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f-potential inversion based on Attention U-Net deep learning network
1
作者 GUO You-jun CUI Yi-an +3 位作者 CHEN Hang XIE Jing ZHANG Chi LIU Jian-x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156-3167,共12页
Landfill leaks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environmental health,risking the contamination of both groundwater and soil resources.Accurate investigation of these sites is essential for implementing effective prevention an... Landfill leaks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environmental health,risking the contamination of both groundwater and soil resources.Accurate investigation of these sites is essential for implementing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The self-potential(SP)stands out for its sensitivity to contamination plumes,offering a solution for monitoring and detecting the movement and seepage of subsurface pollutants.However,traditional SP inversion techniques heavily rely on precise subsurface resistivity information.In this study,we propose the Attention U-Net deep learning network for rapid SP inversion.By incorporating an attention mechanism,this algorithm effectively lear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ray-style SP data and the location and extent of subsurface contaminated sources.We designed a synthetic landfill model with a heterogeneous resistivity structure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Attention U-Net deep learning network.Additionally,we conducted further validation using a laboratory model to assess its practical applicability.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lgorithm is not solely dependent on resistivity information,enabling effective locating of the source distribution,even in models with intricate subsurface structures.Our work provides a promising tool for SP data processing,enhanc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method in the field of near-subsurfa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POTENTIAL attention mechanism U-Net deep learning network inversion landfi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Bayesian inversion of pore water pressures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 An earth dam case study
2
作者 AN Lu CARVAJAL Claudio +4 位作者 DIAS Daniel PEYRAS Laurent JENCK Orianne BREUL Pierre ZHANG Ting-t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1期3930-3947,共18页
Most earth-dam failures are mainly due to seepage,and an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rovides an indication to avoid a disaster.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are encountered in the seepage analysis,... Most earth-dam failures are mainly due to seepage,and an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rovides an indication to avoid a disaster.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are encountered in the seepage analysis,and may be reduced by an inverse procedure that calibrat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o observations on the real system being simulated.This work proposes an adaptive Bayesian inversion method solved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based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simulation.The optimized surrogate model achieves a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at 0.98 by ANN with 247 samples,whereby the computational workload can