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于惊涛 张艳鸽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9-117,共9页
本文在解析绿色增长内涵的基础上,以经济生产全过程绿色化为核心,从自然资源基础投入、增长过程绿色化、经济和社会产出3个方面构建绿色增长评价框架体系,运用相关——模糊粗糙集方法对初选指标进行定量筛选,最终确定了评价绿色增长的1... 本文在解析绿色增长内涵的基础上,以经济生产全过程绿色化为核心,从自然资源基础投入、增长过程绿色化、经济和社会产出3个方面构建绿色增长评价框架体系,运用相关——模糊粗糙集方法对初选指标进行定量筛选,最终确定了评价绿色增长的15个指标。运用熵权法对指标赋权并对中国2000-2012年间的绿色增长水平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中国2000-2012年间的绿色增长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中国绿色增长水平得分最高,2000年得分最低,且自2006年后绿色增长水平显著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和政府规制是加快发展绿色增长水平的关键因素。该指标体系可用于监测并指导我国绿色增长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增长 指标体系 模糊粗糙集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渔业绿色增长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明翠琴 钟书华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6年第4期390-396,共7页
在"十三五"经济绿色发展的宏观战略蓝图背景下,促进渔业绿色增长成为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行方案。总结中国渔业在经济绿色增长战略中的角色、渔业绿色增长内涵、资源环境问题及相关政策基础上,借鉴OECD绿色增长概念框... 在"十三五"经济绿色发展的宏观战略蓝图背景下,促进渔业绿色增长成为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行方案。总结中国渔业在经济绿色增长战略中的角色、渔业绿色增长内涵、资源环境问题及相关政策基础上,借鉴OECD绿色增长概念框架,结合中国渔业发展特征,设计渔业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模型,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可解决渔业增长的"绿色化"程度测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绿色增长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 被引量:14
3
作者 明翠琴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8-113,共6页
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绿色增长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战略选择。在中国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中,“绿色”含义丰富,促进农业绿色增长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方... 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经济绿色增长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战略选择。在中国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中,“绿色”含义丰富,促进农业绿色增长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可行方案。从绿色增长理论和中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出发,文章借鉴OECD绿色增长指标框架,按照农业生产活动的一般过程,运用多种方法构建中国农业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提出评价模型,采集相关数据,对2004—2018年中国农业增长的“绿色化程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此阶段内农业绿色增长整体程度逐渐增强,可具体分为调整增长期、稳定增长期和快速增长期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增长 评价指标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比较视角的中国绿色增长进程与对策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维明 高世楫 许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41,共15页
根据经合组织绿色增长分析框架和测度指标,对中国在全球绿色增长中的相对进程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在提升资源环境生产率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需深入挖潜;现行政策尚不足以应对"挤压式"发展背景下所累积形成的高污... 根据经合组织绿色增长分析框架和测度指标,对中国在全球绿色增长中的相对进程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在提升资源环境生产率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需深入挖潜;现行政策尚不足以应对"挤压式"发展背景下所累积形成的高污染负荷,必须充分依靠更广泛的政策工具。未来中国更进一步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将环境因素真正融入不同层面的政府决策和不同领域的政策制定中,并确保产业与环境政策目标相统一。从长远来看,加快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持续改善双重目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绿色增长进程 oecd绿色增长指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环境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增长政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英男 侯慧 +1 位作者 周学飞 宫宁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95,共4页
通过指标海选和专家调查法,最终确定出中国绿色增长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回归分析法,构建了指标体系之间的关联关系模型,以新环保法评估验证结构模型的有效性,丰富了绿色增长理论体系内容,有利于中国绿色增长政策的有效制定与实施。
关键词 绿色增长政策 政策评估 指标体系 专家调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111
6
作者 郑红霞 王毅 黄宝荣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下,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并深刻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及其竞争格局演变。本文围绕...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下,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并深刻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及其竞争格局演变。本文围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发展多指标测度体系和绿色发展综合指数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了国际社会在指标评价体系上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在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等方面遇到的严峻挑战,最后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我国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绿色转型 绿色增长 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绿色增长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郝芳 王雪华 孔丘逸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39-45,共7页
