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ysicochemical,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hondroitin sulfate from Oreochromis niloticus bones 被引量:1
1
作者 Jun Yang Mingyue Shen +3 位作者 Ting Wu Xianxiang Chen Huiliang Wen Jianhua Xie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1102-1108,共7页
In this study,chondroitin sulfate was extracted from Oreochromis niloticus bones(OCS)and isolated to three fractions(OCS-1,OCS-2,and OCS-3).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including monos... In this study,chondroitin sulfate was extracted from Oreochromis niloticus bones(OCS)and isolated to three fractions(OCS-1,OCS-2,and OCS-3).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including monosaccharide,disaccharide compositions,molecular weight(Mw)of OCS were determined by HPAEC,HPLC-SAX,HPGPC,FT-IR spectra,and 1D/2D NMR.Moreover,their thermal properties,crystalline structure,and microstructure were also analyz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ir Mw were between 10 kDa and 50 kDa.CS-6 was the predominant disaccharide unit in four OCS,and the CS-4/CS-6 ratios were close to CS from shark cartilage.Besides,the results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showed that different fractions of OCS had a distinct DPPH radical,hydroxyl radical,and ABTS+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OCS-1 has the highest scavenging activities in DPPH and hydroxyl radical compared with other fractions,which showed a higher medicinal value.Those findings may lay som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O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ochromis niloticus by-products Chondroitin sulfat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ANTIOXID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度对尼罗罗非鱼肝脏免疫、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物的影响
2
作者 蒋利进 衣萌萌 +6 位作者 可小丽 曹建萌 刘志刚 王章 谭泽加 卢迈新 王淼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9,共11页
为探索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适宜的养殖水体碱度,分析了不同初始碱度(3.90、21.57和48.88 mmol/L)养殖的尼罗罗非鱼的肝脏免疫指标、肠道微生物和肠道代谢物差异。结果显示,21.57 mmol/L碱度组尼罗罗非鱼的肝脏碱性磷酸酶(... 为探索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适宜的养殖水体碱度,分析了不同初始碱度(3.90、21.57和48.88 mmol/L)养殖的尼罗罗非鱼的肝脏免疫指标、肠道微生物和肠道代谢物差异。结果显示,21.57 mmol/L碱度组尼罗罗非鱼的肝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最高,肝脏免疫球蛋白M(IgM)和补体C3含量最高,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最低。48.88 mmol/L碱度组尼罗罗非鱼肝脏AKP活性、肝脏IgM和补体C3含量最低,肝脏TNFα含量最高。二元回归分析发现,养殖水体初始碱度为16.32~24.51 mmol/L时,尼罗罗非鱼的免疫性能最高。21.57 mmol/L碱度组尼罗罗非鱼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与对照组相比,21.57 mmol/L碱度组尼罗罗非鱼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等途径显著上调,48.88 mmol/L碱度组罗非鱼辅因子生物合成、核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等途径显著下调。本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最适初始碱度范围为16.32~24.51 mmol/L,高碱度(48.88 mmol/L)对尼罗罗非鱼的肝脏免疫、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碱度 高通量测序 肠道微生物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品系尼罗罗非鱼对自然慢性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琳 祝璟琳 +5 位作者 邹芝英 李大宇 肖炜 喻杰 陈炳霖 杨弘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1,共10页
为筛选出耐低温性能较好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品系,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埃及品系(NE品系)、埃及尼罗抗逆品系(NER品系)、湘湖品系(NX品系)、新吉富(NNG品系)和吉富品系(NG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从最适生长温度28℃自然降... 为筛选出耐低温性能较好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品系,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埃及品系(NE品系)、埃及尼罗抗逆品系(NER品系)、湘湖品系(NX品系)、新吉富(NNG品系)和吉富品系(NG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从最适生长温度28℃自然降温到死亡临界温度11℃的方法,分别测定它们在两个温度条件下血液生化和酶类指标的变化;当水温降到11℃后,连续观察一周,统计每种尼罗罗非鱼的存活率,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耐寒性能差异。