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杀虫效果及对寄主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新华
李永丹
+2 位作者
田兆丰
史雪岩
高希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8-503,共6页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Oedaleus asiaticus entomopoxvirus,OaEPV)作为一种增效剂,分别与马拉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亚洲小车蝗若虫,统计致死中浓度LC50和其混合使用后的增效比;测定虫体内与...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Oedaleus asiaticus entomopoxvirus,OaEPV)作为一种增效剂,分别与马拉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亚洲小车蝗若虫,统计致死中浓度LC50和其混合使用后的增效比;测定虫体内与抗性有关的两种重要酶---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比活力。结果表明:OaEPV与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亚洲小车蝗,OaEPV与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混用对亚洲小车蝗无明显的增效作用,OaEPV与马拉硫磷混用,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比为1.42倍。混剂感染亚洲小车蝗,除与溴氰菊酯混用外,虫体的中肠部位CarE的比活力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OaEPV与马拉硫磷混用下降了4.21倍,抑制作用最大。当OaEPV与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化学杀虫剂混用后,中肠部位GSTs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其脂肪体部位CarE和GSTs的变化无一定的规律性。结果提示痘病毒与农药混合处理时,病毒主要通过抑制中肠部位CarE比活力而增加了农药的杀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
化学杀虫剂
增效作用
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思芳
李桂舫
王丽英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亚洲小车蝗痘病毒的形态,超微结构及在寄主体内的形态发生过程。该病毒的病毒粒子椭圆形,表面呈现桑椹状结构;侧体为圆筒形,髓核内绳索状结构有2折,在横切面上表现为2个圆点。包涵体之间能形成“嵌合体”。病...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亚洲小车蝗痘病毒的形态,超微结构及在寄主体内的形态发生过程。该病毒的病毒粒子椭圆形,表面呈现桑椹状结构;侧体为圆筒形,髓核内绳索状结构有2折,在横切面上表现为2个圆点。包涵体之间能形成“嵌合体”。病毒粒子在寄主脂肪体中形成,其形态发生过程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病毒发生基质的出现、非成熟病毒粒子的形成、侧体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痘病毒
形态发生
电子显微镜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杀虫效果及对寄主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新华
李永丹
田兆丰
史雪岩
高希武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8-503,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高效减量化学防治新技术”(2006BAD08A03)
文摘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Oedaleus asiaticus entomopoxvirus,OaEPV)作为一种增效剂,分别与马拉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亚洲小车蝗若虫,统计致死中浓度LC50和其混合使用后的增效比;测定虫体内与抗性有关的两种重要酶---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比活力。结果表明:OaEPV与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亚洲小车蝗,OaEPV与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混用对亚洲小车蝗无明显的增效作用,OaEPV与马拉硫磷混用,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比为1.42倍。混剂感染亚洲小车蝗,除与溴氰菊酯混用外,虫体的中肠部位CarE的比活力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OaEPV与马拉硫磷混用下降了4.21倍,抑制作用最大。当OaEPV与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化学杀虫剂混用后,中肠部位GSTs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其脂肪体部位CarE和GSTs的变化无一定的规律性。结果提示痘病毒与农药混合处理时,病毒主要通过抑制中肠部位CarE比活力而增加了农药的杀虫效果。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
化学杀虫剂
增效作用
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酶活性
Keywords
oedaleus asiaticus entomopoxvirus (oaepv)
chemical insecticides
synergism
carboxylesterase(Car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s)
enzyme activity
分类号
Q965.9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思芳
李桂舫
王丽英
机构
莱阳农学院植保系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出处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文摘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亚洲小车蝗痘病毒的形态,超微结构及在寄主体内的形态发生过程。该病毒的病毒粒子椭圆形,表面呈现桑椹状结构;侧体为圆筒形,髓核内绳索状结构有2折,在横切面上表现为2个圆点。包涵体之间能形成“嵌合体”。病毒粒子在寄主脂肪体中形成,其形态发生过程可分为4个主要阶段;病毒发生基质的出现、非成熟病毒粒子的形成、侧体的分化。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痘病毒
形态发生
电子显微镜
Keywords
oedaleus
asiaticus
entomopoxvirus
morphology
morphogenesis
分类号
Q965.8 [生物学—昆虫学]
S43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与化学杀虫剂混用的杀虫效果及对寄主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杨新华
李永丹
田兆丰
史雪岩
高希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王思芳
李桂舫
王丽英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6
1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