通过易混概念辨析,明确指出绿色增长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解决方案,确定绿色增长着重强调生态创新能力的本质内涵。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分析了社会、经济、资境环境和能源4个子系统间的联系制约关系,构建了中国绿色增长评价模型。选取... 通过易混概念辨析,明确指出绿色增长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解决方案,确定绿色增长着重强调生态创新能力的本质内涵。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分析了社会、经济、资境环境和能源4个子系统间的联系制约关系,构建了中国绿色增长评价模型。选取了6种发展模式,对中国2005~2020年绿色增长情况进行了仿真与评价。结果表明:现有生态创新水平不能实现"十三五"绿色发展目标,只有全面提升各领域的生态创新能力才能实现绿色增长最优,其中源头治理优于末端治理;长期来看,引导居民进行绿色生活,环保成效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增长 指标体系 系统动力学模型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绿色增长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龙如银 唐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3-117,共5页
通过总结国内外指标体系构建的共性,结合DPSIR模型构建包含36个指标的江苏省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以江苏省2005—2014年的指标数据及江苏省13个城市2013年的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江苏省绿色增长进行动态分析和差异... 通过总结国内外指标体系构建的共性,结合DPSIR模型构建包含36个指标的江苏省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以江苏省2005—2014年的指标数据及江苏省13个城市2013年的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江苏省绿色增长进行动态分析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江苏省2005—2014年绿色增长呈现整体递增的趋势;(2)就具体城市而言,南京市、镇江市、苏州市绿色增长水平较高,盐城市、淮安市和宿迁市绿色增长水平较低;(3)绿色增长区域差异评价结果与江苏省经济区域划分结果相似,苏南绿色增长水平高于苏中和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增长 评价指标体系 改进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测算与因素分解 被引量:4
9
作者 程开明 李泗娥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65,共17页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得到贯彻落实,科学测算与解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直接完整测度区域层面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本文构造聚合环境广义Luenberger-Hicks-Moorsteen生产率指标及分解子项,利用...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得到贯彻落实,科学测算与解析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直接完整测度区域层面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构成,本文构造聚合环境广义Luenberger-Hicks-Moorsteen生产率指标及分解子项,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检验该指标测算结果的有效性,发现其相对于聚合L指标更具优势。本文根据2003—2019年地级以上城市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测算八大综合经济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动力来源。结果表明,八大经济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实现增长,但增速呈现分化特征。八大综合经济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技术层面的动力主要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增长,在要素层面主要源于期望产出效率增长与非期望产出治理效率增长。技术进步和期望产出效率增长是八大经济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的主要成因。本文结论对于有针对性地提升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综合经济区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聚合环境广义Luenberger-Hicks-Moorsteen指标 结构效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扶贫性增长测度及分析——兼论可持续性减贫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贤君 孙博文 +1 位作者 雷明 张娜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7-114,共8页
基于OECD绿色增长战略框架,重塑测度中国绿色扶贫性增长指标体系;利用包含多种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ZSG-DEA 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及其指数分解对1998—2016年中国绿色扶贫性增长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度,并运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基于OECD绿色增长战略框架,重塑测度中国绿色扶贫性增长指标体系;利用包含多种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ZSG-DEA 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及其指数分解对1998—2016年中国绿色扶贫性增长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度,并运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对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绿色扶贫性增长水平总体呈现逐年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两个重要源泉是纯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前者呈现上升趋势,后者呈现下降趋势,且前者的上升幅度低于后者的下降幅度;各地区绿色扶贫性增长水平、纯技术进步以及效率改进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绿色扶贫性增长水平和效率改进水平最高,中部地区纯技术效率水平最高,而西部地区三个方面指标都最低。进一步分析显示,中国绿色扶贫性增长指数具有收敛性,即存在阶段式σ收敛以及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ecd 绿色增长战略 MALMQUIST指数 绿色扶贫性增长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包容性绿色增长测度与差异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周小亮 吴武林 廖达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49,共8页
包容性绿色增长是一种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民生福利、成果共享、节能环保,以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基于2001-2014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从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民生福利、绿色生产消费和生态环境保... 包容性绿色增长是一种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民生福利、成果共享、节能环保,以及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基于2001-2014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从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民生福利、绿色生产消费和生态环境保护维度构建了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测算了包容性绿色增长指数。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明显领先,地区间呈现东部>东北部>西部>中部的阶梯型分布;发达省域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总体领先,传统经济弱省总体落后,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西部欠发达省域崛起,河南、河北等少数经济强省排名垫底,省域间非均衡发展问题突出;绝大多数中西部省域包容性绿色增长呈现改善趋势,山西、河北等部分省域裹足不前,北京、天津和上海出现倒退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包容性绿色增长 指标体系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是否促进我国城市的绿色经济增长?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杜克锐 欧阳晓灵 郑泳薇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49,共11页
