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riging模型和阈值因子的起重机主梁可靠性优化解耦方法
1
作者 范小宁 贺嘉伟 肖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
针对目前基于双循环起重机结构可靠性优化的复杂性和耗时性,本文利用阈值因子能够使最可能失效点(MPP)快速向满足可靠性约束的极限状态面靠拢,将Kriging代理模型和阈值因子解耦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和阈值因子的起重机主... 针对目前基于双循环起重机结构可靠性优化的复杂性和耗时性,本文利用阈值因子能够使最可能失效点(MPP)快速向满足可靠性约束的极限状态面靠拢,将Kriging代理模型和阈值因子解耦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和阈值因子的起重机主梁可靠性优化解耦方法。以主梁的横截面积作为目标,主梁强度、水平静刚度、垂直静刚度和垂直动刚度作为可靠性约束条件,完成了起重机主梁的可靠性优化。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优化后的起重机主梁在满足结构强度、刚度可靠性要求的同时,主梁横截面积减少约23.4%。该方法能够保持良好的准确性,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起重机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金属结构 Kriging代理模型 阈值因子 解耦 可靠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云边个性化模型解耦的聚类联邦学习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杜甜 陈星延 +2 位作者 寇纲 赵宇 许长桥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7-432,共26页
联邦学习是一种前沿的分布式学习范式,该技术允许多个边缘客户端协作训练全局模型,而无需客户端共享数据至中央服务器,有效缓解了深度模型训练的“数据孤岛”和数据隐私安全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更大规模的模型和数据集应用... 联邦学习是一种前沿的分布式学习范式,该技术允许多个边缘客户端协作训练全局模型,而无需客户端共享数据至中央服务器,有效缓解了深度模型训练的“数据孤岛”和数据隐私安全问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更大规模的模型和数据集应用,加剧了联邦学习所面临的现实挑战,特别是由客户端本地数据高度异构导致的训练效率低和通信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边模型解耦的联邦学习创新框架,FedCPMD,该框架通过为客户端动态选择最优个性化层来应对数据异质性。动机实验表明,具有异构数据分布的客户端在选用不同神经网络层作为个性化层时,其性能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逐层知识化表征方法,通过独立量化每一层神经网络对最终模型效果的影响,实现对个性化层的选择。FedCPMD还引入了一种基于知识表征的客户端聚类策略,通过将具有相同选层结果的客户端聚类到同一集群,来提升异构联邦学习的模型性能。本文在九个真实数据集上开展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十余种先进方案相比,FedCPMD具有明显优势。针对CIFAR100、CINIC10、SVHN和Tiny ImageNet等复杂数据集,FedCPMD在LeNet5架构上的准确率平均提升2.450%(α=0.1),在VGG11架构上平均提升3.963%(α=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 个性化联邦学习 模型解耦 云边系统 绿色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耦自适应动态图卷积的交通预测模型
3
作者 郑创锐 邓秀勤 陈磊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72-679,共8页
交通预测对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机器学习和统计学的传统预测方法在捕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长期依赖方面的能力有限,无法捕获交通路网中复杂的时空关系。现有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预测模型大多采用预定的静态图,无法准... 交通预测对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机器学习和统计学的传统预测方法在捕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长期依赖方面的能力有限,无法捕获交通路网中复杂的时空关系。现有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预测模型大多采用预定的静态图,无法准确反映真实道路网络的拓扑结构,且大多数模型只简单地考虑交通流量在不同节点之间的传播过程,忽略了每个节点本身流量的生成过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解耦自适应动态图卷积网络模型(Decoupled Adaptive Dynamic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DADGCN),该模型通过一个自适应动态图模块,有效地量化不同节点间的动态相关性,从而捕捉交通网络中复杂的空间依赖关系,同时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将节点的流量解耦为传播流量和生成流量,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来处理解耦后的信号,从而提高了模型处理复杂交通数据的灵活性,提升了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集METR-LA上,DADGCN在60 min上的MAE比基于扩散卷积的模型DCRNN和Graph Wavenet分别提升了7.78%,10.14%;在数据集PEMS-BAY上DADGCN分别提升了25.39%,21.19%。在数据集PEMS04和PEMS08上,DADGCN比基于自适应图模型MTGNN在MAPE和RMSE上分别提升了11.61%和3.90%,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交通流中的固有动态特征,还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变化,为城市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预测 自适应动态图 图神经网络 模型解耦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策略