结果显示,NER品系的存活率最高;NX品系和NER品系葡萄糖水平极显著升高,NER品系和NG品系总蛋白水平极显著降低,而白蛋白/球蛋白的值均没有显著性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但NER品系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程度最低;同时NX品系、NG品系、NE品系和NG品系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极显著增高,但NER品系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只是显著增高。上述结果表明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能一定程度抵御低温对机体带来的损伤,适应慢性自然降温,但NER品系存活率最高,肝功能和肌肉受损程度相对最小,在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中耐寒性能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慢性低温胁迫 生理响应 生化指标 生存曲线 耐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盐度对奥利亚罗非鱼幼鱼鳃、肾和肝组织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杨雁 潘贤辉 +8 位作者 林勇 赵明旺 陈忠 杜雪松 黄姻 覃俊奇 张彩群 罗勇胜 周康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1,共7页
为探究不同盐度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幼鱼的鳃、肾和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奥利亚罗非鱼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0‰、3‰、5‰、7‰、9‰和11‰等6个盐度梯度组,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通过组织学比较分析不同盐度... 为探究不同盐度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幼鱼的鳃、肾和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奥利亚罗非鱼幼鱼为研究对象,设置0‰、3‰、5‰、7‰、9‰和11‰等6个盐度梯度组,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通过组织学比较分析不同盐度条件下幼鱼的鳃、肾和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0‰组幼鱼鳃丝结构完整,泌氯细胞较少,鳃小片细长。随着盐度的升高,各组鳃丝间隔差异不明显,但鳃丝细胞出现萎缩,泌氯细胞增多,鳃小片变短,其中11‰组最短,与0‰差异显著;鳃小片宽度随着盐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7‰组宽度最大,并与0‰组差异显著,而且11‰组鳃丝出现不同程度的组织分离和细胞脱落现象。0‰组幼鱼的肾小球发达,大多数较为饱满。随着盐度增加,肾小管和肾小球逐渐萎缩,肾小囊的囊腔变大。0‰组幼鱼肝细胞界限明显,细胞核清晰,肝细胞结构比较完整。从3‰组开始幼鱼的肝血窦丰富,肝细胞出现少量空泡现象,但细胞核和细胞界限仍较为明显。5‰~11‰组随着盐度增加幼鱼的肝细胞空泡化、核偏移逐渐严重,并且血管和肝血窦数量相对于对照组有所提高。综上,长期盐度养殖奥利亚罗非鱼建议将盐度水平控制在5‰内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 盐度 肝脏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蛋氨酸锌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吴红岩 陈孝煊 +2 位作者 阳会军 刘永坚 田丽霞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32,共5页
以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sus ×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为试验对象,以蛋氨酸锌为饲料锌源,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6种浓度的锌(0、5、10、20、g0和80mg/kg)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肌肉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周期56d... 以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sus ×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为试验对象,以蛋氨酸锌为饲料锌源,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6种浓度的锌(0、5、10、20、g0和80mg/kg)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肌肉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周期56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转化率、全鱼脂肪含量、肝脏中水分和脂肪含量随锌添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脊椎骨中锌离子含量和血液红细胞数量在锌添加浓度为10mg/kg时达到最大值;肌肉中硫代巴比妥酸底物(TBARS)值在锌添加浓度为5mg/kg时达到最小值。饲料中锌添加浓度为5-10mg/kg时,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迅速,鱼体抗氧化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 蛋氨酸锌 生长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华平 卢迈新 +3 位作者 黄樟翰 高风英 杨丽萍 陈昆慈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2,共5页
采用体腔注射PHA-空气干燥法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染色体数量、形态和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罗非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2n=44,都具有1对特大的染色体,未发现中部... 采用体腔注射PHA-空气干燥法对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染色体数量、形态和核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罗非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2n=44,都具有1对特大的染色体,未发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对和异型染色体。两种罗非鱼的染色体组型形态基本相似,它们的核型公式为2n=44,6sm+24st+14t,NF=50,用常规染色体染色的方法难以区分。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罗非鱼的常规核型差异不显著,在分类地位上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 荷那龙罗非鱼(oreochromis hornorum) 染色体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群体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组合的杂交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伍勇 简伟业 +4 位作者 秦谷雨 罗明坤 魏继海 唐首杰 赵金良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7-70,共4页
