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3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server模式的异步Web服务技术架构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宋善德 陈辉 桂行东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1-3,18,共4页
本文在对目前流行的Web服务技术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Web服务间消息同步通讯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基于Observer模式的异步Web服务技术应用架构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 observer模式 消息通讯 TCP/IP协议 WEB 服务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jax的Observer模式客户端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斌 张卫冬 +2 位作者 张利欣 章立军 伍章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5,8,共3页
针对现有的工业大型设备远程监测系统中Web客户端存在的实时性差和代码复用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Ajax的Observer模式Web客户端构建方案。利用Ajax技术解决监测系统中客户端图形显示的实时性问题,并与Observer设计模式相结合,提高了代码... 针对现有的工业大型设备远程监测系统中Web客户端存在的实时性差和代码复用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Ajax的Observer模式Web客户端构建方案。利用Ajax技术解决监测系统中客户端图形显示的实时性问题,并与Observer设计模式相结合,提高了代码复用率,降低了模块之间的耦合性。通过演示系统程序完整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监测 AJAX技术 observer设计模式 WEB客户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Observer模式在GIS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善明 沈建京 刘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4532-4535,共4页
面向对象方法仅仅从问题域的离散抽象很难达到高内聚和低耦合,设计模式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探讨了Observer模式的基本原理以及在GIS软件设计中的应用,并在具体实践中做了有益尝试。实践证明了设计模式在... 面向对象方法仅仅从问题域的离散抽象很难达到高内聚和低耦合,设计模式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探讨了Observer模式的基本原理以及在GIS软件设计中的应用,并在具体实践中做了有益尝试。实践证明了设计模式在改善软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软件复用 设计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 观察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server模式在.net架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雪涛 樊银亭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79-81,84,共4页
Observer模式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设计模式,在程序实现中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利用.net架构的代理和事件技术,可有效降低代码的耦合性,减少出错率,使该模式的实现更简洁,扩展性更好.
关键词 设计模式 observer .NET 代理 U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用于实现Observer模式的C^(++)框架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延宁 李志勇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2期62-65,共4页
Observer模式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设计模式。在代码中实现他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一个好的框架可以极大地简化这个过程。但现有的几种基于C++的框架,要么使用比较复杂,要么参数的类型或个数受到限制,或者要求对语言本身进行某种扩展。所... Observer模式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设计模式。在代码中实现他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一个好的框架可以极大地简化这个过程。但现有的几种基于C++的框架,要么使用比较复杂,要么参数的类型或个数受到限制,或者要求对语言本身进行某种扩展。所提出的框架,在完全遵循C++标准的情况下,对上述不足进行了彻底的改进,使得Observer模式在C++中的应用变得相当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模式 observer C++ SIGNAL S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sturbance sliding mode observer for enhancing the dynamic control precision of inertial stabilization platform
6
作者 ZHANG Zhidong YANG Gongliu +2 位作者 CAI Qingzhong FAN Jing LI T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791-802,共12页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dynamic control precision of inertial stabilization platform(ISP),a disturbance sliding mode observer(DSMO)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suppressing disturbance torques inherent within the system.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dynamic control precision of inertial stabilization platform(ISP),a disturbance sliding mode observer(DSMO)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suppressing disturbance torques inherent within the system.The control accuracy of ISP is fundamentally circumscribed by various disturbance torques in rotating shaft.Therefore,a dynamic model of ISP incorporating composite perturbations is established with regard to the stabilization of axis in the inertial reference frame.Subsequently,an online estimator for control loop uncertainties based on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algorithm is designed to estimate the aggregate disturbances of various parameters uncertainties and other unmodeled disturbances that cannot be accurately calibrated.Finally,the proposed DSMO is integrated into a classical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control scheme,utilizing feedforward approach to compensate the composite disturbance in the control loop online.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disturbance observer is validated through simulation and hardware experimentation,demonstrating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dynamic control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of the classical PID controller extensively utilized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ertial stabilization platform disturbance suppression sliding mode observer robust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finite-time optimal cooperative guidance with integrated information fusion observer
7
