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龄期及密度亚洲小车蝗取食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卢辉 余鸣 +2 位作者 张礼生 张泽华 龙瑞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58,共4页
采用田间罩笼和人工模拟取食两种方式,分别测定了亚洲小车蝗1~3龄、4龄、5龄和成虫在虫口密度5、15、30 头/ m2下取食牧草对草地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龄期蝗虫取食对牧草有明显的超补偿生长作用,产草量增加,罩笼试验产草量高于模... 采用田间罩笼和人工模拟取食两种方式,分别测定了亚洲小车蝗1~3龄、4龄、5龄和成虫在虫口密度5、15、30 头/ m2下取食牧草对草地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龄期蝗虫取食对牧草有明显的超补偿生长作用,产草量增加,罩笼试验产草量高于模拟取食试验;随亚洲小车蝗龄期增加,取食量加大,草地产草量迅速下降,成虫期产草量最低.罩笼方法与模拟方法结合能真实地反应蝗虫取食与草地产草量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 亚洲小车蝗 产草量 田间罩笼 人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亚洲小车蝗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邰丽华 贾建宇 +2 位作者 王塔娜 能乃扎布 包玉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为研究亚洲小车蝗不同地域自然种群的遗传变异及其分化,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内蒙古中东部地区3个种群的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ei-Bienko)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用21个随机引物对亚洲小车蝗3个种群扩... 为研究亚洲小车蝗不同地域自然种群的遗传变异及其分化,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内蒙古中东部地区3个种群的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ei-Bienko)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用21个随机引物对亚洲小车蝗3个种群扩增出的总位点数为252,总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1.67%,Nei基因多样度为0.280 4,总Shannon信息指数为0.428 2,均表明亚洲小车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在种群总多态位点的遗传变异中77.9%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22.1%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看出种群内遗传变异大于种群间。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06 8~0.482 5,平均基因流为1.762 0,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低,存在基因交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104 2~0.129 1,遗传一致性为0.878 9~0.901 1。赤峰市分布的亚洲小车蝗种群与乌兰察布市分布的种群的亲缘关系近一些;与呼伦贝尔市分布的种群远一些,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种群 遗传多样性 RAP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可油杀虫剂对亚洲小车蝗蝗蝻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利敏 冯万玉 白全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8-190,共3页
以亚洲小车蝗二龄蝗蝻为供试昆虫,对德国柏陶公司生产的可可油杀虫剂进行了毒力测定,同时以马拉硫磷为对照药剂进行毒力测定,比较二者对亚洲小车蝗在毒力方面的差异性,进而明确可可油杀虫剂对亚洲小车蝗二龄蝗蝻的基础毒性,为以后抗药... 以亚洲小车蝗二龄蝗蝻为供试昆虫,对德国柏陶公司生产的可可油杀虫剂进行了毒力测定,同时以马拉硫磷为对照药剂进行毒力测定,比较二者对亚洲小车蝗在毒力方面的差异性,进而明确可可油杀虫剂对亚洲小车蝗二龄蝗蝻的基础毒性,为以后抗药性鉴定奠定基础。测定结果表明,2条毒力回归曲线LD50相差较大,可可油对亚洲小车蝗二龄蝗蝻的杀虫活性远不如马拉硫磷,2条直线的坡度不同,说明2种药剂对亚洲小车蝗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油 毒力 亚洲小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亚洲小车蝗为害与草地植被恢复能力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朝阳 刘艳 +4 位作者 曹广春 牙森.沙力 吴惠惠 王广君 张泽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2-777,共6页
根据生命表设置成虫密度A=12头.m-2和B=15头.m-2共2个处理,模拟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asiaticus Bienko)各虫态取食。结果表明:植被无干扰恢复3年后,草地群落结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在A样地为0.82和3.40,在B样... 根据生命表设置成虫密度A=12头.m-2和B=15头.m-2共2个处理,模拟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asiaticus Bienko)各虫态取食。结果表明:植被无干扰恢复3年后,草地群落结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在A样地为0.82和3.40,在B样地为0.74和3.40,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2个样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69和0.60,显著高于对照(P<0.05)。植被恢复演替进程中建群种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 Roshev.)优势度逐年提高,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ia Lam.)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等退化标志植物优势度呈下降趋势。草地生产力水平和植被盖度在A样地为155.16g.m-2和59.10%,与对照无显著差异;B样地为139.76g.m-2和54.2%,显著低于对照(P<0.05)。用克氏针茅生殖生长指标评价群落恢复状况,结果表明抽穗率、分蘖数和冠幅在A样地为41.55%,45.20个和32.69cm,B样地为41.76%,44.60个和27.16cm,除B样地冠幅27.16cm与对照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性状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模拟亚洲小车蝗为害的草地在3年后植被得到了一定恢复,但个别指标仍与对照存在显著差距,完全恢复到对照水平需更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草地 克氏针茅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