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话推广与乡村振兴互嵌式发展实践路径
1
作者 魏冉 谷月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55-58,共4页
该文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2个典型区域,开展普通话应用推广情况的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分析内蒙古和辽宁省普通话的推广现状、普及程度、应用环境及存在问题。调研过程中采用实践走访、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等研究方... 该文选择少数民族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2个典型区域,开展普通话应用推广情况的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分析内蒙古和辽宁省普通话的推广现状、普及程度、应用环境及存在问题。调研过程中采用实践走访、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在少数民族和乡村地区收集关于普通话推广应用的资料和数据。研究发现,近年来普通话推广工作的持续推进已经初见成效,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和乡村地区,特别是老人群体,普通话的普及率仍然偏低。此外,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的混合使用在日常语言的应用中十分普遍,此类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标准普通话的深入推广。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该文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普通话在少数民族和农村地区的深度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东北老工业基地 普通话应用推广 民族团结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收缩对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柳力玮 刘艳军 +3 位作者 辛奕霖 付慧 金雨 吴函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7-1248,共12页
处于转型过程中的老工业城市是易发生收缩的典型城市,该类城市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环境恶化程度往往高于其他城市,因此城市收缩影响下的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演变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基于PSR模型,利用熵值法测算2011—2020... 处于转型过程中的老工业城市是易发生收缩的典型城市,该类城市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环境恶化程度往往高于其他城市,因此城市收缩影响下的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演变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基于PSR模型,利用熵值法测算2011—2020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收缩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分析了收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了城市收缩对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①收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整体不高,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期内与增长城市的差距逐渐减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程度与城市收缩程度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②城市收缩程度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差异,在城市收缩的初期、中期、后期依次表现为无显著影响、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③从全局角度来看,城市收缩程度对收缩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演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财政水平和资源依赖程度对其作用机制存在门槛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收缩 生态环境质量 PSR模型 东北老工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组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士君 王丹 宋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1,共7页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应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的任务,在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目标下,调整结构、优化功能。辽中南城市群应在继续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方向的同时强化效益和效率机制;吉中城市组群应在坚持汽车工业和新兴...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应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的任务,在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目标下,调整结构、优化功能。辽中南城市群应在继续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方向的同时强化效益和效率机制;吉中城市组群应在坚持汽车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方向的同时强化城际之间的行业联系;哈大齐以及黑龙江东北城市组群则应做好资源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在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城市群组内部城市职能分工,加速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弱化不同等级城市间纵向联系的行政隶属关系,进一步强化同一等级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在城市群组之间亦形成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为新型工业基地建设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城市群组 结构调整 功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振兴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国霞 佟连军 +1 位作者 李国平 鲁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9-655,共7页
夕阳产业地域(OldIndustrialArea)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一种地域现象。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夕阳产业地域形成的背景及其相关机制;根据夕阳产业地域特征,建立划分夕阳产业地域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划分方法,将东北地区34个... 夕阳产业地域(OldIndustrialArea)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一种地域现象。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夕阳产业地域形成的背景及其相关机制;根据夕阳产业地域特征,建立划分夕阳产业地域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划分方法,将东北地区34个城市经济区进行分类,得出抚顺、本溪、阜新、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伊春、七台河、辽源等10个夕阳产业地域;并根据夕阳产业地域形成的根本原因,从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方面提出夕阳产业地域振兴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阳产业地域 指标体系 划分方法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特征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宇 董雯 +1 位作者 刘毅 李小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59-1370,共12页
通过资源型产业竞争力和空间集聚扩散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基础地位明显,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应,但相比全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2资源型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不同城市对资源型产业依赖程度各异。3不... 通过资源型产业竞争力和空间集聚扩散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基础地位明显,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应,但相比全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2资源型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不同城市对资源型产业依赖程度各异。3不同资源型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态势及演化路径不同。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东北地区应针对不同资源型产业实施差异化的产业调整方案、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资源型产业附加值、以产业区为空间支点推动资源型产业政策精准化、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抓手推动资源型产业空间优化配置和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保障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的规划思考——以《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王佳文 王磊 胡继元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105-113,共9页