be greatly reduced.It is also significant to balanc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ANN model by adaptively updating the sample database.The enrichment samples are obtained from the posterior distribution after iteration,which allows a more accurate and rapid manner to the target posterior.The method was then applied to the hydraulic analysis of an earth dam.After calibrating the global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earth dam with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at the downstream unsaturated location,it was validated by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monitoring values at the upstream saturated location.In addition,the uncertainty in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reduced,from 0.5 to 0.05.It is shown that the provision of adequate prior information is valuable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Bayesian inver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 dam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ore water pressure monitoring data bayesian invers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检测的航天产品高精度对接系统研发 被引量:1
3
作者 魏乐愚 刘检华 崔金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0-366,共7页
大型复杂航天产品舱段对接过程难度大,装配效率低,人员需求多,限制总装制造能力提升,现有的对接系统存在工装设备复杂、成本昂贵、精度不足等问题.基于大型航天产品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高精度航天产品对接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包括... 大型复杂航天产品舱段对接过程难度大,装配效率低,人员需求多,限制总装制造能力提升,现有的对接系统存在工装设备复杂、成本昂贵、精度不足等问题.基于大型航天产品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的高精度航天产品对接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包括固定产品转运单元、对接部件夹持单元、部件轴线检测单元和部件销孔检测单元等,能实现产品的高精度自动对接.基于逆运动学算法,采用单个3D相机进行固定舱段和对接舱段的轴线识别,并采用高精度2D相机检测轴线旋转偏差,既保证安装定位精度,又可避免狭小空间布局条件下设备间干扰.通过试验验证,基于视觉检测的高精度舱段对接系统可提高航天器对接效率和对接精度,同时通过对对接过程数据实时监控,增强了航天器对接过程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段对接 轴线检测 视觉相机 逆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渗流方程求解方法
4
作者 郭布民 徐延涛 +5 位作者 武广瑷 张雯 杨浩 王金伟 王倩 李道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7-1124,共8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正演与反演是当前研究热点,而渗流方程是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运动的数学模型,该方程存在非线性和源汇项,给深度学习求解带来了很大挑战。文章提出基于物理约束的深度学习的渗流方程求解方法,并将其应用在油藏参数反演中... 基于深度学习的正演与反演是当前研究热点,而渗流方程是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运动的数学模型,该方程存在非线性和源汇项,给深度学习求解带来了很大挑战。文章提出基于物理约束的深度学习的渗流方程求解方法,并将其应用在油藏参数反演中。针对非线性强和源汇项的问题,提出多级残差框架用于学习井周围压力变化特征,从而更好地符合物理规律;对输入的时间与空间坐标进行非线性变换,引入自适应参数,增加网络的灵活性和模型的表达能力,实现渗流方程的智能求解。该求解方法仅依赖于井底的压力数据,无需传统的数值计算即可实现正演与参数高效反演。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均质储层还是在非均质油藏中,该方法都能够精确求解变井流量条件下的井底压力,并有效反演出储层中的多个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自动反演 物理约束 非均质油藏 多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差未补偿自适应边缘化容积卡尔曼滤波跟踪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洪高 余润华 +2 位作者 纪元法 吴孙勇 孙少帅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针对存在突变测量偏差和未知时变量测噪声场景下的目标跟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偏差未补偿自适应边缘化容积卡尔曼滤波跟踪方法。首先通过建立差分量测方程来消除恒定的测量偏差,同时构建满足beta-Bernoulli分布的指示变量识别突变测量偏... 针对存在突变测量偏差和未知时变量测噪声场景下的目标跟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偏差未补偿自适应边缘化容积卡尔曼滤波跟踪方法。首先通过建立差分量测方程来消除恒定的测量偏差,同时构建满足beta-Bernoulli分布的指示变量识别突变测量偏差,将相邻时刻目标状态扩维以满足实时滤波需求,利用逆Wishart分布建模未知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从而建立目标状态、指示变量、噪声协方差矩阵的联合分布,并通过变分贝叶斯推断来求解各个参数的近似后验。为减小滤波负担,对扩维后的状态向量进行边缘化处理,结合容积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边缘化容积卡尔曼滤波跟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同时处理突变测量偏差和未知时变量测噪声,从而对目标进行有效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测量偏差 Beta-Bernoulli分布 逆Wishart分布 变分贝叶斯推断 边缘化容积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煤层屏蔽下储层预测研究
