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_3/H_2O_2联合氧化法预处理制药废水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孟臣 司丹丹 张馨予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4期154-156,共3页
针对制药废水的特点和目前制药废水预处理技术现状,介绍了O3/H2O2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阐述了O3/H2O2氧化工艺机理,分析了O3/H2O2联合氧化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与其他方法对比,得出该工艺是最好的制药废水预处理工艺。
关键词 制药废水 预处理技术 工艺机理 o3/h2o2联合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ZrO_2-Al_2O_3纳米复合氧化物的物相表征 被引量:27
2
作者 梁健 黄惠忠 谢有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4,共5页
用Al(NO3)3和ZrO(NO3)2混合溶液,加氨水共沉淀制备了一系列Al2O3含量由低到高的ZrO2-Al2O3复合氧化物,用XRD、XPS、BET等实验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一种组分含量由低到高,其主要存在形式按形成固溶体-表面单层分散-析出单独... 用Al(NO3)3和ZrO(NO3)2混合溶液,加氨水共沉淀制备了一系列Al2O3含量由低到高的ZrO2-Al2O3复合氧化物,用XRD、XPS、BET等实验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一种组分含量由低到高,其主要存在形式按形成固溶体-表面单层分散-析出单独晶相的规律变化,而一种组分的加入均使另一种组分的XRD衍射峰明显宽化,晶粒变细;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明显大于两种组分纯样品比表面的简单加和.实验表明体系中两种组分存在相互表面单层分散,即在一定的相对含量范围内,该体系的任一组分的微晶固溶体都既接受另一组分在其表面上的单层分散,同时也在另一组分的微晶固溶体表面上单层分散.相互单层分散和固溶体的生成都可能使高温焙烧时微晶的增大受到抑制,从而维持了样品的高比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 物相表征 ZRo2 AL2o3 纳米复合氧化 相互单层分散 陶瓷 氧化 氧化二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H_2O_2类芬顿法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婷 冯辉霞 +1 位作者 张娟 苑晓微 《净水技术》 CAS 2013年第2期39-42,73,共5页
摘要该文采用FeEOy/H2O2类芬顿试剂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研究了H2O2浓度、Fe2O3投加量、pH值及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的降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Hz02/Fe203=1.568(物质的量比... 摘要该文采用FeEOy/H2O2类芬顿试剂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研究了H2O2浓度、Fe2O3投加量、pH值及反应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DBS的降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Hz02/Fe203=1.568(物质的量比)时体系具有较高的降解率;pH对体系降解率影响不大,在2~10的范围内降解率均较高;Fe2O3/H2O2非均相体系类Fenton试剂和Fe2+/H2O2均相体系Fenton试剂的降解效果相差不大,但前者具有pH范围宽,易分离,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Fenton 氧化二铁(Fe2o3) 双氧水(h2o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羟基自由基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SiC复合材料表面Y_2O_3-ZrO_2-Al_2O_3涂层的涂刷法制备及其抗高温氧化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焦更生 卢国锋 李贺军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1,6,共3页
为了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用包埋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内涂层,再在其上刷涂制备Y2O3-ZrO2-Al2O3多组分涂层,对制备涂层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了该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用包埋法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内涂层,再在其上刷涂制备Y2O3-ZrO2-Al2O3多组分涂层,对制备涂层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了该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以SiC为内涂层、10%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以Y2O3,ZrO2,Al2O3,Si及C为原料,室温涂覆,升温到1 873 K保温30 min,反复进行5次;该涂层在1 873 K下氧化19 h,失重率仅1.76%,有良好的短期抗高温氧化性能,氧化29 h时失重率为6.23%,涂层可能已破坏失效;涂层的失效是由于其表面形成的孔洞和裂纹不能愈合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Zro2-Al2o3涂层 涂刷 C C复合材料 SIC 抗高温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Cu复合材料的反应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于艳梅 李华伦 +1 位作者 张先锋 鲜飞军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61-664,共4页
