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档案资源分类的问题解析与体系重构——以敦煌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胜利 祝洁 +1 位作者 刘越男 王雪莲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2,共7页
档案资源既是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重要资产,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键。现有研究对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档案资源分类原理及标准的探讨相对薄弱,实践中的类别划分更较为混乱,与文化遗产领域实践运用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论文... 档案资源既是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重要资产,也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键。现有研究对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档案资源分类原理及标准的探讨相对薄弱,实践中的类别划分更较为混乱,与文化遗产领域实践运用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论文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档案资源分类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秉持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合规性四项构建原则,结合对象分类法和职能分类法,构建了档案资源分类体系的理论框架。以敦煌研究院档案资源分类体系为例,系统阐述了其架构过程,为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档案管理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档案资源 文化遗产本体档案 职能分类法 对象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学习中的语言梳理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泓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梳理法是一种古老而朴素的常用方法,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理论上的足够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做出重大突破,将梳理法提到重要位置,并反复强调,但语言梳理法在语文教学中仍未引起普遍重视。从整本书阅读的语... 梳理法是一种古老而朴素的常用方法,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理论上的足够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做出重大突破,将梳理法提到重要位置,并反复强调,但语言梳理法在语文教学中仍未引起普遍重视。从整本书阅读的语言梳理案例分析来看,若按“衣”“食”“住”“行”“言”设类,《论语·乡党篇》既反映了孔子“社会人”的一面,也记录了其“自然人”的一面,可以使人全面了解孔子和《论语》。从顺序阅读和梳理阅读的教学实践成效对比来看,常规的顺序阅读的学习成果多为感悟或心得式,远未达到对于高中生应有的思维水平;而基于辨别、假设、推理、判断等探究方式的梳理法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质疑、发现、分析、论证等思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梳理 分类 思辨 《新课标》 语文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变化检测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的多源遥感图像震害信息提取 被引量:9
3
作者 薛腾飞 张景发 李强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6-505,509,共10页
遥感图像面向对象分类作为空间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在震害信息提取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光学遥感影像是正射图像,只能提取建筑物屋顶信息,这使得单一利用震后光学影像进行震害信息提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该问题,本文提... 遥感图像面向对象分类作为空间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在震害信息提取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光学遥感影像是正射图像,只能提取建筑物屋顶信息,这使得单一利用震后光学影像进行震害信息提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相关变化检测的光学影像震害建筑物面向对象提取方法,即在光学影像面向对象提取的数据中融合SAR相关性,对光学影像进行面向对象提取震害建筑物时不仅考虑建筑物的几何、光谱等特征,还加入震前震后变化信息即SAR相关性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选取2008年汶川MS8.0地震震区都江堰地区作为研究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相对于单一使用光学影像进行震害建筑物提取,其准确度有较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信息提取 面向对象分类 SAR 图像相关性 变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国外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性评价方法审视我国等级保护定级工作 被引量:5
4
作者 任卫红 《信息网络安全》 2012年第3期91-93,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比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对象与中国等级保护对象,研究国际基础设施关键性评价方法,反思中国等级保护定级理论和工作方法,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等级保护定级工作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等级保护 定级方法 关键性评价 定级对象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学习机优化方法在蛋白质折叠类型识别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志锋 范乃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02-3005,3011,共5页
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处理蛋白质折叠类型识别问题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节最佳的参数。利用一种新的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分类优化方法(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for Classification,ELMC)对蛋白质折叠进行识... 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处理蛋白质折叠类型识别问题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节最佳的参数。利用一种新的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分类优化方法(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for Classification,ELMC)对蛋白质折叠进行识别,仅需调节很少的参数值就可达到很好的测试精度。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推荐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相比,ELMC能获得更好的泛化性能,而且在寻找最优解的训练时间比较上,ELMC比SVM平均要快35倍,比RVM要快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折叠识别 ELM分类优化方法 多类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和可变部件模型的大量重复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苏宁 郝兆才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8-141,145,共5页
为了对大量重复目标进行准确检测和计数,提出一种基于可变部件模型(DPM)的自动检测方法。首先,提取图像中反复出现的分块,并分析分块间的空间相关性;然后,利用线性分类器判定DPM指向目标的所在位置,并将这些相关关系转换到平面坐标集中... 为了对大量重复目标进行准确检测和计数,提出一种基于可变部件模型(DPM)的自动检测方法。首先,提取图像中反复出现的分块,并分析分块间的空间相关性;然后,利用线性分类器判定DPM指向目标的所在位置,并将这些相关关系转换到平面坐标集中,运用随机抽样一致性对位置进行聚类;最后,为区分不同群体间的目标,对每个簇中的分块向量集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法进行分类。基准数据集中16个图像的测试结果表明:与其他优秀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实现更准确的估计,采用用户交互系统更容易达到较高的准确度,且减少了用于目标检测训练过程中涉及的计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目标检测 分块相关分析 可变部件模型 线性分类器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