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太平洋维嘉海山埋藏型富钴结壳生长速率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斌 何高文 马维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1-103,共3页
富钴结壳是一种水成成因,生长在海底岩石或岩屑表面的皮壳状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主要分布于CCD以上、最低含氧层(OMZ)中或以下800~2500 m水深之间的类叠层石结构,具典型的层状结构,奇特的韵律性生长剖面蕴含着其生长过程中所保留下来... 富钴结壳是一种水成成因,生长在海底岩石或岩屑表面的皮壳状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主要分布于CCD以上、最低含氧层(OMZ)中或以下800~2500 m水深之间的类叠层石结构,具典型的层状结构,奇特的韵律性生长剖面蕴含着其生长过程中所保留下来的比较完整的古海洋演化和古环境信息(任江波等,2013;王彦美等,2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维嘉海山 埋藏型富钴结壳 生长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富钴结壳调查进展及开采技术 被引量:16
2
作者 何清华 李爱强 邹湘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43,共5页
大洋富钴结壳富含陆地上相对缺乏的战略金属钴等元素,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许多国家将目光转向深海富钴结壳的开发。介绍了德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等国的调查开发情况,并分析和探讨了富钴结壳切... 大洋富钴结壳富含陆地上相对缺乏的战略金属钴等元素,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许多国家将目光转向深海富钴结壳的开发。介绍了德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等国的调查开发情况,并分析和探讨了富钴结壳切削破碎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富钴结壳 开采技术 调查进展 发达国家 开发情况 破碎方法 金属钴 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富钴结壳资源调查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韦振权 何高文 +4 位作者 邓希光 姚会强 刘永刚 杨永 任江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0-472,共13页
富钴结壳是继多金属结核资源之后被发现的又一深海沉积固体矿产资源,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底均有分布。据估算,全球三大洋海山富钴结壳干结壳资源量为(1081.1661~2162.3322)×108t。世界各国对富钴结壳的调查始于20世纪80... 富钴结壳是继多金属结核资源之后被发现的又一深海沉积固体矿产资源,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底均有分布。据估算,全球三大洋海山富钴结壳干结壳资源量为(1081.1661~2162.3322)×108t。世界各国对富钴结壳的调查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截至目前,已有日本、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等4个国家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富钴结壳勘探合同,而韩国的矿区申请也于2016年获得核准。富钴结壳按形态可分为板状结壳,砾状结壳和钴结核3种类型。富钴结壳内部结构构造在宏观上通常表现为三层构造,即底部亮煤层、中部疏松层和顶部较致密层;在微观下主要表现为柱状构造、叠层构造、斑块状构造、纹层状构造等多种类型。富钴结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自生的铁锰矿物,包括水羟锰矿、钡镁锰矿、羟铁矿、四方纤铁矿、六方纤铁矿、针铁矿等。富钴结壳富含Mn、Fe、Co、Ni、Cu、Pb、Zn等金属元素以及稀土元素和铂族元素,其中Co含量尤为显著。三大洋中,以太平洋富钴结壳的Co平均含量最高。富钴结壳的生长过程极其缓慢,平均仅几毫米每百万年。研究表明,西太平洋富钴结壳最早于始新世-早中新世开始生长。目前通常认为富钴结壳为水成成因,即Co、Fe、Mn等金属元素来源于海水。此外,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在富钴结壳的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富钴结壳的分布及特征受地形、水深、基岩类型、海水水文化学特征、经纬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分布于碳酸盐补偿深度以上、最低含氧带以下、水深800~2500 m的海山、岛屿斜坡和海底高地上,西、中太平洋海山区被认为是全球富钴结壳的最主要产出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现状 研究进展 富钴结壳 大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化作用对富钴结壳元素相关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崔迎春 石学法 +1 位作者 刘季花 任向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1-67,共7页