为评估不同群体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组合的杂交效果,分别选择了尼罗罗非鱼新吉富、苏丹群体和奥利亚罗非鱼茂名、以色列群体为亲本,在小土池中开展二元组合杂交试验,并以新吉富群体自... 为评估不同群体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组合的杂交效果,分别选择了尼罗罗非鱼新吉富、苏丹群体和奥利亚罗非鱼茂名、以色列群体为亲本,在小土池中开展二元组合杂交试验,并以新吉富群体自繁作为对照组,统计各杂交组合出苗量和后代雄性率差异。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种内配组的出苗量显著高于尼奥杂交组合,杂交组合内以新吉富♀×以色列♂组合的尾日均出苗量最高;尼奥杂交组合后代的雄性率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种内配组,杂交组合内以新吉富♀×茂名♂组合杂交后代的雄性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 群体 种间杂交 出苗量 雄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个家系吉富品系罗非鱼初期阶段的生长比较 被引量:25
8
作者 董在杰 何杰 +6 位作者 朱健 张守领 张成峰 徐跑 农肖颖 梁政远 缪凌鸿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34,共3页
本文对这60个家系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生长初期阶段的3个多月时间内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过3个多月的培育,60个家系共1831尾吉富罗非鱼的总体平均体重为102.4±38.9g。第59号家系的平均体重最大,... 本文对这60个家系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在生长初期阶段的3个多月时间内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过3个多月的培育,60个家系共1831尾吉富罗非鱼的总体平均体重为102.4±38.9g。第59号家系的平均体重最大,为178.0±40.0g;第9号家系的平均体重最小,为64.1±18.6g。最大个体出现在第59号家系中,为271.7g,最小个体出现在第20号家系中,为22.0g。从家系水平上看,生长速度相差2倍,从个体水平上看,最大个体的体重是最小个体的12倍多。表明吉富罗非鱼各家系及个体间的生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既有进行选育的基础,也有进行长期选育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生长 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结芽孢杆菌对奥尼罗非鱼消化酶活性、消化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9
作者 付天玺 许国焕 +2 位作者 吴月嫦 龚全 江永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35,共6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凝结芽孢杆菌(Ⅰ:1.0×1011cfu/kg饲料,Ⅱ:3.0×1011cfu/kg饲料,Ⅲ:6.0×1011cfu/kg),室外水族箱中饲养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34.50±0.25 g),用基础饲料投...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剂量的凝结芽孢杆菌(Ⅰ:1.0×1011cfu/kg饲料,Ⅱ:3.0×1011cfu/kg饲料,Ⅲ:6.0×1011cfu/kg),室外水族箱中饲养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34.50±0.25 g),用基础饲料投喂作为对照,每饲料组设三个重复,每水族箱随机放养16尾鱼,投喂率为3%。采用静水饲养以避免各箱之间水的交换。56 d后测定鱼体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不同添加量的凝结芽孢杆菌均能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胃、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但酶的活性随添加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凝结芽孢杆菌的添加对胃、肝胰脏和肠道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Ⅰ组和Ⅱ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相对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Ⅲ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饲料中添加1.0×1011cfu/kg饲料的凝结芽孢杆菌就能显著促进奥尼罗非鱼的生长和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满足最佳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 消化酶活性 消化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源蜡样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移斌 余琳雪 +4 位作者 刘永涛 杨秋红 苏志俊 宋怿 艾晓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6,共6页
从福建漳州某养殖场患出血病死亡的罗非鱼肝脏、肾脏及脾脏分离到一株致病性菌株FJLF。对该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子鉴定。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FJLF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 从福建漳州某养殖场患出血病死亡的罗非鱼肝脏、肾脏及脾脏分离到一株致病性菌株FJLF。对该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子鉴定。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FJLF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人工感染该菌后发病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症状,且从病灶中分离到与原感染菌一致菌株。腹腔注射后该菌株对罗非鱼的半致死剂量LD_(50)=2.30×10~6CFU/g。FJLF株对诺氟沙星、头孢噻肟、新霉素及卡那霉素等8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痢特灵、红霉素及链霉素中度敏感;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头孢拉定及阿莫西林等10种抗生素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分离 鉴定 药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尼罗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意敏 刘志刚 +4 位作者 卢迈新 朱华平 可小丽 高风英 黄樟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一种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占4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10种中草药按一定比例充分粉碎后混匀制成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一种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占4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10种中草药按一定比例充分粉碎后混匀制成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按质量分数0%(对照组)、1%(A组)、3%(B组)和6%(C组)分别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尼罗罗非鱼,饲养12周。