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line置换液与生理盐水在血液透析滤过回血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祝喜鹰 刘金凤 肖静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7期2370-2372,共3页
[目的]探讨On-line置换液与生理盐水在血液透析滤过(HDF)病人回血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0例规律HDF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方法,每例病人每周依次采用On-line置换液和生理盐水回血,比较回血过... [目的]探讨On-line置换液与生理盐水在血液透析滤过(HDF)病人回血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0例规律HDF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方法,每例病人每周依次采用On-line置换液和生理盐水回血,比较回血过程中残余血量、静脉壶液体温度、护士的工作量及经济效益。[结果]采用On-line置换液回血法残余血量及回血后静脉壶温度分别为(1.89±0.91)mL,(33.36±0.15)℃,而采用生理盐水法为(2.88±0.23)mL、(27.13±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透析器凝血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采用On-line置换液回血时护士工作量减少,回血液体成本降低。[结论]应用接近生理温度的On-line置换液回血能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路管残余血量,增加病人舒适感,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机血透析滤过 体回血 on-line置换液 生理盐水 残余血量 工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line血液透析滤过机制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置换液 被引量:5
2
作者 许元文 李志坚 +6 位作者 梁艳冰 冯婉娜 毛海萍 吴培根 沈清瑞 李幼姬 余学清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S003-S004,共2页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近年急救医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广泛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等的治疗抢救[1,2].CRRT需要大量的透析液和置换液,市售的血液净化置换液或透析液均...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近年急救医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广泛应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等的治疗抢救[1,2].CRRT需要大量的透析液和置换液,市售的血液净化置换液或透析液均为乳酸盐或醋酸盐溶液,危重病人和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不适宜使用.因此,大多数医院采用床旁即配即用的碳酸氢盐溶液[2,3].床旁配制液体大大增加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配液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增加病人感染的机会.我们利用On-line血液透析滤过机AK-100Ultral(Gambro公司)进行模拟血液滤过,制备CRRT置换液,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置换 肾脏替代治疗 CR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定容封闭体气层气液重力置换规律研究
3
作者 李中 谢仁军 +3 位作者 殷志明 罗洪斌 蔡文军 田得强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9,F0003,共11页
在裂缝性气层钻进过程中,气液重力置换问题频发,严重威胁钻井安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裂缝性定压气层,对定容封闭体气层气液重力置换问题研究较少。为此,研制了井筒-裂缝气液两相流体耦合流动可视化试验装置,开展了裂缝性定容封闭体... 在裂缝性气层钻进过程中,气液重力置换问题频发,严重威胁钻井安全,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裂缝性定压气层,对定容封闭体气层气液重力置换问题研究较少。为此,研制了井筒-裂缝气液两相流体耦合流动可视化试验装置,开展了裂缝性定容封闭体气液重力置换模拟试验,分析了裂缝开度、井底压差、钻井密度和黏度对气液重力置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井底压差是影响气液流动状态的主导因素,随着地层能量被释放,井底欠压差越来越小,井底会经历由气侵到气液重力置换,再到井漏的转化;气液重力置换只在一定的压差范围内出现,井底欠压差越大,气侵速率越大,漏失速率越小;裂缝开度和密度越大,气侵速率和漏失速率也越大;随着钻井液黏度升高,气侵速率和漏失速率显著降低。据此建立了气侵速率和漏失速率的多因素经验预测模型,明确气侵与漏失的主控因素分别是井底压差和裂缝开度,并提出了气液重力置换的防控方法。研究结果为钻遇裂缝性定容封闭体气层时的井筒流动安全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气层 定容封闭体 重力置换 井底压差 裂缝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与纳米乳液疏水缔合自组装页岩油水平井用超分子压裂液
4
作者 薛小佳 刘晓庆 +5 位作者 王德玉 武安安 吴江 王晨 李昌恒 彭长江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5,共9页