对于内氧化法制备 Al2 O3 - Cu复合材料 ,为了精确控制生成的 Al2 O3 粒子的形态及分布 ,对其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 :当内氧化温度一定时 ,内氧化时间 t与 Al2 O3 点状化合物层厚度δ为... 对于内氧化法制备 Al2 O3 - Cu复合材料 ,为了精确控制生成的 Al2 O3 粒子的形态及分布 ,对其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理论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 :当内氧化温度一定时 ,内氧化时间 t与 Al2 O3 点状化合物层厚度δ为抛物线关系 ,高的内氧化温度使 Al2 O3 颗粒尺寸增大。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CU复合材料 氧化 反应动力学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Al_2O_3/Al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式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树先 袁森 +2 位作者 王俊 孙宝德 王武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76-679,共4页
运用 DIMOX工艺 ,利用 Al- 3 Mg- 1 0 Si合金在空气工况下直接氧化制备了 Al2 O3 /Al陶瓷基复合材料 ,并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观测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式 .结果发现 :直接氧化生长 Al2 O3 /Al的复合材料长大增厚是以胞... 运用 DIMOX工艺 ,利用 Al- 3 Mg- 1 0 Si合金在空气工况下直接氧化制备了 Al2 O3 /Al陶瓷基复合材料 ,并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观测和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式 .结果发现 :直接氧化生长 Al2 O3 /Al的复合材料长大增厚是以胞状晶团的方式向前推进的 ,胞状晶团的形成源于合金熔体的微观传输通道 .胞状晶团的长大按照淹没和合并两种方式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氧化 Al2o3/Al陶瓷基复合材料 自生长方式 氧化二铝/铝陶瓷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型微乳液碳化法制备超细Al(OH)_3与Al_2O_3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陆胜 方荣利 解晓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5-37,共3页
PEG +正丁醇 /正庚烷 /水溶液 (NaAlO2 )体系W /O微乳液中通入CO2 ,焙烧后制备出了纯度 >99 9%、粒度 <80nm的Al (OH) 3 与Al2 O3 纳米粉体 ,实验结果表明 ,乳化温度。
关键词 W/o 微乳液碳化 制备 AL(oh)3 AL2o3 超细粉体 研究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溶液中金属离子对O_3/H_2O_2氧化TNT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耀国 赵晨辉 +1 位作者 王秋华 冯文璐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结合实际TNT废水的水质状况,以Cu(Ⅱ)、Mn(Ⅱ)、Fe(Ⅱ)、Fe(Ⅲ)及Al(Ⅲ)等为代表,以TNT去除率及反应动力学常数为评价指标,实验研究了金属离子对O3/H2O2降解TNT功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对O3/H2O2去除TNT功效受控于金属的种类及浓... 结合实际TNT废水的水质状况,以Cu(Ⅱ)、Mn(Ⅱ)、Fe(Ⅱ)、Fe(Ⅲ)及Al(Ⅲ)等为代表,以TNT去除率及反应动力学常数为评价指标,实验研究了金属离子对O3/H2O2降解TNT功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对O3/H2O2去除TNT功效受控于金属的种类及浓度:Cu(Ⅱ)具有抑制作用;Mn(Ⅱ)浓度较低时,具有促进作用,浓度较高时则具有抑制作用;Fe(Ⅱ)与Fe(Ⅲ)浓度较低时,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较高时则具有促进作用;Al(Ⅲ)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分析认为,尽管Cu(Ⅱ)、Fe(Ⅱ)、Fe(Ⅲ)及Mn(Ⅱ)等都对去除TNT产生抑制作用,但前三者主要影响.OH的形成,而后者则影响.OH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TNT炸药废水 o3 /h2o3 金属离子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氯酚废水O_3/H_2O_2高级氧化过程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15
9
作者 钟理 C.H.Kuo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39,共5页
研究了含氯酚废水被O3/H2 O2 氧化降解过程及其反应动力学 ;探讨了不同的操作条件如不同的反应物浓度、不同的H2 O2 与O3配比、不同的溶液 pH值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氧化 降解 含氯酚废水 o3 h2o2 污染治理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金属氧化法制备Al/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胜利 李亚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81,共4页
