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丘区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Oncomelania Snail)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旭东 漆良华 +3 位作者 黄玲玲 费世民 蒋俊明 王昭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60-2467,共8页
土壤是自然界钉螺孳生繁殖的重要场所,钉螺的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对山丘区9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环境对钉螺分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荒草地、河滩地及灌溉沟渠存在钉螺分布,活螺框出现率的高低顺序为耕地〉河滩地... 土壤是自然界钉螺孳生繁殖的重要场所,钉螺的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密切相关。对山丘区9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环境对钉螺分布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荒草地、河滩地及灌溉沟渠存在钉螺分布,活螺框出现率的高低顺序为耕地〉河滩地〉灌溉沟渠〉荒草地,活螺密度的大小顺序为河滩地〉灌溉沟渠〉耕地〉荒草地;有螺土壤环境与无螺土壤环境的方差分析结果不显著,土壤全K含量与0.02-0.002mm的土壤颗粒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分布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0.02-0.002mm的土壤颗粒、土壤全P含量和土壤水分是影响钉螺的最重要的3个因子,且土壤环境因子对钉螺活螺框出现率及活螺密度影响的大小规律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土壤全K含量对活螺密度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山丘区改造钉螺孳生环境、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及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丘区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环境因子 钉螺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皂素杀螺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永忠 马力 +5 位作者 刘宗传 彭邵锋 陈祥麟 陈隆升 王湘南 王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7-150,共4页
为了拓宽油茶综合利用途径,延长产业链,选用油茶枯饼开展灭螺试验,观察油茶皂素杀灭钉螺的试验效果,为灭螺新药的研制提供研究基础。试验采用浸杀和喷杀法,首先将油茶皂素分别配成1.25、2.5、5.0、10.0、20.0、40.0 mg/L(g/m2)6个质量... 为了拓宽油茶综合利用途径,延长产业链,选用油茶枯饼开展灭螺试验,观察油茶皂素杀灭钉螺的试验效果,为灭螺新药的研制提供研究基础。试验采用浸杀和喷杀法,首先将油茶皂素分别配成1.25、2.5、5.0、10.0、20.0、40.0 mg/L(g/m2)6个质量浓度进行室内杀灭钉螺的药效试验,然后选取室内灭螺药效较好的4个质量浓度梯度开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油茶皂素2.5 mg/L室内浸杀1、2、3 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3.1%、96.43%和100%,油茶皂素2.5 g/m3现场浸杀3 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为91.84%,油茶皂素浸杀钉螺效果与氯硝柳胺相当;油茶皂素10.0 g/m2室内喷杀1 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为100%,油茶皂素40.0 g/m2现场喷杀3、7和15 d的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5.68%、74.95%和64.74%,3 d的杀螺效果与氯硝柳胺有差异,7 d和15 d的杀螺效果均与氯硝柳胺相当。总之,油茶皂素的杀螺效果与药物剂量和接触药物时间相关,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皂素 杀螺效果 钉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长沙段洲滩钉螺防治后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年猛 黄琼瑶 +2 位作者 胡自强 彭飞 孙慧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5-1151,共7页
采用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查螺方法,对湘江长沙段洲滩进行连续6年的螺情调查。2003—2008年跟踪调查了湘江长沙段24个洲滩,其中20个洲滩有钉螺分布,占洲滩总数的83.3%,4个洲滩从未查见钉螺。活螺洲滩数分别占当年调查洲滩的62.50%、... 采用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查螺方法,对湘江长沙段洲滩进行连续6年的螺情调查。2003—2008年跟踪调查了湘江长沙段24个洲滩,其中20个洲滩有钉螺分布,占洲滩总数的83.3%,4个洲滩从未查见钉螺。活螺洲滩数分别占当年调查洲滩的62.50%、66.67%、66.67%、70.83%、33.33%、37.50%;2008年与2003年相比,活螺洲滩数下降了40.00%,有螺框出现率、钉螺平均密度、活螺率分别下降了99.10%、99.74%、51.09%。经统计学处理,各洲滩有螺框出现率(Z=91.56,P<0.01)、活螺率(Z=65.13,P<0.01)不相同,但年度下降趋势明显。