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件技术的宗地估价Office GIS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红艳 聂宜民 +2 位作者 肖秋生 高庆振 孙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8-70,共3页
从宗地估价信息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出发 ,探讨了宗地估价OfficeGIS的设计方案。系统可按宗地估价业务流程自动完成资料输入、估价计算、估价文档生成以及宗地图形和属性数据互查。
关键词 组件式GIS CLIENT/SERVER 宗地估价 office GIS 图文办公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fice操作题自动阅卷组件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永松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4-67,共4页
针对现有Office操作题自动阅卷方案不能满足计算机基础多元化实验教学的需要,提出Office操作题阅卷组件设计方案。内部采用面向对象设计,对外通过实体类数据序列化实现中立性接口,整体上具有松耦合和基于消息调用的特征。实现编写一个... 针对现有Office操作题自动阅卷方案不能满足计算机基础多元化实验教学的需要,提出Office操作题阅卷组件设计方案。内部采用面向对象设计,对外通过实体类数据序列化实现中立性接口,整体上具有松耦合和基于消息调用的特征。实现编写一个通用组件,为多个需要实现自动阅卷功能的系统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ice 自动阅卷 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Office COM组件的电量智能统计分析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新利 李昕其 +2 位作者 马凯 李卫东 于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传统电量统计分析采用简单Excel功能,凭经验进行,不仅影响所分析的数据和分析质量,而且使供电企业难以进行正确决策。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Office COM组件,提出并设计研制一种电量智能统计分析系统。系统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定位各... 传统电量统计分析采用简单Excel功能,凭经验进行,不仅影响所分析的数据和分析质量,而且使供电企业难以进行正确决策。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Office COM组件,提出并设计研制一种电量智能统计分析系统。系统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定位各项重要指标数据,建立大用户生产系统和电量消耗模型。同时采用COM组件技术,快速提取指定Excel报表中的大量数据。对月度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生成相应表格、图像及分析文字,自动输出符合电力公司要求的报告文档。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电力公司对社会用电量分析的速度和质量,为电力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 office COM组件 电量统计 智能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米S-SAR卫星固态有源馈电网络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赵海洋 吕慎刚 +2 位作者 李阳斌 刘洪斌 郑新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0,共8页
针对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对有源馈电系统提出的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多极化等应用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固态有源馈电网络,采用相控阵馈源体制,在原集中式馈电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相控阵的设计理念,通过收发(T/R)组件、... 针对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卫星对有源馈电系统提出的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及多极化等应用需求,文章设计了一种固态有源馈电网络,采用相控阵馈源体制,在原集中式馈电系统的基础上,引入相控阵的设计理念,通过收发(T/R)组件、波束控制单元等来实现射频大功率有源馈电和多极化工作模式。通过对氮化镓(GaN)化合物半导体高功率器件的应用,实现了馈电系统的高功率、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等性能指标要求。通过机热一体化设计,形成了一种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固态有源馈电网络系统。项目完成了规定的环境试验考核,并提交5米S-SAR卫星装星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固态有源馈电网络满足卫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固态有源馈电网络 T/R组件 氮化镓化合物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7的光伏组件故障检测模型
5
作者 张文馨 周宇 +1 位作者 王劲松 李忠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3-340,共8页
针对光伏组件的热斑和蒙尘故障,提出基于YOLOv7的故障检测模型。首先,引入Mosaic与Mixup结合的数据增强方法扩充图像数据集,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其次,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A),不仅能关注通道特征和空间特征,还能解决长程依赖的问题。实... 针对光伏组件的热斑和蒙尘故障,提出基于YOLOv7的故障检测模型。首先,引入Mosaic与Mixup结合的数据增强方法扩充图像数据集,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其次,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A),不仅能关注通道特征和空间特征,还能解决长程依赖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7模型在检测光伏组件、蒙尘以及热斑故障时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6.08%、83.92%以及77.19%,与原始模型相比分别提升3.66个百分点、1.90个百分点以及2.27个百分点;mAP值由82.48%提升至83.05%;模型精度提高,鲁棒性增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0 Gbit/s Combo PON OLT光组件的研究