6
作者 王贤 习宇霄 +3 位作者 陈勇 徐亚楠 苏艳丽 党志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31-634,共4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侏罗系储层以湖相砂泥岩沉积体系为主,储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受到煤层界面的强反射屏蔽作用影响,砂岩储层没有明显地震反射特征。通过正演模型,发现该区屏蔽现象与反射系数的干涉效应有关。由于地震数据主...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侏罗系储层以湖相砂泥岩沉积体系为主,储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受到煤层界面的强反射屏蔽作用影响,砂岩储层没有明显地震反射特征。通过正演模型,发现该区屏蔽现象与反射系数的干涉效应有关。由于地震数据主频较低,受到强阻抗界面的影响,弱反射系数无法显示。通过提频技术,并采用了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实现了高频成分的井震联合反演,消除了煤层界面强阻抗界面的影响,有效解决了研究区煤层强屏蔽下的储层预测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屏蔽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 干涉效应 相控反演 薄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改进的徒步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明 王风富 龙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3,共14页
为了解决复杂数值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柯西逆累积分布算子和随机差分变异策略改进的徒步优化算法。该算法使用佳点集初始化种群,以此增加种群多样性;采用柯西逆累积分布算子,平衡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能力;引入随机差分变异策略,降低过... 为了解决复杂数值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柯西逆累积分布算子和随机差分变异策略改进的徒步优化算法。该算法使用佳点集初始化种群,以此增加种群多样性;采用柯西逆累积分布算子,平衡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能力;引入随机差分变异策略,降低过早陷入局部最优的风险。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CEC2017测试集上的平均性能优于8种对比算法。统计检验进一步证实了性能差异具有显著性。同时,从CEC2017测试集中选取9个有代表性的测试函数,通过对比试验,分别验证了该算法中三种改进策略的有效性。此外,将该算法应用到光伏模型参数辨识中,实现了较小的均方根误差2.43×10~(-3),为所有比较算法中的最优值。在另外两类工程设计问题中,该算法均取得了最小目标函数值,优于对比算法。综上所述,改进的徒步优化算法在全局搜索能力、收敛速度和精度方面表现出色,有效提升了解决复杂数值优化问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步优化算法 佳点集 柯西逆累积分布算子 随机差分 光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T电路模型的谐波还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树永 江海 +3 位作者 戴甲水 郝良收 胡广富 朱豪帅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5,共7页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压状态监测设备,其在测量工频电压时具有较高精度。但是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次同步谐振等复杂工况时,CVT中间变压器的铁心将会发生饱和,CVT的电压传输特性将会随铁心电感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导致CV...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压状态监测设备,其在测量工频电压时具有较高精度。但是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次同步谐振等复杂工况时,CVT中间变压器的铁心将会发生饱和,CVT的电压传输特性将会随铁心电感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导致CVT在测量谐波时的测量误差增大。现有的基于电压传输特性的谐波测量方法难以在电压传输特性发生变化时动态计算CVT谐波。因此,文中搭建了计及中间变压器铁心饱和特性和杂散电容的CVT电路模型,通过逆向求解该模型,实现谐波的精准还原,最后对35 kV CVT进行谐波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电压传递系数法相比,文中提出的谐波还原方法将谐波分量误差由94.6%降至7.1%,能够准确地计算出中间变压器铁心处于非线性状态时一次侧电压的实际谐波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谐波测量 逆向求解 杂散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诱因反演的高桩码头结构健康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世良 唐盟涵 +2 位作者 孙世泉 徐瑛 谢雷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7,共11页