分别在第4、8和12周采集各组尼罗罗非鱼血液,测定相关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从第8周开始,B组尼罗罗非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C组尼罗罗非鱼血清溶菌酶(LSZ)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在第12周,B组和C组尼罗罗非鱼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血细胞呼吸爆发活力、血清SOD活力、LSZ活力、NO含量都显著提高,MDA含量则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3%和6%质量分数的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均能增强尼罗罗非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其中以添加比例为6%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中草药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不同生长阶段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肖炜 李大宇 +4 位作者 邹芝英 祝璟琳 乐贻荣 韩珏 杨弘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9,42,共7页
随机取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苗119尾,通过RFID电子标记注射和对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头长、尾柄长、尾柄高、体宽共8个可量性状进行跟踪测量,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 随机取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苗119尾,通过RFID电子标记注射和对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头长、尾柄长、尾柄高、体宽共8个可量性状进行跟踪测量,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最终建立体重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2-13月、14-25月两个生长阶段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7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显示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2-13月生长期间全长、体高、体宽3个变量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通径系数依次为0.417、0.339、0.212,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全长(VTL)、体高(VBD)、体宽(VBWD)对体重(VBW)的回归方程VBW=-307.492+13.667VTL+29.638VBD+3.545VBWD,方程相关指数为0.862;14-25月生长期间体高、全长2个变量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通径系数依次为0.550、0.387,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体高(VBD)、全长(VTL)对体重(VBW)的回归方程VBW=-68.559+82.443VBD+22.717VTL,方程相关指数为0.784。研究表明2-13月、14-25月两个生长阶段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决定体重增长的形态性状会发生改变,因此建议在不同生长时期针对性地筛选、使用目的性状组合,达到有效提高选育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形态性状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疫苗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余晓丽 陈明 +6 位作者 李莉萍 梁万文 徐增辉 李超 雷爱莹 陈汉忠 甘西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1-37,共7页
用筛选到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临床分离菌株CMS005,甲醛灭活制备成疫苗并对其进行了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奥尼罗非鱼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水族箱试验的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5%、61.9%... 用筛选到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临床分离菌株CMS005,甲醛灭活制备成疫苗并对其进行了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奥尼罗非鱼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水族箱试验的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5%、61.9%和14.3%,水泥池小网箱试验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00%、86.1%和66.7%。免疫剂量对浸泡免疫效果的影响大于注射和口服免疫,加强免疫可显著提高浸泡和口服免疫效果,超声波处理可以提高浸泡免疫效果。注射和口服免疫7 d和15 d后均可控制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病的继续发生;未免疫组罗非鱼月累计死亡率为4%~16%,而免疫组罗非鱼月累计死亡率低于0.5%;疫苗产生的免疫保护力可持续2~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 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 疫苗 保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凡 蒋明 +4 位作者 文华 刘伟 田娟 杨长庚 黄凤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69,共7页
