等条件后两种加砂方式的差异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剂运移 加砂方式 恒定加砂 阶梯加砂 复杂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氟碳树脂耐用超疏水复合涂层制备及防覆冰特性
6
作者 石尔 刘博文 +2 位作者 赵斌 姜昌伟 周武林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4-254,共11页
现有超疏水涂层在风力机叶片防覆冰应用中存在制备复杂和耐久性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二步喷涂法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材上制备出接触角达156.1°的超疏水复合涂层。将疏水性的氟碳树脂作为粘合剂层喷涂后,再将γ-(2... 现有超疏水涂层在风力机叶片防覆冰应用中存在制备复杂和耐久性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二步喷涂法在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材上制备出接触角达156.1°的超疏水复合涂层。将疏水性的氟碳树脂作为粘合剂层喷涂后,再将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分散体喷涂到半固化的粘合剂层,通过自由沉降使得纳米颗粒在氟碳树脂内均匀分布,并增加涂层的疏水性。研究表明:复合涂层表面形成典型的超疏水微纳米结构,涂层中各元素分布均匀。涂层经400目砂纸磨损160个周期后,接触角、滚动角分别保持在152.9°和8.7°。超疏水复合涂层表面在−12℃工况下,结冰粘结强度为97.6 kPa,相较未涂层表面降低了72.1%,延迟结冰时间长达2413 s,相较未涂层表面增加了574%;模拟雨凇动态覆冰工况下,覆冰质量为4.63 g,相较未涂层表面减少了54.58%。二步喷涂法和自组装沉降技术有效提高了超疏水复合涂层的防覆冰性能和耐久性,为风力机叶片防覆冰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步喷涂法 超疏水复合涂层 氟碳树脂 改性二氧化硅 防覆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发射燃气流动计算方法及特性研究
7
作者 谢军虎 赵英豪 +2 位作者 杜文强 李浩镕 傅德彬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67,共6页
燃气流动对火箭、导弹发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采用有效的数值方法模拟发射时燃气流场和载荷特性具有重要价值。为探究火箭、导弹管式热发射时燃气流场特性,围绕发射过程中自由射流和发射管内受限流动状态,分别采用局部时间步长定常模型... 燃气流动对火箭、导弹发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采用有效的数值方法模拟发射时燃气流场和载荷特性具有重要价值。为探究火箭、导弹管式热发射时燃气流场特性,围绕发射过程中自由射流和发射管内受限流动状态,分别采用局部时间步长定常模型、全局时间步长定常模型和非定常模型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局部时间步长和全局时间步长能够获得相吻合的燃气自由射流结构,但不同模型获得的发射管内受限燃气流场存在显著差异;局部时间步长定常模型收敛于局部平衡状态,发射管内出现明显雍塞;全局时间步长定常模型收敛于完全发展的无雍塞流动状态;非定常模型则出现先雍塞,而后雍塞区逐渐后移并消失的时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流动 发射管 时间推进法 局部时间步长 雍塞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步长增维精细积分法的电磁暂态仿真
8
作者 叶婧 谢继豪 +2 位作者 王永 吕金伟 张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针对电磁暂态仿真类程序中易有数值振荡的产生及采用定步长仿真难以兼顾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步长增维精细积分仿真算法。首先,为避免矩阵求逆引入扩展向量进行增维,并对增维矩阵进行分块计算以降低计算规模;其次,根据估计... 针对电磁暂态仿真类程序中易有数值振荡的产生及采用定步长仿真难以兼顾精度和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步长增维精细积分仿真算法。首先,为避免矩阵求逆引入扩展向量进行增维,并对增维矩阵进行分块计算以降低计算规模;其次,根据估计误差确立自适应步长变化的依据,并通过预设步长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最后,建立电磁暂态数值计算流程,对电力系统中线性与非线性元件进行建模,并通过典型的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仿真 数值振荡 增维精细积分法 自适应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末端出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就业可达性
9
作者 陈越 许奇 +3 位作者 贾顺平 魏润斌 孙世一 李雯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18,共9页
在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地铁站点的步行影响范围和由共享单车订单数据识别所得的骑行影响范围,测算站点到居住小区和就业兴趣点(POI)的步行和骑行时间,提出考虑末端出行的两步移动搜索法.结合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测算... 在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地铁站点的步行影响范围和由共享单车订单数据识别所得的骑行影响范围,测算站点到居住小区和就业兴趣点(POI)的步行和骑行时间,提出考虑末端出行的两步移动搜索法.