6
作者 成璇璇 石川 +3 位作者 马洪勇 梅晓鹤 丁深 秦强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85,共6页
【目的】随着视频业务逐渐成为宽带网络的核心支柱,无源光网络(PON)技术迅速发展,从传统的家庭宽带接入领域迈向政企、工业智能制造和远程医疗等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由此对网络的带宽、时延、丢包率和抖动等业务质量要求日益苛刻。在这... 【目的】随着视频业务逐渐成为宽带网络的核心支柱,无源光网络(PON)技术迅速发展,从传统的家庭宽带接入领域迈向政企、工业智能制造和远程医疗等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由此对网络的带宽、时延、丢包率和抖动等业务质量要求日益苛刻。在这样的背景下,50 Gbit/s的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应运而生,50 Gbit/s PON不仅要提供超过10 Gbit/s PON 4倍以上的接入带宽,还需强化业务支撑能力、网络安全防护以及确保与现有10 Gbit/s PON技术的兼容性和平滑演进。在实现的过程中,光发射组件的研发尤为关键。【方法】文章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混合集成封装技术的50 Gbit/s Combo PON光线路终端(LOT)光组件。这款光组件通过折叠的光路设计,解决了发射端和接收端多通道波长合分波的技术难题,显著降低了收发器件在同一管壳内的串扰问题。【结果】通过精心设计的4通道小型可插拔接口(QSFP)28封装尺寸模块,实现了在金属气密性管壳内的3发3收功能。同时,得益于先进的优化设计,发射端对接收端的串扰明显降低,效果提升达到20~30 dB。这一重要突破不仅提高了光组件的性能,也为50 Gbit/s PON的商用部署奠定了坚实基础。【结论】测试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光组件的波长性能完全符合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G.9804.3国际标准的要求,其工作眼图和灵敏度均达到了预期指标。这意味着50 Gbit/s Combo PON OLT光组件已经具备了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应用的能力。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持续增长,50 Gbit/s PON将在推动宽带网络升级、增强业务支撑和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期待这一领域继续涌现更多创新成果,共同推动光网络技术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 Gbit/s Combo无源光网络 光线路终端 光发射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伏组件图像特征的故障检测方法
7
作者 殷孝雎 于金池 +1 位作者 郝志鹏 潘雪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279,共7页
针对集中式光伏电站地形复杂、面积广、光伏组件故障识别较困难的情况,提出基于YOLOv8模型改进的光伏组件故障识别检测方法。基于Backbone结构采用渐进特征金字塔(AFPN)融合不同层级的图像提取多尺度信息,增强上下文信息的融合。通过在N... 针对集中式光伏电站地形复杂、面积广、光伏组件故障识别较困难的情况,提出基于YOLOv8模型改进的光伏组件故障识别检测方法。基于Backbone结构采用渐进特征金字塔(AFPN)融合不同层级的图像提取多尺度信息,增强上下文信息的融合。通过在Neck结构添加无参数注意力机制(SimAM),由能量函数推断出特征图中的三维注意力权重,轻量化地提高模型表征能力。取代每个池化层和每个跨步卷积层而建立SPD-Conv卷集神经网络,提高光伏组件图像中出现热斑、黑边和划痕等小目标特征的故障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召回率和精确率分别达到78.7%和84.9%,平均精度mAP50和mAP50-95分别达到86%和57.9%,实现对光伏组件故障的识别与定位,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改进YOLOv8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光伏组件在线故障诊断 被引量:68
8
作者 王元章 李智华 +2 位作者 吴春华 周笛青 付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94-2100,共7页
为了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同时降低人工维护的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光伏组件在线故障诊断策略;分析了光伏组件短路和异常老化故障的成因,并在Matlab中对光伏组件故障状态下的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 为了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同时降低人工维护的成本,提出了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光伏组件在线故障诊断策略;分析了光伏组件短路和异常老化故障的成因,并在Matlab中对光伏组件故障状态下的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根据仿真结果并结合光伏组件的数学模型,总结了光伏组件的故障规律,建立了BP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及模拟光伏组件各种故障的仿真模型。用该模型采集了适合神经网络训练的样本,并对神经网络诊断模型进行了训练。结合光伏功率优化器,进行了组件在线故障诊断的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在线诊断 短路 异常老化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网络组件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郜帅 王洪超 +1 位作者 王凯 张宏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61-1267,共7页
