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5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cupational Safety Culture Index (OSCI)——measuring the community and employees awareness,attitude and knowledge towards 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in Hong Kong SAR
1
作者 TANG Wah-shing Winson YEUNG Koon-chuen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S1期166-171,共6页
Promoting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 Hong Kong,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China is an important and ongoing mission. As the major organization with statutory responsibilities,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 Promoting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 Hong Kong,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China is an important and ongoing mission. As the major organization with statutory responsibilities,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Council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to strengthen and cultivate our safety culture.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at numbers of occupational related diseases and injuries could be prevent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wareness and attitudes of the employees and the public. Therefore,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study to monitor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level and status of the community and working population is needed. Objectives: Our Council has developed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Culture Index ( OSCI) to measure the current level of community and 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awareness,knowledge and attitude. Benchmarking measures of the key safet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re to be derived thereof. Methods: A territory-wide random telephon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community and employees'awareness,attitude and knowledge in 2008.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with the content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assessed before the survey administration. A series of quality control approaches were also applied to assure the quality of the fieldwork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ata. Results: 1,531 eligible participants'data were collected and computed into 2 types of composite indices,Occupational Safety Culture Index ( Community) ( OSCIC) and Occupational Safety Culture Index (Workplace) (OSCIW) . With the maximum score of index at 100,the overall score of OSCIC is 66. 9 and the OSCIW is 61. 3 in Hong Kong. Achievements: OSCI served a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tool to measure the safety culture in Hong Kong. With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and high quality study control and validated assessment approaches,the OSCI and the sub-indices are reliable indicator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safety culture enhancement strategy and the OSH intervention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cupational SAFETY Culture INDEX ( OSCI) WORKPLACE SAFETY and health ATTITUDE and KNOWLED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cupational Therapy Evaluation for Stroke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2
作者 YANG Shan-li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99-400,共2页
Of the 700,000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experience a new or recurrent stroke each year,more than 500,000 survive(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2007)[1]. Occupational therapy practitioners are critical rehabilitat... Of the 700,000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experience a new or recurrent stroke each year,more than 500,000 survive(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2007)[1]. Occupational therapy practitioners are critical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for stroke surviv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cupational Therapy Evaluation for Stroke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IN A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An interview with Dr. Paul E. Spector
3
