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CC型旋流燃烧器大面积烧损的关键原因及改造措施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德波 沈跃良 +2 位作者 邓剑华 狄万丰 徐齐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0-436,共7页
针对某电厂660MW超临界锅炉OPCC型旋流燃烧器大面积烧损给该电厂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旋流燃烧器烧损的原因,包括旋流燃烧器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和现场运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全炉膛进行了热态数值模拟,得... 针对某电厂660MW超临界锅炉OPCC型旋流燃烧器大面积烧损给该电厂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了旋流燃烧器烧损的原因,包括旋流燃烧器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和现场运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全炉膛进行了热态数值模拟,得到旋流燃烧器烧损的关键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结果表明:内二次风旋流强度过大是造成旋流燃烧器烧损的主要原因;一次风风筒所用材质为碳钢,材料的耐热等级不够,应采用高温耐磨合金钢整体铸造;陶瓷粘贴工艺不妥易造成陶瓷脱落,改进陶瓷粘贴工艺可避免陶瓷脱落;中心风风筒为耐热钢,现场观察到其氧化严重,应改进中心风风筒材料制造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cc型旋流燃烧器 旋流强度 烧损 改造措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粉低NO_(x)旋流燃烧器结构优化及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扬帆 廖伟辉 +6 位作者 阮志龙 苏现强 姚斌 方庆艳 马仑 张成 缪淼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2-158,共7页
对OPCC型旋流燃烧器结构优化前后(包括优化内二次风扩锥结构和增加分离环)的流动、燃烧和NO_(x)生成特性开展数值模拟及锅炉现场试验研究。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优化后燃烧器性能改善明显,主要体现在:(1)形成较大中心回流... 对OPCC型旋流燃烧器结构优化前后(包括优化内二次风扩锥结构和增加分离环)的流动、燃烧和NO_(x)生成特性开展数值模拟及锅炉现场试验研究。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优化后燃烧器性能改善明显,主要体现在:(1)形成较大中心回流区,卷吸更多高温烟气量,有利于改善煤粉着火和燃烧稳定性(尤其在深度调峰灵活运行下);具体表现为着火距离由优化前的0.21 m缩小至0.14 m,火焰充满度好。(2)焦炭燃尽速率显著提高,由优化前的0.02×10^(-4)kg/s升至0.11×10^(-4)kg/s。(3)高CO浓度还原性区域更集中,有利于减少燃烧器喷口区域NO_(x)的生成。(4)现场试验数据表明,优化后出口CO体积分数由优化前的300×10^(-6)降至85×10^(-6),飞灰含碳由1.97%降至0.98%,出口NO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cc型旋流燃烧器 结构优化 数值模拟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NO_(x)旋流燃烧器冷态动力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鹏宇 李德波 +5 位作者 刘彦丰 陈拓 陈兆立 陈智豪 廖宏楷 冯永新 《广东电力》 2022年第1期118-126,共9页
为解决采用OPCC型旋流燃烧器的锅炉出现大面积燃烧器喷口烧毁的问题,基于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OPCC型旋流燃烧器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中心风,一次风,内、外二次风风速与旋流燃烧器冷态动力场的关系。结果表明:... 为解决采用OPCC型旋流燃烧器的锅炉出现大面积燃烧器喷口烧毁的问题,基于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OPCC型旋流燃烧器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中心风,一次风,内、外二次风风速与旋流燃烧器冷态动力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心风风速与回流区距喷口距离成正比例关系;中心风风速过小会增加燃烧器喷口烧毁的可能性,风速过大易造成大回流区紊乱。一次风风速过小或较大会分别导致大回流区的轴向长度和径向宽度明显减小。内二次风风速低于一次风风速时,内、外二次风将产生飞边现象,极易诱发因水冷壁沾污结渣和高温腐蚀而导致的水冷壁爆管和炉膛熄火等事故;内二次风风速高于外二次风风速时,大回流区的轴向长度和径向宽度均减小。外二次风主要影响回流区的大小和范围;外二次风风速低于一次风风速时,无法形成良好的回流区;外二次风风速高于内二次风风速且梯度较大时,大回流区轴向长度减小。因此在工程实际中,中心风风速应采用适中的5 m/s,一次风风速应选用适中的22.4 m/s,内二次风风速宜采用高于一次风风速的35.2 m/s,外二次风风速应采用高于内二次风且梯度较小的36.4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cc型旋流燃烧器 数值模拟 冷态特性 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MW超临界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综合治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军 郑志行 +1 位作者 吴爱军 张家元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1,共7页
