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橄榄良种豆果和尼Ⅰ在我国南方的引种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牛二利 李雪 +3 位作者 高耸 王伟 傅玉楼 朱申龙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17-922,共6页
为筛选适宜我国南方种植的油橄榄良种,进一步指导油橄榄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对2018年定植的2个油橄榄品种豆果和尼Ⅰ进行跟踪调查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豆果和尼Ⅰ均在定植2 a后始花始果,定植6 a后的株高分别为3.21和3.34 m,干径分别为8... 为筛选适宜我国南方种植的油橄榄良种,进一步指导油橄榄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对2018年定植的2个油橄榄品种豆果和尼Ⅰ进行跟踪调查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豆果和尼Ⅰ均在定植2 a后始花始果,定植6 a后的株高分别为3.21和3.34 m,干径分别为8.19和8.39 cm。豆果果重为1.34 g,属圆形品种,667 m^(2)鲜果产量为654.85 kg,橄榄油产量为68.76 kg,出油率和含油率分别为10.59%和14.90%。尼Ⅰ果重为4.24 g,属卵圆形品种,667 m^(2)鲜果产量为1050.00 kg,橄榄油产量为81.90 kg,出油率和含油率分别为7.89%和14.00%。豆果和尼Ⅰ压榨的橄榄油过氧化值均为0.067%,酸价分别为1.20和0.11 mg·g^(-1),豆果品种的橄榄油紫外吸光度D_(232)、D_(270)和ΔD_(270)依次为1.8711、0.2076和0.001,尼Ⅰ品种的橄榄油紫外吸光度D_(232)、D_(270)和ΔD_(270)依次为1.9340、0.2020和0.003,品质均达特级初榨橄榄油标准,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总脂肪酸的76.19%和78.18%。表明豆果和尼Ⅰ在我国南方山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橄榄油产量品质俱佳,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中国南方 良种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堰市油橄榄大粒横沟象发生调查及综合防治
2
作者 张丽 洪斌 +1 位作者 王瑞文 姜德志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62-264,共3页
大粒横沟象是威胁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基地的重要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油橄榄产业发展。采用林间调查法调查了湖北省十堰市大粒横沟象的形态特征、活动情况和危害方式,对大粒横沟象危害的树体采用噻虫啉和12%噻虫高氯氟50倍稀释液... 大粒横沟象是威胁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基地的重要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油橄榄产业发展。采用林间调查法调查了湖北省十堰市大粒横沟象的形态特征、活动情况和危害方式,对大粒横沟象危害的树体采用噻虫啉和12%噻虫高氯氟50倍稀释液喷施防治,取得较好效果。针对大粒横沟象的危害情况,从人工防治和化学防治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 大粒横沟象 发生调查 综合防治 湖北省十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林下套种淫羊藿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高瑞琴 胥玲花 +4 位作者 王惠明 杨永新 贾星宏 任苗 李国业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7期17-20,共4页
该文立足陇南地区优势产业现状,依托资源禀赋,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有效利用林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林地生产力、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等方法,从相关民生问题、科技需求、政策保障方面,对陇南地区油橄... 该文立足陇南地区优势产业现状,依托资源禀赋,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有效利用林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林地生产力、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等方法,从相关民生问题、科技需求、政策保障方面,对陇南地区油橄榄套种淫羊藿林下栽培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油橄榄套种淫羊藿无论从政策引导还是生长适宜性来看,都具有一定可行性,既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能拓宽林农致富渠道,可为陇南地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及淫羊藿林下仿野生栽培提供更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淫羊藿 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测定油橄榄品种的抗寒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令凡 李朝周 +2 位作者 回振龙 焦健 吕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对6个油橄榄品种进行低温胁迫(5、0、-5、-10℃)处理,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测定不同油橄榄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油橄榄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温度的不断降低而呈"S"型曲线变化,叶片伤害率变化趋势与叶片相对电导率... 