作者 Hongyu Li Liuqin Yang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年第3期235-240,共6页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OHP)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concerned with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employee's health,safety,and well-being,closely related to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I/O)Psychology. Specifi...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OHP)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concerned with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employee's health,safety,and well-being,closely related to Industrial/Organizational(I/O)Psychology. Specific areas of concern are accidents,injuries,illness,stress,violence,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and work-family conflict. Based on his research,Dr. Paul E. Spector answered our questions on aspects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and research/statistical methods in I/O Psychology. His opinions or suggestions about future research in I/O Psychology are informative and inspi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心理学 透视法 跨文化交际 工人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越野场景无人履带平台3D语义占据预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慧岩 司璐璐 +1 位作者 王旭睿 王文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理解和处理复杂越野场景中环境要素形状不规则、地形多变及路面属性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感知的3D语义占据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图像和激光雷达融合网络获取初始3D语义标签;然后,对越野场景稀疏点云采用贝叶斯稠密化... 为了理解和处理复杂越野场景中环境要素形状不规则、地形多变及路面属性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感知的3D语义占据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图像和激光雷达融合网络获取初始3D语义标签;然后,对越野场景稀疏点云采用贝叶斯稠密化算法补全3D语义占据标签;最后,生成包含复杂环境要素大小、位置和语义信息的3D语义占据栅格地图.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和表示复杂越野环境中的3D信息,为复杂越野环境下无人履带平台的路径规划提供了更加准确和丰富的先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履带平台 多模态融合 3D语义占据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式学习对护理实习生锐器伤防护的干预效果研究
5
作者 刘颖 彭黄芳 +2 位作者 刘萌 张敏 万琼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3-1000,共8页
目的探讨项目式学习在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中对锐器伤防护技能培训的效果及其对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南昌理工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A、B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A班设为常规组,B班设为... 目的探讨项目式学习在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中对锐器伤防护技能培训的效果及其对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3月南昌理工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A、B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A班设为常规组,B班设为干预组。常规组接受以回顾性强化训练护理操作技能为主的常规岗前培训;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融入锐器伤防护技能的项目式学习补偿教育。采用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在相应阶段自“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递进的层面全方位评估教育效果。结果A班常规组和B班干预组各纳入56名护理实习生。干预组护理实习生的课程评价评分(128.67±4.39 VS 117.28±6.55)、针刺伤防护知识认知评分(109.11±4.38 VS 96.44±6.72)、安全注射行为评分(38.45±4.91 VS 32.30±5.62)、职业认同感评分(58.02±8.55 VS 51.77±15.86)、岗位胜任力评分(82.59±13.35 VS 75.61±15.09)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护理实习生锐器伤发生率(19.64%VS 57.14%)及平均发生频次(1.45 VS 2.13)均低于常规组;锐器伤后例次干预率(87.50%VS 45.59%)和例次上报率(93.75%VS 32.35%)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护生岗前培训中引入项目式学习的锐器伤防护培训,能有效提升防护技能掌握程度,降低实习期间锐器伤发生率,对培养护生职业防护能力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器伤 职业防护 项目式学习 职业暴露 护理实习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感知对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新 李锋彪 +2 位作者 彭佳雨 简丽 晋良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为提高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水平,引入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职业倦怠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采用风险感知、安全需求、安全能力、职业倦怠以及安全认知5种量表设计结构化问卷,以312名地下洞室... 为提高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水平,引入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职业倦怠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采用风险感知、安全需求、安全能力、职业倦怠以及安全认知5种量表设计结构化问卷,以312名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并运用SPSS 26.0和AMOS 26.0软件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风险感知直接正向影响地下洞室群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职业倦怠在两者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风险感知还会通过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的独立中介效应,以及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的链式中介效应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因此,激励并提高施工人员的风险感知、安全需求和安全能力,同时降低其职业倦怠,可有效提升其安全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感知 地下洞室群 施工人员 安全认知 安全需求 安全能力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在乡”到“心入场”: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重塑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明露 颜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5-42,共8页