在20个有螺洲滩中,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洲滩5个,占有螺洲滩总数的25.00%;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洲滩逐年减少,平均密度和感染率逐年降低,2007—2008年所有洲滩均无感染性钉螺分布。湘江长沙段有螺洲滩采取的各种防治措施中,药物与环改灭螺相结合的效果远好于单纯的药物灭螺。各种环改灭螺措施中,又以抬洲降滩、翻耕垦种的灭螺效果更持久,更彻底。2007、2008年有螺洲滩数、钉螺总数急剧减少,有螺框出现率、活螺率大幅度下降还可能与水位和气候有关。湘江长沙段洲滩的螺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动态 钉螺 湘江长沙段 洲滩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体内发育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乐平 周晓农 +4 位作者 洪青标 黄轶昕 杨国静 奚伟萍 姜玉骥1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体内发育成熟所需的热量 (发育有效积温 )。方法 现场采集无血吸虫感染的钉螺 ,以钉螺∶毛蚴为 1∶2 0比例进行实验感染 ,感染后常规饲养 ,以逸蚴法确定感染性钉螺 ,根据变温动物发育积温和有效积温的...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体内发育成熟所需的热量 (发育有效积温 )。方法 现场采集无血吸虫感染的钉螺 ,以钉螺∶毛蚴为 1∶2 0比例进行实验感染 ,感染后常规饲养 ,以逸蚴法确定感染性钉螺 ,根据变温动物发育积温和有效积温的计算公式 (Q =∑Tn、K =N(T -C) ) ,计算血吸虫在钉螺体内发育的尾蚴开放积温和发育有效积温。结果 在 2 1~30℃之间 ,血吸虫在钉螺体内尾蚴开放的最低积温为 12 0 0日度 ,最高积温为 3480日度 ,平均积温为 2 2 0 2 75± 378 86日度。血吸虫在钉螺体内的发育有效积温常数为 84 2 91日度 (95 %可信区间为 6 99 2 8~ 986 5 4日度 )。结论 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要完成发育至成熟的尾蚴 ,所需的有效积温 (环境温度在 15 17℃以上的累积温度 )必须达到 84 2 91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幼虫 钉螺 发育有效积温 环境温度 开放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敷灭螺法土壤中氯硝柳胺含量动态变化及其实验室灭螺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何明祯 周艺彪 +2 位作者 周颖 王海银 姜庆五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堆敷灭螺法氯硝柳胺在土壤中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实验室灭螺效果,并探讨其合理的用药量。方法在四川省普格县特兹乡选择6个试验点,实施氯硝柳胺堆敷灭螺,施药剂量分别为16、8、4、2、1和0 g/m2。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超声... 目的分析堆敷灭螺法氯硝柳胺在土壤中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其实验室灭螺效果,并探讨其合理的用药量。方法在四川省普格县特兹乡选择6个试验点,实施氯硝柳胺堆敷灭螺,施药剂量分别为16、8、4、2、1和0 g/m2。采集的土壤样品经超声萃取、离心、浓缩以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含量;灭螺试验分别计算3 d、7 d钉螺死亡率。结果各施药组土壤中氯硝柳胺含量的标准差均较大,各组表层土与深层土氯硝柳胺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 g/m2组施药后5个月土壤中还能检测到氯硝柳胺。随着土壤中氯硝柳胺含量的降低,施药后0个月、5个月各组表层、深层土壤样品的3 d、7 d钉螺死亡率也均呈下降的趋势(P<0.05);4 g/m2组施药后5个月仍有一定的灭螺效果,其表层土壤样品的3 d、7 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5.33%、9.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堆敷灭螺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灭螺方法,建议堆敷灭螺现场使用4 g/m2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硝柳胺 湖北钉螺 灭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对血吸虫病扩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卢金友 王家生 +1 位作者 魏国远 闵凤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1998年洪水后实施的"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措施对于钉螺和血吸虫病的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总结影响钉螺和血吸虫病扩散的因素,并...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1998年洪水后实施的"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措施对于钉螺和血吸虫病的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总结影响钉螺和血吸虫病扩散的因素,并对典型"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钉螺和血吸虫病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认识某一区域钉螺和血吸虫病扩散规律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由于"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实施方式不同,实施后钉螺和血吸虫病扩散变化情况存在着很大差异。