现有的码头结构评价方法具有滞后性,无法持续获取结构的安全信息。基于损伤诱因反演研究,综合码头常见的两种失效模式,引入承载力富余系数作为码头结构评价指标,依托机器学习方法开展损伤诱因强度、位置、承载力富余系数的预测。结果表... 现有的码头结构评价方法具有滞后性,无法持续获取结构的安全信息。基于损伤诱因反演研究,综合码头常见的两种失效模式,引入承载力富余系数作为码头结构评价指标,依托机器学习方法开展损伤诱因强度、位置、承载力富余系数的预测。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模型对强度反演与承载力富余预测效果最好;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PSO-SVM)优化模型对损伤诱因位置识别精度最高。本研究中PSO-BP与PSO-SVM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为基于损伤诱因反演的码头健康监测方法提供了状态评价指标,可为码头结构长期、动态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 机器学习 损伤 反演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磁数据融合的青格里底区块火成岩岩性识别
10
作者 徐凯军 刘鑫 +1 位作者 于会臻 石双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3,272,共10页
火成岩对地震波有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火成岩下伏地层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不同岩性的火成岩具有明显的密度和磁化率差异,因而可利用重磁数据识别火成岩岩性。基于重磁数据联合,开展了基于逻辑函数的重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将该方法应... 火成岩对地震波有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火成岩下伏地层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不同岩性的火成岩具有明显的密度和磁化率差异,因而可利用重磁数据识别火成岩岩性。基于重磁数据联合,开展了基于逻辑函数的重磁数据融合方法研究。将该方法应用于青格里底工区,以提高火成岩识别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基于地震约束进行重磁数据三维反演,获得研究区火成岩的密度和磁化率分布;然后,利用改进的逻辑函数实现重、磁反演数据融合,对火成岩岩性进行成像,识别出了四组火成岩单元,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解释,解释结果与钻井信息一致。通过逻辑函数有效融合了火成岩重磁多参数信息,火成岩岩性识别结果更加全面和准确,表明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三维反演 反演融合 逻辑函数 综合解释 岩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直线作业的精准轨迹规划
11
作者 王爱红 席浩 +3 位作者 周继红 高有山 王猛 李虎山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48,253,共6页
针对关节空间中使用分段的多项式插值方法对挖掘机直线作业的运动轨迹进行轨迹规划时,存在轨迹并非直线导致轨迹并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轨迹的五次多项式插值方法,实现挖掘机直线作业的精准轨迹。在使用Matlab绘制出运动时相... 针对关节空间中使用分段的多项式插值方法对挖掘机直线作业的运动轨迹进行轨迹规划时,存在轨迹并非直线导致轨迹并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维轨迹的五次多项式插值方法,实现挖掘机直线作业的精准轨迹。在使用Matlab绘制出运动时相关图像的同时,使用ikunc函数使得运动过程中各点求逆解最优化,并使用关节角度轨迹平滑处理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ikunc函数最优逆解关节角度变化最小进行验证,验证了ikunc函数对关节角度变化量最小、最佳求逆解的正确性,间接地达到了能量最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机 轨迹规划 多项式插值 运动学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河槽堆积体原位力学参数反演及其利用研究
12
作者 邓成进 祝玉珊 +2 位作者 苗喆 凌华 袁秋霜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1-85,共5页
在我国水电开发过程中,常会遇到利用深厚堆积体或覆盖层筑坝的情况,堆积体成因及组成复杂,其物理、力学性质将对坝体基础开挖利用方案产生影响。针对大石峡右岸古河槽堆积体基础的可利用性开展研究,采用现场旁压试验对堆积体砂卵砾石和... 在我国水电开发过程中,常会遇到利用深厚堆积体或覆盖层筑坝的情况,堆积体成因及组成复杂,其物理、力学性质将对坝体基础开挖利用方案产生影响。针对大石峡右岸古河槽堆积体基础的可利用性开展研究,采用现场旁压试验对堆积体砂卵砾石和块碎石土天然状态下的原位结构性及湿化后的力学特性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旁压试验结果来反演堆积体的力学参数,并与载荷试验成果一起综合确定力学参数计算值,进而研究右岸古河槽堆积体的开挖利用方案。研究表明,砂卵砾石层和块碎石土层湿化后的旁压模量等参数较干燥情况下有降低趋势,湿化后非饱和堆积体的胶结状态未能完全破坏,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反演得到湿化后堆积体的模量系数,远高于大坝填筑砂砾石料;古河槽堆积体保留作为特高坝的基础,有利于特高坝坝体变形控制和结构安全,节省了投资和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河槽堆积体 原位试验 参数反演 坝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融合的多光谱辐射测温MC-CNN反演算法
13
作者 邢键 朱自民 崔双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24-2127,共4页
多光谱辐射测温法是在一个仪器中设置多个光谱通道,利用被测目标的多个光谱辐射亮度信息,经数据处理得到被测目标的温度和目标材料的光谱发射率。该方法不需要辅助设备和附加信息,对被测对象亦无特殊要求,因而特别适用于高温目标的温度... 多光谱辐射测温法是在一个仪器中设置多个光谱通道,利用被测目标的多个光谱辐射亮度信息,经数据处理得到被测目标的温度和目标材料的光谱发射率。该方法不需要辅助设备和附加信息,对被测对象亦无特殊要求,因而特别适用于高温目标的温度和材料发射率的同时测量。由于受未知的光谱发射率的影响,多光谱辐射测温反演问题可归纳为在发射率约束条件下的欠定方程组求解问题,传统的约束优化算法面对该问题存在求解时间长、惩罚系数调整困难导致算法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多光谱辐射测温反演算法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为了充分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领域的精准特征识别能力解决多光谱辐射测温反演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马尔可夫转换场(MTF)和格拉姆角场(GAF)多种光谱-温度图像融合的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MC-CNN)多光谱辐射测温反演算法。