针对常规滑溜水压裂液难以进入页岩储层的微-纳孔喉,携砂能力、补能效果和渗吸效率较差的问题,通过研发季铵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减阻剂(RW)和阴-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α-烯烃磺酸盐的混合物)纳米乳液(DO-2),利用... 针对常规滑溜水压裂液难以进入页岩储层的微-纳孔喉,携砂能力、补能效果和渗吸效率较差的问题,通过研发季铵型两性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减阻剂(RW)和阴-非离子复配表面活性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α-烯烃磺酸盐的混合物)纳米乳液(DO-2),利用疏水缔合作用实现聚合物与纳米乳液分子间的自组装,得到适用于页岩油体积压裂的超分子压裂液体系。其中,滑溜水配方为0.1%DO-2+0.1%RW,携砂液配方为0.1%DO-2+0.3%RW。通过静态吸附量、接触角、减阻率、残渣量和岩心渗透率等参数的测定,评价了纳米乳液和超分子压裂液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乳液粒径小(约10 nm),在岩心表面的吸附损耗(约1 mg/g)较低,润湿反转能力较好,可将油湿岩心表面的接触角由126°增至154°,因而能顺利进入致密储层深部的纳米孔喉,具备良好的渗吸置换驱油潜力。通过调整减阻剂RW的浓度实现在线变黏,简化作业流程。超分子压裂液具有低摩阻(减阻率>70%)、润湿改性能力强(油滴接触角增幅超30°)、残渣含量低(携砂液残渣含量低至25 mg/L)、储层基质伤害小(携砂液破胶液岩心伤害率仅为15.2%)等特点。2021—2023年,该超分子压裂液在庆城页岩油规模应用208口井,单井初期产量由12.6 t/d提高至14.0 t/d,平均见油返排率由10.5%降至7.1%,提产增效效果显著。该技术可为其他同类非常规页岩油藏高效开发提供示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水平井 超分子压裂 纳米乳 表面活性剂 疏水缔合 渗吸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液性质及界面蛋白胆盐置换的影响
5
作者 葛鸽 林立 +1 位作者 郑家宝 孙为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2,共7页
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茶多酚提取物修饰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水包油乳液,考察大豆分离蛋白乳液的界面张力、蛋白吸附比例、乳液粒径以及Zeta电位等性质变化,探究茶多酚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液性质和界面蛋白置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茶多酚后... 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茶多酚提取物修饰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水包油乳液,考察大豆分离蛋白乳液的界面张力、蛋白吸附比例、乳液粒径以及Zeta电位等性质变化,探究茶多酚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液性质和界面蛋白置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茶多酚后,大豆分离蛋白的界面张力升高;大豆分离蛋白溶液(1%,质量分数)按照9∶1(质量比)与大豆油混合后,经过高速剪切和超声制备成水包油乳液,添加茶多酚制备的乳液稳定性提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当茶多酚添加量为0.04%时,乳液平均粒径从1.702μm显著下降至1.203μm(P<0.05),乳液的蛋白吸附比例从9.22%显著上升至20.68%(P<0.05),Zeta电位绝对值从25.7 mV显著上升至27.1 mV(P<0.05);大豆分离蛋白在油-水界面上具有抗胆盐置换的特性,由茶多酚修饰的大豆分离蛋白更加难以被胆盐置换,这可能是添加茶多酚后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较强的静电相互作用以及较厚的界面层导致的。肠道中的脂质消化是界面过程,探究脂滴界面上蛋白与胆盐的置换反应对研究脂质代谢和食品精准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大豆分离蛋白 胆盐置换 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置换法测量多孔滤膜孔隙率的方法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泽亮 潘献辉 +4 位作者 张艳萍 郝军 王旭亮 李宗雨 赵静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孔隙率是多孔膜材料的重要技术参数,与其渗透过程密切相关.气-液置换法在常温条件下操作,可测得多孔膜通孔的孔隙率,能准确表征多孔膜的渗透性能.本文阐述了气-液置换法测试多孔膜孔隙率的测试原理和实验方法,并进一步开展了该方法对不... 孔隙率是多孔膜材料的重要技术参数,与其渗透过程密切相关.气-液置换法在常温条件下操作,可测得多孔膜通孔的孔隙率,能准确表征多孔膜的渗透性能.本文阐述了气-液置换法测试多孔膜孔隙率的测试原理和实验方法,并进一步开展了该方法对不同材料膜、不同孔径膜、不同测试液体等普适性和方法精密度、方法比对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原理科学、操作简单、精密度高,是适用于各种材质、不同种类、不同孔径大小多孔膜孔隙率测试的普适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置换 多孔膜 孔隙率 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心脏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
7
作者 王月好 蒋钦 李骄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心脏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53例,使用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B组55例,使用含血St.Th... 目的:比较两种心脏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53例,使用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B组55例,使用含血St.Thomas液。比较两组体外循环术中情况如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灌注次数、心脏复跳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主动脉阻断前以及术后2、12、24、48、72 h时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转流过程中血K^(+)、Na^(+)浓度,手术前后心排量与心指数,术后24 h多巴胺的用量及并发症等。结果:A、B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灌注次数少于B组,心脏复跳时间短于B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B组(P<0.05);A组术后2、12、24、48 h时血清cTnⅠ、CK-MB、BNP、HFABP、MDA水平低于B组,SOD水平高于B组(P<0.05);A组转流中、转流后即刻血K^(+)、Na^(+)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2、24 h心排量与心指数高于B组(P<0.05);A组术后24 h多巴胺用量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vs 21.8%,P=0.240)。结论:相较于含血St.Thomas液,HTK液应用于体外循环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保护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心肌保护 心脏停搏 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 St.Thom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子川地区长6储层压裂液原位置换原油