4
作者 孙曙光 徐永海 +2 位作者 袁敞 宋昕一 陈怡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26,共14页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相间电流易受参数失配影响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均流控制策略。基于虚拟电压源对变换器进行拓扑等效,建立了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补偿相间...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相间电流易受参数失配影响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均流控制策略。基于虚拟电压源对变换器进行拓扑等效,建立了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补偿相间电流差值中的耦合扰动,并基于控制环路的解耦关系提出一种具有间接控制变量与归一化代价函数的解耦模型预测控制。所提均流控制策略通过多控制环节的独立寻优,在实现变换器相间均流的同时可兼顾输入电压均压与平均输出电流跟踪的控制目标。同时,对解耦电流内环进行降阶等效,简化电压外环控制参数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均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 均流 扩张状态观测器 解耦模型预测控制 降阶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不平衡下并网逆变器的模型预测功率解耦控制
5
作者 舒涛 董学育 朱建忠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58,共9页
针对不平衡电网电压条件下并网逆变器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前馈功率补偿的功率解耦策略。首先采用新定义的无功功率搭建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的数学模型,不需要进行不平衡电压的正负序提取... 针对不平衡电网电压条件下并网逆变器的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的功率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前馈功率补偿的功率解耦策略。首先采用新定义的无功功率搭建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的数学模型,不需要进行不平衡电压的正负序提取,在代价函数中使用新定义无功功率,得到正弦的并网电流,并有效消除由不平衡电网电压产生的输出功率2倍基频振荡;然后根据功率误差和电流偏差的关系设计补偿功率,将补偿功率前馈到逆变器功率控制回路,实现良好的解耦性能。最后搭建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仿真模型,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电网电压 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前馈功率补偿 功率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北斗天线的火箭炮调炮解耦模型研究
6
作者 樊俊鹏 邢秀敏 +3 位作者 徐卓 张金萍 王双迎 方安国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火箭炮在自动操瞄时,车体倾斜将造成俯仰和方位两个子系统间存在耦合,必须对其解耦才能实现高精度调炮。某火箭炮产品利用双北斗天线与倾斜传感器获取火箭炮方位与姿态信息,实现了低成本高精度调炮技术。针对此类火箭炮操瞄系统建立了... 火箭炮在自动操瞄时,车体倾斜将造成俯仰和方位两个子系统间存在耦合,必须对其解耦才能实现高精度调炮。某火箭炮产品利用双北斗天线与倾斜传感器获取火箭炮方位与姿态信息,实现了低成本高精度调炮技术。针对此类火箭炮操瞄系统建立了姿态解耦模型,将主令诸元从大地坐标转换到车体坐标下,解算出高低和方位两个子系统的转动角度。同时,针对火箭炮调炮过程中车体姿态发生变化,一次调炮到位后误差较大的情况,提出了二次修正的调炮策略。此外,分析了炮身偏差和传感器误差对调炮精度的影响,建立了误差分析模型,并给出了误差修正方法。试验表明,提出的解耦模型符合实际情况,满足调炮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炮 自动操瞄 解耦模型 坐标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气隙磁通解耦控制技术
7
作者 汤龙飞 陈明俊 栾世旭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41-2450,2463,共11页
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分合闸线圈共用磁路,导致分合闸气隙磁通相互耦合,难以灵活控制永磁开关的动作特性,制约着开关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引入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设计了双稳态永磁操作机构分合闸气隙磁通的解耦控制方法。首先,通过... 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分合闸线圈共用磁路,导致分合闸气隙磁通相互耦合,难以灵活控制永磁开关的动作特性,制约着开关的性能。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引入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设计了双稳态永磁操作机构分合闸气隙磁通的解耦控制方法。