为了探讨磷酸盐化作用对富钴结壳元素相关性的影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重量法测试了中太平洋CX海山富钴结壳的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首先以P质量分数和Y异常把富钴结壳分为磷酸盐化型[w(P)>0.57%且具有正Y异... 为了探讨磷酸盐化作用对富钴结壳元素相关性的影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重量法测试了中太平洋CX海山富钴结壳的主、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首先以P质量分数和Y异常把富钴结壳分为磷酸盐化型[w(P)>0.57%且具有正Y异常]和未磷酸盐化型[w(P)<0.57且具有负Y异常]。结果表明,相比于未磷酸盐化型结壳,磷酸盐化型结壳中某些元素出现相对亏损和富集,其中亏损元素的亏损顺序为Si>Al>Fe>Co>Li>K>Pb>Na>Mg>V,而富集元素的富集顺序为P>Ca>REE>Ba>Sc>Mo>Cu>Ni>Ti>Sr>Zn>Mn;两类结壳相同元素间的相关性既有共性也有差别,Si-Al、Si-Fe和Si-Ca等元素间的相关性在两类结壳中变化不大,而P-Mn,P-Fe,Mn-Fe,Fe-Co等元素间的相关性则发生重要改变,这些相关性发生变化的元素对可指示结壳是否遭受磷酸盐化作用,元素丰度以及元素相关性的变化与磷酸盐化作用引起的结壳矿物组成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太平洋 CX海山 富钴结壳 元素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富钴结壳的基本框架--超微生物建构的锰质叠层石柱体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建林 邓昱 +3 位作者 钱江初 于晓果 初凤友 武光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3,共7页
大洋富钴结壳和锰结核一样是潜在的海底矿产资源,对其成因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找矿和资源评价。通过大型反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其他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结壳的结构构造、物质组成以及叠层石纹层与超微生物的关系。发现结壳与光滑... 大洋富钴结壳和锰结核一样是潜在的海底矿产资源,对其成因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找矿和资源评价。通过大型反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其他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结壳的结构构造、物质组成以及叠层石纹层与超微生物的关系。发现结壳与光滑型锰结核的叠层石类型及超微生物种极其相似,它们都以微小叠层石和中华微放线菌为主要特征,具有相同的生物成因机制。认为超微生物建构的锰质叠层石柱体是大洋富钴结壳的基本框架,从而对结壳矿体的形成提出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富钴结壳 微小叠层石 中华微放线菌 生物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常压硫酸浸出富钴结壳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蒋训雄 汪胜东 尹才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2年第3期2-5,共4页
以二氧化硫为还原剂 ,在常温常压下 ,用硫酸快速浸出大洋富钴结壳。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其中二氧化硫和硫酸用量的影响最显著。浸出反应速度快 ,3 0min内 ,有价金属几乎完全被浸出 ,在适宜条件下 ,有价金属的浸出率分别... 以二氧化硫为还原剂 ,在常温常压下 ,用硫酸快速浸出大洋富钴结壳。考察了各种因素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其中二氧化硫和硫酸用量的影响最显著。浸出反应速度快 ,3 0min内 ,有价金属几乎完全被浸出 ,在适宜条件下 ,有价金属的浸出率分别为 (% ) :Co 99 41、Ni 98 10、Cu 92 5 4、Mn 97 89,二氧化硫消耗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硫酸浸出 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多金属结核与富钴结壳合并还原氨浸工艺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仍坚 蒋开喜 +3 位作者 蒋训雄 汪胜东 范艳青 张登高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2,共4页