现有互联网网络体系和机制相对"静态"和"僵化",缺乏支持智慧网络的有效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互联网存在的严重弊端,必须创建新的网络体系、理论及机制.本文在多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期973项目"一体... 现有互联网网络体系和机制相对"静态"和"僵化",缺乏支持智慧网络的有效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互联网存在的严重弊端,必须创建新的网络体系、理论及机制.本文在多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期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在智慧协同网络"三层"、"两域"总体结构模型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种智慧网络组件协同体系结构模型,提出了智慧网络组件模型与族群聚类机制,给出了网络复杂行为博弈决策机制及智慧网络组件协同工作机制等,实现了基于网络组件协同配合的网络智慧通信,有效解决了现有互联网资源利用率低、网络能耗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组件 族群聚类 博弈决策 智慧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件GIS的网络管理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晓荣 牛习现 +1 位作者 赵惠兰 胡博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38-940,共3页
在综合研究分析现有网络管理系统和组件 GIS技术应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组件 GIS的网络管理系统模型 ,并对其进行了应用开发 ,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基于组件 GIS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络设备的对象化管理 ,实现了网络设备故障的快... 在综合研究分析现有网络管理系统和组件 GIS技术应用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组件 GIS的网络管理系统模型 ,并对其进行了应用开发 ,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基于组件 GIS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络设备的对象化管理 ,实现了网络设备故障的快速直接的地理定位 ,为网络管理提供了新型的地理化的操作界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管理系统 网络故障管理 组件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件式GIS网络分析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城市中压配电网规划 被引量:36
11
作者 孔涛 程浩忠 许童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49-55,共7页
城市中压配电网规划是一个多目标组合优化问题。通过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GIS)平台建立规划区域的网络数据集,在此基础上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利用ComGIS平台的网络分析功能优化单环最优路径,简化了遗传编码,并根据编码特点... 城市中压配电网规划是一个多目标组合优化问题。通过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ComGIS)平台建立规划区域的网络数据集,在此基础上使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利用ComGIS平台的网络分析功能优化单环最优路径,简化了遗传编码,并根据编码特点设计交叉、变异操作,提高了遗传算法的效率。利用基于Pareto秩的个体适应度函数引导多目标遗传算法的进化方向,最终得到接近多目标优化问题Pareto最优解集的一组两端供电网络方案。所得规划方案集便于决策人员选择,并且有效结合了规划区域的地理信息,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对某实际系统的应用结果表明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压配电网 两端供电网络 多目标遗传算法 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 网络分析 配电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信度量的网络组件性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熊钢 兰巨龙 +1 位作者 胡宇翔 刘释然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针对新型网络及其服务构建中所涉及的网络组件选择问题,以可信评估思想为指导,通过多属性决策建模,提出一种网络组件性能评估方法。首先,针对网络应用环境的灵活多变特征,设计了一种按需驱动的可信指标树动态构建策略。其次,利用模糊层... 针对新型网络及其服务构建中所涉及的网络组件选择问题,以可信评估思想为指导,通过多属性决策建模,提出一种网络组件性能评估方法。首先,针对网络应用环境的灵活多变特征,设计了一种按需驱动的可信指标树动态构建策略。其次,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减小主观权重计算的不确定性,并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以提高赋权操作的公平性。最后,在评估决策阶段,综合运用指标数据效用转换、可信属性向量构造和向量间的相对近似度计算等策略得到评估结果。通过对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的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组件 可信性 联合权重 网络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性传感组件和BP神经网络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钻具姿态解算 被引量:12
13
作者 司垒 王忠宾 +2 位作者 王浩 魏东 谭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3-223,共11页