对6个油橄榄品种进行低温胁迫(5、0、-5、-10℃)处理,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测定不同油橄榄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油橄榄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温度的不断降低而呈"S"型曲线变化,叶片伤害率变化趋势与叶片相对电导率基本一致;在相同处理温度下叶片伤害率和相对电导率有较大差异,间接反映了不同品种的抗寒性强弱,结合Logistic方程可计算油橄榄的半致死温度(LT50);油橄榄叶片SOD、POD、CAT酶活性随胁迫温度的降低总体上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皮削利的3种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6个品种的油橄榄抗寒性差异显著,由强到弱依次为皮削利>配多灵>莱星>阿斯>鄂植8号>佛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抗寒性 相对电导率 lOGISTIC方程 半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个油橄榄品种间叶片特性分析
5
作者 杜晋城 李欣欣 +2 位作者 王泽亮 叶敏 王丽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94-97,149,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四川盆地20个主栽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品种在相同生长环境下光照利用率强弱的关系,筛选盆地丘陵区现有资源中对光照利用率较强的品种。[方法]以四川盆地20个主栽油橄榄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外形指标、光合色素和叶片... [目的]比较研究四川盆地20个主栽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品种在相同生长环境下光照利用率强弱的关系,筛选盆地丘陵区现有资源中对光照利用率较强的品种。[方法]以四川盆地20个主栽油橄榄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外形指标、光合色素和叶片细胞结构等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同生境下科拉蒂(Coratina)叶面积最大,阿布桑娜(Arbosana)叶面积最小。阿布桑娜(Arbosana)、尼2(NikitskiiⅡ)、小苹果(Manzanilla)、皮瓜尔(Picual)、尼1(NikitskiiⅠ)、中山24(Zhongshan 24)和配多灵(Pendolino)叶片表皮细胞较薄,其中皮瓜尔(Picual)叶片表皮细胞最薄,阿布桑娜(Arbosana)次之。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共0.077~0.129和0.161~0.179 nm,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最高的品种是科拉蒂(Coratina),为0.502,鄂植(Ezhi 8)次之,为0.489,最低的是皮瓜尔(Picual),为0.352。叶片叶绿素a含量在0.85~1.50 mg/g,叶绿素b含量在0.41~0.97 mg/g,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在0.22~0.50 mg/g,20个品种中科拉蒂(Coratina)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最高,皮瓜尔(Picual)最低。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最高的品种为科拉蒂(Coratina),达到9.91μmol/(m^(2)·s),其次是鄂植(Ezhi 8),达到9.51μmol/(m^(2)·s),最低的品种是阿布桑娜(Ezhi 8),为2.99μmol/(m^(2)·s)。[结论]该研究结果一方面表明植物不同器官在形态发生方面对光的敏感性不同,另一方面也表明植物具有主动适应其生长环境光照条件的能力,其中科拉蒂(Coratina)、克罗莱卡(Koroneiki)、鄂植(Ezhi 8)、莱星(Leccino)、城固(Chenggu)、阿斯(Ascolana Tenera)和佛奥(Frantoio)适生性较强,而软阿斯(Ascolana Tenera)、小苹果(Manzanilla)、中山24(Zhongshan 24)、皮瓜尔(Picual)和阿布桑娜(Arbosana)的适生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光合特性 光照利用率 叶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堰市7个油橄榄主栽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6
作者 姜德志 王瑞文 +2 位作者 杜拾平 王洪涛 韩士斌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7-214,共8页