以大洋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矿物为原料,在氨性体系中,以亚铜离子为催化剂,一氧化碳为还原剂,考察配矿比、硫酸铵浓度、氨浓度、亚铜离子浓度、温度等对有价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富钴结壳占比... 以大洋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矿物为原料,在氨性体系中,以亚铜离子为催化剂,一氧化碳为还原剂,考察配矿比、硫酸铵浓度、氨浓度、亚铜离子浓度、温度等对有价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富钴结壳占比25%、硫酸铵浓度25g/L、体系总氨120g/L、亚铜离子浓度10g/L、温度50℃、一氧化碳流量20mL/min。在上述最佳条件下Ni、Co、Cu、Mn浸出率分别为97.15%、93.68%、92.64%、20.90%。实现了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的合并冶炼,解决了单一富钴结壳氨浸法处理时钴浸出率低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多金属结核 富钴结壳 还原氨浸 硫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太平洋海山形态类型与钴结壳资源分布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章伟艳 张富元 +5 位作者 胡光道 赵宏樵 杨胜雄 程永寿 李守军 朱克超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84,共9页
通过对中西太平洋海山形态剖面的山体高度、山顶直径、基底直径、山顶直径与基底直径之比、山体坡度、山体高度与基底直径比值六个参数多元统计分析,发现可以根据山体高度与基底直径的比值对海山形态类型进行分类:比值小于0.10的为平顶... 通过对中西太平洋海山形态剖面的山体高度、山顶直径、基底直径、山顶直径与基底直径之比、山体坡度、山体高度与基底直径比值六个参数多元统计分析,发现可以根据山体高度与基底直径的比值对海山形态类型进行分类:比值小于0.10的为平顶海山(Ⅰ类),大于0.10的为尖顶海山(Ⅱ类),对于等于0.10的海山需参考平坦度和山体坡度,平坦度大和山体坡度缓的为Ⅰ类,反之为Ⅱ类。西太平洋的麦哲伦海山区、马绍尔群岛基本以平顶海山为主,介于中西太平洋之间的威克—马尔库斯海山区和中太平洋海山区、莱恩群岛平顶海山与尖顶海山共同发育。对各种类型海山上钴结壳分布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尖顶海山还是在平顶海山,板状结壳均比较发育,但砾状结壳在平顶海山比在尖顶海山的发育。中太平洋尖顶海山的结壳比平顶海山的发育,但由于山顶面积小,钴结壳资源量不大。仅从平顶海山看,在麦哲伦海山区、威克—马尔库斯海山区板状结壳比中太平洋海山区、马绍尔群岛、莱恩群岛的板状结壳发育,前者的板状结壳平均厚度大于3 cm,后者的板状结壳平均厚度小于3 cm,总体上是西太平洋平顶海山钴结壳比中太平洋平顶海山的发育。两种类型海山各方向上的资源分布明显不同,在平顶海山的西部山坡的资源比东部山坡的丰富,尖顶海山的则刚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海山形态 分类 钴结壳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LIX84从富钴结壳硫酸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铜 被引量:10
9
作者 汪胜东 蒋训雄 尹才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2002年第2期6-9,共4页
采用LIX84作萃取剂、硫酸作反萃剂 ,从大洋富钴结壳常温常压活化硫酸浸出除铁后液中萃取铜。试验考察了相比、平衡水相pH值、时间等因素对LIX84萃铜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比、平衡水相 pH值、混合时间都对铜的萃取率有一定影响。最后优... 采用LIX84作萃取剂、硫酸作反萃剂 ,从大洋富钴结壳常温常压活化硫酸浸出除铁后液中萃取铜。试验考察了相比、平衡水相pH值、时间等因素对LIX84萃铜的影响。结果表明 ,相比、平衡水相 pH值、混合时间都对铜的萃取率有一定影响。最后优化出的萃取工艺条件为 (体积百分数 )有机相 12 %LIX84+ 88%煤油 ,室温 ,相比 (O/A)=1/ 2 0 ,出口水相pH2 60± 0 0 5 ,萃取级数为 2级 ,每级混合时间 5min。经过 2级萃取、1级洗涤、3级反萃后 ,可以得到完全符合电解沉积要求的硫酸铜溶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X84 选择性萃取 大洋富钻结壳 活化硫酸浸出 萃取剂 反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深海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训雄 蒋开喜 +1 位作者 汪胜东 范艳青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6,38,共6页
综述我国15年来深海矿物资源加工技术研究的发展与现状,包括深海矿物的选矿预处理、冶炼加工、深海矿的直接利用、尾渣综合利用等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深海矿物资源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大洋多金属结核 富钴结壳 加工技术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岛屿玄武岩低温蚀变作用及其对大洋过渡金属循环的贡献 被引量:7
11
作者 卜文瑞 石学法 +3 位作者 彭建堂 刘季花 张铭杰 漆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68,共14页
