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Fe_2O_4/TiO_2纳米棒阵列薄膜光电化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高鑫 刘祥萱 +2 位作者 朱左明 谢拯 佘兆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5-942,共8页
用水热法制备一维有序纳米棒状TiO_2薄膜(TiO_2 NRAs),并采用浸渍沉积煅烧得到NiFe_2O_4/TiO_2 NRAs。借助SEM、TEM、XRD、Raman、XPS、UV-Vis等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Fe_2O_4纳米颗粒均匀沉积在金红石相TiO_2 N... 用水热法制备一维有序纳米棒状TiO_2薄膜(TiO_2 NRAs),并采用浸渍沉积煅烧得到NiFe_2O_4/TiO_2 NRAs。借助SEM、TEM、XRD、Raman、XPS、UV-Vis等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iFe_2O_4纳米颗粒均匀沉积在金红石相TiO_2 NRAs表面,使TiO_2光谱吸收范围拓展至可见光区。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其光电转换性能进行研究,发现NiFe_2O_4改性后的TiO_2在可见光下光电流响应显著增大,在电压-电流曲线和电流随时间开关灯变化中,NiFe_2O_4/TiO_2 NRAs的光电流密度分别是纯TiO_2 NRAs的12倍和8倍。NiFe_2O_4/TiO_2 NRAs可见光下降解偏二甲肼(UDMH)的效率是单纯TiO_2 NRAs降解率的3倍,并对光催化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棒阵列 NiFe2o4/Tio2纳米棒阵列 光电化学性能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_2S_3/TiO_2纳米棒异质结阵列的制备及光电化学性能
2
作者 李森林 宁向梅 +3 位作者 黄金亮 陈永超 师清奎 李丽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3-146,共4页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通过盐酸调制的两步溶剂热法在FTO基底上制备异质结阵列Bi_2S_3/TiO_2纳米棒。利用XRD、SEM、UV-Vis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手段对Bi_2S_3/TiO_2纳米棒异质结阵列电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光学和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通过盐酸调制的两步溶剂热法在FTO基底上制备异质结阵列Bi_2S_3/TiO_2纳米棒。利用XRD、SEM、UV-Vis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手段对Bi_2S_3/TiO_2纳米棒异质结阵列电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光学和光电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Bi_2S_3敏化后的TiO_2纳米棒阵列薄膜对可见光的吸收明显增强,吸收光波长由400 nm增至700 nm。在标准模拟太阳光(AM 1.5 G,100 m W/cm2)照射下,复合薄膜开路电压为1.06 V,短路电流密度为0.11 m A/cm2,与纯TiO_2纳米棒薄膜相比,光电转化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o2纳米棒阵列 Bi2S3敏化 溶剂热法 光电转换 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Bi_2Fe_4O_9纳米棒阵列的无模板水热合成
3
作者 孙华君 刘依 +2 位作者 张勇 郭姗姗 陈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01-1806,共6页
以物质的量的比为1:1的Ri(NO3)3·5H2O和Fe(NO3)3·9H2O为反应原料,以NaOH为矿化剂,利用水热法在Ti基板上成功制备出一维Bi2Fe4O9纳米棒阵列。对该纳米棒阵列分别进行XRD、FE-SEM、HR-TEM和UV—Vis测试,得到Bi2Fe4O9纳... 以物质的量的比为1:1的Ri(NO3)3·5H2O和Fe(NO3)3·9H2O为反应原料,以NaOH为矿化剂,利用水热法在Ti基板上成功制备出一维Bi2Fe4O9纳米棒阵列。对该纳米棒阵列分别进行XRD、FE-SEM、HR-TEM和UV—Vis测试,得到Bi2Fe4O9纳米棒的直径为100nm,长度为3-4μm,并表现出良好的光吸收性能,禁带宽度约为1.9eV,对甲基紫溶液的光降解率达到86%,其活性明显高于市售P25(TiO2)。该纳米棒阵列的生长方式完全遵循奥斯瓦尔德熟化(0stwald riening)单晶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模板 水热合成 Bi2Fe4o9纳米阵列 光降解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Cu_2O异质结纳米阵列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何祖明 夏咏梅 +2 位作者 唐斌 江兴方 黄正逸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6-943,共8页
利用湿化学法在FTO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高度规整的ZnO纳米棒阵列(ZnO NRAs),以此为衬底,采用磁控溅射法在ZnO NRAs表面沉积Cu_2O薄膜。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光致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 利用湿化学法在FTO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高度规整的ZnO纳米棒阵列(ZnO NRAs),以此为衬底,采用磁控溅射法在ZnO NRAs表面沉积Cu_2O薄膜。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光致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吸收光谱、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用甲基橙(MO)模拟有机物废水研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ZnO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结构,其直径约为80~100 nm,长约2~3μm,棒间距约100~120 nm。立方晶系的Cu_2O颗粒直径约为100~300 nm,形成致密膜层并紧密覆盖在ZnO NRAs表面上,构成ZnO/Cu_2O异质结纳米阵列(ZnO/Cu_2O HNRAs)结构。与纯ZnO NRAs和Cu_2O相比,ZnO/Cu_2O HNRAs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吸收显著增强,吸收波长向可见光方向偏移。ZnO/Cu_2O HNRAs的载流子传递界面的电荷转移速度快,有效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在紫外-可见光照射65 min后,ZnO/Cu_2O HNRAs的降解效率为94%,分别是纯ZnO NRAs和Cu_2O的18倍和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阵列 Zno/Cu2o异质结纳米阵列 光电化学性能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