自"一五"时期开始,我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工业基地发展、壮大,相应形成了一批老工业基地城市。在长期偏重工矿业发展之后,在世界工业体系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普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历史性难... 自"一五"时期开始,我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工业基地发展、壮大,相应形成了一批老工业基地城市。在长期偏重工矿业发展之后,在世界工业体系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普遍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历史性难题。本文基于对辽宁省鞍山市的分析,认为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工业基地建设与城市综合发展是否协调,基地与城市之间是否良好互动。通过对鞍钢工业基地与鞍山城市的关系梳理,分析了鞍山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岗位不足、环境污染以及单位制社会等诸多方面难题,从总体规划层面提出从下列路径来实现鞍山老工业基地城市逐步转型升级:面向区域寻找产业转型动力;同步推进主导产业的精深化与产业结构多元化;调控矿山开采,加强生态治理;改造社区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 城市转型 工业体系 单位制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北高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立军 刘海波 盛群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探讨了东北高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作用:为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老工业基地改造提供科技支持和急需人才。在分析东北高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依据东北高校的特点,提出了东北高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 探讨了东北高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作用:为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老工业基地改造提供科技支持和急需人才。在分析东北高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依据东北高校的特点,提出了东北高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应对措施,以期实现东北高校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人才和重点科技支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东北 老工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振兴:困局与突破(专题讨论):东北三省工业经济下行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7
8
作者 黄群慧 石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112,共13页
2014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东北三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形势严峻。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下行是东北三省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针对2015年东北三省的工业运行表现,从产业结构、体制机制和供给要素三个层面分析东北三省工业经... 2014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东北三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形势严峻。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下行是东北三省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针对2015年东北三省的工业运行表现,从产业结构、体制机制和供给要素三个层面分析东北三省工业经济下行的原因主要有:重化工业比重大、国有经济占据主导、东北人口流失问题严重。针对东北三省各自的具体情况分析,三个省份发展存在以下突出“短板”,如辽宁存在出口下降过快问题,吉林省存在工业一柱擎天、汽车工业2015年大幅下降问题,黑龙江则面临农业比例过大的问题。东北地区需要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两个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振兴 老工业基地 工业经济下行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产业结构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创新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传谌 庄慧彬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83,共7页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充分地验证了制度在资源配置、明确产权以及加快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在所有制结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企业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振兴东北老工业...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充分地验证了制度在资源配置、明确产权以及加快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在所有制结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企业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应从政府职能、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制度创新 所有制 市场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兰霞 王俊 +1 位作者 王雪 赵晋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0-604,共5页
运用文献检索、关键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进行了研究.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3份,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具有东北区域特征和国有企业特征的,包括... 运用文献检索、关键行为事件访谈、问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进行了研究.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3份,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具有东北区域特征和国有企业特征的,包括个人成熟、战略决策能力、分析与概念性思维、团队领导、协调监控能力、关系能力、洞察力、影响力和个人驱力九类因素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力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 东北老工业基地 国有企业 高层管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鹤 张平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9-837,共9页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核心任务。基于对区域工业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动态变化的定量分析,总结了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演变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区域工业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并探讨...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核心任务。基于对区域工业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规模结构动态变化的定量分析,总结了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演变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区域工业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并探讨了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工业结构调整在解决体制性矛盾、发挥存量优势方面成效明显,在政府支持、外资驱动、市场需求拉动以及资源环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东北地区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发展趋势初步显现,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的态势得到遏制,工业所有制结构调整阶段性效果显著,所有制结构单一的现象得到改善,企业规模分化现象近年来表现出下降趋势,大型工业企业主导工业发展态势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但偏重的工业结构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优势工业行业构成变动不明显,多数新兴工业行业规模较小,高技术产业发展滞缓,推动区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生性动力不足,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拉动就业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老工业基地 工业结构 演变特征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与路径探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胜今 韩一丁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99,共8页
东北地区城镇化有着较高的起点,但是近些年则发展缓慢,而且城镇化质量不高。当前东北地区城镇化所暴露的突出问题是"名义城镇化"快于实际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人口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城镇化发展水平... 东北地区城镇化有着较高的起点,但是近些年则发展缓慢,而且城镇化质量不高。当前东北地区城镇化所暴露的突出问题是"名义城镇化"快于实际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慢于土地城镇化;人口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协调现象。按照党的十九大"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部署,东北地区城镇化建设应当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和破除阻碍城镇化建设的制度壁垒等方面寻求突破,向新型城镇化建设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新型城镇化 老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 城市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文化反思及创新 被引量:13
13