用化学方法和ICP-MS方法分别对中、西太平洋海山富钴铁锰结壳产出区玄武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REE)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玄武岩经受了强烈的洋底低温蚀变作用,主元素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失去了原岩的特征.样品... 用化学方法和ICP-MS方法分别对中、西太平洋海山富钴铁锰结壳产出区玄武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REE)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玄武岩经受了强烈的洋底低温蚀变作用,主元素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失去了原岩的特征.样品与新鲜大洋岛屿玄武岩(OIB)极为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表明,所研究的岩石属典型的大洋板内玄武岩.受洋底低温蚀变作用的影响,样品的Al2O3,Fe2O3,MnO、K2O,P2O5含量增加,MgO,FeO的含量降低.蚀变作用使大洋岛屿玄武岩中的镁、铁等活动组分大量流失,从而表现出相对富SiO2的特征(标准矿物计算结果中出现石英).由于蚀变作用,活动组分的流失使样品的REE相对富集,而富REE铁锰氧化物在玄武岩气孔和裂隙中的沉淀不仅使样品的REE含量增大,而且引起轻稀土元素(LREE)与重稀土元素(HREE)分馏,表现为∑c(Ce)/∑c(Yb)值增大.以REE富集机制为基础,对样品中铁锰氧化物的沉淀量和单位质量新鲜玄武岩中活动组分的流失量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因低温蚀变作用所引起的新鲜玄武岩的单位质量亏损为0.150-0.657,而单位质量新鲜玄武岩中铁锰氧化物的沉淀量为0.006-0.042.主元素中以铁、镁的流失亏损最为明显,新鲜玄武岩中铁、镁的流失比例分别为18.28%-70.95%和44.50%-93.94%,超过了岩石总量的流失亏损比例(15.0%-65.7%),因而样品相对贫铁、镁.其他元素的流失量和流失比例都很好地印证了地球化学研究的结果.样品中铝、钾、磷负的流失量是由于沸石在岩石气孔中的充填和岩石的磷酸盐化.理论计算结果和地球化学研究都表明,大洋岛屿玄武岩的低温蚀变向海水提供了大量金属,这是大洋海水中金属循环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岛屿玄武岩 低温蚀变作用 大洋金属循环 理论计算 富钴结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海底海山富钴结壳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晓明 薛婷 +4 位作者 何高文 叶先仁 张美 陆红锋 王生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331-2340,共10页
采用高真空气体质谱系统测定了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不同层圈及其基岩的惰性气体丰度和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1)西太平洋富钴结壳主要是水成成因,其中惰性气体来源不同,He绝大多数来自宇宙尘(IDPs),少量来自陆源风成微粒... 采用高真空气体质谱系统测定了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不同层圈及其基岩的惰性气体丰度和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1)西太平洋富钴结壳主要是水成成因,其中惰性气体来源不同,He绝大多数来自宇宙尘(IDPs),少量来自陆源风成微粒;Ar主要来自海水溶解的大气,少量来自陆源风成微粒或沉积岩建造水;Ne和Xe主要来自海水中溶解大气,少量来自宇宙尘;(2)在具三层结构的结壳中,亮煤层(致密层)的惰性气体同位素相对外层和疏松层有较大的不同.显示大洋磷酸岩化对早期沉积的结壳惰性气体组成有较大的影响,如导致^4He的升高和^3He/^4He的显著降低;(3)太平洋富钴结壳玄武岩基岩的^3He/^4He非常低,为0.0095~0.074Ra,与本区磷块岩基岩(0.087Ra)相似,而远低于正常海底玄武岩的^3He/^4He比值,显示这些基岩曾与富含放射性成因^4He和P的上升洋流或沉积物中建造水发生过水/岩反应,这个过程将释放出较多的成矿元素,有利于富钴结壳的形成.海底海山玄武岩中较低的He同位素组成可作为富钴结壳的找矿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气体 同位素组成 成因 富钴结壳 海山 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富钴结壳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26
13
作者 白志民 王英滨 +4 位作者 姜波 刘旭 常有军 文智慧 庞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87-392,共6页
采用化学提取方法对采自太平洋国际海域的板状和结核状富钴结壳的稀土元素进行了分级提取 ,并利用等离子质谱仪 (ICP MS)测定了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 ,结壳中稀土元素在不同结合态中的富集顺序为 :残渣态 >有机结合态 >... 采用化学提取方法对采自太平洋国际海域的板状和结核状富钴结壳的稀土元素进行了分级提取 ,并利用等离子质谱仪 (ICP MS)测定了稀土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 ,结壳中稀土元素在不同结合态中的富集顺序为 :残渣态 >有机结合态 >锰氧化物结合态 >碳酸盐结合态 >吸附态。稀土总质量分数的 5 6 %以上集中在残渣态中 ,并主要赋存于非晶态FeOOH物相中 ,说明FeOOH的形成对稀土元素的富集具有重要作用。水羟锰矿占结壳中X衍射结晶矿物的 95 %以上 ,但其稀土质量分数仅占稀土总质量分数的 1 6 %左右。呈有机结合态的稀土元素含量约占结壳稀土总质量分数的 2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富钴结壳 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海山玄武岩的岩石学特征及与上覆富钴结壳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海玲 范忠孝 +5 位作者 王成 丁旋 莫兆 李长江 张振国 张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2-360,共9页