【目的】了解十堰市油橄榄主栽品种果实表型性状、含油率、脂肪酸组成成分等品质,筛选出最适宜十堰市发展的油橄榄主栽品种。【方法】以十堰市郧阳区7个油橄榄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单果质量、果纵径、果横径、果肉率、鲜果含油... 【目的】了解十堰市油橄榄主栽品种果实表型性状、含油率、脂肪酸组成成分等品质,筛选出最适宜十堰市发展的油橄榄主栽品种。【方法】以十堰市郧阳区7个油橄榄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单果质量、果纵径、果横径、果肉率、鲜果含油率、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等19个果实性状和营养成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品质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品种油橄榄果实性状差异较大。单果质量0.86~4.41 g,单核质量0.17~0.84 g,果肉率79.50%~90.10%,果实纵径15.32~24.11 mm、果实横径9.98~17.99 mm,果形指数1.28~1.54,干物质含量33.60%~39.50%,蛋白质含量2.84%~8.13%,鲜果含油率12.28%~16.9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2.07%~85.05%,油酸含量71.30%~77.80%,亚油酸含量3.12%~8.96%,亚麻酸含量1.08%~1.39%,棕榈烯酸含量1.11%~2.86%,顺-11-二十碳烯酸0.21%~0.37%,饱和脂肪酸含量15.00%~18.00%,棕榈酸含量12.50%~15.50%,硬脂酸含量1.34%~2.66%,花生酸含量0.26%~0.44%。油橄榄果实性状间共有19组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其中表型性状指标间相关性较高,而脂肪酸组成成分间性状相关性较低。主成分分析抽提出特征值大于1的4个主成分,4个主成分特征值累积贡献率为93.225%,由此可将油橄榄鲜果19个果实性状指标简化归纳为表型因子、油品成分因子、饱和脂肪酸因子和产油因子。最后根据隶属函数算法求出十堰市7个油橄榄主栽品种综合评价值,得分在0.3066~0.7504;综合评价由高到低的品种分别是‘鄂植8号’‘莱星’‘皮削利’‘皮瓜尔’‘柯基’‘城固32’‘云台’。【结论】‘鄂植8号’‘莱星’‘皮削利’‘皮瓜尔’果实综合性状表现相对较好,可作为重点品种在当地推广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果实 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都地区初榨橄榄油酚类和脂肪酸组成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唐凤霞 李川 +3 位作者 周昊 陈虹霞 张昌伟 王成章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9,共9页
对武都地区的白橄榄(U)、恩帕特雷(E)、奇迹(K)、阿斯(As)、中山24(Z)、云台14(Y)、皮瓜尔(P)、豆果(Arbe)、小苹果(M)、鄂植8(Ez)、阿尔伯萨拉(Arbo)、科拉蒂(C)、莱星(L)、佛奥(F)这1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脂肪酸、酚类成分及油脂氧化... 对武都地区的白橄榄(U)、恩帕特雷(E)、奇迹(K)、阿斯(As)、中山24(Z)、云台14(Y)、皮瓜尔(P)、豆果(Arbe)、小苹果(M)、鄂植8(Ez)、阿尔伯萨拉(Arbo)、科拉蒂(C)、莱星(L)、佛奥(F)这1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脂肪酸、酚类成分及油脂氧化稳定性进行检测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多酚和脂肪酸含量及油脂氧化稳定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分析样品的脂肪酸组成均符合欧盟特级初榨橄榄油标准,初榨橄榄油中油酸质量分数在(56.12±0.24)%(豆果)和(71.45±0.42)%(科拉蒂)之间,亚油酸质量分数在(5.73±0.06)%(皮瓜尔)和(15.80±0.05)%(阿斯)之间,棕榈酸质量分数在(12.67±0.12)%(科拉蒂)和(18.76±0.04)%(豆果)之间。裂环烯醚萜类是主要的酚类成分,总酚质量分数最高为奇迹,为(471.35±29.34)mg/kg,最低为豆果,仅(165.65±8.08)mg/kg。主成分分析表明:富含橄榄苦苷苷元、女贞子苷元、橄榄裂环烯醚萜、油酸、芹菜素的品种氧化稳定性越高,而富含棕榈酸、亚油酸、酪醇、羟基酪醇、刺激醛的品种氧化稳定性越低。基于芹菜素、橄榄裂环烯醚萜、木犀草素和亚油酸建立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可以预测90.70%的油脂氧化稳定性变化(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裂环烯醚萜类 脂肪酸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中国选育油橄榄品种母系来源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宏博 王桢莹 +2 位作者 赵海云 张建国 曾艳飞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60-1768,共9页