钻孔卸压是高地应力矿井治理冲击地压的首要措施,对实施钻孔作业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钻具姿态准确测量是保障钻孔位置及卸压效果的前提。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惯性传感组件和BP神经网络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钻具姿态解算方法,通过设计惯性传感... 钻孔卸压是高地应力矿井治理冲击地压的首要措施,对实施钻孔作业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钻具姿态准确测量是保障钻孔位置及卸压效果的前提。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惯性传感组件和BP神经网络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钻具姿态解算方法,通过设计惯性传感组件的空间阵列式布局方式(空间阵列式IMU),建立了空间阵列式IMU的数据融合模型及位姿解算模型,实现了钻具姿态的高精度解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惯性传感组件误差补偿方法,建立了钻具姿态解算误差补偿模型,并通过钻具模拟运动的解算分析对空间阵列式IMU解算和误差补偿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搭建的防冲钻孔机器人钻具姿态监测实验平台,对不同方法的钻具解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误差补偿后,本文所提方法解算出的钻具姿态精度明显提高,钻具方位角、倾角和横滚角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099°、0.079°和0.045°,有效抑制了惯性传感组件的漂移和误差积累,且钻具姿态解算误差曲线没有出现发散现象。因此,该方法可以持续稳定地对防冲钻孔机器人钻具姿态进行可靠监测,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冲钻孔机器人 钻具姿态 惯性传感组件 神经网络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模式的组件化网络多媒体监控系统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兵 李伟 +1 位作者 姜文峰 苏士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0-104,共5页
B/S 模式的监控系统使用 Web 浏览器作为用户界面,易于用户使用,升级和维护方便,有更好的通用性和跨平台性。本文参考流媒体系统结构,提出一种基于 Browser/Server 模式的网络多媒体监控系统结构,采用组件结构设计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B/S 模式的监控系统使用 Web 浏览器作为用户界面,易于用户使用,升级和维护方便,有更好的通用性和跨平台性。本文参考流媒体系统结构,提出一种基于 Browser/Server 模式的网络多媒体监控系统结构,采用组件结构设计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并给出了两个核心组件实现的 UML 描述。基于 RTP/RTCP 传输控制机制将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结合起来,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监控 流媒体 组件 RTP 多媒体监控系统 B/S模式 BROWSER/SERVER模式 组件 结构研究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件协作式网络安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文保 王常吉 +1 位作者 杨大鉴 任晓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172-175,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集网络安全评估分析、防护、检测和响应技术为一体的多组件动态协作式网络安全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组件动态协作模型设计,主要包括防火墙、网络探测器、主机代理、扫描器、管理控制台等多种安全组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能... 该文提出了一种集网络安全评估分析、防护、检测和响应技术为一体的多组件动态协作式网络安全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组件动态协作模型设计,主要包括防火墙、网络探测器、主机代理、扫描器、管理控制台等多种安全组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能动态地密切协作,共同维护网络安全。文中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多组件协作的具体内容及其实现,以及用于支持协作的基于PKI的身份认证及保密通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协作式网络安全系统 分析 设计 防火墙 扫描器 入侵检测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组件动态集成的网络GIS设计模式及其实现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靖 张百平 +1 位作者 姚永慧 万利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617-2619,26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组件动态集成方法的网络GIS开发模型。该模型允许用户定制扩展功能组件,提供扩展组件与原有系统实时、动态、无缝集成机制,并可在一个平台上提供实现C/S及B/S两种网络GIS工作模式,并提供单机模式的后台数据管理系统...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组件动态集成方法的网络GIS开发模型。该模型允许用户定制扩展功能组件,提供扩展组件与原有系统实时、动态、无缝集成机制,并可在一个平台上提供实现C/S及B/S两种网络GIS工作模式,并提供单机模式的后台数据管理系统,满足了中小型应用系统对网络GIS平台功能小而全的需求。阐述了该开发模型的概念设计、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并开发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FreeXGIS,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网络GIS 组件 分布式计算 DCOM 可扩展标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安全组件协同操作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宏宇 邓强 谢丽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15-2318,共4页