同时,针对不同的实施方式和血吸虫病变化情况,提出了控制钉螺和血吸虫病扩散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平垸行洪 退田还湖 钉螺扩散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丘地区无障碍灭螺的近期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寿贵 蒋能明 +3 位作者 郑海鸥 黄礼兰 王翠蓉 汪松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索消灭山丘地区复杂环境和水产养殖区域钉螺的有效方法,为制定灭螺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面实施组织上、行动上和措施上的无障碍灭螺举措,灭螺结束后对当年灭螺质量进行评估,一年后对近期灭螺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当年灭螺质量... 目的探索消灭山丘地区复杂环境和水产养殖区域钉螺的有效方法,为制定灭螺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面实施组织上、行动上和措施上的无障碍灭螺举措,灭螺结束后对当年灭螺质量进行评估,一年后对近期灭螺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当年灭螺质量合格率达95.50%;一年后有螺面积从2006年的133 130m2压缩到2007年春的18 720m2,有螺面积压缩率达85.94%。结论实施无障碍灭螺举措,山丘地区复杂环境和水产养殖区域的灭螺难题是能够突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水产养殖 无障碍灭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螺不同季节及不同螺龄酚氧化酶活力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书林 赵磊 赵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6-857,861,共3页
目的对钉螺不同季节及不同螺龄酚氧化酶活力进行研究。方法将钉螺分为不同季节组及成、幼螺组。钉螺去壳,取软体组织通过匀浆、离心分别获取粗制酶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用比色法测定各组酶活力,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季节组(春季、... 目的对钉螺不同季节及不同螺龄酚氧化酶活力进行研究。方法将钉螺分为不同季节组及成、幼螺组。钉螺去壳,取软体组织通过匀浆、离心分别获取粗制酶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用比色法测定各组酶活力,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季节组(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钉螺体内酚氧化酶活力差异明显(P<0.01),分别为383.32±3.09、271.43±4.16、351.34±2.89、237.37±5.05(U/g)。成、幼螺体内酚氧化酶活力差异明显(P<0.01),分别为271.43±4.16、473.31±6.13(U/g)。结论钉螺酚氧化酶活力在不同季节及不同螺龄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酚氧化酶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引日本血吸虫毛蚴的物质及其应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爱华 石磊 +3 位作者 刘洋 卢恒聪 彭迅 何昌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0-53,共4页
采用改良的Roberts比较法,观察Mg2+、Fe3+等金属离子对日本血吸虫毛蚴(Schistosoma japanicum miracidia)的趋向作用及其在"模拟钉螺"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加入1.00mol/L的Mg2+溶液时,日本血吸虫毛蚴在Φ形容器中实验组和对照... 采用改良的Roberts比较法,观察Mg2+、Fe3+等金属离子对日本血吸虫毛蚴(Schistosoma japanicum miracidia)的趋向作用及其在"模拟钉螺"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加入1.00mol/L的Mg2+溶液时,日本血吸虫毛蚴在Φ形容器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目为93:21(P<0.01);Fe3+浓度从0.05mol/L到1.00mol/L变化时,日本血吸虫毛蚴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目分别是52:17(P<0.01),41:7(P<0.01),225:39(P<0.01),24:5(P<0.01),81:29(P<0.01)。一定配比的明胶混合物释放出的Fe3+离子具有比钉螺处理过的水更强的吸引日本血吸虫毛蚴的能力。Mg2+、Fe3+在适宜的溶液浓度时能够显著影响日本血吸虫毛蚴的趋向运动,"模拟钉螺"具有比钉螺处理过的水更大的吸引日本血吸虫毛蚴的能力。利用对日本血吸虫毛蚴有趋向作用的物质制成"模拟钉螺"吸引毛蚴,减少毛蚴侵入钉螺的机会,这种先保护钉螺而最终保护人类的方法有望成为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毛蚴(Schistosoma japanicum miracidia) 钉螺 趋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树水浸液对钉螺的生态毒理学效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万贤 柯文山 +4 位作者 吴明煜 孙启祥 彭镇华 尹蔚琳 张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925,共7页