【目的】比较中国选育油橄榄品种与地中海油橄榄叶绿体基因组的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评估中国选育品种母系来源多样性,为中国油橄榄种质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本研究所测的9个中国选育油橄榄品种、7个伊朗种质和下载的52个地中海油橄... 【目的】比较中国选育油橄榄品种与地中海油橄榄叶绿体基因组的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评估中国选育品种母系来源多样性,为中国油橄榄种质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本研究所测的9个中国选育油橄榄品种、7个伊朗种质和下载的52个地中海油橄榄种质的重测序数据,用NOVOPlasty组装叶绿体基因组,计算序列多态性;用GPA和RAxML-NG、Network 5.0等软件分别构建叶绿体基因组图谱、系统发育和单倍型网络关系。【结果】油橄榄叶绿体基因组在其四分体结构、基因数量上具有一致性;共检测到17个叶绿体单倍型,其中,中国选育油橄榄品种仅有1个单倍型,其多数为地中海栽培油橄榄共享;野生油橄榄序列多态性最高,其次为地中海栽培油橄榄和伊朗种质,而9个中国选育品种的多样性为0。系统发育和单倍型网络关系结果一致,中国选育品种与多数地中海栽培油橄榄、伊朗种质聚为一支。【结论】中国选育油橄榄品种母系来源多样性极低,后期需从更全面的油橄榄种质谱系选育适应中国生境的油橄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叶绿体基因组 品种选育 系统发育 母系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油橄榄多孔横沟象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侯宝宏 冯刚刚 +1 位作者 陈源 马永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04-108,共5页
采用昆虫诱捕网对陇南市油橄榄多孔横沟象(Pimelocerus perforates Roelofs)种群动态进行了监测,并结合同期气象因子,分析影响其种群动态变化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陇南地区多孔横沟象一年发生2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中越冬,个别... 采用昆虫诱捕网对陇南市油橄榄多孔横沟象(Pimelocerus perforates Roelofs)种群动态进行了监测,并结合同期气象因子,分析影响其种群动态变化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陇南地区多孔横沟象一年发生2代,主要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中越冬,个别出现成虫在枝干中越冬,始见成虫为3月中旬,5月上旬和8月中下旬为盛发期,11月中旬开始进入越冬期。统计分析表明,多孔横沟象在不同危害时期主要影响气象因子不同,3月中旬至5月上旬影响成虫数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降雨量(P<0.01),5月中旬至8月下旬成虫数量与平均最高温显著负相关(P<0.01),而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平均最低温)是该阶段影响成虫数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平均温度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多孔横沟象 种群动态 气象因子 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及成熟度油橄榄中脂肪酸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海云 耿树香 +2 位作者 宁德鲁 张艳丽 李勇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11-113,117,共4页
以云南引种的13个不同品种及8个不同成熟度的油橄榄果为原料,通过索氏抽提法提取其粗脂肪,再以气-质联用法定性定量分析该粗脂肪中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3个品种油橄榄果油的油酸含量差异不大,而亚油酸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成... 以云南引种的13个不同品种及8个不同成熟度的油橄榄果为原料,通过索氏抽提法提取其粗脂肪,再以气-质联用法定性定量分析该粗脂肪中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3个品种油橄榄果油的油酸含量差异不大,而亚油酸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成熟度的3个品种油橄榄的果油随成熟度提高,品质越来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橄榄油 索氏抽提法 气-质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个油橄榄品种的RAPD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邱源 韩华柏 +2 位作者 李俊强 侯春霞 王永清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9,共5页
采用RAPD技术对23个引种的油橄榄品种进行分类和鉴定研究。从8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进行扩增,共产生127条带,其中78条为多态性带,占61.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多态性带数为7.09条。4个品种具有特异的位点... 采用RAPD技术对23个引种的油橄榄品种进行分类和鉴定研究。从8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1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进行扩增,共产生127条带,其中78条为多态性带,占61.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多态性带数为7.09条。4个品种具有特异的位点,可作为种质鉴定的依据。根据扩增结果构建反映品种间亲缘关系的UPGMA聚类图,23个品种可划分为2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RAPD分析 品种分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种阿斯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成章 高彩霞 +2 位作者 叶建中 陈西娟 姜成英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7,共5页