作者 Yiao Zhan Linwei Wang Di Zho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4期12-28,共17页
Intercepting high-maneuverability hypersonic targets in near-space environments pos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due to their extreme speeds and evasive capabilities.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this study presents an inte... Intercepting high-maneuverability hypersonic targets in near-space environments pos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due to their extreme speeds and evasive capabilities.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this study present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hat combines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Time Optimal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FTOC)with an Information Fusion Anti-saturation Predefined-time Observer(IFAPO).The proposed FTOC guidance law employs a nonlinear,non-quadratic finite-time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designed for rapid convergence within the limited timeframes of near-space interceptions,avoiding the need for remaining flight time estimation or linear decoupling inherent in traditional methods.To complement the guidance strategy,the IFAPO leverages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 theory and incorporates anti-saturation mechanisms to enhance target maneuver estimation.This method ensures accurate and real-time prediction of target acceleration while maintaining predefined convergence performance,even under complex interception conditions.By integrating the FTOC guidance law and IFAPO,the approach optimizes cooperative missile positioning,improves interception success rates,and minimizes fuel consumption,addressing practical constraints in military applications.Simulation results and comparative analyses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grated approach,demonstrating its capability to achieve cooperative interception of highly maneuvering targets with enhanced efficiency and reduced economic costs,aligning with realistic combat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saturation predefined-time observer Nonlinear finite-time optimal control Three-dimensional guidance Information fu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roll-pitch seeker based on extended state observers
8
作者 XIAO Bowen XIA Qun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2期537-551,共15页
For air-to-air missiles, the terminal guidance’s preci-sion is directly contingent upon the tracking capabilities of the roll-pitch seeker.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bined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 For air-to-air missiles, the terminal guidance’s preci-sion is directly contingent upon the tracking capabilities of the roll-pitch seeker.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bined 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 aimed at resolving the frame control problem of roll-pitch seeker tracking high maneu-vering target. The sliding mode surface is structured around the principle of segmentation, which enables the control system’s rapid attainment of the zero point and ensure global fast conver-gence. The system’s state is more swiftly converged to the slid-ing mode surface through an improved adaptive fast dual power reaching law. Utilizing an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the overall disturbance is both identified and compensated. The validation of the system’s stability and its convergence within a finite-time is grounded in Lyapunov’s stability criteria.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troduced control method is confirmed through roll-pitch seeker tracking control simulation. Data analysis reveals that newly proposed control technique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s existing sliding mode control methods by rapidly converging the frame to the target angle, reduce the tracking error of the detec-tor for the target, and bolster tracking precision of the roll-pitch seeker huring disturbe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to-air missile roll-pitch seeker finite-time con-vergence combined sliding mode control extended state obser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ult-observer-based iterative learn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er for trajectory tracking of hypersonic vehicles
9
作者 CUI Peng GAO Changsheng AN Ruom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803-813,共11页