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影响操动机构矢量磁力变化的本质参量“分合闸气隙的磁通平方差”;其次,设计磁通预测模型,对下一时刻分合闸气隙磁通进行预测;然后,将分合闸气隙磁通及机构驱动电路视作整体,构建开关状态集与代价函数;最后,在多个控制周期的滚动优化过程中,使分合闸气隙磁通快速趋近于各自参考值,实现解耦控制。通过仿真与实验,证实了该方法在显著降低双稳态永磁操作机构操作功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机构的响应速度与控制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态永磁操动机构 永磁开关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电磁暂态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邹明 王焱 +1 位作者 许建中 赵成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及占比越来越大,大规模风电场电磁暂态仿真速度极慢的问题愈加凸显。针对现有建模方法复杂、无法反映风电场内部特性、灵活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电磁暂态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该方法通过受控源传递端...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及占比越来越大,大规模风电场电磁暂态仿真速度极慢的问题愈加凸显。针对现有建模方法复杂、无法反映风电场内部特性、灵活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电磁暂态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该方法通过受控源传递端口间电压和电流信息,实现风电机组内部元件之间以及不同风电机组之间端口的解耦,从而将系统解算过程中高阶矩阵分解为多个小矩阵以实现快速仿真。基于节点分析法和基尔霍夫定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建模方法简单,通过仿真软件中现有模块拖拽即可搭建,可以准确仿真风电场的各种暂稳态工况,并且提速效果明显。同时,所提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可与现有文献所提方法互补,扩展其灵活性。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不同机组数量的风电场模型,验证了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的仿真精度及加速效果。结果表明,所提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可实现1~2个数量级的加速效果,且相比详细模型具有较高的仿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风电机组 电磁暂态仿真 受控源解耦加速模型 等效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中异步电动机的机-网解耦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庞博涵 刘文焯 +5 位作者 汤涌 连攀杰 许克 郁舒雁 王璐 禹海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04-3814,I0005,共12页
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中,常用异步电动机模型来代表动态负荷模型。然而,由于异步电动机数量众多和电机-电网接口方法的局限性,传统异步电动机模型很难兼顾仿真效率和数值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的... 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中,常用异步电动机模型来代表动态负荷模型。然而,由于异步电动机数量众多和电机-电网接口方法的局限性,传统异步电动机模型很难兼顾仿真效率和数值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的异步电动机负荷解耦(induction motor load decoupling,IMLD)模型。该模型结合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和LC传输线时延,构造出具有天然时延的电机-电网解耦接口,从而将异步电动机与外部电网解耦,异步电动机的迭代求解过程无需与外部电网同步求解。根据负荷节点给定的潮流有功和无功功率,通过求解等效电路方程并配置IMLD模型参数,使仿真功率结果与潮流计算给定负荷节点功率相匹配。测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IMLD模型可有效减少网络方程迭代次数,同时具备较高准确性和仿真效率,且具备良好的数值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磁暂态仿真 异步电动机 机-网解耦模型 动态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边形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解耦模型与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启明 杜婷伟 +1 位作者 程尹曼 赖宇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037-4051,共15页
九边形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N-MMC)是一种具备多端口、低频性、高可靠性等特点的AC-AC变换器,在海上风电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是,九边形变换器存在不同频率的电气分量强耦合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九边形变换器的解耦方法。首先,根... 九边形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N-MMC)是一种具备多端口、低频性、高可靠性等特点的AC-AC变换器,在海上风电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是,九边形变换器存在不同频率的电气分量强耦合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九边形变换器的解耦方法。首先,根据九边形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其桥臂电压、电流的关系,建立了九边形变换器的解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导了PI控制策略和非线性的无源控制(PBC)策略;最后,在Matlab仿真平台和RT-Lab半物理平台上进行了多种工况的仿真和实验验证,对比了解耦后采用PBC控制、PI控制、未解耦直接采用准比例谐振(QPR)控制的效果,验证了所提解耦模型与PBC控制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九边形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多端口变换器 解耦模型 无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区发现和表征对比的参数解耦联邦学习方法