油橄榄叶主要含有橄榄苦苷、黄酮和多酚等抗氧化物。本研究以引种的希腊油橄榄阿斯为原料,采用乙醇-水(体积比60∶40)对油橄榄叶进行提取,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相经过硅胶柱层析,再用HPLC制备色谱,得质量分数95%以... 油橄榄叶主要含有橄榄苦苷、黄酮和多酚等抗氧化物。本研究以引种的希腊油橄榄阿斯为原料,采用乙醇-水(体积比60∶40)对油橄榄叶进行提取,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相经过硅胶柱层析,再用HPLC制备色谱,得质量分数95%以上的单体,通过IR、UV、MS、NMR鉴定该化合物为橄榄苦苷。橄榄苦苷经过酸水解,得到两个主要产物,一个为羟基酪醇,另一个为榄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橄榄苦苷 阿斯油橄榄叶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奥油橄榄叶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谢普军 黄立新 +2 位作者 张彩虹 游凤 张耀雷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101,共5页
采用GC-MS、ICP-AES、杜马斯燃烧法及离子色谱-积分安培检测法等分别测定了佛奥油橄榄叶中的脂溶性成分、矿质元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油橄榄叶中酯类占挥发性总成分的26.81%,脂肪酸占18.46%,1-十九碳烯和角鲨烯占1.6... 采用GC-MS、ICP-AES、杜马斯燃烧法及离子色谱-积分安培检测法等分别测定了佛奥油橄榄叶中的脂溶性成分、矿质元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油橄榄叶中酯类占挥发性总成分的26.81%,脂肪酸占18.46%,1-十九碳烯和角鲨烯占1.62%,油酸酰胺占2.00%,维生素E占2.68%,可可碱6.88%,(Z)-9,17-十八碳二烯醛占5.53%;而油橄榄叶中灰分占4.9%,其灰分中Ca质量分数最高,占总灰分的30.5%,其次为K、Mg和P,不含As、Hg和Pb重金属元素。同时研究结果显示油橄榄叶中蛋白质为11.46%,粗脂肪3.0%,粗纤维占15.8%,氨基酸丰富且质量分数较高,氨基酸总量约占干物质的0.991%。尤其富含甘氨酸、组氨酸和缬氨酸,但精氨酸含量甚微。因此,油橄榄叶因其含有诸多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可为生物饲料领域提供优质饲料的加工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叶 佛奥 营养成分 分析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油橄榄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兰艳 徐应杰 +3 位作者 谭枫 丁春邦 李天 苏光灿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47-2255,共9页
为揭示油橄榄(Olea europaea L.)耐旱性与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以筛选出的适宜于半干旱川西南地区种植的7个引进油橄榄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持续干旱胁迫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 为揭示油橄榄(Olea europaea L.)耐旱性与光合特性之间的关系,以筛选出的适宜于半干旱川西南地区种植的7个引进油橄榄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持续干旱胁迫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剧,7个油橄榄品种叶片相对含水量均显著降低,至干旱胁迫后期(25d),各品种叶片均出现大幅失水,其中品种‘科拉蒂’失水率最高(45.79%),而品种‘小苹果’失水率最低(25.52%),说明‘小苹果’叶片在干旱胁迫下较其他油橄榄品种具有更高保水能力。(2)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剧,7个油橄榄品种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表明光合色素分解量大于合成量;干旱胁迫持续25d时,品种‘豆果’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下降幅度最大(P<0.05),品种‘皮削利’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大(P<0.05),而品种‘小苹果’叶绿素a含量下降幅度最小。(3)随着干旱胁迫的持续进行,各油橄榄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均不同程度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WUE)则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期间,品种‘佛奥’的Pn、Tr和Ci以及‘皮削利’的Gs降幅均高于其他品种,而‘小苹果’的Pn、Gs和Ci降幅均为最小且WUE上升幅度最大。