针对某电厂600 MW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严重问题,提出了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综合治理方案,对锅炉进行燃烧器及贴壁风改造。将中层(B、F)和下层(C、E)燃烧器更换为新型OPCC旋流煤粉燃烧器,同时在锅炉的两侧墙分别布置7层贴... 针对某电厂600 MW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严重问题,提出了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综合治理方案,对锅炉进行燃烧器及贴壁风改造。将中层(B、F)和下层(C、E)燃烧器更换为新型OPCC旋流煤粉燃烧器,同时在锅炉的两侧墙分别布置7层贴壁风。通过冷态动力场试验全面了解不同负荷工况及不同配风方式下的炉膛空气动力场分布,并优化了运行参数。在进行水冷壁高温腐蚀综合治理后,贴壁风覆盖区的水冷壁管厚度平均减薄量从2019年的2.52 mm/a下降到2020年的0.46 mm/a,较改造前高温腐蚀管壁减薄速度下降明显,且近壁区烟气含氧量大幅上升,H_(2)S浓度大幅下降,还原性气氛得到明显改善,可从根本上缓解水冷壁高温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水冷壁 高温腐蚀 opcc旋流煤粉燃烧器 贴壁风 冷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旋流对冲燃烧锅炉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茅建波 张明 +1 位作者 熊建国 张晓龙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9-174,190,共7页
为了解采用OPCC旋流燃烧器、2层燃尽风布置的某1 000 MW超超临界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NO_x排放特性,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该锅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燃烧器投运方式、炉膛氧体积分数、燃尽风挡板开度、燃烧器外二次风叶片角度、燃烧器... 为了解采用OPCC旋流燃烧器、2层燃尽风布置的某1 000 MW超超临界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NO_x排放特性,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该锅炉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燃烧器投运方式、炉膛氧体积分数、燃尽风挡板开度、燃烧器外二次风叶片角度、燃烧器内二次风挡板开度、燃烧器中心风挡板开度和燃尽风喷口外二次风刻度位置、燃烧器负荷分配方式、机组负荷及煤种等因素对NO_x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烧器投运方式、炉膛氧体积分数及煤种对NO_x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大,影响幅度可达13%~20.2%;燃尽风挡板开度、燃烧器内二次风挡板开度、燃烧器负荷分配方式和机组负荷对NO_x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小,影响幅度为4%~6%;燃烧器外二次风叶片角度、燃尽风喷口外二次风刻度位置和燃烧器中心风挡板开度对NO_x质量浓度的影响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对冲燃烧锅炉 NOX排放特性 opcc旋流燃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低NO_(x)旋流燃烧器燃烧特性数值模拟研究与工程应用
6
作者 刘鹏宇 李德波 +5 位作者 刘彦丰 陈智豪 周杰联 成明涛 廖宏楷 冯永新 《洁净煤技术》 2025年第S1期483-494,共12页
为解决OPCC型旋流燃烧器在工程实际中出现大面积烧毁的现象,基于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OPCC旋流燃烧器开展两相流燃烧特性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变中心风、一次风、内、外二次风风速下的热态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为解决OPCC型旋流燃烧器在工程实际中出现大面积烧毁的现象,基于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OPCC旋流燃烧器开展两相流燃烧特性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变中心风、一次风、内、外二次风风速下的热态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心风风速与煤粉的着火点呈负相关,较低的中心风风速易导致燃烧器喷口发生烧损事故,较高的中心风将使高温燃烧区轴向长度缩短,不利于煤粉的充分燃烧;较低的一次风风速同样容易造成燃烧器喷口烧损,而一次风风速过高将导致炉内燃烧推迟并提升诱发高温腐蚀的概率;采用低于一次风或过高的内二次风风速均会提高诱发高温腐蚀的概率,低于一次风风速的内二次风风速无法将高温燃烧区聚集在一起,不利于煤粉的充分燃烧,而较高的内二次风风速导致高温燃烧区湍动度下降而同样不利于煤粉的充分燃烧;采用低于一次风的外二次风风速将引起燃烧器喷口烧损、受热面积灰结渣及高温腐蚀等严重危害锅炉机组安全运行的现象,而过高的外二次风不利于中心大回流区的良好形成且容易诱发炉内偏烧,影响锅炉水动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cc旋流燃烧器 数值模拟 两相流 燃烧特性 工程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