11
作者 刘启源 赵宏伟 +1 位作者 张镇 张卫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28,共8页
为解决非独立同分布的节点数据导致的全局共享层特征提取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社区发现和表征对比的参数解耦联邦学习方法。基于共享层深层的参数更新构建联邦社交网络,降低用于客户端关系建模的数据通信量;设计社区发现算法在... 为解决非独立同分布的节点数据导致的全局共享层特征提取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社区发现和表征对比的参数解耦联邦学习方法。基于共享层深层的参数更新构建联邦社交网络,降低用于客户端关系建模的数据通信量;设计社区发现算法在联邦社交网络中的适配策略,为每个社区聚合专用的共享层,增强模型的个性化性能;提出一种社区模型对比损失约束节点模型梯度更新的方向,利用社区间的知识加速模型收敛。3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先进的参数解耦联邦学习方法有更高的分类精度与更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参数解耦 社区发现 对比学习 社交网络 模型个性化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子位置误差解耦阻抗建模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在线辨识方法
12
作者 王奇维 李斌兴 +2 位作者 潘冠丞 王高林 徐殿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51,共13页
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在线辨识算法大多基于电机交直轴模型实现,其依赖准确的电机转子位置信息。当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或位置传感器存在偏置误差时,传统电感辨识方法精度难以保证。为降低转子位置误差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转子位置误差... 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在线辨识算法大多基于电机交直轴模型实现,其依赖准确的电机转子位置信息。当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或位置传感器存在偏置误差时,传统电感辨识方法精度难以保证。为降低转子位置误差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转子位置误差解耦阻抗建模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在线辨识方法。根据电机电感在不同转子位置下的数值变化关系特性,构建转子位置误差解耦的虚拟轴系阻抗模型。进而,通过基于高频正弦信号注入的电感辨识方法,实现不受电机转子位置误差影响的电感辨识。为确保所提出方法在不同运行工况的鲁棒性和准确性,对虚拟轴系的构建方法及注入信号参数选取进行分析。所提出的方法在2.2 kW永磁同步电机平台进行验证,证明了电感参数在线辨识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感在线辨识 高频信号注入 等效阻抗模型 转子位置误差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的大功率双极Π型DC/DC变换器研究
13
作者 孟繁丞 马文忠 +3 位作者 王玉生 张文艳 李恒硕 朱亚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26,共14页
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在电网互联时面临稳定性不强、电能质量差及故障处理弱等问题。分析了一种单相运行且具有双向直流故障闭锁能力的双极Π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DC/DC converter,DC-MMC)拓扑结构和故障闭锁原... 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在电网互联时面临稳定性不强、电能质量差及故障处理弱等问题。分析了一种单相运行且具有双向直流故障闭锁能力的双极Π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DC/DC converter,DC-MMC)拓扑结构和故障闭锁原理,设计了基于单相dq解耦的双闭环PI控制策略,实现了变换器桥臂直流分量、系统环流及桥臂间功率平衡控制。但适用于DC-MMC的模型预测控制存在控制复杂、计算量大及响应慢等问题,针对变换器结构的强耦合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分步寻优原理的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策略以提高变换器稳态和暂态性能。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 单相解耦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双向直流故障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到卷印刷中基板张力与速度鲁棒解耦控制
14
作者 罗成浩 刘浩宇 +3 位作者 李建华 陈康龙 周淦 熊涛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7,共12页