8
作者 柏浩 周福建 +4 位作者 吴俊霖 丁志远 杨飒飒 盛连奇 姚二冬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6-404,共9页
杏子川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具有含油饱和度低、油湿性强,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为0.10~1.0 mD)等特征。常规压裂液体系润湿改性能力弱、渗吸置换效果差,亟需研究具有渗吸提采功能的压裂液。借助了核磁共振T_(2)谱手段,测试了不同组成和配比的... 杏子川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具有含油饱和度低、油湿性强,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为0.10~1.0 mD)等特征。常规压裂液体系润湿改性能力弱、渗吸置换效果差,亟需研究具有渗吸提采功能的压裂液。借助了核磁共振T_(2)谱手段,测试了不同组成和配比的化学剂对长6储层岩心内微-纳孔径原油的动用能力,并探究了压裂液原位置换原油的影响因素及其渗吸机理。结果表明:带负电的阴离子试剂AX-2更适合动用长6低含油饱和度储层,0.10%AX-2渗吸采收率大于30%,纳米小孔与微米大孔动用程度分别为42.08%与22.62%;将表面活性剂AX-2复配成为10 nm尺寸的纳米乳液AX-1,抗吸附能力更强,动用效果更佳,纳米孔与微米孔动用程度可提升至58.26%与29.70%;界面张力为1.5 mN/m时AX-1最适合动用长6储层原油,此时液体具有较高的渗吸动力与原油剥离能力。优选体系复配后现场压裂稳定,试油效果良好,平均日产油量超过2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含油饱和度 纳米乳 核磁T2谱 渗吸置换 长6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低铜萃余液铜回收研究
9
作者 刘琦 孙贯永 +3 位作者 郭持皓 梁东东 李拓夫 袁朝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3,共7页
浸出—萃取—反萃—电积工艺中,残留在萃余液中的铜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针对现有研究在机理和产物形貌方面分析的不足,开展了置换法从高铁低铜萃余液中回收铜的研究。系统考察时间、温度、加料方式、铁粉用量等条件对置换效果的影响,... 浸出—萃取—反萃—电积工艺中,残留在萃余液中的铜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针对现有研究在机理和产物形貌方面分析的不足,开展了置换法从高铁低铜萃余液中回收铜的研究。系统考察时间、温度、加料方式、铁粉用量等条件对置换效果的影响,实现了铜的高效置换回收。研究表明:在20℃机械搅拌30 min条件下,一次加入用量为Cu^(2+)完全反应所需理论用量7倍的铁粉,Cu^(2+)和Fe^(3+)的转化率分别为99.96%和95.86%,而H+转化率仅为2.37%。对试验结果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反应的优先顺序和限度与热力学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产物铜形貌表征分析表明,产物海绵铜主要由海绵状和类球状两种结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回收 萃余 置换 海绵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裂缝试验装置的液液重力置换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侯绪田 赵向阳 +3 位作者 孟英峰 杨顺辉 李皋 刘文臣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6,共7页
为了解裂缝性地层发生液液置换过程中流体在裂缝中的真实流动形态,通过扫描现场实际露头裂缝,构建了真实的裂缝空间,根据裂缝性地层液液重力置换机理,利用可视化井筒-地层耦合流动试验装置进行了钻井液与模拟地层流体的可视化重力置换试... 为了解裂缝性地层发生液液置换过程中流体在裂缝中的真实流动形态,通过扫描现场实际露头裂缝,构建了真实的裂缝空间,根据裂缝性地层液液重力置换机理,利用可视化井筒-地层耦合流动试验装置进行了钻井液与模拟地层流体的可视化重力置换试验,分析了裂缝宽度、井口回压、钻井液密度、钻井液黏度和地层流体黏度对定容性地层液液置换量的影响规律,并根据量纲分析理论回归了置换量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裂缝宽度、井口回压和钻井液密度增大,置换速率和置换量均增大;钻井液和地层流体黏度升高,置换速率和置换量均减小;循环当量密度相同时,采用低密度钻井液加回压的方式,置换量较小。这表明,裂缝两端的压差是发生液液置换的主要原因,而钻井液与地层流体的密度差与黏度差是导致裂缝两端产生压差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地层 重力置换 置换机理 室内试验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志玉 高唱 +2 位作者 王景周 王琳 周红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544-1544,1548,共2页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置换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8例脑室出血体会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晓新 张稳定 +1 位作者 徐聪楠 林协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4-245,共2页
