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肾方对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OLETF大鼠IL-10、TNF-α、DA调控作用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景珍 李平 +8 位作者 万方 赵婷婷 董晞 李忻 张浩军 张韫 杨鑫 李鸿 刘国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12期1044-1047,I0010,共5页
目的:探讨糖肾方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血中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和多巴胺的影响。方法:OLET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肾方组(1.6g/kg)、蒙诺组(1.0mg/kg)、LETO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动物从12... 目的:探讨糖肾方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血中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和多巴胺的影响。方法:OLET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肾方组(1.6g/kg)、蒙诺组(1.0mg/kg)、LETO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动物从12周龄起进行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4周。实验结束,大鼠56周龄时,测定血糖和24h尿蛋白水平、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多巴胺。取肾组织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并对肾损害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糖肾方可降低模型组大鼠血中TNF-α、DA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改善肾组织形态学异常。结论:糖肾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延缓其病理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方 糖尿病肾病 oletf大鼠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胰岛素抵抗在自发性糖尿病OLETF大鼠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佳 薛耀明 +2 位作者 潘永华 朱波 张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4期12-16,182,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包括肝脏脂肪沉积等在内的肝脏胰岛素抵抗(IR)指标在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探讨通过改善肝脏IR防治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 OLETF大鼠20只作为糖尿病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定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 目的通过观察包括肝脏脂肪沉积等在内的肝脏胰岛素抵抗(IR)指标在自发性2型糖尿病OLETF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探讨通过改善肝脏IR防治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 OLETF大鼠20只作为糖尿病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定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于8、32、40周龄分批宰杀大鼠。检测血清各项血脂指标。分离肝脏,HE染色观察肝脏结组织学变化;根据HE结果,对32周龄及40周龄的OLETF组大鼠肝脏以冰冻切片进行脂肪及糖原的特异性染色,以进一步明确空泡样变性病变。结果 OLETF组在23周龄首次出现糖耐量异常(IGT)4例,并有1例糖尿病发生;至40周龄时,OLETF组糖尿病发病率达92.9%。LETO组无IGT或糖尿病发生。自32周起,LETO组血清三酰甘油、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均显著低于OLETF组(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OLETF组大鼠肝脏空泡化加重,进一步完善脂肪及糖原特异性染色,提示肝脏脂肪浸润及糖原堆积渐进性加重;LETO组大鼠肝脏结构随着周龄延长无明显变化。结论肝脏IR在自发性糖尿病大鼠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改善肝脏IR可作为防治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oletf大鼠 肝脏胰岛素抵抗 脂肪异位沉积 脂代谢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不同病程脂肪组织水通道蛋白7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段玉敏 袁振芳 郭晓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9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LETF大鼠不同病程阶段皮下及肾周脂肪水通道蛋白7(AQP7)mRNA的表达。方法以OLETF大鼠为研究对象,同种系非糖尿病LETO大鼠为正常对照。分别在8、14、22周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后取皮下及肾周脂... 目的观察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LETF大鼠不同病程阶段皮下及肾周脂肪水通道蛋白7(AQP7)mRNA的表达。方法以OLETF大鼠为研究对象,同种系非糖尿病LETO大鼠为正常对照。分别在8、14、22周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后取皮下及肾周脂肪组织,采用实时PCR方法测定其AQP7 mRNA的表达。结果 LETO组皮下及肾周脂肪组织均随肥胖增加表达上调,OLETF组皮下及肾周脂肪组织则呈先上调后下调趋势,且与血清甘油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AQP7可能在腹型肥胖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tf大鼠 糖尿病 水通道蛋白7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肝肾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路晓光 李平 +5 位作者 张浩军 董晞 杨丽平 王康 赵婷婷 沙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0期857-861,941,共6页
目的:观察2型自发性糖尿病OLETF大鼠肾、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联系。方法:本实验将15只2型糖尿病OLETF大鼠作为模型组,将与其遗传背景相同但不发生糖尿病的15只LETO大鼠作为空白对照;分别在36周龄和56周龄两个时间点检测实验大鼠... 目的:观察2型自发性糖尿病OLETF大鼠肾、肝纤维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联系。方法:本实验将15只2型糖尿病OLETF大鼠作为模型组,将与其遗传背景相同但不发生糖尿病的15只LETO大鼠作为空白对照;分别在36周龄和56周龄两个时间点检测实验大鼠的体重、24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在光镜下半定量评价肾脏、肝脏纤维化程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肾、肝纤维化与各检测指标的关系。结果:OLETF大鼠在36周龄和56周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纤维化,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周龄实验大鼠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与24h尿蛋白定量和肾小球硬化指数线性相关,肾小球硬化指数与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线性相关,肝脏胶原面积与24h尿蛋白定量线性相关;56周龄实验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与血糖和血浆黏度线性相关,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与血糖、三酰甘油、全血黏度(高切)线性相关,肝脏胶原面积与血脂和全血黏度(低切)线性相关。结论:在动物实验早期,大鼠肾、肝纤维化均与24h尿蛋白定量线性相关;实验晚期肾脏纤维化受血糖影响更为显著,而肝脏纤维化与血脂关系更为密切;OLETF大鼠肝肾病理改变及其影响因素与人类相似,是研究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肝肾纤维化 oletf大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肾方对自发性Ⅱ型糖尿病鼠磷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朱超 黄敏 +6 位作者 梁琼麟 王义明 胡坪 李平 张浩军 路晓光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12-1518,共7页
利用正相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大鼠血浆磷脂的轮廓谱.通过对磷脂轮廓谱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及14种化合物的定量测定,考察了中药糖肾方对自发性Ⅱ型糖尿病鼠磷脂代谢的影响,并对比了糖肾方与西药蒙诺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 利用正相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大鼠血浆磷脂的轮廓谱.通过对磷脂轮廓谱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及14种化合物的定量测定,考察了中药糖肾方对自发性Ⅱ型糖尿病鼠磷脂代谢的影响,并对比了糖肾方与西药蒙诺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鼠的血浆磷脂代谢发生异常.糖肾方能够调节糖尿病鼠的磷脂代谢紊乱,蒙诺则加剧了病鼠的磷脂代谢异常.此外,8种磷脂化合物可能成为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肾方 oletf大鼠 磷脂代谢 NPLC-TOF/MS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一酯转酰基酶药物治疗肥胖的新靶点 被引量:3
6
作者 栾洋 王蕊 +1 位作者 河野一弥 王敏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产生的机制 ,寻找致病因素 ,以此作为肥胖治疗的新靶点和开发新药。方法使用肥胖模型动物OLETF大鼠 ,在纠正动物过食行为后 ,考察体质量、体脂肪、内脏脂肪和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测定肝素注射后血浆中的LPL和脂肪合... 目的探讨肥胖产生的机制 ,寻找致病因素 ,以此作为肥胖治疗的新靶点和开发新药。方法使用肥胖模型动物OLETF大鼠 ,在纠正动物过食行为后 ,考察体质量、体脂肪、内脏脂肪和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测定肝素注射后血浆中的LPL和脂肪合成关键酶MGAT和DGAT的活性。结果动物限食后 ,肥胖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但是与正常动物相比 ,虽然体质量没有显著差异 ,但体脂肪、内脏脂肪和血浆甘油三酯含量仍显著升高。酶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 ,OLETF动物小肠MG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MGAT活性异常升高是引起OLETF动物肥胖的原因之一 ,MGAT可能成为治疗肥胖的新靶点。阻断MGAT活性的化合物可能开发为治疗肥胖的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模型动物 肥胖 甘油一酯转酰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