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C谐振的无线无源应变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豆刚 蒋洪川 +1 位作者 张万里 彭斌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87-1690,共4页
研究一种平面螺旋电感和叉指电容并联结构的LC谐振无线无源应变传感器,利用LC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对不同应变的响应来表征传感器的应变特性,采用电感耦合的方式来实现无线检测。结果显示LC应变传感器的谐振频率随外加张应变增加而降低,... 研究一种平面螺旋电感和叉指电容并联结构的LC谐振无线无源应变传感器,利用LC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对不同应变的响应来表征传感器的应变特性,采用电感耦合的方式来实现无线检测。结果显示LC应变传感器的谐振频率随外加张应变增加而降低,沿电容电极长度方向谐振频率变化对应变的响应灵敏度约为0.3 kHz/με,垂直于电容电极长度方向约为0.2 kHz/μ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无线传感器 应变 无线检测 平面螺旋电感 叉指电容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B技术的延时线设计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肖欢 赵治华 +2 位作者 李毅 唐健 李文禄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2,共6页
为了设计大功率低损耗的延时线,提出了用多股窄印制线并行绕制替代单股印制线绕制、在某些特定位置将并绕的多股印制线交叉换位的多层PCB螺旋电感的设计方法,并用该电感和电容模拟电缆的分布参数电感和电容制作延时线。通过多股并绕交... 为了设计大功率低损耗的延时线,提出了用多股窄印制线并行绕制替代单股印制线绕制、在某些特定位置将并绕的多股印制线交叉换位的多层PCB螺旋电感的设计方法,并用该电感和电容模拟电缆的分布参数电感和电容制作延时线。通过多股并绕交叉换位的方式可以增加电感的有效截面积,减小电感的涡流损耗,有效提高电感的品质因数。测试结果表明:该螺旋电感的品质因数在短波频段内有较大提高。利用该螺旋电感制作的200ns延时线在通1A电流50 W功率时,延时性能好、驻波比小、衰减量小,满足大功率低损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电感 延时线 分布参数模型 印制板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平面螺旋电感的等效电路模型和参数提取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志忠 殷晓星 +1 位作者 崔铁军 洪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7-783,共7页
针对螺旋电感传统等效电路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形式的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该等效电路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出电感参数随频率变化的实际效应,可适用于从低频到自谐振频率的宽频带范围。同时,应用电磁场全波分析方法对CMOS工艺下平... 针对螺旋电感传统等效电路模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形式的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该等效电路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出电感参数随频率变化的实际效应,可适用于从低频到自谐振频率的宽频带范围。同时,应用电磁场全波分析方法对CMOS工艺下平面螺旋电感进行仿真分析。从得到的散射参数中提取电感L、Q值及自谐振频率。基于参数优化和曲线拟合技术,给出了等效电路模型中各个元件值的多变量闭合表达式。这些表达式可方便地用于集成电路的设计和优化,从而提高电路设计的性能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集成电路 螺旋电感 电路模型 参数提取 CMOS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储能密度电感的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臻 于歆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25-129,共5页
电感作为电感储能型脉冲电源的核心元件,其结构及参数直接影响脉冲电源的性能指标。电感设计的关键环节是获得最高的储能密度,Brooks线圈等高品质因数电感虽然具有高储能密度,但是由于在计算电感储能密度时,电感体积的计算方法不同,导... 电感作为电感储能型脉冲电源的核心元件,其结构及参数直接影响脉冲电源的性能指标。电感设计的关键环节是获得最高的储能密度,Brooks线圈等高品质因数电感虽然具有高储能密度,但是由于在计算电感储能密度时,电感体积的计算方法不同,导致由给定材料绕制的Brooks线圈并不一定具有最高的储能密度。本文电感设计时基于空心平面螺旋型线圈,通过分析给定范围内的线圈参数,计算并寻找具有最高储能密度的电感。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最后,比较了该方法的寻优结果与Brooks线圈参数,验证了该方法在寻找高储能密度电感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 储能密度 Brooks 线圈 空心平面螺旋型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化镓衬底上螺旋电感的建模和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志忠 殷晓星 +1 位作者 崔铁军 洪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4期39-43,共5页