通过对西太平洋海山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角砾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气孔充填物成分变化的研究,讨论了海山玄武岩与上覆富钴结壳的关系。富钴结壳的基岩火山岩主要为碱性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角砾岩。碱性玄武岩中气孔充填物为S型和C型,S型和... 通过对西太平洋海山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角砾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气孔充填物成分变化的研究,讨论了海山玄武岩与上覆富钴结壳的关系。富钴结壳的基岩火山岩主要为碱性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角砾岩。碱性玄武岩中气孔充填物为S型和C型,S型和C型气孔充填物不共存在同一个气孔中。S型气孔充填物的物质成分富Si、Fe、K、Mg、Al,Co含量一般为0.17%~0.46%,其成分与碱性玄武岩的组成类似,其物质来源可能与碱性玄武岩有关。C型气孔充填物为O、Ca、C及少量Si、Al、Mg、Fe、K等元素,C型气孔充填物可能与海水中物质的沉积有关。南Si、Al、Fe、Mg、K等元素变化曲线反映出的S型气孔充填物沉积过程与富钴结壳早期的沉积过程具有相似的趋势,说明富钴结壳早期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可能与碱性玄武岩有关,富钴结壳物质来源可能是碱性玄武岩和海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海山 玄武岩 富钴结壳 气孔充填物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底富钴结壳的开采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梁平 石海林 +1 位作者 崔波 朱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22,共3页
在收集了大量洋底富钴结壳开发资料的基础上 ,详细介绍了日本进行的CLB(连续绳斗 )法开采试验。重点介绍了美国富钴结壳矿床开采系统方案 ,包括采矿机切割头、水力吸矿、行走机构的设计、软管。
关键词 富钴结壳 海底采矿 CLB法 EIS法 连续绳斗法 采矿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富钴结壳元素组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16
作者 何高文 薛婷 +3 位作者 孙晓明 张学华 朱克超 王生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海山富钴结壳是一种重要的海底固体矿产。对西太平洋海山的56个结壳样品进行了23种化学组分分析。并利用R型聚类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四组元素组合和四个主因子。综合特征表明,富钴结壳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强度较大的锰矿物... 海山富钴结壳是一种重要的海底固体矿产。对西太平洋海山的56个结壳样品进行了23种化学组分分析。并利用R型聚类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分别提取四组元素组合和四个主因子。综合特征表明,富钴结壳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一次强度较大的锰矿物相成矿作用,Co、Ni等元素的富集与此有关;铁矿物相的成矿作用强度较小,但表现出多期次的特点;锰、铁矿物是不同成矿怍用的产物;结壳形成过程中,可能遭受了二次磷酸盐化作用,结壳中磷酸盐矿物的形成对铁矿物相的形成可能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结壳 西太平洋 地质意义 组合特征 元素 R型因子分析 R型聚类分析 磷酸盐化作用 形成过程 成矿作用 磷酸盐矿物 矿物相 固体矿产 组分分析 作用强度 抑制作用 主因子 组合和 特征表 多期次 铁矿物 海山 海底 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维嘉平顶山沉积特征及富钴结壳资源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斌 吕文超 +5 位作者 张向宇 何高文 杨永 韦振权 马维林 邓义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6,共9页