结合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测算和分析北京市六环内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就业可达性及其公平性,量化末端出行对二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步行和骑行2种末端出行方式下,各站点的末端出行时间平均为18.6、8.6min,占总出行时间的29%、16%,且第一公里耗时略高于最后一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就业可达性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沿圈层递减,呈现明显的廊道特征.整体上基尼系数达到0.16、0.17,就业可达性分布较公平,但低房价站点存在明显的可达性劣势,局部上四环外和低房价类型站点的可达性分布相对更不均衡.相较于传统方法,利用改进方法所得的结果显示,考虑末端出行后可达性平均变化20%、9%,且外围站点变化更大,公平性的变化程度达到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可达性 交通公平性 末端出行 最后一公里 两步移动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久性超疏水混凝土涂层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研究
10
作者 孔祥清 张宁 +3 位作者 申宜丹 张瑞祥 常雅慧 丁小轩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6-127,共12页
目的 开发工艺简单且具备优异防腐性和耐久性的超疏水混凝土涂层。方法 利用单宁酸(TA)和纳米二氧化硅(SiO_(2))共同构建混凝土材料表面的微/纳米粗糙结构,同时引入非氟的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作为低表面能物质以赋予颗粒表面疏水基... 目的 开发工艺简单且具备优异防腐性和耐久性的超疏水混凝土涂层。方法 利用单宁酸(TA)和纳米二氧化硅(SiO_(2))共同构建混凝土材料表面的微/纳米粗糙结构,同时引入非氟的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作为低表面能物质以赋予颗粒表面疏水基团,采用一步喷涂法制备得到TA/SiO_(2)@OTES超疏水混凝土涂层。通过研究不同浓度TA/SiO_(2)对混凝土涂层的微观形貌以及润湿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掺入浓度。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检测手段对混凝土材料表面的物质成分和化学键合进行了表征,并开展了吸水量、氯离子侵蚀、表面摩擦和水滴冲击等试验研究,综合评估了超疏水混凝土涂层的耐腐蚀性和机械耐久性。结果 当TA/SiO_(2)质量浓度为4 mg/mL时,涂层所形成的微观形貌最佳,其接触角高达(156.8±1.6)°,滑动角低至(5.8±1.1)°;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其抗氯离子侵蚀能力提高了60%以上。此外,经过50次砂纸线性摩擦以及50 min水滴冲击测试后,混凝土涂层仍具有超疏水性(接触角>150.0°,滑动角<10.0°)。结论 所制备的超疏水混凝土涂层展现出卓越的防腐蚀性以及机械耐久性,为超疏水材料在混凝土结构防护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 喷涂 超疏水 混凝土 防腐蚀性 机械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时步求解格式的感知边界外流场重构方法
11
作者 张海丽 张耀东 +3 位作者 邱海云 陈千寻 许宇阳 周领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2-1285,共14页
在涉及深埋长隧洞段的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传感器难以实现全线部署,导致输水隧洞存在众多不容忽视的“盲段”,使得水力安全监测的范围受限且难度增大.文章基于特征线法,提出一种利用传感数据重构全局流场的跨时步... 在涉及深埋长隧洞段的长距离输水工程中,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传感器难以实现全线部署,导致输水隧洞存在众多不容忽视的“盲段”,使得水力安全监测的范围受限且难度增大.文章基于特征线法,提出一种利用传感数据重构全局流场的跨时步求解格式.该求解格式利用前一时步与后一时步的已知数据重构待求时步的水力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证实该方法的实用性和精确性,证明跨时步求解格式能够从传感数据中提取关键的物理信息,例如管道的摩擦阻力和水力特性,并据此重构出实际管道的流场分布.考虑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噪声影响,并根据对3种滤波方法的比较给出一种推荐方法.此外,还探讨了网格尺寸对流场重构结果的影响,并通过一个变管径的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在管径变化系统中的适用性.最后,通过对初始流量和恒定摩阻系数的干扰进行分析,评估了该方法的抗干扰性能.敏感性分析结果揭示,该求解格式对于初始流量和恒定摩阻系数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流 特征线法 跨时步积分 流场重构 水力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法的堆芯物理-热工耦合系统的开发与验证
12
作者 袁显宝 陈浩铭 +3 位作者 刘曾豪 张彬航 张永红 唐海波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2-641,共10页
随着反应堆数值计算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物理-热工耦合计算在核反应堆分析中成为研究热点,作为工程领域中的主流计算方法之一,研究适用于确定论两步法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方法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价值。选取两步法程序DRAGON/DONJON和子... 随着反应堆数值计算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物理-热工耦合计算在核反应堆分析中成为研究热点,作为工程领域中的主流计算方法之一,研究适用于确定论两步法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方法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价值。选取两步法程序DRAGON/DONJON和子通道程序COBRA-EN,开发了基于两步法的物理-热工耦合计算系统,并采用美国CASL项目提出的VERA系列基准题中VERA#6和VERA#7验证了耦合系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VERA#6的keff的误差在100×10^(-5)以内,组件径向裂变率的相对误差在±1%范围内,燃料温度和冷却剂温度的分布趋势与参考值吻合良好;VERA#7的临界硼浓度的计算误差在20×10^(-6)以内,径向功率分布的均方根误差为0.86%,堆芯出口处冷却剂温度与参考值的误差在±5 K以内,验证了耦合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热工耦合 VERA基准题 堆芯物理 两步法 DRAGON/DONJ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电磁场计算的隐式DTS-FVTD方法