为考察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以蛋氨酸锌为锌源,配制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40,80,160 mg/kg的6组等氮等脂饲料(实测值分别为9.98,21.47,33.75,56.03,88.16,172.54 mg/k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4.4... 为考察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以蛋氨酸锌为锌源,配制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40,80,160 mg/kg的6组等氮等脂饲料(实测值分别为9.98,21.47,33.75,56.03,88.16,172.54 mg/k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4.44±3.04)g的吉富罗非鱼,试验鱼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先显著升高,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添加锌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提高了成活率。饲料锌含量对全鱼水分、粗蛋白及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全鱼粗脂肪含量。饲料中添加锌对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无影响,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饲料锌含量显著影响脊椎骨、全鱼和肝脏锌的含量,脊椎骨和全鱼锌含量先线性上升,在锌含量达到56.03 mg/kg后趋于稳定,各组的肌肉锌含量无显著差异。以增重率、骨骼锌和全鱼锌含量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回归分析得出,以蛋氨酸锌为添加锌源,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分别为32.37、55.67和56.13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生长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龚全 许国焕 +3 位作者 付天玺 吴月嫦 王小玉 朱毅菲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 g/kg、1.0 g/kg、1.5 g/kg、2.0 g/kg、2.5 g/kg的云芝多糖,饲喂(9.0±1.0)g奥尼罗非鱼(rom is niloticus×O.aureus)56 d后,测定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补体替代...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 g/kg、1.0 g/kg、1.5 g/kg、2.0 g/kg、2.5 g/kg的云芝多糖,饲喂(9.0±1.0)g奥尼罗非鱼(rom is niloticus×O.aureus)56 d后,测定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血清补体替代途径溶血(ACH50)活力。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5 g/kg时,试验组罗非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高,饵料系数显著降低;添加量为1.0 g/kg时,血清溶菌酶和ACH50活性达到最高,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添加量为2.5 g/kg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多糖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 生长 溶菌酶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水体盐度对吉富罗非鱼肌肉营养和呈味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郭振 梁拥军 杨广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2,95,共7页
为了解改变水体盐度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肌肉营养价值和呈味的影响,以生长于淡水中的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逐步增加水体盐度,检测盐度分别达到18和36后鱼体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变化。结果显示:盐度改变能明显... 为了解改变水体盐度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肌肉营养价值和呈味的影响,以生长于淡水中的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逐步增加水体盐度,检测盐度分别达到18和36后鱼体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变化。结果显示:盐度改变能明显影响罗非鱼肌肉内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及脂肪酸的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均与盐度呈正相关关系。盐度调整完成后的第2 d,盐度为18和36的处理组鱼肉中氨基酸总量(TAA)分别为18.66%和19.54%,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90.85和93.45,明显高于对照组(TAA为17.62%,EAAI为87.72),鲜味氨基酸含量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盐度调整完成后的第3 d,盐度18的处理组鱼肉中游离氨基酸总量(TFAA)达到最大值,而盐度为36的处理组在第2 d即已达到最高,分别为对照组(TFAA为0.085%)的2.52倍和4.06倍;盐度增加还可以提高罗非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增大PUFA/SFA比值,提高罗非鱼脂肪酸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 盐度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培养基替代豆粕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胡俊茹 王绥涛 +3 位作者 邱世殿 王国霞 黄燕华 赵红霞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103,共6页
在实用饲料(含豆粕35.0%,豆粕粗蛋白质含量为47.7%)的基础上,用黑水虻幼虫培养基分别替代0(G0)、15%(G15)、30%(G30)、45%(G45)的豆粕,配制成4种等氮(31%),等脂(6%)的实验饲料,以研究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饲料中黑水虻幼虫培... 在实用饲料(含豆粕35.0%,豆粕粗蛋白质含量为47.7%)的基础上,用黑水虻幼虫培养基分别替代0(G0)、15%(G15)、30%(G30)、45%(G45)的豆粕,配制成4种等氮(31%),等脂(6%)的实验饲料,以研究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饲料中黑水虻幼虫培养基替代豆粕的可行性。将400尾初始体重为(2.30±0.02)g的罗非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其中以饲喂G0实验饲料的组为对照组,实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黑水虻幼虫培养基替代豆粕对罗非鱼增重率、饵料系数、存活率影响不显著。与G0组相比,各替代组罗非鱼全鱼粗蛋白、灰分、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随着替代量的增加,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G45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黑水虻幼虫培养基替代豆粕对罗非鱼肥满度影响不显著,但肝体比随着替代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在30%的替代量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G0组相比,各替代组罗非鱼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由以上研究结果得出,在豆粕用量为35%的基础饲料中,黑水虻幼虫培养基可替代豆粕用量的45%而不影响罗非鱼生长,黑水虻幼虫培养基在基础饲料中的添加量为34.6%,占饲料总蛋白质含量的23.69%;黑水虻幼虫培养基可显著降低罗非鱼全鱼粗脂肪含量以及肝体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幼虫培养基 豆粕 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生长 体组成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温下不同投饲率对吉富罗非鱼摄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忠宝 郭恩彦 +4 位作者 尤宏争 李德鹏 肖俊 严欣 罗永巨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0,共5页