回顾了国内外在定向金属氧化法制备Al/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讨论了合金成分、外敷剂、温度和气氛以及预形体对其反应机理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指出了今后定向金属氧化法制备Al/Al2O3陶瓷材料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定向金属氧化 AL/AL2o3 复合材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氧化层在DI MOX法制备SiC_p/Al_2O_3-Al复合材料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营 杨海波 王芬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1-24,32,共5页
利用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Al2O3-Al基复合材料,借助于XRD、光学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了SiO2氧化层的形成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iO2层可以防止材料粉化现象... 利用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Al2O3-Al基复合材料,借助于XRD、光学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了SiO2氧化层的形成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iO2层可以防止材料粉化现象的发生,缩短反应的孕育期,并可避免材料的胞状生长,促进材料的致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2o3-Al复合材料 直接金属氧化 Sio2层的作用 AL基复合材料 Sio2 制备过程 氧化 SICP 扫描电镜(SEM) SIC颗粒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掺杂钨的Fe_2O_3基复合氧化物及气敏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文华 王百木 《河南科技》 2009年第1期34-35,共2页
如今,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特别是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和监控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物问题已是人们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检测有毒有害气体的气敏材料和气敏传感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以Fe2O3为基体合成的复合氧化物... 如今,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特别是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和监控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物问题已是人们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检测有毒有害气体的气敏材料和气敏传感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以Fe2O3为基体合成的复合氧化物的气敏性能研究已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氧化 FE2o3 气敏传感器 溶胶-凝胶 性能分析 合成 掺杂钨 有毒有害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3BO_3对微波加热法合成Sr_2MgSi_2O_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晓霞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12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微波加热法在碳粉还原的条件下制备出发光亮度高、余辉性能较为优良的Sr2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并研究了H3BO3添加量对其相组成结构、光谱性能和余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H3BO3可以改善Sr2MgSi2O7∶Eu2+,... 采用微波加热法在碳粉还原的条件下制备出发光亮度高、余辉性能较为优良的Sr2MgSi2O7∶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并研究了H3BO3添加量对其相组成结构、光谱性能和余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H3BO3可以改善Sr2MgSi2O7∶Eu2+,Dy3+的发光强度和余辉性质.当添加H3BO3的摩尔分数(相对于基质)为20%时,发光粉体具有最佳的发光亮度和余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 Sr2MgSi2o∶7Eu2+ Dy3+ 微波加热 h3B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SiC_p/Al_2O_3-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工艺性能的研究(英文)
14
作者 林营 杨海波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1-85,共5页