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新鲜根皮、茎皮、叶为材料,设置1%、0.5%、0.1%、0.05%4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浸液处理钉螺,以清水和1 m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统计钉螺死亡率,并分析钉螺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采用... 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新鲜根皮、茎皮、叶为材料,设置1%、0.5%、0.1%、0.05%4个不同浓度梯度的水浸液处理钉螺,以清水和1 m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统计钉螺死亡率,并分析钉螺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采用透射电镜分析亚显微结构损伤情况。结果表明:(1)樟树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钉螺死亡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5%—1.0%以上的樟树根皮、茎皮、叶水浸液均可达到100%的毒杀钉螺致死效果,与1 mg/L氯硝柳胺溶液的灭螺效果相当;灭螺效果顺序依次为:根皮>茎皮>叶。(2)在处理初期,钉螺体内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强,但随处理时间延长,其活性急剧降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显示,处理24—48 h后钉螺酶活高于对照组,处理72—96 h后酶活最强,而处理120 h酶活则大大减弱。(3)钉螺肝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等结构损伤越来越严重。这些结果表明樟树水浸液对钉螺肝脏造成过氧化伤害和细胞器结构损伤,具有很好的杀螺效果,可作为生态工程抑螺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钉螺 杀螺活性 生态工程抑螺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酚钠对湖北钉螺脑神经节胆碱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文桂 唐超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0-102,164,共4页
为了阐明灭螺剂的作用机制,用Karnorvsky-Root法(1964)经改良的EL-Badawi(1967)法研究了湖北钉螺脑神经节中胆碱酯酶(ChE)分布以及经五氯酚钠处理后酶活性的改变。研究结果证实ChE主要分布于纤维鞘和神经纤维网,神经细胞仅显示... 为了阐明灭螺剂的作用机制,用Karnorvsky-Root法(1964)经改良的EL-Badawi(1967)法研究了湖北钉螺脑神经节中胆碱酯酶(ChE)分布以及经五氯酚钠处理后酶活性的改变。研究结果证实ChE主要分布于纤维鞘和神经纤维网,神经细胞仅显示低活性。经0.02g/L五氯酚钠浸杀后,钉螺脑神经节中ChE活性明显降低,随作用时间的延长,酶活性逐渐丧失。推测钉螺中枢神经系统的ChE可能是灭螺剂五氯酚钠的作用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酯酶 湖北钉螺 五氯酚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枯饼抑螺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5期63-66,共4页
油茶枯饼是油茶提油后的主要副产物,加强其综合利用,是提高油茶产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分析钉螺的生活习性和危害性、当前常用灭螺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剂量及灭螺机理,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油茶枯饼作为植物杀螺药物的成分组成... 油茶枯饼是油茶提油后的主要副产物,加强其综合利用,是提高油茶产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分析钉螺的生活习性和危害性、当前常用灭螺药物的种类和使用剂量及灭螺机理,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油茶枯饼作为植物杀螺药物的成分组成、资源现状、价格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枯饼 钉螺 抑螺药物 灭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兴林抑螺生态工程建设,实现江西血吸虫病的可持续防治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国华 舒洪岚 +2 位作者 徐林初 楼浙辉 徐素芬 《江西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44-46,共3页