针对砷化镓(GaAs)衬底上螺旋电感提出了一种改进形式的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该等效电路模型能很好地表征螺旋电感的高频效应。同时,应用电磁场全波分析方法对螺旋电感进行仿真,并分析各参数对电感性能的影响。从得到的散射参数中提取... 针对砷化镓(GaAs)衬底上螺旋电感提出了一种改进形式的集总参数等效电路模型,该等效电路模型能很好地表征螺旋电感的高频效应。同时,应用电磁场全波分析方法对螺旋电感进行仿真,并分析各参数对电感性能的影响。从得到的散射参数中提取出有效电感、Q值和自谐振频率。基于参数优化方法提取等效电路模型中各元件值,并利用曲线拟合技术给出其相应的闭合表达式。这些表达式可用于射频和微波集成电路的设计,从而提高电路设计的性能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 螺旋电感 电路模型 参数提取 砷化镓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最佳VFTO抑制效果的螺旋管式阻尼母线电感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细秀 冯晓彤 +5 位作者 胡云枫 完朋朋 王翰 冯宇 王欢 侯慧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12-2822,共11页
为解决螺旋管式阻尼母线(下简称阻尼母线)的设计问题,文章开展阻尼母线最佳抑制效果与阻尼母线电阻与电感的配合关系研究,通过对特快速暂态过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幅值和波前陡度抑制效果的分析,得到最佳抑制效果... 为解决螺旋管式阻尼母线(下简称阻尼母线)的设计问题,文章开展阻尼母线最佳抑制效果与阻尼母线电阻与电感的配合关系研究,通过对特快速暂态过压(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幅值和波前陡度抑制效果的分析,得到最佳抑制效果时电阻、电感参数的配合范围。因电感值决定了母线的加工方式,故重点讨论了电感的计算方法和影响电感大小的因素。分析高频和低频条件下螺旋管式阻尼母线磁链铰链情况的基础上,得到了采用场计算法来计算电感的具体实现方法。文章对特快速暂态过电流(very fast transient current,VFTC)波形进行拟合,并将其作为电感计算的激励。为得到频率、材料、匝距、匝数等因素对阻尼母线电感特性的影响,计算不同影响因素下阻尼母线的电感,采用最小二乘法对高频电感计算的离散结果进行拟合,并确定550kV电压等级最佳VFTO抑制效果下阻尼母线电感的取值范围。完成上述工作后,以550kV气体绝缘变电站(gas insulated substation,GIS)中加装的阻尼母线为例,对电阻和电感的匹配原则进行验证,分析了加装阻尼母线后VFT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R与L进行最佳参数配合条件下,可将VFTO的幅值从1.417降到0.8pu,波前陡度降低6kV/ns左右,击穿次数从11次降低到8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阻尼母线 抑制 电感 场计算 VF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兼容高Q值微机电系统悬浮片上螺旋电感 被引量:7
7
作者 卢冲赢 徐立新 +2 位作者 李建华 付博 欧修龙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4-639,共6页
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表面微加工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应用于无线电引信射频前端的CMOS兼容高Q值悬浮片上螺旋电感.电感的制作工艺在热预算和材料选择上均具有良好的CMOS兼容特性.通过采用铜金属悬浮线圈结构减小了片上螺旋电感损耗因... 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表面微加工技术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应用于无线电引信射频前端的CMOS兼容高Q值悬浮片上螺旋电感.电感的制作工艺在热预算和材料选择上均具有良好的CMOS兼容特性.通过采用铜金属悬浮线圈结构减小了片上螺旋电感损耗因素,显著提高了片上螺旋电感Q值.采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HFSS对该电感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完成了悬浮片上螺旋电感的制备并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所设计的CMOS兼容MEMS悬浮片上螺旋电感Q值在1~7.6GHz测量频段均大于20,在7.4 GHz频段最大值达到了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微机电系统 CMOS兼容工艺 悬浮片上螺旋电感 Q值 无线电引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CMOS行波放大器的设计和仿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富华 李征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781-1784,共4页