采用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Al2O2 Al基复合材料,借助XRD和光学金 相显微镜对该复合材料的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了SiO2层、合金成分和温度制度 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结构致密且渗透完全,... 采用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了SiC颗粒增强Al2O2 Al基复合材料,借助XRD和光学金 相显微镜对该复合材料的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了SiO2层、合金成分和温度制度 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结构致密且渗透完全,微观结构由3种相互穿 插相组成,即SiC预制体、连续的Al2O3基体及呈网状结构分布的未被氧化的残余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氧化 SiCp/Al2o3-Al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工艺性能 Sio2 合金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WO3/H2O2光催化氧化低浓度瓦斯制甲醇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娟 郝静怡 +2 位作者 戴俊 魏建平 王云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07-3116,共10页
将低浓度瓦斯转化为易于储运的液态工业原料甲醇是其综合利用的一个发展方向,如何实现温和条件下甲烷的有效活化与甲醇的选择性生成是瓦斯催化转化制甲醇的两个关键问题。以有序多孔二氧化硅KIT-6为模板剂,磷钨酸-乙醇溶液为前驱物,合... 将低浓度瓦斯转化为易于储运的液态工业原料甲醇是其综合利用的一个发展方向,如何实现温和条件下甲烷的有效活化与甲醇的选择性生成是瓦斯催化转化制甲醇的两个关键问题。以有序多孔二氧化硅KIT-6为模板剂,磷钨酸-乙醇溶液为前驱物,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的介孔三氧化钨(WO3),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及低温氮吸附-脱附技术对介孔WO3的晶型组成、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特性进行表征,以所制介孔WO3为催化剂、双氧水(H2O2)为电子捕获剂与氧化剂,构建了WO3/H2O2可见光催化体系,并对该体系氧化低浓度瓦斯合成甲醇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甲烷初始浓度、可见光照射强度、H2O2添加等均会影响甲烷转化率与甲醇选择性,且不同甲烷体积分数模拟瓦斯有不同的最佳H2O2;对于甲烷体积分数为20%的模拟瓦斯,介孔WO3在优选的H2O2溶液(浓度为13.5 mmol/L)中可实现甲烷的选择性转化,可见光照射120 min甲烷转化率为24.9%(是仅使用介孔WO3或H2O2体系的8.3与8.9倍),且甲醇选择性高达82.5%,继续增大H2O2可进一步促进甲烷的转化,但由此产生的过量羟基自由基(·OH)导致生成更多的副产物乙烷(C2H6)和二氧化碳(CO2),使甲醇选择性显著降低;电子自旋共振测试结果表明WO 3吸收可见光产生的光空穴是活化甲烷分子的主要物种,甲烷分子首先经由光空穴抽氢反应生成甲基自由基(·CH 3),H2O2一方面作为电子捕获剂增强光空穴的生成,提高甲烷光活化效率,同时被WO3导带电子还原生成羟基自由基(·OH),并进一步与·CH3相结合生成产物甲醇,即·OH是甲醇选择性生成的主要氧化物种。上述结果为煤矿低浓度瓦斯的清洁利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瓦斯 甲醇 光催化氧化 有序介孔Wo3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PW12O40/ZrO2催化降解酶解木质素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晓乐 李淑君 +1 位作者 任世学 方桂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9-256,共8页
采用浸渍法将H3PW12O40负载于ZrO2制备H3PW12O40/ZrO2,催化降解酶解木质素(CEL)。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积测试法(BET)表征催化剂,以化学分析法、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表... 采用浸渍法将H3PW12O40负载于ZrO2制备H3PW12O40/ZrO2,催化降解酶解木质素(CEL)。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积测试法(BET)表征催化剂,以化学分析法、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表征降解后酶解木质素,检测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H3PW12O40均匀分散于ZrO2载体表面,且与载体表面羟基有较强的相互作用,H3PW12O40/ZrO2具备完整的Keggin结构。以H3PW12O40/ZrO2催化降解酶解木质素,较优工艺条件为时间6 h、温度60℃、木质素浓度5%、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5%,降解后酶解木质素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均降低,酚羟基和醇羟基分别提高143.76%和256.91%,抗氧化性能增强,且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h3PW12o40 ZRo2 催化降解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PhCH_2Sn(O)(O_2CC_4H_3S)]_6·2CH_2Cl_2 和 [PhCH_2Sn(O)(O_2CC_3H_2NO)]_6·2CH_2Cl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7