This work proposes the application of an iterative learn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ILMPC)approach based on an adaptive fault observer(FOBILMPC)for fault-tolerant control and trajectory tracking in air-breathing hype... This work proposes the application of an iterative learning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ILMPC)approach based on an adaptive fault observer(FOBILMPC)for fault-tolerant control and trajectory tracking in air-breathing hypersonic vehicles.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control amount,this online control legislation makes use of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that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ILC).By using offline data to decrease the linearized model’s faults,the strategy may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robustness of the control system and guarantee that disturbances can be suppressed.An adaptive fault observer is created based on the suggested ILMPC approach in order to enhance overall fault tolerance by estimating and compensating for actuator disturbance and fault degree.During the derivation process,a linearized model of longitudinal dynamics is established.The suggested ILMPC approach is likely to be used in the design of hypersonic vehicle control systems since numerical simula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it can decrease tracking error and speed up convergence when compared to the offline control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vehicle actuator fault tracking control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IL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 fault obser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server软件设计模式在Delphi中的实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东 闫新庆 李勇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85-87,共3页
本文介绍了软件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 ,讨论了在 Delphi中
关键词 软件设计模式 面向对象 observer模式 DEL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系统模式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庆存 张明华 +1 位作者 戴永久 曾晓东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34,共16页
地球系统是将大气、陆地、海洋、冰冻圈、土壤和岩石圈以及其中的生物视为一个整体,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性的多重耦合系统。地球系统模式(ESM)是描述这一复杂耦合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式。ESM已超越气候系统模式对大气... 地球系统是将大气、陆地、海洋、冰冻圈、土壤和岩石圈以及其中的生物视为一个整体,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性的多重耦合系统。地球系统模式(ESM)是描述这一复杂耦合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式。ESM已超越气候系统模式对大气、陆地和海洋状态的物理描述,故不仅可用来做天气和气候预测,还可以研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研究人类调控自然界工程的合理或最优的方案。概述了“地球系统模式”提出和研究的一些历史,地球系统模式的构成;简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CAS-ESM)的一些主要特点,以及数值模拟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和应用;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模式 环境生态系统模式 耦合 地球系统模式 数值模拟 气候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核心技术模式应用效果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冷杨 郑宇豪 +5 位作者 高丽红 柴阿丽 李宝聚 田永强 高淼 万克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稳步发展,在保障蔬菜均衡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覆盖栽培、高强度连作、化学投入品过量施用、设施环境内水热失衡等原因,我国设施蔬菜土壤普遍出现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微生物区系破坏、土传... 近年来,我国设施蔬菜稳步发展,在保障蔬菜均衡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覆盖栽培、高强度连作、化学投入品过量施用、设施环境内水热失衡等原因,我国设施蔬菜土壤普遍出现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微生物区系破坏、土传病害加重等一系列障碍问题。推进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有效治理对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高蔬菜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我国设施蔬菜土壤障碍的主要类型,提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精准诊断、精准施策、精量投入、精细管理”的“四精”治理路径和“控害增菌、增碳控肥”核心技术模式,总结其应用效果,提出推进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连作障碍 技术模式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食管腺癌组织起源和组织学发病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立东 尤朵 +23 位作者 赵学科 宋昕 马磊 雷玲玲 徐瑞华 徐全晓 魏梦霞 蒋宁宁 王苒 李媛媛 陶潇龙 秦富强 李爱丽 张晓倩 卢玉娴 杨海军 张占阳 高慧丽 王霖瑞 张建东 李吉林 库建伟 周福有 高社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食管腺癌发病率升高是目前食管癌研究领域的新变化^([1-3])。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90%以上为食管鳞癌^([4]),与西方人群食管腺癌占比明显高于食管鳞癌^([5])不同。随着经济...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食管腺癌发病率升高是目前食管癌研究领域的新变化^([1-3])。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90%以上为食管鳞癌^([4]),与西方人群食管腺癌占比明显高于食管鳞癌^([5])不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西方膳食方式的引入等,肥胖和与之相关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明显升高,进一步导致Barrett′s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病风险升高^([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组织起源 组织学发病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阳 陈福贵 温念慈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快慢车模式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实践应用已较为普遍,但关于快车在越行站的2种越行模式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运营案例分析,通过优化并建立既定停站和越行站方案下的系统能力计算公式,并结合运行图铺画验证,系统论证... 快慢车模式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实践应用已较为普遍,但关于快车在越行站的2种越行模式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运营案例分析,通过优化并建立既定停站和越行站方案下的系统能力计算公式,并结合运行图铺画验证,系统论证了2种越行模式在系统能力、运行效率及越行站设置等方面的具体差异和适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从功能和成本角度考虑,越行站宜设置为双岛四线、高架站方案;快车不停站越行模式是慢车待避时间更短、系统能力损失更少、越行站设置数量更少的方案,适合在设计阶段采用;同时考虑到设计与实际客流特征可能存在差异,也提出在运营阶段调整为快车停站再越行模式的影响及相应措施。相关成果可为快慢车模式的设计和运营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快慢车模式 越行模式 系统能力 运营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晓赞 徐勤萍 +3 位作者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效,发现,其以“教育之问”重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之需”重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之要”重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频谱,以“教育之为”重建激励增值的学习评价,不仅为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三不”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还促进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获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能力、陶熔志趣品性。