为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特征识别领域的明显优势,提出利用MTF和GAF方法将一维的光谱-电压数据转换为具有光谱-温度特征的二维图像,然后将携带光谱-温度特征的图像融合后输入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实现温度反演。仿真结果表明,8个光谱通道数据,在温度2355~2624 K之间的1 K均分温度点进行反演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6.6 K,平均相对误差为0.7%,对火箭尾焰实测数据反演的误差与理论值相比均在±16.5 K内,反演精度较高。该方法不受未知发射率的影响,直接通过光谱-电压数据反演温度值,进一步完善了多光谱辐射测温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测温 图像转换 神经网络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泊松比—杨氏模量联合反演的裂缝预测技术——以四川盆地自215井区龙马溪组为例
14
作者 王丽丽 宋文礼 +3 位作者 曾凡成 皮雄 费娥 唐亮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4-706,共13页
裂缝的发育情况对页岩储层的储集空间、页岩油气的保存条件、页岩气井产能、水力压裂效果等都有影响。因此,页岩裂缝预测对研究页岩油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震资料进行反演是目前有效的裂缝预测方法之一,笔者等以四川盆地自215井区为例... 裂缝的发育情况对页岩储层的储集空间、页岩油气的保存条件、页岩气井产能、水力压裂效果等都有影响。因此,页岩裂缝预测对研究页岩油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震资料进行反演是目前有效的裂缝预测方法之一,笔者等以四川盆地自215井区为例,通过将测井数据与地震资料进行结合,充分发挥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较高、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较高的优点。利用与岩石的内部结构、矿物组分、孔隙度等有关,可定量地表征岩石的抗形变能力,进而用于描述裂缝发育特征的杨氏模量、泊松比两项参数。将其与连续小波变换提频处理后的地震资料结合起来,进行联合反演,得到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区域特征,进而对自215井区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预测。在实际应用中,两种参数单独反演的结果对裂缝的预测并不全面,甚至可能出现部分区域预测结果相悖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自215井区裂缝预测的精度。该文通过建立泊松比与杨氏模量两个参数单独反演得到的数据体进行相干运算,建立自215井区的裂缝发育概率模型,实现了全区的高精度裂缝发育预测。并结合该区微地震监测资料对裂缝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发现裂缝预测结果吻合率达80%以上。证明了该方法在裂缝预测中的适用性,可为其他地质条件相似地区的页岩裂缝预测提供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模量 泊松比 地震反演 裂缝预测 龙马溪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时间序列遥感监测的库布齐沙漠向日葵土壤水分及生长情况探究
15
作者 佟长福 侯洪飞 +2 位作者 郑和祥 王莹 赵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7-165,172,共10页
库布齐沙漠为我国第七大沙漠,面临着农业干旱和盐碱地频发的严峻挑战,主要原因为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的严重性。因此,研究选取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作为研究区域,旨在构建一个用于监测区域性土壤水... 库布齐沙漠为我国第七大沙漠,面临着农业干旱和盐碱地频发的严峻挑战,主要原因为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的严重性。因此,研究选取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作为研究区域,旨在构建一个用于监测区域性土壤水分(Soil Moisture Content,SMC)和向日葵生长情况的时间序列监测系统。研究基于长时间序列的Landsat 8、MODIS以及无人机航拍数据,综合多种植被指数对向日葵生长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应用多种干旱指数对区域性向日葵土壤水分信息进行反演。研究结果表明:①VSWI(植被水分胁迫指数)在捕捉SMC动态方面具有较高精度(r>0.65);②干旱指数在捕捉向日葵SMC动态时,其性能会受到变量特征、温度和作物覆盖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VSWI、TCI(温度状况指数)、VCI(植被状况指数)、VHI(植被健康指数)和TVDI(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性能下降;③VSWI结合NDRE(归一化差异红边指数)和GNDVI(绿色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能够实时监测作物的需水情况和营养状况。本研究提出的工具能够精准提取向日葵的生长状态及土壤水分信息,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农作物的优化灌溉提供了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遥感反演 土壤水分 向日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缺失条件下基于模型平均调整的因果效应估计方法
16
作者 耿智琳 张丽丽 +1 位作者 张耀峰 张志刚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10,共6页