17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1 位作者 马春林 房海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8-963,共6页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 2 76 0 (3) nm,b=1 .30 5 6 (3) nm,c=1 .334 3(3) nm,α=1 0 5 .6 5 (3)°,β=96 .2 7(3)°,γ=97.2 0 (3)°,Z=1 ,V=2 .0 997(7) nm3 ,Dc=1 .80 9g/ cm3 ,μ=2 .0 97mm- 1 ,F(0 0 0 ) =1 1 1 6 ,R=0 .0 6 5 1 ,w R=0 .1 2 92 .化合物 2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2 2 4 0 (4 ) nm,b=1 .36 73(4 ) nm,c=1 .374 4(4 ) nm,α=1 0 7.76 0 (4 )°,β=98.0 6 9(5 )°,γ=91 .4 80(5 )°,Z=2 ,V=2 .1 6 31 (1 2 ) nm3 ,Dc=3.373g/ cm3 ,μ=3.799mm- 1 ,F (0 0 0 ) =2 1 36 ,R=0 .0 382 ,w R=0 .0 79.它们均为鼓形簇状结构 ,锡原子呈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化合物 1通过分子间 S… S近距离作用 ,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 [PhCh2Sn(o)(o2CC4h3S)]6·2Ch2C12 [PhCh2Sn(o)(o2CC3h2N0)]6·2Ch2Cl2 合成 晶体结构 2-噻吩甲酸 2-噁唑甲酸 三苄基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T的O_3/H_2O_2降解规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耀国 赵大为 +1 位作者 赵晨辉 惠林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2-45,65,共5页
利用自制装置,采用连续投加O3、H2O2的方式,研究了O3/H2O2对废水中TNT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与O3作用相比,O3/H2O2工艺可显著提高TNT的降解率,还可避免中间产物的形成与积累;在试验研究条件下,H2O2∶O3的最优摩尔比为1,最佳初始pH值在1... 利用自制装置,采用连续投加O3、H2O2的方式,研究了O3/H2O2对废水中TNT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与O3作用相比,O3/H2O2工艺可显著提高TNT的降解率,还可避免中间产物的形成与积累;在试验研究条件下,H2O2∶O3的最优摩尔比为1,最佳初始pH值在11左右,利用缓冲溶液可维持反应体系pH值的稳定,但不利于O3/H2O2功效的发挥,反应适合在常温下进行,尽量避开40℃左右;动力学特征分析表明,O3/H2O2降解TNT偏离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T 废水 o3 h2o2 氧化技术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促进浸渍法制备催化剂LaCoO_3/γ-Al_2O_3 被引量:16
19
作者 梁新义 张黎明 +1 位作者 丁宏远 秦永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66-669,共4页
使用超声波促进浸渍法制备了负载纳米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O3/γ-Al2O3,考察了超声波辐照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渍过程施加超声波辐照可以显著缩短浸渍时间、增加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和孔内含量、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使催... 使用超声波促进浸渍法制备了负载纳米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O3/γ-Al2O3,考察了超声波辐照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浸渍过程施加超声波辐照可以显著缩短浸渍时间、增加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和孔内含量、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使催化剂对NO分解反应的催化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浸渍 制备 催化剂 LaCoo3/γ-Al2o3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Cu/Al_2O_3催化剂上C_3H_6选择性还原NO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长斌 贺泓 +1 位作者 余运波 张润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39,共4页
以 Cu/Al2 O3 为催化剂 ,对富氧条件下 C3H6 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 NO反应进行了研究 .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与高活性的 Ag/Al2 O3 催化剂相比 ,Cu/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还原 NO的活性较低 ,N O的最高转化率仅为 4 0 % .在所考察的温度范... 以 Cu/Al2 O3 为催化剂 ,对富氧条件下 C3H6 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 NO反应进行了研究 .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与高活性的 Ag/Al2 O3 催化剂相比 ,Cu/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还原 NO的活性较低 ,N O的最高转化率仅为 4 0 % .在所考察的温度范围 ( 473~ 72 3K)内 ,红外谱图中不存在有机含氮化合物 ( R— ONO和R— NO2 )的特征振动吸收峰 .作为反应中间体—NCO的前驱体 ,有机含氮化合物在 Cu/Al2 O3 催化剂表面难以生成是造成催化剂选择性还原 NO活性低的直接原因 .在 Cu/Al2 O3 催化剂上 ,N O2 吸附能够优先发生 ,并以 NO3-物种的形式覆盖在大部分催化剂表面 .动态原位红外光谱实验发现 ,这种 NO3-表面物种与C3H6 的反应性较差 ,使生成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关键反应难以发生 ,但此时的催化剂表面有利于 C3H6 和 O2的完全氧化反应 ,这是导致 Cu/Al2 O3 催化剂选择性较低的根本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条件 Cu/Al2o3 负载型催化剂 C3h6 选择性还原 No 氧化 丙烯 尾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