从5个方面论述了兴林抑螺生态工程是实现血吸虫病可持续防治的有效途径,即①改变钉螺生境,抑制钉螺孳生,控制血吸虫病流行;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农民的作业方式,减少感染血吸虫病的机会;③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增强控制血吸虫的能力;④... 从5个方面论述了兴林抑螺生态工程是实现血吸虫病可持续防治的有效途径,即①改变钉螺生境,抑制钉螺孳生,控制血吸虫病流行;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变农民的作业方式,减少感染血吸虫病的机会;③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增强控制血吸虫的能力;④提高农村劳力的吸纳能力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粮食生产;⑤改善疫区的生态环境、确保疫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了加速兴林抑螺生态工程的建设,实现血吸虫的有效防治和疫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4条对策:①加强对兴林抑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②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③依靠科技,确保质量;④拓宽经营体制,调动社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工程 兴林抑螺 血吸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箱截螺技术试验研究
14
作者 王继保 张英克 +1 位作者 陈和春 刘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105,110,共4页
拦网防止钉螺扩散的方法存在着网孔易很快被河流中的漂浮物堆积,影响河渠的泄流能力,需经常清理或更换的缺点,给实际工程中的管理运行造成了不便。针对此问题,提出改进拦网通过网箱截螺的方法。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对比急流、缓流水流条... 拦网防止钉螺扩散的方法存在着网孔易很快被河流中的漂浮物堆积,影响河渠的泄流能力,需经常清理或更换的缺点,给实际工程中的管理运行造成了不便。针对此问题,提出改进拦网通过网箱截螺的方法。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对比急流、缓流水流条件下的网箱对钉螺载体的拦截效果,研究发现网箱拦网式截螺法具有较好的拦截钉螺载体效果,既有防止钉螺扩散的作用,同时又有"堵而不死"的特点,不会堵塞河渠,使河渠基本上保持畅通。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扩散 截螺措施 网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钉螺生境指示植物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俊明 周金星 +1 位作者 费世民 刘国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9,共6页
文章以四川仁寿山丘疫区157个样方钉螺密度、草本层特征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X2分统计度量、Ocihiai、Dice、Jaccaed、Pccc等系列技术分析法,研究了钉螺生境指示植物及其种间联结度。结果显示:在85个草本群落中,与钉螺有极显著正... 文章以四川仁寿山丘疫区157个样方钉螺密度、草本层特征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X2分统计度量、Ocihiai、Dice、Jaccaed、Pccc等系列技术分析法,研究了钉螺生境指示植物及其种间联结度。结果显示:在85个草本群落中,与钉螺有极显著正连接的有水芹、水金凤、毛茛、拉拉藤、空心莲子草、广布野豌豆6种,显著正连接的有五朵云、蜈蚣草、碎米荠、葎草等4种;有极显著负连接的有野蔷薇、苔草、金星蕨等3种,显著负连接的种类有凤尾蕨1种;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土地利用类型是决定钉螺分布密度的两大关键因子;Ocihiai、Dice、Jaccaed、Pccc种间系数达到一定阈值才能达到正连接或负连接的水平,四个系数与X2拟合均呈线抛物线关系;钉螺生境可分划分为极度适生、一般适生与不适生三类,后者是前者退化与灭螺改造的结果;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改造效果可用钉螺不适生来描述,其标志为正连接指示植物消失而负连接指示植物出现,钉螺指示植物可用于作钉螺生境识别,也可用作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模式林的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钉螺生境 指示植物 山丘疫区 种间连结性 血防林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饼粕抑螺效果研究
16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7 位作者 刘宗传 彭邵锋 陈祥麟 王湘南 杨小胡 陈隆升 王瑞 罗健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6期17-19,共3页
采用浸杀和喷杀方法开展油茶饼粕抑螺试验,结果表明:油茶饼粕的茶皂素含量为14.8%。以油茶饼粕10.0 mg/L室内浸杀钉螺2 d和3 d,钉螺死亡率均达100%,浸杀抑螺效果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以油茶饼粕4.0 g/m2和8.0 g/m2室内喷杀钉螺7... 采用浸杀和喷杀方法开展油茶饼粕抑螺试验,结果表明:油茶饼粕的茶皂素含量为14.8%。以油茶饼粕10.0 mg/L室内浸杀钉螺2 d和3 d,钉螺死亡率均达100%,浸杀抑螺效果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以油茶饼粕4.0 g/m2和8.0 g/m2室内喷杀钉螺7 d,钉螺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84%和100.0%,杀螺效果与氯硝柳胺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饼粕 抑螺效果 钉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林抑螺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兴宜 唐万鹏 +1 位作者 姜德鸿 郑兰英 《湖北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营造抑螺防病林现已成为预防血吸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抑螺防病林生态系统与抑螺植物对钉螺生存及体内糖原、蛋白质、氨基酸、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兴林抑螺机理研究方向。