采用有耗片内螺旋电感和 0 .1 8μm CMOS工艺对集成行波放大器进行了设计 ,其仿真增益在 1 4GHz的频带内大于 1 5 d B.仿真了有耗片内螺旋电感的分布参数对放大器增益的影响 ,该仿真结果对放大器的设计和优化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关键词 集成CMOS行波放大器 设计 微波集成电路 增益 片内螺旋电感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无源压力传感器信号检测系统的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葛冰儿 梁庭 +3 位作者 洪应平 李晨 王伟 熊继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7045-7049,7066,共6页
非接触无源压力传感器信号检测系统利用电磁耦合原理实现了无源传感器信号的无线检测,克服了有线测量存在的安全性差、效率低等缺点。通过建立和分析该系统的互感模型,得知发射和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系数是影响信号传输效率的主要因素。... 非接触无源压力传感器信号检测系统利用电磁耦合原理实现了无源传感器信号的无线检测,克服了有线测量存在的安全性差、效率低等缺点。通过建立和分析该系统的互感模型,得知发射和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系数是影响信号传输效率的主要因素。为了实现系统的高效信号传输,应尽量提高互感系数。利用互感理论研究了两线圈的形状参数及耦合距离对两平行共轴矩形平面螺旋电感线圈的互感系数的影响,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为了使两线圈的耦合性能最好,两线圈的设计参数应相同,设计时应尽量使两线圈距离接近的同时,增大线圈的外边长和匝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非接触能量传输 互感系数 矩形平面螺旋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平面螺旋微电感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西宁 赵小林 +1 位作者 周勇 蔡炳初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应用Greenhouse法对RF平面螺旋微电感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探明了微电感品质因数Q值在高频域内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微电感金属层厚度、线宽、线间距及线圈数与RF平面螺旋微电感Q值的对应关系。研究发现,RF平面螺旋微电感的Q值在高频域内随频... 应用Greenhouse法对RF平面螺旋微电感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探明了微电感品质因数Q值在高频域内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微电感金属层厚度、线宽、线间距及线圈数与RF平面螺旋微电感Q值的对应关系。研究发现,RF平面螺旋微电感的Q值在高频域内随频率增加而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Q值存在峰值;微电感Q值在某一频率范围内随微电感金属层厚度、线宽的增加而增大;随线间距的增加,微电感的低频性能下降而高频(>1GHz)性能升高;当微电感直径一定时,随线圈数的增加,Q值有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微电感 Greenhouse法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与遗传算法在平面螺旋电感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宏建 李靖 +1 位作者 刘和光 姜景山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第11期38-42,共5页
文章通过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 (FDTD)算法与遗传算法 (GA)相结合进行平面螺旋电感设计。通过优化单元网格大小 ,可优化设计整个平面螺旋电感 (包含空气桥 )的结构尺寸。介绍了该方法既能够进行严格的电磁场求解 ,又可以避免繁杂的实验过... 文章通过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 (FDTD)算法与遗传算法 (GA)相结合进行平面螺旋电感设计。通过优化单元网格大小 ,可优化设计整个平面螺旋电感 (包含空气桥 )的结构尺寸。介绍了该方法既能够进行严格的电磁场求解 ,又可以避免繁杂的实验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遗传算法 平面螺旋电感 品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5GHz 0.18μm CMOS差分低噪声放大器的差分平面螺旋电感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占仓 方穗明 +1 位作者 高风 王占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07-111,共5页
针对射频应用的5GHz 0.18μm CMOS差分低噪声放大器,本文提出了一种差分平面螺旋电感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提出的电感模型进行参数计算和分析,可以实现差分电感的高准确度物理设计。与此同时,本文还提出几种对于该设计的优化方法:Q值迭代... 针对射频应用的5GHz 0.18μm CMOS差分低噪声放大器,本文提出了一种差分平面螺旋电感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提出的电感模型进行参数计算和分析,可以实现差分电感的高准确度物理设计。与此同时,本文还提出几种对于该设计的优化方法:Q值迭代优化、耦合系数近似等。最后,通过Momentum工具进行物理建模和电磁场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该设计的低噪声放大器的性能符合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螺旋电感 CMOS Q值 耦合系数 差分低噪声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线型电感器寄生电容有限元提取简化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尚斌 张佳佳 +2 位作者 韦莉 姚勇涛 张逸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02-3109,共8页