基于此,创新生成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KDL教学模式,以知之(Knowit)、行之(Doit)、乐之(Loveit)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新样态,在课堂上实现从单纯“教知识”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KDL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模式:基于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惠远 冯骥 +2 位作者 张哲 齐月 刘海燕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是展示和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重要实践,深入挖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模式对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个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是展示和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重要实践,深入挖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模式对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数据),并以参与主体、主要做法、案例特点、保护成效以及影响力等为依据,凝练形成五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模式:①物种及栖息地保护带动的目标引领模式类的案例数量居多,占比为43.2%,表明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保护生态系统和物种最有效的方式;②制度先行的政策驱动模式类的案例较少,占比为4.4%,但仍是我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强有力措施之一;③强化能力建设的基础保障模式的案例数量占比为20.3%,案例内容涉及调查评估、执法监督等方面,个别案例运用了AI等最新技术开展调查,科技创新是今后关键工作;④可持续利用的产业带动模式类的案例占比为14.1%,该模式有利于促进生物资源合理利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⑤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类的案例占比为18.1%,该模式能够有效带动社会各界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建议进一步健全就地与迁地保护体系,加快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体系建设,提升调查监测的科技化、智慧化水平,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模式,多渠道畅通公众参与路径,以期加快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案例 实践模式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探究智创: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新模式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非 杨可欣 祝智庭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是当下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学习的潜在风险和相关学习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联通主义学习和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式构建与应用是当下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在剖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学习的潜在风险和相关学习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联通主义学习和社会文化等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以学习与创新深度融合为取向的,显著体现协同、探究特征的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并阐释了该模式的定义、核心要素和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针对模式应用中的提问和对话、任务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等关键实施要素提出操作建议,尤其是在“人工智能质询”环节,强调以思想引领和讨论启发为要领的提问和对话流程。研究最后从增强人机协同能力、应用解释式人工智能和整合场景小模型等角度提出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发展的未来图景。协同探究智创模式可促进学习者在开放、互动环境中探索问题、生成知识和创新实践,实现学习与创新深度融合,可更好地回应新质人才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习模式 协同探究 对话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变:AIGC技术主导的电影创作模式发展探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绍龙 段佳鑫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随着AIGC技术在电影创作领域的应用,其创作模式正逐步发生转变,本文基于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视野,探讨了AIGC技术如何推动电影创作模式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首先,文章从创作工具的角度,分析了AIGC辅助影视创作工具与传统数字化工具的特... 随着AIGC技术在电影创作领域的应用,其创作模式正逐步发生转变,本文基于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视野,探讨了AIGC技术如何推动电影创作模式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首先,文章从创作工具的角度,分析了AIGC辅助影视创作工具与传统数字化工具的特征区别;随后从创作流程入手,结合创作工具的特性推理出创作者身份和创作框架的演变;最后,从创作维度分析了创作内容将从二维向更高维的迭代进化。该研究以期深化电影创作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理论探索,为AI时代下电影产业结构与创作模式的重塑做出前瞻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AIGC技术 电影 创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的真伪鉴别 被引量:2
19
作者 卞希慧 刘雨 +2 位作者 王瑶 张强 张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7,共9页
作为高经济价值且昂贵的非常规植物油,紫苏油易被低价食用油掺假。由于食用油的匀质性及其组成的复杂性,传统鉴别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紫苏油的真伪。该文探索了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真伪鉴别的可行性。首先购买了40... 作为高经济价值且昂贵的非常规植物油,紫苏油易被低价食用油掺假。由于食用油的匀质性及其组成的复杂性,传统鉴别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紫苏油的真伪。该文探索了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真伪鉴别的可行性。首先购买了40个纯紫苏油样品,并将大豆油、棕榈油分别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纯紫苏油中配制了51个二元掺伪和63个三元掺伪紫苏油样品。根据鉴别目的,从154个总样品中获得两个数据集,一个是由40个纯紫苏油和114个掺伪紫苏油构成的真伪紫苏油二分类数据集;另一个是由40个纯紫苏油、51个二元掺伪和63个三元掺伪紫苏油构成的真伪紫苏油三分类数据集。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簇类独立软模式(SIM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极限学习机(ELM)4种方法,依次对以上两个数据集进行分类。使用混淆矩阵可视化分类结果,并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真伪紫苏油二分类和三分类数据集,PLS-DA均为最佳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8.04%和100%。因此,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以实现真伪紫苏油的快速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油 紫外可见光谱 化学模式识别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