13
作者 许勇 丁明松 +2 位作者 江涛 李鹏 傅杨奥骁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0,共7页
为保持时间精度和提高计算效率,将双时间步(dual time-stepping,DTS)方法和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LU-SGS)算法引入到时域有限体积(finite-volume time-domain,FVTD)法电磁解算器中,提出一种... 为保持时间精度和提高计算效率,将双时间步(dual time-stepping,DTS)方法和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LU-SGS)算法引入到时域有限体积(finite-volume time-domain,FVTD)法电磁解算器中,提出一种时变电磁场计算的隐式DTS-FVTD方法。DTS法具有2阶时间精度,无条件稳定格式使物理时间步可取任意值,其取值仅须考虑时间精度要求,而定常虚拟时间导数趋于零,虚拟时间步长满足稳定性要求,由此放松了通常显式方法和网格对物理时间步长的限制。全隐格式的前后向LU-SGS算法采用大库朗数计算,并取消矩阵求逆运算从而减少了计算量和存储占用。典型二维、三维和复杂外形目标电磁散射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物理时间步长、最大子迭代步数、子迭代收敛判据的合理选取,隐式DTS-FVTD方法能保证数值模拟精度并提升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时间步(DTS)方法 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U-SGS) 时域有限体积(FVTD)法 雷达散射截面(R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相似预报方法在陇东南短期强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晓远 李旭 +2 位作者 杜梦莹 叶培龙 李艳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3,共10页
基于逐步过滤相似法和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了一种融合相似预报方法。利用ECMWF模式预报产品、ERA5再分析资料和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数据,使用该方法对2021-2022年陇东南地区开展了时效为72 h的强降水预报试验,并对预报效果进... 基于逐步过滤相似法和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了一种融合相似预报方法。利用ECMWF模式预报产品、ERA5再分析资料和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数据,使用该方法对2021-2022年陇东南地区开展了时效为72 h的强降水预报试验,并对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融合相似预报方法的TS评分处于4.5%~9.1%之间,与ECMWF模式预报结果相比表现出一定的优势。随着预报时效的增长,强降水预报的TS评分呈现减小的趋势,其在08:00(北京时,下同)起报的TS评分相对较高。(2)相比于单独使用逐步过滤相似预报,融合相似预报方法的准确性有所提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空报率。其中08:00起报和20:00起报的TS评分提高了1.31%和0.63%,而FAR同时下降了2.39%和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短期预报 相似预报 逐步过滤相似 自组织映射(S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代蛋氨酸法和改进体外三步法测定过瘤胃蛋氨酸生物利用率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咏琪 詹腾飞 +3 位作者 姚瑞芬 郭鑫 马露 卜登攀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目的]本试验分别采用硒代蛋氨酸法和改进体外三步法评估3种过瘤胃蛋氨酸(A、B、C)的生物利用率,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旨在探究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1)硒代蛋氨酸法:选用33头健康泌乳奶牛,按照随机区... [目的]本试验分别采用硒代蛋氨酸法和改进体外三步法评估3种过瘤胃蛋氨酸(A、B、C)的生物利用率,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旨在探究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1)硒代蛋氨酸法:选用33头健康泌乳奶牛,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试验期共32 d,分为3个阶段,其中前7 d为预饲期(第0阶段),第8~22天为第1阶段,随后10 d为第2阶段。第0阶段奶牛仅饲喂基础饲粮,第1阶段所有奶牛均按照0.3 mg Se/kg DM补充硒酵母,第2阶段继续补充相同剂量的硒酵母,同时依据相同有效蛋氨酸的量(25 g/d),3组奶牛分别补充过瘤胃蛋氨酸A(33.3 g/d, A组)、B(29.4 g/d, B组)和C(56.82 g/d, C组)。