卷到卷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产品的制造,高精确度控制柔性基板的张力和速度是卷到卷印刷制造中的核心控制问题。基板张力与速度存在耦合,尤其在放卷工艺段,两者耦合更为严重。而常规控制方法效果不佳,难以保证产品质量。针对上述... 卷到卷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产品的制造,高精确度控制柔性基板的张力和速度是卷到卷印刷制造中的核心控制问题。基板张力与速度存在耦合,尤其在放卷工艺段,两者耦合更为严重。而常规控制方法效果不佳,难以保证产品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放卷工艺段的基板纵向动力学,构建了基板张力与速度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张力和速度的耦合关系;其次,基于稳定工作点对张力与速度耦合模型进行线性化,并结合线性反馈控制原理和小增益定理设计了鲁棒解耦控制器;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对放卷基板张力与速度进行了解耦控制仿真分析,并搭建卷绕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鲁棒解耦控制器能有效地消除基板张力和速度的耦合影响,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到卷 纵向动力学 张力与速度耦合模型 鲁棒解耦控制器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正技术的流动耦合脂质囊泡模型的线性能量稳定格式
15
作者 李琦 陈荟奕 李玉超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51,共14页
主要研究了Navier-Stokes方程与脂质囊泡弹性弯曲能模型耦合系统的高效数值逼近。为准确有效地求解此复杂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依赖辅助变量的完全解耦、线性、二阶时间精确算法,采用压力投影法解耦计算Navier-Stokes方程中的速度场... 主要研究了Navier-Stokes方程与脂质囊泡弹性弯曲能模型耦合系统的高效数值逼近。为准确有效地求解此复杂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依赖辅助变量的完全解耦、线性、二阶时间精确算法,采用压力投影法解耦计算Navier-Stokes方程中的速度场和压力场,并给出了算法的实现步骤;对离散格式的能量稳定性和唯一可解性进行了理论证明。为进一步增强原始能量和修正能量之间的一致性,引入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能量校正技术。通过二维数值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算法精度高、能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场模型 弹性弯曲能 完全解耦 校正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PC的燃煤发电机组多变量解耦控制策略
16
作者 周心睿 安硕 +4 位作者 王兵 谢宏星 朱玉林 赵凯 王正兵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4,共12页
针对燃煤发电机组燃烧系统的大时滞和参数时变等复杂动态特性,以及主蒸汽压力和炉膛负压间的强耦合关系,提出一种改进多变量解耦模型预测控制(Improved multivariable decoupl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IMDMPC)。根据机组历史运行数... 针对燃煤发电机组燃烧系统的大时滞和参数时变等复杂动态特性,以及主蒸汽压力和炉膛负压间的强耦合关系,提出一种改进多变量解耦模型预测控制(Improved multivariable decoupl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IMDMPC)。根据机组历史运行数据,利用蜻蜓算法优化偏最小二乘法,构建以主蒸汽压力和炉膛负压为被控量、燃煤量和引风量为控制量的多变量耦合数学模型,运用多变量动态解耦算法对其进行解耦,设计多变量模型预测控制器,按照设定目标函数得到当前时刻控制量,同时实时采集系统输出值对控制器进行反馈校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多变量解耦模型预测控制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和未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相比,主蒸汽压力和炉膛负压的超调量分别减少20.3%和8.6%,调节时间分别缩短2.6和29.55 s,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多变量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能够使主蒸汽压力和炉膛负压分别稳定控制在±0.24 MPa和±0.27 Pa,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且波动幅度明显减小,符合工业现场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多变量解耦模型 预测控制 火电机组 偏最小二乘法 蜻蜓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有源桥变换器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
17
作者 蒿天衢 黄家正 +3 位作者 董政 李守翔 陈倩 秦家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1-649,共9页