在使用观测数据进行因果推断时,混杂变量偏倚和协变量数据缺失会降低处理效应估计的准确性。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协变量缺失数据的模型平均调整因果效应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插补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插补;其次,应用模型平... 在使用观测数据进行因果推断时,混杂变量偏倚和协变量数据缺失会降低处理效应估计的准确性。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协变量缺失数据的模型平均调整因果效应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插补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插补;其次,应用模型平均调整方法,对多个倾向得分估计模型进行加权平均,综合各模型的优点;最后,通过双重调整机制提高倾向得分估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逻辑回归的逆概率加权方法,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混杂偏倚和协变量数据缺失的影响,提高ATE的估计精度,为处理协变量缺失数据的因果效应估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变量缺失 因果效应 逆概率加权 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层礁下滩薄储层沉积模式与预测——以元坝西区长兴组礁下滩储层为例
17
作者 徐守成 高博乐 +3 位作者 丁蔚楠 刘远洋 郑公营 张小青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54,共13页
四川盆地环开江—梁平海槽两侧台缘带生物礁油气藏勘探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关于生物礁之下的生屑滩研究尚浅,且礁下滩储层埋藏深度大,厚度薄,纵横向变化快,因而储层的精细预测较为困难,效益开发难度大。为了破解上述难题,以元坝西区... 四川盆地环开江—梁平海槽两侧台缘带生物礁油气藏勘探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关于生物礁之下的生屑滩研究尚浅,且礁下滩储层埋藏深度大,厚度薄,纵横向变化快,因而储层的精细预测较为困难,效益开发难度大。为了破解上述难题,以元坝西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为例,经过地层精细划分和古地貌的研究,认为长兴组礁滩相储层的沉积模式为在长兴早期形成高能滩体,在长兴中晚期继承发育了生物礁,从而在纵向上形成了“上礁下滩”的独特沉积特征。在深入认识礁下滩储层沉积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井震结合识别礁下滩储层的方法并指导了研究区礁下滩开发评价井Y203H_C井的部署和实施,取得了礁下滩开发评价的重大进展。研究结果表明:①元坝西区长兴组早期为远端变陡碳酸盐岩缓坡沉积模式,礁下滩储层主要沿着变陡带发育;②应用混合相位反褶积和F-X去噪技术,提升了地震数据质量,采用波形指示反演提高了储层纵向预测精度,结合GR波形指示模拟技术,有效避免了碳质泥岩陷阱,实现了礁下滩薄储层的定量预测;③研究结果支撑了首口礁下滩开发评价井的部署,钻探结果证实了上述地质认识及储层预测结果的正确可靠,表明礁下滩薄储层沉积模式和预测方法有助于四川盆地礁下滩储层的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西区 礁下滩 沉积模式 地震反演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RS并联机构动力学解耦与控制研究
18
作者 黄俊杰 皇甫晨豪 +5 位作者 张家齐 蔡江坤 李世锴 刘志忠 闫勇刚 陈国强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5-744,共10页
针对3-PRS并联机构耦合性强、干扰难以控制等问题,对该机构进行动力学解耦与控制。首先建立机构逆向运动学模型,推导出末端动平台位姿与输入滑块高度间的运动方程;分析机构中各运动构件动能和势能,得出机构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分析在无... 针对3-PRS并联机构耦合性强、干扰难以控制等问题,对该机构进行动力学解耦与控制。首先建立机构逆向运动学模型,推导出末端动平台位姿与输入滑块高度间的运动方程;分析机构中各运动构件动能和势能,得出机构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分析在无重力环境以及正常重力环境中驱动力对末端动平台位姿的影响,并进行理论模型与数值仿真对比,其结果验证了动力学模型一致性和正确性;构建面向逆向动力学模型状态空间方程,研究3-PRS并联机构李导数表达式,实现状态空间方程反馈线性化解耦,并对状态空间解耦模型进行仿真,搭建3-PRS并联机构实验平台,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基于完全解耦与积分滑模设计3-PRS并联机构控制器,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不仅能够解耦其动力学模型,且在干扰、输入驱动力为时变情况下能够跟踪预期轨迹,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RS并联机构 逆向动力学 反馈线性化 积分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的秦山核电周边海域温度分布研究
19
作者 石海岗 梁春利 +5 位作者 薛庆 张恩 章新益 张建永 张春雷 程旭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0,共9页
以秦山核电周边海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系列热红外遥感数据,研究秦山核电周边海域的温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温度反演结果与海上测温数据具有强相关性,反演结果可靠;秦山核电运行前,周边海域温度较为均匀,除自然增温外,无明显温度... 以秦山核电周边海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系列热红外遥感数据,研究秦山核电周边海域的温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温度反演结果与海上测温数据具有强相关性,反演结果可靠;秦山核电运行前,周边海域温度较为均匀,除自然增温外,无明显温度分异现象,沿岸南北方向上海域温度几乎无变化,东西方向存在较小的温度梯度,离岸10 km范围内温度变化不超过0.6℃;核电运行后,周边海域呈现水温分异现象,温排水分布特征与潮汐和季节密切相关,同季节落潮时刻的温升范围总体要大于涨潮,同潮态夏季温升分布总体大于冬季;某厂取水口处表层海水在涨潮时刻存在1.0℃以上温升。Landsat系列数据基本满足秦山核电周边海域温度分布研究需求,针对特定潮态温排水分布可开展航空遥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山核电 温排水 温度反演 遥感监测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逆符号全控制数的上界
20
作者 尚华辉 苗连英 《运筹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4,共7页
本文研究了图的逆符号全控制数的上界。通过分析并优化点集,建立了度、奇点集、边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图的逆符号全控制数的5个上界,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极图。
关键词 逆符号全控制 逆符号全控制数 上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