作者 马兆俐 陈红兵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从历史文化观的角度审视,东北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然而,又由于这种文化存在种种缺陷,造成东北经济上的落后。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从历史文化观的角度审视,东北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然而,又由于这种文化存在种种缺陷,造成东北经济上的落后。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新型工业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以文化创新为先导,以观念更新为动力,转变东北的文化观念,大力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维、新理念,这也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老工业基地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沈冠辰 朱显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112,共7页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近年来国家重点改造区域,对人口资源需求较大,但近年来辽吉黑三省人口始终保持净迁出状态,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匮乏问题,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以区域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符合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近年来国家重点改造区域,对人口资源需求较大,但近年来辽吉黑三省人口始终保持净迁出状态,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匮乏问题,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以区域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符合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促进人口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配置人口资源可以实现公共领域中的所有资源及价值的最大化使用,可以缓解人口资源流失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推动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人口资源 区域经济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章贤 张婧 李诚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40,共5页
笔者在讨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路径的概念与内涵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主要路径进行梳理,分析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与趋势,提出了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 笔者在讨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路径的概念与内涵基础上,对国外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主要路径进行梳理,分析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与趋势,提出了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演变 城市化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港在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耀光 王宁 赵永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2,共4页
从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来看,港口是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我国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大连港今后发展的要求,探讨了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从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来看,港口是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我国提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现有港口条件和优势,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根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大连港今后发展的要求,探讨了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础设施和港口建设布局,并提出了对策和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国际航运中心 东北亚 大连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所有制下装备制造企业创新驱动要素差异化比较研究——以东北老工业区企业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维 金娜 钟川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42-47,共6页
创新驱动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手段。以2011-2013年东北老工业典型地区装备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出规模实力要素、创新资源要素、市场环境要素及创新利益要素4个创新驱动影响要素,通过... 创新驱动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手段。以2011-2013年东北老工业典型地区装备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出规模实力要素、创新资源要素、市场环境要素及创新利益要素4个创新驱动影响要素,通过相关矩阵赋权法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驱动关键影响要素及其主要影响指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创新驱动关键要素维度下的现实基础不同,对企业创新发挥主要作用的要素也存在差异。其中,创新资源要素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较大,市场环境要素对外资企业创新的刺激作用更大,创新利益要素对民营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企业 创新驱动要素 东北老工业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东风 张荔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45-49,55,共6页
在经济落后地区实施供给导向型金融发展模式更能够发挥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带动经济振兴。东北地区金融发展落后,表现在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高,金融生态环境不佳,金融深化程度低,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迟缓,直接融资所占总体融资比重... 在经济落后地区实施供给导向型金融发展模式更能够发挥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带动经济振兴。东北地区金融发展落后,表现在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高,金融生态环境不佳,金融深化程度低,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迟缓,直接融资所占总体融资比重偏低等方面。在这种现实面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尤其应确立金融的核心地位,实施供给导向型金融发展模式,以解决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为契机,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扩大长期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以确保振兴战略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老工业基地 金融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影响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凤朝 纪晓丽 潘雄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7-59,共3页
选择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和科技投入指标,对1991 ̄2003年间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通过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相关性模型的建立,对东北地区未来科技投入的趋势做出判断,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东北老工业... 选择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和科技投入指标,对1991 ̄2003年间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通过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相关性模型的建立,对东北地区未来科技投入的趋势做出判断,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化科技投入的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经济增长 科技投入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老工业城市收缩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孟祥凤 王冬艳 李红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25-32,共8页
以东北老工业城市--四平市为研究区,应用收缩度模型在对2001-2016年四平市城市收缩度进行测算分析的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对四平市城市收缩的驱动力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1)四平市自2012年人口开始流失(SSD>0),出现城市收缩的现... 以东北老工业城市--四平市为研究区,应用收缩度模型在对2001-2016年四平市城市收缩度进行测算分析的基础上,借助SPSS软件,对四平市城市收缩的驱动力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1)四平市自2012年人口开始流失(SSD>0),出现城市收缩的现象,且收缩度不断上升。2)2001-2016年四平市城市收缩的的驱动力分别是经济、社会、人口因素中的产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与人口因子,其中,产业结构、人民生活水平是主控因子,为第一主成分,基础设施建设为第二主成分,土地利用为第三主成分,人口因子为第四主成分。并通过进一步的驱动机制分析,将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降低看作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3)四平市城市收缩的驱动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单一的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等其他驱动因素产生的根源所在。4)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城市废弃和闲置用地为依托,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性;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精尖人才回流;调整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打造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收缩 主成分分析 驱动力 收缩度模型 东北老工业城市 四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