电感器寄生电容对电感器的高频特性与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有很大的影响。该文对电感器寄生电容的有限元法建模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电感器寄生电容等效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感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并论证了螺线型模型切割比例... 电感器寄生电容对电感器的高频特性与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有很大的影响。该文对电感器寄生电容的有限元法建模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电感器寄生电容等效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感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提出并论证了螺线型模型切割比例的选取原则。特别针对模型复杂、匝数较多的电感器结构,提出了基于低阶电容矩阵与高阶电容矩阵近似转换的寄生电容提取的简化方法。近似的原模型高阶电容矩阵可以通过合理有限元简化模型计算出的低阶电容矩阵转化得到,并有效降低了模型计算量。通过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线型电感器 寄生电容 简化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无源无线压力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谨 欧文 高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6,共3页
无源无线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应用在密闭和恶劣环境中的新型传感器。设计了一种通过电感耦合传输能量的传感器结构。该结构由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感形成串联回路,通过谐振频率的变化表征出被测环境量的变化。对该结构的尺寸参数做出了优化,... 无源无线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应用在密闭和恶劣环境中的新型传感器。设计了一种通过电感耦合传输能量的传感器结构。该结构由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感形成串联回路,通过谐振频率的变化表征出被测环境量的变化。对该结构的尺寸参数做出了优化,在工艺限制下获得了较高的Q值,并给出了制作该器件的工艺流程。理论上该传感器的灵敏度达到63.7 kHz/p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 无线 压力传感器 平面螺旋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衬底CMOS射频集成电路中金属厚度对平面螺旋电感Q值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雪芳 程东方 杨文荣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5-459,共5页
该文着重分析金属线厚度对Q值的影响.为此设计了三组电感,它们的金属线厚度分别为51、0和20μm,并用Ansoft HFSS软件进行FEM(finite element method)的仿真.仿真的结果表明,金属线厚度对电感Q值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感内径的大小... 该文着重分析金属线厚度对Q值的影响.为此设计了三组电感,它们的金属线厚度分别为51、0和20μm,并用Ansoft HFSS软件进行FEM(finite element method)的仿真.仿真的结果表明,金属线厚度对电感Q值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感内径的大小.因此当金属线厚度超过10μm时,通过进一步增加金属线厚度来改善Q值仍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螺旋电感 金属线厚度 串联电阻 Q值 RF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平面螺旋电感式微位移传感器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文卓 陈向东 丁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6年第6期66-68,共3页
基于平面螺旋电感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系统设计了一种以频率为输出的电感式微位移传感器,实现了电感式传感器的数字化输出与检测。系统主要由位移/电感转换模块、电感检测电路、差频模块、FPGA四部分组成,并在FPGA系统中搭... 基于平面螺旋电感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系统设计了一种以频率为输出的电感式微位移传感器,实现了电感式传感器的数字化输出与检测。系统主要由位移/电感转换模块、电感检测电路、差频模块、FPGA四部分组成,并在FPGA系统中搭建NIOSⅡ软核,对采集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实验证明:系统具有灵敏度高,温度稳定性好等特点,其测量范围为0~15 mm,在0~6 mm范围内,最大误差为0.03 mm,分辨率达到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螺旋电感 微位移传感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3P5609A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GHz CMOS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林 徐国栋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06-708,711,共4页