严重脑室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手术效果差,现国内多数单位采用脑室持续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此类患者。我科1996年2月~1997年2月对8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合常规治疗,也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严重脑室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手术效果差,现国内多数单位采用脑室持续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此类患者。我科1996年2月~1997年2月对8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结合常规治疗,也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确诊,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腰穿 脑脊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铁粉从酸性淋洗液中置换金银铜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柳林 王威 +2 位作者 孙启亮 刘红召 曹耀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4-477,共4页
研究了用铁粉从某黄金冶炼渣氯化焙砂淋洗液中置换回收金、银、铜,考察了铁粉用量、置换时间、温度对金、银、铜置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粉用量9g/L、反应时间50min、温度60℃条件下,溶液中金、银、铜置换率分别达98.51%、98.85%和9... 研究了用铁粉从某黄金冶炼渣氯化焙砂淋洗液中置换回收金、银、铜,考察了铁粉用量、置换时间、温度对金、银、铜置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铁粉用量9g/L、反应时间50min、温度60℃条件下,溶液中金、银、铜置换率分别达98.51%、98.85%和96.51%,置换回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渣 氯化焙烧 淋洗 铁粉 有价金属 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法测定汽液平衡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星风 段晓斌 韩世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741-746,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不分析组成测定汽液平衡的新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建立在流动体系稳态物料守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配制溶液与汽液平衡测定仪的平衡汽相(或液相)浓度区溶液的等量置换,测定已知浓度所对应的露点(或泡点)温度.本工作导出了该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不分析组成测定汽液平衡的新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建立在流动体系稳态物料守恒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配制溶液与汽液平衡测定仪的平衡汽相(或液相)浓度区溶液的等量置换,测定已知浓度所对应的露点(或泡点)温度.本工作导出了该方法的置换量方程,探讨了置换法的实现问题,给出适于该方法的仪器,并测定了一些体系的稀溶液泡点、端值和露点线;数据与平行方法的测定结果比较,一致性良好,由此初步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 测定 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钯置换后液中碲的还原反应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意文 何强 +2 位作者 王日 汪秋雨 黄绍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5-38,共4页
以二氧化硫为还原剂,对铂钯置换后液中碲的还原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往铂钯置换后液中添加盐酸使其Cl-浓度增加至1.0mol/L后,于75℃通入2h的二氧化硫,可将反应液中99%以上的碲还原沉淀,所得粗碲粉中碲含量在90%以上、杂质含量低。碲... 以二氧化硫为还原剂,对铂钯置换后液中碲的还原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往铂钯置换后液中添加盐酸使其Cl-浓度增加至1.0mol/L后,于75℃通入2h的二氧化硫,可将反应液中99%以上的碲还原沉淀,所得粗碲粉中碲含量在90%以上、杂质含量低。碲的还原沉淀效果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液酸度的提高而增大,碲的还原反应是准一级反应,且反应属动力学控制。另外,提出了二氧化硫还原碲的反应机理模型,H+和Cl-都是二氧化硫还原碲的催化剂,都有利于将亚碲酸转变成氯化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钯置换 二氧化硫 还原 催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置换式实心柱塞小直径抽油泵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民政 程天才 +2 位作者 曾宪来 王新民 董康兴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5-80,共6页
针对低产油井常规抽油泵供采不平衡、泵效低及能耗大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泵径为25mm的气液置换式实心柱塞小直径抽油泵。该泵采用实心柱塞结构,能够防止阀罩断裂造成的柱塞断脱事故;在泵筒上增设了气液置换装置,降低了泵腔内的气液比,消... 针对低产油井常规抽油泵供采不平衡、泵效低及能耗大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泵径为25mm的气液置换式实心柱塞小直径抽油泵。该泵采用实心柱塞结构,能够防止阀罩断裂造成的柱塞断脱事故;在泵筒上增设了气液置换装置,降低了泵腔内的气液比,消弱了气体影响,提高了泵效,更加适应低产井和沉没度低等供液能力差的工况。同时,利用CFD软件对抽油泵气液置换腔和分流器进行了流体仿真分析,对出油阀罩进行了强度分析,验证了其结构合理性。现场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后的平均泵效相对试验前提高了约7. 3%,合理调节抽汲参数后泵效能够超过70%。气液置换式实心柱塞小直径抽油泵能够满足低产油井的生产需求,为小直径抽油泵采油技术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油井 小直径抽油泵 置换 CFD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法在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覃 施辉 +4 位作者 陈军 王富元 司宪平 郭秀元 王富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54-355,共2页