在第22和32天采集奶样,用于硒、蛋氨酸和氮浓度的测定,以硒浓度/蛋氨酸浓度(硒浓度/氮浓度)比值的变化评估3种过瘤胃蛋氨酸的生物利用率。(2)改进体外三步法:选用3头安装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3种过瘤胃蛋氨酸各设置2个平行,3个重复,通过瘤胃孵育、体外模拟胃-小肠消化测定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的过瘤胃率和小肠消化率以评估其生物利用率。(3)分析两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硒代蛋氨酸法结果表明,过瘤胃蛋氨酸A基于牛奶硒浓度/蛋氨酸浓度和牛奶硒浓度/氮浓度比值变化计算的生物利用率分别为:83.02%和81.42%,过瘤胃蛋氨酸B的分别为:72.94%和72.47%,过瘤胃蛋氨酸C的分别为:51.77%和50.98%。改进体外三步法结果显示,过瘤胃蛋氨酸A、B和C的生物利用率分别为86.87%、75.47%和59.56%。比较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且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7~0.964,P<0.01)。[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硒代蛋氨酸法和改进体外三步法均能用于3种过瘤胃蛋氨酸的生物利用率的测定,且两种方法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代蛋氨酸法 改进体外三步法 过瘤胃蛋氨酸 生物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重庆市三甲医院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会秋 陈长瑶 李君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6,共3页
目的:以重庆市为研究单元,梳理大型城市三甲医院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及医院的可达性规律,为三甲医院布局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基尼系数和集聚度分析重庆市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分布公平性,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 目的:以重庆市为研究单元,梳理大型城市三甲医院卫生资源分布公平性及医院的可达性规律,为三甲医院布局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基尼系数和集聚度分析重庆市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分布公平性,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医疗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并探讨影响重庆市三甲医院空间可达性的主要因素。结果:重庆市三甲医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床位资源的基尼系数从人口分布和地理分布分别为0.56和0.82;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为0~11;重庆市三甲医院的可达性受到人口维度、地区维度以及经济维度因素的影响。结论:重庆市三甲医院资源分布集中于主城区,空间可达性呈1个主中心、多个副中心的格局,空间可达性差异大。建议通过不断优化三甲医院的空间布局以满足城乡居民对三甲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卫生资源 集聚度 两步移动搜索法 空间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氧化法制备锰酸锂正极材料用电池级四氧化三锰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钟琛 魏子杰 +3 位作者 朱明涛 叶恒棣 郭学益 谭磊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3-1374,共12页
通过一步氧化制备Mn_(3)O_(4),研究反应过程中温度、转速、氨锰摩尔比以及氨水流速变化对Mn_(3)O_(4)结构、形貌、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降低体系过饱和度,从而增加产物的粒径;随着转速增加,溶液高速流动带来的... 通过一步氧化制备Mn_(3)O_(4),研究反应过程中温度、转速、氨锰摩尔比以及氨水流速变化对Mn_(3)O_(4)结构、形貌、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降低体系过饱和度,从而增加产物的粒径;随着转速增加,溶液高速流动带来的剪切力会使Mn_(3)O_(4)的粒径趋于减小且分布更为集中;氨锰摩尔比的提高会直接降低体系的过饱和度并优化晶体的生长,使Mn_(3)O_(4)的粒径增加,球形度更好。其中,在搅拌转速900 r/min、氨锰摩尔比为2.0、温度为70℃的条件下获得的Mn_(3)O_(4)粒径D_(50)为10.3μm,振实密度高达2.65 g/cm^(3),比表面积仅为0.369 m^(2)/g。在此基础上,通过反应前期调低氨水流速加快成核,在反应后期调高氨水流速从而促进颗粒生长的方式,将Mn_(3)O_(4)粒径D_(50)降至5.34μm,同时保证了2.51 g/cm^(3)的高振实密度和0.400 m^(2)/g的低比表面积。将粒径为10μm级和5μm级的Mn_(3)O_(4)作为前体混合Li2CO_(3)烧制成LiMn_(2)O_(4)正极材料,结果表明10μm的样品拥有更好的循环性能,在1 C的倍率下首圈放电比容量达到121.3 mAh/g,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2.8%;5μm样品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在3 C、5 C、10 C倍率下的比容量分别为102.6、93.4、77.6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锰 一步氧化法 锰酸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表面钝化质量的电位阶跃时域阻抗检测方法研究
18
作者 李昊彬 蒋不凡 +5 位作者 程从前 王祺博 张雪娜 张心怡 曹铁山 赵杰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6-53,共8页