三有源桥(triple active bridge,TAB)变换器可以灵活连接多个电压等级,在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模型预测控制是提升TAB变换器动态性能、实现端口解耦的有效策略.然而,由于TAB变换器功率传输模型复杂,采用连续集模型预... 三有源桥(triple active bridge,TAB)变换器可以灵活连接多个电压等级,在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模型预测控制是提升TAB变换器动态性能、实现端口解耦的有效策略.然而,由于TAB变换器功率传输模型复杂,采用连续集模型预测控制,代价函数求解极其困难,工程应用价值低.本文结合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首次提出了一种应用于TAB变换器的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每个控制周期内通过对有限个离散化的移相角组合进行局部寻优,继而滑动寻优窗口,最终实现全局最优控制.该方法既保证了优异的动态性能、解耦性能,又避免了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极大增强了控制策略的实用性.同时,本文还分析了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中权重系数、离散增益、预测范围的优化配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有源桥变换器 移相离散集模型预测控制 快速动态响应 多端口解耦 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路径动态卷积的YOLOv5无人机航拍目标检测模型
18
作者 宋苏 汪方正 +1 位作者 高建安 刘泓森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78,共7页
为了提升无人机航拍影像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并实现模型的轻量化,文中对YOLOv5目标检测模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首先,对YOLOv5的骨干网络进行了优化重组,采用更高效的动态卷积结构和多通道并行处理策略增强特征提取能力和检测精度,并显... 为了提升无人机航拍影像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并实现模型的轻量化,文中对YOLOv5目标检测模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首先,对YOLOv5的骨干网络进行了优化重组,采用更高效的动态卷积结构和多通道并行处理策略增强特征提取能力和检测精度,并显著减少模型参数量;其次,改进了损失函数,引入Focal⁃EIoU损失函数,更适合无人机航拍图像的特点,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的检测精度;此外,将原本耦合的检测头进行了解耦处理,设计了轻量级解耦头,使分类、回归和置信度任务解耦处理,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收敛速度,并合理控制了模型参数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DEP⁃YOLO模型在mAP@0.5指标上提升了9.6%,同时模型大小和参数量分别降低了77.93%和83.82%。综上所述,文中提出的综合改进策略显著提升了无人机航拍影像目标检测的精度,并实现了模型的轻量化,验证了其在航拍影像目标检测领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无人机航拍 YOLOv5 模型轻量化 动态卷积 解耦检测头 Focal⁃EIoU损失函数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多变量参考模型解耦控制的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成 赵福宇 +1 位作者 侯素霞 彭劲枫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5,38,共5页
为了能使解耦控制和主回路控制相互独立,同时改善动态和静态解耦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参考模型解耦方法。参考模型回路由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2部分组成,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只由单一的参考模型传递函数构成。解耦控制器被引入到解耦... 为了能使解耦控制和主回路控制相互独立,同时改善动态和静态解耦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参考模型解耦方法。参考模型回路由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2部分组成,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只由单一的参考模型传递函数构成。解耦控制器被引入到解耦环节,使解耦与主回路控制独立,控制与解耦功能分别由2个不同的控制器独立完成。控制器的设计非常简单、方便,不会顾此失彼。以性能指标逼近的方式,该方法基本上能实现动态和静态的解耦。通过对实际工业系统的仿真,取得了良好的解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模型 解耦 解耦控制器 解耦与主回路控制独立 动态和静态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轴承异步电机数学模型与解耦控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朱熀秋 沈玉祥 +1 位作者 张腾超 贾磊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1-325,共5页
针对无轴承异步电机是一个强耦合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实现其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之间的成功解耦是电机稳定悬浮工作的关键问题。在给出了无轴承异步电机径向悬浮力产生原理的基础上,推导了径向悬浮力和电机旋转部分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转... 针对无轴承异步电机是一个强耦合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实现其电磁转矩和径向悬浮力之间的成功解耦是电机稳定悬浮工作的关键问题。在给出了无轴承异步电机径向悬浮力产生原理的基础上,推导了径向悬浮力和电机旋转部分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策略设计了无轴承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转子稳定悬浮,而且实现了径向悬浮力和旋转力矩之间的解耦控制,电机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异步电机 数学模型 径向悬浮力 解耦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