脑脊液置换法在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中的应用陈覃施辉陈军王富元司宪平郭秀元王富英我院1989年11月至1996年10月采用敏感抗生素溶液置换感染性脑脊液的方法,治疗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22例,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 脑脊液置换法在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中的应用陈覃施辉陈军王富元司宪平郭秀元王富英我院1989年11月至1996年10月采用敏感抗生素溶液置换感染性脑脊液的方法,治疗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22例,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科手术 手术后 颅内感染 脑脊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型原发脑室出血30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建刚 魏树亭 李会军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5期286-287,共2页
目的 :观察单纯腰椎穿刺 (腰穿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部分脑室型原发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设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8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 2 4h内施行第一次腰穿脑脊液置换术 ,qd ,共 3~ 5次。结果 :治疗组... 目的 :观察单纯腰椎穿刺 (腰穿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部分脑室型原发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设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8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在 2 4h内施行第一次腰穿脑脊液置换术 ,qd ,共 3~ 5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78.6 %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采用单纯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部分脑室型原发脑室出血疗效好 ,且简便安全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穿 脑脊置换 脑室出血 原发 脑室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持续外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贤先 陈景武 刘洪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脑室出血铸型 脑室持续外引流 脑脊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脑脊液等量置换及椎管内尿激酶注射救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耿黎明 苗今乐 +1 位作者 许建军 张彩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97-399,共3页
目的 探索救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经头颅螺旋CT或磁共振成像及腰穿确定 ,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应用常规降颅压及止痛无效的 2 8例SAH患者 ,用大剂量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和椎管内尿激酶注射治疗 ,并与对... 目的 探索救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经头颅螺旋CT或磁共振成像及腰穿确定 ,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应用常规降颅压及止痛无效的 2 8例SAH患者 ,用大剂量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和椎管内尿激酶注射治疗 ,并与对照 1组单纯大剂量脑脊液置换 10例和对照 2组单纯小剂量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 12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 18例即刻 (1h)、2 4h、72h、5d症状明显减轻至消失 ,72h缓解 2 7例 (96 .4 %)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速发或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CVS)现象。对照 1组 10例 72h缓解 6例 (6 0 %) ,1例发生迟发性CVS征象 ,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对照 2组 2例 2 4h内症状明显减轻 ,72h基本缓解 ,其他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均在 72h以上 ,最长持续达 1周 ,4例 (33%)发生迟发性CVS ,死亡 2例。结论 应用大剂量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可快速消除SAH患者之急性症状 ,对CVS也有较好治疗和预防作用 ,而早期加用小剂量尿激酶椎管内注射 ,可以明显提高以上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 脑脊 等量置换 椎管内 尿激酶 注射 救治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研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