新生代乡村教师是教师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群体,并随着乡村教师群体的代际更替,日渐成为乡村教育场域的中坚力量。增进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奠定了个体认知与公共认知一致性的基础,是新生代乡村教师从在乡村学校工作的“身在乡... 新生代乡村教师是教师队伍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群体,并随着乡村教师群体的代际更替,日渐成为乡村教育场域的中坚力量。增进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奠定了个体认知与公共认知一致性的基础,是新生代乡村教师从在乡村学校工作的“身在乡”状态向融入乡村教育的“心入场”状态转变的关键环节。新生代乡村教师具有多重身份,三大人性假设理论奠定了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身份、组织身份和专业身份三维具象的丰富内涵。当前,新生代乡村教师面临着身份责任泛化掣肘职业身份认同、情感近城疏乡淡化组织身份认同、社会资本匮乏弱化专业身份认同的多重困境。建立将教师的公共认同转化为新生代乡村教师个体自我认同的落实机制,实现乡村时空、教师身份、教育场域的内在一致性,需要厘清教师角色边界,明确职业身份认同的行为场;丰富乡土关系网络,再造组织身份认同的环境场;重构乡村教育场域,融入专业身份认同的心理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乡村教师 身份认同 场域 身份重塑 职业身份 组织身份 专业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跳脱时间困境: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影响效应的主观时间边界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红丽 陈政任 +3 位作者 李振 刘智强 梁翠琪 赵彬洁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97,I0002-I0004,共26页
零工工作者在算法控制下可能被迫做出更多的短期抉择,是其在看似自由的工作面前更为实际的当下生存抉择。然而,过往研究却未能将其明确纳入研究框架。本研究基于生命史理论,创新性提出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本质,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 零工工作者在算法控制下可能被迫做出更多的短期抉择,是其在看似自由的工作面前更为实际的当下生存抉择。然而,过往研究却未能将其明确纳入研究框架。本研究基于生命史理论,创新性提出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本质,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困境中,算法控制是如何迫使零工工作者做出短期抉择以及该如何破局”的问题。具体而言,通过两阶段时间滞后田野调查和实验室实验,考察了算法控制影响零工工作者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主观时间边界。研究发现:作为解开时间困境的钥匙,职业未来时间观缓解了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与角色宽度之间的负向关系,及其通过角色宽度对主动服务行为的负向间接影响,而不同零工行业类型影响了职业未来时间观的发挥。结论有助于推动对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的思考,并为零工工作者如何跳脱困境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时间困境 角色宽度 主动服务行为 职业未来时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基于“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研讨会”的思考
9
作者 张婷 王庆日 +3 位作者 陈美球 陈江华 蒋仁开 曾爽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7-144,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研讨会专家观点和文献资料,系统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探讨其实现路径,为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的落地实施和制度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的提出响... 研究目的:基于研讨会专家观点和文献资料,系统分析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探讨其实现路径,为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的落地实施和制度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的提出响应了口粮安全单一目标向农业强国建设多目标发展的耕地保护现实需求。(2)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面临着农用地资源错配治理难,涉及的多部门协同难,多元主体利益协调难及耕地补充动力不足等现实困境。(3)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的实施需要以布局优化引导补充耕地来源,通过明确占补优先序推进与耕地种植用途管控有机融合,强化部门协同与多主体共治共享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研究结论:明晰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的内涵与特征是有效推进占补平衡新机制落实的基础;制定占补平衡新机制补偿激励措施是激发多主体内生动力的重要制度创新探索;因地制宜探索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的实现路径是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最终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大占补 耕地保护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规则、制度困厄与优化进路:我国高校教师学术职业样态的社会学考察
10
作者 张伟 张明瑞 张茂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1-107,共7页
学术职业样态是对学术生产场域治理能力的系统化审视,是对学术职业内在属性和价值意蕴的理性省思。由场域所构成的结构性空间存在构筑学术职业身份、夯筑学术职业责任、促进学术职业竞逐多元运行规则。关系空间、契约空间、博弈空间构... 学术职业样态是对学术生产场域治理能力的系统化审视,是对学术职业内在属性和价值意蕴的理性省思。由场域所构成的结构性空间存在构筑学术职业身份、夯筑学术职业责任、促进学术职业竞逐多元运行规则。关系空间、契约空间、博弈空间构成了当下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场域规则的多重样态。在由此建构的社会结构下,高校教师学术职业行动策略诱致了学术平庸主义、学术卸责以及“计算学术”行为等场域规则困厄的境况。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根本旨归是充分激发由制度、文化等构筑的场域空间在高校教师学术职业中的正向规训作用。基于此,基层学术组织变革需秉持“去管理中心化”的学术职业样态优化的实践进路,聚焦规范性、开放性、人本化、学科性等关键性变革因子,构建起契合学术职业场域运行逻辑的基层学术组织有效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职业 场域规则 惯习 组织变革 去管理中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业保险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异质性影响——兼论中国创业高质量之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红忠 邹楠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共13页
基于2008—2021年中国城市工商注册企业信息和失业保险金数据,分析了失业保险金对不同类型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失业保险金对机会型创业活跃度具有正向影响,对生存型创业活跃度具有负向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失业保险金同时存... 基于2008—2021年中国城市工商注册企业信息和失业保险金数据,分析了失业保险金对不同类型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失业保险金对机会型创业活跃度具有正向影响,对生存型创业活跃度具有负向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失业保险金同时存在因降低失业成本抑制创业的职业选择效应和因提高劳动力市场供给促进创业的市场潜力效应,这两个效应分别揭示失业保险金对生存型创业活跃度和机会型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渠道。进一步地,失业保险金提升了创业质量。城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资本禀赋和人力资本禀赋更高的地方,失业保险金对机会型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更明显,而生存型创业活跃度相反;行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失业保险金主要是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机会型创业活跃度;微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失业保险金对有失业保险的个体创业选择抑制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为正视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经济效应以及在社会保障层面促进创业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业保险 城市创业活跃度 机会型创业 生存型创业 职业选择 市场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职业心理创伤体验