研究发现,在持续干旱胁迫条件下,油橄榄幼苗叶片均大幅失水,光合色素结构被破坏、色素分解、含量降低,同时气孔关闭蒸发减少,光合作用减弱,而供试油橄榄品种中‘小苹果’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最强,适宜于在半干旱的川西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油橄榄 光合特性 光合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不同品种油橄榄叶及果渣多酚物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耿树香 宁德鲁 +3 位作者 李勇杰 熊兴武 陈海云 张艳丽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0,共4页
为比较不同品种油橄榄叶果之间多酚含量的差异,以云南引种的16个品种油橄榄叶样及13个品种的果渣样为原料,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选出微波辅助提取油橄榄多酚物质最优水平组合为:萃取功率为600 W、萃取时间为20 min、萃取温度为12... 为比较不同品种油橄榄叶果之间多酚含量的差异,以云南引种的16个品种油橄榄叶样及13个品种的果渣样为原料,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选出微波辅助提取油橄榄多酚物质最优水平组合为:萃取功率为600 W、萃取时间为20 min、萃取温度为120℃、乙醇-水溶液浓度为40%,以此为微波萃取工艺条件,提取油橄榄叶样及果渣样中多酚物质,并测其含量。结果表明,叶样多酚含量鄂植8号中的最低,为1.02%,城固53中最高,为8.29%;果渣样品中多酚含量,阿斯最低,为0.64%,而莱星最高,为1.56%,油橄榄叶样中多酚含量平均值(4.21%)大于果渣中多酚平均含量(1.10%)。实验结果为从油橄榄中获取天然抗氧化剂,以延伸油橄榄产业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果渣 微波萃取 多酚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Vis光谱差减法测定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含量初探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辰 郑媛媛 +2 位作者 黄新异 王晓飞 邸多隆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2-247,共6页
建立了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谱测定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含量的方法。以芦丁和橄榄苦苷为对照品,分别采用NaNO2-Al(NO3)3-NaOH络合体系和AlCl3络合体系进行显色。以NaNO2-Al(NO3)3-NaOH体系显色后于510 nm处可测得油橄榄叶中总黄酮和... 建立了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谱测定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含量的方法。以芦丁和橄榄苦苷为对照品,分别采用NaNO2-Al(NO3)3-NaOH络合体系和AlCl3络合体系进行显色。以NaNO2-Al(NO3)3-NaOH体系显色后于510 nm处可测得油橄榄叶中总黄酮和橄榄苦苷的吸光度之和;而以AlCl3体系显色后于415 nm处仅测得总黄酮的吸光度,橄榄苦苷无吸收。利用橄榄苦苷在两种显色体系中的吸收特性差别,通过差减法换算后可间接测定样品中橄榄苦苷的含量。以UV-Vis差减法测得油橄榄叶及其纯化浸膏中橄榄苦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6%和63.4%,3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和1.2%,其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4.0%。该方法可替代HPLC用于油橄榄叶中橄榄苦苷的含量测定,为油橄榄叶及其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叶 橄榄苦苷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差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橄榄叶中的新裂环烯醚萜(英文) 被引量:9
17
作者 吉腾飞 王爱国 +3 位作者 杨建波 苏亚伦 袁玲 冯孝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61-364,共4页
从欧橄榄(Olea europaeaL.)干燥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上述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O-甲基橄榄苦苷(6′-O-methyloleuropein,1)、橄榄苦苷(oleu-ropein,2)、(1S)-methylelenol... 从欧橄榄(Olea europaeaL.)干燥叶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上述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O-甲基橄榄苦苷(6′-O-methyloleuropein,1)、橄榄苦苷(oleu-ropein,2)、(1S)-methylelenolate(3)、3,4-二羟基苯乙基-4-甲酰基-3-甲酰甲基-4-己烯酯(4)和oleoside(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橄榄叶 橄榄苦苷 6'-甲基橄榄苦苷 裂环烯醚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班牙油橄榄产业概况与启示 被引量:6