当前网络环境中安全组件难以实施统一的安全策略,无法充分发挥网络安全防护的整体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安全域分层思想的协同操作模型,采用三层结构、两级管理模式,以安全域作为实现功能的最小单元实现安全组件间的协同和管理。采用基于... 当前网络环境中安全组件难以实施统一的安全策略,无法充分发挥网络安全防护的整体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安全域分层思想的协同操作模型,采用三层结构、两级管理模式,以安全域作为实现功能的最小单元实现安全组件间的协同和管理。采用基于可扩展块交换协议(BEEP)框架的入侵检测交换协议(IDXP)实现对入侵检测消息交换格式(IDMEF)消息的传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安全协同操作模型和IDXP可以有效实现网络安全组件间的信息传输和协同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协同操作 组件 协同响应 安全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冲击波压力传感器组件动态特性分段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凡 孔德仁 +1 位作者 孔霖 王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55-158,共4页
受爆炸场中寄生效应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抑制措施对冲击波压力传感器进行改造。为研究冲击波压力传感器组件的动态特性,基于双膜激波管对冲击波压力传感器组件进行动态校准,获得了阶跃响应信号;采用微分法求取了传感器组件动态特性非参... 受爆炸场中寄生效应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抑制措施对冲击波压力传感器进行改造。为研究冲击波压力传感器组件的动态特性,基于双膜激波管对冲击波压力传感器组件进行动态校准,获得了阶跃响应信号;采用微分法求取了传感器组件动态特性非参数模型;根据冲击波压力传感器组件动态特性非参数模型变化规律,在频域内对其进行合理分段,并基于BP神经网络分段建模方法得到传感器组件动态特性模型;通过实例分析与比较,证明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段建模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模型精度和建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压力 传感器组件 动态特性 BP神经网络 分段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端口组件网络的MEMS系统级建模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霍鹏飞 马炳和 苑伟政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194,198,共4页
以多端口组件及其网络的研究作为理论基础,创建了专门针对MEMS的系统级建模方法———用单个组件 表示MEMS的各功能结构部件,组件的端口表征与部件有关的各种物理量,依据一定规则联结组件形成的网络表 征整个微系统。该方法采用常... 以多端口组件及其网络的研究作为理论基础,创建了专门针对MEMS的系统级建模方法———用单个组件 表示MEMS的各功能结构部件,组件的端口表征与部件有关的各种物理量,依据一定规则联结组件形成的网络表 征整个微系统。该方法采用常微分和代数方程描述组件的行为,混合信号硬件描述语言作为组件及其网络的建模 语言。以梁为例,阐述了如何建立其行为方程,以得到参数化、可供重用的组件模型。上述研究结合微加速度计的 系统级设计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是实现MEMS系统级建模的有效手段,能针对MEMS固有的多能量域耦合行为 等进行快速建模与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组件网络 系统级建模 MEMS 硬件描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周期组件时空神经网络的路网通行速度预测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建喜 郁超顺 +3 位作者 李韧 杜利芳 蒋仕新 王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9,139,共9页
针对当前路网通行速度预测方法存在的中长周期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不足、自适应路网拓扑空间关系建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以多尺度卷积算子及门控循环单元为核心单元,提出一种面向路网通行速度预测任务的多周期组件时空神经网络模... 针对当前路网通行速度预测方法存在的中长周期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不足、自适应路网拓扑空间关系建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以多尺度卷积算子及门控循环单元为核心单元,提出一种面向路网通行速度预测任务的多周期组件时空神经网络模型。首先,根据路网交通感知数据的周期特性,将其规约为周、日和近期这3种不同粒度的时间-空间-特征三维矩阵,并输入至3个共享网络结构的周期组件。其次,在每部分组件中,利用多尺度卷积核捕获多因素非线性相关性与不同空间视野大小的路网节点空间相关性。然后,对每个路网节点的时序特征使用门控循环单元提取交通数据长时依赖关系,引入残差学习框架,提高网络训练效率并防止梯度弥散。最后,自适应加权融合通过预测卷积层的每部分周期组件预测结果生成预测时段内路网交通通行速度。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两个公开的交通状态数据集进行实验分析,并选取当前主流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对比基线模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可接受的执行时间内,在两个数据集上平均绝对误差、平均平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2.55、3.94和10.75%,1.57、3.52和3.44%,在预测准确性与中长时多步预测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其他基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多周期组件时空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通行速度预测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