基于中国大洋36和41航次浅地层剖面数据,结合DSDP钻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对西太平洋维嘉平顶山顶部沉积物的浅地层剖面特征、沉积环境、沉积时代、沉积物厚度分布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发现3种主要的地层反射特征,分别代表3个沉积单元;山顶... 基于中国大洋36和41航次浅地层剖面数据,结合DSDP钻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对西太平洋维嘉平顶山顶部沉积物的浅地层剖面特征、沉积环境、沉积时代、沉积物厚度分布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发现3种主要的地层反射特征,分别代表3个沉积单元;山顶沉积物的厚度分布呈现出3个沉积中心区和4个基岩裸露/沉积物稀薄区的特点;平顶山东部的沉积异常可能与始新世的第二次火山活动有关。根据富钴结壳的生长和发育特点,结合维嘉平顶山的沉积物分布特征,圈定了结壳资源潜力分布区。维嘉平顶山作为中国重要的富钴结壳合同区块,本次研究对其富钴结壳资源进一步的勘探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维嘉平顶山 浅地层剖面 沉积特征 富钴结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比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18
作者 何高文 孙晓明 +2 位作者 杨胜雄 朱克超 宋成兵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2-472,共11页
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是大洋两类典型的铁锰产物。为探讨不同海区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之间稀土元素特点及其揭示的地质意义,利用近年中国在太平洋获取的样品进行对比,采用ICP-AES对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结壳具有正Ce异常明显、LREE... 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是大洋两类典型的铁锰产物。为探讨不同海区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之间稀土元素特点及其揭示的地质意义,利用近年中国在太平洋获取的样品进行对比,采用ICP-AES对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结壳具有正Ce异常明显、LREE富集、∑REE高的特点,而结核表现为HREE相对富集、∑REE相对较低,因成因类型不同,Ce异常或表现为正异常、负异常或异常不明显。结核形成后受到成岩作用的影响,而结壳则为水成作用形成;结核和结壳中REE的存在形式比较复杂,不同海区各不相同,中太平洋东部产出的结壳和位于东太平洋的结核中REE可能主要赋存于铁矿物相,而西太平洋结壳REE可能主要赋存于锰矿物相;结核和结壳REE可能分别来自海水和海山蚀变玄武岩,热液作用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富钴结壳 稀土元素 对比 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富钴结壳熔炼合金的锈蚀浸出及除铁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裕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2-44,共3页
采用锈蚀浸出工艺处理DY95 -9航次大洋富钴结壳熔炼合金粉末 ,研究了浸出酸量、浸出时间及催化剂对合金中钴镍铜等有价金属浸出率的影响。在最佳锈蚀浸出条件及经除去浸出液中的少量铁后钴镍铜锰的浸出直收率分别为 93 .68%、94.5 5 %、... 采用锈蚀浸出工艺处理DY95 -9航次大洋富钴结壳熔炼合金粉末 ,研究了浸出酸量、浸出时间及催化剂对合金中钴镍铜等有价金属浸出率的影响。在最佳锈蚀浸出条件及经除去浸出液中的少量铁后钴镍铜锰的浸出直收率分别为 93 .68%、94.5 5 %、91.73 %和 95 .62 % ,而几乎全部的铁、磷、碳和钼等进入浸出渣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富钴结壳 锈蚀浸出 还原熔炼 合金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切削钴结壳破碎减阻机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建新 罗伟 邹湘伏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3,共4页
将螺旋滚筒式振动切削应用于深海钴结壳的开采,对振动切削钴结壳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研究了振动切削钴结壳的减阻机理,认为振动所产生的应力脉冲是引起裂纹高速扩展的原因,只有当振动频率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时才能引起裂纹的高速扩... 将螺旋滚筒式振动切削应用于深海钴结壳的开采,对振动切削钴结壳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研究了振动切削钴结壳的减阻机理,认为振动所产生的应力脉冲是引起裂纹高速扩展的原因,只有当振动频率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时才能引起裂纹的高速扩展、分叉,最后导致破碎。同时分析了施加振动后对切削阻力的影响。通过实验证实,引入振动脉冲,滚筒截齿切削力确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载荷波动也有所减缓,并使钴结壳粒度更集中控制在某一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采矿 螺旋滚筒式振动切削 钴结壳 应力脉冲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