实验在高水温(33±0.1)℃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设置4个投饲率水平,分别为鱼体重的1%、1.5%、2%、2.5%,采用同一种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0%)投喂,实验周期45 d。研究不同投饲率对初始体重为(79.35±0.50)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 实验在高水温(33±0.1)℃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设置4个投饲率水平,分别为鱼体重的1%、1.5%、2%、2.5%,采用同一种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0%)投喂,实验周期45 d。研究不同投饲率对初始体重为(79.35±0.50)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摄食、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饲率对摄食率、特定生长率、相对增重率、饲料效率影响显著(P<0.05)。特定生长率、相对增重率和摄食率随着投饲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饲料效率随着投饲率的升高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根据最大相对增重率和最大饲料效率,确定吉富罗非鱼在水温33℃时适宜投饲率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高水温 投饲率 摄食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不同组织脂肪酸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立坚 杨会邦 +1 位作者 张俊杰 蔡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40,共5页
分别取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肉、脂肪、肝、眼和皮等组织,用氯仿-甲醇(2∶1,v/v)提取,以C17∶0为内标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各组织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罗非鱼各种组织中含有16种脂肪酸,富含多... 分别取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肉、脂肪、肝、眼和皮等组织,用氯仿-甲醇(2∶1,v/v)提取,以C17∶0为内标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各组织脂肪酸种类及含量。结果显示:罗非鱼各种组织中含有16种脂肪酸,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含量最高,其次是眼睛、肝脏、鱼肉和鱼皮;各组织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202~8869 mg/kg,主要为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293~11219 mg/kg,主要为棕榈油酸(C16∶1)和油酸(C18∶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362~8293 mg/kg,主要是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6/n-3为1.20~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多不饱和脂肪酸 BF3-甲醇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强俊 王辉 +1 位作者 李瑞伟 彭俊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68,共6页
研究了在(27.0±1)℃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木糖(0.015%、0.030%、0.045%、0.060%)对初始体重为(6.29±0.94)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生长、饲料转化率、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研究了在(27.0±1)℃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木糖(0.015%、0.030%、0.045%、0.060%)对初始体重为(6.29±0.94)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生长、饲料转化率、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共设5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水族箱内随机放幼鱼12尾,投喂率为6%,自然光周期,循环过滤水系统饲养8周。结果显示:添加0.030%低聚木糖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30%和0.045%低聚木糖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奥尼罗非鱼幼鱼全鱼的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在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样本中的肝胰脏蛋白酶和肠蛋白酶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0.030%组的最高,添加低聚木糖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肠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在分别在0.030%与0.045%组最高,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肝胰脏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低聚木糖添加量(x)与特定生长率(y)之间存在关系:y=-256.34x2+16.716x+3.6479(R2=0.9266),低聚木糖添加量在0.033%左右时,可以提高幼鱼的消化酶活力和饲料转化率,从而较好促进奥尼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对鱼体的营养成分则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 幼鱼 低聚木糖 生长 体成分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