18
作者 缪福俊 贠新华 +3 位作者 宁德鲁 马婷 潘莉 吴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31,共6页
西班牙的油橄榄种植面积和橄榄油产量均居世界之首,是世界橄榄油王国。本文介绍了西班牙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油橄榄产业发展进程中积累的较为成熟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出了推进我国油橄榄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对推动我国油橄... 西班牙的油橄榄种植面积和橄榄油产量均居世界之首,是世界橄榄油王国。本文介绍了西班牙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在油橄榄产业发展进程中积累的较为成熟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出了推进我国油橄榄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对推动我国油橄榄等木本油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橄榄油 西班牙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叶提取物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洁 何海荣 +4 位作者 王宁丽 裴栋 田亚涛 谢雪健 刘晔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43-1747,1820,共6页
为评价油橄榄叶提取物的体内和体外抗氧化能力,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DPPH·和·OH清除能力实验,体内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D-半乳糖连续背部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以VE为阳性对照组,油橄榄叶提取物58、116、232 mg/kg BW灌... 为评价油橄榄叶提取物的体内和体外抗氧化能力,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DPPH·和·OH清除能力实验,体内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D-半乳糖连续背部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以VE为阳性对照组,油橄榄叶提取物58、116、232 mg/kg BW灌胃30 d,处死后测定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观察肝脏和大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表明,衰老小鼠MDA的含量明显升高,血清、肝组织中的SOD、GSH-Px和脑组织中的SOD活性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小鼠比较有差异(P<0.05);各剂量的油橄榄叶提取物均能提高衰老小鼠血清、肝组织中的SOD、GSH-Px和脑组织中的SOD活性,并降低MDA的含量;油橄榄叶提取物可明显改善D-gal致衰老小鼠肝脏、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形态和水肿情况。油橄榄叶提取物清除DPPH·和·OH的IC50分别为0.064 mg/m L和0.066 mg/m L。实验结果表明油橄榄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叶提取物 D-半乳糖 抗氧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苗基质对油橄榄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申龙 王伟龙 +3 位作者 郁晓敏 金杭霞 傅玉楼 邱岳恒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1-707,共7页
比较了5种不同基质对油橄榄容器苗移栽成活率、新根数、苗高、基径、根长、新梢数、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和质量指数等10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园土和椰糠体积比3∶1混合而成的复合基质,油橄榄容器苗移栽成活率较高,幼苗梢、根... 比较了5种不同基质对油橄榄容器苗移栽成活率、新根数、苗高、基径、根长、新梢数、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和质量指数等10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园土和椰糠体积比3∶1混合而成的复合基质,油橄榄容器苗移栽成活率较高,幼苗梢、根、叶生长俱佳,质量指数优于其他处理,是1年生油橄榄容器育苗的理想基质;而纯椰糠基质酸性强,不利幼苗生长,不宜作为油橄榄容器育苗基质单独使用。在园土和椰糠体积比3∶1的复合基质中,1年生大棚油橄榄容器苗苗高可达76.2 cm,基径6.25 mm、新梢5.27个,基本符合壮苗标准。并且,苗高的生长存在"两快两慢"过程,春、秋两季快,夏、冬两季慢;基径增粗在整个生长期相对平缓,表现出前、后期较快,中期相对较慢的特点,在入秋后,当苗高达到一定高度时,新梢开始加快抽发速度。此外,该文章还探讨了油橄榄容器苗相关质量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容器苗 基质 生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