关键词 抑螺防病林 抑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洲滩杨树人工林对钉螺孳生的影响
18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2 位作者 唐洁 吴敏 杨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2,共5页
为探讨修枝强度、林农间种、异龄林等因素对洞庭湖洲滩钉螺孳生的影响,对拐棍洲有螺滩地杨树人工林的螺情分布进行了长期定点调查。结果表明:4年生杨树林,修枝次年林分内的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修枝当年,其中1/3修枝强度次年林... 为探讨修枝强度、林农间种、异龄林等因素对洞庭湖洲滩钉螺孳生的影响,对拐棍洲有螺滩地杨树人工林的螺情分布进行了长期定点调查。结果表明:4年生杨树林,修枝次年林分内的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修枝当年,其中1/3修枝强度次年林分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较修枝当年分别降低了68.00%和80.80%。林农间种的杨树林较翻耕不种和不耕不种的杨树林抑螺效应显著,翻耕而不间种的杨树林,活螺框出现率与不耕不种的1年生杨树林一样,但活螺密度却较不耕不种下降了47.20%。异龄林营造后,活螺密度大致呈下降趋势,营造后的第2、3、4年时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分布较营造当年下降73.33%、50.00%、77.67%和75.96%、43.94%、83.85%。林分郁闭后,全面翻垦的林分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比不翻垦的林分低直至趋于零。除了高程(32.64m)较高的林分外,其他高程全耕不种林分内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低于全垦间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钉螺 洞庭湖洲滩 抑螺效应 修枝强度 异龄林 林农复合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螺池的拦螺墙布置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童凡 魏国远 +1 位作者 王家生 何碧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5,共3页
沉螺池是水利血防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它是沉集和拦截水流中钉螺的建筑物,沉螺池内设置拦螺墙是近几年才实施的措施,作用在于提高拦螺效果。该措施实践时间不长,同时拦螺墙占了部分过水面积,水流通过此断面后流速较大,流态较复杂。为观... 沉螺池是水利血防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它是沉集和拦截水流中钉螺的建筑物,沉螺池内设置拦螺墙是近几年才实施的措施,作用在于提高拦螺效果。该措施实践时间不长,同时拦螺墙占了部分过水面积,水流通过此断面后流速较大,流态较复杂。为观察沉螺池中设置拦螺墙的阻螺效果及其对水流结构的影响并对其设计提出优化,进行了大量水槽试验。每次试验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研究拦螺墙相对开度和断面平均流速等因素对沉螺池拦螺效果的影响,并分别试验了设置1道拦螺墙和2道拦螺墙的效果。试验表明:拦螺墙可以有效拦阻水面漂浮物,但是水流通过拦螺墙后流态会发生显著变化,在拦螺墙下游形成一定长度的回流区,长度与拦螺墙相对开度、水流流速等因素有关。挟带钉螺的水流通过拦螺墙后进入回流区,流态紊乱,流速增大,对钉螺的沉落造成困难。建议仅设置一道拦螺墙,并且应该设置在沉螺池上游尽量靠近进水口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螺池 拦螺墙 回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浸泡液对椎实螺杀灭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兵 赵平 +3 位作者 陈娟 李丽 李树荣 邹丰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69-4070,共2页
[目的]选用紫茎泽兰浸泡液作用于椎实螺,观察其对椎实螺的杀灭效果,为灭螺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茎泽兰的根、茎、叶、花,各自配制成5个浓度梯度的浸泡液,作用于椎实螺,在不同时间段记录椎实螺死亡情况。[结果]椎实螺放入... [目的]选用紫茎泽兰浸泡液作用于椎实螺,观察其对椎实螺的杀灭效果,为灭螺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茎泽兰的根、茎、叶、花,各自配制成5个浓度梯度的浸泡液,作用于椎实螺,在不同时间段记录椎实螺死亡情况。[结果]椎实螺放入紫茎泽兰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浸泡液中,均有明显的上爬现象。各类型浸泡液组内杀灭钉螺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叶和花浸泡液较根和茎的浸泡液杀灭效果好,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和茎浸泡液均在椎实螺浸泡48 h后,开始出现死亡;叶和花组在浸泡6 h后就出现了少量的死亡,叶浸泡液在作用48 h达到死亡高峰,花浸泡液在作用12 h到达死亡高峰。[结论]紫茎泽兰对椎实螺具有杀灭效果,可作为潜在的植物性灭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椎实螺 杀灭效果 灭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