本文采用基于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的全域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纳入同一框架测算我国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率,在此基础上考察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针对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本文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 本文采用基于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的全域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纳入同一框架测算我国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率,在此基础上考察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机制。针对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本文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作为约束条件,综合运用交互项回归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和部分线性函数系数面板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对我国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显著推动城市绿色经济增长,其驱动力源自技术效率的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当城市人均GDP高于2.28万元(2004年价格水平)时,环境规制对绿色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才开始显著,且该效应随着人均GDP水平提高而增大。本研究为考察环境规制与城市绿色发展的关系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经济增长 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 部分线性函数系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绿色发展评价研究述评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林子 李小敏 +1 位作者 孙启宏 王佳邓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1-48,共8页
绿色发展评价作为衡量绿色发展进程、识别发展机遇和挑战、促进绿色发展的工具,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充分了解国内外绿色发展评价研究和实践开展情况,有助于明晰我国绿色发展评价的改进方向。论文围绕绿色发展内涵、评价实践、评价... 绿色发展评价作为衡量绿色发展进程、识别发展机遇和挑战、促进绿色发展的工具,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充分了解国内外绿色发展评价研究和实践开展情况,有助于明晰我国绿色发展评价的改进方向。论文围绕绿色发展内涵、评价实践、评价方法、指标构成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绿色发展相关评价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认为国内绿色发展评价一定程度还滞后于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仪表盘和综合指数法作为在国际、国内应用最广泛的评价方法,反映出国际对灵活性、国内对可比性的偏爱;国际组织构建绿色发展相关指标体系普遍关注“政策”型指标,中国更关注“结果”型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中国绿色发展评价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评价 指标体系 绿色增长 绿色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服务业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波 高汝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知识服务业 指标体系 新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oecd 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GDP——GDP的有效修正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超 严立 庆蕾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3,共3页
一、绿色GDP的提出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但是,GDP... 一、绿色GDP的提出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但是,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忽视了如资源、环境、人口等很多指标,因此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不统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这样就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给人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观念 地区经济实力 国民经济核算 绿色GDP 经济发展水平 环境污染 综合性指标 生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R&D经费总额跃居世界第六位,年均增长速度排名世界第一
16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51-851,共1页
关键词 世界 增长速度 经费 R&D 斯洛文尼亚 2002年 oecd 罗马尼亚 指标数据 科技领域 成员国 阿根廷 以色列 俄罗斯 新加坡 新科技 R&D 投入 折算 汇率 美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指数江苏居全国前十
17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3年第5期37-37,共1页
(2013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日前在京发布。测算结果显示,30个省(区、市)中,绿色发展水平排名前10位的是:北京、青海、海南、上海、浙江、天津、福建、内蒙古、江苏和陕西。有17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省份... (2013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日前在京发布。测算结果显示,30个省(区、市)中,绿色发展水平排名前10位的是:北京、青海、海南、上海、浙江、天津、福建、内蒙古、江苏和陕西。有17个省份的绿色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省份绿色发展优势较明显,西部省份资源环境表现较突出,中部省份相对缺乏优势,东北区域绿色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在100个测评城市中,绿色发展水平排名前10位的是:海口、深圳、克拉玛依、无锡、烟台、青岛、湛江、延安、北京和潍坊。有59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低于平均水平。省际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由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环境承载潜力和政府政策支持度3个部分构成,分别反映经济增长中的生产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资源与生态保护及污染排放情况,政府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和治理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江苏 资源环境 经济增长 政府政策 环境表现 克拉玛依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