设计了一个共源-共源共栅的两级低噪声放大器,并且在两级之间采用了串联谐振回路来提高电路的性能。该电路采用TSMC0.18μmCMOS工艺,电源电压为1.8V。仿真结果显示,在2.45GHz的中心频率上,该电路能够提供26.92dB的正向增益及很好的输入... 设计了一个共源-共源共栅的两级低噪声放大器,并且在两级之间采用了串联谐振回路来提高电路的性能。该电路采用TSMC0.18μmCMOS工艺,电源电压为1.8V。仿真结果显示,在2.45GHz的中心频率上,该电路能够提供26.92dB的正向增益及很好的输入输出匹配,噪声系数为0.88dB,功耗为14.49mW,1dB压缩点为-9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噪声放大器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射频集成电路 螺旋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感设计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争 李哲英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7,共4页
分析了已有电感结构,提出了一种独特的高性能的优化方案,使得螺旋电感的品质因数和差分特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该优化设计尤其适合高性能全差分压控振荡器对高性能螺旋电感的需要。选取典型的单层正方形螺旋电感作为测试对象,工作频率2... 分析了已有电感结构,提出了一种独特的高性能的优化方案,使得螺旋电感的品质因数和差分特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该优化设计尤其适合高性能全差分压控振荡器对高性能螺旋电感的需要。选取典型的单层正方形螺旋电感作为测试对象,工作频率2.439 GHz,芯片面积最大值限定为250μm×250μm,最小线间距为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电感 对称结构 渐缩型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片上螺旋电感宽带物理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薇 王向展 +4 位作者 任军 杨帆 尤焕成 李竞春 杨谟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54-1257,共4页
针对高损耗硅衬底,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方法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计入了趋肤效应、邻近效应和衬底涡流损耗对螺旋电感串联电感Ls与串联电阻Rs频率特性的制约,并通过nπ等效电路结构模拟了寄生电容的分布特性,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片上螺... 针对高损耗硅衬底,基于部分元等效电路方法和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计入了趋肤效应、邻近效应和衬底涡流损耗对螺旋电感串联电感Ls与串联电阻Rs频率特性的制约,并通过nπ等效电路结构模拟了寄生电容的分布特性,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片上螺旋电感物理模型。通过与全波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在20GHz范围内由该模型导出的等效电感Leff,等效电阻Reff和Q值误差均在7%以内。该模型可望用于硅基射频集成电路中螺旋电感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螺旋电感 物理模型 何等效电路 邻近效应 涡流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TD模拟软件电磁建模模块的研究和实现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跃飞 李南 +1 位作者 李响 杨明武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1期24-26,29,共4页
FDTD算法(时域有限差分法)是解决电磁场问题的简单而有效的数值方法,在现有的计算条件下进行非均匀网格和均匀网格的生成以对目标物体建模是该算法的基本问题。本文介绍在直角坐标系下一种非均匀网格划分算法,并结合计算机可视化技术,... FDTD算法(时域有限差分法)是解决电磁场问题的简单而有效的数值方法,在现有的计算条件下进行非均匀网格和均匀网格的生成以对目标物体建模是该算法的基本问题。本文介绍在直角坐标系下一种非均匀网格划分算法,并结合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实现电磁建模可视化模块的设计。该建模模块用于进行目标物体的3D可视化建模和电磁学参数描述及仿真数据预处理。文中的例子说明该电磁学建模模块数据处理有高效性、可靠性及良好的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TD算法 网格生成 电磁学 建模模块 螺旋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