目的奥氏体不锈钢需要钝化处理以保证各种复杂工况下的长期耐蚀性,为了确保钝化效果,表面钝化质量检测成为不锈钢装备质检的关键环节,传统电化学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位阶跃时域阻抗法的快速检测方... 目的奥氏体不锈钢需要钝化处理以保证各种复杂工况下的长期耐蚀性,为了确保钝化效果,表面钝化质量检测成为不锈钢装备质检的关键环节,传统电化学检测方法存在耗时长、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位阶跃时域阻抗法的快速检测方法,用于评估316L不锈钢表面钝化质量。方法通过电位阶跃法,研究了不同钝化状态316L不锈钢的时域阻抗特性。对比分析了电位阶跃时间、数据平滑方法以及阶跃电位对时域阻抗谱的影响。同时,采用常规频域阻抗法进行对比验证,并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分析了不同钝化状态下不锈钢的耐蚀性。结果滤波变窗平滑降噪法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干扰,获得的时域阻抗谱与频域阻抗谱高度一致,界面电荷转移阻抗值的误差在2%以内。当电位阶跃时间超过0.5 s时,阶跃时间对阻抗无明显影响;阶跃电位超过200mV时,会对不锈钢表面造成损伤。此外,随着钝化温度和时间增加,不锈钢的点蚀电位和阻抗值均显著提高,表明其耐蚀性得到改善。结论电位阶跃时域阻抗法结合滤波变窗平滑降噪处理,能够快速、准确地评估316L不锈钢表面钝化质量。该方法在0.5至1 s的阶跃时间和100mV的阶跃电位范围内,能够获得与频域阻抗谱高度一致的时域阻抗谱,适用于不锈钢表面钝化质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电位阶跃法 时域阻抗 平滑降噪方法 钝化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发光标记材料的制备及在水样中亚硝酸盐专一检测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长莹 张大伟 +5 位作者 陈冠吉 张镇威 萧卫泓 王斌 陈奇丹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3,共7页
以盐酸多巴胺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并经提纯分离后得到发射波长为535 nm的黄绿色碳点(λ_(ex)=440 nm),并将其作为污染物标记材料进行了应用探索.产物表征结果表明,该碳点尺寸约为3 nm,分散性良好,具有稳定的发光性能,适... 以盐酸多巴胺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并经提纯分离后得到发射波长为535 nm的黄绿色碳点(λ_(ex)=440 nm),并将其作为污染物标记材料进行了应用探索.产物表征结果表明,该碳点尺寸约为3 nm,分散性良好,具有稳定的发光性能,适用pH范围宽且抗盐性强.饮用水中亚硝酸盐超标可导致人类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潜在的致癌性.应用该碳点对水样中常见污染物进行检测,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该碳点作为标记材料对亚硝酸根具有高选择性专一响应,检出限为0.1166μg/mL(S/N=3,n=3),满足我国国家标准对生活饮用水中NO_(2)^(-)的限定标准(≤1μg/mL)的要求.在0~60μg/mL浓度范围内符合Stern-Volmer方程,其中在0~10μg/mL(y=0.02x+0.000876,R^(2)=0.9868)和12~60μg/mL范围内(y=0.011x+0.198,R^(2)=0.9937),均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此外,通过对3种不同水样进行了加标实验验证,回收率为90.8%~100.8%(RSD=0.03%~0.86%,n=3).该碳点发光标记材料合成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在微痕量亚硝酸盐污染物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可作为水源地水质监测的重要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水热法 碳点 亚硝酸根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粒度动作语境聚合的动作检测与识别
20
作者 王峥 赵新辉 王小伟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5,共11页
在空域和时域上精确定位并识别视频中的人体动作对于智能体育分析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分步人体动作识别方法通常受限于RoI特征的固定感受野,难以在复杂场景中进行有效建模和语义表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细粒度动作语境聚... 在空域和时域上精确定位并识别视频中的人体动作对于智能体育分析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分步人体动作识别方法通常受限于RoI特征的固定感受野,难以在复杂场景中进行有效建模和语义表达。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细粒度动作语境聚合网络,利用并行的语义建模单元和动作候选单元对人物表征特征和全局时空语境特征进行有机融合。前者中采用人体定位模型从关键帧生成细粒度的人物候选特征,并通过3D视频骨干网络提取全局时空特征;后者则利用共享Transformer框架对上述多模态特征进行统一建模,捕捉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联,从而获得具有高度区分能力的动作预测。进一步地,本文引入加权分数聚合策略,将多个关键帧与短时视频片段的动作分类信息整合,用于长视频片段的动作识别。在AVA-60 v2.2数据集上,本文模型在帧级mAP指标上达到了30.01%,而基于长时策略的本文模型则达到了30.74%。在Charades数据集上,本文模型的mAP提升至30.68%,而基于长时策略的本文模型结果提升至3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作检测与识别 分步方法 全局时空语境特征 细粒度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