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远端倒“V”形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唐进 梅海波 +7 位作者 刘昆 伍江雁 叶卫华 胡欣 谭谦 朱光辉 董林 赫荣国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介绍肱骨远端倒“V”形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操作技术,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作者收治10例儿童肘内翻患儿,术前依照x线片测量肘内翻的严重程度,确定需要外翻截骨的角度,在肱骨远端实施倒“V”形... 目的介绍肱骨远端倒“V”形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手术操作技术,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作者收治10例儿童肘内翻患儿,术前依照x线片测量肘内翻的严重程度,确定需要外翻截骨的角度,在肱骨远端实施倒“V”形截骨,实现所需矫正的角度为内翻角+7°的正常提携角后,采取交叉克氏针固定,屈肘60°位石膏固定,6周后拆石膏并拔除克氏针,开始主动肘关节功能训练。采用临床外观、肘关节伸屈功能,x线片测量提携角的方法评价治疗结果。结果1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年(1—2.5年)。患肢提携角接近正常,肘关节伸屈活动达到术前水平,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矫形丢失、骨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平均10周截骨处均达骨性愈合。临床评价和x线评价结果均达到优良的标准。结论肱骨远端倒“V”形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矫形效果好,能有效恢复肱骨与尺骨的解剖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内翻 关节/机械轴线 截骨术/倒v形截骨 骨科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小锐 刘家国 +1 位作者 赵猛 罗斌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8期66-70,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治疗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9 年6 月至2012 年6 月18 例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 例,女8 例;年龄...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治疗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9 年6 月至2012 年6 月18 例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 例,女8 例;年龄23 ~ 65 岁,平均38.7 岁.AO/ASIF 分型C1 型4 例,C2 型8 例,C3 型6 例.对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手术疗效等进行评价.结果 18 例患者均完成6 ~ 24 个月的随访,平均15.2 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6 ~ 9.8 个月,平均5.1个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未出现鹰嘴截骨的相关并发症;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为63 ~ 98 分,平均(87.4±5.3)分,优9 例,良7 例,可1 例,差1 例;肘关节屈曲80°~ 145°,平均(129.2±13.8)°,伸直5°~ 40°,平均(18.4±8.2)°;改良Cassebaum 评分系统:优10 例,良6 例,中1 例,差1 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入路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远端骨折,具有显露充分、直视下良好整复关节面、内固定坚强可靠等优点,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骨折 锁定钢板 尺骨鹰嘴“v”型截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髁上V形截骨术治疗膝屈曲畸形(附62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赵金来 冯守诚 +3 位作者 何清平 何永祥 郭万宝 刘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7-18,共2页
本文总结了股骨髁上V形截骨术治疗62例小儿麻痹后遗膝屈曲的临床资料,有效率96.7%。该术式能将V形尖部嵌入远断端松质骨内,接触面大,位置稳,不需内固定,愈合快;还可同时矫正膝内外翻。在矫正膝屈曲的同时对截骨处做5~18°的后倾角... 本文总结了股骨髁上V形截骨术治疗62例小儿麻痹后遗膝屈曲的临床资料,有效率96.7%。该术式能将V形尖部嵌入远断端松质骨内,接触面大,位置稳,不需内固定,愈合快;还可同时矫正膝内外翻。在矫正膝屈曲的同时对截骨处做5~18°的后倾角;试验证明:后倾角处可产生向后的分力,以代替股四头肌之拉力。截骨点的选法:髌骨上缘二横指,则相当于股骨髁上4~5cm处;畸形矫正理想,并发症少。采用前内侧斜切口并顺肌间隙分离,可避免肌肉出血和髌上囊损伤,以消除膝部粘连与膝关节僵硬的直接因素,有利于术后膝关节伸屈功能的恢复。故V形截骨法是股髁上截骨术式中较好的一种;以上手术要点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截骨术 关节屈曲畸形 后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软骨在先天性髋脱位Salter截骨术髋臼角矫正中的作用
4
作者 王玉峰 范广宇 王星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1-382,共2页
目的 :研究先天性髋脱位Salter截骨术 ,Y形软骨在髋臼角矫正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改良Salter截骨术 5 6例、6 5髋 ,并与Pemberton截骨术 17例、18髋比较。结果 :Salter截骨术髋臼角平均矫正 16 .7° ,ACM角手术前后度数为 6 0 .0 0&... 目的 :研究先天性髋脱位Salter截骨术 ,Y形软骨在髋臼角矫正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改良Salter截骨术 5 6例、6 5髋 ,并与Pemberton截骨术 17例、18髋比较。结果 :Salter截骨术髋臼角平均矫正 16 .7° ,ACM角手术前后度数为 6 0 .0 0± 2 .18和 5 6 .40± 3.12 ,经 t检验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Pemberton截骨术髋臼角和ACM角平均矫正 15 .8°和 7.6°。Salter截骨术矫正的髋臼角中有 7.48°和Y形软骨成角有关。结论 :Salter截骨术中髋臼顶的髂骨部分 ,可以以Y形软骨为中心发生外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脱位 Salter术 Y形软骨 ACM角 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干干骺端T型截骨治疗下肢短缩畸形的护理
5
作者 娄湘红 李海燕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9年第1期21-22,共2页
对30例下肢短缩畸形病人进行骨骺牵伸和干骺端截骨肢体延长术,术后病人下肢延长4~10cm。护理要点:术后抬高患肢;保持切口及针眼处干燥,定期消毒;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情况;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关键词 下肢畸形 骨干干骺端 T型截骨 外固定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