12
作者 王斌 陈潇潇 +3 位作者 吴朝霞 张雨嫣 崔现杰 张晓天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职业心理创伤的真实体验,为进一步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于2024年1月—3月,对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防治科的10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并用内... 目的:深入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职业心理创伤的真实体验,为进一步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于2024年1月—3月,对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防治科的10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并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患者的失控行为致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多重心理创伤、家属的态度影响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职业认同感及组织支持不足削弱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的自我效能。结论: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职业心理创伤来自多方面因素。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在工作中遭受的心理创伤,采用有效手段减轻其情绪负担,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职业心理创伤 社区护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部分省市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病例分析
13
作者 于程程 余智平 +1 位作者 邢志伟 赵风玲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9-465,共7页
通过对我国部分省市近年来诊断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病例进行分析,以发现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解决措施。收集2013—2020年我国部分地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的病例共计74人,对病历进行汇总分析;针对8省1系统(... 通过对我国部分省市近年来诊断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病例进行分析,以发现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解决措施。收集2013—2020年我国部分地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的病例共计74人,对病历进行汇总分析;针对8省1系统(四川、江苏、内蒙古、山东、河南、天津、安徽、浙江和核工业系统)的140名诊断医师进行了标准知晓、标准宣贯和标准应用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3年至2020年共诊断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病例74人、病例数共计83例,涉及有害的组织反应疾病(确定效应)35人、42例,发病数前3位是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皮肤损伤和慢性放射病;涉及放射性肿瘤39人、41例,前3位依次是放射性甲状腺癌、放射性白血病和放射性肺癌;同时确诊为2种及以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8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医师对标准知晓率76.2%,参加标准宣贯77%;标准应用情况,未使用及每年应用小于2次的为51.2%。通过调查了解了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现状,发现在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中存在受照剂量高估、诊断标准知晓和使用率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标准评估 问卷调查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汽车“零重力”座椅不同展开坐姿下乘员正面碰撞损伤研究
14
作者 武和全 盘江强 +1 位作者 边楚虹 高双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共14页
针对“零重力”座椅在不同展开角度下的乘员碰撞安全问题开展研究,首先搭建汽车正面碰撞模型,调整座椅角度为标准姿态、零重力坐姿以及在标准姿态基础上将靠背角度调整至120°、150°和180°三种不同姿态,再给模型分别施加4... 针对“零重力”座椅在不同展开角度下的乘员碰撞安全问题开展研究,首先搭建汽车正面碰撞模型,调整座椅角度为标准姿态、零重力坐姿以及在标准姿态基础上将靠背角度调整至120°、150°和180°三种不同姿态,再给模型分别施加40 km/h和56 km/h两种碰撞速度曲线。仿真对比发现:标准姿态下乘员头部、颈部、胸部损伤值最小,零重力姿态下乘员头部、颈部损伤值最大;胸部损伤风险随姿态角度增大而增大,胸部发生压缩变形,肺部最易受到挫伤,其次为肝脏与脾脏。乘员倾斜角度的增加,乘员下潜严重且下肢“二次碰撞”的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倾斜坐姿 正面碰撞 乘员损伤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角度座椅研发的后倾坐姿乘员损伤仿生模型开发及验证
15
作者 李海岩 张胜娇 +4 位作者 王彦鑫 张欣玉 崔世海 贺丽娟 吕文乐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8-1595,1626,共9页
智能汽车的快速推广使得零重力座椅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这给后倾坐姿乘员约束系统设计带来全新的挑战。为弥补现今碰撞测试假人对后倾坐姿乘员安全研发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图斯特第五百分位女性(TUST IBMs F05)和第五十百分位男性(TUST ... 智能汽车的快速推广使得零重力座椅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这给后倾坐姿乘员约束系统设计带来全新的挑战。为弥补现今碰撞测试假人对后倾坐姿乘员安全研发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图斯特第五百分位女性(TUST IBMs F05)和第五十百分位男性(TUST IBMs M50)乘员损伤仿生模型,通过姿态调整重建,开发后倾坐姿乘员损伤仿生模型,并通过重构尸体试验验证模型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位移-时间曲线均落在尸体通道内,该模型在胸腰椎、骨盆几何形态上符合真实的人体结构,其他软组织亦兼具详细、逼真的解剖学结构和网格质量良好的优点,具有较高的生物逼真度。模型可为研究后倾坐姿乘员碰撞损伤机理、制订安全防护策略和相关法规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也为大倾角汽车座椅开发及安全和舒适性测评提供高效的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倾坐姿乘员 损伤生物力学模型 50th百分位男性 5th百分位女性 大角度座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所中社交媒体使用对高科技企业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唐鑛 刘鹏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0,共7页
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综合考虑社交媒体的工作和社交两大特性,以任务重塑为中介变量和职业弹性为调节变量,揭示了工作场所中社交媒体使用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450名高科技企业员工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工作导向的社交媒体使... 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综合考虑社交媒体的工作和社交两大特性,以任务重塑为中介变量和职业弹性为调节变量,揭示了工作场所中社交媒体使用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450名高科技企业员工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工作导向的社交媒体使用、社交导向的社交媒体使用均正向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社交导向的社交媒体使用的正向影响更强;任务重塑在此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职业弹性正向调节任务重塑与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工作实践中的社交媒体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 任务重塑 职业弹性 创新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堪重负”会使人“铤而走险”吗?——基于经济压力与职务舞弊关系的检验
17
作者 陈艳 黄诗华 陈邑早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50,共15页
在全球范围内,职务舞弊事件的普遍性和危害性造成巨大经济后果,如何从源头缓解舞弊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细化拓展经典舞弊三角理论,从压力视角分析职务舞弊行为产生的原因,揭示经济压力对于职务舞弊行为影响的内在逻辑。实证结... 在全球范围内,职务舞弊事件的普遍性和危害性造成巨大经济后果,如何从源头缓解舞弊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细化拓展经典舞弊三角理论,从压力视角分析职务舞弊行为产生的原因,揭示经济压力对于职务舞弊行为影响的内在逻辑。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压力越大,行为人职务舞弊倾向越高;自我损耗在经济压力与职务舞弊行为的正向关系中发挥着中介效应;心理资本越强、社会支持程度越高,经济压力与职务舞弊行为倾向的正向关系会减弱,以缓解行为人的职务舞弊倾向。从调查方法角度克服了职务舞弊压力的识别和度量障碍,丰富了从心理学视角剖析舞弊决策的研究文献;从行为人压力管理的角度为职务舞弊行为的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弥补传统外部监管方式的治理盲点,完善现实情境下舞弊行为的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压力 职务舞弊 舞弊三角理论 自我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矛盾职业认同对工作投入的影响:自我损耗和积极情感的作用
18
作者 许璟 祝振兵 曹馨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2,共9页
辅导员的工作投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探究高校辅导员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正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基于自我损耗理论,考察了矛盾职业认同对辅导员工作投入的影响。选取310名辅导员样本,研究发现:辅导员矛盾职业认同对工作投... 辅导员的工作投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探究高校辅导员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正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基于自我损耗理论,考察了矛盾职业认同对辅导员工作投入的影响。选取310名辅导员样本,研究发现:辅导员矛盾职业认同对工作投入有负向影响;自我损耗在矛盾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积极情感负向调节矛盾职业认同与自我损耗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调节了自我损耗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矛盾职业认同和辅导员工作投入的研究,对高校辅导员管理实践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职业认同 积极情感 自我损耗 工作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的教育失配及收入惩罚——对户籍收入差异来源的新证
19
作者 李晓光 周润琪 梁馨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32,共15页
人口迁移深刻影响着教育水平和职业岗位的配置过程。为考察教育和职业的纵向失配对不同户籍人口收入差异的影响,使用改进后的现实匹配法测量纵向失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3—2021年的多期横截面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纵向失... 人口迁移深刻影响着教育水平和职业岗位的配置过程。为考察教育和职业的纵向失配对不同户籍人口收入差异的影响,使用改进后的现实匹配法测量纵向失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3—2021年的多期横截面数据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纵向失配主要通过两个环节影响户籍收入差距:发生几率和收入惩罚。发生几率层面,农业流动人口比城市非农出身人口更有可能发生纵向失配,但“农转非”人口与城市非农出身人口没有显著差异。收入惩罚层面,当不同户籍人口都面临纵向失配时,农业流动人口会遭受更加严重的收入惩罚,但“农转非”人口和城市非农出身人口的差异不显著。以上发现为有效捕捉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户籍收入差异来源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教育—职业匹配 纵向失配 户籍 收入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现代企业年金制度:功能定位、基本特征与实现路径
20
作者 孙守纪 谢远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传统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正规就业的企业年金计划难以适应新就业形态,导致其参保率较低、运营费用高、扩大了养老金待遇差距。面对该困境,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企业年金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年金制度。现代企业年金制度具有五个显著... 传统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正规就业的企业年金计划难以适应新就业形态,导致其参保率较低、运营费用高、扩大了养老金待遇差距。面对该困境,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是从传统企业年金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年金制度。现代企业年金制度具有五个显著特征,实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一是实施自动加入机制以提高参保率,二是计划类型多样化以匹配就业形式多样化,三是采取平台受托模式以降低运营费用,四是有限开放投资选择权以满足多样化投资风险偏好,五是统筹协调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以实现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互补。建立现代企业年金制度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采取自动加入机制;建立国家级综合性管理平台;设定有限投资选择权;提供默认投资基金;加强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协调以及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统筹协调。构建现代企业年金制度能够较好地适应新就业形态,缩小养老金差距,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年金制度 自动加入机制 综合性养老金管理平台 新就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